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有關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彙編五篇

有關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彙編五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8W 次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有關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彙編五篇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1

【活動要求】

1.通過玩圈,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發展幼兒走、跑、跳等基本動作。

2.發展幼兒的創造力、協調能力及合作能力。

3.培養遵守紀律的習慣。

【活動準備】

圈人手一個,錄音機,磁帶,兩根懸掛好的lO米長繩(如圖):兩根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幼兒手拿圈自由進入場地,聽到哨音集合成4路縱隊做圈操。

第一節:上肢運動第二節:下肢運動

第三節:體側運動第四節:體轉運動

第五節:腹背運動第六節:跳躍運動

二、基本部分

1.玩圈。

(1)師:我們每人手中都有一個圈,圈可以有很多玩法,看哪位小朋友玩的方法最多。

(2)幼兒分散玩圈。

(3)集中演示,師:哪位小朋友來介紹一下,你有幾種玩法?

(4)師:下面請小朋友試一試你沒有玩到的方法。

(5)幼兒再次分散嘗試練習。

2.遊戲“網小魚”。

教師做魚翁,用圈做網,小朋友做小魚,在池塘裏遊,被網住的魚,站到池塘邊,要求幼兒跑時用前腳掌着地。

3.跳圈。

每組小朋友互相合作,用圈排出與別的組不同的圖形,教師引導幼兒嘗試跳圈的方法,請個別幼兒來跳給大家看,共同總結出每一組圈的跳法。

師:請小朋友來跳圈,自己組的跳過之後,可以去試試其他組的跳法,注意落地時要前腳掌着地。

4.坐纜車。

(1)師:小朋友們都動腦筋想出了圈的多種玩法,現在,老師也想出了一種玩法。

介紹遊戲“坐纜車”:這裏有兩座山,要想從這座山去玩,必須坐纜車方能過去,誰來試一試坐這纜車?

要求:兩臂伸直,用前腳掌着地跑。

(2)幼兒練習坐纜車。

教師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3)以比賽的形式進行遊戲。

要求纜車到站後,雙手輕輕鬆開(然後排到隊尾),下一站的纜車才能繼續開。場地如圖:幼兒需跳起才能拿到圖。

○○○○○|←――10米――→|○○○○○

○○○○○|←――10米――→|○○○○○

三、結束部分

坐花轎放鬆,結束此課。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練習走螺旋隊形,敏捷反應及快跑能力得到發展。

2.能及時調整自己的位置與步幅,保持一定的隊形。

3.知道放鞭炮是我國節日的習俗,體驗放鞭炮的快樂。

4.體驗明顯的季節特徵。

5.讓幼兒瞭解節日的由來,感受節日歡樂的氣氛,一起歡度節日。

活動準備:

1.請幼兒互相交流自己放鞭炮的經驗,並在活動區用彩紙卷制鞭炮。

2.瞭解放鞭炮是我國人民的節日習俗,有條件可安排幼兒觀看節日放鞭炮等熱鬧場面的有關資料。

活動過程:

一、模仿動作:動物模仿操。

二、幼兒練習卷鞭炮。

1.幼兒分小組活動(分成4-6個小組),引導幼兒探索捲成一個鞭炮的方法。

2.幼兒集中交流捲成"鞭炮"的方法,教師引導幼兒重點討論:全組幼兒要站成一橫隊,須以排頭幼兒爲軸心,排尾幼兒帶領全隊按螺旋形圍繞排頭幼兒走,這樣"鞭炮"會卷得又快又好。

3.幼兒再次練習卷"鞭炮"。

三、遊戲:放鞭炮。

1.幼兒捲成"鞭炮"後由教師"點火",幼兒一個接一個發出"茲"聲,不能間斷,直至排頭幼兒發出"啪"的聲音後,幼兒四散跑開,排頭幼兒去追,捉住一幼兒後遊戲結束。更換排頭重新遊戲。

2.全體幼兒分兩組輪流玩"放鞭炮"遊戲。

教師注意提醒幼兒遵守遊戲規則:點燃後依次發出"茲"聲,當排頭幼兒發出"啪"的聲音後再跑開。

四、聽音樂做放鬆活動。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習手推車的本領,在活動中提高動作的協調性。

2、初步學會發現問題,探索解決問題的辦法,懂得合作的重要性。

3、喜歡民間遊戲,體驗遊戲過程中的快樂。

4、培養幼兒團結合作的觀念。

5、通過活動鍛鍊幼兒的跳躍能力,讓他們的身體得到鍛鍊。

活動準備:

1、遊戲材料若干,“手推車”示範圖和音樂光盤各一張。

2、糧倉兩個,糧食12袋,地墊數量和師幼人數相等。

活動過程:

一、在輕鬆愉快的遊戲情境中自然導入活動

1、幼兒自主選擇民間遊戲,教師隨機參與。

2、簡單交流對民間遊戲的認識,說說自己玩過什麼遊戲?怎麼玩的?

二、學習遊戲“手推車”

1、藉助圖片導入:他們在幹什麼?這個遊戲你玩過嗎?怎麼玩的?

2、幼兒分組嘗試,探索遊戲的玩法,教師觀察並鼓勵幼兒練習。

3、互相交流遊戲後的感受,懂得遊戲需要三人一起合作,堅持進行。

4、一組幼兒示範,介紹小組推車快的原因,重點掌握兩人手託同伴膝蓋向前協調推行的方法。

5、幼兒分組繼續練習,結束後交流感受、總結經驗。

三、遊戲:“運糧食”

1、引起興趣:農民伯伯的糧食豐收了,咱們幫着一起運到糧倉裏去吧!

2、探討規則:要想運得快,三個人應該怎麼做?糧食掉了怎麼辦?

3、師幼示範:邊運糧食邊強調遊戲規則和合作的重要性。

4、幼兒分紅、黃兩隊進行運糧食的比賽。

5、交流第一次運糧食的感受,總結經驗。

6、幼兒再次進行遊戲,教師爲幼兒加油。

四、放鬆遊戲,結束活動

1、師幼邊念兒歌邊玩民間小遊戲(王婆婆抱妹妹等)。

2、小結:今天玩得開心嗎?爲什麼?

活動反思:

幼兒園教育應以遊戲爲基本活動,同時,遊戲也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我設計的這節社會活動,採用了幾個比較典型的、幼兒感興趣的遊戲,讓幼兒親自體驗合作、感受合作的樂趣。幼兒積極性很高,特別是平時比較膽小、靦腆的幼兒也能主動參加。另外,孩子進入大班以後,已經有明顯的合作意識,但是他們缺乏科學的合作方法,因此,我根據這一情況,設計了本活動,但對於幼兒來說,單靠這一節活動不可能完全掌握,需要在不斷的、反覆的練習中才能真正體悟合作的要領,因此,在平時的生活活動、體育活動中也應該貫穿這方面的練習,讓幼兒在輕鬆、自主的環境中充分嘗試,讓每個孩子都能體驗合作的樂趣。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多種方式玩布袋,提升體育器材的趣味性。

2、發展幼兒的靈敏性、協調性,提高幼兒的下肢力量及有氧耐力。

3、培養幼兒自我調節能力和不怕困難的品質。

4、培養幼兒對體育鍛煉的興趣以及活潑開朗的性格

5、培養幼兒的自信心,正確對待輸贏,有良好的心理素質。

活動準備:

1、人手一個跳跳袋

2、錄音機、磁帶

活動重點:

通過多種方法玩布袋,保護自身安全

活動難點:

在活動中,自我調節能力的提升。

活動過程:

1、熱身活動

(1)教師自我介紹,和孩子們相互認識。

(2)遊戲:聽口令做動作

2、好玩的跳跳袋

(1)分發布袋,用身體的各部位玩一玩,相互模仿

頭、肩、脖子、後背、前胸

(2)遊戲:聽聲音,找一找

幼兒將布袋套到頭上,聽老師的拍手聲,判斷教師的所在位置。拍手聲停止後,拿下布袋確認是否找到老師。

(3)貓頭鷹的遊戲。

幼兒將布袋披在身上,蹲下當貓頭鷹,教師隨音樂把"老鼠"灑在空地上,音樂結束,"貓頭鷹飛起將老鼠抓回。

(4)小袋鼠學跳遠。

幼兒將布袋撐開,跳進去,並提拉袋口,雙腳向前跳。

(5)毛毛蟲的夢想

幼兒用布袋變毛毛蟲,幼兒套進布袋中,在地面上爬行,跟隨教師吃樹葉,然後結繭,最後蛻變爲蝴蝶,在布袋周圍飛翔

3、放鬆活動

(1)師和幼兒一起做放鬆運動。

(2)用變魔術的方式,將布袋收拾好。

教學反思:

新課程的理念是讓每個幼兒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活動中,我緊緊把握這個理念,使幼兒在積極愉快的'氣氛中以遊戲的形式,讓幼兒輕鬆地認識、理解了學習內容。課上的氣氛也是很活躍的,發言也很積極,較好地達到了預期設計的活動目標。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民間遊戲是幼兒非常喜歡的一項戶外活動,《炒黃豆》是民間遊戲中比較經典的小遊戲,動作簡單,配上朗朗上口的兒歌,節奏感極強,有着濃厚的趣味性,關鍵是不太受場地的限制,較小的地方也可以做,非常符合幼兒好奇、好動的特點,讓他們玩中樂、樂中學、玩中有得、玩中有創,有利於增強幼兒的體質,提高幼兒的動作技巧,增強幼兒的自信心,促進幼兒健康的的身心發展。因此,特設計了這個體育遊戲。

【活動目標】

1、能邊念兒歌邊做動作,掌握側身翻的技巧,發展動作的靈活性和協調性。

2、樂意和同伴結對玩耍,體驗遊戲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1、遊戲前幼兒熟記《炒黃豆》的兒歌:炒、炒、炒黃豆,炒好黃豆翻跟斗。

2、平整的戶外場地。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熱身運動:聽音樂活動手臂、手指、腰等部位。

二、基本部分:

第一個環節:先引導幼兒討論:“炒黃豆”應該怎樣炒?(幼兒根據已有經驗,回憶炒菜的樣子,激發幼兒遊戲興趣)

第二個環節:向幼兒介紹遊戲的玩法:首先幼兒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兩人面對面手拉手站好,然後一邊說兒歌,“炒、炒、炒黃豆,炒好黃豆翻跟斗!”一邊向裏外晃手錶示“炒黃豆”的動作,兒歌結束時,兩個人一塊翻轉身體成背對背。

第三個環節,背對背站好後,遊戲繼續進行,可繼續炒,再翻轉成原來面對面的動作,這樣反覆進行。這個環節中可提醒幼兒用多種方法“炒”,如單手“炒”、雙手“炒”等。

第四個環節:待幼兒熟練動作技巧後,可延伸到“炒青菜”、“炒花生”、“炒黃瓜”等,還可引導幼兒交換同伴遊戲。

【注意事項】

在遊戲過程中,重點指導幼兒掌握側身翻的技巧,不斷加快側身翻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