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選】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範文合集9篇

【精選】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範文合集9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1W 次

作爲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範文合集9篇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瞭解人的各種表情可以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情緒。

2、知道開心的笑有助於身體健康。

活動準備:音樂:《粗心的小畫家》《找朋友》不同的臉部表情教具、有笑、生氣、害羞、發怒的表情

一個小朋友的面部輪廓圖,貼有五官

幼兒用書、練習冊

活動過程

一、教師放《粗心的小畫家》音樂,以談話的形式引出活動的主題

1、教師:丁丁是個粗心的小畫家,他每次畫畫的時候總是很粗心。瞧,老師這兒還有丁丁的一幅畫,讓我們看看他的畫上都少了什麼?

2、幼兒觀察後回答問題,並與教師一起一邊往畫上貼五官,一邊說說他們的作用。

二、利用教具引導幼兒瞭解各種表情(笑、生氣、害羞、發怒。)

1、教師拿着貼好的笑的表情教具,五官貼完了,大家看,小朋友是什麼表情呀!(笑了)

2、老師會變魔術,在他的臉上動一動。看他現在怎麼了(生氣了)

3、看一看這個小朋友又是什麼表情,害羞

4、小朋友的這個表情又是什麼?(發怒)

三、帶領幼兒玩變臉的遊戲,引導幼兒討論爲什麼笑會有助於身體健康

1、玩變臉

一個人做表情,大家猜。玩法(開始時大家一起念兒歌,嘴角彎彎,眼睛彎彎,猜猜我的心情怎麼樣?小嘴嘟嘟,眉毛皺皺,猜猜我的心情好不好?當兒歌唸完後,一個人做表情,大家猜,一個人說表情,大家做。玩法(遊戲開始相同,只是在唸完兒歌后,一個人說表情,大家做。

2、讓幼兒看幼兒用書,仔細觀察圖片中小朋友的表情,並進行討論

老師今天請來了很多很多好朋友,我們看看他們的心情怎麼樣?

看後討論:

老師小結:笑臉代表開心快樂,這樣的表情是最漂亮的,我們大家都喜歡,開心地笑還會有利於我們的身體健康,所以我們對待好朋友都應該笑哦!

四、讓幼兒聽《找朋友》的歌曲做遊戲,引發幼兒快樂的情感

我們一起來聽歌曲做遊戲,當歌曲開始時,你要去一個好朋友,在找到好朋友後要對好朋友做一個特別的表情,讓朋友感到快樂。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2

一、設計意圖

一天,一名寶寶跑到我面前說牙牙疼,我仔細一檢查,原來牙齒上長了許多小洞洞,發現是齲齒。針對寶寶的情況,我和寶寶們進行了交談,發現了大部分寶寶都不刷牙,不愛護牙齒。《綱要》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首位。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培養幼兒良好的飲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習慣和生活自理能力。爲鼓勵小班幼兒學會保護牙齒,讓牙齒也健健康康。我設計了這節小班健康活動《牙牙樂》。

二、活動目標

1、認知目標:感知牙齒的重要性。

2、情感目標:學會如何保護我們的牙齒,讓牙牙保持健康。

3、能力目標:學習正確的刷牙方法,養成刷牙好習慣。

三、活動準備

1、課件《牙牙歷險記》,已學習兒歌《小牙刷》。

2、自制模擬牙齒衣服一件。(牙齒髮黃、上面有小洞洞)。

3、小鏡子若干、牙刷人手一份、牙膏。

4、歌曲《蘋果、蝴蝶》。

四、活動過程

1、情景表演導入活動,激發幼兒興趣。

教師身穿牙齒衣服,以牙齒的口吻:“哎呦、哎呦,疼死我了。誰來幫幫我呀!

師:寶寶們!你們願意幫助我嗎?(願意)

師:我們一看牙齒寶寶怎麼了?

幼:牙齒寶寶不開心、牙齒有些地方變黃了、有些地方出現了黑黑的洞洞。

師:那你們知道牙齒爲什麼會變成這樣嗎?

2、欣賞課件《牙牙歷險記》。

幼兒仔細觀看課件《牙牙歷險記慢慢》,欣賞健康的牙齒是怎樣變黃、慢慢出現黑黑的洞洞。

3、討論如何保護牙齒。

(1)照鏡子,看看自己的牙齒。

師:寶寶們!我們一看我們的牙牙。它是怎樣的?有沒有出現齲齒?幼兒討論回答。

(2)討論牙齒的重要性。

牙齒是人體最堅硬器官,它的本領可大了,有咬切、撕裂、研磨食物,和協助發音的功能。

(3)牙齒變黃、出現黑洞洞的原因。

幼兒討論回答,教師:經常吃甜食,睡前吃零食,不愛刷牙。

(4)如何保護牙牙?

幼兒分組討論,教師:不宜吃太多甜食,多吃粗糧、蔬菜、水果、牛奶等食物;不要咬手指頭、玩具等異物,不要用舌頭舔牙齒;避免吃太多過冷、過熱以及酸辣食品;飯後漱口;養成正確的刷牙方法;如牙齒有病,應及時就醫。

4、師幼一起來學習刷牙。

(1)師幼複習兒歌《小牙刷》“小牙刷,手裏拿;牙膏慢慢往上爬;上下刷,左右刷;刷得嘴裏白花花。”

(2)師幼一起手拿牙刷按照兒歌學習正確的刷牙方法。

(3)幼兒談談刷牙的感受。

(4)播放音樂,結束活動。

今天我們學會保護牙齒了,牙牙可開心了,那我們跟着歌曲《蘋果、蝴蝶》一起來秀秀你們的牙牙吧!(在刷牙的音樂律動中結束活動。)

五、活動結束

1、

2、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養成正確的坐、立、行姿勢,懂得姿勢正確的重要性。 2、激發愛護自己身體的情感,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設計】

在幼兒園《綱要》中將幼兒的健康放在首要位置,而在健康領域中幼兒身體的正常發育又是最重要的部分,幼兒時期是身體發育的重要時期,在這一時期幼兒不良的坐、立、行姿勢,很容易造成幼兒身體發育出現脊柱彎曲、歪肩等嚴重的問題,到成年以後難以糾正,因此爲了讓幼兒養成正確的坐、立、行姿勢,提高自我保護意識,本次活動中通過多媒體、圖片展示以及遊戲等形式,讓幼兒認識形成“駝背”的原因,感知“駝背”給生活帶來的不便,從而使幼兒在日常生活中自發地調整的坐、立、行姿勢,爲健康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

【活動目標】

1、養成正確的坐、立、行姿勢,懂得姿勢正確的重要性。

2、激發愛護自己身體的情感,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在日常生活中觀察“駝背”人的姿態。

物質準備:多媒體課件,森林的圖片,駝揹人的照片,音樂磁帶等,幼兒表演的服裝(解放軍服裝、時裝等)和道具。

情景創設:小舞臺、超市、廚房等遊戲場景。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觀察森林的圖片,說說:森林裏的大樹樹幹有什麼不一樣?(有的挺拔、有的彎曲)有的大樹樹幹爲什麼會彎曲得象一個小駝背呢?

2、展示課件,請幼兒認真觀看有關小樹苗成長的過程。

思考:

(1)哪些小樹苗長大以後變成一個威武雄壯的解放軍戰士?

(2)哪些小樹苗長大以後變成了小駝背?爲什麼?

3、展示一些“駝背”人羣的照片,讓幼兒觀察他們的姿態,說說他們美不美?他們爲什麼會變成這樣呢?(教育幼兒要愛惜自己美麗的身體,但不歧視有身體殘疾的人)

4、出示人體脊柱圖示,教師講解形成“駝背”的原因:人體的脊柱就像小樹苗的樹幹,在生長髮育的過程中長期保持不正確的坐、立、行及睡覺的姿勢就會造成脊柱彎曲,長大以後就變成小駝背了。

5、請幼兒觀察教師在日常活動中拍攝的幼兒生活照片,討論:哪些小朋友的坐、立、行及睡覺的姿勢是正確的?哪些是錯誤的?

6、請幼兒在創設的遊戲場景中扮演“小駝背”,表演舞蹈、唱歌,到超市購物以及在廚房做家務等,感受駝背給生活帶來的諸多不便。

7、展開討論:小朋友應該怎樣做長大以後纔不會變成駝背呢?鼓勵幼兒大膽表述自己的看法,並根據幼兒的討論結果進行小結。

8、大家輪流到小舞臺上走秀和表演:

(1)比一比誰坐、站、走得最美?教師用鏡頭將孩子們最美的瞬間拍攝保存下來。

(2)學做解放軍進行正步走、齊步走、隊列變化等的操練和演習。

【活動延伸】

生活活動:

(1)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提醒幼兒保持正確的坐、立、行及睡覺的姿勢,幫助個別幼兒矯正已形成的不良姿勢。

(2)開展“誰最美”的評比活動。

遊戲活動:以最美的姿勢在“小舞臺”上進行各種表演。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中教師通過小樹的生長課件直觀形象地讓幼兒感知形成“駝背”的原因,以遊戲讓幼兒切身體驗“駝背”的煩惱,使幼兒從心理上認識保持正確的坐、立、行及睡覺姿勢的重要性。教師協同家長截取了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行爲照片,當孩子們看到自己不正確的的坐、立、行及睡覺姿勢時,都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孩子們明白了怎樣的姿勢是最美的,他們在舞臺上,在老師的鏡頭前,愉快地展現自己最美的姿勢,在集中活動之後,繼續開展“比一比,誰最美”的活動,讓幼兒在日常生活中互相觀察、欣賞和評價他人的坐、立、行姿勢,相互督促和提醒,使幼兒良好的行爲習慣得以鞏固。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4

【活動目標】練習聽信號助跑跨跳,繞過障礙。體驗母雞媽媽對小雞的關愛之情。

【活動準備】在場地四周佈置小樹林(可樂瓶)、柵欄(用橡皮筋拉在椅子上)。雞媽媽頭飾一個,小雞裝飾若干,老鷹頭飾四個。

【活動過程】

談話:(教師出示母雞頭飾)小朋友,你們看,誰來了?(雞媽媽)今天,老師來扮演雞媽媽,你們扮演小雞,跟着媽媽到草地上練本領好嗎?(好)

——今天天氣真好,小雞們跟着媽媽到草地上練本領吧!

小雞練本領。

——教師戴母雞頭飾,幼兒戴小雞頭飾,幼兒齊說兒歌《小雞練本領》邊做動作,四散走走、跑跑、蹲下捉蟲等。

——(集合幼兒)小雞們,你們喜歡吃最美味的小蟲嗎?在草地那邊就有許多,可是我們要練就更難的本領了。先跨過柵欄,再繞過小樹林,一定要小心,不要碰倒柵欄也不要碰倒小樹。

——教師適當示範,組織幼兒練習,糾正幼兒的錯誤動作。

小雞快跑。

——聽說有幾隻老鷹妻從這裏飛過;等會兒你們聽到媽媽發出“老鷹來了”的信號時,就要趕快跨過柵欄,繞過樹林躲起來,不要讓老鷹捉住。

——請四名幼兒扮老鷹。雞媽媽根據老鷹的行動不斷地發出信號,小雞們根據信號做散步或越過障礙躲藏的動作。

——當老鷹捉到2—3只小雞時,小雞與老鷹對換角色。

小雞回家。

——小雞們真能幹,練就了一身躲避老鷹的本領,現在我們該回家休息去了。

【活動延伸】

——音樂《金孔雀》幼兒放鬆動作離開場地。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使幼兒知道水能解渴,應多喝開水。

2、讓幼兒講述水與人們的密切關係,瞭解自來水的來源。

3、教育幼兒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

活動準備

1、ppt課件:水的作用

2、ppt課件:如果沒有水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活動

1.教師拿着水杯喝水。

教師:小朋友,你們想喝水嗎?

2.請幼兒拿水杯喝水。

提問:喝完水有什麼感覺?我們喝的是什麼水?

二、瞭解自來水的來源。

1.我們喝的水是從哪裏來的?

出示自來水淨水過程圖片,向幼兒介紹自來水的淨水過程

2.江河裏的水我們能直接取出來飲用嗎?

江河裏的水不清潔,不能直接飲用,

自來水廠把江河裏的水抽上來進行加工、淨化、消毒,變成自來水,

通過自來水管道輸送到各個地方,我們打開水龍頭,自來水就會嘩嘩地流出來。”

三、水與人們的密切關係。

1.ppt課件:水的作用

瞭解水對人們的作用

2.ppt課件:如果沒有水

我們人要喝水,要洗衣服、洗菜、洗米做飯,沒有了水,

我們就沒有水喝,就會口渴,沒有了水我麼就不能生活。

3.節約用水,愛護水資源。

(1)教育幼兒要珍惜水資源,節約用水,不要隨便把水浪費掉。

(2)水的用處那麼多,我們應該怎樣節約用水?

(讓幼兒自由討論,教師提示幼兒講出:

我們洗手時不要把水龍頭開得太大,看到水龍頭滴水應馬上關起來……)

四、活動結束

1、教育幼兒多喝開水。

2、水對人體有好處,對人們也有很多用處,所以,水是我們的好朋友,

我們要節約用水,好好保護水資源。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6

中班健康活動:筷子操

活動目標:學習筷子操,感受做輕器械操的樂趣。

活動重點:正確掌握動作要領,要求動作到位。

活動準備:筷子每人兩束(用橡皮筋捆紮)。

活動過程:

預備姿勢:直立,雙手拿筷子於體側。(圖1)

第一節 四肢運動

第一個八拍

第1拍:左手前平舉,拳心向下,筷子成水平線。

第2拍:右手前平舉,拳心向下,筷子成水平線。(圖2)

第3~4拍:手腕轉動敲擊筷子兩下還原成預備姿勢。

第5拍:左手上舉,拳心向前。

第6拍:右手上舉,拳心向前。

第7~8拍:雙手上舉敲擊筷子兩下還原成預備姿勢。(圖3)

第二個八拍

第1拍:左臂側平舉,拳心向下,筷子成水平線。

第2拍:右臂側平舉,拳心向下,筷子成水平線。

第3拍:左手筷子碰右肩。

第4拍:右手筷子碰左肩。(圖4)

第5拍:左手放於體側。

第6拍:右手放於體側。

第7~8拍:雙手在體前下放敲擊筷子兩下還原成預備姿勢。(圖5)

第二節 伸展運動

第一個八拍

第1~4拍:左腳向左前跨一步呈弓步,同時向左轉體,上體稍前傾與右腿成直線,雙臂彎曲在左前方敲擊

筷子兩下。(圖6)

第5~8拍:兩臂交叉從胸前由上往下兩側打開,經兩側還原成預備姿勢。(圖7)

第二個八拍

動作與第一個八拍相同,方向相反。

第三節 體側運動

第一個八拍

第1拍:左腿向前側伸,足跟點地。(圖8)

第2拍:身體左傾彎腰。

第3~4拍:雙手在左腳上方敲擊筷子兩下,還原成預備姿勢。(圖9)

第5~8拍:方向相反。

第二個八拍

動作與第一個八拍相同。

第四節 體轉運動

第一個八拍

第1~2拍:左腳向左側跨一步,兩臂側上舉擊筷子兩下。(圖10)

第3~4拍:雙腳不動,上體向左轉90度,同時兩臂彎曲在胸前擊筷子兩下,還原成預備姿勢。(圖11)(

圖12)

第5~8拍:方向相反。

第二個八拍

動作與第一個八拍相同。

第五節 腹背運動

第一個八拍

第1~2拍:兩臂側平舉,同時左腳向左側出一步。(圖13)

第3~4拍:上體前曲,兩臂在體前下方敲擊筷子兩下。(圖14)

第5~8拍:方向相反,還原成預備姿勢。

第二個八拍

動作與第一個八拍相同。

第六節 跳躍運動

第一個八拍

第1拍:身體向上跳,同時兩臂側平舉,兩腿分開。(圖15)

第2拍:身體向上跳,同時兩臂放下,兩腿併攏。

第3~4拍:重複第1~2拍動作。

第5~6拍:雙腳原地踏步,兩臂曲肘在胸前敲擊筷子四下。(圖16)

第7~8拍:重複第5~6拍動作,還原成預備姿勢。

第二個八拍

動作與第一個八拍相同。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7

教材簡介:

《我小的時候》是通過幼兒觀看自己嬰兒時期用過的各種物品如紙尿片、奶瓶、自己的生活圖片等讓幼兒對自己小的時候生活有一定的瞭解,知道自己的才成長離不開自己父母的照顧和呵護,加深熱愛父母的感情。

預設目標:

1、 通過觀看和講述嬰兒生活圖片,知道自己成長離不開父母的照顧和愛護。

2、加深熱愛父母的感情。

活動準備:

嬰兒生活圖片一套,第一張圖片是媽媽喂寶寶吃奶,第二張圖片是媽媽替寶寶換尿布,第三張圖片是媽媽哄寶寶睡覺。每一個幼兒帶一張自己小時候的照片。邀請一位懷抱嬰兒的媽媽。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知道自己成長離不開父母的照顧和愛護。活動難點:加深熱愛父母的感情。

設計理念:

中班有些孩子很是任性,在家裏父母說不得,說了好像自己的父母就不疼愛自己了,然而對自己成長過程中父母所付出的愛一點都沒有了記憶,爲了讓每個孩子都能體會到父母的艱辛,以及父母付出的愛,我設計了這節中班的健康課《我小的時候》讓孩子能夠從點點滴滴中體會到做父母的是愛自己的,更加深孩子對父母的愛意。讓孩子們更好的愛父母,知道爸爸媽媽永遠都是愛自己的,今後不能對父母亂髮脾氣。

設計思路:

對於幼兒時期的記憶孩子已經索然無存了,爲了能夠換回他們對嬰兒時期的記憶,只能從自己嬰兒時期的用品以及照片來幫助他們進行回憶了,在活動中我們先是出示孩子小時候的的圖片,爸爸媽媽們怎樣照顧寶寶的,而寶寶又是怎樣哭鬧的,知道自己小的時候也是要經歷這樣一個過程,瞭解父母在照顧自己的過程中是多麼的辛苦。

在活動中還請幼兒觀看父母是怎樣教自己走路、說話以及照顧寶寶自己長大的整個過程,瞭解自己在成長的過程中是需要父母的照顧和愛護才能健康成長的,在今後要懂得尊敬父母,不要亂髮脾氣,要好好的愛父母。在活動中我請幼兒學習做做小爸爸和小媽媽,讓他們自己來照顧孩子,嘗試做父母的艱辛,更進一步去了解父母在照顧孩子的過程中的各種辛苦。爲了更好的幫助孩子對嬰兒時期的回憶,在活動的最後請幼兒對自己小時候的各種表情進行繪畫,如小時候的哭、笑、以及其他的各種動作。在畫完了再請幼兒對自己小時候的各種動作用完整的語言進行介紹,同時也加強了幼兒的語言表達基礎活動過程:

一、老師出示嬰兒生活圖片,講述父母怎樣照料小寶寶的。

1、先放嬰兒啼哭的錄音,引起幼兒注意,然後看圖片。幼兒觀看,老師提問:寶寶爲什麼哭?媽媽是怎樣喂的?你小時候吃的是媽媽的奶還是牛奶?媽媽爲什麼不怕髒不怕臭給寶寶換尿布?讓幼思考,議論,回答問題,然後給每張圖片作小結。

2、老師總結:你們小時候,也像這個小寶寶一樣,不會說話,不舒服時只會哭。是姐姐給你餵奶,給你換上乾淨的尿布。媽媽又抱着你,輕輕地拍着你,讓你舒舒服服地睡覺。你們在爸爸媽媽的關懷照顧下,慢慢地長大了。

二、請抱嬰兒的媽媽來到幼兒中間,讓幼兒看媽媽是如何照顧小寶寶的。

1、引導幼兒招呼小寶寶。(小寶寶不會應答)小寶寶的媽媽介紹說:小寶寶雖然已經長大一些了,但是還不會說話,要媽媽慢慢教他才行。

2、讓幼兒和小寶寶比比誰高誰矮,誰的手大,誰的手小;看看小寶貝嘴裏有幾顆牙齒,比比誰的牙齒多。

3、看看小寶寶如何學走路。

① 媽媽扶着小寶寶走到幼兒面前,與幼兒一一握手。

②媽媽彎腰教小寶寶走路。老師與媽媽一問一答,問答中突出媽媽關心寶寶,使幼兒懂得媽媽爲了小寶寶不跌交,學會走路,雖然彎着腰很酸,很累,她都不顧。

③老師小結:你們小時候,爸爸媽媽也是這樣教你們學走路的。現在你們不僅會走,還會跑、會跳,你們都要謝謝爸爸媽媽。

4、看小媽媽給小寶寶吃東西。

①讓幼兒給小寶寶吃點心。(小寶寶不會自己吃,要媽媽喂)媽媽喂小寶寶吃雞蛋羹,先將手帕圍在小寶寶的脖子上,用湯匙舀起雞蛋羹,在嘴邊輕輕地吹一吹,餵給寶寶吃。

②讓幼兒觀察媽媽關心小寶寶的具體細節。老師插問:爲什麼要給小寶寶圍上手帕?爲什麼還要吹一吹?

③老師小結:你們小時候和小寶寶一樣,不會自己吃飯,也是媽媽一口一口地餵你吃的。

5、媽媽給小寶寶把尿,把好後讓小寶寶坐在小車裏,推着小寶寶出去玩,全班幼兒向小寶寶告別。

三、幼兒觀看自己小時候的照片。

1、老師說:爸爸媽媽把你們小時候的生活也拍下來了。現在請大家拿出來看看,給旁邊的小朋友講講,你小時候爸爸媽媽是怎樣關心、照顧你的。

2、每個幼兒將小時候的`照片貼在磁性板上。

3、老師選擇幾張照片,請幾個幼兒在集體面前講述。

四、遊戲:學做爸爸媽媽。

讓幼兒互找同伴(男女結對子),將兩張椅子拼成小牀,商量怎樣照顧好小寶寶。然後到老師那裏領取娃娃、奶瓶、尿布、小碗、小湯匙等玩具,玩"娃娃家"遊戲,學做爸爸媽媽。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理解歌詞內容、感受動感的旋律,理解歌詞的意思。

2、在音樂中培養孩子的創新精神和能力。

3、引導學生關注健康、熱愛體育運動,知道有關健康的好習慣。

4、嘗試仿編歌詞,樂意說說歌曲意思。

5、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教學重點、難點

1、演唱教學中的前半拍休止符的節奏。

2、重點鼓勵學生參與、激發創新意識。

活動準備

磁帶、錄音機、電子琴

活動過程

一、 聽音樂動起來。

1、 播放《健康歌》的音樂,引導幼兒邊聽邊大膽做動作。教師用誇張的肢體動作,引導幼兒表達對音樂的感受。

2 歌曲的節奏你覺得這首歌曲節奏是怎樣的?”(歡快的還是緩慢的?)

3、 引導幼兒討論:你們知道這首歌的名字嗎?這首歌講的是什麼事情?歌曲裏的小朋友是怎麼做運動的?

二、播放《健康歌》

1、再次播放《健康歌》,引導幼兒注意歌詞描繪的運動部位和動作要領。

師:剛纔小朋友又聽了一遍,你們聽清楚歌詞裏唱了哪些動作啊,你能夠把它做出來嗎?

2、回憶歌詞描述的運動部位,教師用簡筆畫簡單記錄,以幫助幼兒記憶歌詞。如幼兒說歌中唱到“抖抖手啊”,教師就畫一隻手,並在旁邊用波浪線表示抖動的樣子。

師:看今天老師給你們畫了一張圖,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張圖上都說了什麼,誰能看出他的意思?

3、將簡筆畫的記錄圖示當作歌譜,幼兒學唱2~3遍。提醒幼兒:休止符的地方應唱出空拍。

師:我們有個“0”的地方叫做休止符,我們看到這個標誌,就要停頓了,就用拍手來表示!

三、跟着音樂動一動

1、聽了這首歌,有的小朋友已經忍不住了,也想和歌曲中的小朋友一起做運動了,那大家一起來吧。

2、分句創編動作,鼓勵幼兒根據歌詞大膽創編,只要運動的部位與歌詞相符就行。

師:請小朋友根據歌詞自己編一下動作,並把你的動作展示給大家看,好嗎?

3、播放磁帶,幼兒跟着歌二二三四……”的歌詞用數字寫在黑板上,幼兒先按節奏念歌詞,才根據節奏把歌詞及動作連貫起來。

曲邊唱邊跳自己獨創的“健康舞”

4、把歌曲中“一二三四,四、我們一起來運動

加入召喚同伴一起運動的情景。如將幼兒分成兩組,一組幼兒向另一組的好朋友打招呼:“***,快來運動咯!”另一組喊:“唉,我來了!”然後迅速找到好朋友手拉手隨着“健康歌”一起做運動。

教學反思

《健康歌》是一首活潑、歡快,富有動感的歌曲。歌曲節奏較簡單,歌詞較生活化,適合中班學習。所以,在制定目標時,結合班裏情況,我定了兩個目標:

1、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情緒,能較清楚的演唱歌曲。

2、能根據歌詞創編動作,進行表演,感受運動身體的快樂。

開始部分,我先請幼兒完整的欣賞了一遍歌曲。因爲歌曲比較出名,很多幼兒都聽過。所以,在第一遍欣賞時,大部分幼兒都能跟着錄音一起演唱歌曲。正因如此,在我的提問“你覺得這首歌曲節奏是怎樣的?”(歡快的還是緩慢的?)“你聽到這首歌曲時,小朋友在幹什麼?”這些問題時,幼兒很快就能較準確的回答我。第二部分,請幼兒說說你在歌曲裏都聽到了什麼?這裏,我再次播放了歌曲,聽完之後,幼兒都能清楚地回答歌曲內容。結合幼兒的回答,我將準確的歌詞念給了幼兒聽,並畫出部位的圖畫。在休止符地方我特別提示,讓幼兒知道有的地方要停頓,不能發出聲音的。第三部分,學做動作。在第二部的基礎下,幼兒基本上都能學會歌曲,這時,我請幼兒根據歌詞內容,模仿動作。

整節課下來,課堂氣氛是很活躍的。幼兒的積極性和參與度都很高。因爲《健康歌》幼兒平日生活中也接觸過,所以學習歌曲非常的快,一節課下來,都能記住歌詞並能完整的演唱下來。目標也基本達成。在表演環節,幼兒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編出各種可愛的且符合歌詞內容的動作,並能通過身體把它表現出來。不足的地方就是歌曲表演時,時間不是很長,很多幼兒很愛表演,讓所有幼兒都能參加到活動中來。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探索身體運動的不同方法,體驗集體運動的快樂。

2.能跟着音樂有節奏的動作。

活動過程:

一、律動分享

教師帶幼兒律動

二、創編動作 分享交流

1、誰知道剛纔我們運動的是身體的哪個地方?

2、我們身體上還有什麼地方也需要經常的做運動?

3、集體初步嘗試

4、個別交流

我找到了好多運動身體不一樣的方法。誰來做小小教練,教教我們大家?

(動作的方向,力度,節奏,伸展度上引導幼兒)

5、集體再次嘗試

三、觀察圖片,拓展新動作

1、你們真棒!想了那麼多鍛鍊身體的方法。老師也愛運動,瞧!我也找到了幾種鍛鍊身體的新方法!我是怎麼運動的呢?

2、給你們一點時間,去看一看,試着做一做,看能不能發現我鍛鍊的方法。

手叉腰圖片、箭頭一圈的圖片兩張―方向不同(發現箭頭的涵義)

左右角輪換出去,頭搖擺動作的圖片四張(從圖片的順序中找到運動身體的方法)

踮腳動作(發展幼兒的觀察力)

3、交流發現,嘗試有節奏的動作

你看明白了哪一張?

小結:看懂了箭頭的意思就明白了這個鍛鍊的方法。

小結:只要仔細一點,耐心一點,按着圖片的順序1234一個一個做,就能發現這個動作是怎麼做的了。

小結:雖然這個動作只有兩張圖片,但是如果看得不仔細,就很難發現我鍛鍊的祕密了!

四、延伸

還有好方法嗎?回到教室教給你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