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有關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模板集錦9篇

有關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模板集錦9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9W 次

作爲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有關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模板集錦9篇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感受生活中蘊藏的各種節奏,體驗節奏給大家帶來的快樂;

2、鼓勵幼兒創造性的用身體動作表現節奏;

3、引導幼兒用各種自然物表現不同的節奏。

重點:感受節奏,並用身體動作表現節奏;

難點:用各種方式表現節奏,創編新的節奏

活動準備:

1、兒童經驗基礎:幼兒對節奏感興趣。

2、材料準備:塑料袋、易拉罐、娃哈哈瓶(內放豆子或沙子)、飲料瓶,筷子、杯子,碟,鐵盒子若干、臉盆、碗、、算盤、小板凳,木頭積木等生活中的物品;歌曲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讓幼兒發現生活中有節奏的聲音,初步感受節奏

1、教師示範用發出一些生活中有節奏的聲音,讓幼兒拍手錶現節奏。

●牛叫,哞--哞---哞---哞---!”你聽到了什麼聲音?裏面藏着什麼節奏?我們一起來學學看,“哞---哞---哞---哞---”,你能拍手告訴大家嗎?除了拍手你還有什麼方法可以表現這種節奏?

●你們真能幹,我這裏還有不一樣的節奏,你能聽出來嗎?。(青蛙叫)真有趣,青蛙的叫聲也是有節奏的。我們一起學學看,你還可以用什麼方法表示“呱呱呱呱呱!”這種節奏呢?

●同上方法,老師分別發出:小雞:嘰嘰嘰嘰嘰嘰,母雞:咯咯咯咯嗒,火車:嗚----轟隆隆隆,等聲音。你聽出了什麼節奏?除了用嘴巴說,我們也可以用其他的方法來表現這種節奏。那我們跟着他一起試試!

●小結:真有趣,我們生活中的許多聲音都是有節奏的。有的長,“噠——噠——噠——”,有的短“噠噠噠”,還有的長長短短連在一起,“噠——噠——噠噠噠”,都是不一樣的,真有趣。

二、幼兒嘗試用不同方法及材料表現節奏。

1、請個別幼兒示範用用不同材料表現節奏。

●指導語:今天,其實還有更有趣的事情呢,老師在旁邊放了很多東西,這些東西都能發出各種好聽的聲音,你能使這些聲音也變得有節奏嗎?我隨便去找一樣東西吧(算盤),誰願意來試試看?

●(請個別幼兒)聽出它裏面的節奏了嗎?我們來一起拍拍看,好,那他玩算盤,我們用自己的方法來學學這種節奏。誰還想出了和他不一樣的節奏?這種節奏不一樣在哪裏,長長的,還是短短的?他真棒,你們也想來試試嗎?

2、幼兒自由挑選材料用不同的方法演示各種節奏。

●你可以一個人或者找幾個好朋友一起去找找有趣的節奏,待會我們比一比哪些小朋友找出來的節奏長長短短的很好聽,又很有趣!好趕快去試試看!

3、鼓勵幼兒表現不同的節奏,同伴之間互相交流。

4、請個別幼兒到前面表現找到的節奏。

5、小結:今天,我們玩節奏真是開心啊,原來我們生活中有這麼多不一樣的節奏,節奏給我們帶來了很多快樂。

三.遊戲:搶椅子,讓幼兒能根據幼兒搶椅子的情形,打出相應的節奏,鞏固對節奏的理解和掌握。

四、欣賞歌曲,讓幼兒嘗試集體爲歌曲伴奏。

1、欣賞歌曲,《一二三四五六七》感受歌曲節奏變化。

●指導語:老師知道我們小朋友學過一首很好聽的歌曲,歌曲裏面有許多有趣的節奏,你們有沒有發現過,以前我們沒有注意這些長長短短的,今天肯定能聽出來,不過要聽仔細嘍!

●真好聽,有沒有聽出裏面的節奏呢?那好,你能用我們剛纔玩過的東西爲這首歌配節奏嗎?你想用什麼東西?你去,。大家都去找到你想要的東西,準備好了嗎?我們請老師準備一下音樂。

2、引導幼兒跟着歌曲的節奏來表現,請個別幼兒上來演奏,提醒幼兒跟上節奏。

3、集體面向大家再次爲歌曲配節奏。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2

活動背景

隨着春天的來臨,“花”成了幼兒關注的焦點。在“有用的植物”這一主題中,大家談論着自己喜歡的花,瞭解着花的特殊作用和有趣的寓意。

在參觀了花市、花園後,幼兒不僅認識了更多的花,而且被花的千姿百態深深吸引。幼兒試着用各種材料製作花,欣賞關於花的各種歌曲,還在班級裏開起了自己的花店…

爲了讓幼兒進一步個性化地表達對花的情感,提升對生活中美的追求與嚮往,設計了本次音樂活動“花兒朵朵開”。活動中融入了流行音樂與經典的音樂段落,藉助音樂讓幼兒充分感受與表達花開放時的美麗。

活動目標

1.在“種花”“開花”的音樂情景中,能伴隨音樂的變化用舞蹈動作大膽地表達表現。

2.進一步感受春天裏花兒朵朵開放的美麗多姿。

活動準備

與主題相關的經驗(略):多媒體課件、音樂錄音。

活動過程

演唱歌曲《茉莉花》進入情景。

一、種花

1.聽賞A段音樂,引出“種花”。

師:有一些小朋友天天盼望着春天到來。因爲花仙子送給他們一包珍貴的禮物――一各種各樣的花籽。春天一到,小朋友們趕緊拿着這包花籽來到街心花園,他們到花園裏去幹什麼呢?讓我們來聽一聽。(聽賞A段音樂。)

2.聽賞教師歌唱,感受A段樂曲“種花”的歡樂。

3.幼兒跟隨A段音樂表現種花。教師先請個別幼兒交流自己種花的動作與各種節奏;師生隨着音樂展開對話。(我在這兒種了一朵“××”花。)

二、開花

1.聽賞B段音樂。

師:暖暖的春風輕輕吹,春雨沙沙地澆灌着大地,不多久,花種子發生了變化。(教師彈奏B段音樂。)

師:你從音樂裏聽到花種子怎麼了?

2.幼兒表演花種子生長、開花的過程。

3.欣賞多媒體,進一步感受花種子隨音樂的變化生長開花的過程。教師引導幼兒跟隨音樂變(結束後請幼兒交流“看了以後有什麼感覺”。)

4.幼兒結伴表現花種子的生長過程。教師引導幼兒跟隨音樂變化進行表現。

5.分配角色,合作表現B段音樂。

師:誰會幫助花種子長大、開花?(引導幼兒遷移已有的主題經驗,並用舞蹈動作表現。)

師:(結語)花代表着美麗,象徵着幸福,祝福世界上的每個人幸福快樂。

提示:

1.這首歌曲的音域只有八度,適合幼兒園大、中、小班各年齡段的幼兒學唱。教師在教唱這首歌曲時,要注意前三句的第一小節附點音符的表達,還要注意每個樂句的結尾都有一個八分休止符,要唱得短而輕快。

2.爲了更好地表達“秋”的意境,可以引導幼兒分析歌詞:除了麥穗黃了,楓葉紅了,小草穿黃衣,樹葉隨風飄以外,還有什麼現象能代表秋?(比如,秋是豐收的季節,它帶給人們的是喜悅,等等。)

3.幼兒音樂活動的最好形式是裁歌載舞。這首歌是很好的歌舞表演材料,可以編成音樂劇,引導小朋友自己表演,讓“麥穗…‘楓葉…‘小草…‘樹葉…‘爺爺”“我”“小花狗”“小花貓”在活潑輕快的旋律中靈動起來。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會歌曲第一段,感受3拍子音樂的特點,能合拍地唱歌。

2.體驗歌曲歡快喜悅的情緒,認識冬季的特徵。

3.通過學唱歌曲,體驗歌曲的氛圍。

4.嘗試仿編歌詞,樂意說說歌曲意思。

5.讓幼兒知道歌曲的名稱,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詞內容。

活動準備:

1.《冬爺爺的禮物》PPT。

2.幼兒已有了解冬天的特徵的經驗。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發幼兒的興趣。

師:冬爺爺來啦,他要送禮物來了,你覺得它會送什麼禮物啊(出示ppt)

二、學習歌曲《冬爺爺的禮物》

1.看圖片記憶歌詞

先讓幼兒看圖片說一說,然後教師根據幼兒說的內容引出該圖片的相關歌詞。

師:對了,原來這些呀都是冬爺爺帶給我們的禮物,這些禮物美不美啊?我們一起把冬爺爺送出去的禮物再來說一說吧!

師:冬爺爺的'這些禮物不僅能說出來,老師還能唱出來呢?請你聽一聽哦!

2.教師範唱歌曲。

提問:你喜歡哪一句?

3.讓幼兒說一說,並根據幼兒說出來的帶領幼兒唱一唱,集體跟唱歌曲2~3遍。

師:這首歌叫《冬爺爺的禮物》剛剛我們唱的只是歌曲的一部分,現在我們來完整的聽一聽吧!請你告訴老師除了剛纔我們唱的你還聽到了什麼?

4.感知歌曲3拍子的節奏。

師:你們發現老師剛剛唱的時候在幹嘛呀?(做動作打節奏)

師:對了,我打了幾個地方?(3個)這個就是我們歌曲中的一個3拍子的節奏,請你們來跟着我打打看。(教師帶幼兒一起用動作打一打3拍子節奏)

師:現在我們邊打節奏邊一起來唱唱冬爺爺給我們帶來的禮物吧!

5.多種形式唱。

1)幼兒唱第一、第二段歌詞中相同的部分,教師唱不同的部分,再交換。

2)第一段男孩唱,第二段女孩唱,到“啦啦啦”大家一起唱。

3)表演唱。

三、遊戲《冬爺爺的禮物》。

師:小朋友,冬爺爺也給我們送禮物來了。(請一名幼兒做冬爺爺,其餘幼兒做禮物,邊唱邊舞蹈。)

活動延伸:

請小朋友們到音樂區把《冬爺爺的禮物》第二段唱一唱。

活動反思:

該歌曲是一首傳統的三拍子的歌曲,穩定的、冗長的節奏,相似的兩段式內容。這樣的歌曲很容易引起幼兒審美疲勞,因此,活動前我熟悉了教案後,決定:巧用策略,提高幼兒歌唱活動的興趣。

一、 利用圖譜,解決理解、記憶歌詞難。

只有讓幼兒新舊經驗搭起支架,幼兒學習才能真正進入“最適宜狀態”。歌唱活動中,歌詞的理解記憶常會稱爲歌唱的絆腳石,而用圖譜是突出重點,化解難點的有效策略之一。因此,活動前我精心製作了6張圖譜卡,在擺放時還動了些腦筋,兩段歌詞中頭尾兩句共用一對圖卡,學習時讓幼兒來擺放,“怎樣擺放讓大家能看出兩段歌詞,而它們頭尾兩句是相同的?”經過幾次實踐活動,幼兒才達成共識,雖然這是個小細節,但培養了幼兒認真思考的能力。

二、 營造愉快的傾聽氛圍。

歌唱教學也是藝術活動的一種。而藝術活動中讓幼兒感受美是首要的,所以我把享受歌唱的快樂作爲首要目標。活動中,我積極創設歌唱教學的情境,引導幼兒觀察美麗的雪景圖片,引導幼兒感受冬天的美,下雪天玩雪的快樂。漸漸得孩子們回憶起去年玩雪的快樂,笑容浮上臉夾。我趁熱打鐵,充滿感情地範唱。邊唱邊觀察孩子們,我發現幼兒的眼神也在微笑,他們自主地跟着我一起輕聲哼唱起來。一曲唱罷,活動室裏非常安靜,大家都相視一笑,我知道小朋友都體驗到了歌曲的美好。可以說,活動的重難點已經化解,帶着感情,帶着快樂,我帶領孩子們學唱,我又利用強弱符號對比,引導幼兒找出它們的不同:強烈和輕聲或者延長和休止,一首歌曲唱得有聲有色。我很輕鬆,幼兒很投入,效果也出奇的好。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運用故事的形式讓幼兒熟悉歌詞,並說說歌詞的內容。

2、通過傾聽樂曲,讓幼兒知道這是一首熟悉的流行歌曲曲調,能根據曲調、歌詞學習仿編歌曲。

3、學習運用動作表達歌曲,培養對音樂的興趣。

4、熟悉樂曲旋律,並用相應的動作進行表演。

5、引導幼兒根據已有的經驗,理解歌詞,用優美的聲音演唱歌曲

活動準備:

課前幼兒已熟悉流行歌曲《對面的女孩看過來》,狼頭飾一隻,鋼琴一臺。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

昨天晚上老師做了一個夢,你們猜我夢到了誰?(兔子、狼)

它們倆在一起會說什麼?

二、熟悉歌詞

1、狼說:“別看我長得很可怕,其實我很可愛”(按節奏說歌詞)

兔子說:“我左看右看,上看下看,看來看去你都是個大壞蛋,

我想了又想,我看了又看,做朋友的是還真難辦。”

2、幼兒重複說說歌詞。

三、熟悉樂曲

1、小朋友真能幹,現在我們要用兔子和狼的故事玩唱歌的遊戲。歌詞就在故事裏,曲子在哪兒?請你們聽琴聲,你聽過這首曲子嗎?(老師彈“對面的女孩看過來”樂曲)

2、你們聽過這首曲子嗎?是誰唱過的?(任賢齊唱的流行歌曲)

3、什麼是流行歌曲?我們也來編一首自己的流行歌曲好嗎?

4、老師編出第一句:“對面的兔子看過來,看過來,看過來”

幼兒編唱:“別看我長得很可怕,其實我很可愛。”(老師提示:兔子怎麼說的,也編編看?)幼兒接着編唱:“我左看右看,上看下看,看來看去你都是個大壞蛋,我想了又想,看了又看,做朋友的事還真難辦。”

5、老師彈琴,幼兒演唱自己編的歌曲。(討論:最後一句歌詞可不可以用說唱的形式說出來?“做朋友的事還真難辦”)

四、遊戲活動

1、老師戴上狼頭飾問:“我是一隻改好的狼,你們願意和我做朋友嗎?請用歌聲告訴我!(老師唱狼說的話,唱完後小朋友接唱兔子說的話)

2、唱完整首歌曲,問幼兒:你們爲什麼不願意和我做朋友?(老師假裝把自己的尖牙齒拔掉,再和幼兒對唱一邊歌曲。)問:你們現在願意和我做朋友了嗎?

3、和聽課的客人老師玩對唱的遊戲。

問:客人老師,我們今天真高興,你願意和我們玩兔子和狼的遊戲嗎?你想扮演什麼?(和客人老師對唱幾遍,在最後一遍時,客人老師答應做朋友,歌詞最後一句改唱爲“做朋友的事真好辦。”

五、隨機教育

在平時的生活中你的朋友、同伴有了小缺點,要給機會讓別人改過,這樣你的

朋友會越來越多,好嗎?

活動反思:

《小兔和狼》是一首富有故事性的歌曲,二拍子,旋律簡潔流暢、活潑有趣。特別是趣味故事性的歌詞,形象生動,便於幼兒記憶。還有幼兒熟悉喜歡的小兔子,都是他們很感興趣的,也有助於提高他們參與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特別是最後大灰狼的出現,更是在遊戲時把活動氣氛推向一個新的**,讓幼兒在玩玩樂樂中學習,體驗快樂,很適合中班幼兒進行活動。

首先,從選材上看,我從幼兒的興趣出發,精心選材,小兔的形象是幼兒比較熟悉、喜愛的,能引起孩子情感上的共鳴,積極參與,熱情投入。在活動中,改變了以往教師示範的教學方式,而是讓幼兒創造性地探索小兔各種高興的動作,充分體現了幼兒的主動性。幼兒在活動中以自身特有的可愛的動作和形態爲集體做出示範,毫不膽怯,動作自然協調。具有節奏感。

整歌教學過程動靜交替,幼兒在不斷地動靜交替中,絲毫未覺疲勞,一直興趣盎然。教案設計中,通過提問採取了層層遞進的方法,活動的每一步都讓幼兒充分展現自己的經驗,然後對幼兒的經驗進行及時地整理歸納,使幼兒的經驗得到提升,幼兒在整歌活動中都使主動的,積極的,充滿了樂趣。

在教學過程中也存在着不足的地方:整堂課中,我說的太多,示範的太多,沒有留足夠的空間讓孩子自己創編。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律動遊戲、樂器伴奏、動物扮演等活動感受音樂活動的快樂。

2.瞭解音樂的兩種不同節奏並感受音樂的強弱。

3.在樂器伴奏活動中提升節奏感,掌握恆拍。

4.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5.熟悉樂曲旋律,並用相應的動作進行表演。

【目標重點】:

聽辨音樂速度(節奏),音樂的強弱。

【目標難點】:

對恆拍的掌握和合奏樂器表演。

【活動準備】:

道具:軍鼓,碰鈴若干,大小貼紙若干;

音樂:《鞋匠之舞》

【活動過程】:

1.導入部分:

T:小朋友們,今天大森林裏要舉辦一場森林舞會,你們想去參加嗎?

那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我們先來聽一聽今天舞會上的音樂。

播放音樂《鞋匠之舞》。(教師編舞步),小朋友跟着老師一起跳。

2.分析音樂的強弱

T:音樂已經結束了,那我來問個問題,你們聽到了幾段音樂?

這兩段音樂給你們什麼樣的感覺?誰來說一說?

T:我們發現了,第一段音樂聽上去沉重一些、渾厚一些,那我們用大的音符來表示;第二段音樂聽上去明亮一些、輕鬆一些,那我們用小的音符來表示。(教師分別在黑板上貼大小音符各一張,表示兩段音樂。)

第一段音樂:

T:小朋友們已經知道這段音樂的聲音比較沉重、渾厚,那我請小朋友來猜猜這段音樂適合哪些動物來跳舞呢?(請小朋友表演,可表演多種動物。先是個別表演,然後教師帶領小朋友一起聽着音樂表演)

第二段音樂同第一段

3.樂器伴奏(分析音樂的節奏)

T:小朋友們,你們還聽出來兩段音樂的其他不同的地方了嗎?(回顧第一環節中的律動遊戲,讓小朋友想起兩段音樂的節奏不同,同時聽音樂貼大小貼紙,輔助幼兒掌握節奏。)

用不同的節奏,拍身體各個部位

T:沉重的一段音樂速度比較慢,是……的節奏,明快的一段音樂速度比較快,是……的節奏

T:今天舞會上爲你們準備了好多樂器(軍鼓、碰鈴若干),小動物們想邀請你們來爲他們伴奏,你們願意嗎?

T:小朋友們請拿出你們座位後面的樂器來。你們知道怎麼伴奏嗎?

軍鼓的聲音是怎樣的?哪位小朋友來說一說。(碰鈴的聲音是怎樣的?)

那跟前面兩段音樂中的哪段音樂有一樣的特點呢?

T:那麼在待會兒的樂器伴奏中我們就邀請拿軍鼓的小朋友聽着第一段的音樂伴奏,拿碰鈴的小朋友聽着第二段音樂伴奏。

T:那現在我請拿到樂器的小朋友分爲兩隊(播放音樂)

(強化幼兒對聲音強弱的感知,使懂得不同的樂器對應不同的小動物跳舞的音樂)

4.森林舞會

T:舞會即將開始,我們需要十位小小音樂家,其餘的小朋友就一起來模仿小動物跳舞吧。(選出十個小朋友,請其餘的小朋友模仿小動物)

T:森林舞會開始羅~

音樂響起,小小音樂家們聽着音樂敲打自己手中的樂器,其餘小朋友聽着音樂模仿動物跳舞(要求踩準節奏)

在歡樂的舞會中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

我講授了《森林舞會》一課,學生們發言很積極,課堂氣氛很活躍。他們學會了很多的知識,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在教學中,我採用了討論的方法,學生們可以互相啓發、共同提高。孩子們的思維很活躍,能從多角度去思考問題,他們的學習效率很高。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在熟悉樂曲旋律的基礎上,初步感受京劇《戲說臉譜》;

2、通過京劇臉譜熟悉歌詞內容,初步學唱京劇《戲說臉譜》學習根據不同的臉譜角色,用合適的力度與動作來表現人物的性格特徵。

3、初步瞭解中國國粹——京劇藝術,並逐步喜愛京劇藝術。

4、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5、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活動準備:

1、京劇臉譜圖片:藍臉、紅臉、花臉、白臉、黑臉。

2、京劇臉譜實物。

3、欣賞過京劇表演片斷。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京劇臉譜實物,與幼兒進行談話,導入活動。

師:您們見過這些面具嗎?在哪兒見過的?教師簡單介紹這些面具的特定名稱——京劇臉譜的由來。

二、教師出示京劇臉譜圖,讓幼兒初次欣賞京劇《戲說臉譜》

師:京劇聽上去與我們小朋友平時唱的歌有什麼不一樣?(唱起來很有精神;有很長的拖音,聲音有高有低不一樣)

三、幼兒學習歌詞內容

1、教師帶領幼兒認識不同臉譜的代表人物,簡單介紹這些人物的性格特徵及姓名。藍臉的竇爾頓在深夜偷偷的盜走了皇帝的御馬;紅臉的關公在戰場殺敵英勇無比;花臉的孫猴非常的神氣、機智;白臉的曹操精明、奸詐;黑臉的張飛俠膽仗義、但脾氣暴躁,生氣發脾氣時喳喳亂叫,很遠的地方都能聽見。

2、用兒歌的形式將歌詞內容朗誦給幼兒聽,並配上一定的表情聲調及動作。

3、幼兒學習朗誦兒歌,加深對歌詞的印象。

四、幼兒學唱京劇《戲說臉譜》

1、教師表演範唱。

2、幼兒跟隨教師學唱。

活動反思:

京劇藝術是我國傳統藝術寶庫中的一朵奇葩,被稱爲國粹而揚名海內外。現代京劇唱段《說唱臉譜》,將臉譜人物和濃郁的京劇韻味結合起來,幾位人物性格一目瞭然。從京劇臉譜入手,更容易激發出幼兒喜愛京劇藝術的情感。在這個活動課上,我一開始出示了許多臉譜,使幼兒感到既新奇又有趣,對這些人物的性格特徵及姓名也利用了故事的形式作了簡單的介紹,爲學習歌詞作了鋪墊,接着用兒歌的形式將歌詞內容朗誦給幼兒聽,並鼓勵大家一起朗誦加深了對歌詞的熟悉。接着老師就播放唱段《說唱臉譜》,讓小朋友說說與平時唱的歌有什麼不一樣。活動中的難點唱句進行了模仿練習,通過個別唱,小組唱,集體唱等多種形式,讓幼兒掌握歌曲。再觀看老師地表演,到嘗試用聲音動作表現歌曲,到最後帶上臉譜面具邊唱邊表演。活動中雖然幼兒學習的積極性比較高,但對重點唱句的掌握和用合適的力度演唱每個樂句,用動作表現不同人物性格方面不是很理想。活動後我進行了反思,幼兒對難點的突破和重點的把握應利用簡單的圖譜來提示幼兒回憶歌詞,讓幼兒通過看節奏圖譜和聽老師的示範演唱學會演唱。活動中幼兒用動作進行表演,可以從網上下載一些有代表性的京劇圖片,鼓勵幼兒自己探索模仿;在集中進行創編展示中,老師應用鼓勵性的語言激勵每位幼兒展示自己的動作。這樣,能充分結合幼兒的實際情況,使難點在幼兒的自主學習中得到了把握,而不是單純的模仿教師的動作,更尊重幼兒,體現幼兒的主體地位。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7

活動設計背景

在日常活動中,發現幼兒對警察、解放軍、海軍叔叔充滿了崇敬與嚮往,爲此在選取了《小海軍》這首極富童趣的進行曲風格的歌曲,這首歌曲的特點就是聲音有力、乾淨利落以及海軍的英勇與堅強的精神。

活動目標

1、初步引導幼兒感知音樂性質的變化。

2、願意用動作表達感受。

3、培養幼兒的聽辨能力和表現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體會音樂意境。

難點:用動作表達感受。

活動準備

進行曲,搖籃曲各一段,當兵圖片,睡覺圖片各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放音樂《我是解放軍》,讓幼兒跟着音樂踏步走進活動室。

二、基本部分:

1、 欣賞進行曲,激發幼兒自由表現。

(1)教師提問:現在讓我們來聽一段音樂,這段音樂聽起你覺得怎麼樣?

幼兒答:像解放軍走路。。。

(2)教師提問:如果讓你們走路你們會怎麼樣走?

引導幼兒自由的做出自己的動作。

(3)跟着音樂做自己喜歡的動作。

小結:剛纔我們跟着音樂學解放軍叔叔一樣走路,特別有勁有精神。

2、 欣賞搖籃曲,引導幼兒做出不同的動作。

(1)教師:我們再來聽一聽這一段音樂,你聽了會有什麼感覺?

(2)幼兒欣賞搖籃曲

(3)教師提問:你們聽了會有什麼感覺?

幼兒答:慢慢的,輕輕的。。

3、引導幼兒將搖籃曲與進行曲比較

教師提問:這首音樂和剛纔那首有什麼不同?那聽了這首音樂你想做什麼?(引導幼兒做出動作)

小結:這兩首音樂一個像解放軍叔叔走路一樣剛勁有力,一個像小寶貝睡覺一樣輕柔緩慢,是不同的兩首音樂。

教師:你們真棒,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和音樂玩個遊戲把。

三、 用遊戲表現音樂性質的不同。

遊戲規則:你聽到什麼音樂做什麼樣的動作。

教師放搖籃曲與進行曲,讓幼兒做出相應的動作

四、延伸部分:

回家和爸爸媽媽欣賞不同風格的音樂並做動作。

五、結束部分:

你們表演的真棒,那就讓我們學解放軍叔叔走路一樣到外面讓其他小朋友看看。

教學反思

《這是小兵》這節課是一節模仿課,在幼兒心目中神氣的小兵的形象很深刻,選擇貼近幼兒生活的人物形象符合了幼兒的年齡特點。因爲小班幼兒年齡小,他們的知識範圍比較侷限,所以小兵的形象能調動孩子們的興趣。

本次活動中有着輕快地旋律,並且模仿的動作很神氣,還有一系列的象聲詞,讓幼兒有着很強烈的表現慾望。

完整的欣賞歌曲,感受歌曲中的旋律,帶領幼兒跟着節奏拍拍手,此環節中我考慮到幼兒年齡小,對音樂的明銳度不夠強,讓他們一下子跟着音樂做組合的動作比較困難,所以我選擇先讓他們感受下音樂的節奏拍拍手,然後熟悉後再加上踏步的動作,最後加進象聲詞的動作。活動最後我還讓幼兒進行創編動作,讓他們把自己的成果展現給小朋友,大家一起分享快樂。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欣賞音樂,感知樂曲的結構,感受音樂的歡快和幽默

2.能根據音樂的變化,用簡單的符號、動作、表情及嗓音創造性地表現音樂。

3.體驗、參與和表演創造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幼兒對螞蟻和蟈蟈的特點有一定的了

2.物質的準備:音樂,ppt課件,螞蟻和蟈蟈的圖片,、螞蟻和蟈蟈的頭飾若干張,英文子母卡ABA、大沙帶

活動過程

一、設置情境,引起幼兒欣賞的樂趣,

1.以律動《郊遊》進入活動室,引導幼兒坐好。

2.小朋友你們知道現在是什麼季節嗎?

二、完整欣賞音樂,初步感受音樂的特點和內容

1.完整欣賞音樂,欣賞完了以後向幼兒發出啓發性的提問:"聽了音樂後你有什麼感受?"允許幼兒自由發揮想象表述對作品的理解。

2.對孩子的回答及時予以肯定和鼓勵,並引出活動課題"你們真聰明,小耳朵真靈",這首音樂的名稱就叫《歡樂頌》,它裏頭有着一個有趣的故事

3.結合課件,有表情的像幼兒講述故事(講述故事:秋天到了,果樹成熟了,住在樹下的三隻蟈蟈可高興壞了……..)從而激起幼兒的感知慾望

三、再次欣賞音樂,採用圖譜教學法,讓幼兒在主動探索中獲得對樂曲的經驗。

1.再次欣賞音樂,教師利用圖譜幫助兒感知樂曲結構,提出思考性的問題"小朋友,聽完音樂你們知道這個音樂有幾段嗎?

2.運用對比欣賞法,引導幼兒感知AB樂段的不同, 提問"A段和B段有什麼不同,A段是怎樣的,B段是怎樣的""你認爲那一段是螞蟻,那一段是蟈蟈"3.教師引導幼兒用聲勢或律動來表現音樂的形象"我們用拍腿拍手錶現蟈蟈號還是表現螞蟻好呢?"四、嘗試遊戲表演,加深對音樂的記憶1.鼓勵幼兒根據音樂內容自願擔當角色表演,用不同藝術形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

在遊戲的過程中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和反應,敏感地察覺他們的需要,對能力較弱的孩子及時予以幫助2.熟悉遊戲以後,把幼兒分成2――3組同時遊戲

活動結束

評價幼兒在遊戲中的表現

活動延伸

1.學習用打擊樂爲樂曲伴奏2.在角色扮演區分角色表演3.在歌唱活動中學唱這首歌曲的歌詞版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9

一、預設目標

(一)音樂智能

1、激發幼兒對音樂的興趣,引導根據童謠內容進行簡單的肢體律動。

2、初步認識樂器——響棒。

(二)整合其他智能

1.身體運動智能:在操場上玩遊戲。

二、活動資源

活動材料:1、小老鼠、小貓的頭飾。2、樂器:響棒 3、音樂《嘉禾舞曲》

三、示例活動

1、帶領寶寶到戶外有落葉的地方,邊念兒歌邊鼓勵寶寶觀察並感受樹葉飄落的到處都是的景象。

師:秋風吹,樹葉飄,紅葉黃葉往下掉。一片一片拾起來,和我一起做遊戲。

2、可運用優美和生動的語言激發寶寶對大自然的熱愛,加深寶寶對秋天到處都是落葉的美好景象的感受。

3、鼓勵寶寶用動作或語言表達對美好景象的感受,如學學小樹葉飄。

4、給每位寶寶一個小筐,並帶領寶寶找樹葉、撿到的樹葉放近筐裏。

5、可請配班老師協助分組進行活動,注意觀察寶寶的行動,保證寶寶在老師的視線內,注意寶寶的安全。

6、引導並鼓勵寶寶在撿樹葉的過程中注意觀察樹葉的顏色、形狀等。

c 四、活動指導策略:

(一)重點、難點

重點:感受秋天落葉的美好景象。

難點:喜歡親近大自然。

(三)活動形式:談話、戶外實踐。

四、活動觀察與

各關鍵能力表現突出表現較好表現一般備註語言能力

感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