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實用的幼兒園社會教案合集五篇

實用的幼兒園社會教案合集五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4W 次

作爲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社會教案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實用的幼兒園社會教案合集五篇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感受環衛工人,園林工人,建築工人讓城市變得更漂亮。

2、能積極參與活動並大膽發表自己的看法。

3、願意爲美化城市做力所能及的事。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5、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教學準備:

PPT、城市美景圖、神祕禮物、背景音樂。

教學過程

一、懸念引入

1、教師隨歡快的音樂和幼兒打招呼,給大家帶來神祕禮物,大家對禮物的興趣與渴望。

2、分發禮物,觀察討論。

你的禮物是什麼,你喜歡它嗎?(播放滑稽背景音樂)通過這種落差,引發幼兒對清理垃圾的迫切需要。

二、誰讓城市變得美麗

(一)走進環衛工人

1、(出示堆滿垃圾的小區、街道圖)你們手上的東西就是從這裏撿來的,你喜歡這裏嗎?爲什麼?誰來把它打掃乾淨呢?

2、出示環衛工人圖,你見過他們嗎?在哪見過?他們在幹什麼?

3、(播放PPT)讓我們走進環衛工人瞭解他們的工作。

4、瞭解了環衛工人的工作後,你覺得他們怎麼樣?引發幼兒對環衛工人的尊重與喜愛。

5、(出示多幅圖片,觀察討論)環衛工人有哪些工作?

(二)定義城市美容師

正是有了這些環衛工人辛苦的勞動,我們的城市才能每天這樣乾淨、整潔,讓我們送給他們一個美麗的稱號吧!(城市美容師)

(三)誰也是城市美容師?

1、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很多人也能稱爲城市美容師(觀看建築工人和園林工人的視頻)。

2、小結:原來,建築工人能建出漂亮的房子;園林工人能種出美麗的花草;環衛工人能將城市街道變得乾淨、整潔,他們辛勤勞動裝扮我們的城市,正是有了他們,我們的城市纔會變得越來越漂亮。

(四)我愛大豐城,

1、這些美麗的地方你認識嗎?(出示城市美景圖)是誰讓它變得如此美麗?再次感受工作在各條戰線上的城市美容師給城市帶來的變化。

2、讚一讚工作在各個戰線上的城市美容師。

三、倡導幼兒爲美化城市做力所能及的事,從小爭做小小城市美容師。

1、討論:我們小朋友能爲美化城市做什麼?

2、遊戲:Yes or No

四、結束:走進生活

你們都能成爲一名合格的小小城市美容師了,老師之前送你們的禮物該怎麼處理呢?對,讓我們趕快行動吧!

教學反思:

最近發現個別幼兒在戶外隨地吐痰以及亂扔垃圾的壞習慣,爲了讓幼兒懂得從小事做起,從小培養愛清潔、講衛生的好習慣。組織了社會活動《城市美容師》,以瞭解環衛工人的工作極其與人們生活的關係爲主題來延伸抓好班級幼兒常規。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能理解惡作劇對他人情緒上的影響。

2、知道朋友間互相尊重、友好交往的重要性。

3、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4、願意分角色表演簡單的故事情節。

活動準備

1、老虎、豹、猩猩、大象的毛絨玩具或自制指偶。

2、繪畫材料和工具。

活動過程

1、愛開玩笑的納納。

——老虎納納愛開玩笑。

一天夜裏,它趁豹子熟睡,在豹子身上塗滿了黃顏色,你們猜會發生什麼事?

——一天,他邀請猩猩來吃那些用橡膠做的香蕉,你們猜猩猩會怎麼想?

——還有一回,他把大象的鼻子系成了一個結,你們猜後來怎麼辦?

——你們覺得納納這樣做好不好?爲什麼?

2、不受歡迎的納納。

——納納開的玩笑雖不傷人,但動物們都覺得不安寧。有一天,大夥兒決定想一個辦法讓納納改正缺點。

——你們能猜出動物們想出來的辦法嗎?

——教師講述故事第二部分,引導幼兒說說納納遇到了什麼事。

——大夥兒都不理睬納納,納納心裏怎麼想?

——後來納納是怎麼做的?小動物原諒他了嗎?

3、我也曾開過玩笑。

——完整能聽故事一遍。

——你喜歡納納嗎?爲什麼?

——你有沒有做過像納納那樣的事情?結果怎麼樣?

——你覺得怎樣開玩笑纔不會讓朋友生氣?

——引導幼兒畫一張畫送給好朋友,對自己以前的過錯表示歉意。

建議

1、該活動爲二課時。活動重點不在語言上,而在於引導幼兒知道交往的基本要求和禮貌待人、相互尊重的重要性。

2、中班幼兒往往希望被同伴認可,與朋友友好相處。這時教師應引導幼兒避免惡意戲弄人、嘲笑人,從而使幼兒積累成功交往的經驗。

附故事:愛開玩笑的納納

老虎納納愛開玩笑。他這個脾氣總也改不掉,一天到晚惡作劇。譬如,有一天夜裏,他在豹子身上塗滿了黃顏色。第二天,豹子醒來嚇壞了,以爲身上的斑點脫落了!另一次,納納邀請猩猩來吃香蕉。猩猩來了,可是,當他發現那些香蕉全是橡膠做的,臉上真是尷尬啊!另外還有一回,納納把大象的鼻子系成一個結。大象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解開鼻子!納納開的玩笑雖不傷人,但總讓大家感到不舒服。只要他在附近,動物們就覺得不安寧。有一天,大夥兒商量說:“咱們誰都不要同納納說話,也許他會明白,我們實在討厭他的那些惡作劇。”第二天,納納像往常一樣,清早出了門。他向大家打招呼:“你好!”可是,大象不理他。納納問候河馬:“你身體怎麼樣?”河馬轉過身去。納納心想:“他好像在生氣。”他繼續往前走,又朝猩猩喊了一聲:“睡得好嗎?”可是猩猩掉頭走了,一句話也沒說。納納感到很不自在,他自主自語:他仔細想了一會兒,突然明白了。“因爲我總開他們的玩笑,他們生我氣了。我應該去向他們道歉!”納納來到大夥兒面前,對他們說:“我保證以後再不同你們胡鬧了。請你們還是同我做朋友吧!”大象回答道:“有時候你可以開個玩笑,但是不能總那樣!那麼大家就會喜歡你!”

活動反思:《愛開玩笑的納納》中主要體現的是能理解惡作劇對他們情緒的影響;知道朋友間互相尊重、友好交往的重要性。活動重點引導幼兒認識交往的基本要求和禮貌待人,中班幼兒已經懂事很多了,希望自己被同伴認可,與朋友友好相處,但有時也會做出一些衝動的惡作劇行爲,教師從而引導幼兒避免惡意戲弄人、嘲笑人,從而使幼兒壓成良好的交往習慣。

本次活動是以故事的形式展開,主要圍繞《愛開玩笑的納納》這一線索來引導幼兒從中達到教育的目的。根據社會活動的目標,結合故事提出的問題也是圍繞情感方面的。在活動前面部分,我進行了修改,解釋了“惡作劇”的意思,並且舉例說明。面對一個新的詞,孩子們大都還不理解這個意思,教師要進行解釋,然而在本次活動中,“惡作劇”這個詞起到了一個重要的作用,不加以解釋的話,達到的效果會不明顯。孩子們的想法也很豐富,能認真聽講故事,回答老師提出來的問題。

最後環節中我問孩子們有沒有像納納一樣開過玩笑,孩子們都說沒有,其實是有的,只是他們對愛開玩笑這件事還沒理解透徹,所以都說沒有,這是老師要進行解釋,向孩子們舉例子,像悄悄地把小朋友的椅子搬掉,把小朋友的東西藏起來,無意間在他背後嚇人家……,其實這些都是開玩笑的表現。從而引導幼兒不能亂開玩笑,要與人友好相處。

在這次活動中發現的這些問題,同樣在其他領域也會折射出此類問題,課與課之間也存在相同的地方,都會相互關聯。只有在活動後進行反思,纔會有所進步,從而積累經驗,把活動進行的越來越完善。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開展小組合作探索與交流分享活動,提高幼兒的合作能力,體驗合作活動的快樂。

2.進一步瞭解各行各業與我們生活的密切聯繫,激發熱愛各行各業工作人員的情感。

活動準備:

事先構建三個合作小組、幼兒圖畫、與交通警察事先聯繫並攝像、投影儀、字卡(預檢--掛號--門診--配藥<付費>等。

活動流程:

談話導入--幼兒交流分享--活動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師:“最近,我們一起了解了社會上有各種各樣的職業,知道了每種職業所從事的工作是不一樣的,我們的生活離不開他們,我們還成立了三個合作探索小組:超市小組、醫院小組、交通警察小組。大家還一起分頭進行了調查、尋找資料,今天大家一起來交流一下吧!”

二、幼兒交流活動:

1.超市小組:

1)超市裏的購物順序是什麼?(幼兒圖畫)

2)超市裏賣些什麼東西?

3)幼兒交流:我們周圍有很多超市。(邊講邊出示相應的超市裏的塑料袋)

4)超市裏有哪些工作人員,他們分別是做什麼事情的?

5)超市裏發現的黃、白標籤各代表什麼?(出示實物、認識價格、比較價格)

6)介紹超市裏舉行的一些“買一送一”活動、發宣傳單、抽獎活動。(展示一些小資料、幼兒經驗介紹)那爲什麼要舉行這類活動?小組幼兒問:你們有什麼問題要問我們嗎?:有了超市,我們大家購物方便了很多,超市裏的工作人員爲了我們的方便每天都辛苦地工作着,所以我們要做個文明的購物者,尊重他們的勞動。

2.醫院小組:

1)幼兒介紹看病的順序:預檢--掛號--門診--配藥(付費),看病爲什麼要預檢?

2)醫院裏有哪些工作人員?分別是幹什麼的?(瞭解醫院裏的一些科室)

3)(幻燈)出示一幅幼兒的“問題畫”,由幼兒介紹畫面的意思。(共同解決問題)

4)我們都希望自己有個健康的身體,那麼你們覺得是瘦好還是胖好?

5)出示一張憂鬱的圖片,問:圖片上的人怎麼了?(心裏不太高興,很憂鬱。)師:如果人經常很憂鬱的話,會得心理方面的病,就要去看心理醫生了。所以,我們小朋友心裏如果有不開心的事情要告訴大人,或告訴朋友,這樣你就會心裏舒服一些。

:所以,我們大家知道了人的健康有兩種:一種是身體健康,一種是心理健康,看身體方面疾病的醫生可以保障我們的身體健康,心理醫生就可以保障我們的心理健康,只有身體與心理都健康,這樣才能成爲一個真正健康快樂的人。

3.交通警察小組:

1)共同觀看攝像:

2)幼兒分別交流問題(如果馬路上有車或有人闖紅燈或撞車了,那麼交通警察是怎麼處理的?如果天下雨交警叔叔還站在馬路上指揮交通嗎?交通警察在上班時做些什麼事情?小朋友該怎樣過馬路?……)(先幼兒之間問答,再請交通警察小組成員回答。)

教師:交通警察叔叔很辛苦的,不論颳風下雨都不能離開自己的崗位,爲交通秩序公正執法、堅守崗位,保障了行人和車輛的安全,保障了城市的交通暢通!

三、結束部分:

教師:我們的生活離不開各行各業的人,他們的辛勤勞動保障了大家幸福的生活!

設計思路:近階段,我班正在進行《各行各業》的探索型主題活動,同時又結合“五一”勞動節,將“培養其對勞動者的熱愛和對勞動成果的尊重”這一教育目標結合起來,在班級中產生了三個不同的探索內容:超市、醫院、交通警察,孩子們能根據興趣自主結對,由此形成了三個合作探索小組,在小組合作活動中,通過教師引導、組內成員共同收集資料,對已有經驗回憶,對於各自探索的活動內容也得到了進一步的瞭解,通過本次的交流活動以達到經驗共享的目的,體驗合作活動的快樂與價值。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家庭中衆多成員的百般呵護,生活條件的優越,使他們以自我爲中心,缺乏關心他人、服務他人的意識。而在我們的身邊,有着這樣的一個特殊羣體,他們中有的雙目失明,看不到這個五彩繽紛的世界;有的雙腿殘疾,每一次的行走都是步履維艱;有的雙耳失聰,再美妙的聲音也與他們無緣……社會需要陽光,他們更需要關愛。伸出援助之手,獻出一份愛心,我們可以讓他們感受人間的溫情和快樂。這個社會纔會更加的和諧,更加的.美好。孩子是我們的未來,教育要從孩子抓起。正是源於這樣的思考和認識,我精心準備設計了這一活動《愛心手語》。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用手語關愛聾啞人,體驗愛與被愛的情感交流。

2、知道通過手的不同動作可以表達多種情感,感知他們的非言語交往和表達方式。

重點難點

重點:學習用手語關愛聾啞人,體驗愛與被愛的情感交流。

難點:知道通過手的不同動作可以表達多種情感,感知他們的非言語交往和表達方式。

活動準備

1、電腦一臺。

2、課件(做手語的人、聾啞小女孩、舞蹈千手觀音圖片)。

3、音樂《感恩的心》、伴奏型《天使的翅膀》。

4、視頻舞蹈《千手觀音》、大字卡、聾啞人故事。

活動過程

一、遊戲“猜一猜"、“捂耳朵"體驗當聾啞人引入活動

“猜一猜”讓一個幼兒到黑板後面看字卡,然後把看到的內容用動作來表示,嘴不能說,讓大家來猜。大家都捂上耳朵,教師來說一句話,看看小朋友能不能聽見。

二、看手語圖片

提問:小朋友,今天老師要和你們一起學習一樣新的本領,看,圖片上的阿姨在幹什麼?對了,這個阿姨是在做手勢,你知道這手勢是做給誰看的?小結:聾啞人和我們一樣也需要交流,他們聽不到、也說不出來,只好用手勢做手語和別人交流。

三、初步認識手語

你們會做手語嗎?老師做幾個讓你們猜一猜。(教師示範:你、我、他、哭、幫助、叫、什麼、愛、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等)

四、講述故事,有幫助聾啞人的想法

教師配樂《天使的翅膀》講述聾啞人故事,出現小女孩的圖片。

提問:如果你遇到這個小女孩,想不想幫助她?你想怎麼幫助她?可她是個聾啞人,聽不到你們說的話,對了,我們可以用手語來和她交流,誰先來?

(幼兒用自己想出的手語動作將自己的話語表達出來)

小結:你們真是有愛心的好孩子,有了你們的幫助,小女孩就不會太傷心了,她得到了大家的幫助,一天天長大起來,她用心學習,終於出現在春節聯歡晚會上。

提問:她們都是聾啞人,什麼都聽不到,但她們卻跳得這麼好,她們真棒。

小結:他們得到了許多人的幫助纔有了今天的精彩,他們感謝大家,給大家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手語歌《感恩的心》。

讓我們一起唱一唱,做一做,感謝天下所有的好心人。

活動反思

我們周圍存在很多的弱勢羣體,他們需要我們大家的關愛。引導幼兒在活動中去理解關心他人,服務他人,培養幼兒的愛心、責任心;讓殘疾人與我們一起攜手超越殘缺,營造一個完美的世界。讓每一個幼兒都擁有一顆熱愛生活,關愛他人的愛心,是幼兒社會性發展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當幼兒有了愛家人,愛老師,愛同伴這些情感時,我們更應該引導他們去關愛,去幫助生活中實際存在但又被忽視的弱勢羣體,從而讓幼兒的愛更加廣博。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認識、瞭解警服、醫生等工作服。

2、瞭解職業服裝的特點、用途,以及與人們生活的關係。

活動準備

1、趣味練習:職業和物品的連接遊戲

2、課件:圖片-警察,醫生,運動員等。

活動過程

1、談話引出話題

教師:今天你穿了什麼樣的衣服?感受怎麼樣?

(請幼兒互相交流。)

2、爲什麼要穿衣服?

教師小結:衣服不僅可以保暖,穿了漂亮,它還有一個很大的本領,衣服會“說話”,

你看見有人穿了一件衣服,就知道他是做什麼工作。

3、觀察、瞭解不同職業服裝。

(1)觀察警察叔叔的服裝,看看和一般的衣服有什麼不一樣。

(鼓勵幼兒大膽講述自己的發現。)

(2)觀察、發現醫生工作服的特點。

4、通過圖片觀察周圍人們的工作服裝。

廚師,教師,警察,軍人,消防員,運動員,飛行員等。

5、趣味練習

看一看這些職業並把和職業相關的物品連接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