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必備】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模板彙總8篇

【必備】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模板彙總8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5W 次

作爲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8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必備】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模板彙總8篇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瞭解蠟刻畫的裝飾步驟,初步學習蠟刻畫的基本方法,表現彩色的鴨子。

2、學習在塗滿黑色油畫棒顏料的紙上,刻畫出鴨子的基本形象和特點。

3、感知蠟刻畫的奇特效果。

4、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5、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準備活動:

1、幼兒用書人手一冊,黑色油畫棒人手一支,廢舊鑰匙人手一把。

2、實物展示儀一臺或範例一張。

活動過程:

1、閱讀活動《彩色的鴨子》,引出主題。

師生共同閱讀故事後,教師:彩色的鴨子真漂亮呀!你想有一隻彩色的鴨子嗎?

2、欣賞範例或用實物展示儀放大幼兒用書上的《彩色的鴨子》畫面。

(1)教師:圖上有什麼?鴨子身上是什麼顏色的?你覺得這張畫與我們平時看見的畫有什麼不一樣?

(2)教師告訴幼兒這是一幅蠟刻畫,蠟刻畫不是用筆畫出物體的形象,而是用輔助材料刻畫出物體的形象的。

3、介紹蠟刻畫的基本方法及步驟。

(1)在彩色的背景上塗上深色的油畫棒(黑色)作爲底色。

(2)用廢舊的鑰匙在深色的油畫棒底色上刻畫出你喜歡的鴨子形象。

(3)在鴨子的身體、翅膀等上面刻畫出簡單的圖案。

4、幼兒進行蠟刻畫創作活動。

(1)提醒幼兒注意一下幾點要求:

①塗底色時,要順着一個方向塗,要將下面彩色的背景全面覆蓋住。

②注意保持畫面整潔,不要讓衣袖在畫面上擦來擦去。

③提倡用各種線條和圖案在鴨子身上裝飾許多紋路。

(2)在幼兒進行蠟刻畫創作過程中,教師巡迴指導,指導幼兒表現出自己喜歡的彩色鴨子。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的:

1、 用美麗的線條、色塊、花紋,創造性地進行衣服裝飾。

2、 培養幼兒的美感,發展幼兒的現代意識。

活動準備:

幾件美麗的衣服範樣;多種美麗的小圖案;彩筆、剪刀、錄音機、磁帶、漿糊、大頭針;每人一張正方形紙(紙上畫有不同款式的衣服輪廓線)、夾子、鐵絲。

活動過程:

一、幼兒服裝表演,引起幼兒的興趣。

老師:小朋友,我們班的服裝表演隊今天成立了,你們高興不高興?(拍手歡迎)(讓幾個幼兒穿上衣服範樣,隨音樂進行服裝表演,擺造型、做動作,展示自己美麗的服裝。其他幼兒觀看,情緒興奮。)

二、欣賞服裝,激起幼兒的創作慾望。

老師:小朋友,你們看,他們的衣服漂亮不漂亮?(漂亮)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他們的衣服爲什麼這麼漂亮。(然後逐一從顏色、款式、花紋、對稱性等方面進行評價)小朋友,你們想不想設計一件漂亮的衣服(想)好!現在你們每個小朋友都是小小設計師,自己動手設計一件漂亮的衣服來參加我們舉辦的“服裝展銷會”好不好?(好)我們還要評獎呢,希望你們認真設計,爭取得獎。(小朋友們都躍躍欲試)

三、剪下衣服,進行裝飾。

老師:請你們沿衣服輪廓線剪下衣服樣。(提醒幼兒安全用剪刀。)可以用老師準備的圖案進行裝飾,如不夠用,也可以用彩筆進行裝飾。(幼兒在音樂聲中,認真、愉快、興趣盎然地進行裝飾)

四、幼兒自由進行服裝表演。

老師:請小朋友裝飾完後,隨音樂自由地進行服裝表演,好不好?(好)(幼兒展示自己裝飾的美麗的衣服,並提醒幼兒注意安全用大頭針)

五、服裝展銷及講評。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運用借形想象的方法將拓墨色塊添畫成小動物。

2、能根據動物的特徵合理搭配色彩並進行大膽裝飾。

3、結合自己的作品能用語言大膽表述自己的創意,體驗創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棉籤、8K正方形紙、水粉顏料(相鄰色或相對色)、PPT等。

2、經驗準備:幼兒已有拓墨借形想象的經驗。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引起幼兒創作的興趣。

二、講解示範——在互動中學習用借形想象的方法將拓墨色塊添畫成小動物。

1、出示拓墨色塊,觀察它的形狀。

教師:小朋友,你發現這是什麼動物?

2、幼兒進行各種猜想。

3、教師:想不出來沒關係,我們換個角度,轉個面來看一看,就會有新的發現。

4、教師:老師也動腦筋想一個和小朋友不一樣的。

5、請一個幼兒上來進行創作,教師指導。

指導要點:正確定位

合理搭配色彩進行裝飾

大膽想象,添畫情節

6、全體幼兒創作。

三、活動講評。

1、展示幼兒作品,相互欣賞。

2、欣賞講評:請幼兒結合自己的作品用語言大膽表述自己的創意,在點評中指導孩子能根據動物的特徵合理搭配色彩並進行裝飾,表揚有創意的作品,讓孩子體驗創作的樂趣。

活動延伸:

1、區域活動:美工區,繼續用拓墨色塊添畫其他的動物。

2、語言區:講述添畫後的故事。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瞭解大自然色彩的豐富性,知道彩虹七種顏色的名稱。

2、會和同伴合作,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出對美麗的大自然的感受。

3、培養幼兒對色彩的感受能力,激發幼兒的藝術興趣。

4、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並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5、進一步學習在指定的範圍內均勻地進行美術活動。

活動準備:

教具:各色水果糖、多媒體及課件、錄音機及音樂磁帶、作業展示板等

學具:水彩筆(蠟筆)、剪刀、彩紙、膠水、大張鉛化紙等

活動過程:

1、請幼兒品嚐各色水果糖,說說吃了什麼顏色的糖?覺得味道怎樣?

2、課件展示大自然景色,讓幼兒欣賞,從中找一找更豐富的色彩。

3、欣賞二段音樂,讓幼兒說說音樂裏表現的是什麼顏色?你是怎樣聽出來的?

4、導入正題,教師:色彩居然具有這麼大的魅力,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表現《美麗的大自然》吧!老師想起了一種自然現象,叫彩虹,誰能說出彩虹顏色的名稱來?(幼兒回答)將幼兒分成七組,分別以顏色命名。

5、欣賞小朋友作品三幅(電子幻燈片),說說它是用什麼方法來表現自然的?

6、展示材料,讓幼兒討論如何用這些材料來表現大自然的色彩美。

7、幼兒創作,教師分組巡迴指導。尊重幼兒意願,讓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表現形式,重新組合每組的陣容,開始用色彩來進行創作。

8、展示每組作品,進行交流。每組派一名小朋友當解說員,其他人和老師當觀衆,一起參觀《美麗的大自然》畫展。

9、欣賞大師作品。教師:世界在我們的眼裏是多麼新鮮、神奇和美麗,藝術大師們也用豐富的色彩表達着對大自然的熱愛,(以電子幻燈片形式讓幼兒欣賞3—4幅作品,並簡單說說自己的看法)。

結束語:原來大師的想法和我們很多小朋友是一樣的,只要大家經常用發現的眼光尋找生活中的美,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自己的想法,不久你們也肯定能成爲藝術大師。最後,讓我們一起走進大自然,去發現去感受更多更美的色彩吧!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處處突出了幼兒的主體性,先讓幼兒通過看、聽、說來感受自然界顏色的豐富,再引導幼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和材料來表現七彩自然,各組幼兒自由組合,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作品,彼此介紹作品所表現的內容,每一個環節老師都尊重幼兒的意願,鼓勵幼兒大膽表達。在活動中老師還藉助多媒體課件將大自然的景色展示於幼兒眼前,後與音樂欣賞結合,更加深了幼兒對色彩的感受,最後展示大師的作品又較好地激發了幼兒繼續創作的願望。總之,本活動運用多種手段,巧妙地將各種資源統合在七彩自然這一內容中,使幼兒獲得了多元的發展。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將正方形、長方形紙卷貼成圓柱體。

2、根據圓柱體的外形特徵大膽想象,並運用剪貼、繪畫等方法進行裝飾。

3、保持桌面、地面清潔,知道將廢物等垃圾放到指定的地方。

4、培養幼兒良好的作畫習慣。

5、嘗試將觀察對象基本部分歸納爲圖形的方法,大膽表現它們各不相同的特徵。

重難點:

根據圓柱體的外形特徵大膽想象,並運用剪貼、繪畫等方法進行裝飾。

活動準備:

1、在生活中認識過類似圓柱體形狀的物體,如小桶、樹幹、熱水品、杯子等。

2、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長方形紙,彩紙、剪刀、糨糊、膠帶、抹布。

3、幼兒用書《圓柱體和圓錐體》。

活動過程:

1、出示一組圓柱體形狀的物品,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這是什麼?他們在形狀上有什麼不同的地方?

2、引導幼兒嘗試用正方形、長方形紙變成圓柱體。

教師:圓柱體怎麼做呢?請你們用哪個紙試一試。說說你們是怎麼把一張紙變成圓柱體的?爲什麼有的圓柱體又短又粗,有的又細又長呢?如果我們需要更細的圓柱體該怎麼做呢?如果我們需要更粗的圓柱體又該怎麼做呢?(較細的圓柱體,可以直接卷搓;較粗的圓柱體,可以把長方形紙再加長。)

3、引導幼兒根據圓柱體的外形進行想象。

教師:你們覺得圓柱體可以變成什麼有趣的玩具?你還可以用圓柱體制作哪些我們生活中常用的東西?怎麼讓它更像呢?圓柱體兩頭是通的怎麼辦?需要用到哪些材料?怎麼用?怎麼樣讓你製作出的物品更漂亮?

4、幼兒參考幼兒用書進行製作,教師巡迴指導。

教師鼓勵幼兒大膽嘗試,耐心製作。

提醒幼兒注意保持桌面地面清潔。

5、欣賞作品並互相交流。

教師:和同伴說說你做的什麼,你用了什麼比較好的方法?你製作的東西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教學反思:

從欣賞繪畫作品入手,使幼兒在一定感性經驗的基礎上誘發想象、循序漸進、大膽構思,從而發掘與培養幼兒的創造能力。在活動中教師輕鬆導入,使兒童的畫面重點突出、主題鮮明。

小百科:圓柱:在同一個平面內有一條定直線和一條動線,當這個平面繞着這條定直線旋轉一週時,這條動線所成的面叫做旋轉面,這條定直線叫做旋轉面的軸,這條動線叫做旋轉面的母線。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大膽設計、製作陶藝飛毯。

2、激發幼兒對陶藝製作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紫砂泥、泥工板、陶藝服。

2、輔助工具:印花工具(小雪花積塑、帶有凹凸不平花紋的小玩具、小圖釘)幾何圖形模具(硬幣、撲克牌折成的三角形、)等。

3、成品---神奇的飛毯。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小朋友都很喜歡裝飾品,今天劉老師帶來的裝飾品可神奇了,不管是把它懸掛廳堂還是鋪在走廊上,都會使屋子裝扮得熱鬧又漂亮。它是什麼呢?

二、欣賞各種陶藝飛毯藝術。

1、出示各種飛毯讓幼兒觀察。

老師:“你們喜歡這些地毯嗎?這些地毯是什麼形狀的?上面是什麼樣子的花紋?花紋是一樣排列的?”

幼兒回答後教師:地毯有圓形的、方形、橢圓形、正方形、菱形、半圓形等。上面的圖案不同,有動物的、有花卉、有水果的、有花紋。

2、師:“你們知道這些地毯是用什麼工具做出來的?

三、介紹陶藝飛毯製作方法。

先選擇一塊紫砂泥,用撮的方法將泥撮成又有粗又長的長條,然後用小雪花片或帶有凹凸不平的小玩具來裝飾四周的花邊,中間可以用小雞的印畫工具,有的小雞正展開翅膀玩前跑,有的小雞好象正在捉小蟲,有的小雞好象吃飽了,有的累了正在休息……

這樣的圖案喜歡嗎?

四、幼兒製作飛毯。

1、“那你們想做什麼樣的地毯?請幼兒說己想法。

2、交待要求,幼兒操作。

“快要過新年了,你們也來做條飛毯把我們的教室打扮得喜氣洋洋呢?”鼓勵幼兒創作,引導幼兒塑造出不同圖案的飛毯。

五、結束。

完成後放於陶藝角一起展覽。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繼續瞭解民族工藝——扎染,在初步嘗試的基礎上,進一步感受扎染製作活動。

2、體驗製作的樂趣。

3、培養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新意識。

4、在想象創作過程中能用簡單的材料裝飾,體驗成功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第一次製作的幼兒作品展示

2、各種形狀的布、橡皮筋

3、紅、黃、藍、綠四色顏料盆,清水桶,抹布

4、剪刀,展示板

活動過程

(一)幼兒欣賞第一次製作的作品展示

1、誰的作品扎染成功了,爲什麼?(紮緊了)

2、誰的作品沒有扎染成功,爲什麼?(沒紮緊)

3、我們可以用什麼方法讓橡皮筋扎的緊一點?(可以多繞幾根)

(二)欣賞老師的第二次製作

1、爲什麼會一朵花上出現幾圈花紋?(紮了幾圈橡皮筋)幼兒思考討論自己得出結論

2、爲什麼會出現幾朵花?(扎幾次橡皮筋)幼兒思考討論自己得出結論

(三)老師提示

1、如果染完顏色後,橡皮筋拆不開可嘗試用剪刀

2、製作完成後,用清水洗手,並擦乾。

(四)幼兒嘗試扎染製作活動過程

(五)作品展示

幼兒說說最喜歡的作品,爲什麼?

活動反思

在這次活動中幼兒對染紙有了初步的感受,同時也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樹立了信心。教師始終以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的角色出現,注意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和創作能力的培養,同時也對幼兒進行了審美教育。

小百科:扎染古稱扎纈、絞纈、夾纈和染纈,是中國民間傳統而獨特的染色工藝。織物在染色時部分結紮起來使之不能着色的一種染色方法,中國傳統的手工染色技術之一。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8

設計依據

《綱要》中指出:5至6歲的幼兒知識經驗相對豐富。他們獲取知識、動手的慾望比較強烈。因此,在幼兒美術教學中,教師應支持、鼓勵幼兒用自己喜歡的各種美術方式表達自己的所見所聞、所知所想。才能更好地激發幼兒的想象力,促進身心發展。我們班幼兒有畫線描畫的經驗,但不能很好的去設計,因此,我根據幼兒現有的發展水平,從引導幼兒大膽想象、嘗試設計線描畫爲目的,從而設計了此次活動。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嘗試用各種線條裝飾盤子。

2、鼓勵幼兒大膽裝飾,提高幼兒表現美的能力。

3、鼓勵兒童發現生活中的美,培養幼兒對美術的熱愛之情。

4、養成大膽用色、均勻塗色的良好習慣。

重難點

(一)重點:用不同線裝飾盤子。

(二)難點:引導幼兒設計不同的圖案。

活動準備

(一)知識經驗準備:幼兒喜歡畫畫、會使用線條裝飾。

(二)物質資料準備:紙盤子若干、水彩筆、範例畫。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語言導入:以提問的方式進入主題。

老師:小朋友們,老師今天帶來了兩個盤子,你們看,我的兩個盤子有什麼不同呀?哪個更漂亮呢?

2、引導幼兒說出:一個畫畫了、一個是空的。畫畫的最漂亮。

3、激發幼兒繪畫的興趣。

老師:我這還有好多空盤子呢?小朋友們,你們想不想幫老師一起來裝飾盤子呀?

(二)基本部分

1、讓幼兒先欣賞一些優秀的線描作品,感受線的不同變化。

教師提問:大家看看從這些線描畫中,你們發現線都有什麼不同。

觀察線條的形狀,有直線、曲線、波浪線。

2、教師示範線描畫中常用的線條運用。

(1)小朋友在繪畫是注意線條的組合,粗與細、直線與曲線的使用。

(2)線與線之間的空細,可以用一些簡單的幾何形來豐富,如圓形、三角形等。

3、發給幼兒紙盤,教師輔導,幼兒操作。

鼓勵幼兒大膽畫線描畫,老師適時指導個別幼兒。

(三)結束本分展示幼兒作品,體會畫畫的樂趣。

老師請幾位幼兒到前邊展示,引導幼兒說說自己畫的是什麼,用到了哪些線條。老師:咱們小朋友們畫的都很好,把你們的作品放到美工區來展示,讓大家都來欣賞,好不好?

活動反思

美麗的盤子《美麗的盤子》是一節屬於設計應用領域的課。這一學習領域的活動方式既強調創意的形式,又注意活動的目的。因此,在對盤子的種類、歷史、特點等的瞭解上,我提供了大量的圖片,衝擊學生的視覺。美術本身就是一門視覺藝術,從圖片的欣賞中明確盤子不僅是餐具還是美化我們生活環境的裝飾品。在傳統文化中得到薰陶,意識到美術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這節課的重點是引導學生做盤子,裝飾盤子,針對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在課的導入部分我設計了一個“摸盤子”“聞盤子”的環節,通過讓學生自身體驗自然過渡到讓學生了解盤子的作用,盤子的製作材料方面,接下來又通過一系列圖片的展示讓學生認識不同形狀的盤子,拓寬學生視野。在第三部分我示範瞭如何將平面盤子變成立體盤子,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讓學生製作不同形狀的立體盤子。接下來我又讓學生帶着問題欣賞古代盤子,各種藝術、手繪盤,引導學生欣賞盤子上的花紋、圖案,接着通過示範讓學生了解圖案裝飾中對稱與均衡式的設計規律。在整個授課過程中,學生學習興趣濃,能積極參與到學習中來,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在同桌兩人合作畫盤子的過程中,爲了合作而合作,沒有做到真正的全員參與,導致一小部分學生在同桌繪畫時無所事事。

第二,沒有很好地研讀教本,瞭解一年級學生自身的美術素養積累,過分注重圖案設計的程式化,學生既沒有真正瞭解圖案裝飾的對稱與均衡式,還束縛了孩子的創作想象能力,導致孩子們繪畫時間不夠,作品效果大打折扣。

在教學中,我們精心設計教學環節,琢磨教學語言,注重教學儀態,卻往往忽視了學生本身的知識技能掌握程度,出現教師講得苦口婆心,學生卻茫然的情況,在備課時,我們不僅要備自己,更要備學生,這是我在這屆公開課中得到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