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選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六篇

精選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六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5W 次

作爲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六篇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1

《甜甜的招呼》

活動前評析

清晨,當我站在幼兒園教室門口向每一位小朋友問好時,我總會發現一部份小朋友總是輕輕地哼出一句聽不清的問好聲。只有少數孩子能大方地對老師回敬一句:"早上好!"或是擺擺手,鞠個躬。通過我與孩子們的一段時間的相處和交流之後,我發現孩子們不是不會說,而是缺乏在不同場合與對象交流和對話的經驗,因此表現出不敢說的行爲,甚至懼怕在許多人面前大膽地表達與交流,出現我們所看到的扭捏與躲閃和跑開等現象.因此我開展了此活動.

活動目標

1.願意大膽的參加活動,對用甜甜的打招呼的方式接近他人感興趣.

2.嘗試用多種方式與同伴打招呼,感受與同伴合作的樂趣.

3.能克服心理的膽怯與陌生的客人打招呼.

活動準備

1.電視機電腦<<天線寶寶>>碟片錄音機<<找朋友>>音樂圖片若張。

2.幼兒人手一個彩色眼罩。

3.邀請部分家長和園內老師。

活動過程實錄

一.師生問好.鼓勵小朋友大膽的介紹自己.

1.鼓勵幼兒有禮貌的和客人們集體打招呼.指導語:小朋友們好!你們認識後面的這些客人嗎?我們一起來和他們打個招呼吧!

2.鼓勵幼兒大膽地單獨向客人們介紹自己,並送上小星星以示獎勵.指導語:客人們很喜歡你們,很想和你們做好朋友,可是他們不知到你們叫什麼名字?誰願意來介紹介紹自己.

二.引導幼兒嘗試運用多種方式與同伴打招呼.

1.播放動畫片<<天線寶寶>>.引導幼兒說說天線寶寶們是怎樣和朋友打招呼的.

(1)指導語:還有幾位小客人看見你們都會大方地介紹自己,它們也想想來參加我們的活動,讓我們來一起看看是誰?

(2)播放動畫片<<天線寶寶>>.

(3)交流討論.指導語:天線寶寶是怎樣和朋友打招呼的?聽到朋友甜甜的招呼,你心裏怎樣?

2.聽音樂嘗試與同伴打招呼,共同探索多種打招呼的方式.

(1)幼兒初步嘗試與同伴打招呼.指導語:讓我們一起來學着天線寶寶的樣子和朋友打招呼吧!

(2)交流討論,利用圖示梳理記憶.指導語:你們剛纔是怎樣和朋友打招呼的?(幼兒說,教師一邊用圖示表示,幫助幼兒記憶和整理.)

3.幼兒嘗試用甜甜的方式和客人打招呼.指導語:讓我們用甜甜的方式和客人們一起來玩玩打招呼.

三.遊戲:矇眼行走,體驗尋找夥伴後的驚喜.

1.出示彩色眼罩,幫幼兒戴上眼罩,體驗矇住眼睛後的一些緊張心理.指導語:這是什麼?猜猜它可以做什麼?如果把它蒙在眼睛上會有什麼樣的感覺?

2.聽音樂與同伴共同體驗矇眼合作遊戲的樂趣.指導語:現在我們都戴上了漂亮的眼罩,來和朋友玩遊戲"甜甜的招呼".當你聽着音樂矇眼找到一個新朋友時,自己拉開眼罩,和他來一個甜甜的招呼.然後又蒙上眼罩.繼續找新朋友.

四.結束活動用甜甜的招呼和客人道別.

附:《找朋友》音樂

找找找,找朋友,找到一個好朋友,敬個禮,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找找找,找朋友,找到一個好朋友,抱一抱,親一親,你是我的好朋友;找找找,找朋友,找朋友,找到一個好朋友,笑一笑,問聲好,你是我的好朋友;找找找,找朋友,找到一個好朋友……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新學期開始了,幼兒們根據不同的年齡被劃分到不同的班級,在新組合的班級中,有老朋友也有新朋友,不論是孩子們之間,還是師生之間大家彼此有熟悉的也有陌生的,針對這一情況我設計了《新朋友》這個活動。

活動目標:

1.幼兒們願意在大家面前說出自己的名字,願意和大家一起做遊戲。

2.能關注到其他的小朋友,有了解同伴的願望。願意親近老師

活動準備:

1、幼兒自己的照片每人一張。

2、布制玩具、教師製作的小紅花或幼兒喜歡的粘貼等小禮物。

活動過程:

(一)教師親親抱抱小朋友

導入語師;小朋友們今天是你們來到小中班的第一天,你們看班裏有這麼多小朋友,咱們來互相認識一下好不好?

幼兒:好......

師:現在老師先自我介紹一下......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很多禮物,(出示玩具,小紅花等)。老師喜歡你們,想和你們做朋友,誰願意成爲我的新朋友?

播放音樂《幼兒園裏真快樂》音樂結束二位老師各去找到一名幼兒,對他們說:"我喜歡你!想和你成爲好朋友。"並和幼兒親親抱抱,然後送上小禮物。

(二)鼓勵幼兒大膽的說出自己的名字

師:現在哪個小朋友想來介紹一下自己,就可以領取精美禮物一份。

1、請舉手的幼兒按先後順序站到中間,大聲說我叫:"XXX。"

2、對個別膽小的、害羞的幼兒不要太勉強,老師可幫助他說出,教師用親一親、握握手的方式進行鼓勵。

(三)教師出示全班幼兒個人照片

1、師:小朋友們看一看老師手中拿的這張照片,是誰,他叫什麼名字,在哪裏?

幼兒用手指出來,並說出照片中小朋友的名字,回答正確的小朋友就可以得到一朵小紅花或小粘貼以示鼓勵。

2、找一找自己喜歡的新朋友,或是自己的同桌。

師::你喜歡的的新朋友叫什麼名字?找一找,他的照片在哪裏?

(四)請幼兒們圍成一個大圓圈做《找朋友》的遊戲。教師拍攝幼兒找朋友的錄像。

播放音樂“找找找,找朋友,找到一個好朋友,敬個禮,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

活動結束:

小朋友們今天在幼兒園認識了這麼新朋友,高興嗎?現在讓我們一起看一看今天小朋友們的精彩表現吧。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過新年”這個主題蘊含了許多節目特定的認知元素,如新年的祝福、新年的禮物、新年人們的年齡變化,等等。

我通過與家長交流,發現新年禮物是小班幼兒感興趣的一個內容,伴有許多有價值的教育元素,比如,收到禮物時的感受與交往(禮儀與交往),打開禮物前的猜測與判斷(合理想象與判斷的方法),打開禮物後的驗證過程與心情(驗證並獲取經驗)。

在思考活動方案時,我認爲以不打開禮物爲前提,讓幼兒用各種方法來判斷包裝袋(盒)中“有”和“沒有”禮物。是活動中幼兒積累認知經驗的重點。由此,我形成了設計思路:以禮物爲線索,將尋找禮物、猜測禮物、分享禮物的過程自然銜接並層層遞進,激發幼兒從尋找中收穫情感,發展語言;從探索中尋找方法,發展思維;從分享中體驗快樂,嘗試交往。

 目標:

1.在猜測禮物、打開禮物的過程中,體會節日來臨的快樂。

2.嘗試用各種方法(如搖、捏、聞、掂等)來判斷禮物的“有”或“沒有”。體驗探索的樂趣。

準備:

1.包裝精美的禮物(事先藏在活動室內的各處,數量略多於幼兒人數):(1)禮物既有盒裝的,也有袋裝的,其中有極少數盒(袋)內沒有禮物。(2)禮物從幼兒的生活經驗與興趣需要出發考慮,能引起幼兒猜測或判斷,如:有或無聲響,有或無香味,有或無重量,等等。其中有一兩樣是能夠產生爭議的,如分量很輕,無法一下子判斷出來。

2.桌面上有笑臉和哭臉兩個大圓圈,分別表示“有禮物”和“沒有禮物”。

3.幼兒有收到或打開禮物的經驗。

4.歌曲《新年好》磁帶。

 過程:

一、尋找禮物

1.新年快到了,你想不想收到禮物呀?別急,老師已經爲你們準備了好多新年禮物,就藏在我們活動室裏,一起去找找吧!

2.你在哪裏找到了禮物?(可以隨機用“哇!你找到一大盒禮物”“瞧!他找到的是一袋禮物”等進行評價。)

3.你是怎麼一下子就找到禮物的?(發現禮物的精美包裝。)

4.禮物盒、禮物袋裏究竟有沒有禮物呢?老師請你們先不要打開,想辦法猜猜看。

二、猜測禮物

1.你找到的禮物盒(袋)裏有沒有禮物?你是怎麼知道的?(引導幼兒運用搖、捏、聞等各種方法來判斷禮物的有與無,並注意動詞的使用。)

2.如果你覺得你找到的包裝盒(袋)中有禮物,就把它放在笑臉娃娃的圓圈裏;覺得沒有,就放在哭臉娃娃的圓圈裏。

3.共同驗證猜測的結果。

(1)驗證笑臉娃娃圓圈裏的禮物盒(袋)。

這些都是小朋友認爲裏面有禮物的。究竟大家的猜測對不對呢?我們打開禮物盒(袋)看一看(直接打開禮物盒<袋>。)

(2)驗證哭臉娃娃圓圈裏的禮物盒(袋)。

a.這些盒(袋)子裏有禮物嗎?(請幾個幼兒再次上來辨別或判斷。)

(其中有一件禮物因爲沒有聲音、沒有重量、沒有味道引起了幼兒的爭論。)

b.究竟有沒有呢?我們也打開看看(請個別幼兒打開)。

(幼兒打開禮物盒,一隻大大的氫氣球慢慢升起,孩子們非常驚喜,大聲喊道:“有禮物的,是氫氣球,氣球飛起來了……”)

c.原來是有禮物的!是氫氣球!氣球你好!祝你新年快樂!

d.小結:剛纔大家想了許多辦法,終於發現了禮物盒裏的祕密。

三、享受禮物

1.新年裏,大家一定還能收到很多禮物。收到禮物時應該和送你禮物的人說些什麼呢?(謝謝;祝你新年快樂!)

2.《新年好》音樂響起,幼兒和教師、同伴一起分享禮物。

評析: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 周洪飛

一、選擇了一個有價值的切入點這個活動源於幼兒的生活經驗,深受小班幼兒的喜愛。該活動以禮物爲栽體,引導幼兒積累相關的經驗,注重能力的培養,而不是單純的知識傳授,找到了一個非常有價值的切入口。

二、提供了一些富有童趣的教學具爲了達成目標,教師爲幼兒選擇的禮物既富有童趣,又蘊含探索價值。那些包裝盒、包裝袋上有小鎖、拉鍊、膠帶、繩子,等等,可以從多方面發展幼兒手部小肌肉羣的動作技能。

三、設計了一個富有挑戰性的活動過程

小班幼兒各種感官的感知能力還較弱,要求幼兒在不打開禮物包裝的情況下猜測禮物的有與無,對小班幼兒來說是一個挑戰。教師在活動中充分調動了幼兒的各種感官來探索、判斷,有效促進了幼兒感知能力的發展。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老師的工作,體驗老師對自己的關心和愛護。

2、通過說溫馨的話,表達對老師的熱愛之情。

活動準備:

1、畫筆、心意卡每人一份。

2、事先帶領幼兒觀察本班教師的工作(如教師在畫畫,教幼兒唱歌跳舞,幫幼兒穿衣、蓋被,與幼兒一起做遊戲,在打掃衛生等)。

活動過程:

1、瞭解老師的工作內容,產生熱愛老師的情感。

(1) 教師:我們班有哪幾位老師,她們是怎樣關心小朋友的?

(2) 教師:老師像媽媽一樣關心愛護小朋友,小朋友也愛自己的老師,你們是怎樣愛老師的?

2、幼兒製作心意卡,表達對老師的感情。

(1) 教師:每人都有一個心意卡,請小朋友爲心意卡塗上漂亮的顏色,畫好後想想,你把心意卡送給誰?

(2) 教師:你們做的心意真漂亮,你喜歡老師嗎?那你對老師說句悄悄話,或者抱抱你喜歡的老師,再把心意卡送給她們,好嗎?

活動反思:

小班幼兒以形象直觀的表達形式爲主,在活動的第一環節,如果把班上老師關心教育幼兒的事情拍成照片,佈置主題牆“老師愛我”讓幼兒相互講一講老師是怎樣教育、關心、愛護小朋友的,那就更好了。活動中,通過教師對幼兒親親、抱抱、摸摸等關愛的動作、言語,讓幼兒對教師有依戀感、安全感。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5

小班幼兒個體間的交往、交流較少,各種遊戲基本以單獨活動爲主,與同伴間的情感交流不多,對同伴的關注也很少;對成人情感過於依戀;缺乏必要的自我保護及安全防範意識等。基於這個年齡段幼兒的各種行爲及情感特徵,我設計了社會活動《我的朋友在哪裏》。旨在通過此活動,使幼兒體驗到與好朋友合作遊戲的快樂、好朋友不見後的焦急、再次見到好朋友後喜悅的情感;教育幼兒不隨便離開集體,不跟陌生人走;引導幼兒樂意結識新朋友。

活動目標

1.通過遊戲活動促進幼兒和同伴之間的交往,體驗與同伴共處的樂趣。

2.掌握必要的自我保護技能,知道不隨便離開集體,不跟陌生人走。

活動裝備

1.不同顏色的布若干塊,各色布條各四個。

2.用布條在小椅子上系成蝴蝶結,有相同顏色蝴蝶結的小椅子兩兩綁在一起。

3.幼兒的手腕上或手臂上繫上蝴蝶結(兩個幼兒蝴蝶結的顏色相同,但分別繫於腕上和手臂上)。

4.地上貼紅色圓圈一個。

5.大棒棒糖幾根。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根據蝴蝶結的顏色兩兩拉手,找到自己的小椅子坐下來,簡單認識自己的朋友。

師:你的好朋友是誰呀?

幼:我的好朋友是×××。

評析:由於幼兒剛入園不久,規則意識尚處於剛剛建立的階段,因此將小椅子上繫上蝴蝶結,既能引導幼兒根據蝴蝶結的顏色快速找到自己的小椅子,且便於遊戲過程中幼兒分組和交換角色時教師的觀察和指導。根據小班幼兒活動遊戲化、情境化的特點,給兩兩幼兒手腕上或手臂上繫上色彩鮮豔的蝴蝶結,讓“小蝴蝶”兩兩找到朋友,便於幼兒間結伴遊戲和遊戲時角色的區分。而在準備“蝴蝶結”時,注意選擇色彩豔麗的布,讓每一對幼兒的蝴蝶結的顏色與其他的區別較明顯,使幼兒易於尋找朋友。

2.師用彩色布矇住臉作“躲貓貓”遊戲,激發幼兒遊戲興趣。

(1)帶領幼兒第一次玩“躲貓貓”。

師:“躲貓貓”好玩嗎?

幼:好玩。

師:你們想不想玩?

幼:想。

師:請蝴蝶結系在手臂上的小朋友從椅子下面拿出布,蓋在頭上,到圈裏來躲躲好;請蝴蝶結系在手腕上的孩子先矇住自己的眼睛,等好朋友躲好後再來找。

師帶領找的幼兒邊唱自編歌曲“我和好朋友,來玩躲貓貓,我的朋友快躲好,一會兒我們就來找,找呀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了”,邊找自己的朋友。找到朋友後,擁抱朋友,表達喜悅的心情。

(2)引導幼兒交換角色,再次玩“躲貓貓”的遊戲。

師:找到朋友是不是很開心?

幼:是。

師:想不想再玩兒一次?

幼:想。

師:這次請蝴蝶結系在手腕上的小朋友到圈裏來躲貓貓;蝴蝶結系在手臂上的孩子矇住自己的眼睛,等朋友躲好後再來找。

這時,另外一位老師用棒棒糖吸引走“躲貓貓”中的一個孩子。

評析:抓住幼兒愛玩“躲貓貓”遊戲的興趣點,讓一對好朋友輪流扮演躲貓貓的人和尋找的人,並交換角色再次遊戲,趁幼兒投入地進行遊戲時,讓另一位老師悄悄帶走一名幼兒,爲幼兒體驗朋友不見後的焦急情緒做準備。

師帶領找的幼兒邊唱邊找自己的朋友。找到朋友後,與朋友一起坐回自己的小椅子上。這時×××發現自己的朋友××不見了,急得哭起來。

3.引導幼兒猜測和尋找××小朋友。

師:“××不見了,他可能去哪了?”

幼1:被他媽媽接走了。

師假裝打電活驗證,沒被媽媽接走。

幼2:到小×班了吧。

師進行驗證,也沒有。

幼3:被壞人帶走了。

師:呀,真的被壞人帶走了可怎麼辦呀?他的爸爸媽媽肯定要急死了!你們是不是也很着急呀?

幼:嗯,是的。

師:我們怎麼做才能找到他呢?

幼:打電話,請110的叔叔幫忙。

師:嗯,這是個好辦法。

師假裝撥打110報警,請警察叔叔幫忙尋找。

師:也許剛纔他躲到其他什麼地方了,我們自己也來找找吧!

帶領幼兒一起到××可能會去的'地方去尋找,呼喊。

另外的那位老師將孩子帶來。帶領幼兒詢問:“××,你去哪兒了?我們大家都急死了!都很擔心你,你的好朋友都急得哭了!”

教育幼兒:以後可不能隨便離開大家,更不能跟不認識的人走。

評析:在引導幼兒猜測“朋友可能去哪兒了?”“不見了,可能會出現的後果?”將幼兒着急、擔憂的情緒激發出來,然後調動幼兒已有經驗,嘗試尋找的多種方法,將幼兒的情緒體驗進一步提升。當朋友失而復現時,使幼兒能更強烈地體驗到再次見到朋友後的的喜悅之情,適時教育幼兒“不隨便離開集體、不跟不認識的人走”,從而增強幼兒的自我防護能力。

4.遊戲《找朋友》,引導幼兒樂意與新朋友一起玩。

師:“××回來了,我們來慶祝一下吧,去找個和你蝴蝶結顏色不一樣的新朋友一起玩遊戲吧。”

幼兒兩兩邊唱《找朋友》邊遊戲。

評析:用幼兒熟悉且樂玩的遊戲《找朋友》,激發和引導幼兒主動找新朋友玩遊戲,從而將幼兒對好朋友的理解進一步擴展和提升,也使整個活動的意義得到昇華。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6

活動目的:

1.通過觀察、實驗,進一步瞭解糖和鹽的特性,能說出它們的異同和用途。

2.粗略知道糖和鹽是怎麼來的,萌發對科學的興趣。

3.知道日常生活中一些加鹽和糖的製品。

4.知道吃甜食和含鹽量食品的衛生要求。

活動準備:

1.每人兩隻小杯(最好是透明的),分別放些精鹽和綿白糖,杯裏各放一個小勺。

2.每桌放一個分格盤,格內分別放着精鹽、粗鹽、紅糖、白砂糖、綿白糖、冰糖等。溼毛巾若干塊。

3.幻燈機、錄音機各一架,幻燈片3張,磁帶一盒。

4.酒精燈、燒杯。 活動過程:

一、區分糖和鹽

1.啓發幼兒運用眼、鼻、口等感官辨別出哪一杯是糖、哪一杯是鹽。說說它們各是什麼味道,你又是怎 麼知道的。 (提示小朋友用眼看、用鼻聞、用手捏、用嘴嘗,並把自己的感受用“悄悄話”告訴老師。幼兒間亦可悄 聲交談,然後請幼兒舉手發言)

2.教師小結: 小朋友知道一隻杯子裏放的是糖,一隻杯子裏放的是鹽。用嘴嘗,糖是甜的,鹽的鹹的;用鼻子聞鹽沒有氣味,糖有點香味;用手捏,鹽是鬆的,糖有些粘乎乎的。糖和鹽都可以食用。

二、小實驗:糖和鹽的溶解

1.有兩個小朋友,一個叫圓圓,一個叫方方。圓圓想喝糖水;方方想喝鹽水,怎樣做糖水和鹽水呢?(讓孩子自由交談,說出方法,老師鼓勵孩子積極參與操作實驗)

2.老師爲每個幼兒的杯里加溫開水,先讓幼兒觀察糖和鹽的變化,再請幼兒用小勺輕輕攪拌,直至看不 見糖和鹽。 水倒進有糖(鹽)的杯子裏,糖(鹽)有什麼變化?(變少了)小勺攪拌以後,糖(鹽)怎麼樣了?(看不見了)它們到哪兒去了?(化掉了)糖水是甜的,給誰喝?(給圓圓喝)鹽水是鹹的,給誰喝?(給方方喝 )

3.幼兒品嚐自制的糖水和鹽水。

三、糖和鹽的用處

1.讓幼兒自由觀察分格盤裏糖和鹽的品種,並能講出它們的名稱(紅糖、白糖和冰糖,粗鹽、細鹽)。

2.讓幼兒想想說說,自己知道哪些糖和鹽的製品,鼓勵孩子說得不一樣,說得越多越好。

3.請大家說說吃糖和鹽製品要注意什麼? 幼兒充分發言後教師概括:糖制食品不能吃得太多,吃了以後要漱口。睡覺前最好不吃糖和甜點心。鹽制食品很香也很好吃,一個人不吃鹽就會沒有力氣,要生病,但吃得過量對身體也有害處,也會得病,所以食用 鹽制食品要適量。

四、糖和鹽從哪裏來

1.教師放“糖的製作過程”的幻燈片,同時放錄音作介紹: 我們的名字分別叫紅糖、白糖和冰糖。我們都是用甘蔗或甜菜做出來的。人們把甘蔗或甜菜榨成汁,去掉裏面的雜質,放在容器中蒸煮,提取出來的棕色的帶粘性的顆粒,就變成了紅糖。在紅糖里加上一種特殊的吸色劑後再煮,糖裏的紅顏色被吸走了,就變成了白糖。白糖裏含有一定的水分,再把這些水分蒸發掉,剩下冰 塊似的東西,就是冰糖。

2.放“鹽的來源”幻燈片,並播放錄音作介紹: 我的名字叫鹽,大海是我的家鄉。人們把海灘攔成一塊塊淺淺的鹽田,鹽田裏的水被太陽一曬蒸發掉了,白花花的鹽就留在了地面上,那就是粗鹽。工人叔叔再把這些粗鹽送到工廠,經過加工提煉,就變成精鹽(也 叫細鹽)。

3.小實驗:煮甘蔗汁和鹽水,觀察糖和鹽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