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必備】幼兒園小班教案範文錦集九篇

【必備】幼兒園小班教案範文錦集九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1W 次

作爲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必備】幼兒園小班教案範文錦集九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汽車很容易吸引孩子的目光,特別是男孩,口袋裏總是帶着一兩部車子,隨時可以看見他們小小的身影蹬在地上專注地玩着車子,爲了更好地激發幼兒的動手能力和合作能力,我設計此活動。

活動目標

1、學習用長方形、正方形粘貼公共汽車和卡車。

2、培養幼兒的粘貼的興趣,感受合作的愉快情感。

活動準備:

1、一張粘貼好的公共汽車、卡車範畫。

2、幼兒每人一份用不同顏色臘光紙剪成的長方形、正方形、圓形,每組膠水、抹布等。

活動過程:

1、出示風景圖,引起幼兒的興趣。

提問:這是在什麼地方?公路上少了什麼?

2、出示範畫,進行談話。

都都都,什麼車開來了?(公共汽車)

你們看,又開來一輛什麼車?(卡車)

它們用什麼形狀粘貼起來的?讓幼兒說出用長方形、正方形、圓形粘貼成的。

3、教師分別那起圖形,示範粘貼公共汽車和卡車。

提問:出示長方形,像汽車的什麼地方?

同樣出示正方形、圓形。

4、指導幼兒粘貼。

要把紙反過來粘漿糊,手在抹布上擦一下,貼好用手掌按按平。

5、將幼兒粘貼好的公共汽車、卡車佈置到牆上的馬路圖中去。

教師用語:小朋友真能幹,粘貼了一輛公共汽車、一輛卡車,這些車子可以在馬路上開了。馬路上真熱鬧,紅的紅,綠的綠,大家開心嗎?

6、組織幼兒聽音樂一起開車子,並且要遵守交通規則。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設計思路: 小班孩子自我中心、依賴性較強,遇到一點問題就會哭。繪本中的樂樂熊具有一定的教育價值,它聰明、可愛、勇敢,愛於助人,是孩子們學習的一個典範。這個繪本中的故事生動有趣,人物形象逼真,情節跌宕起伏,能激起小班孩子的閱讀興趣。

小班孩子的觀察注意力較差,所以解讀這個繪本後,充分考慮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和本班孩子的最近發展區,根據故事情節將活動目標預設爲:

1、觀察畫面,大膽表達樂樂熊使用小花傘的有關情節,提高觀察能力和表達能力。

2、通過講講演演有趣的故事情節,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

活動目標:

1、觀察畫面,大膽表達樂樂熊使用小花傘的有關情節,提高觀察能力和表達能力。

2、通過講講演演故事中的有趣情節,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

活動準備:

PPT,小花傘一把,頭飾:小熊、大灰狼、小兔

活動過程:

一、激趣導入

1、觀看PPT1:小熊樂樂在熊貓商店裏買了一把傘,這是一頂怎樣的傘呀?

小花傘有什麼用?

( 讓幼兒根據生活經驗自由發言,引起幼兒聯想,引出主題。同時爲後面的故事內容做鋪墊)

2、教師小結:是呀,小花傘的用處可多啦,可以遮太陽,可以遮雨……

二、閱讀畫面,理解故事內容

過渡語:我們看看樂樂熊的小花傘有什麼用呢?

1、觀看PPT2:樂樂熊撐着小花傘走呀走,來到了哪裏?它在……(通過畫面上的“?”留給幼兒想象思考和空間)樂樂熊遇到了問題啦,這個“?”就是表示有問題了?

那我們來幫幫小熊,想個好辦法?

2、觀看PPT3:樂樂熊手裏拿了什麼?它是怎麼過河的?(幼兒運用語言表達樂樂熊聰明過河的情節)

3、教師小結:樂樂熊把小花傘當成了小船,坐在小船裏安安穩穩地渡過了河,小花傘真奇妙!

4、根據樂樂熊的表情,尋找圖書中相關的畫面

畫外音:“救命呀,救命呀!”樂樂熊跑過去一看,就很生氣!請寶寶找一找,哪幅圖片是樂樂熊生氣的樣子?

出示大圖書,請幼兒尋找大圖書中的畫面,並學習說出頁碼。

將圖書中的畫面在PPT4中播放,讓其他幼兒仔細觀察。你是怎麼看出來的?

(在引導孩子觀察的基礎上,可告訴他符號的含義:樂樂熊氣得“火冒三丈”、“怒火沖天”)

樂樂熊爲什麼會火冒三丈?誰在叫“救命呀?”

5、觀看PPT5:原來大灰狼在欺負小兔呀,氣得樂樂熊火冒三丈,揮着小花傘朝大灰狼衝了上去。

後來怎麼樣了?(瞭解畫面之間的聯繫及畫面的含義)

我們來學學樂樂熊火冒三丈的樣子,把大灰狼給嚇跑。

(引導幼兒進入情境,觀察並模仿樂樂熊的表情和動作)

6、教師小結:樂樂熊來到草地上,聽到小兔的呼喊聲,原來是大灰狼在欺負小兔,就火冒三丈地揮傘衝上去,做錯事的大灰狼一看見氣勢洶洶的樂樂熊,就被嚇的逃走了。樂樂熊的小花傘救下了小兔,真是太棒了!

7、你們喜歡樂樂熊嗎?爲什麼?現在樂樂熊的心情怎麼樣呀?

8、教師小結:你們都很喜歡樂樂熊,因爲樂樂熊很聰明,可以把小花傘當小船來過河,樂樂熊又很勇敢,可以把小花傘當棍子來嚇跑大灰狼,幫助小白兔。幫助別人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9、觀看PPT6:樂樂熊太高興了,你們看,兩個好朋友高興地圍在小花傘捉迷藏呢!

10、我們也來和樂樂熊一起來玩捉迷藏吧!小兔快點來!(幼兒扮演小兔,體驗和樂樂熊一起圍在小花傘捉迷藏的樂趣)

三、完整閱讀

現在我們一起來欣賞這個好聽的故事吧!

配上背景音樂,引導幼兒和教師一起閱讀。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初步嘗試用滾珠的方法作畫,體驗多種作畫方式的樂趣;

2、知道放煙花的安全事項,提高安全意識。

3、通過討論,激發過節日的情感,知道要愉快、合理地過節。

4、體驗節日的快樂氛圍。

活動準備:

彈珠、顏料、小筐、畫紙等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主題

請幼兒說說春節中最快樂開心的事;

老師小結幼兒的發言:許多孩子對春節中放煙花最開心,因爲煙花非常漂亮,又能增添節日的喜慶。有些小朋友也想自己放煙花(有的已經放過小煙花了),

那麼放煙花時應注意是什麼呢?

幼兒相互討論,老師對孩子進行這方面的安全教育。

我們很多小朋友都想嘗試一下自己放煙花,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放一次安全煙花,好嗎?

二、介紹工具,激發興趣

出示彈珠:這時什麼?它可以用來做什麼?

今天老師要用彈珠來放煙花,而且放出得煙花非常漂亮,你們看。

三、老師示範,幼兒觀賞

先把彈珠放在顏料裏滾一滾,然後放進鋪有白紙的筐內,隨意晃動筐,使彈珠在白紙上形成軌跡,再換色進行同樣操作。

你們看,像不像放出的煙花?是否很美麗?

四、幼兒動手操作

你們也來試試好嗎?

鼓勵幼兒大膽嘗試,使用多種顏色作畫。

五、展示幼兒作品

相互交流作畫的樂趣,觀賞同伴的作品。

活動反思:

滾珠畫以其作畫形式的有趣性和作畫方式的簡單化,深受小班孩子的喜歡。它改變了常規的作畫工具,運用圓形的彈珠,晃動小筐,使彈珠在筐內隨意來回滾動,通過滾動,描繪出了一幅幅美麗的圖畫。

此次教學活動,不僅激發了孩子們學習繪畫的興趣,也調動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而且,簡單有趣的作畫方法,使孩子們增強了自信,體驗了作品成功的快樂。另外,通過活動,孩子們也懂得了應該怎樣安全地燃放煙花,掌握了一些粗淺的安全知識,從而增強了安全意識。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知道垃圾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之分,能給垃圾分類。

2、保護環境,養成不亂扔垃圾的好習慣。

3、喜歡並能動手製作陀螺。

4、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知道哪些垃圾是可回收哪些是不可回收

教學難點:獨立製作出陀螺

活動準備

剪好的廢紙盒若干;彩筆、鉛筆每人一支;ppt、掛圖

活動過程

(活動過程的表述不必詳細到將教師、學生的所有對話、活動逐字記錄,但是應該把活動的主要環節很清楚地再現,即開始環節、基本環節、結束環節、延伸環節。注:重點表述基本環節)

一、

1、師利用聲音引起幼兒興趣:

師模仿哭聲後問:小朋友們猜一猜,是誰在哭?

幼兒自由想象、猜測。

2、師打開垃圾箱在哭的圖片提問:小朋友猜猜它爲什麼哭?

師指名幼兒回答。

3、師再模仿笑聲問:又是誰在笑呢?

幼兒回答後,師:是垃圾箱又笑了,它們爲什麼又笑了呢?

4、幼兒自由議論:師總結出垃圾箱哭、笑是因爲垃圾也要分類,如果不分類就會給地球造成麻煩甚至是危害。

二、觀看ppt,給垃圾分類

1、師:小朋友,你們知道垃圾該怎樣分類嗎?(鼓勵幼兒大膽發表意見)

2、師播放ppt,小結出垃圾分爲可回收和不可回收、有害垃圾三種。可回收的垃圾有:廢棄的紙張、如舊報紙、紙盒等,飲料瓶、易拉罐等;不可回收的垃圾有:果皮、壞掉的食物,做飯剩餘的蔬菜根等;有害垃圾有廢電池、燈管油漆桶等。

3、師出示掛圖請幼兒分類:小朋友,剛纔我們已經知道了垃圾的種類,老師這有很多垃圾卡片,誰能把它們分一分類呢?

4、師指名幼兒給垃圾分類,及時表揚、鼓勵幼兒。

5、師:如果我們隨地扔垃圾地球會變成什麼樣子呢?(指名幼兒表達自己的觀點)

師小結:我們都要養成不亂扔垃圾的好習慣,扔垃圾的時候要給垃圾分類,保護我們的環境,保護地球,更要變廢爲寶,做環保小衛士,老師收集了很多廢紙盒,下面我們一起用紙盒做陀螺吧?

三、變廢爲寶,製作陀螺

師發放廢紙盒等材料,和幼兒一起做陀螺。師示範做陀螺後巡迴指導,重點照顧動手能力差的幼兒。

延伸活動:師幼一起去戶外玩陀螺。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設計思路

幼兒科學學習的核心要求是激發研究興趣,體驗探究過程,發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幼兒在對事物的探究過程中,不僅能獲得豐富的感性經驗,發展形象思維,而且能初步嘗試歸類、排序、判斷、推理,逐步發展邏輯思維能力,爲其他領域的深入學習奠定基礎。

進入四月,幼兒園開展了“春天”的主題活動,通過春天裏的小草、小花和小動物,激發幼兒對大自然的熱愛。一天,幼兒無意中發現自然角里的紅薯發芽了,他們表現得饒有興趣。抓住幼兒的興趣點,我們設計了學習活動“有趣的豆寶寶”。

活動目標

1.通過看、聞、比、剝等方法,幫助幼兒積累對各種豆子的感性認識,並在品嚐豆子做成的食物的過程中,激發幼兒喜愛吃豆子的情感。

2.與父母共同種植豆子,做好觀察記錄,瞭解豆子的發芽過程。

活動準備

1.教師和幼兒共同準備黃豆、赤豆、綠豆、黑豆、蠶豆等各種豆子。

2.新鮮未剝殼的蠶豆、豌豆;豆類食物:煮毛豆,赤豆粥,豆漿,炒蠶豆等。

3.種子和花盆。

活動過程

一、展示豆子

1.展示教師和幼兒共同收集來的各種豆子。

(黃豆、赤豆、綠豆、黑豆、蠶豆等各種豆子)

2.介紹各種豆子的名稱。

提問:你們認識這些豆子嗎?

二、觀察比較各種豆子

1.比較豆子的顏色。

(1)你們看到了什麼顏色的豆子?

(黃色的、紅色的、綠色的、黑色的)

(2)知道它們分別叫什麼名字嗎?

(黃豆、赤豆、綠豆、黑豆……)

(3)小結:豆子有不同的顏色和名字:黃色的豆子叫黃豆,紅色的豆子叫赤豆,綠色的豆子叫綠豆,黑色的豆子叫黑豆。

2.比較豆子的大小。

(1)這些豆子一樣大嗎?

(2)摸一摸、比一比,哪種豆子最大,哪種豆子最小?

(3)小結:剛纔,小朋友都用手摸了摸,又把這些豆子放在一起比了比,大家都發現這些豆子中黑豆最大,綠豆最小。

三、認識新鮮的蠶豆和豌豆

1.這是什麼,你們認識嗎?它們分別叫什麼名字?

2.教師出示剛剝出來的蠶豆和豌豆。

3.你們知道豆子藏在哪裏嗎?(裏面)

4.誰來試試把豆子找出來?

5.請個別幼兒嘗試剝豆。

6.大家一起來試試,把蠶豆和豌豆的“房子”剝開來,豆子就出來了。

7.全體幼兒剝豆子。

8.兩個房子裏面的豆子一樣嗎?怎麼不一樣?

幼:不一樣。一個大的,一個小的。一個圓圓的,一個扁扁的。

師:大大的、扁扁的叫蠶豆,小小的、圓圓的叫豌豆。

9.聞聞這些豆子有沒有味道啊?

幼:剛剝出來的豆子香香的。

師:對呀,剛剝出來的豆子有股清香味,新鮮的豆子也很有營養呢。

四、介紹和品嚐豆子做成的食物

1.請幼兒說說自己吃過哪些豆子。

師:你們吃過豆子嗎?吃過哪些豆子?

2.介紹豆子做成的食物。

(展示用豆子做成的食物)

(1)我們來看看,這些你們都吃過嗎?你吃過哪些?

(毛豆、赤豆粥、黃豆湯、綠豆湯……)

(2)這杯白白的,像飲料一樣的東西是什麼呀?

(豆漿)

(3)你們知道豆漿是用什麼做的嗎?

師:豆漿也是用豆子做成的,黃豆、黑豆等都可以做豆漿。

3.幼兒品嚐好吃的豆類食物。

(炒蠶豆、煮豌豆、爆黃豆、青豆蛋糕、豌豆泥、豆瓣酥……)

一邊品嚐一邊鼓勵幼兒說出吃到了什麼豆子。

五、延伸活動

1.觀看門衛老伯伯種豆子。

幼兒園門衛老伯伯帶來了一些(黃豆)種子,幼兒和教師一起觀察門衛老伯伯將(黃豆)種子播種在花園裏。

2.幼兒和家長一起種豆子。

觀察種子發芽的情況,並做好“成長記錄”(可以用貼照片、繪畫、文字記錄等多種方式)。

3.召開“成長記錄”展覽會。

把“成長記錄”帶到幼兒園進行交流,並做成展板,供大家分享。

反思

本次活動主要體現了以下幾個特點:

從幼兒興趣出發,對小班幼兒的“生成”內容進行探究

“有趣的豆寶寶”活動是在“春天”的主題背景下展開的。春天正是萬物復甦、播種莊稼的季節,幼兒也帶來了很多美麗、多姿的植物寶寶,教室裏的植物角越來越豐富。一天早晨,爲植物寶寶澆水的幼兒發現了一個露出一點點的紅薯芽,幼兒非常興奮,有的長時間地靜靜觀察,有的互相轉告……大家對此非常感興趣。根據幼兒的興趣點,我們及時設計了本次學習活動“有趣的豆寶寶”。

活動設計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具有挑戰性,給予幼兒探索的空間

結合小班幼兒發展手部小肌肉的目標和要求,我們通過認一認、聞一聞、比一比等各種感知覺讓幼兒全面認識各種豆子。我們還增加新鮮的蠶豆、豌豆請幼兒剝豆,讓幼兒體驗豆子的各種特點,豐富幼兒的感性經驗。

在集體活動後,我們又在延伸活動中讓幼兒觀察門衛老伯伯種豆子,以及和爸爸媽媽一起嘗試種豆子,再次挑戰了幼兒對豆子特徵的觀察,並引發幼兒種植豆子的興趣,爲他們的繼續探索提供了空間。

親子互動,共同承擔教育任務、分享活動的快樂

從幼兒帶豆子到幼兒園→觀察豆子→剝豆子→品嚐豆子,“有趣的豆寶寶”活動在教室裏開展得有聲有色,爲了讓幼兒更全面地瞭解豆子,觀察豆子的播種和生長過程,我們別具匠心地請幼兒種豆子。考慮到小班幼兒年齡小,並且與家長一起進行種植,能在家長的指導下仔細地觀察,所以決定讓幼兒和家長一起種豆子。家長們十分配合,參與度很高,對於教師發放的“成長記錄”,很多家長都認真地以多種形式進行記錄,有的用照片加文字說明的方式進行記錄,有的以日記的形式進行記錄,有的以繪畫的形式進行記錄……仔細看這些記錄的內容,可以體驗和感受到在這一過程中親子互動的成功。這樣的方式,不但增進了家長對幼兒園教學活動的瞭解,而且還讓家長在參與的過程中分享與幼兒一起學習的快樂。

幼兒園小班健康活動設計――有趣的糖寶寶

活動目標:

1.學習運用各種感官、感知糖果的特徵。

2.能大膽表述自己的發現,並樂於和同伴老師進行交流。

3.知道多吃糖損壞牙齒。

活動準備:

各式糖果、乾淨的溼毛巾若干、幼兒洗淨小手、娃娃家背景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 區分品種

1.帶領幼兒加入娃娃家

師:小朋友,今天我們一起去娃娃家做客好嗎?

你們看他們爲我們準備了什麼好吃的東西?

2.師:在這些盆子裏有各種各樣的糖,我們一起把一樣的糖揀出來放在一起好嗎?(幼兒操作)

二、親身體驗 感知特徵

請幼兒找一個喜歡的糖寶寶做好朋友。

提問:

1.你的糖寶寶穿了一件什麼樣的衣服?

2.請你們輕輕地摸一摸有什麼感覺?

老師小結:糖寶寶的衣服是五顏六色的,不一樣的。糖寶寶有硬的,軟的。

3.剝糖,品嚐味道

師:小朋友,你們想不想嘗一嘗糖寶寶是什麼味道呢?我們一起來試一試。(老師和幼兒邊嘗試邊交流)

老師小結:糖寶寶有各種各樣味道的。

4.教育幼兒多吃糖損壞牙齒,不宜多吃。

三、延伸活動 感知樂趣

1.品嚐跳跳糖

師:娃娃家還爲我們準備一樣很有趣的糖,你們想不想嘗一嘗?吃在嘴巴里面將會怎麼樣?(跳)

2.師:小朋友,你們在家裏面還吃過哪些有趣的糖?以後我們帶來和大家一起品嚐好嗎?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有趣的糖寶寶

幼兒園小班數學活動――有趣的圓形寶寶

活動背景

汽車是小班幼兒最喜歡的玩具。可有一天,汽車的輪子掉了,汽車再也動不起來了,這是爲什麼呢?這引起了孩子們的好奇心。於是我與他們共同收集了許多生活中有關圓形的東西,並把它們作爲部分數學操作材料,將教學目標和內容巧妙地融入其中,大膽嘗試讓幼兒積極地與操作材料互動,讓幼兒充分體驗到活動的樂趣,真正做到“玩中學”、“學中玩”。

活動實錄

一、活動目標

1.通過看、玩有關圓形的物品,初步感知圓形的基本特徵。

2.提高幼兒的觀察力及操作能力。

3.能積極參與活動,體驗活動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1.圓形積木、鈕釦、薯片罐、八寶粥罐、圓形棋子等,每個面上都粘有一個圓形。

2.課件一個(春姑娘送禮物的畫面,許多圓形寶寶滾動的畫面,由圓形組合成的花、太陽、小雞、鳥、鍾等畫面)。

3.用硬紙板做的斜坡8個,牙籤,中心有小孔的圓片,有軸的長方形積木,輪子等若干。

三、活動過程

1.課件導入,引起興趣。

師:“看,誰來了?”(出示春姑娘送禮物的課件)

幼:“春姑娘。”

2.自由玩一玩有關圓形的東西,初步感知圓形。(出示禮物箱)

師:“春天來了,春姑娘給我們送來了許多禮物。我們一起來看看有什麼禮物?再玩一玩。玩的時候看看它們長的什麼樣?”

(把“禮物”發給幼兒後自由玩)

師:“有些什麼禮物呢?”

幼:薯片。

師:薯片罐長的什麼樣?

幼:圓圓的。

師:“還有什麼禮物呢?”

幼:八寶粥。

師:八寶粥罐長的什麼樣?

幼:圓圓的。

師:“還有什麼禮物呢?”

幼:鈕釦、積木。

師:那它們長得什麼樣?

幼:鈕釦、積木都是圓圓的。

師小結:原來春姑娘送給我們的禮物裏都藏着一個圓形寶寶(出示課件)。它長得圓圓的,滾來滾去非常好玩。

師:“我們趕快把藏在禮物裏的圓形寶寶找出來吧。找到後可以和圓形寶寶手拉手做好朋友。”

幼兒找出粘在禮物上的圓形,撕下後粘貼在自己的衣服上。

(評析:大膽嘗試讓幼兒積極地與操作材料互動,引導幼兒自由地看看、摸摸、玩玩、找找、貼貼,給他們營造了一個寬鬆、愉快的心理氣氛,爲發揮幼兒的主體性創造了條件。)

3.嘗試在圖上找出與圓形相似的實物的某一部分。

師:“調皮的圓形寶寶們滾呀滾。怎麼不見了,到哪裏去了呢?”(出示許多圓形寶寶滾動的課件。)

師:“原來調皮的圓形寶寶們和我們玩起了捉迷藏的遊戲。我們一起來把它們找出來好嗎?可以先和好朋友找一找,說一說。”

幼兒自由講述圓形寶寶藏在哪裏了。

師:“圓形寶寶藏在哪裏呢?誰來告訴大家?”

幼A:圓形寶寶藏在太陽裏。

幼B:藏在花裏。

幼C:藏在小雞的身體裏。……

師:“你們的小眼睛真靈,看圓形寶寶還藏在哪裏了?”(出示圓片和輪子)

(評析:通過電教手段進一步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而且讓幼兒在寬鬆的“捉迷藏遊戲”氛圍裏自由地與同伴交流,不僅鍛鍊了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而且增強了其大膽發言的信心。)

4.分組嘗試製作有趣的小輪子及汽車,在斜坡上滾動,進一步感知圓形的基本特徵,體驗活動的樂趣。

“調皮的圓形寶寶還藏在圓片和輪子裏,它們還想手拉手到斜坡上玩一玩。請我們小朋友來幫助它們,好嗎?”

幼兒自選材料製作,有的幼兒把兩個中心有小孔的圓片用牙籤接起來變成一對小車輪,還有的幼兒把帶軸的長方形積木裝上4個小車輪,就成了一輛小汽車等。然後孩子們嘗試着讓它們從斜坡上往下滾動。

(評析:在做做玩玩中,氣氛顯得更加輕鬆、自由,幼兒的操作興趣高漲,主動性、積極性得到了充分地調動,在探索中獨立地獲得學習經驗,動手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四、活動延伸

1.找找還有哪些東西也是圓形寶寶變的?

2.給圓形娃娃塗色。

活動反思

1.本次活動以數學教育生活化爲主導思想,以來自現實生活中的自然物品作爲部分數學操作材料,大膽嘗試讓幼兒積極地與操作材料互動,讓幼兒充分體驗到活動的樂趣,真正做到“玩中學”、“學中玩”。

2.整個活動目標明確,層次清楚。從第一環節引導幼兒有意識地看、玩各種有關圓形的物品,到第二環節嘗試找出與圓形相似的實物的某一部分,到第三環節嘗試製作有趣的小車輪及汽車在斜坡上滾動,進一步感知圓形的基本特徵,環環相扣,層層推進,達到了預期的目的和效果。

3.教師爲幼兒提供了主動學習的教育環境。如爲幼兒提供了四種不同的製作小車輪的操作材料,讓幼兒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要任意選擇。這不僅滿足了幼兒的興趣,而且有利於幼兒在探索中獨立地獲得學習經驗。活動中,教師能靈活運用觀察、討論、提問、幼兒嘗試相結合的方法,引導幼兒積極主動地動腦、動手,最大限度地發揮他們的自主性。

總之,只要在活動中本着“幼兒爲主體、教師爲主導”的思想,幼兒就一定會在活動中獲得成功的喜悅。

幼兒園小班學習活動:請你猜猜他是誰

設計思路:

“請你猜猜他是誰”是“好朋友”主題背景下生成的活動。

對於新入園的小班幼兒來說,進入幼兒園後他們的交往範圍逐漸擴大,已會表達對教師的親近和與教師交往的願望,開始認同、接納同伴。

本活動的價值一:讓幼兒參與層層遞進的活動環節——猜猜熟悉的老師→猜猜身邊的同伴→猜猜新朋友(客人老師),在愉快地和同伴一起講講、玩玩的過程中融入幼兒園大家庭,並願意對周圍人表示親近與友好,體驗共處的快樂。價值二:讓幼兒辨認其他人的聲音、辨別其他人的外貌特徵,分析同伴的本領以此來猜猜教師和同伴,挑戰幼兒的觀察、分析、判斷和記憶能力,讓幼兒愉快地學習。

活動目標:

1.猜猜同伴和教師,喜歡和大家一起看看、講講。

2.願意對熟悉的人表示親近與友好。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照片若干(用PPT呈現)、電視機、音樂等。

2.經驗準備:幼兒已共同生活1~2個月,同伴之間逐漸熟悉。

活動過程:

一、聽聲音猜教師——親近教師

1.聽聽聲音,猜猜她是誰(三位教師分別戴着頭飾,讓幼兒聽聲音猜猜是誰)?

師:請你猜猜我是誰?

幼兒:是劉老師。

2.鼓勵幼兒找到喜歡的教師抱一抱。

教師小結:仔細用耳朵聽聲音也能知道是誰來了。

二、看照.片猜同伴——親近同伴

1.看面部特徵猜同伴。

(出示一張幼兒側面照片)猜猜他是誰?

幼兒:是大樂樂!

師:哪裏很像大樂樂?

幼兒:頭大大的,有藍色的皮膚。

師:哪裏有藍色的皮膚,能不能上來指給大家看呀?我們的樂樂有藍皮膚嗎?這是胎記呀,原來這讓我們一看就知道是樂樂了。

2.看本領猜同伴。

(1)(出示幼兒跳舞的照片)這是哪裏?她在幹嗎?能看出她是弟弟還是妹妹?爲什麼?

幼兒:在小舞臺上;她在跳舞;她是個妹妹,因爲她有長辮子。

師:這個妹妹是瘦瘦的還是胖胖的?

幼兒:瘦瘦的。

師:我們班瘦瘦的、長辮子的妹妹是誰呢?

幼兒:佳佳、小樂樂、婷婷。

師:你們覺得這張照片上是誰?

幼兒:是婷婷,因爲照片上孩子的頭髮和她的頭髮一樣(當天特意讓某個孩子梳和照片上孩子一樣的髮型)。

(2)看照片,驗證是佳佳。

教師小結:原來找朋友不能光看髮型,除了要看清樣子,更要看清朋友的臉。

3.看照片記同伴。

(1)(出示幼兒排隊喝水的照片)他們在幹什麼?一共有幾個人(數一數)?

幼兒:排隊喝水。有四個人(點數)。

師:你們能看出有幾個弟弟?幾個妹妹?

幼兒:2個弟弟、2個妹妹。

(2)你能認出他是誰嗎?

幼兒:是添添。

師:哪裏有添添,他穿什麼顏色的衣服?

幼兒:穿白色的衣服。

師:是這個嗎(指最後一個)?

幼兒:不對,不對,是排在第一個的。

師:你們怎麼一看就知道?

幼兒:因爲添添個子小小的。

幼兒:因爲漢妤胖胖的。

幼兒:因爲大毛毛個子高高的。

幼兒:因爲非非就是這個頭髮(髮型)。

以照片上同伴着裝的顏色和同伴特徵引導幼兒辨認。

(3)幼兒排隊驗證。

三、猜客人老師——招呼新朋友

1.出示客人老師的照片,鼓勵幼兒在現場找到客人老師(幼兒找到客人老師後和客人老師擁抱一下)。

2.鼓勵幼兒大膽與客人老師打招呼、交流。

3.與客人老師留影。

四、延伸活動:猜猜我的好朋友

根據照片上同伴的不同方位進行一一對應的擺放。

活動反思:

活動中提問是否有針對性,對目標的達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兒看了第一張照片後猜想是大樂樂,教師就接着問:“哪裏很像大樂樂?”而沒有問“爲什麼你說是大樂樂?”對於小班幼兒來說要儘量少問究因性問題,提問中我還用了一個“像”字幫助幼兒來表達,這對他們經驗的提升和表述都很有幫助。當第二張照片出現,需要按形體辨認時,幼兒有些困難,我用了一連串的追問幫助幼兒梳理經驗,如“這個是弟弟還是妹妹?這個妹妹是瘦瘦的還是胖胖的?”運用排除法引導幼兒縮小辨認範圍,這也是辨析的一種方法,而且易於幼兒掌握。出示第三張照片後,我預設了開放性的問題,“你能認出他是誰嗎?”通過開放性的問題,教師有意“出錯”,在追問中激勵幼兒完整清晰的語言表述,將顏色、數序等多種元素相融。不同的環節中用不同的方式提問,起到了應有的效果。

活動中,第一個環節是:聽聲音猜教師,從聲音切入猜熟悉的人很適合,如果蒙上眼睛讓幼兒用耳朵傾聽後來猜,可能效果會更好,也有助於注意力的培養。在看本領猜同伴時如果考慮將照片以背面形式出現,效果也許更好,能增加猜的情趣,但照片中人物的形體特徵要明顯,要便於小班幼兒觀察。

幼兒園小班學習活動:想吃蘋果的鼠小弟

設計思路:

這個活動源於一個有趣的繪本故事——《想吃蘋果的鼠小弟》。

故事的情節簡單有趣,說的是高高的'樹上長着紅紅的蘋果,鼠小弟好想吃,他希望自己像鳥兒一樣能飛,像猴子一樣會爬樹,像大象一樣有長長的鼻子……這樣它就能夠吃到蘋果。可是鼠小弟沒有本領,看着樹上的蘋果越來越少,鼠小弟有點着急,就在這時候海獅來了,雖然海獅沒有其他動物那樣的本領,可它會頂球,最後,海獅利用它的這個絕活把鼠小弟頂到了樹上,它們合作摘到了蘋果。這樣的結尾出人意料,又令人愉快。幼兒從中可以認識各種動物和它們獨特的本領、學數數、思考如何解決問題、激發想象力、體會合作與分享……故事蘊含着豐富的教育價值,寓教於樂,非常適合幼兒閱讀。

結合小班“好朋友”的主題,我選擇了這個繪本故事,以故事爲原型設計了集體活動“想吃蘋果的鼠小弟”。考慮到幼兒的經驗水平和教育的正面引導作用,結合目標的定位我對故事情節進行了一定的調整和修改:讓更多的動物表示願意幫助鼠小弟,大家一起來想辦法。這樣的調整是爲了更加符合集體活動目標達成的需要,有利於幼兒體驗小夥伴互相幫助的樂趣。

考慮到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觀察特點,我捨棄了原先繪本素描形式的畫面,採用彩色的背景與形象進行課件的製作。同時,藉助多媒體動畫來展示鼠小弟的動態一“拉長自己的鼻子”“伸長自己的脖子”“使勁兒往上跳”,幫助幼兒理解角色動作的含義,依據自己的觀察來猜測鼠小弟在學哪個動物,在看看、想想、猜猜的過程中理解含義,體會樂趣。

動態多媒體對幼兒來說很有吸引力:可愛的動物形象、有趣的動作姿態……這些都能夠幫助幼兒投入其中進行學習。活動尾聲部分我設計了結合多媒體的演示,由教師接住畫面中“蘋果”的環節,出現實物蘋果,出乎幼兒意料,又把幼兒的情緒調動起來,讓活動達到高潮。同時,實物“蘋果”的出現也有助於活動的尾聲部分——“分享”,從“體驗互相幫助的樂趣”到“共同分享快樂”,將活動的教育價值進一步延續。

整個活動過程的設計,大家一起猜、一起想、一起學、一起笑,營造着快快樂樂的氛圍,圍繞着問題情景幼兒能夠有機會說、願意說、喜歡說……活動的趣味性對於小班的幼兒很重要,所以活動的內容、活動的材料以及活動的過程,都充分考慮到“趣”,“想吃蘋果的鼠小弟”這一活動的設計正試圖讓小班的幼兒在“趣”中學。

活動目標:

1.看看、想想、猜猜動物們摘蘋果的方法,樂意用自己的語言表達。

2.感受故事情景的趣味性,體驗小夥伴間互相幫助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多媒體課件、實物蘋果。

2.經驗準備:幼兒對於一些常見動物的外形特徵和本領有一定的瞭解。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介紹鼠小弟。

2.鼠小弟看到遠遠的樹林裏有一棵又高又大的蘋果樹,樹上結滿了紅紅的蘋果,蘋果散發出一陣陣的香氣,鼠小弟望着樹上紅紅的蘋果。

(1)鼠小弟會怎麼想(觀察圖片並講述:鼠小弟想吃蘋果)?

(2)你們吃過蘋果嗎?吃上去是什麼味道的呀(蘋果又香又甜)?

(3)你覺得鼠小弟能摘到蘋果嗎?爲什麼?

教師小結:鼠小弟太小了,蘋果樹又高又大,它可能摘不到樹上的蘋果。

二、展開

1.小鳥、小猴來摘蘋果。

鼠小弟正在努力想辦法的時候,有小動物來摘蘋果了。

(1)看看是誰來了?它們能夠摘到蘋果嗎?它們會怎麼摘蘋果?

(2)看到小鳥和小猴摘到了蘋果,鼠小弟是怎麼想的(觀察圖片並講述)?

教師小結:鼠小弟想“要是我也有翅膀,那該有多好呀!”“要是我也會爬樹,那該有多好呀!”“我也想要有摘蘋果的本領。”可是,鼠小弟沒有翅膀,也不會爬樹,還是摘不到蘋果。

2.猜猜誰又來摘蘋果了?

又有動物來摘蘋果了,會是誰呢?請小朋友們來猜一猜——鼠小弟正在學這些動物的樣子,看看它們是誰,和好朋友一起說一說。

(出示動態圖片,幼兒和同伴一起看看猜猜。)

3.集中交流

(1)鼠小弟是在學誰的樣子?你是怎麼看出來的?

(2)大象、長頸鹿、袋鼠它們會怎樣摘蘋果?

學學這些動物摘蘋果的樣子。

教師小結:大象、長頸鹿、袋鼠都摘到了蘋果。可是鼠小弟沒有長長的鼻子,也沒有長長的脖子,更跳不到袋鼠那麼高,還是摘不到蘋果。

4.鼠小弟摘蘋果

樹上的蘋果越來越少了,鼠小弟真着急!急得哇哇大哭起來。它這一哭,朋友們都圍了上來,朋友們問:“鼠小弟,你怎麼啦?”鼠小弟說:“我想吃樹上的蘋果,可是我摘不到。"

(1)朋友們會對它說些什麼呢?

(2)朋友們有什麼辦法能讓鼠小弟摘到蘋果呢?

(幼兒自由表達和想象各種可能。)

(教師關注幼兒的語言表達、詞彙的運用等。)

(3)海獅也想來幫忙,用什麼方法才能讓鼠小弟自己摘到樹上的蘋果呢(多媒體演示)?

(4)鼠小弟爲什麼要給海獅一個蘋果?

教師小結:原來動物們用自己的本領幫助了鼠小弟,把鼠小弟送上了高高的蘋果樹,鼠小弟終於摘到了蘋果!鼠小弟沒有忘了感謝朋友的幫助,它們你幫我,我幫你,都吃到了蘋果。

三、分享

好吃的蘋果大家分享。

蘋果真好吃!你們想吃嗎?鼠小弟也想到我們這些好朋友了,看它在摘蘋果呢,一起來數數。

蘋果裝進籃子裏,鼠小弟給我們送蘋果來嘍!

(利用多媒體調動氣氛,讓多媒體中的一籃蘋果“變”成實物,出現在幼兒面前。)

四、延伸活動

和好朋友一起吃蘋果。一籃蘋果只有5個,大家一起吃,一人一個不夠分,怎麼辦呢(可以把蘋果切開來分着吃)?

建議:可以在吃點心的時間切開蘋果,讓幼兒圍坐在一起共同分享。

活動反思:

“想吃蘋果的鼠小弟”故事情節簡單有趣,結局出人意料。經過調整和修改的故事情節,更符合小班年段幼兒的經驗和理解水平,同時也能夠爲活動的目標服務。故事情景的展現利用了多媒體課件,它有着傳統圖片無法比擬的優勢,在動態畫面的情景中,幼兒的理解更加貼切,幫助幼兒利用自身的經驗展開思考,在富有趣味性的故事情景中,幼兒願意說、樂意說、喜歡說。從“鼠小弟”一出場,我和幼兒就一起進入了這有趣的故事中,隨着故事情節的變化一起擔心、幫忙、歡呼……整個過程大家“同命運、共呼吸”。活動尾聲部分,結合多媒體課件的演示,我接住畫面中的一籃“蘋果”,這一情節出乎幼兒的意料,把活動推向了高潮,突顯了趣味性。

活動過程中有一個環節是讓幼兒說說猴子會怎麼摘蘋果,大家都說:“猴子會爬上樹去摘蘋果。”有一個小男孩說:“猴子可以飛上樹去摘蘋果。”這樣的回答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我也沒有想到會出現這樣“奇特”的回答,這是我預設之外的“突發事件”。幾乎所有的幼兒都持反對意見,只有那個小男孩堅持自己的想法。這時我沒有想怎麼去解決和平息這個“突發事件”,我認爲小男孩肯定有自己的理由。經過思考,我理解了他,於是我對他說:“你說的是孫悟空吧!”得到我的肯定後,小男孩使勁地點點頭,彷彿在說:“對,就是這個意思,還是老師理解我!”聽了我的話,大家這才明白,覺得他的說法也很有道理,“突發事件”就這樣被平息了,還發散了大家的思維。面對“突發事件”,我覺得可以先認真聽一聽,再仔細想一想,傾聽和理解幼兒纔能有效地迴應他們。

幼兒園小班學習活動:聽聲音

設計思路

小班幼兒常常喜歡擺弄自己的小手、小腳。拍一拍、踏一踏、跳一跳,這些簡單而有規律的身體動作都會發出聲音,給幼兒帶來驚喜和好奇。本次活動以身體發出的聲音爲切入點,引導幼兒積極主動地去探究、發現各種聲音,感知遊戲活動中聲音帶來的樂趣,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幫助幼兒建構經驗。

活動目標

1.發現、傾聽各種聲音。

2.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能比較、區別聲音的大小。

3.能用簡單的語言表達自己的發現。

活動準備:有關聲音的課件。

活動過程

一、拍拍、聽聽

1.教師引導幼兒反覆用不同的力氣拍手,感知拍手時聲音的大小。

師:孩子們,伸出小手,拍拍手。用力拍拍手,輕輕拍拍手。

學會說:我用的力氣大,拍手的聲音大;我用的力氣小,拍手的聲音小。

2.欣賞課件,感知大雨的聲音與小雨的聲音,發現其不同。

師:下雨啦!聽聽大雨和小雨的聲音有什麼不同?

學會說:大雨的聲音大,小雨的聲音小。

3.讓幼兒用力拍手錶示大雨聲,輕輕拍手錶示小雨聲。

4.幼兒在教師的帶領下玩“大雨與小雨”的拍手遊戲。

二、小腳發出的聲音

1.聽課件中播放的聲音。說一說小腳發出的聲音。

2.小腳發出的走路的聲音、跑步的聲音、雙腳跳的聲音,都一樣嗎?(讓幼兒感知不同的運動方式,小腳發出的聲音不一樣。)

3.幼兒自由探索小腳發出的聲音。

4.幼兒演示自己的發現。

學會說:走路有聲音、跑步有聲音、雙腳跳有聲音……

5.遊戲:爸爸走路和寶寶走路。體驗兩種腳步聲的不同。爸爸走路聲音大,寶寶走路聲音小。

三、傾聽聲音

1.小手拍一拍、小腳動一動都會發出聲音,聽一聽這是從身體哪個部位發出的聲音。(說話聲、唱歌聲……)

2.聽一聽每個小朋友的笑聲一樣嗎?(仔細辨聽每個幼兒的笑聲。)說說哪裏不一樣?

3.聽聽這是什麼聲音?(咳嗽聲)什麼時候會咳嗽?

身體裏發出的聲音有時候也是一種信號,聽到咳嗽聲,爸爸媽媽就知道寶寶不舒服了。

四、辨聽聲音

1.欣賞故事(課件),聽一聽故事裏有哪些聲音?

2.幼兒回憶故事,說一說聽到了哪些聲音?

附故事:

星期天,爸爸帶着寶寶在公園玩,爸爸走在前面“嗵嗵”,寶寶走在後面“踢踏”。寶寶玩得可高興呢,他還“啦啦啦,啦啦啦……”唱起了歌。啦啦,啦啦啦……”唱起了歌。

忽然,天上飄起了小雨,小雨“淅淅瀝瀝”,爸爸抱着寶寶往回跑,雨越下越大,“嘩啦啦,嘩啦啦”。好不容易跑到家門口,爸爸累得直喘氣。

下午,寶寶發燒了,爸爸帶着寶寶來到醫院,打針的時候,寶寶“嗚嗚……”哭得可傷心了,爸爸爲了安慰寶寶,買了一個玩具送給他,寶寶看見玩具“咯咯”地笑了起來。

反思

根據小班幼兒注意力持續時間短、愛模仿,認知多通過行動獲得的特點,我在設計活動時運用了快樂三部曲:快樂地感知、快樂地發現、快樂地模仿,活動中幼兒積極參與,效果較好。

教師以幼兒熟悉的聲音爲主線,貫穿整個活動,並在每一個環節中匹配了相應的小遊戲,使幼兒在遊戲情境中感知、發現、模仿各種聲音,順利地達成教學目標。

由於活動內容貼近幼兒的生活,幼兒有感性經驗,故能引起他們的共鳴,幼兒也積極主動地投入活動,且興趣盎然地探索、發現。可見,教師選擇的遊戲一定要是幼兒所熟悉的、能親身感知的,這樣才能使幼兒在做做、玩玩中獲得有意義的學習內容。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目標

讓新入園的幼兒及其家長初步瞭解幼兒園生活,熟悉本班教師,消除新生及其家長對幼兒園的陌生感。

體驗幫助他人的快樂心情,教育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幼兒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話進行交流。

準備

1.時間安排:新生正式入園前某天上午。

2.地點安排:本班教室。

3.參加人員:本班教師、新入園幼兒園及其家長或主要看護人。

4.物質準備:玩具、圖書、水杯、記事本等。

過程

1.邀請家長

教師提前通過各種途徑通知家長見面會的時間。各班可邀請家長在見面會的上午,自由選擇自己合適的時間與幼兒共同來園,並陪伴幼兒在班上停留一段時間。

2.與家長和幼兒見面

教師接待不同時間來園的家長與幼兒時,首先要與家長、幼兒互相見面,彼此認識,然後可帶領家長、幼兒參觀本班教室,向家長介紹環境及功用等。

3.家長與幼兒共同遊戲

教師鼓勵家長帶領幼兒熟悉本班環境並陪伴幼兒遊戲。教師可介紹幼兒家長、幼兒相互認識,並鼓勵幼兒與同伴一起遊戲。

4.瞭解幼兒個別情況

教師可抓住時機,向家長了解幼兒特點、成長環境、特別需要等情況,並注意觀察幼兒的一般特點、親子關係等等。

5.與幼兒親近

教師在適當的時候主動與幼兒親近,讓每個幼兒感到被關注,使幼兒消除陌生感。

6.告別

教師逐個與幼兒及家長告別,請他們開學時再來。

建議

消除家長與幼兒對幼兒園的陌生感和不安全感關鍵在於教師的態度,本活動要求教師必須熱情、耐心。

小百科:新生指剛入學的幼兒,幼兒園,原稱勘兒園,是幾百年前從普魯士引進的體制。舊稱蒙養園、幼稚園,爲一種學前教育機構,用於對幼兒集中進行保育和教育,通常接納三至六週歲的幼兒。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嘗試清楚的描繪魚的外形,如顏色、大小、花紋等。

2.知道有各種各樣的魚,併產生探索魚的好奇心。

重點難點:

知道有各種各樣的魚,併產生探索魚的好奇心。

活動準備:

1.請幼兒每人帶來一張魚的彩色圖片。(家長提前幫忙準備把魚的輪廓剪出來)

2.教學電子資源:《魚兒多多》。

3.教師在大海報紙上繪製藍色海的背景圖。

4.膠棒。

活動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播放教學電子資源中的圖片,引導幼兒從魚的顏色、大小、花紋等方面向大家介紹魚的樣子。

1.你帶來的是什麼樣的魚?它長什麼樣子?

2.它和別的魚有什麼不一樣?(引導幼兒從魚的大小、顏色、外形特徵等角度進行講述。)

三、請幼兒向大家介紹自己帶來的魚的圖片。

四、請幼兒把自己帶來的魚的圖片粘貼到海洋背景圖上。

五、全班幼兒一起分享海洋背景圖上的魚,引導幼兒討論關於魚的一些問題,如魚生活在哪裏,魚的家是什麼樣子的……

1.圖上有這麼多的魚,看看都有什麼樣的魚?

2.真正的魚兒生活在哪裏?你在什麼地方看到過魚?(魚缸、河裏、小溪、池塘、海里……)

3.魚的家裏有什麼?(水草、鵝卵石等)

六、小結。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8

主要涉及領域:健康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身體平穩的雙腳連續向前跳的動作。

2.能遵守遊戲規則。

3.積極參與遊戲活動,並在遊戲中感受同伴共同遊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相對數量多的荷葉、害蟲圖片;音樂:小青蛙、走路、班得瑞輕音樂;小青蛙頭飾。

活動過程:

1.熱身活動

小朋友,今天來到這裏和老師一起遊戲,你們高興嗎?(高興)讓我們用一曲歡快的舞蹈來表達一下我們快樂的心情。

熱身律動《走路》。

剛纔歌曲中唱了哪些小動物,它們是怎麼走路的?

你還聽到了誰,它是怎樣走路的?

2.學習雙腳連續向前跳的動作

師:今天我們這裏也來了一個小動物,它穿着綠色的外衣,露着白色的肚皮,唱起歌來呱呱呱,它是誰呀?(青蛙)

(戴頭飾)我是一隻大青蛙媽媽,小朋友們你們願意當我的青蛙寶寶和我一起去池塘邊做遊戲嗎?

師:那你們知道青蛙是怎麼走路的嗎?誰願意到前面學一學。

(請你看一看青蛙媽媽是怎樣跳的又輕又穩的。)

教師邊示範邊講解:雙腳併攏,膝蓋微曲,跳的時候雙腿用力蹬,落地時腳尖先着地,這樣跳的又輕又穩。

幼兒和老師一起學跳,教師指導

3.體育遊戲

小青蛙。練習雙腳連續向前跳的動作。

師:小青蛙們你,真棒,快看池塘裏有許多的荷葉,咱們到荷葉上去玩遊戲好嗎?找到一片你喜歡的小荷葉,站好。

遊戲一:小青蛙跳荷葉

遊戲開始,聽媽媽的口令:小荷葉真漂亮,小青蛙們跳一下。(跳兩下,跳三下。)小青蛙在自己的小荷葉上原地跳。

注意增加難度嘍,從一片荷葉上跳到令一片荷葉上。

你們跳的太棒了,我們再來玩一個遊戲,聽音樂跳。音樂響起時小青蛙們可以在荷葉上跳來跳去,音樂停止,我們也要停。在跳的時候要看一下,注意不要撞到別人。

你們跳的太棒了,真是一羣勤勞的小青蛙!累了吧,和媽媽一起跳到池塘邊休息一下。

遊戲二:小青蛙捉害蟲

剛纔農民伯伯給我打電話說他的莊稼地裏有許多的害蟲在吃莊稼,他知道我們小青蛙是捉害蟲的能手,想請你們幫忙捉害蟲,你們願意幫助他嗎?看害蟲就在池塘的對岸,用我們新練好的本領跳過去捉害蟲,好嗎?

青蛙媽媽和小青蛙們一起跳過去。

孩子們快看,這麼多害蟲,快把它們抓住。放到我的筐裏,一會和青蛙爸爸一起分享。

孩子們,幫助農民伯伯捉害蟲開心嗎?原來幫助別人是一件這麼快樂的事情。

4.放鬆活動

師:小青蛙們都累了,快到荷葉上休息一下吧,在荷葉上放鬆一下。(班得瑞音樂)

5.結束活動

師:小青蛙們今天開心嗎?好!讓我們帶着荷葉朋友去另一個池塘繼續做遊戲吧!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練習跑、鑽的基本動作,提高動作的協調性和反應能力。

2.體驗遊戲的樂趣,願意與同伴共同遊戲。

3.能根據指令做相應的動作。

4.商討遊戲規則,體驗合作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準備火車頭的頭飾若干個

活動過程

一、以“開火車”的形式進活動場地

(一)師:剛纔小朋友火車開得真好啊,我們今天就一起來玩“開火車鑽山洞”的遊戲。

(二)師:“請小朋友告訴老師火車怎麼開的”?火車都會經過哪裏?

二、介紹遊戲規則

(一)老師介紹遊戲規則

(二)選兩名小朋友搭起手當山洞,選一名幼兒當火車頭,其他幼兒跟在後面搭成火車,一邊念兒歌“小火車,嗚嗚嗚,過山洞,過鐵橋……”一邊鑽山洞。

(三)在地面上畫一條線,當成鐵路橋。兒歌唸完時,當山洞的人就將手放下捉住沒有通過的人,然後捉住的人當山洞,遊戲繼續進行。

(四)提出遊戲注意事項

三、師幼進行遊戲,教師進行引導

1.分組進行練習。

2.全體幼兒進行遊戲

四、教師小結

師:“今天我們的火車不僅開得很好,而且安全過了山洞”

六、放鬆活動

聽有關火車的音樂做律動,遊戲結束。

活動反思:

今天,又到了給小二班上體育課的時間,經過上次課後的反思,這次課前我做了充分的準備:早早的把戶外的場地選好,投放器材(拱形橋、障礙欄),然後等待小二班的小朋友們出來活動。

小二班的小朋友們在老師的帶領下踏着整齊的步伐朝我走來,到達場地後在老師的提示下快速的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並站好。當我發出指令的時候他們積極的迴應,再也不像上次那樣,完全聽不懂我在說什麼了。這令我非常的欣喜,短短的幾天小二班的小朋友們規則意識增強了許多,這說明孩子的可塑性是有多麼的強。

做完熱身運動,我帶小朋友們來到活動場地,認真並親切地給小朋友們講解遊戲玩法(“我們從起點要輕輕的跨過障礙,然後彎腰鑽過拱形橋,開着自己的小火車駛向終點,並從兩側回來站到隊伍的最後面。”)、遊戲規則(“請小朋友們排好隊,不擁不擠,當一個小朋友開着火車行駛到終點回來後,下一個小朋友再開始”)、並蹲下來示範給孩子們看,小二班的小朋友們聽得特別認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