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教案錦集七篇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教案錦集七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7W 次

作爲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麼什麼樣的教案纔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7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教案錦集七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將種子分類、排列,並做記錄。

2.初步理解物體的大小、數量與排列長短的關係。

3.增強幼兒操作活動的興趣,發展幼兒的思維、觀察、比較的判斷能力。

活動重點:理解物體的大小、數量與排列長短的關係。

活動準備:

1.課件。

2.種子排隊排列卡兩張(一張畫有三條一樣長的線段,一張沒有線)、記錄單、筆。

3.海洋球和乒乓球若干個。

活動過程:

一、認識種子。(2分鐘)

(一)出示狀元豆、黃豆、紅豆圖片,引導幼兒觀察。

師:今天,熊博士帶來了一些豆子,請大家看一看、說一說這些豆子叫什麼名字?它們的大小,顏色有什麼不一樣?

(二)鼓勵幼兒自由觀察,主動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看法。

(三):狀元豆是多色的,最大;黃豆是黃色的,比較大;紅豆是紅色的,最小。

二、種子排隊。

(一)第一次探索活動:感知數量相同,不同的種子排列長短不一樣。(8分鐘)

1.出示操作圖一,提出操作要求。

師:現在,熊博士要考考小朋友了.它給每位小朋友都準備了10顆不同的豆子。請小朋友在每條線上擺上10顆相應的豆子(出示畫有三個標記的圖片)。排隊的時候要從紅星開始,一個靠着一個,讓種子站在線上。在操作時要保持安靜,排完後放在桌上。聽到音樂結束,馬上回到坐位。

2.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3.討論交流:爲什麼都是10顆種子,排出的長度不一樣呢?

4.:三種豆子中,紅豆最小,排的隊伍最短;狀元豆最大,排的隊伍最長;黃豆不大不小,排的隊伍不長也不短。相同數量的種子,顆粒越小排列越短,顆粒越大排列越長。

(二)第二次探索活動:感知不同種子,排列長短相同時,數量不同。(15分鐘)

1.出示操作圖二,提出操作要求。

(1)介紹操作圖。

師:看看紙板上有什麼?這三條線怎麼樣?

(2)設疑:不同的種子在這三條一樣長的線上排隊,它們用的數量會不會一樣多?

(3)交代探索要求,幼兒操作。

師:請小朋友們在畫有三個標記的圖片的每條線上擺出相應的豆子,從紅線的地方開始,一個接着一個擺,使三種豆子排成的隊伍一樣長。數一數:哪種豆子用的數量最多?哪種豆子用的數量最少?把數字記到後面的格子中。在操作時要動腦筋、保持安靜,把雙面膠紙撕下時放在籃子裏。聽到音樂結束,馬上回到坐位。

2.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3.討論交流:紅豆、黃豆、蠶豆排成的隊伍一樣長嗎?爲什麼排一樣長的隊伍時,紅豆用得最多,蠶豆用得最少呢?。

4.:排成一樣長的隊伍,豆子顆粒越小,排列時需要的數量越多。豆子顆粒越大,排列時需要的數量越少。

三、結合生活實際,進一步理解。(3分鐘)

(一)師手拿海洋球、乒乓球,設疑:

(1)用相同數量的海洋球和乒乓球排隊,誰的隊伍長,誰的隊伍短,爲什麼?

(2)讓它們排一樣長的隊伍,海洋球和乒乓球誰用得多?爲什麼?

(二)師幼共同驗證。

四、遊戲《走鋼絲》。(2分鐘)

(一)介紹遊戲名稱及玩法。

師:熊博士要跟小朋友們玩一個遊戲,名稱叫走鋼絲。鋼絲很細,大家要從線起點處腳跟對腳尖走到終點線,數數你用了幾步?

(二)師幼示範遊戲一遍。

(三)幼兒兩兩進行走鋼絲的遊戲,來判斷腳的大小。

活動延伸:

在美術區各種種子、膠水、畫紙等,引導幼兒進行種子裝飾畫。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一、活動背景:

幼兒時期是想象發展的黃金時期,幼兒喜歡想象,善於想象,抓住最佳時期充分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將使幼兒終身受益,對培養創造性人才很有意義。爲此,我結合我園的研究課題“創設適合農村幼兒的學習環境”,充分挖掘和利用環境中的教育因素,利用幼兒熟悉的事物——毛線來作教材、教具,利用毛線形象各異、變化多端的造型激發幼兒的創造性想象,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和效率,設計了這則語言活動“有趣的線條”。

二、活動實錄:

活動目標:

1、對線條圖展開想像,發展幼兒的創造性想像能力。

2、要求幼兒完整、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發展幼兒口語表達能力。繼續學習創編故事。

活動準備:

1、線條圖兩張(如圖),各種顏色的毛線繩人手一份。

2、視屏轉換儀一臺。

活動過程:

一、看線條圖談話。

1、出示粘在紙上的線條圖,激發幼兒想象。

師:昨天,老師在織絨線時,發現絨線可以甩成許多圖案。你們看,圖上的線條多有趣呀,好象是這樣,又象是那樣。小朋友,你覺得它像什麼呢?”(請個別幼兒進行表達。)

幼:像筆架、像心電圖、像英文字母……

師:(作出肯定)真有點像!小朋友真會動腦筋。

2、轉動線條圖,變換線條的方位,激發幼兒新的想象。

師:(轉動手裏的圖案,使幼兒從不同角度觀察、想象)橫着看線條像什麼?豎着看線條像什麼?倒過來看線條像什麼?”

幼:橫看線條像山峯、波浪……豎看線條像小路、蛇……

師:真的很像。如果你能用上形容詞來說“像什麼樣的山峯、像什麼樣的波浪……就更好了!

幼:橫看線條像起伏的山峯、涌動的波浪……豎看線條像彎曲的小路、行進的蛇、上升的煙、側面的人臉……倒看線條像駱駝的背……

師:說得真好!

(評析:我們用筆畫一條彎曲的線,大人看了會說“這是一條曲線”,而小孩子看了會說“這是一條蛇”,這就是孩子的想象力在閃光。教師通過出示線條圖、轉動線條圖,與幼兒一起討論“象什麼”,一方面激發了幼兒對玩線條的興趣,另一方面也激起了幼兒的想象,爲以下活動的開展作鋪墊。)

二、引導幼兒操縱絨線形成線條圖,進行想像的發散。

師:教師操縱繩子形成一個線條圖。甩動繩子後鬆開手,讓繩子自然落地形成線條圖。

引導幼兒採用多種甩繩的方法,如抓住繩子的一頭甩動,或抓住繩子的中間甩動,或將繩子向上拋,或轉圈甩動繩子等,形成差異較大的線條圖,以促使想像的發散。

師:(讓幼兒展開想像)小朋友們看,線條圖現在又像什麼呀?

幼:橫看像一棵茂盛的樹、像漂亮的蘑菇房、像一頂廚師帽……倒過來看像老爺爺的鼻子和鬍子……豎着看像一隻肥肥的耳朵……

三、分散玩線條遊戲。

1、全體幼兒參與,每人拿一根毛線繩操縱,形成線條圖,要求邊玩邊想象。

師:我們每人拿一根絨線,用不同的方法甩動,讓毛線繩落在桌子上,然後左看看,右看看,想一想它像什麼。

幼兒操作講述,教師巡迴指導,引導幼兒邊玩邊輕聲講述“我覺得它像XX”,鼓勵幼兒相互間觀察和講述。

請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用完整的語句“我覺得它像XX”表述自己的發現。藉助視屏轉換儀展示幼兒作品,及時鼓勵幼兒認真觀察,積極表述。

(評析:一條繩子形成的曲線變化多端,每甩一次都會出現新的線條圖。通過線條圖的可變性和新異性吸引幼兒,促進了幼兒無限的想象。)

2、第二次操作講述,要求幼兒能將線條圖編成一段話。

師:這次可以拿一根毛線繩,也可以拿兩根毛線繩操作;可以單手操作一條毛線繩形成一個線條圖,也可以雙手各操作一條毛線繩,形成兩個線條圖,邊操作邊輕聲講講它像什麼,在幹什麼或是什麼樣的。

教師巡迴觀察、指導,幫助能力差的幼兒完整講述。

請個別幼兒講述,及時幫助幼兒講完整語句。藉助視屏轉換儀展示幼兒作品。

幼A:我覺得它像一隻蝴蝶,蝴蝶飛來飛去在找夥伴玩。

師:誰能用不同的話來說說這幅畫呢?

幼B:我覺得它像一隻美麗的蝴蝶,它在陽光下跳舞,吸引了許多的動物來,它們都誇蝴蝶跳舞跳得好……

幼C:我覺得它像一隻北極熊,它的腳踩在冰冷的雪地上,尋找吃的東西,可是什麼也沒找到。

幼D:我覺得它像一條蛇,它把長長的身子蜷在一起,正在泥洞裏冬眠呢!

師:誰還能用不同的話來說說這幅畫呢?

(評析:在幼兒掌握講述完整語句的基礎上加深難度,讓幼兒同時操作兩根毛線,學習用一段話進行表述,激發了幼兒對創編故事的興趣。)

3、第三次操作講述,要求幼兒能將線條圖編成一個故事講述出來。

師:現在請你繼續玩絨線,需要幾根便拿幾根。看看這回它又象什麼,然後把它們編成一個小故事。講講故事發生在什麼地方?有誰?它們在幹什麼?結果怎樣?編好後講給旁邊的小夥伴聽。

幼兒邊操作邊進行創編故事,教師巡迴觀察、指導,幫助幼兒確定主題,完整講述故事。

藉助視屏轉換儀展示幼兒作品,幼兒講述自己編的故事,要求講述的幼兒聲音響亮,語句、情節講述完整,其他幼兒能耐心、專注地傾聽。

幼A:星期天的早晨,我和爸爸、媽媽一起乘着摩托車到外婆家玩。開着開着,一不小心撞到了一棵大樹上,我們都摔了個大跟斗。

師:是嗎,講得真好!不過以後可要注意安全。

幼B:有一個小姑娘,長着一條長長的辮子,走起路來蹦蹦跳跳的,辮子也跟着一跳一跳的,可好看了,大家都很喜歡他。有一天,小姑娘和幾個朋友一起在草地上放風箏,一個小朋友不小心摔到了一個小坑裏,他爬也爬不出來,急得哭了起來。小朋友們看到了,急忙說:“別急別急,我們來幫你!”可怎麼幫呢?小姑娘想到了一個辦法,她把長長的辮子甩進小坑裏,大聲說:“你別哭,你抓住我的辮子,我們把你拉起來!”嘿喲、嘿喲,大家終於把這個小朋友拉了上來。

(評析:把幾個線條圖組合起來編,內容複雜了,要求提高了,不僅要說出象什麼,還要說出線條之間的關聯,講出一段情節來。教師通過提示啓發幼兒想象線條是某個角色、某個景物來引導幼兒編講小故事。活動中教師也給予了孩子充足的時間,滿足了幼兒講述的需要。)

四、教師小結,結束活動,肯定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

師:今天我們跟絨線做遊戲,有趣嗎?小朋友們都很會動腦筋,編了許多好聽的故事,我想小、中班的弟弟妹妹也一定很喜歡聽,我們一起去講給他們聽,好嗎?

三、活動評析:

教師選材新穎,能將幼兒身邊熟悉的毛線來作教材、教具。活動從轉動圖形入手,有效地激發了幼兒的興趣;步驟由淺入深,層層遞進,幼兒能夠接受;不同難度的操作,也確保了幼兒的參與性、主動性,使幼兒的語言能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整個活動都是幼兒的自主活動,既動手又動腦,孩子們玩得高興,說得積極,全體幼兒都能在主動的運動中獲得發展。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遊戲目標:

1、 通過夾豆豆的動作,鍛鍊手部力量和手眼的協調能力。

2、 請家長引發寶寶觀察、觸摸豆子和夾豆的興趣,樂意學說兒歌。

3、 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4、 通過活動幼兒學會遊戲,感受遊戲的樂趣。

5、 能遵守規則玩遊戲。

遊戲準備:

托盤`塑料夾子、兩個小碗、大豆10粒左右。

遊戲過程:

1:教師出示小碗(碗裏有豆子),搖一搖,讓寶寶聽一聽發出的聲音,看一看, 你們認識這些豆嗎?

對家長的指導語:請家長引導寶寶觀察豆子的顏色形狀,家長可以和寶寶一起說 "大豆豆,白豆豆,豆豆真漂亮。"

2:豆豆是圓圓的,光光的。讓幼兒嘗試捏一捏、搓一搓,用小手來感受一下。

對家長的指導語:在感知的過程中,家長可引導寶寶試着用大拇指和食指夾起豆豆。

3:請寶寶把盛有活動材料的托盤端到自己的座位上。教師示範:單手拿住夾子,邊把豆子從一個小碗夾到另一個小碗中,邊說兒歌"金豆豆、銀豆豆,大豆豆、白豆豆,一顆一粒不能丟,揀到我的碗裏頭"。

對家長的指導語:寶寶練習夾豆,開始學習時,大人可夾給寶寶看,動作幅度大些。家長和寶寶共同遊戲,家長夾一個豆子放入碗裏,寶寶再夾一個豆子放入碗裏,家長的動作會對寶寶起到示範作用。

4:鼓勵引導寶寶左右手學夾豆子,嘗試獨立完成。遊戲結束時,請寶寶把豆子放在碗裏把托盤放回原處。

對家長的指導語:培養寶寶物歸原處的良好習慣,會使寶寶終生受益。因此家長在家中要從點滴做起,堅持一段時間,寶寶的這個好習慣就會養成。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正確使用反義詞,豐富幼兒的反義詞詞彙。

2.能在遊戲中快速地說出反義詞。

3.學會與同伴友好相處。

4.發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5.學習遊戲的玩法及規則。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正確使用反義詞,豐富幼兒的反義詞詞彙。

難點:培養遵守遊戲規則的自覺性,能夠服從“警察”的指揮。

活動準備

紅綠燈指示板

活動過程

一、英語遊戲:Traffic Lights。

二、學習反義詞。

1.理解反義詞的含義。

2.教師出一個詞或一個句子,幼兒說出相反的詞或句子。

3.由幼兒代表出題,其他幼兒對反義詞。

三、學習遊戲:警察與司機

1.學習兒歌:警察與司機。

2.與幼兒一起討論,歸納出遊戲的規則。

a.警察說出一個詞或一個句子後,司機必須說出相反的詞或句子。

b.如果司機回答正確,警察就亮出綠燈,汽車即可通過。否則反之。

3.引導幼兒遊戲。

a.運用遊戲對話語言,逐步學習一對對反義詞。

b.與全體幼兒進行遊戲。

四、幼兒自主遊戲。

讓幼兒自由結伴,輪流扮演警察和司機,進行獨立遊戲活動。

教學反思

爲了激發幼兒的興趣,我在活動開始就帶領幼兒複習了一首小班就學過的英語歌曲:Traffic Lights,正好藉助這首歌幫助幼兒回憶一下已掌握的交通規則。沒想到小朋友對這首歌記憶尤深,且饒有興趣地邊唱邊做着動作。

這個語言遊戲是要求幼兒學會正確使用反義詞。我們平時接觸反義詞的機會並不多,事先我也沒有讓小朋友回家做任何準備,我並不瞭解小朋友究竟有多少有關反義詞方面的知識,所以在第二環節學習反義詞時,我先請一位幼兒解釋了一下“反義詞”。這位小朋友解釋得很對,她說:“就是意思相反的詞”。知道了這個意思,我就開始帶小朋友來玩對反義詞的遊戲了,我先出一個詞,然後請小朋友對反義詞。小朋友對得很好,而且很感興趣。於是我又讓小朋友出題,開始也出得很好,小朋友也能對出來。不久我就發現有的幼兒出的並沒有反義詞,對的幼兒也索性在他出的詞前面加個“不”字,意思不就也相反了嗎!發現問題,我立刻糾正,告訴他們意思相反的詞並不是就在原來的詞前面加個“不”,而是要說出另一個與它相反的詞;出題的小朋友也得注意,在給別人出題時,自己得先知道答案。掌握了這一原則,小朋友出題、對題更歡了,且詞彙是越來越多。

於是我引出了第三環節學習遊戲《警察與司機》,讓小朋友通過這個遊戲,從而豐富更多的反義詞詞彙。我先是讓一兩個孩子玩,後來發現遊戲過程中冷落了一些孩子,就讓一組幼兒做司機、另一組幼兒做警察玩遊戲,又發現另兩組孩子等的時間太長。

爲了能夠面向全體,顧及到每個孩子,我就帶小朋友到操場上,每人找一個朋友玩遊戲,然後交換。這樣每個孩子都有了遊戲的機會,且不要作任何的等待。同時還培養了孩子與同伴交往的能力。孩子們玩得很開心,每人掌握的反義詞詞彙也越來越豐富了。此活動結束後,我在下課和戶外活動時間還經常看到小朋友在結伴玩這個遊戲。

從這個活動中,我認識到幼兒園課堂教學中,教師首先要以孩子爲主體,同時要有駕馭課堂的能力,在引導孩子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地發現問題,不斷地變換教學手段和方法,從而讓每個幼兒都參與到活動中,準確地掌握知識。帶領幼兒遊戲時,要顧及到絕大多數的孩子,將個別示範與分組遊戲、集體遊戲相結合,可以根據幼兒的課堂情況不斷地變換遊戲形式,從而提高每個幼兒的學習積極性。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1.通過引導幼兒對周圍生活中大量變化着的事物的觀察,讓幼兒懂得事物是在發展變化的。

2.發展擴散性思維,培養幼兒知識遷移能力及探究事物變化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兩盆皺紙做的白花、酚酞、醋精、噴霧器。

2.課件。

3.圖畫紙、彩色筆幼兒每人一份;大蘿蔔(自制)一個,小狗、小貓等頭飾。 。

活動步驟:

1.教師爲幼兒表演小魔術(化學小實驗)“變色”,激起幼兒對事物變化的觀察興趣和求知慾望。

出示一盆用白色皺紙做的花,問這是什麼顏色的花?

(教師向塗了酚酞的白花上噴碳酸鈉溶液,讓白花呈粉紅色)

問幼兒白色花變成了什麼顏色的花,請小朋友閉上眼睛,教師再往粉紅色花上噴醋精,使紅花又變成白色花,然後讓幼兒睜開眼睛看看花又怎麼樣了。花的顏色怎麼會變啊?

2.看四季景色的錄像片,讓幼兒觀察、描述四季的變化。

請小朋友看課件,邊看邊想問題:裏面有些什麼在變化?原來是什麼樣的,又變化成什麼樣了?冰雪怎麼樣了?溫暖的春天, 小草、樹木、花朵變得怎麼樣了?夏季是從哪個季節變化來的?它與春季比,什麼地方不一樣?大雁爲什麼要南飛?……

看完課件後請幼兒回憶並回答老師的問題。

3.組織幼兒討論周圍生活中事物的變化。

教師可啓發幼兒說說,剛纔我們說的是季節的變化。想一想, 在平時生活中,你還看見了什麼在變化?你在哪兒發現過變化着的東西?

(讓幼兒三五成羣討論,教師可巡迴傾聽並參與討論)

小結:變化就是和原來的不一樣了,和原來的樣子不同了,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變化着的。

提問:小朋友有變化嗎?去年的你和今年的你有什麼地方不一樣了?變得怎麼樣?

4.畫變化圖,培養幼兒動手動腦能力。

發給幼兒每人一張長的梯形紙,對摺兩次,使紙面由小到大, 可畫四幅畫。讓幼兒把看到的、想到的、或經歷過的變化的事物用圖畫表現出來,畫面上要能看得出是怎樣在變化的。

幼兒作畫,教師具體輔導,把幼兒畫好的變化圖依次掛在黑板上,讚揚幼兒的創造。

5.表演遊戲《老公公種蘿蔔》,在遊戲中進一步體會事物的變化。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設計思路:

在區角活動和遊戲中,孩子很喜歡用積木經行建構,在活動中,經常會聽到孩子有這樣的`討論:“我的房子比你造的高!”“我的房子造的比你大!”“爲什麼你的房子比我小但是用的積木比我多呢?”“你用的積木比我多”。在數積木的過程中孩子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中間的積木看不見,不知道有多少。

於是針對孩子空間邏輯的發展,設計了這節以培養孩子有條理推測數量和挑戰空間邏輯的活動。我覺得這個題材對發展幼兒空間方面的計算能力還是非常有幫助的,因此想針對我部目前還不配備白板的情況下,對教案作進一步的調整和梳理,繼續設計出符合大班幼兒的教學活動。

活動過程:

目標:

1、 在數積木的過程中,學習有序地觀察和統計數量的方法。

2、 能清晰地表達觀察的內容,喜歡挑戰空間邏輯遊戲。

準備:正方體小積木;“積木房”圖片若干;記錄用紙和筆

流程:

一、 話建築,贏積木

導語:在我們居住的城市裏有各種各樣的老房子和新建築,你喜歡怎樣的房子,爲什麼呢?

激趣:想不想造一幢喜歡的房子?

過渡:今天我們就用積木來造房子!每組的桌上有幾塊積木呀?夠不夠造一幢房子?

那就請你們就分成4組在數積木遊戲中贏取更多的積木。

二、 爭回答,數積木

(一) 數數相同數量的積木房

導語:聽清題目喲!(出示相同數量積木建造的不同房子)

出題:我用積木造了4幢房子,請你們用好方法數一數,每幢房子各由幾塊積木建成的?

形式:將答案記錄在記錄紙上,呈現在每幢房子的下方,答對的爲本組加上一塊積木。

驗證:移去屋頂,拆層演示

重點提問:房子有幾層?每層有幾塊?一共有幾塊?

小結:數量相同的積木能造出不同的房子,只是有的積木被其他積木擋住了,我們不容易發現,點數的時候我們可以一層一層的數清楚,不多數,也不漏數看不見的那些積木。

(二)找找躲起來的積木塊

導語:有的小組領先了,有的小組暫時落後,不過沒關係,我又造了一幢房子,房子裏有些積木很頑皮,像玩捉迷藏一樣躲了起來。讓我們仔細觀察,把藏起來的積木找出來。

出題:準備好了嗎?請問這幢房子有幾層?每一層有幾塊?共有幾塊積木建成?

重點:移去屋頂,拆層演示,幫助幼兒學會數隱藏起來的積木塊。

小結:房子一層層往上造,如果上層有幾塊積木,那這些積木下一定也有幾塊積木

三、 造房子,數“磚塊”

(一) 造幢房子把分數

導語:經過兩輪的比賽,哪一隊的領先了呢?請每組朋友用你們現有的積木造一幢房子,然後我們一起來數數你們的房子由幾塊積木建成,共得到了幾分。

重點:鼓勵各組建造出點數上有難度(有多層、有重疊)的房屋

集體點數時一層一層數清楚

(二) 學做小小建築師

導語:(出示建房圖紙)你們造房子、數積木的本領都那麼大。那你們能不能在根據圖紙上的建房要求,在5分鐘內造出與圖上一模一樣的房子,並一層一層的數清楚他是由幾塊積木建成的呢?

要求:每隊派一個代表挑選喜歡的圖紙,用積木搭出與圖中相同的房子,要造的又快又好!

重點觀察:每組搭的房子是否與圖紙上的一樣,各組搭建、點數的方法。

驗證:他們搭的房子與圖紙上的一樣嗎?記錄的對不對呢?

小結:雖然各隊拿到的圖紙看起來不一樣,其實是同一幢房子從不同的角度拍出的照片,所以搭出的房子是相同的。

四、延伸:

導語:小小建築師們讓我們回去建造更多獨特的房子,考考你的好朋友們你是用幾塊積木建成的好不好!

教學反思:

今天的活動較爲順利的開展了,也達到了我預期的效果。還成爲了我園計算專題組的“一課多研”研討的課例,反思一路走來獲得成功的的原因,我覺得有:

a) 關注細節的設計

計算活動教具多,對環節間的小結語要求也高,在這一次組織活動前教案在我的腦海中一次次的“過電影”,把握了每一個環節的細節要點(孩子合作中可能的狀況、每一次小結重點提煉和梳理的內容、重難點落實的方式)。“細節決定成敗”,活動前我讓一個個環節都順溜了,我想這也是活動活動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吧!

b) 注重互動的有效性

我的教學對象是一羣大班的孩子,所以在今天的活動中我不僅關注師生間的有效互動,也爲孩子們創造了很多合作互動和思考的機會,無形中提高了生生互動的有效性。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的]

1、發現物體在空中會自由下落;不同物體、重量不同下落的路線不同;同一物體大小、形狀不同,下落的路線也不同。

2、能用直線和曲線來記錄重的和輕的物體下落時的路線。

3、仔細觀察事物,主動參與活動。

[活動準備]

紙飛機、竹蜻蜓、積木、彩紙、手工紙、蠟筆、作業紙、沙包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發現物體在空中會自由下落

1、幼兒自由玩竹蜻蜓和紙飛機,提出問題:竹蜻蜓和飛機開始在哪裏飛行?最後又落在哪裏?

2、 討論:它們飛到天上,爲什麼會落下來?

3、 知識點:地球有引力,所以物體會落下來。

4、 所有的物體都會下落嗎?

二、幼兒實踐

1、問題:它們下落的速度一樣嗎?爲什麼?(重的快、輕的慢)

2、你可以用不同的線來畫出他們下落的路線嗎?

3、你還可以用什麼方法來表示這些物體下落的路線?

三、探索發現

1、如何讓兩張一樣大的紙走不同的路線(直線、曲線)

2、知識點:同一物體形狀不同下落路線不同。

[活動延伸]

沒有引力會怎樣?(觀看視頻)瞭解宇航員是怎樣在太空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