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實用】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彙總七篇

【實用】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彙總七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92W 次

作爲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7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彙總七篇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1

山西省臨汾市幼兒園

大六班 李婷

活動名稱:刮畫《家鄉的夜景》

活動目標

1、學習刮畫的技巧,瞭解刮畫的特徵,初步掌握刮畫的方法;

2、感知色彩明暗的對比,激發幼兒對色彩的感受力,體驗色彩與生活環境的關係;

3、發展幼兒觀察力,想象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幼兒已初步認識深色和淺色;

2、多媒體幻燈片夜景圖;

3、幼兒作畫工具(畫紙、油畫棒、無尖鉛筆);

4、半成品幾張(一張鋪好淺色底色的關成品、一張在淺色底色上塗好的深色的半成品);

5、歌曲《螢火蟲》磁帶。

活動過程

1、欣賞歌曲,引出課題。

幼兒欣賞歌曲《螢火蟲》,小朋友你們知道歌曲裏唱的是誰嗎?螢火蟲什麼時候進來?(是晚上)。當夜幕降臨,到處是一片漆黑的時候,小動物迷路的時候,螢火蟲打着它的小燈籠把小動物們安全地送回了家。

2、欣賞圖片,放映幻燈片,“家鄉的夜景”。

天黑了小動物們有螢火蟲,城市的夜晚沒有螢火蟲爲、該怎麼辦呢?燈光把城市的夜晚裝扮得十分美麗,我們來看看這是哪裏吧?

(1)小朋友你們看這裏是哪裏呀?(是晚上的天安門)天安六上有什麼?(有彩燈和焰火)

(2)再依次欣賞幾張代表性城市的夜景如:人民大會堂、北京西客站、立交橋、東方明珠等地方的夜景。

(3)觀察我們家鄉的夜景,看看這裏是哪裏?(是白天的廣場)大家看看晚上的廣場是什麼樣子?

(4)觀察圖片,看看這是哪裏?(是馬路)觀察晚上的街道同白天的有什麼不同,讓幼兒說說晚上與白天有什麼不同?

(5)觀察圖片看看圖片上是什麼?(是樓房)到了晚上房子裏是什麼樣子?(家家戶戶亮起了燈,天上有星星和月亮,還有路燈)

3、欣賞範例,示範講解

我這有隻神奇的魔筆,它能刮破黑夜,把夜晚變成一幅美麗的畫,(教師邊講解邊出示畫紙現場做畫),我用魔筆刮破黑夜,一顆小星星鑽了出來,又鑽出一顆小星星然後是月亮……

小朋友,想知道是一支什麼樣的魔筆嗎?(出示無尖鉛筆)啊!原來就是一支無尖的鉛筆呀!一支沒有尖的小鉛筆怎麼能畫出這麼漂亮的圖畫呢?原來我的畫紙也有點特別,畫紙上用油畫棒塗過了,這種畫叫“刮畫”。

4、認識刮畫,熟悉作畫步驟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種新的畫法“刮畫”,刮畫與其他畫的區別在於畫畫上之前,要先把畫紙處理一下。

(1)首先在畫紙上均勻的塗上一層淺色;

(2)在淺色上塗兩遍深色:第一遍橫着塗,第二遍豎着塗。如果你有一尺會飛的魔筆,你想乘着去哪裏呢?

在這個五彩斑斕的大千世界中,有許多神奇美妙的地方,我們“家鄉的夜景”這麼美,下面就請小朋友拿我送你們的魔筆,畫畫咱們“家鄉的夜景”,乘着魔筆出了吧!

5、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1)先塗一遍淺色,塗滿了再塗深色,在塗深色的時候,注意要塗得均勻,塗得滿,動作要快;

(2)想好了主題再刮畫,錯了的話用同樣的顏色的油畫棒蓋上重畫。

6、幼兒講述自己的作品

7、活動結束

讓幼兒拍手唱歌《小蠟筆》。

大班美術活動:我設計的花車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孩子進一步感受上海旅遊界的氣氛。

2、培養幼兒的想象力、觀察力、創造力。

活動準備:

收集旅遊節花車巡遊的資料、圖片。

活動過程:

一、討論:

1、旅遊節的花車巡遊時的花車是怎樣的?

2、與我們平時看見的車輛有什麼不同?

二、我們來做個花車設計師,設計一輛美麗的花車。

三、討論:可以設計怎樣的花車?

四、幼兒設計草圖

1、提示幼兒花車的設計不一定像我們平時見到的車輛。

2、鼓勵幼兒發揮想象設計不同的花車。

五、講評

我們是小小設計師:介紹自己設計的“花車”。

剪紙活動:花兒朵朵

目標:

1.通過觀察、比較、討論等感受累加剪紙的特點,並初步嘗試用這一方法創作“花兒朵朵”。

2.能運用折剪、畫輪廓的方法進行創作,體驗成功的快樂。

3.能共同合理地使用各種工具、材料。 準備:

1.各色蠟光紙,糨糊,剪刀,托盤,抹布,鉛筆等。

2.累加組合剪紙作品一幅(見圖1),其中一隻蝴蝶的花紋可以分離並移動。

3.背景音樂,“三隻蝴蝶”背景圖(圖上有幼兒畫的若干花朵)。

4.欣賞剪花娘子庫淑蘭的剪紙作品,豐富有關經驗。 過程:

1.回憶已有經驗,萌發活動興趣。

師:我們聽過剪花娘子庫淑蘭奶奶的故事,也欣賞過庫淑蘭奶奶的剪紙作品,還記得是什麼作品嗎?庫淑蘭奶奶這幅作品是用什麼方法做的?

幼:梅香騎馬。

幼:用的是累加剪紙的方法。 2.欣賞剪紙作品《蝴蝶飛》,感知累加組合剪紙的特點。

(1)初步整體欣賞作品。

師:這些蝴蝶是什麼樣子的?

幼:大小不一樣,飛的方向不一樣。

幼:有紅色的、黃色的、藍色的。

師:在這麼多美麗的蝴蝶中,你最喜歡哪一隻?你覺得它哪裏最漂亮?

幼:我最喜歡紅色的蝴蝶。

幼:蝴蝶身上的鋸齒形花紋很好看。

幼:蝴蝶身上還有波浪形、圓形和水滴形的花紋。

師:這隻黑色蝴蝶翅膀上的花紋是什麼樣子的?

幼:最外面的是鋸齒形,中間有許多圓形,像小太陽一樣。

(2)初步瞭解累加粘貼的位置不同,產生的效果也不同。

師:像小太陽一樣的花紋有幾層呢?我們一起來數一數。

(教師將黑色蝴蝶上的太陽形花紋一層層地分離,便於幼兒觀察。)

師:原來四層圖形從下到上,一層比一層小,而且它們的顏色也不同。

現在我要把它們貼回去,該先貼哪一個呢?

幼:桃紅色的最大,要貼在最底下,再貼綠色的、小一點的……最小的要貼在最上面。

師:貼好後的花紋和原來的一樣嗎?怎麼不一樣呢?

幼:圓形都貼到一邊去了,和蝴蝶小翅膀上的水滴形花紋有點像。

師:看來累加粘貼的位置不同,產生的花紋效果也不同。

(3)初步瞭解累加粘貼的層數不同,產生的花紋效果也不同。

師:蝴蝶所有的花紋都是四層的嗎?有沒有和它不一樣的?

幼:小翅膀上的'花紋是三層的。

幼:還有蝴蝶的身體用了兩層累加,眼睛用了一層。

師:累加的花紋有單層的,也有多層的,它們的色彩和花紋效果也不一樣。

3.大膽嘗試用累加組合的剪紙方法創作“花兒朵朵”。

(1)共同討論製作方法。

師:我們的小舞臺要上演童話劇《三隻蝴蝶》,我們已經做了一些背景,畫了一些美麗的花。今天我們再用累加的方法做些花,把背景佈置得豐富些,好嗎?你們想做什麼樣的花呢?

幼:菊花、荷花、蝴蝶花、梅花……

師:我這兒有一些梅花,我們來看看它是什麼樣子的。

幼:最外面一層花瓣是紅色的,第二層是粉紅色的,還有花蕊。

師:我們怎麼來做這朵花呢?兩層花瓣一樣大嗎?

幼:先折剪出第一層梅花花瓣,再剪出第二層花瓣。

幼:最下面的最大,中間的小一些……還要剪出花蕊,然後把它們貼在一起。還可以剪些小花紋裝飾花瓣。

(2)嘗試製作。

師:我們可以用折剪的方法和畫輪廓剪的方法來做花,在使用材料時要注意:大的花瓣和花紋用大的紙,小的花瓣和花紋用小的紙,剪下的碎紙要放到空盤子裏,我們要像庫淑蘭奶奶一樣學會節約。

(幼兒製作並將作品佈置在《三隻蝴蝶》的背景圖上)

4.師幼共同佈置作品並欣賞,體驗成功的喜悅。

師:你最喜歡哪一朵?它哪裏最漂亮?

幼:荷花很漂亮,它的花瓣一層一層的,每一層的顏色都不同。

幼:雞冠花很好看,它的花蕊有很多形狀。

師:累加剪紙的方法不僅可以做花,還可以表現很多其他的東西,以後我們再來試一試。 活動分析:

剪紙活動是一個系列活動。該活動是爲小舞臺表演《三隻蝴蝶》製作背景而進行的。在前期活動中,教師首先讓幼兒感受庫淑蘭剪紙的特點,引導幼兒欣賞優秀的剪紙作品,感受和理解剪紙藝術的美。在活動中,教師不僅讓幼兒欣賞作品的內容、畫面佈局,還鼓勵他們大膽講述自己的理解,引導他們討論剪紙方法,感受色彩、圖形變化帶來的美感,知道什麼是累加剪紙,並比較它和鏤空剪紙有何不同,激發幼兒探索學習的興趣。 剪紙活動不僅是技能的練習,也是對幼兒的一種文化薰陶,對幼兒生活觀念的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如在活動中關注幼兒良好習慣的養成,形成一定的環保意識,等等。

大班美術:金燦燦的油菜花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在積極回憶地基礎上,嘗試表現遊戲的內容和情境。

2.能通過人物的造型和豐富的色彩表現遊戲中快樂的情緒。

3.能耐心細緻地塗色,保持畫面的整潔。

活動準備:

1.幼兒平時遊戲時的照片。

2.畫紙、蠟筆等繪畫材料和工具。

3.幼兒用書:(玩遊戲真開心)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幼兒遊戲時的照片,引導幼兒表達在幼兒園遊戲時的愉悅心情。

教師:你喜歡在幼兒園玩什麼遊戲?玩遊戲時的時候你的心情是什麼樣的?

(二)教師出示幼兒用書,與幼兒細緻的討論遊戲時的場景,爲幼兒的繪畫做準備。

教師:你喜歡的這個遊戲是怎麼玩的?需要幾個小朋友一起玩具?玩時你們做了哪些動作?臉上的表情是什麼樣的?怎樣才能讓別人看出你們是在玩什麼遊戲?還需要什麼呢?

(三)幼兒操作,老師觀察指導,鼓勵幼兒運用豐富的色彩表現遊戲時的愉快心情。

教師:請你把你最喜歡玩的遊戲畫下來,想一想,塗上什麼顏色比較合適?爲什麼呢?

(四)展示幼兒作品,引導幼兒相互欣賞交流。

教師:你畫的是什麼遊戲?你是怎麼表現玩遊戲時的愉快心情的?

活動延伸:

區角設置:在遊戲區域爲幼兒準備畫紙、蠟筆等繪畫材料和工具。讓幼兒多操作,多加練習。

環境創設:將幼兒的作品佈置在幼兒的遊戲區域,一方面裝飾幼兒的遊戲環境,另一方面可讓幼兒繼續欣賞、充實自己的作品。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掌握長頸鹿的基本形態,學會以長頸鹿頸部方位變化來表示其簡單動態。

2、教育幼兒學習長頸鹿,主動幫助有困難的人。

3、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4、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動準備:

1、頭、頸、身體分開的長頸鹿圖片。

2、畫有草地、天空、樹林的背景圖。

3、油畫棒、記號筆、圖畫紙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欣賞與討論

(1)(出示長頸鹿)教師提問:這是誰?爲什麼它的名字叫長頸鹿?它的脖子象什麼?(發揮幼兒的想象力,引導幼兒說出長頸鹿的脖子象大吊車、梯子、天橋。)

(2)一天,小動物和長頸鹿一起到草地上去玩,可是,草地前有一條小溪,小動物跳不過去,長頸鹿一聲不想,立刻把自己的脖子變成了什麼?(變成小橋,讓小動物從橋上走了過去。)請幼兒轉動長頸鹿的脖子成水平變成“橋”。

(3)小動物來到草地上,想找個滑梯玩,可是哪裏有滑梯呢?長頸鹿一聲不想,又變成滑梯,它是怎樣變成滑梯的呢?(把脖子伸向草地,讓小動物從它的脖子上滑下去。)請幼兒轉動長頸鹿的脖子成傾斜變成“滑梯”。

(4)長頸鹿肚子餓了,長頸鹿看見樹上結着許多大蘋果,就把小動物一個個送到樹上吃蘋果,它是怎樣把小動物送上樹的?(它象大吊車一樣,把小動物吊起來,送到樹上。)請幼兒再試作大吊車轉動。

(5)太陽快下山了,長頸鹿有變成一輛旅遊車,載着小動物高高興興地回了家。

二、提出創作要求

長頸鹿爲什麼會做這麼多的好事?(因爲他有會轉動的長脖子。)請那麼把長頸鹿的好事都畫出來。

三、幼兒作畫,教師知道要點

(1) 每位幼兒畫一件長頸鹿做的好事,可結合故事內容,也可大膽想象。

(2) 提醒幼兒把長頸鹿的脖子畫長,並畫出不同姿勢。

(3) 注意長頸鹿與小動物的相對大小。

(4) 要求有目的地選擇與動物相似的顏色。

四、引導評價

(1) 長頸鹿做了哪些好事?它是怎麼做的?

(2) 你最喜歡哪幅畫,爲什麼?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欣賞大師的作品,對陶藝活動感興趣。

2.嘗試運用陶藝綜合技能,模仿大師的作品,學制茶壺。

3.初步瞭解的茶文化。

活動準備:

1.收集大師的作品(各種各樣的茶壺)並製作成課件。

2.普通茶壺一個。

3.陶泥、操作工具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出示一個普通茶壺,導人活動。

(l)教師:你們看,這是什麼?有什麼用?

(2)教師:你們知道古時候的人喝茶用什麼茶具嗎?(教師簡要介紹我國茶文化)

2.欣賞課件中的茶壺,集體交流、討論。

(1)教師:這些茶壺造型怎麼樣?有什麼特點?它們之間有什麼不同?

(2)鼓勵幼兒自由講述,並適時進行。

3.幼兒模仿大師製作茶壺。

教師:請你們用以前學過的技能,模仿大師的作品製作一把茶壺,好嗎?

通過討論、交流和模仿設計,幼兒受到啓發,其動手能力和模仿造型能力得到發展。

4.展示、、反思。

(1)展示幼兒作品,師幼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悅。

(2)鼓勵幼兒說一說,自己模仿的是哪位大師的作品。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理解並學習詩歌,感受詩歌中優美的詞句。

2、豐富相關詞彙:雄偉壯麗、嚮往、迎風飄揚等。

3、萌發對北京天安門的嚮往和崇敬之情。

重點、難點重點:理解學習詩歌。

難點:掌握相關詞彙。

活動準備

1、幼兒收集自己遊覽北京天安門的照片。

2、掛圖:天安門。

3、天安門的碟片。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教師:“小朋友,你們知道我們國家的首都在哪裏嗎?”“那你們知道北京都有哪些有名的建築?”“你們去過北京嗎?”“你們想不想去北京天安門?”

2、教師:“沒有去過,但我們很想去,‘首都北京天安門是我們最嚮往的地方。’”

3、出示天安門掛圖。提問:“看一看天安門上有什麼?”

二、分段理解詩歌內容。

1、教師:“沈老師曾經去過北京天安門,聽一聽,我看見的天安門是什麼樣子的。”

2、教師朗誦詩歌3—6句,並出示相應的圖片。

3、教師:

“沈老師,看到的天安門城牆是什麼樣的?”“天安門的琉璃瓦是什麼顏色的?”“這是什麼?怎樣的國徽?”“國徽是一個國家的標誌。”“你們知道領袖指的是誰嗎?他的畫像掛在哪裏?”理解詩歌7—8句,“在天安門的兩邊還有宮燈和紅旗。”

三、學習詩歌。

1、配樂完整欣賞詩歌。

2、幼兒學唸詩歌。

3、引導幼兒在音樂的伴奏下有感情的朗誦詩歌。

四、活動延伸:

看天安門碟片。

師:“天安門上除了有城樓、國徽、紅旗等,周圍還有許多東西,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熟練運用折、畫、貼的方法制作滑稽小丑。

2、能大膽想象,積極動手參與活動。

活動準備:

1、小丑圖片。

2、作品範例一個。

3、礦泉水瓶人手一個,彩色長條、圓形、圓錐形等各種形狀的卡紙(根據幼兒能力不同三個層次:剪好的圖形、畫好未剪的、沒畫的卡紙)、彩筆、剪刀、雙面膠、膠水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出示圖片請幼兒欣賞,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

二、基本部分:

A、欣賞圖片,總結作品特點

1、談話: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些很有趣、很特別的朋友,我們來看看他們是誰。

2、討論:引導幼兒觀察小丑圖片並說出小丑的主要特點。

提問:看到小丑的模樣,你感覺怎麼樣?爲什麼覺得好笑?他的臉與我們的臉有什麼不同?(請小朋友們討論回答)3、教師小結:小丑都有一個紅紅的鼻子,大大的嘴巴,有趣的眼睛,看上去很可笑,很滑稽。

B、欣賞範例,討論製作方法

1、請幼兒觀察並討論:製作小丑需要哪些材料?

2、教師講解小丑的製作順序。a先在臉的中間位置畫一個紅鼻子,下面畫一個大大的嘴巴,讓人一看就覺得很好笑。b鼻子上面再畫上特別的眼睛,然後戴上一頂漂亮的帽子。c將彩色長條紙一前一後折成樓梯狀,分別貼在瓶子的上下部分,做成小丑的胳膊和腿3、教師爲幼兒重點示範講解小丑四肢的製作方法。

C、介紹材料,自由創作

1、出示介紹操作材料,請幼兒自由選擇材料創作

(1)幼兒自主選擇材料,隨意製作自己喜歡的小丑。

(2)鼓勵幼兒畫出各種各樣的小丑的臉。

2、鼓勵幼兒大膽創新,製作與衆不同的小丑。

3、根據幼兒的不同情況,隨時指導與幫助。

活動延伸:

請幼兒互相欣賞作品,並評選出最有創意的小丑。哪個小丑最滑稽?你喜歡哪個小丑?爲什麼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多角度觀察實物——杯子,自主參與繪畫,畫出杯子的主要特徵。

2、鼓勵幼兒用點、線、圖案等大膽地裝飾。

3、培養幼兒的觀察力,體驗寫生畫所帶來的快樂和成就感。

【活動準備】

1、幼兒自帶杯子。

2、畫板、筆、紙等。

3、四個角度畫的杯子,五角星貼花。

4、幼兒圍坐成圓形。

【活動過程】

1、觀察杯子,瞭解杯子的結構。

師:小朋友們看,這是什麼呀?

師:杯子上有什麼?

幼兒觀察講述。

師:(指杯口)這又是什麼?(杯口)除了有杯口,還有什麼?(杯身、杯把、杯蓋等)

2、學習從不同角度取景寫生。

師:我很喜歡這隻杯子,想給它拍張照,用什麼拍呢?

*教師示範取景框的使用,及時畫下所拍照。(勾畫的要大)

師:你想給他拍張照嗎?站在哪裏拍好呢?站在不同角度看看杯子有什麼變化。

*帶領幼兒圍着杯子用取景框觀察。

師:通過觀察你發現了什麼?

*幼兒講述。

3、出示範例畫,請幼兒對照找出各個角度的杯子。

師:老師這兒已經拍了幾張這隻杯子的照片,請你們來找一找,我站在哪個角度拍的?

幼兒找出後請大家再觀察。

4、提出幼兒繪畫要求。

*引導幼兒進行裝飾。

師:你想讓這隻杯子變得更漂亮嗎?怎樣讓它變得更美?

*提出要求。

師:我這裏還有許多形態各異的杯子呢,你最喜歡哪一隻杯子,請你也來給它拍張照,好嗎?你可以選擇一隻杯子,找個合適的位置觀察這隻杯子的樣子,把你看到的那個角度的杯子畫下來;也可以幾個人圍着一個杯子坐下來,把你看到的那個角度的杯子畫下來,注意要畫得大。畫好以後你還可以用各種各樣的點、線條、圖案進行裝飾,把它打扮的更美。

5、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幼兒自選杯子或自由組合繪畫。

*提示幼兒根據角度觀察杯口、杯把、杯身的形狀,並鼓勵幼兒大膽裝飾。

6、評價。

你最喜歡哪一張照片,請你把五角星送給它,並說說爲什麼喜歡這張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