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關於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集合七篇

關於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集合七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1W 次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集合七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知道只有勞動纔會有收穫。

2、能根據發生的現象大膽想象、表述自己的不同想法。

3、感受故事的有趣情節,體驗閱讀和想象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電腦、音響。

活動過程:

一、倒敘方式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1、最近森林裏發生了一件新鮮事,五一勞動節的時候頒了一個最勤勞獎,頒給誰了呢?

2、大熊以前可不是這樣子的,你們想不想看看他以前的樣子呀?

懶大熊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讓他有了這樣的轉變呢?

二、分段講述故事,根據故事的發生大膽想象,表述各自的不同想法。

1、教師從開頭到豐收的日子到了。

瞧瞧,野兔一家在幹什麼呢?

(1)豐收的日子到了,讓我們來看看野兔種的是什麼?

(2)之前他們說好是怎麼分的?

(3)我們來幫他們分分吧。

(4)大熊分到了這麼多的葉子,爲什麼還是生氣呢?

2、從野兔的回答(教師講述)一直講述至大熊氣瘋了。

(1)爲什麼野兔是很高興的答應了大熊的要求呢?

(2)豐收的日子又來了,這次野兔到底種的是什麼呢?

(3)如果是你,你會選上面還是下面呢?

(4)我們來分一分的,誰來幫幫忙?

(5)這次的分配結果大熊會滿意嗎?爲什麼呢?

3、從大熊後悔極了至結束。

(1)大熊做了個什麼決定呢?請大家猜猜看。

(2)豐收的日子到了,你們瞧,這回大熊的地裏收穫了什麼?

(3)野兔看到了驚呆了,這是爲什麼呢?

(4)現在你們知道大熊爲什麼能得最勤勞獎了嗎?

那麼故事裏你最喜歡誰呀?爲什麼呢?

三、完整欣賞故事。

1、教師講述,完整欣賞故事。

2、你們明白了什麼呢?那麼你們平時在生活中都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依靠別人的麼?

3、教師小結: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不付出勞動是不會有收穫的。

四、結束部分:“學做勤勞人”。

讓我們也來學學大熊和野兔做一個勤勞的人一起來耕種吧!來,找個空位置。

老師還準備了一些種子,讓我們去種植園地試試吧!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第一、爲了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區別和理解10以內的單雙數,我以找朋友遊戲情景導入。

第二、運用PPt操作,來讓幼兒知道一組物體假如兩個兩個數,數到最後正好數完的是雙數,數到最後還剩一個的是單數。

第三、讓幼兒通過尋找感知、利用學具獨立操作、遊戲活動認識區別10以內的單雙數。

第四、讓幼兒瞭解單雙數之間的關係,延伸到超10數的單雙,拓寬知識面,發展幼兒思維能力。

活動目標

1、利用直觀教具引導幼兒理解單雙數概念,讓幼兒在遊戲活動中認識10以內單雙數。

2、瞭解單雙數之間的關係。

3、發展幼兒思維的靈活性。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 認識10以內單雙數

2、難點;理解單數和雙數的含義

活動準備

1、在教室裏放置一些成單成雙的物體。

2、小動物、小圓點、數字寶寶的家一張,小圓點1一10卡片人手一份,數字卡若干。

活動過程

1、遊戲找朋友導入。師:小朋們你們喜歡玩遊戲嗎?我們來玩找朋友的遊戲,好嗎?通過找朋友遊戲知道2個2個找到朋友的是雙數,沒找到朋友的數是單數。

2、引出單雙數概念,運用直觀教具操作活動來引導幼兒認識區分單雙數技能。

a、師:今天還有許多的小動物也想來玩遊戲了,看看都有誰?幼:小猴子。師:小猴有幾隻呢?幼:4只。師:那可以用數字4來表示。師:小雞有幾隻呢?幼:5只。師:那可以用數字5來表示。師:現在天上又飛來幾隻小烏?幼:6只。師:那可以數字幾來表示?6來表示,那誰是單數?誰是雙數?來看看,這裏小猴可以兩個兩個圈在一起,能找到好朋友的就是雙數。像小雞兩個兩個圈到一起後,還多出一隻小雞找不到朋友的叫單數。

師:小動物也來參加我們的遊戲啦,有哪些小動物呢?單數的小動物找到單數的家,雙數的小動物找到雙數的家。師上前操作。

b、師小結:我們兩個兩個找朋友小動物都找到家了。

c、數字寶寶也想來參加我們的遊戲,也請你幫數字寶寶送回家,好嗎?

請小朋友幫數字寶寶送回家。

3、通過幼兒實際操作更深理解單雙數的含義。

a、師:小朋友們,你們每個人椅子邊都有一合卡片寶寶,小耳朵聽,快快快,快快拿出單數來。小朋友聽數拿出卡片來,師:快快快,請你找出雙數一,讓幼兒再次領會單雙數的含義。

4、引導幼兒實際操作

師:今天我們又有一些新的遊戲等着大家了,新的遊戲都放在後面,請小朋友們有序地操作哦。

幼兒分組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5、總結上面所學區分單雙數技能,進一步鞏固如何區分單雙數。

師:老師現在爲小朋友展示最後一個遊戲,請小朋友向前操作,幼兒在機前引導幼兒,爲單雙數數字寶寶打鉤。

師:小朋友們認識單雙數還能用我們的歌聲來表現對嗎,來我們唱起來吧!在歌聲中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1.本次活動以遊戲開始,在遊戲中結尾,整個活動貫穿於一系列動靜交替的遊戲中,並結合幼兒的日常生活經驗,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比較好的掌握了單雙數,豐富多樣的形式使抽象的數學變得生動,形象,讓幼兒更容易接受,更喜歡學習。

2.整個活動條例還是比較清晰。結合幼兒日常生活經驗來學習單雙數,並運用了觀察法,操作法,遊戲發,歸納法,特別是操作法的運用,是突破教學重點的一個有效方法,幼兒可以通過自己親手操作,再加上老師的合理引導。達到了幫助幼兒整理經驗,明確概念的目的。

3.幼兒能積極主動的參與到遊戲中,教具的運用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幼兒基本能獨立完成,在操作中,幼兒能自己動腦筋探索,獲得經驗,多種智能得到了發展和提高。

4.本次教學活動的難點達成很不理想,第四個大環節,只有極少數幼兒能根據歸納出的單雙數規律,準確說出20以內的數字是單數還是雙數。直接運用卡片來判斷很抽象,幼兒不易掌握。應該還是先要投放學具讓幼兒操作。怎樣才能讓幼兒準確的掌握任意一個數字是單數還是雙數?是我下一步應該思考和探索的問題。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初步掌握跳皮筋的方法。

2、激發幼兒對民間體育遊戲的興趣,體驗合作遊戲的快樂。

3、鍛鍊幼兒的腿部力量,提高幼兒身體動作的協調性與靈敏性。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學會用杭州話念民間童謠《馬蘭開花》。

2、材料準備:7根皮筋,一段跳皮筋的視頻,小鼓一個。

活動過程

(一)教師帶領幼兒聽音樂做熱身運動。

教師:小朋友我們聽着音樂一起來做做運動吧。

(二)通過遊戲,初步掌握跳皮筋的方法。

1、引導幼兒嘗試探索跳皮筋的基本方法。

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皮筋,請你找個空地方和好朋友一起玩一玩。

2、結合民間童謠《馬蓮開花》,練習單腳內外跳皮筋。(幼兒圍成圓圈,單腳撐皮筋,另一隻腳練習跳)

3、結合民間童謠《馬蓮開花》,嘗試雙腳交替繞圈跳。

(1)幼兒看視頻,分組練習。

(2)請一組幼兒示範。

(3)跳皮筋比賽。

4、現在我們要進行跳皮筋比賽了,看哪組的小朋友跟着老師的節奏,跳的又快又整齊。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內容與要求

1、運用已有的圖形經驗,區分方形和圓形。

2、知道在同一物體某些面上能找到方和圓兩種形狀。

3、體驗一家人要和和睦睦相處的道理。

材料與環境創設

PPT,圓形的物品(圓鏡子、碗、臉盆、筆筒、轉盤等)和方形的物品(毛巾、拎包。書、小方凳),同時有圓和方形的物品(紙巾盒,餅乾箱,電話,鍾)

活動過程

一、引出故事

1、介紹故事的名稱——猜猜故事

師:今天我們來聽聽一個故事,名字叫方臉和圓臉。我們猜猜故事會說什麼呢?

2、介紹主人公,認識他們的外貌特徵

師:我來給你們介紹一下故事裏的兩位主人,方臉公公和圓臉婆婆,他們長得跟他們的名字一樣:方臉公公高高的各自,挺瘦,長着方臉盤兒;圓臉婆婆矮矮的個子,挺胖,長着圓臉盤兒。

二、理解故事

1、講解故事

師:我們聽聽故事:方臉老公公喜歡方的東西,要坐方凳子,喝水用方杯子,走路也要邁四方步。

圓臉老婆婆喜歡圓東西,吃飯要圓桌子,梳頭要照圓鏡子,睡覺的時候不枕枕頭,她用一個大南瓜當枕頭。有一天,他們倆吵了嘴,要分家。公公說“方東西歸我”,婆婆說“圓東西是我的!”。

提問:方臉公公和圓臉婆婆怎麼?挑挑哪些是分給公公的,哪些是婆婆的?

2、初步嘗試分類圓和方

師:圖片上是方臉公公和圓臉婆婆家的東西,我們來幫他們分一分,哪些分給公公哪些給婆婆。

師:我們來看看方臉公公拿到的是不是都是方的,圓臉婆婆拿到的是不是都是圓的。

3、繼續講故事

老公公說:屋子師方的,歸我。

老婆婆說:房樑是圓的,我要把房子拆了。

老公公說:桌椅師方的,歸我

老婆婆說:釘子師圓的。我要把釘子都取下來。

老兩口分了一個上午,越來越分不清楚了。

被子是方的,上面繡的花是圓的。

菜刀是方的,刀柄是圓的

兩個人互相看看對方,又發現。

老公公的臉是方的,可是眼珠是圓的

老婆婆的臉蛋是圓的,兩顆大門牙師方的

老公公和老婆婆都哈哈的笑了。

都說“不分了不分了”。現在他們還是住在一起,他們過的越來越開心了。

師:他們兩最後有沒有分開啊?爲什麼分不開啊?

三、遷移經驗

1、回憶生活中的用品、玩具等,看看有沒有同一件東西上既有方形又有圓形

師:我們想一想我們有什麼東西也是又有方形又有圓形的?不能分開的。

2、互相介紹自己想到的物品,看看想出了

師:我們一起說說,看看我們想到了多少寶貝啊。本領真大,我們回家以後繼續去找找哪些東西是方形和圓形組成的。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鞏固對常見平面圖形的認識,初步體驗平面圖形之間的關係,共用一條邊。

2、發展幼兒創造力和思維靈活性。

3、讓幼兒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4、讓孩子們能正確判斷數量。

活動準備:

火柴棒若干,三角尺,鐘錶,骰子,錢包,ppt。

活動過程:

一、兒歌律動《湊十兒歌》

二、新授課

1、出示生活中常見的平面圖形

師:小朋友你們來看看老師手中都有些什麼東西啊?

幼:三角尺、鐘錶、骰子、錢包

師:你們回答的非常好,現在哪位小朋友來告訴老師,這些東西都可以用什麼平面圖形來表示呢?

(出示ppt)

幼:圓形、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2、用火柴櫃拼搭圖形,引出公用邊。

師:小朋友們非常棒,現在請小朋友們看看這些是什麼圖形?有幾個“它們是由幾條邊組成的呢?

幼:三角形,2個,它們分別是由三條邊組成的`。

師:好,那麼請小朋友拿出你的右手食指我們一起來數一數,一條邊,二條邊,三條邊。現在請小朋友們從學具中拿出六根小棒來自己拼出兩個三角形,老師看看誰拼的又快又好。(巡場指導)

我們一起來看看大家都拼出來了沒有?現在老師有一個難題要考考大家?請大家拿走其中的一根小棍放回學具盒裏,用剩下的5根小棍看看還能不能拼出兩個三角形了?

幼:(用實物投影儀)小朋友自己來擺一擺。

小結,我們一起來數一數,看看這兩個三角形有幾條邊,是不是由一條我們數了兩次,這條共用的邊,我們就叫它“公用邊”

3、繼續讓幼兒拼搭圖形,感知圖形邊的共用特徵。

師:現在老師再來考考大家,請小朋友自己擺出1個正方形和一個三角形,並數數有幾條邊,共用了幾個小棍?

幼:正方形4條邊,三角形3條邊,一共用了7根小棍。

師:取走其中的一根小棍,,那你怎麼拼出一個三角形和一個正方形?

幼:自己拼,巡場指導。

師:好,我們請一個小朋友上來拼一拼,我們大家一起來數一數。

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圖形公用邊的含義,他們都是共用一條邊,就叫做公用邊。

4、出示複雜圖形,尋找公用邊,加深印象。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下列圖中的圖形,有沒有公用邊,有的話有幾條?

小結,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圖形是多種多樣的,他們的公用邊有可能不只是一條,大家要善於發現公用邊。

三、鞏固練習

請小朋友們拼出5個正方形,看看誰用的火柴棒最少?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看、聽、說上與節奏建立一種感官的聯繫,能將動作、圖形、語音三種總譜熟悉的結合。

2、幼兒學看指揮,能跟着老師的指令和音樂分聲部表演及演奏樂器,理解節奏。

3、鼓勵幼兒大膽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體驗其中的樂趣。

4、初步學習用對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5、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教學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引導幼兒在看、聽、說上建立一種感官上的聯繫,能將三種總譜。

熟悉的結合

活動難點:理解節奏、能跟着節奏與看教師的指揮,分聲部表演及演奏樂器。

活動準備

1、圖形總譜,準備好的音樂《土耳其進行曲》

2、易拉罐、快板,石頭等樂器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情境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小朋友們,再過幾天,森林裏面就要舉行音樂會大賽了,動物們都準備好了自己的參賽作品去參加比賽,我們也去參加吧!可是我們都沒有準備,怎麼辦呢?別急,請看,老師今天爲小朋友們準備了一首好聽的樂曲,我把它畫成了圖譜,我們一起來把它用樂器演奏出來最後去參加音樂會大賽吧!二、基本部分

二、教師引導幼兒用語言,動作來練習節奏

1、引導幼兒熟悉圖譜

(師:看,老師請來了小魚來跳舞加入我們的隊伍,和我們一起演奏,我們來看看它是怎樣跳舞的?---小魚們排成了一排,遊遊遊遊,圍成圓圈轉轉轉,小魚,小魚,遊遊遊遊,轉圈圈,一直這樣在水裏跳舞。啊,原來他們是這樣跳舞的,我們一起來給小魚配配音。)

(1)教師富有節奏的念語音總譜

(2)教師再一次富有節奏的念圖形總譜

(3)教師與幼兒一起有節奏的看着圖譜念語音總譜(節奏練習)

(4)教師與幼兒再一次用語音總譜進行節奏練習

三、教師與幼兒用語言、身體動作來表現節奏,對樂曲進行再次欣賞

(1)教師引導幼兒用身體表現節奏

(2)教師與幼兒再一次用身體表現節奏,鞏固練習

(3)教師引導幼兒將語言動作結合起來表現節奏

(4)教師再一次引導幼兒用語言、動作表現節奏

(5)教師第三次引導幼兒用語言、動作表現節奏,使幼兒熟練得掌握

(6)教師與幼兒一起伴隨着音樂,將語言、動作合起來練習節奏

(7)教師與幼兒再一次合着音樂練習節奏

四、組織幼兒進行樂器演奏,正確使用樂器,引導幼兒用多種方法進行樂器演奏

(1) 教師介紹樂器,並引導幼兒正確使用樂器

(2) 教師和幼兒討論配齊,幼兒能大膽地嘗試各種樂器進行節奏練習並嘗試

(3) 幼兒看老師的指揮,徒手假設演奏樂器(不合音樂)

(4) 幼兒看老師的指揮,用樂器跟着指揮演奏(不合音樂)

(5) 幼兒用樂器,並看着老師的指揮合着音樂演奏

(6) 幼兒再一次用樂器,合着音樂與看教師的指揮來演奏,鞏固練習

五、結束部分

教師小結,自然而然的結束本次活動。

好,小朋友們表現的非常的棒!今天我們都成了能幹的演奏家了。你們玩得開心嘛?那音樂會比賽的時候,我們就帶着今天的音樂演奏去參加比賽,爭取拿第一!小朋友們有沒有信心?(教師自然而然的結束活動)

六、延伸活動

師:我們現在都熟悉音樂了,那我們就去我們的操場上,合着音樂也學一學小魚跳舞吧!(教師帶領幼兒在操場上合着音樂做做律動及創編舞蹈動作)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我以幼兒的需要爲主導,以一定的情境貫穿整個活動,以教師和幼兒的互動爲整個活動的支撐。快樂地、完整地開展了本次活動。在活動的設計和構思上,依據綱要中藝術領域所提出的總目標,喜歡參加藝術活動,並能大膽的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創造的這一理念,以及豐富幼兒對音樂的認知審美感,來開展了本次活動。上完此活動,感悟如下:

(1)活動中我應該尊重幼兒的個性,尊重、理解並接納幼兒提出的每一個問題,而不是對幼兒的問題避及不談,讓幼兒有自己充分展現自我的空間。整個活動,我爲幼兒提供了豐富的打擊樂器,讓幼兒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和想象,自主選擇樂器並嘗試。教師與幼兒之間的互動,以及幼兒與同伴之間的合作,都使幼兒在與同伴之間,與教師之間都建立了一種團結合作的情感,幼兒對音樂的表現力以及對節奏的掌握的能力方面都得到了自主、全面的發展。

(2)在活動的開展過程中,教師對幼兒的現有水平與經驗把握得不是很好。教師應該轉變自己的教育思想,在活動中,教育思想直接影響制約着活動的設計及方法。教師應該把更多的東西拿給幼兒自己創造和發揮。而不是教師把自己的想法強加或者代替幼兒的想法。對於大班孩子的年齡發展特點,這個活動對孩子們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加上需要運用手、眼、嘴幾種感官共同協調來完成,所以孩子們能夠完成是非常不錯的。所以,教師應對幼兒的水平與能力做一個很好的評估。教師以參加運動會會爲整個活動支撐的情境,以整個情境爲線索,引導幼兒自然地參與到整個活動中,促進了幼兒的思維能力的發展,以及培養了幼兒良好的音樂素養能力。最大限度的促進了幼兒的發展。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喜愛文學作品,體驗貓變大後發生的趣事。

2。能隨故事情節展開想像,嘗試續編故事。

3。大膽地參與討論,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想法,發展求異思維。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1。圖片

2。已簡單瞭解酵母的作用。

活動過程

1。看看越變越大的貓。 ——幼兒分散自由結伴欣賞圖片,教師啓發幼兒重點觀察圖中貓的變化。 ——引導幼兒說說:你看到了什麼?小貓有什麼變化? ——這是一隻麪包房裏的貓,它爲什麼會變得越來越大?讓我們聽聽故事吧!

2。聽聽麪包房裏的貓的故事。 ——傾聽故事第l節至第7節。 ——小貓莫格的家在哪兒?它是怎麼變大的? ——小貓是怎樣越變越大的? 它變得像什麼?(幫助幼兒理解莫格在逐步變大) ——引導幼兒討論:你覺得小貓變大好不好?會發生什麼事?爲什麼? ——莫格越變越大,麪包房裏都裝不下它了,它只好住到外面去了,你們猜它會碰到哪些事呢? ——傾聽故事後半部分。 ——洪水來了,是誰救了大家?它是怎樣做的? ——雖然莫格的變大,給大家添了不少麻煩,可是,也正因爲它的變大才擋住了洪水,救了大家。

3。編編有可能發生的故事。 ——變大的莫格還會遇到哪些事呢? ——引導幼兒大膽想像莫格變大以後發生的事情。 ——幫助幼兒整理續編的故事情節。(如:提示幼兒小貓變大後還會變小嗎?會發生哪些事情呢?)

活動建議

1。活動後,提供角色指偶投放到區角,讓幼兒跟着錄音講講故事,也可根據自己續編的內容,自制指偶在區角中操作講述。

2。活動中,也可讓幼兒用肢體(藉助身體的伸展)來表現小貓吃完酵母后,越變越大的形體,體驗變化的樂趣。

附:麪包房裏的貓

胖麪包師每天早晨很早很早就起牀去做麪包。他先在麪糰裏放上酵母讓麪糰慢慢脹起來,越變越大,再放到爐子裏去烤成麪包。

莫格是胖麪包師養的小貓,每天早上都到麪包房去捉老鼠。捉完老鼠,它就趴在爐子邊上打瞌睡。

這幾天,外面總是下大雨,小貓莫格追老鼠,淋得全身都溼透了。

胖麪包師心疼地用毛中把莫格擦乾,把酵母放到牛奶裏讓莫格喝下去。麪包師說:“莫格,你受涼了,吃一點酵母就不會感冒了。”莫格喝了有酵母的牛奶,又趴到爐子邊上打瞌睡。

睡着睡着,莫格的身體脹起來,越變越大,越變越大。

一開始莫格變得像綿羊一樣大。

後來它變得像馬一樣大。

再後來莫格變得像河馬一樣大。

莫格越變越大,麪包房裏都裝不下它了。莫格只好住到外面去。它擋在馬路上,汽車開不了,人也走不了。

麪包師只好帶着莫格往城外走去。他們走到一個山谷的河邊,莫格餓得走不動了。

麪包師回去把麪包和麪團都拿來給它吃,莫格吃了以後,身體又脹起來,變得像一頭大象了。

教學反思:

大班的孩子開始有自己的觀點和辯駁別人的傾向了,所以當故事中有矛盾衝突點時,我給予了他們辯論的機會,最終孩子的辯論分爲兩派:認爲莫格變大是好事的說:莫格可以用自己的身體擋住洪水,保護人們。

認爲莫格變大是壞事的說:莫格會影響交通,會把房子撐破,會把別人都食物都吃完等等。通過辯論這種互動形式,孩子們瞭解了對方的理由,給了自己另一個思考的方向,讓孩子們潛移默化中學會如何傾聽分析別人的意見和想法,同時也讓孩子看待問題也變得更爲全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