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選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五篇

精選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五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8W 次

作爲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教案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選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五篇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1

教學設想:本次活動根據幼兒的音樂基礎和教育活動目標,我設計了講故事導入,從而引出歌詞,激發幼兒學習興趣,然後是學習歌曲,培養幼兒對音樂的感受能力,通過節奏、速度、歌聲、表情、動作等,讓幼兒來表現歌曲的演唱,音樂活動勤快人和懶惰人教案。在培養幼兒的音樂表現能力方面,我啓發引導幼兒進行簡單的歌曲仿編活動。活動結束時,教育幼兒學做勤快人。

活動目標:

1、幼兒理解歌曲內容,學會演唱歌曲。

2、教育幼兒學做勤快人,培養幼兒愛勞動的習慣。

3、啓發幼兒根據自己的認識創編新歌詞。

活動準備:

1、請孩子回家觀察父母在廚房幹活的情景。

2、歌曲《勤快人和懶惰人》 音樂錄音帶

教學重點、難點:

1、感受不同的音樂形象。

2、爲勤快人和懶惰人創編新歌詞。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師:講個有關勤快人懶惰人的故事。

幼兒;傾聽

引出課題

2、聽錄音,邊唱邊表演,教案《大班音樂活動勤快人和懶惰人教案》。

3、師:小朋友都知道勞動是一件非常光榮的事情,那我們是要做一個勤快人呢,還是做一個懶惰人呢?爲什麼?

引導孩子明白懶惰人終將一無所獲。

二、展開討論

1、引導幼兒認識勞動的人我們稱爲:勤快人。

提問:

在家裏誰最勤快?

咱班的小朋友誰在勤快?

和勤快人相反的是什麼樣的人?(懶惰人)

懶惰人是什麼樣的?(不勞動,不幹活,很懶)

1、小朋友在家都見過媽媽在廚房勞動,那你們知道媽媽在廚房都做些什麼呢?

2、你們的媽媽在家裏可真勤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首好聽的歌曲咱們一起來聽一聽!

三、欣賞歌曲、熟悉歌曲內容

1、幼兒欣賞歌曲一遍,請幼兒"聽聽歌中兩個人做了什麼?"

2、提問:

①歌曲的名字?

②歌中有兩個什麼樣的人?

③有一個人做了些什麼事情?

④有一個人不做什麼事情?

3、幼兒再次欣賞歌曲一遍。

四、學習歌曲

1、感受歌曲

師:如果讓你們用簡單的動作去表現勤快人和懶惰人,你會怎麼做?

充分發揮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性,進一步感受音樂。

2、聽範唱

師:我們用自己的動作跟着音樂做一做勤快人和懶惰人好不好?看看勤快人他們都會做些什麼!(邊聽範唱,邊表演)

用動作加深對歌曲的理解。

3、學習歌曲

(1)、跟老師按節奏朗讀歌詞。

(2)、跟老師逐句學唱。

(3)、聽老師範唱。(幼兒可以自己配合做一些聲勢動作)

(4)教師再次範唱,請幼兒聽清楚歌詞。

(5)、拍着手請幼兒小聲跟唱。教師根據幼兒學唱的效果有重點的指導。

(6)、集體完整演唱歌曲。鼓勵幼兒用不同的力度、速度表現兩種人。

五、創編歌曲

1、導幼兒想想,勤快人和懶惰人在學校裏或者在別的'地方還會做什麼事情?不會做什麼事情?分組請幼兒將自己的看法,創編進歌詞中。

2、幼兒分組演唱自己創編的歌。

六、結束:

提問:喜歡哪種人?爲什麼?

鼓勵幼兒做事情認真,要向勤快人學習。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用快且跳躍和慢且連貫兩種不同的方式歌唱,以表現歌曲的形象、內容、情感。

2,在老師的啓發幫助下,學習爲歌曲創編第四段歌詞,並努力創造出與他人不同的表示親熱的動作。

3,學習體驗在歌唱活動中進行創造、合作表演、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請中班幼兒學會分角色有表情地進行歌表演。

 活動過程:

1,猜謎語。

教師請幼兒猜謎語:“肥頭大耳一身膘,每天吃飽睡大覺,走路搖着小尾巴,嘴裏唱着哼哼調。”猜一動物名稱。

2,欣賞歌表演

(1)教師請部分幼兒分角色(小豬、小羊、兔子、豬媽媽)有表情地進行歌表演1~3段,並組織其他幼兒欣賞,知道歌曲中的人物、事件。

(2)請幼兒再次欣賞歌表演,並要求幼兒一起隨節奏唸對白處時應表現出厭惡的情感,“髒死啦,走開!”

3,學唱歌曲

教師帶領幼兒學唱新歌1~3段,並提醒幼兒在間奏、尾奏部分的等待。

4,啓發幼兒用不同的表情和方式演唱,教師提問:

(1)豬小弟去找朋友玩的時候,他的心裏怎樣?(高興)

(2)豬小弟哭着回家時,他的心裏又是怎樣?(傷心)

(3)想一想,高興的時候,可以怎樣唱?(稍快且跳躍)

(4)想一想,傷心的時候又應該怎樣唱呢?(慢且較連貫)

5,創編第4段歌詞及尾奏部分的親密動作。

(1)教師提問:大家都喜歡乾淨的孩子,現在小豬洗乾淨了,他的朋友又會怎樣對待他呢?請幼兒一起討論。

(2)教師鼓勵幼兒創編第4段歌詞並填入歌曲中。

6,分角色進行歌表演。

(1)教師請幼兒再次欣賞分角色歌表演1~4段,引導幼兒注意觀察做演員幼兒的表情。

(2)教師請幼兒自由結伴,(4人一組),自己分配角色進行歌表演,並在尾奏部分儘量想出與他人不同的親密動作,並有感情地表演出來。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 能理解圖譜,並聽着音樂有節奏地表演木匠鋸、刨、錘的動作。

2.樂於用肢體動作表現木匠勞動時的情景,感受勞動和表演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1.相關經驗準備(觀看動畫片《小熊貓學木匠》,對木匠做工有初步的瞭解)

2.視頻

3、ppt

三、活動過程

(一)學做小木工

1、觀看一段木工叔叔勞動,配上“小木工”音樂的ppt。

2、觀察衆多勞動工具,找出木工叔叔的勞動工具,木匠叔叔用了哪些工具呢?在工作時會發出什麼聲音呢

3、今天我們也來當一回小木匠好嗎?你會用什麼工具來做工呢?請你聽着音樂用動作告訴我。幼兒聽音樂學小木匠

4、師:小木匠你在幹嗎?認可同伴創編的各種動作,學一學其中的一些精彩的動作。

(二)理解圖譜,嘗試表演律動:

1、師: 有的用鋸子鋸木頭,有的用錘子錘木頭,有的用刨子刨木頭。小木匠們你們累不累啊?(我看出來了,小木匠們工作時可快樂的,真是一個個快樂的小木匠。木匠叔叔看見了,很想跟你們說幾句話,我們來聽聽他說了什麼:

2、再次看視頻

(1)木匠叔叔:“ 小朋友,做小木匠可不是很容易的哦,你們聽,我在鋸木頭、刨木花、敲釘子時可有祕密的哦。你們可要仔細地聽,認真地看哦”

(2)什麼祕密?

(3)幼兒說出來就出示節奏譜,配上相應的工具圖

(4)這些工具做工的速度一樣嗎?哪個慢,哪個快?

(5)它們做工的順序是怎樣的呢?我也來做回木匠,看完了你就知道了。

(三)完整欣賞音樂,感知音樂、音樂節奏與圖譜的匹配。

1、教師完整演繹

2、幼兒來調整工具順序。

3、幼兒嘗試跟着音樂看着圖譜完整表演律動

(四)遊戲“團團轉”

遊戲玩法:場地中間分別放置鋸子、刨子、榔頭的圖片,幼兒分成三組,分別站在三張圖片的後面;音樂開始,按木匠工作的順序輪流表演相應動作,間奏時,幼兒按箭頭方向換工具,遊戲繼續進行。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熟悉《挪威舞曲》曲調,初步感知樂曲的ABA結構。

2、藉助故事情節,結合音樂形象,創編鴨子游泳、嬉水以及大風的動作。

3、在遊戲活動中,有一定的自控能力,並以此表達對音樂的感受和理解。

活動準備:音樂磁帶、鴨子、大風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一、幼兒伴隨音樂《鴨子走路》進教室。

二、幼兒欣賞音樂: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首好聽的音樂,請小朋友仔細地聽,聽完後告訴大家你有什麼感覺,或者聽完後你想到了些什麼?

三、教師講述故事:

師:剛纔有的小朋友說了自己聽了這首音樂後的感覺,有的小朋友把自己聽了音樂後想到的告訴了老師,老師聽了這首音樂後,想到了一個小故事:清晨,鴨媽媽帶着她的鴨寶寶來到草地上,走走、玩玩,有的鴨寶寶池塘裏去游泳、嬉水,玩得真高興。突然,天氣變了,颳起了大風,鴨寶寶可害怕了,鴨媽媽說:“孩子們,別怕,趕快找個地方躲起來,一動不動,大風就不會把你颳走。後來,風停了,鴨媽媽繼續和她的鴨寶寶在草地上走走、池塘裏遊遊,玩得很高興。

四、幼兒完整欣賞音樂,聯想故事情節,鼓勵幼兒自由表現對樂曲的理解。

師:現在請小朋友再來聽一遍音樂,聽聽音樂的哪裏是鴨媽媽和鴨寶寶在草地上、池塘裏玩耍,哪裏是大風來了,如果你聽出來就用動作表示出來。

五、分段欣賞,引導幼兒創編動作,感知樂曲的ABA結構。

(1)欣賞第一段,師引導幼兒創編鴨子游泳、嬉水的動作。

(2)欣賞第二段,師引導幼兒創編大風的動作。

(3)欣賞第三段,師引導幼兒理解樂曲的ABA結構。

六、完整欣賞音樂。

師:現在請小朋友邊聽音樂邊做動作,老師師扮演大風,小朋友扮演鴨寶寶,記住大風來了,一定要一動不動,不然就會被大風颳走。

七、結束活動:

鴨媽媽帶着鴨寶寶在草地上開心地玩了一天,現在她們也累了,鴨媽媽帶着她的鴨寶寶們回家休息了。(幼兒隨音樂,模仿鴨子走路走出教室。)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在玩遊戲的過程中,感知音樂的性質,初步學會做遊戲。

2、培養幼兒聽音樂的興趣和習慣,遵守遊戲規則。

活動準備:兔子、大灰狼頭飾若干、歌曲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律動:小兔跳

兔寶寶們,今天天氣多好啊,媽媽要帶上寶寶們去遊玩啦!跟着媽媽一邊念着兒歌一邊出發吧!(念兒歌2遍:小小兔子跳跳跳,跳到樹林裏,豎起耳朵仔細聽,風兒呼呼吹,樹葉沙沙響,嘿呀,小心狼來了。)

二、熟悉旋律,學唱歌曲。

1、啊!我們到了,寶寶們,森林美麗嗎?(出示大森林圖片)

2、媽媽把剛纔唸的兒歌編成了一首歌曲呢!寶寶想不想聽?

3、媽媽清唱一遍,寶寶豎着耳朵仔細聽媽媽是怎樣唱的。

4、寶寶跟着媽媽一起在座位上唱2遍(可以配上動作)。

5、在草地上一邊做動作一邊唱歌(幼兒即興隨機做動作)。

6、寶寶,聽!什麼音樂?誰要來了?(彈奏2句狼的音樂)

7、狼的音樂聽上去是快的還是慢的?是粗的還是細的?(讓幼兒感知狼的可怕)

8、聽着音樂學做狼的動作,啓發幼兒做出狼可怕、兇狠的樣子。

三、遊戲《小兔和狼》。

1、媽媽和寶寶玩《小兔和狼》的遊戲,注意!當聽到狼來了,寶寶要想個辦法不讓狼發現,寶寶不能發出聲音。

2、教師扮演狼,幼兒扮演兔子玩遊戲(2遍)。

3、幼兒戴上頭飾扮狼玩遊戲2遍。

四、啓發幼兒想出躲避狼的不同方法:

剛纔寶寶用了逃跑、躲起來的方法對付老狼的,你還能再想想,還能用什麼方法對付老狼?

五、結束部分。

寶寶們真聰明,狼啊!沒捉着一隻小兔,灰溜溜的走了,我們又可以高高興興的到別的地方去玩了!

音樂聲中,幼兒邊唱邊跳出活動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