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範文9篇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範文9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6W 次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範文9篇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 篇1

  活動名稱:健康——爸爸的大鞋子

 活動目標

1、能穿着大鞋子協調地行走,發展平衡能力。

2、體驗穿大鞋子模仿爸爸的趣味。

 活動重點(或難點):

1、能穿着大鞋子協調地進行走路。

 物質準備:

1、紙盒製成的大鞋子或幼兒從家裏帶來的成人鞋(最好是男式的)。

2、自備一段輕鬆的音樂。

 活動過程:

一、活動身體,進入教學。

1、小朋友們我們一起走走、跳跳、蹲蹲,動動我們的身體!

(幼兒在場地上自由行走,邊走邊活動關節。)

2、教師引導幼兒向前走、向後退着走、向上跳跳、向下蹲蹲。

二、我們來穿爸爸的大鞋子。

1、教師出示大鞋子,小朋友這是誰的鞋子呀?

2、穿着你的大鞋子走一走,你有什麼感覺?

(幼兒初步體驗穿着大鞋子走路的獨特感覺。)

3、你穿着爸爸的大鞋子走路怎麼樣?要注意什麼?

4、穿着大鞋子,比賽走路。幼兒分組站在場地的一頭,聽教師的指令開始比賽,教師引導幼兒儘量平衡自己的身體。

5、幼兒遊戲行3——4次,提醒幼兒注意平衡,適當休息。

三、學學爸爸的經典動作、經典語言。

1、小朋友,你的爸爸最喜歡說的話、最喜歡做的動作是什麼?(最有趣的動作和語言。)

2、幼兒自由表現爸爸的動作和表情,如刮鬍子、打電話、看報紙等,並和同伴交流爸爸的經典話語。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 篇2

內容:一天,媽媽從幼兒園接鼕鼕回家,鼕鼕非要媽媽買烤腸吃,媽媽只好給鼕鼕買了兩根。鼕鼕馬上吃了。鼕鼕回到家,看見籃子裏盛着許多草莓,抓起來就吃,媽媽說:"鼕鼕,等洗乾淨了再吃。""我不怕髒"鼕鼕吃了很多。夜裏,不知爲什麼鼕鼕的肚子疼得不得了。

觀看後討論:

小朋友,鼕鼕的肚子爲什麼會疼?說一說,你是怎樣做的?

觀看圖片:

(1)老鼠、蒼蠅叮咬過的食物。

(2)過期的食物。

(3)腐爛變質的食物。

(4)假冒、劣質的食物。

(5)沒洗乾淨的食物。

提問:這些東西你吃過嗎?說一說,這些東西爲什麼不能吃?

小結:大街上的燒烤的東西特別不衛生,而且吃了容易致癌。吃水果之前一定要洗乾淨。買食物一定要有質量安全標誌,保制期內的食物。一些腐爛變質,老鼠、蒼蠅叮咬過的假冒、劣質的食物不能吃,否則會食物中毒的。

3、情景表演《好吃的魚》

內容:今天是星期天,明明的媽媽買來了一條大鯉魚。做了一道好吃的蔥油鯉魚。明明聞着香香的味道忙地吃了起來,媽媽說:"明明,彆着急,把魚刺弄乾淨了在吃,但明明可着急了,突然,喉嚨裏卡住了魚刺,明明難受得哭起來了。媽媽一邊安慰明明,一邊帶他到醫院後,醫生阿姨幫他把魚刺取出來了。

提問:

(1)明明應怎樣吃魚?

(2)魚刺卡在喉嚨裏該怎麼辦?

小結:小朋友吃魚時,一定要仔細把魚刺弄乾淨再吃,一旦魚刺卡住了,小朋友也不要哭,因爲越哭,魚刺就陷得越深,應趕快告訴媽媽或老師,帶你到醫院去治療。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 篇3

教育目標:

可以使孩子的智力得到發展、可以培養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爲習慣、可以培養孩子活潑開朗、勇敢機智的性格,克服膽小害怕的心理。

提高幼兒腕指肌羣和腕指關節的靈活性,促進手眼協調能力和全身動作的協調能力。

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願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選用材料:

大泡沫板三個,即時貼,不同形狀的積木,彈球若干。

製作方法:

1、分別在板子的上方挖兩個洞;其中一個板子在洞下分別挖兩個小洞。

2、板子進行裝飾。在下方貼兩條起始線。

應用年齡和地點:適合3——6歲幼兒使用。

遊戲玩法:

1、第一種玩法:在起始線後,用彈球向洞中彈,以進洞爲勝。不加任何輔助材料。

2、第二種玩法:用輔助材料積木在板子上任意拼搭軌道,然後在起始線後,延搭好的軌道彈球,使球進洞。

3、第三種玩法:在板子的洞下方挖好的小洞中,放上彈球,在起始線後,用手裏的球擊中前方的彈球,使其進入洞中。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基本達到教學目標,活動既源於幼兒的生活經驗,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活動主要體現了以下三個特點。一是平等、和諧的氣氛;二是層層遞進的環節;三是師幼、幼幼有效地探索和互動。課堂氣氛很好,幼兒情緒飽滿,活動積極,對活動的興趣非常濃厚。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知道健康的重要性。

2、知道變得健康的各種方法,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

  【活動重點】

1、討論:除了《變得健康的小星》課件裏的方法以外,我們還應該養成哪些健康的生活習慣。

2、鼓勵幼兒結合自己的親身體驗來講。

3、鼓勵幼兒大膽嘗試各種讓自己變健康的方法。

  【活動過程】

一、打開課件《變得健康的小星》請幼兒觀看前半段,討論:懶惰的小星

1、小星原來是怎樣的?

2、媽媽建議小星做什麼?

3、小星是怎麼回答媽媽的?

4、小星發生了什麼事?

5、看過小星的樣子後,你有什麼想法?

6、如果像小星那樣一整天呆在家裏不動彈的話,我們的身體會怎麼樣呢?

二、繼續播放課件,討論:變得健康的小星

1、變得健康的小星是什麼樣子?

2、跟以前的樣子有什麼不同?

3、小星是怎麼變健康的?

4、他都做了哪些體育運動?

5、除了做運動之外,還做了什麼?

6、小星做的這些體育運動,你都會做嗎?

7、你平時都進行哪些運動?

三、討論:健康的必要性。

1、你生過病嗎?

2、身體有病的話,不能做什麼事情?

3、生病時,你的心情會怎麼樣?

四、討論:健康生活的各種方法。

1、怎麼做,我們才能變得更健康?

2、爲什麼需要休息?

3、還有哪些運動能讓我們變得健康?

4、除了運動之外我們還應該養成哪些健康的習慣?

  活動延伸:

1、調查班裏幼兒最想做什麼運動。

2、教師可以準備豐富的對比式圖片,如:身體健康就能參加運動會;身體不好,跑幾步就喘。讓幼兒通過看圖瞭解到身體健康的好處。

本節評論:秦老師的課堂生動活潑,能夠吸引大部分幼兒的注意力,參與到課堂的討論和遊戲當中,本節準備充分,各個環節安排有條不紊。但如果秦老師在展現圖片和完整視頻之後再向幼兒提問,而不是邊播邊問,應該能夠給幼兒更多的思考和想象的空間。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 篇5

教學活動:《眼睛看一看》

設計意圖:

小班幼兒正處於對自身器官產生好奇與探索的階段, 五官是孩子們身上重要的器官,他們無時不刻地感受着它們的存在,而眼睛又是從外界獲取信息的主要通道。經常看到小班幼兒用手挖鼻孔、揉眼睛??針對這一現象,經反覆思考,我認爲這是由於小班幼兒對五官的認識不足,缺乏必要的保護意識所造成的。爲解決這一問題,我設計了主題教育活動---我的五官,用遊戲的形式,調動幼兒運用各種感官,瞭解眼、耳、口、鼻的用途,懂得並掌握保護眼、耳、口、鼻的正確方法,從而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而本次活動以認識眼睛、瞭解眼睛的作用爲出發點,注重孩子自身的體驗,在體驗中感知着它們的重要,逐步激發保護意識。 活動內容的選擇是基於大部分幼兒剛從小小班升到小班,部分幼兒爲新生,而健康、安全爲幼兒園教育教學中的第一位,因此符合本班幼兒的實際發展水平。 活動目標:

1.學習用眼睛觀察周圍事物,體驗眼睛的主要功能,知道要保護好眼睛。

2.願意參與活動,並在集體中表現自我。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事先與幼兒玩猜物品遊戲;

2.物質準備:

(1)大花片、氣球、小紅花、娃娃、小汽車、積木、書本等常見物品;

(2)示範桌子、大塊不透明的布;

(3)在教室周圍環境佈置些動物手偶、氣球等等;

(4)情景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1.激發幼兒觀看的興趣

教師:你的眼睛在哪裏,用自己的手輕輕摸摸吧。請小朋友用小手捂上眼睛,說說你能看見東西嗎?(不能)請你們睜開眼睛,現在能看見東西嗎?(能)是用什麼看見的?(眼睛)

2.遊戲:“眼睛看一看”:

(1)出示2件――4件物品,讓幼兒看1-2分鐘,然後用布蓋上,讓幼兒說說看到什麼?

(2)出示4件物品--6件物品,讓幼兒看1-2分鐘,然後請幼兒閉上眼睛,老師取走1件,讓幼兒說說什麼不見?

3.提供情境圖片,教育幼兒要保護眼睛

教師:小朋友眼睛真亮,可以看到很多東西。如果我們沒有眼睛會怎麼樣?小朋友知道怎麼保護自己的眼睛嗎?

教師依據孩子的回答提供相應的情境圖片,引導幼兒觀察講述,從而知道:眼睛真有用,沒有了眼睛什麼也看不見,懂得保護眼睛的一些簡單方法。

4.幼兒分散活動:“看看周圍有什麼”:

教師:小朋友的眼睛真能幹,現在請你用眼睛看看,今天我們的教室裏有什麼變化?請你仔細瞧瞧,今天教室比以前多了什麼東西?它們分別是什麼樣的。

5.活動延伸:

教師與家長共同關注幼兒對眼睛的常識性保護方法。

在美工區中,教師指導幼兒嘗試畫出自己看到的物品;在語言區,教師指導幼兒看圖書,說說自己看到了什麼。

活動反思:

以下是針對本次活動存在的不足進行反思:

(1)教師在活動開展中較多地關注教案,留意於各環節的開展與銜接,今後要尤其關注幼兒的實際活動過程,要注重幼兒的社會性發展。

(2)整個活動中語言組織的語氣、語調及一些肢體語言不夠豐富,需要在這方面給予加強。

(3)教師活動開展中所需物品及其擺放位置,應考慮清楚,關注到後面幼兒的視線所及。圖片的提供,除了注重教育性外,也要注重美觀、適宜。

(4)常規性要求要加強,除了要事先提清楚,比如舉手回答問題時,應一個一個地舉手回答。當教師要求幼兒閉眼時,就應檢查幼兒,訓練幼兒能按教師指令活動。

(5)教師的“教育機智”還應在實際教學中得以磨練、提升。比如,幼兒說到“瞎了”,教師對於幼兒拋出的“球”應所作出較好的迴應,對於小班的幼兒可多詳細講解:瞎了就是眼睛看不見了。

活動點評:

1.將活動目標定位在眼睛的主要作用和保護眼睛,充分考慮新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及發展水平,很好地把握該年齡階段幼兒發展的重點:感官訓練及培養感知能力。通知有趣的遊戲使幼兒體會眼睛的重要作用,順理成章地引出“保護好自己的眼睛”。

2.活動注重綜合性,將科學領域與健康知識相互滲透。

3.在組織幼兒遊戲的環節,能注意逐步增加遊戲的難度,但要注意語言的趣味性、形象性,同時要突出眼睛的作用。

4.在環境佈置上,應有意識投放與平常玩具有着較明顯差別的物品,甚至可以引導孩子說說“你的小眼睛還看到什麼有趣的東西”,鼓勵和促進幼兒多關注周圍環境極其變化。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在玩線活動中感受到樂趣,增強動手操作能力和與人合作的能力。

2.培養做事認真、專注的習慣,發展創作性思維。

活動準備

五顏六色的毛線若干,彩筆,剪刀等。

活動過程

一、欣賞大班兩名小朋友演示的翻繩表演,一邊翻繩一邊說兒歌:伸出你的小手,我們來翻繩;一翻老牛槽,老牛來吃草;二翻是菱形,我們記得牢;三翻一扇門,門前有棵樹;樹上結果子,結了多少個?伸出手來數一數……讓幼兒進入情境中,引起幼兒對線的興趣。

剛纔小朋友表演的精彩嗎?他們是用什麼道具在表演?(毛線)你想不想玩一玩毛線?

二、鼓勵幼兒自由玩線,初步探索線的玩法。

1.教師爲幼兒每人準備一條毛線,提問:你手中的線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引導幼兒說出毛線的柔軟性,顏色不一樣)讓幼兒自由玩線,一段時間後,讓幼兒說說自己是怎麼玩線的?(先玩後說)

幼a:捏着線的一頭擺來擺去,像柳枝;

幼b:把線螺旋的擺在桌子上像棒棒糖;

幼c:在線上能打好多結;

幼d:把線剪成一節一節的,擺在桌子上像小草……

幼兒說的線的每一種有意義的玩法,教師可鼓勵幼兒一起嘗試着玩一玩,充分調動玩線興趣,捕捉每一個孩子創造性的閃光點。

2.原來線有這麼多玩法,老師這也有一種新的玩法,老師將線的兩頭系在一起打一個結,你還能玩嗎?讓幼兒嘗試着玩一玩,並說說自己怎麼玩的?有的在桌子上擺出了圓形正方形,有的藉助兩隻手和嘴撐起一個三角形,少數幾個孩子翻起了繩(在家曾經有過和家長翻繩的經歷)這個引起了孩子的極大興趣,教師抓住這一點,讓幼兒到前面演示,讓同伴交同伴比單純的教師教幼兒效果更好。

師結:咱們小朋友真厲害,一條普通的線能變出這麼多有趣的花樣,如果老師給你許多根線你還會有新的玩法嗎?

三、引導幼兒探索多根線的玩法。(先說後玩)

1.讓幼兒說一說自己的玩法,激發幼兒的想象靈感。孩子的想象力真是豐富,有的說編辮子,有的說拼彩虹,有的說纏成線球……

“那小朋友想不想把自己的想法做成作品看看呢?現在老師已經爲你們準備好了許多材料,請你去選擇你喜歡的材料完成你的作品,可以幾個人合作完成。”教師在旁邊做適時的指導。

2.作音樂線畫,讓幼兒用線表現出舒緩和歡快的音樂。

活動延伸

將各色毛線投放到活動區,鼓勵幼兒繼續玩。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樂意參加體育活動,體驗學蛙跳帶來的快樂。

2.鍛鍊身體的平衡能力,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3.練習雙腳向前跳躍的技能。

活動準備:

1.音樂:大家一起做

2.平衡木四個、沙包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教師:今天老師做青蛙媽媽,你們是小青蛙,和媽媽一起去莊稼地裏捉害蟲吧!

孩子們,出發啦!

(1)圍繞“池塘”練習走隊形。

(2)教師與幼兒一起做準備活動。

(重點活動腳腕和膝關節)

二、展開

1.訓練幼兒跳躍技能。

教師:孩子們快看,這裏有一條小河,我們怎樣才能過河呢?

(引導幼兒想想青蛙的運動方式,知道可以跳過小河)

(1)請幼兒在河邊練習跳躍的本領。

(2)教師重點指導幼兒雙腳向前跳躍的技能。

動作要領:兩腿分開與肩同寬,屈膝,雙手彎曲至肩上,成蛙狀,雙腿用力蹬地向前挑起,落地時,雙腿自然彎曲緩衝站穩。

2.教師講述遊戲玩法:

教師:在河對岸有一片莊稼地,地裏有很多害蟲,小青蛙們都是捉蟲的能手,咱們一起去消滅害蟲吧!

玩法:到達莊稼地必須跳過小河,走過小橋(平衡木),跳進莊稼地,捉一條小蟲原路返回。

規則:聽到指令纔可以出發,每次只能捉一隻小蟲,將蟲子放到指定位置。

3.請個別幼兒示範遊戲玩法。

教師強調路線和安全常識:注意過小橋時注意安全,可兩手平伸保持平衡,眼看前方,以免掉進小河。

4.幼兒開始遊戲。

(1)幼兒分成四組依次進行遊戲,教師觀察指導。

(2)可組織進行遊戲3-4次。

三、結束

教師:孩子們,莊稼地裏的害蟲都被你們消滅了,你們可真是捉蟲能手!我們一起來鼓掌慶祝吧!

活動結束!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 篇8

設計意圖

隨着天氣越來越熱,洗澡成爲孩子們每天必須做的事,洗澡也是孩子最能玩到水的`生活活動;它符合幼兒的興趣與需要,來源於幼兒的現實生活;通過此活動可以讓幼兒快樂地體驗洗澡的過程,有助於發展幼兒生活經驗,學會如何洗澡,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活動目標:

1、通過故事,使幼兒知道愛洗澡、講衛生的重要性。

2、根據生活經驗的回顧,認識、瞭解洗澡用品的名稱及作用,知道洗澡的方法。

3、培養幼兒大膽發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4、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重難點:

洗澡的方法

活動準備:

小豬手偶、音樂《我們愛洗澡》、洗澡用品若干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出示小豬手偶,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師:今天寶寶班來了一位小客人,小朋友想不想知道它是呀?我們一起來看看吧,你們喜歡它嗎?想不想和它一起做遊戲?

引導幼兒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

2、師:爲什麼不想和它做遊戲?小豬可想和寶寶班的小朋友一起做遊戲了,這可怎麼辦呢?小豬需要做什麼呢?

引導幼兒知道小豬太髒了,小朋友不想和它一起玩。小豬需要洗澡。

二、瞭解洗澡

①師:你會洗澡嗎?洗澡的時候都需要準備什麼?

②出示魔術盒,引導幼兒認識多種洗澡用品。

師:老師這裏有一個魔術盒,小朋友猜猜裏面藏的什?

請幼兒伸出食指一起說:變變變師小結:哇,變出了這麼多好東西!這些洗澡用品可以使我們變得乾淨、舒服。

③師:爲什麼要準備沐浴露?

引導幼兒知道用沐浴露滑滑的、保護皮膚,用過後香香的。

④師:我們爲什麼要洗澡?

師小結:現在天氣熱了,我們活動後會出汗,黏黏的,皮膚上會有污垢,污垢容易產生細菌,對皮膚不好,也會生病。所以洗澡可以讓我們變得很乾淨,而且香噴噴的。

三、洗澡的方法

1、洗澡前我們應該先做什麼?(準備好洗澡用品、脫衣服)2、師:你在家媽媽是怎樣給你洗澡的?

請幼兒兩兩結合,輪換扮媽媽爲同伴洗澡,做動作演示。

老師小結洗澡的大流程:先洗頭,洗身上,再洗胳膊、腿,最後是小腳,洗完後用毛巾擦乾淨。

3、師示範洗澡的方法和動作擠點洗髮露抹頭上,抓啊抓,再用清水衝乾淨,再來擠點沐浴露,抹身上,先搓搓背,再搓身體,再搓搓小胳膊,再搓搓腿,再用清水從頭到腳衝乾淨,再用毛巾把水擦乾淨,洗澡洗好啦!

4、師帶領幼兒一起做動作學習洗澡的方法。

四、體驗活動播放音樂,幼兒和教師一起跟着音樂感受洗澡的快樂。

師:夏天到了,天氣很熱,小朋友身上都會黏黏的,不舒服,你們想不想和老師一起跟着音樂來洗澡!

五、活動小結師:洗澡的時候會有很多泡泡,滑滑的、光光的,用手指輕輕一戳,就會破了,真有意思,洗完澡以後身上還會香香的呢,可以舒服的睡個好覺!小朋友要做一個愛洗澡、講衛生的好寶寶!

活動延伸

讓幼兒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體驗洗澡的快樂

課後反思

教材玩水是幼兒非常感興趣的遊戲,隨着天氣越來越熱,洗澡成爲孩子們每天必須做的事,洗澡也是孩子最能玩到水的生活活動;它符合幼兒的興趣與需要,來源於幼兒的現實生活。

目標的達成

本次活動主要圍繞“我愛洗澡”爲主線,整堂課都是貫穿願意洗澡的積極情緒爲始終,引導幼兒通過集體活動來感受集體洗澡的快樂,在教學中採用各種形式,做到動、靜結合,儘可能的關注到羣體。在整個過程中,孩子們興趣都很濃。第一環節,我創設了一個故事的情景,讓孩子們討論小豬需要做什麼,以達到目標1:讓孩子知道愛洗澡、講衛生的重要性。第二個環節是根據幼兒的生活經驗,讓幼兒瞭解洗澡用品名稱及作用,知道洗澡的方法。最後隨《我愛洗澡》的音樂,使幼兒跟着音樂感受洗澡的快樂。、三、重難點的突破本節課我的重難點是:洗澡的方法。在學習洗澡的方法環節,我主要是先引導幼兒根據生活經驗大膽討論、模仿洗澡的動作;老師再結合幼兒表現的動作正確示範洗澡的方法;最後是師幼共同學習模仿洗澡的方法、流程。在一環節中,幼兒一直是跟着老師的思路走的,幼兒與幼兒之間沒有很好的互動,所表現出的課堂氣氛也不是很活躍。

  幼兒的反思

小班幼兒雖然有洗澡的生活經驗,但孩子沒有良好的衛生行爲習慣,通過活動,加強幼兒的衛生行爲意識。整個活動,孩子們興趣比較濃,但由於老師說的太多,也沒有很好地激發、引導孩子,以至於有個別孩子缺乏課堂興趣。如:在認識洗澡用品環節,幼兒對老師出示的洗澡用品沒有驚喜之情,更多的感覺是司空見慣。教師應變換更爲神祕、新穎的方式以吸引幼兒。在最後音樂活動中,幼兒處於跟着老師做操的狀態,沒有更好地表現對洗澡的興趣。教師因與幼兒一起探索、模仿,融入幼兒當中,真正起到師幼共同學習。

  不足之處

1、教師在活動中,瑣碎的語言比較多,如:對不對,是不是等,這樣的話語很難使孩子在語言的發展方面得到一個鍛鍊,希望在今後的教學中,儘量減少瑣碎的語言,語句應該乾脆利落點,孩子的印象也會比較清晰。

2、在最後一個環節中,要求幼兒一起來洗澡,教師的指示不夠清晰,不能僅僅是帶操的形式,孩子在這方面沒有更好的得到肢體語言的發展,教師沒有嚴格要求孩子領會動作的要領,沒有培養孩子在技能方面的提煉,喪失了動作的協調性,如果在活動中,教師主要到了這方面的意識,逐步規範孩子的動作,我相信,音樂活動的目標達成就會更加明顯。

小百科:洗澡,能清除汗垢油污、消除疲勞、舒筋活血、改善睡眠、提高皮膚新陳代謝功能和抗病力。而且通過溫水的浸泡,能夠治療某些疾病。熱水澡水溫不宜太高,一般以35~40℃的溫水爲宜。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 篇9

活動內容

聰明的小熊

活動來源

預設

活動目標

1、學習聽信號手膝着地爬行,增強幼兒四肢的肌肉力量。

2、提高幼兒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重點難點

1、能根據信號的變化,變速和變換方向爬行。

2.倒退爬時別碰撞周圍的同伴。

活動準備

兒童經驗基礎

材料準備

1、小鼓一隻,水果圖片若干,供幼兒爬行的場地

2、小青蛙、小蜜蜂、小烏龜放置在場地的周圍,作爲小動物的家,小熊頭飾若干,錄音機、磁帶若干。

活動過程

活動反思

一、扮演角色,活動身體。

師:(出示小熊頭飾)我是熊媽媽,那你們是誰呀?

我們小熊聽着音樂,活動一下身體吧!

二、聽信號變換方向和變速爬行。

師:咚咚咚,這是什麼?媽媽要小熊聽着鼓聲來學本領。

(和幼兒商量怎麼樣的信號是按照怎麼樣爬

(1)聽信號向前爬、向後倒退爬和轉圈爬。

(2)聽信號向前變換速度爬。

(3)聽信號轉圈變換速度爬。

(4)聽信號交替爬行向前、轉圈變換速度爬和倒退着爬。

三、變換方式朝制定目標爬行。

師:我們小熊家附近有哪些好朋友?我們一起去看看他們吧!(跟着老師爬,最後爬回家)

四、遊戲“小熊找水果”

師:在草地的那邊有很多的水果,我們一起去把他們運回家吧。

五、放鬆活動“小熊洗澡”。

師:小熊寶寶玩累了,出了很多汗,媽媽給你們洗個澡,衝一衝,抖一抖,搖一搖,小熊小熊真快活。

熊寶寶和媽媽一起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