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教案《快樂的我》彙編15篇

幼兒園教案《快樂的我》彙編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3W 次

作爲一名老師,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教案《快樂的我》,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教案《快樂的我》彙編15篇

幼兒園教案《快樂的我》1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用簡單的語言和動作表現吃跳跳糖的感受,體驗遊戲帶來的樂趣。

2、能根據老師的簡單指令進行顏色分類,嘗試不同跳法。

活動準備:

1、跳跳糖、一次性小勺子。2、紅、黃、綠圓點標誌。3、輕柔、舒緩的音樂片段。

活動過程:

一、引發品嚐跳跳糖的興趣。

1、提問:你喜歡吃糖嗎?你吃過什麼糖?

2、介紹跳跳糖:今天,班上多了一種奇怪的糖,你們嚐嚐看,它奇怪在什麼地方?(交待吃法。)

二、交流和表現品嚐跳跳糖的感受。

1、品嚐跳跳糖,幼兒自選跳跳糖品嚐。

2、交流:這種糖吃到嘴裏有什麼感覺?

3、鼓勵幼兒用動作表現自己的感受,並引導同伴相互模仿。

“誰來做做看,跳跳糖是怎樣跳的?” (引導幼兒自由跳。)

三、遊戲:我是快樂的跳跳糖。

1、扮演跳跳糖:我們都來當快樂的跳跳糖吧!

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喜愛選擇不同顏色的標誌扮演。

2、“跳跳糖”跳跳跳。

教師扮演跳跳糖和孩子一起跳,並適當控制活動量。

3、跳跳糖化了。(放鬆運動。)

自我評析:

《綱要》提出: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以遊戲爲基本活動,讓幼兒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於身心發展的經驗。同時,《綱要》又提出,幼兒園的教育內容是全面的,各領域內容應相互滲透,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等方面的發展。因此,我們根據小班幼兒的特點,注重活動的經驗化、情景化、遊戲化、綜合化,讓幼兒在有趣、快樂的活動中主動建構、主動發展。

一、 選材特點

小班初期的幼兒,跳的動作不協調,需要在多次、有趣的活動過程中不斷增強動作的協調性,促進大肌肉動作的發展。另外,作爲入園才一個月的孩子而言,剛剛渡過了入園關。在情緒初步穩定的情況下,需要教師組織有趣的活動讓他們體驗集體生活的快樂,促進師生、同伴間的交往。

跳跳糖是一種既有特點、又深受幼兒喜愛的食品,當糖在嘴裏跳躍的時候,不僅可以給孩子帶來新奇的感受,還可以直接體驗和模仿。因此,選擇跳跳糖作爲媒介來組織小班幼兒的活動,使活動充滿了趣味和快樂,可以充分調動孩子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並且能自然的綜合幼兒各方面的經驗,如:在品嚐、扮演跳跳糖的過程中獲得愉悅的情感體驗,並進行顏色歸類;在實踐和練習中豐富跳的經驗、鍛鍊大肌肉的協調性;在語言和肢體表現活動中認識到自己的能力,培養自信的品質……,幫助幼兒在活動中獲得主動、整體、和諧的發展。

二、 目標分析

目標一:初步學習用簡單的語言和動作表現吃跳跳糖的感受,體驗遊戲帶來的樂趣。作爲一節偏重動作發展的綜合活動,目標突出了幼兒在活動中的感受及表現,而不是單純的動作練習,目的在於幫助幼兒體驗活動帶來的快樂。

目標二:能根據老師的簡單指令進行顏色分類,嘗試不同跳法。目的在於讓幼兒在感受和原有經驗的基礎上嘗試不同的跳法,而不是統一要求,這樣可以適應幼兒本身就存在的個別差異。

三、 過程分析

第一個環節:注意從幼兒已有經驗入手,讓幼兒談談自己吃過了哪些糖,再出示一種新奇的糖,突出強調它的與衆不同,引發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索慾望,激發幼兒品嚐跳跳糖的興趣。

在品嚐之前,教師重點介紹品嚐跳跳糖的方法,並引導幼兒進行練習。這是因爲,品嚐方法的正確與否直接影響着幼兒的體驗效果。只有當糖含在嘴裏時,糖纔會跳躍起來。

第二環節:交流和表現品嚐跳跳糖的感受。在品嚐時,強調了孩子的自選,因爲孩子是一個能動的學習建構者,應從小班開始,就注重孩子獨立能力的培養,將自主選擇的權力交給孩子。

在交流品嚐跳跳糖的感受時,注重引導幼兒一邊說一邊做,因爲,小班的幼兒還處於動作思維階段,常常是語言和動作同時出現,這樣,纔可以滿足幼兒表現表達的需要。

第三個環節:通過遊戲活動練習多種跳法。在這裏,提供紅、黃、綠三色圓點做標記是引導幼兒扮演跳跳糖,因爲,紅、黃、綠三色是幼兒熟悉並能接受的經驗,一方面可以將幼兒自然分組,起到調控活動量的作用,另一方面增加多種玩法和組合遊戲,維持幼兒多次練習跳的積極性。

四、效果分析

1、本活動巧妙地運用跳跳糖所具有的元素:跳躍感、顏色等融入到活動中,爲幼兒的動作發展、語言發展、數學發展起到了支持、啓發和豐富的作用,讓幼兒在與跳跳糖的不斷互動中進行有意圖的、積極地、自覺的建構實踐。

2、在活動過程中,注重幼兒的直接探索和親身體驗,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性,讓幼兒在自主選擇、自由創作的過程中體驗活動帶來的樂趣,獲得對自身能力的肯定。因此,活動中的幼兒是快樂的、他們主動、積極地感受、探索、提升已有認知結構,獲得主動、富有個性的發展。

3、在教師的組織過程中,由於是借班上課,與孩子的關係還不是很親密,因此,更應該注重運用語言、表情和孩子進行情感商的交流,如:語速再慢一些,及時肯定幼兒細小的變化等。

4、在情境的設置上,可以再溫馨一點,如,可爲紅、黃、綠跳跳糖們佈置不同的家,一方面可爲調控幼兒的活動量提供休息的場所,同時,還可以強化幼兒的“角色”意識。

支配身體動作的能力是幼兒發展過程中重要的一環,會影響幼兒對自己的看法。但幼兒的動作發展又不是一躕而就的,需要在多次的活動過程中不斷增強其協調性和靈敏性。因此,當幼兒發展一項新的動作技能時,有趣的活動才能引發幼兒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同時在不斷的鼓勵和支持下,他們會感受自己的能力,自信心亦會隨之提高,自我概念也相對提升。

幼兒園教案《快樂的我》2

活動目標

1、學習快樂,嘗試在不快樂的情況下,試圖讓自己快樂。

2、通過討論、記錄等方式,找尋讓自己快樂的方法。

3、瞭解心情愉快對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活動準備

1、課件-動畫片:我快樂

2、小戲臺幕布。

活動過程

一、動畫片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1、引導幼兒從動物的表情上來觀察、比較。

2、你看出來這些動物的表情有什麼不同嗎?有哪些表現?

很高興的笑

皺着眉頭

憤怒的樣子

3、瞭解表情和心情的關係,並選用合適的詞來形容。

(鼓勵幼兒用多種詞彙來表達。)

喜笑顏開

悶悶不樂

愁眉不展

忐忑不安等等

二、結合動畫片,瞭解不快樂的原因,幫助自己或他人找到快樂的方法。

1、說說小動物會因爲什麼事情而快樂。

(幼兒結合自己的經驗,大膽表述。)

2、說說小動物會因爲什麼事情而不快樂。

小動物有這麼多不快樂的事情,我們一起來想想辦法,

如何讓他快樂起來呢?

3、你遇到過什麼不快樂的事情?

(讓幼兒傾訴自己心中不愉快的事,排解一下心情)

4、你有沒有想辦法讓自己快樂?現在,如果你再遇到不快樂的事情,怎麼讓自己變得快樂呢?

(引導幼兒想出各種愉快的辦法)

三、遊戲:可笑的“鬼臉”

1、給幼兒提供一個小戲臺屏幕,分別請幼兒站在幕布後面。

在幕布上面露臉時,給小朋友做一個“鬼臉”,然後說:我是×××。

2、根據幼兒的興趣,變換形式反覆進行,讓幼兒沉浸在快樂的情緒中。

幼兒園教案《快樂的我》3

活動內容與要求:

1、仔細觀察公益廣告的畫面,能完整地講述事情的經過,感受互相幫助的快樂。

2、學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大膽參與討論。

3、引導幼兒細緻觀察畫面,激發幼兒的想象力。

4、能安靜地傾聽別人的發言,並積極思考,體驗文學活動的樂趣。

設計思路:

1、活動背景

(1)對活動內容選擇的分析本次活動將三段電視公益廣告片段(超市購物、推輪椅和看書)作爲活動素材,不僅符合倡導共建和諧社會的時代背景,也符合幼兒的已有生活經驗。大班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明顯提高,語言表達靈活多樣,併力求與別人不同。因此,三個片段的講述考慮採用不同的講述方法,片斷一超市購物中引導幼兒能仔細觀察畫面、關注細節;片斷二小區門口引導幼兒能夠根據畫面內容想象人物之間的對話;片斷三弄堂裏的事情則引導幼兒根據畫面順序講述事情的經過,從而提高幼兒的語言概括能力、表達能力。本次活動所體現的關心、助人爲樂的品質,與我園所開展的課題《農村幼兒學會尊重的實踐研究》相吻合,使幼兒從小學會尊重自己、尊重他人,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

(2)對幼兒已有經驗的分析我班孩子的觀察能力、理解能力和講述能力日益增強,並富有一定的想象,本次活動通過觀察畫面,讓孩子完整地講述事情的經過,不僅提供了幼兒發揮想象的機會,對幼兒語言的概括能力、表達能力也是一個挑戰。另外在觀察中發現有不少孩子平時較少關注同伴,有時看到別人有困難也不當回事。本次活動通過讓幼兒觀察、理解、講述,讓幼兒知道幫助一個人不僅給別人帶來快樂,自己也是快樂的,從而真正把這種助人爲樂的品質滲透在幼兒日常生活中,落實在幼兒行爲中。

2、對活動價值的分析本次活動,通過讓幼兒觀察、理解、講述公益廣告畫面內容,進一步提高幼兒的觀察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表達能力。同時讓孩子們感受互相幫助所帶來的快樂,從而引發幼兒在平時的生活中力所能及地幫助同伴、關心周圍人的行爲,體驗互相幫助的快樂。

活動準備:

三段公益廣告視頻、與視頻內容相關的圖片、數字、笑臉圖等。

活動過程:

一、視頻導入、圖片分類(設計意圖:通過完整欣賞視頻,讓幼兒感受視頻的畫面美,音樂美,同時對畫面內容有一個初步的瞭解,並運用圖片幫助幼兒理解畫面,建立圖片與視頻畫面間的聯繫)

(一)完整欣賞視頻

1、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段很美的電視,我們一起來看看,好嗎?

2、你們有沒有看過這段電視呢?(那你是在哪裏看到的呢?)總結:原來我們從電視裏也能學到很多。

3、一共有幾件事情?

(二)再次觀看視頻要求:觀看仔細,我們以一個地方爲一件事情,看看到底有幾件事情?

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數字卡片和文字(1超市,2小區,3弄堂)。

(三)圖片分類

1、幼兒自由選擇一張圖片,與旁邊的幼兒自由交流講述。

2、圖片分類,請幼兒把圖片按照視頻內容擺放,相關的圖片放一起。

二、畫面交流講述(設計意圖:通過分段講述,讓幼兒能仔細觀察公益廣告的畫面,能完整地講述事情的經過,感受互相幫助的快樂。)

1、超市裏

(1)第一件事發生在哪兒?是一件什麼樣的事情?

(2)阿姨怎麼知道小姑娘遇到困難了?(個別幼兒選擇小女孩需要幫助的圖片。)

(3)你從哪裏看出來這個是需要幫助的小女孩?

(4)幼兒體驗踮腳痠、累的感覺。

小結:當別人遇到困難的時候,有人幫助,他就會很開心。

2、小區裏

(1)播放第二件事情的視頻,提問:他們說了什麼?

(2)再次觀看第二段視頻:邊看邊集體講述故事中的對話。

(3)提問:剛纔推輪椅已經有阿姨了,爲什麼還要叔叔來幫忙呢?

小結:叔叔是一個善於發現的人,我們平時也要善於發現需要幫助的人,發現後就應該去幫助他。

3、弄堂裏

(1)觀看第三段視頻後,請幼兒說說誰被幫助了,找出圖片貼在黑板上。

(2)這件事情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一開始時怎麼樣的?接着呢?最後呢?我們一起把這些圖片排排隊。

(3)最後請一位幼兒完整講述故事的經過。

小結:你幫助了別人,別人也會幫助你,大家互相幫助,我們的社會充滿了關愛。

三、情感激發(設計意圖:通過讓幼兒瞭解笑臉和人物之間的關係,激發他們樂意幫助別人的情感,同時能把這種助人爲樂的情感引伸到幼兒的日常生活中。)

引導語:(出示笑臉圖片)你們覺得它和哪件事有關係?(每件事都合適)小結:剛纔三件事中的每一個人都很快樂,因爲他們幫助了別人,也得到了別人的幫助。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會遇到困難,如果你能幫助他,就能把困難解決,把快樂帶給他。原來幫助別人不僅會給別人帶來快樂,也會讓自己變得快樂。

四、活動延伸

引導語:你們在平時生活中有沒有幫助過別人,給別人帶來快樂呢?

請一到二名幼兒講述。

師:我們知道了幫助別人不僅會給別人帶來快樂,也會讓自己快樂,那麼在平時生活中看到別人有困難了我們應該主動幫助他們,做一個助人爲樂的人,好嗎?(在日常生活中老師觀察幼兒助人爲樂的行爲,並取得家長的配合)

活動反思:

本活動堅持以幼兒爲主體,教師通過爲幼兒創設寬鬆自由的探索空間、真實的情景體境,充分發揮幼兒的自主性,使幼兒在自由、開放的環境中建構新的知識經驗。而教師堅持做一個“熱情而積極的鼓勵者、支持者,有效而審慎的引導者”,根據幼兒的需要在精神上、策略上因勢利導給予啓發幫助,使幼兒在自由的環境中沿着正確的方向不斷前進。整個活動以情激趣,以情激學,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望,充分發揮了師生互動作用,使幼兒在真實的情感體驗中學習,變被動爲主動,真正體現了“以人爲本”的教育思想

幼兒園教案《快樂的我》4

【活動目標】

1、感受音樂,嘗試用誇張的肢體動作進行模仿來表現煮麪條的情景。

2、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的快樂。

3、嘗試仿編歌詞,樂意說說歌曲意思。

4、熟悉、感受歌曲旋律和內容,學唱歌曲。

【活動準備】

視頻 圍裙 白紙 圖片 磁鐵 記號筆 勺子

【活動過程】

一、準備活動。

二、觀看視頻,掌握煮麪條時麪條在不同時期的不同形態。

1、提問引出課題。

——小朋友們,你們見過爸爸媽媽煮麪條嗎?誰能告訴我煮麪條時需要做些什麼事情?

2、幼兒觀看視頻,說一說麪條的變化。

——老師這裏有一段關於煮麪條的小短片,我們一起來看看,邊看邊請小朋友思考一個問題:麪條在煮的時候發生了什麼變化?(沒有煮的時候是什麼樣子的?放到鍋裏後又發生了什麼變化?)

3、教師總結麪條的變化。

三、感受樂曲段落,區分麪條的三個不同時期。

1、幼兒傾聽音樂,初步感受樂曲段落。

——小麪條在鍋裏扭動,翻滾,就像是在跳舞,爲了讓小麪條舞動地更加優美,老師給它配上了一段好聽的音樂,下面我們一起來聽聽音樂一共分了幾段?

2、幼兒再次感受音樂,教師用線條畫出音樂段落。

3、教師出示三張圖片,請幼兒將圖片與音樂一一對應。

——老師這裏有三碗麪條,分別對應上面的三段音樂,誰能幫我把圖片貼到相對應的音樂下邊去?

四、嘗試創編誇張的肢體動作表現麪條的變化。

1、請個別幼兒創編麪條煮之前直直的硬硬的動作。

——現在我們把自己都變成一根根麪條,我們要來煮麪條了,誰能用動作表示直直的硬硬的麪條是怎樣的呢?

2、請個別幼兒創編麪條煮軟時的動作。

3、幼兒聽音樂表現麪條煮好時的動作。

4、請幼兒跟音樂完整表演。

五、遊戲:我是快樂的小麪條。

1、教師扮演廚師,幼兒扮演小麪條,教師介紹遊戲規則。

——小朋友們看,我們的教室中間有一個大圓,就是一口大鍋,旁邊有兩個小圓,是盤子,現在我來扮演廚師,你們就是小麪條,第一段音樂麪條沒有下鍋的時候,小麪條都在鍋邊站着;第二段音樂響起的時候,小麪條都要跳進鍋裏跳舞;當我關火拍手說“麪條煮好了”的時候,小麪條們就要像木頭人一樣擺個造型一動也不能動了。我看哪根小麪條的造型漂亮,我就用勺子點他一下,這根小麪條就要跳到旁邊的盤子裏去,好不好?

2、師生共同遊戲。

3、請一名幼兒扮演廚師,重新遊戲。

4、教師小結。

——小朋友們真棒,這麼普通的麪條被你們表演的這麼好,看來人類的想象力是無窮無盡的,現在請小麪條們排好隊,我們要去其他班的小夥伴們煮麪條吃嘍!

【活動反思】

音樂活動中,經常看倒的音樂遊戲教育模式是:教師放音樂請幼兒欣賞,然後教動作並告訴遊戲規則,孩子根據教師所說的遊戲規則進行遊戲,一遍又一遍的玩,直到孩子“學會”爲止,既枯燥又沒興趣,而且完全沒有創新意識,如何改變傳統的“要我學”爲幼兒積極主動參與式的“我要學”,從而使幼兒的主體地位得到真正的體現呢?

由此,我選擇了一節音樂欣賞活動《麪條舞》,想通過這個活動給幼兒一個舞臺,讓她們將生活中的體驗進行有創意的表達。

陳鶴琴先生說過:"大凡健康的兒童無論是遊戲、散步或工作,他們本能的都愛唱歌,表現出音樂的律動。"是的,幼兒從小就具備了學習音樂的潛力,而遊戲是孩子表現生活、表現學習的重要方式,是孩子們喜愛的一種活動。如何將音樂與遊戲有機地整合,讓幼兒在遊戲中更好地掌握音樂的性質、領略音樂的神奇,是我們必須考慮的問題。

在選擇本次活動的時候,我還注重了活動內容的選擇要是幼兒熟悉的並且是與幼兒生活經驗相關的。並充分抓住孩子愛遊戲的天性,以最自然的方式抒發情感、表現自我。讓幼兒將生活經驗遷移到音樂中,使孩子在不知不覺中領略到音樂的三段體結構(中速,慢板和快板),並理解音樂的性質,用誇張的肢體動作進行模仿和創造性的表現。

在活動一開始我先引導孩子一起回憶麪條下水、麪條煮沸後的變化,接着我和孩子一起分段欣賞、熟悉音樂,在幼兒掌握了節奏後,我開始和他們一起創編動作。孩子們一邊聽着音樂,一邊歡快地做着各種有力的、柔軟的和快速纏繞的動作。有的微微張開雙手放在身體兩側,頭、肩、腰都在輕輕的扭動,動作很優美;有的雙手抱肩轉起了圈;有的雙手放在身後,慢慢地轉了起來……孩子們的創意令我吃驚和欣喜,韻律活動達到了高潮!那一刻,他們彷彿真的變成了一根根小麪條,那麼投入,那樣充滿激情地舞蹈着。

活動中的每一環節似乎都是在"玩",然而在置身於"玩"的過程中,孩子們感知到了音樂的內涵,在"玩"中增強合作意識和在羣體中的協調能力。只有這種身心完全釋放的活動,纔是幼兒需要的,也只有在這裏,孩子纔是真正的學習的主人。

幼兒園教案《快樂的我》5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用簡單的語言和動作來表現吃跳跳糖的感受,體驗遊戲帶來的樂趣。

2.能根據簡單指令進行顏色分類,嘗試不同的跳法。

活動準備

1.跳跳糖,一次性小勺。

2.紅、黃、綠圓點標誌,“糖媽媽”的圍裙。

3.輕柔、舒緩的音樂片段。

活動過程

1.引發幼兒品嚐跳跳糖的興趣。

(1)教師扮演“糖媽媽”,並提問:你喜歡吃糖嗎?你吃過什麼糖?

(2)教師介紹跳跳糖:今天,糖媽媽帶來了一種奇怪的糖,吃這種糖要把嘴巴抿住,感覺一下,糖在嘴巴里會怎麼樣?

 2.交流和表現品嚐跳跳糖的感受。

(1)品嚐跳跳糖,幼兒自選跳跳糖品嚐。

(2)交流:這種糖吃到嘴裏有什麼感覺。

(3)鼓勵幼兒用動作表現自己的感受,並引導同伴相互模仿。教師提問:誰來做做看,跳跳糖是怎樣跳的?(引導幼兒自由跳)

3.一起玩遊戲:我是快樂的跳跳糖。

(1)扮演跳跳糖。

師:我們都來當快樂的跳跳糖吧!(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喜愛,選擇不同顏色的標誌扮演)

(2)“跳跳跳”跳跳跳。

“糖媽媽”和幼兒一起跳,引導幼兒聽指令跳:向前跳、快快跳、慢慢跳、轉圈跳等,並適當控制活動量。

(3)“跳跳糖”回家休息。

介紹跳跳糖的家,引導幼兒猜猜跳跳糖的家分別是什麼顏色的。

(4)跳跳糖溶化了。(幼兒一起做放鬆運動)

活動反思

讓孩子快樂起來,是我們在四川災區幼兒園開展一切教學活動的宗旨。災難過後,新學期開始了,剛剛入園的小班幼兒,面對陌生的環境、陌生的集體、陌生的老師,他們能夠適應嗎?這也許是幼兒園老師即將面臨的首要問題,因此,我們根據小班幼兒的特點,注重活動的經驗化、情境化、遊戲化、綜合化,讓幼兒在有趣、快樂的活動中主動建構經驗,並獲得發展。

1.內容分析。

小班初期的幼兒,跳的動作不協調,需要在多次、有趣的活動過程中不斷增強動作的協調性,以促進大肌肉動作的發展。另外,初入園幼兒在情緒初步穩定的情況下,需要教師組織有趣的活動讓他們體驗集體生活的快樂,促進師幼、同伴間的交往。

跳跳糖是一種既有特點、又深受幼兒喜愛的食品,當糖在嘴裏跳躍的時候,不僅可以給幼兒帶來新奇的感受,還可以直接體驗和模仿。因此,選擇跳跳糖組織小班幼兒的活動,不僅充滿了趣味和快樂,而且還可以充分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活動能綜合幼兒各方面的經驗,如:在品嚐、扮演跳跳糖的過程中,獲得愉悅的情感體驗,激發幼兒用語言和肢體動作表現的主動性;在遊戲的過程中自然地進行顏色歸類;在實踐和練習中,豐富跳的經驗、鍛鍊大肌肉的協調性。總之,活動過程中不僅增進了幼兒與教師、同伴共同活動的積極性,還幫助幼兒在活動中獲得主動、整體、和諧的發展。

2.過程分析。

第一個環節:教師扮演“糖媽媽”。一方面可以贏得幼兒的喜愛,產生親切感;另一方面還可以調動幼兒的已有經驗,讓幼兒談談自己吃過了哪些糖。教師接着出示一種新奇的糖,突出強調它的與衆不同,能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索慾望,激發幼兒品嚐跳跳糖的興趣。在品嚐之前,教師重點介紹品嚐跳跳糖的方法,並引導幼兒進行練習。這是因爲品嚐方法的正確與否直接影響着幼兒的體驗效果。

第二個環節:交流和表現品嚐跳跳糖的感受。在品嚐時,強調了幼兒的自選,因爲幼兒是一個能動的學習建構者,應從小班開始就注重幼兒獨立能力的培養。小班幼兒處於動作思維階段,常常是語言和動作同時出現,在交流品嚐跳跳糖的感受時,給予幼兒說與做的空間,幼兒可以自由地用語言、動作邊說邊動來表達自己的思想。

第三個環節:通過遊戲活動練習多種跳法。活動中,提供紅、黃、綠三色圓點做標記來引導幼兒扮演跳跳糖,因爲這三種顏色是幼兒熟悉並能接受的經驗。這樣做,一方面可以將幼兒自然分組,起到調控活動量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多種玩法和組合遊戲,保持幼兒多次練習跳的積極性。

3.效果分析。

本活動巧妙地將跳跳糖所具有的跳躍感、顏色感等元素融人活動中,爲幼兒的動作發展、語言發展起到了支持、啓發和豐富的作用,讓幼兒在與跳跳糖的不斷互動中進行有意識的、積極的、自覺的建構實踐。

在活動過程中,我們注重幼兒的直接探索和親身體驗,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性,讓幼兒在自主選擇、自由表現的過程中體驗活動帶來的樂趣,並獲得對自身能力的肯定。

另外,在情境的設置上,還可以再處理得溫馨一點。如:可以爲紅、黃、綠跳跳糖佈置不同的家,這樣既可以爲調控幼兒的活動量提供休息的場所,又可以強化幼兒的角色意識。

幼兒園教案《快樂的我》6

活動目標

1、知道表情、動作可以表達自己的心情,嘗試用不同的表情、動作表示自己的想法。

2、初步懂得微笑使人快樂。

活動準備

1、教師準備

1)笑、哭、怒三種表情圖。

2)學習幾種常用語的手勢,如你好、再見、怎麼了等等。

2、幼兒準備:每人自帶一面鏡子。

活動過程

1、分組活動:照鏡子

1)請幼兒對着鏡子做各種表情,並相互說說這些表情表示什麼心情或意義。

2)讓幼兒觀察並說出自己在笑、哭、怒時五官是怎樣的,如笑時眉毛彎了,眼睛眯起來了,嘴巴往上彎等。

2、遊戲“表情變變變”。

玩法:

1)出示笑、哭、怒三種表情圖,請幼兒模仿做出這三種表情。

2)教師任選一種表情,請幼兒立即做出這種表情,並保持十分鐘。誰堅持不住就要被刮一下鼻子。

3、集體討論:你什麼時候會笑(哭、怒)?

4、請幼兒聽教師朗誦散文《我會讓別人快樂》,當聽到教師說“快樂”時,幼兒用表情或動作表現“快樂”。

5、遊戲“猜猜猜”。

玩法:

1)教師做出不同的動作,如向上翹起拇指(稱讚)、雙手在胸前保全或雙手合攏(祝賀)、揮動手,跺腳(生氣)等,請幼兒說出教師所表示的含義。

2)請幼兒互相做動作、猜含義。

6、請幼兒聽故事《魔力連衣裙》。提問:

1)魔力連衣裙有什麼魔力?小貓爲什麼覺得很快樂?它做了什麼事情?

2)魔力連衣裙真的能讓人快樂嗎?爲什麼?

7、讓幼兒再次欣賞故事,並學說故事中角色間的對話。

8、指導幼兒完成幼兒用書《你好,你好》第10~11頁的練習。

活動資料

1、散文我會讓別人快樂

2、故事魔力連衣裙

幼兒園教案《快樂的我》7

活動目標:

1、感受集體遊戲、合作學習的快樂。

2、通過故事學習,知道爲大家做事受別人歡迎,自己也會快樂的道理。

3、商討遊戲規則,體驗合作遊戲的快樂。

4、培養幼兒健康活潑的性格。

活動準備:

太陽媽媽、太陽寶寶胸飾各一個;小鳥、蜜蜂、青蛙胸飾若干;課件;大樹模型;彩色樹葉、小禮品;音樂等。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師生一起玩"捉迷藏"遊戲,營造和諧、愉快的活動氛圍。

1、小朋友,我是新來的沈老師,想和大家一起玩"捉迷藏"的遊戲。我來扮演太陽媽媽,請小朋友選一個自己最喜歡的寶寶(提供小鳥、蜜蜂、青蛙三種胸飾),跟我一起玩,好嗎?

2、太陽媽媽帶寶寶玩"捉迷藏"遊戲,媽媽把眼睛捂住,寶寶們聽着音樂躲起來。提問:"我的寶寶怎麼都不見了呀?小鳥寶寶在哪裏呀?蜜蜂寶寶在哪裏呀?青蛙寶寶在哪裏呀?(寶寶們依次圍到媽媽身邊)

二、聽故事,初步理解什麼是快樂。

1、我一下子找到了這麼多寶寶,心裏真快樂。可是,我還有一個孩子,卻不知道什麼是快樂?你能告訴他,到底什麼是快樂嗎?你遇到什麼事情最快樂呢?

2、那麼,到底什麼是快樂?怎樣才能得到快樂呢?(第一次觀看多媒體演示)

3、太陽寶寶出去尋找快樂,它遇到了誰?(小鳥、蜜蜂、青蛙)它們快樂嗎?爲什麼?(鼓勵幼兒把自己的觀點大膽地表達出來)

4、小鳥、蜜蜂、青蛙爲什麼很快樂呢?請大家再仔細地聽一聽。(第二次觀看多媒體演示)

5、小鳥是怎樣回答的?蜜蜂呢?青蛙呢?(請一位幼兒扮演太陽寶寶,其他幼兒扮演相應的小動物,一起學說故事中的對話)

6、太陽寶寶終於明白了什麼是快樂。小朋友,你明白了嗎?

三、幫助大樹媽媽尋找快樂。

1、出示"大樹媽媽","小朋友,你們都很快樂,可是我卻一點兒也不快樂,因爲我沒有寶寶、沒有朋友、沒有漂亮的衣服,唉!"

2、是呀,我們怎樣幫助大樹媽媽,讓她也快樂起來呢?(啓發幼兒討論、想辦法)

3、提供彩色紙、膠水、小禮品等,幼兒一起打扮樹媽媽。

4、樹媽媽:(放錄音)"我找到了這麼多寶寶、這麼多朋友,還換上了新衣服,心裏太快樂了,我請大家到我家裏去玩!"(幼兒在音樂聲中愉快地離開活動室)

教學反思

本活動堅持以幼兒爲主體,教師通過爲幼兒創設寬鬆自由的探索空間、真實的情景體境,充分發揮幼兒的自主性,使幼兒在自由、開放的環境中建構新的知識經驗。而教師堅持做一個“熱情而積極的鼓勵者、支持者,有效而審慎的引導者”,根據幼兒的需要在精神上、策略上因勢利導給予啓發幫助,使幼兒在自由的環境中沿着正確的方向不斷前進。整個活動以情激趣,以情激學,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望,充分發揮了師生互動作用,使幼兒在真實的情感體驗中學習,變被動爲主動,真正體現了“以人爲本”的教育思想。

幼兒園教案《快樂的我》8

活動目標

1、遵守遊戲規則,能根據指令變化調節自己的動作。

2、在開汽車的過程中體驗集體遊戲的快樂。

3、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5、培養幼兒健康活潑的性格。

活動重點難點

重點:遵守遊戲規則,在開汽車的過程中體驗集體遊戲的快樂

難點:能根據指令變化調節自己的動作

活動準備

1、幼兒熟悉簡單的`交通標誌若干,如左右轉彎、限速、禁止停車等

2、紅綠燈、斑馬線,停車場(標上1—6的停車號);標有左轉、右轉、限速20、限速60的交通標誌佈置場地

活動過程

一、遊戲準備

教師組織幼兒背好紙箱車,做遊戲前準備動作。

二、遊戲

我是快樂的小汽車

1、認識交通標誌,進行單項練習

2、組織幼兒遊戲

3、幼兒遊戲數次,表揚安全行車的幼兒

三、進停車場休息

活動反思

體育遊戲是幼兒在平時的課程中最喜歡的遊戲。因爲在體育遊戲中,不用受椅子是束縛,坐在椅子上上課。而是,在熱鬧的氛圍中游戲着上課。本次活動由於在教具方面準備的多樣化,吸引着幼兒的眼球。在活動中,幼兒的注意力很集中,就連平時上課時長長會開小差的幼兒,玩的也特別高興。但還是存在着些缺點,在組織方面,本人還是需要較強練習。在幼兒常規上還是要多抓一下。

幼兒園教案《快樂的我》9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瞭解不高興、生氣等情緒會帶給自己不舒服的感受,體驗積極情緒帶給自己的快樂。

2、幫助幼兒初步學會調節自己的消極情緒,逐步養成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

3、讓幼兒知道愉快有益於身體健康。

4、學會保持愉快的心情,培養幼兒熱愛生活,快樂生活的良好情感。

5、學習控制自己的情緒,難過或疼痛時不哭。

活動準備

1、趣味練習:鏡子裏的我

2、水彩筆,畫紙。

活動過程

一、自由遊戲

教師提出遊戲規則,並重點提醒幼兒注意遊戲中自己的心情是怎樣的。

教師以同伴的身份參與遊戲,並注意觀察、記錄幼兒在遊戲中的情緒。

二、回憶:我快樂嗎?

1、遊戲活動結束後,教師重點引導幼兒討論在活動時的心情:

說一說高興的事。

說一說不高興的事。

2、教師注意引導個別性格內向的孩子講出自己的情緒。

教師引導幼兒討論一些發泄不高興情緒的方法。

三、談話:怎樣使自己快樂起來

1、讓幼兒談談生氣、傷心和高興時的感受,使幼兒知道笑比哭好,告訴他們要儘量使自己快樂起來。

2、設計不同的情緒情境,引導幼兒初步懂得一些調節不良情緒、使自己快樂起來的方法。

(1)不高興時:

做自己喜歡的事。如和好朋友一起玩,和家人外出遊玩,想想高興的事等。

(2)生氣時:

可以大聲唱歌,可以把心事告訴朋友、老師或爸爸媽媽等。

(3)害怕時:可以請求別人的幫助,聽音樂轉移注意力等。

3、教師引導幼兒在日常生活中進行嘗試,以保持好的心情。

四、表達

趣味練習:鏡子裏的我

鼓勵幼兒用繪畫或其他方式表達自己愉快的情緒,並與小朋友們分享。

教學反思

生氣是當人遇到不稱心、不如意或對不合理現實的一種情緒反應。一般來說,生氣應該是正常的情緒反應,但若幼兒遇事經常生氣,而且將生氣作爲對外界的一種經常性的持久的反應,那就是不正常的行爲了。經常生氣、發脾氣的孩子一般心胸比較狹窄,自我中心相當嚴重。因此,我設計了"我高興,我快樂"這一活動,通過多媒體、談話、遊戲等活動,教幼兒學會用微笑去面對生活,培養幼兒的自我控制能力。上了這堂課後,很多小朋友學着想辦法解決問題,與小朋友相處不再任性,我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幼兒園教案《快樂的我》10

爲您服務 活動名稱:我快樂

活動目標:

1、能大膽地和別人進行交談。

2、體驗關心集體、幫助別人自己就會感到快樂的情感。

設計意圖:在與我班孩子的共同生活中,我發現每次在整理收拾玩具的時候,有一小部分幼兒不那麼積極,有時故意的躲避,於是我設計了這個活動——我快樂,通過引入幼兒進入情景,講講說說、分析討論、採訪等形式,讓幼兒去感受關心集體、幫助別人是一件快樂的事。

活動準備:幻燈片、筆、紙

活動過程:

一、出示小樹葉,導入情景:

1、出示第一張幻燈片,引起幼兒興趣:

——今天,我碰到了誰?(小樹葉)風兒把小樹葉帶到了這裏,讓它去找找誰是快樂的小動物,你們願意和它一起去嗎?”

2、逐一出示後面的幻燈片,引出小樹葉與他們的對話:

——好,我們一起去看看,小樹葉碰到了誰?小樹葉問小鳥:“小鳥你快樂嗎?”小鳥說:“我每天給大家帶去美妙的歌聲,大家都很喜歡我,所以我很快樂!”小樹葉找到了第一個快樂的小動物。我們再去看看。(依次引出小牛蛙和小狗。)

——小樹葉問牛蛙:“小牛蛙你快樂嗎?”小牛蛙說:“我每天幫大家捉害蟲,我很快樂!”

——小樹葉問小狗:“小狗你快樂嗎?”小狗說:“我每天爲主人看門,我很快樂!”

二、分析討論,引起感情共鳴:

——小樹葉碰到了哪些小動物?它們快樂嗎?

它們爲什麼快樂呀?(依次類推小牛蛙、小狗。)

原來它們做了許多幫助別人的事情,所以他們感到很快樂。

你們快樂嗎?你們做了哪些快樂的事情啊?

那你想不想去了解一下你的好朋友、老師、阿姨是不是快樂的?”

好,我們去採訪一下!

三、現場採訪,瞭解別人的快樂:

1、採訪問題:如:你幫助過別人嗎?你感到快樂嗎?

2、每位幼兒自己也是被採訪對象。

3、幼兒可以用自己熟悉的方式記錄採訪結果。

四、全班分享交流採訪結果:

鼓勵幼兒大膽表述,進一步引發幼兒懂得“幫助別人是快樂的情感”的道理。

幼兒園教案《快樂的我》11

活動目標

1.傾聽故事,理解運動帶來的成功感。

2.能描述角色的行動特點與對話。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我想要快樂》、材料包:松鼠、小蛇圖片。

活動過程

(一)什麼是快樂(經驗喚醒:幼兒的學習互動是建立在經驗基礎上的,活動中讓幼兒聯繫生活經驗什麼是快樂,並將經驗遷移到詩歌的故事內容之中。設疑引入:以問題的驅動產生好奇,同時激發幼兒傾聽的興趣。)

1.教師講述故事第一段。

2.你覺得什麼是快樂?(鼓勵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大膽回答)

3.快樂時從哪裏來的?是做事情成功得到的,還是別人給你的?熊寶寶要自己去找快樂了。教師講述故事,從“兩個熊寶寶找到很多好吃的東西……”到“……睡覺是舒服,不是快樂”。

4.幫助幼兒區分舒服和快樂的不同含義。

(二)動物朋友的快樂(以問激思:在引導下,表述每一種什麼樣的快樂,從而理解運動帶來的成功感。)

1.教師講故事,從“走呀走,熊寶寶看見了小兔……”到“……我們也會像青蛙一樣快樂”。

2.小兔有什麼本領?它有什麼樣的快樂?(跑步的本領,跑步的快樂)

3.刺蝟讓小熊兄弟找到了什麼樣的快樂?(鑽洞的快樂)

4.青蛙讓小熊兄弟找到了什麼樣的快樂?(跳過的快樂)

(三)每一天都快樂

1.幼兒閱讀活動材料《我想要快樂》。

2.教師完整講述故事一遍。

3.熊寶寶家有了快樂運動場,他們每一天都快樂。

4.出示松鼠、小蛇圖片。松鼠、小蛇來到熊寶寶家的運動場,會帶來哪些快樂?

5.松鼠會帶來什麼快樂?(哧溜哧溜地爬樹)

6.小蛇會帶來什麼快樂?(嗖嗖嗖地往前爬)

7.動物每天都享受運動的快樂,你能找到自己的快樂嗎?

幼兒園教案《快樂的我》12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能夠用完整的語言說說小熊找到的快樂。

2、知道我運動我快樂,學說“XX會XX,XX很快樂”的句式。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藉助圖文並茂,以圖爲主的形式,培養孩子仔細閱讀的習慣,激發閱讀興趣。

活動重難點:

理解故事內容,能夠用完整的語言說說小熊找到的快樂。

利用動物的運動特長學說“XX會XX,XX很快樂”的句式。

活動準備:

1、PPT

2、小熊兄弟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小熊的快樂

1、今天,有兩個小夥伴來到了我們這兒,你們看是誰呀?(他們分別叫大黑和二黑)我們一起快樂地和大黑二黑打招呼吧。

2、可是大黑和二黑一直覺得不快樂,所以想要快樂!

提問:你覺得什麼是小熊的快樂呢?

二、小熊找快樂

1、過渡語:你們覺得很多事都可能是小熊的快樂,但是黑熊媽媽說:“自己去找,才知道什麼是快樂!”於是,小熊們出發了!

2、欣賞故事“舒服”段。

區分舒服和快樂的不同含義。

3、欣賞故事“動物朋友的快樂”段。

①小熊遇到了誰?小兔有什麼本領?它有什麼樣的快樂?(小兔會跑步,小兔很快樂)

②刺蝟有什麼本領?讓小熊找到了什麼樣的快樂?

③青蛙有什麼本領?讓小熊找到了什麼樣的快樂?

4、總結:小熊一路走啊走,找到了那麼多的快樂,這些快樂都是關於哪一個方面的呀?(運動方面)原來運動可以帶給我們快樂!

5、完整欣賞故事:我們今天講了一個故事,故事的名字就叫做《我想要快樂》我們一起完整地聽一聽。

三、小動物的快樂

1、熊媽媽和小熊兄弟搭建了一個快樂的運動場,你們知道他們爲什麼要搭建快樂的運動場呢?(讓更多人得到快樂,快樂帶到每一天)

2、你覺得還有哪些小動物也會做什麼運動,也會得到快樂呢?(xx會xx,xx很快樂)

3、動物每天都享受運動的快樂,你也去找找自己關於運動的快樂吧。

活動反思:

在活動過程中,孩子們的傾聽和參與都不錯,但是,在最後的“紅隊藍隊來比賽”的遊戲環節,由於孩子們的前期經驗不夠豐富,老師的先前鋪墊不夠,導致孩子在遊戲時不是特別有自信,在學說“XX會XX,XX很快樂”前,教師應該在故事環節就及時且深刻地將該句型鋪墊好,這樣孩子們在比賽說的時候才能得心應手地去應對。

幼兒園教案《快樂的我》13

設計意圖:

大班幼兒有了對時間認識的基礎。加上大班幼兒對音樂的理解能力比較強,他們喜歡用姿體動作來表達對音樂的感知。而本班的幼兒想象創造的能力比較強,因此我選擇了這個音樂。讓幼兒通過想象創造,利用自己的姿體動作來表示3點,6點及12點。

活動目的:

1、通過節奏、律動、遊戲等體驗音樂遊戲的樂趣。

2、在遊戲中感受並區分二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節奏型。

3、能模仿音樂配上合適的樂器及創編優美的肢體動作,並能愉快地參與遊戲。

重點:能夠區分二分音符及八分音符

難點:創編不同的肢體動作來表示歌曲中秒針及整點的聲音

活動準備:

1、時鐘一面與自制可用於撥鐘點的鐘一面

2、音樂《快樂的時間》

3、樂器:木魚、單響筒、雙響筒

活動過程:

一、律動進場:《小時鐘在說話》。

二、運用節奏進行問好。

1、師幼問好:X XX / XX X/

2、運用同樣節奏讓小朋友同客人老師問早。

三、師幼共同討論生活中的各種聲響節奏,複習基本節奏

提問:平時你在家裏都能聽到哪些聲音?師幼共同討論敲門的聲音及廚房切菜的聲音。

四、欣賞音樂《快樂的時間》

1、出示鍾,複習其特徵

(1)在我們平時生活中有許多東西都會發出奇妙的聲音,看看這是什麼?對了,鍾。平時你們有沒有聽過鐘的聲音?

(2)秒針是哪一根?秒針的聲音是什麼樣的?它是怎麼走路的?

(3)到點時,有一種大鐘,它會發出什麼聲音。1點時敲幾下?3點、6點呢?

2、欣賞音樂《快樂的時間》,引導幼兒用樂器伴奏

(1)聽音樂分辨不同的聲音

提問:在音樂哪裏有秒針滴答滴答滴答滴答唱歌的聲音?哪裏有當噹噹整點報時的聲音?

(2)最先聽到什麼聲音?

利用節奏卡讓幼兒熟悉八分音符

XX /XX/ XX /XX (利用拍手、跺腳、舌頭等感受)

(3)除了秒針的聲音還有什麼聲音?

X-/ X-/X-/

3、引導幼兒使用樂器找出音樂中秒針的聲音。

4、用肢體動作創編秒針滴答滴答走的樣子。

五、通過自制時鐘,玩音樂遊戲〈快樂的時間〉之時間造型遊戲。

1、教師撥出時間(3點、6點、12點)啓發幼兒用肢體動作表示這三個時刻。

2、選出最合適的動作集體練習,並運用到音樂遊戲中。

六、音樂遊戲〈快樂的時間〉之敲鐘遊戲

1、創編敲鐘的動作。(兩個小朋友創編敲鐘的動作)

2、將創編敲鐘的動作運用到音樂遊戲中並與老師互動。

3、進行守時教育。

活動反思:幼兒在活動中非常的積極踊躍,特別是在最後的創編活動,利用姿體動作表示3點,6點及9點。以及兩個小朋友敲鐘的動作創編非常的非常豐富。贏得了家長的陣陣笑生及掌聲。但是,在感受8分音符時,特別是利用樂器跟着音樂伴奏時。很多幼兒跟不上節奏。因此,在活動中,我及時調整。讓幼兒跟着老師的兒歌來感受8分音符。

幼兒園教案《快樂的我》14

活動目標

1、能大膽地和別人進行交談。

2、體驗關心集體、幫助別人自己就會感到快樂的情感。

3、激發幼兒主動複述故事的慾望,培養幼兒高自控性和高興奮性。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幻燈片、筆、紙

活動過程:

一、出示小樹葉,導入情景:

1、出示第一張幻燈片,引起幼兒興趣:

——今天,我碰到了誰?(小樹葉)風兒把小樹葉帶到了這裏,讓它去找找誰是快樂的小動物,你們願意和它一起去嗎?”

2、逐一出示後面的幻燈片,引出小樹葉與他們的對話:

——好,我們一起去看看,小樹葉碰到了誰?小樹葉問小鳥:“小鳥你快樂嗎?”小鳥說:“我每天給大家帶去美妙的歌聲,大家都很喜歡我,所以我很快樂!”小樹葉找到了第一個快樂的小動物。我們再去看看。(依次引出小青蛙和小狗。)

——小樹葉問青蛙:“小青蛙你快樂嗎?”小青蛙說:“我每天幫大家捉害蟲,我很快樂!”

——小樹葉問小狗:“小狗你快樂嗎?”小狗說:“我每天爲主人看門,我很快樂!”

二、分析討論,引起感情共鳴:

2、——小樹葉碰到了哪些小動物?它們快樂嗎?

它們爲什麼快樂呀?(依次類推小青蛙、小狗。)

原來它們做了許多幫助別人的事情,所以他們感到很快樂。

你們快樂嗎?你們做了哪些快樂的事情啊?

那你想不想去了解一下你的好朋友、老師、阿姨是不是快樂的?”

好,我們去採訪一下!

三、現場採訪,瞭解別人的快樂:

1、採訪問題:如:你幫助過別人嗎?你感到快樂嗎?

2、每位幼兒自己也是被採訪對象。

3、幼兒可以用自己熟悉的方式記錄採訪結果。

四、全班分享交流採訪結果:

鼓勵幼兒大膽表述,進一步引發幼兒懂得“幫助別人是快樂的情感”的道理.

活動反思:

在與我班孩子的共同生活中,我發現每次在整理收拾玩具的時候,有一小部分幼兒不那麼積極,有時故意的躲避,於是我設計了這個活動——我快樂,通過引導幼兒進入情景,講講說說、分析討論、採訪等形式,讓幼兒去感受關心集體、幫助別人是一件快樂的事。

整個活動的設計和實施中體現趣味性、綜合性和生活化,靈活運用各種組織形式和適宜的方式,由易到難,層層深入,爲每個幼兒提供了參與表達的機會,讓幼兒大膽講述,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幼兒園教案《快樂的我》15

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體驗與朋友分享的快樂。

2、激發幼兒的大膽想象,在老師的啓發下講述故事的主要情節。

3、培養幼兒有禮貌、愛勞動的品質。

4、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幼兒操作材料“小白兔的禮物”

有關故事圖片。

每人一封裝有桃花瓣的信。

活動過程:

討論,導入主題。

如果你有一個新玩具,你願意給別人玩嗎?給誰玩呢/利用圖片講述故事前半部分。

提問:小白兔發現了什麼好東西?小白兔收到花瓣,想怎麼做?你們想一想小白兔會寄給誰呢?他們收到後心裏會怎麼想?

利用圖片講述故事後半部分。

提問:小花貓收到桃花瓣,怎麼說的?小松鼠收到花瓣,怎麼說的?小螞蟻收到桃花瓣,怎麼說的?小動物們喜歡桃花瓣,小白兔心裏有什麼感覺?

完整欣賞故事,感受小白兔與小朋友的快樂。

提問:小白兔爲什麼要吧桃花瓣送給他的好朋友?

請幼兒利用“桃花瓣”進行想象,引導幼兒感受分享的快樂。

提問:小白兔將桃花瓣寄給了小朋友,你們喜歡嗎?你們想將它送給誰?

教師小結:我們平時可以吧自己心愛的東西給別人看一看,玩一玩,讓我們的朋友也快樂。

活動反思:

今年第一次接觸生命教育課,拿到課本時“勞動創造美好人生”“快樂與人分享”“改變我的想法”……那一個個標題就深深地觸動了我的心靈。怎樣上好這樣的課,如何更好地爲學生的生命引領方向,如何創造生命教育課的優質課堂?這些問題一直是我探索的內容。當一遍遍研讀生命教育課的課程標準和每一次課堂教學的親身實踐讓我逐步找到了教學的方向。現結合《快而與人分享》一課談談我對創造生命教育優質課堂的一點感悟。

一、靈活地處理教材,爲優質課堂奠定基礎。

標準中指出:“生命教育教材不僅是作爲知識載體讓教師講授的,更主要的是教師啓發學生開展活動、體驗的工具。教師應根據本地區實際和學生特點,創造性地使用教材。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及時把社會生活中對學生生命發展有意義的題材、生命科學的新成果、學生生活中的問題和現象及身邊的人和事都充實到課程內容中,以增進課程的時代感和感染力。”因此,《快樂與人分享》在課時安排上,我不拘泥於教材的格式,而是根據學生的生活特點和認知水平,靈活地安排分享喜歡的物品,感受快樂這一環節。目的是讓學生聯繫生活實際,談談與他人分享快樂的感受,體現了地方課程與社會生活相結合的特點,培養與人合作意識,這是人與人共存的需要。

二、創設有利於學生生命成長的課堂氛圍,實現優質。

課標指出:生命教育課程是觸及學生心靈的教育,教師要努力營造一個安全、平等、和諧、融洽的課堂氛圍,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轉換自身角色;要虛心、耐心地蹲下來傾聽學生的心聲,並與之對話;對學生傾訴的隱私和悄悄話,要給予尊重和注意保密;要建立一種民主、寬容、愉悅、互助的師生關係。讓學生在這種良好的氛圍中產生歸屬感,進而激發其生命潛能,促進其生命健康成長。

在這堂課設計中,我不僅考慮要讓學生動起來,更多的考慮是主體參與的廣泛性。爲此,我設計了三個活動環節:暖身活動,體驗快樂;擺脫煩惱擁有快樂之旅;贈送快樂卡,感受快樂。還在活動中,創造了一種寬鬆、和諧的氛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及時給予鼓勵和表揚,這樣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我還將教學內容進行了適當拓展,體現創造性。我讓學生展示自己的才藝,讓學生學會探究,懂得集體智慧的力量,從而也感受分享的快樂。

一節課上下來,學生們都與別人分享了快樂,也都收穫了更多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