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語言活動課教案11篇

幼兒園語言活動課教案11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1W 次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語言活動課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語言活動課教案11篇

幼兒園語言活動課教案1

活動目標

1、感知和理解顛倒詞語的含義。

2、幼兒學會如何顛倒詞語並講清楚普通話。

3、幼兒在顛倒詞遊戲中感受到遊戲的快樂,並積極大膽的參與到遊戲中。

活動準備

1、幼兒對小精靈這個卡通人物有一定的認識和了解。(經驗準備)

2、幼兒知道蜜蜂,蜂蜜這些常見物。(經驗準備)

3、魔杖1個(物質準備)

4、小精靈裝飾(物質準備)

5、顛倒詞掛圖10(物質準備)

6、顛倒詞ppt等(物質準備)

7、小動物胸飾人手一個

活動過程

1、遊戲導入:小朋友們佩戴好胸飾依次按照自己的小組做動作師:大家好,我是你們的新朋友XX,現在呀我想請小動物們介紹一下自己,會跳的小動物們在哪裏?你們是怎麼跳的呀?會飛的小動物們在哪裏?你們是怎麼飛的呀?會遊的小動物們在哪裏?你們是怎麼遊的呀?小動物們真棒!我偷偷告訴你們一個小祕密,今天呀,小精靈要找搭檔啦,你們想做嗎?她呀,會選表現的最棒的小動物來做他的搭檔,那讓我們去看一看,小精靈的要求是什麼吧

2、基本部分:

小精靈:小動物們好,我是你們的精靈姐姐,我呀,想給自己找搭檔,但是我的搭檔呀,必須會一些小魔法,小動物們,你們會嗎?你們不會呀,那學會了再來找我吧。

師:小動物們,剛剛小精靈的要求你們知道了嗎?那你們想學習魔法嗎?好吧,那老師就教你們一個小小的魔法,顛倒魔法,你們要好好的看清楚,老師是怎麼變得吧。

師:烏拉烏拉變,蜜蜂變蜂蜜!(ppt切換)師:你們看,我用顛倒魔法把蜜蜂變成了什麼呀?(蜂蜜)那你們知道什麼是顛倒嗎?顛倒呀,就是把東西反着讀,蜜蜂反過來就是蜂蜜,牛奶反過來就是奶牛,小朋友們知道顛倒是什麼意思了嗎?那現在我要考考小朋友們,(出示掛圖)這是什麼呀?那我們用顛倒魔法能把他變成什麼呀?那小動物們我一起念出顛倒魔法,把他變過來吧。烏拉烏拉變,牛奶變奶牛!(ppt)師:那現在呀老師要給小動物們佈置一項任務了,老師呀,要求小動物們把這些東西用顛倒魔法變過來,小動物們準備好了嗎,準備好了就和老師一起唸咒語吧。(ppt)師:我剛剛聽到有一些小動物的讀音不太標準,這樣啊,咒語就沒有用了,現在呀,老師就帶小動物們一起吧這些詞語念一念好不好?

老師帶讀詞語(掛圖)師:現在我們的小動物讀音標準多了,那我們呀就再來練習練習咒語吧,小動物們可以和邊上的好朋友互相變一變,看看能不能把他的名字給顛倒過來,等會啊,老師會請兩個小動物上來表演一下,看看他們變的怎麼樣。

(請幾組小朋友上臺演示)師:小動物們說說看他們變得好不好呀?那老師要給他們一點小獎勵(貼紙)。小動物們,你們覺得還有什麼東西可以用顛倒魔法來變的呀?(討論)師:小動物們今天學習的真棒,那我們就要請出小精靈來選他的搭檔了,小朋友,我們一起大聲的把小精靈叫出來吧,小精靈!!!

小精靈:哎哎哎,我來了,小動物們你們學會魔法了嗎?那我要挑選幾個小朋友上來比賽一下了(兔子,蝴蝶,小魚隊各一人)(遊戲競賽)小精靈:小朋友們,你們覺得誰表現的更棒一點呀?我覺得呀,每個小動物都很棒,那你們就都做我的搭檔吧(每人戒指)

3、結束部分師:今天在魔法課上,小動物們都表現的非常棒,現在呀我要給每個小動物們一點小獎勵,我們請小精靈發給我們,好嗎?(發貼紙)師:今天學了一天的顛倒魔法,小動物們都累了,要回家休息了,等我們回家以後也把顛倒魔法教給爸爸媽媽,好嗎?小動物們,再見!

幼兒園語言活動課教案2

活動目標

1、理解散文內容,感受散文中富有情趣得畫面美和意境美。

2、進一步理解與感受春天的季節特點,熱愛大自然。

3、願意和老師一起朗誦,感受散文中優美、抒情得語言特點。

活動準備

知識準備:在班級開展春天的有關活動,引導幼兒瞭解春季特徵,請家長帶幼兒到池塘邊觀察蜻蜓點水的樣子並豐富有關的知識。

材料準備:唱片實物、唱片掛圖、詩歌圖譜、小蜻蜓圖片、彩筆、春天的圖片、配樂錄音,幼兒人手一張自制唱片,貼貼紙。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出示實物VCD,激發幼兒興趣。

師:這是什麼?你們認識嗎?(幫助幼兒理解什麼是“唱片”)

(二)基本部分:

1、出示自制唱片,引發幼兒的猜想和興趣。

①向幼兒介紹“這是一張小蜻蜓在春天裏灌的唱片”。

②引導幼兒猜想,唱片裏的“圓圈圈”究竟是什麼?

2、完整欣賞散文,初步理解散文內容。

①教師完整朗誦兒歌。

師:這些圓圈究竟變成什麼了?

(幼1:圓圈圈是荷葉。)(幼2:圓圈圈是水波。)

3、教師一邊添畫一邊朗誦散文,幫助幼兒理解“圓圓的春天”的涵義,感受兒童的畫面情趣。

師:一起來說圓圈圈變成了什麼?

(幼:圓圈圈變成了蜻蜓,圓圈圈變成了青蛙,圓圈圈變成了小魚在跳芭蕾舞。)

4、出示小蜻蜓及圖譜,引導幼兒再次欣賞散文,通過分句欣賞幫助幼兒理解散文內容,進一步感受散文中的意境美。

①教師逐一出示圖譜並朗誦兒歌。

②通過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散文內容:

1)誰知道我是用什麼辦法灌唱片的?(幫助幼兒遷移蜻蜓點水得經驗理解散文1-2句)

①師:小蜻蜓的尾巴是什麼樣的?(幼:尖尖的。)“用唱片裏好聽的話完整的說”(幼:小蜻蜓,尾巴尖;彎彎尾巴點點水。)“我們把食指伸出來當小蜻蜓的尾巴,這時發現水面怎麼樣啦”(幼:有水波。)“跟這唱片像不像?”

②師:所以可以說小蜻蜓在做什麼?(幼:灌唱片。)

2)唱片裏有哪些好聽的聲音?要用完整的話說--我聽到了什麼?(幫助幼兒遷移青蛙和春雨的聲音特性,理解散文3-4句)(幼1:青蛙“呱呱”。)(幼2:雨點“叮咚”。)

3)我的唱片裏有哪些好玩的有趣的事情呢?要用完整的話說--我看到了什麼?(幫助幼兒理解小魚的動作特點,理解散文5-6句)(幼1:小魚在跳芭蕾舞。)“在哪裏跳?”(幼2:小魚在跳水上芭蕾舞。)“這是一隻什麼樣的小魚”(幼1:活潑的。)(幼2:可愛的。)

5、鼓勵幼兒與教師一起朗誦散文,感受優美、抒情得語言特點。

①幼兒與教師一起看圖譜朗誦兒歌。

②討論:你覺得唱片裏的哪一句最好聽,你最喜歡?

(幼1:我最喜歡活潑可愛的魚娃娃跳起水上芭蕾舞。)(……)

③請個別幼兒回答問題,教師在選出的答案旁貼上“笑臉”。

④幼兒配樂朗誦兒歌。

活動延伸

1、出示第二張唱片圖板,激發幼兒創編的興趣。

2、與幼兒一起欣賞春天的圖片,在下次活動中鼓勵幼兒替換散文中的部分語句。

幼兒園語言活動課教案3

設計思路

自大班以來,發現孩子們雖然樂意與同伴遊戲、交往,但在遇到困難時,不知該如何面對解決,大多數孩子都是尋求老師的幫助。幼兒正值品德、情感培養的重要時期,結合本月我們開展的“有趣的水”主題活動,幼兒帶着對水的特性探究的濃厚興趣,從而也瞭解到海洋生物離不開水,同時抓住本故事要點,因而設計了本次語言活動,旨在鼓勵幼兒大膽想出各解決問題的辦法,激發幼兒積極幫助他人的情感。

活動目標

1、在傾聽故事的過程中感受小動物的心情變化,積極思考大鯨魚回到海里的辦法。

2、懂得人多力量大,並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

活動準備

視頻,海浪的音效,故事PPT。

活動過程

1、導入(意圖:交流去海邊的經驗,引出故事。)

(1)請你們閉上小眼睛,聽聽這是什麼聲音?(播放海浪音效)

(2)你們去過海邊嗎?誰來說說你在海邊做過什麼有趣的事?

(3)小結:是啊,在海邊玩可真有趣,可是今天海邊發生了一件特別事,一起來聽故事吧!

2、分段欣賞故事,思考問題。(意圖:感受小動物的心情變化,積極思考大鯨魚回到海里的辦法。)

可怕的大鯨魚

(1)大鯨魚爲什麼要來到海邊?

(2)海邊從來沒有來過大鯨魚,小動物們看到大鯨魚會有什麼反應呢?(緊張、害怕、討厭、不知所措)他們會讓大鯨魚加入遊戲嗎?

(3)海水退潮了,大鯨魚爲什麼留在海灘上?

(4)小動物們會怎麼做?爲什麼?

救救大鯨魚

(1)大鯨魚是怎麼說的?(幼兒模仿微弱的聲音)

(2)聽到大鯨魚的求救,小動物會怎麼想?

(3)本來都很害怕的小動物,現在他們的心情發生了什麼變化呢?

(4)小結:海蟹覺得大鯨魚是來跟他們一起玩的,堅定地救他;海貝還有些膽小有些猶豫;海龜看它沒力氣,也沒之前那麼害怕了。

小動物有辦法

(1)有什麼好辦法嗎?

(2)小動物們想了哪些辦法來幫助大鯨魚?(觀察四幅圖片)

(3)這樣做成功了嗎?你從哪裏看出來?(觀察圖片細節,表情、動作)

(4)大鯨魚實在是太重了,大家費了好大的勁,大鯨魚還是在原地。你覺得小動物們會放棄嗎?

(5)小猴和老虎分別是怎麼做的?

(6)最後是誰的辦法讓大鯨魚獲救了?那麼大鯨魚要感謝誰呢?

(7)爲什麼大鯨魚不只是感謝老虎,而是感謝所有小動物呢?

(8)小結:是啊,大鯨魚是在大家的`幫助下得救的,因爲團結力量大。

3、完整講述,交流啓發。(意圖:懂得幫助周圍的人。)

(1)小動物們的心情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

(2)爲什麼大家要堅持不懈地幫助大鯨魚?

(3)小結:雖然一開始小動物們很害怕大鯨魚,但是當看到它有危險時,也會不顧一切地去幫助它,最後成功地幫助它回到大海,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原來幫助別人也是一件快樂的事。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環節清晰,目標突出,在活動中,孩子的表達積極性也很高,尤其是在討論小動物們如何幫助大鯨魚回到海邊的方法時,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有的說再次漲潮時大鯨魚就能自己回去了;有的說可以先用水倒在大鯨魚身上,讓它不會覺得口渴等等。但是在這個過程中,老師和孩子的互動較多,大班下學期了可以嘗試讓孩子自主閱讀,增加挑戰。

幼兒園語言活動課教案4

設計思路

《梨子小提琴》這個故事溫馨優美,蘊含的教育意義也很深刻,如詩入畫的音樂定能走進人的心靈。所以,在大班小朋友中開展這個活動,符合他們的年齡特點。首先,教師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其次,教師幫助幼兒分析這個童話故事,感受作品的情感色彩。然後,教師鼓勵幼兒積極地參與到表演活動中,體驗到表演的快樂,最後,教師幫助幼兒遷移經驗,拓展幼兒的想象創造力。

活動目標:

1、使幼兒初步能夠看圖講成簡單的小故事。

2、探索並嘗試用與作品相匹配的語言和動作表演故事。

3、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一、激趣導入(出示梨子)

師:小朋友,這是什麼?他會是誰的呢?你們想知道它是誰的嗎?讓(我們一起倒數五個數,歡迎它的到來好嗎?(師幼一起倒數迎接小松鼠的出現)

師:有一天,小松鼠撿到了一個大梨子,它把梨子切開,變出了一樣東西,這樣東西還能發出音樂呢,你們聽。

師:小松鼠把梨子做成了什麼?咱們一起來聽一聽小松鼠用梨子小提琴演奏的音樂好嗎?

二、教師結合課件,完整地講述故事。

師:小松鼠拉起了梨子小提琴,動聽的音樂響了起來,小動物們聽了,會怎樣呢?讓我們一起到森林裏去看一看。

提問:你覺得這個故事好聽嗎?好聽在什麼地方?請小朋友說說自己的想法。

三、結合課件,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1)小松鼠是怎樣拉小提琴的?請幼兒模仿。

(2)狐狸聽到了琴聲,它是怎麼說的?說話是聲音是怎樣的?爲什麼它會這樣說?

(3)獅子聽到了琴聲,它是怎麼說的?說話是聲音是怎樣的?爲什麼它會這樣說?

教師小結:琴聲真好聽,動物們都愛聽音樂,就連兇猛的動物也不做壞事了。還有哪些動物也會來聽音樂?它們又會怎麼說呢?

(4)小提琴上掉下的是什麼?真的是音符嗎?

(5)樹上結了許多梨子,爲什麼都被做成了梨子小提琴呢?爲什麼森林裏到處都是快樂呢?

(6)給故事起名字

四、組織幼兒表演故事。

師:我們也來做森林裏的動物,一起來表演這個故事,好嗎?

請幼兒自己選擇角色,教師提出表演注意事項。

小動物會說些什麼話?說話時聲音是怎樣的?它們會做些什麼動作?什麼時候你會出來聽音樂。請小朋友大膽地表演出來。

(評析:讓小朋友體驗當小動物,體驗拉小提琴,聽音樂的快樂,不但使活動達到了高潮,同時,也加深了小朋友對故事的印象。)

五、提問:假如你有一把小提琴,你想做什麼?

請小朋友將自己的想法告訴老師,或者用畫畫的方法將自己的想法記錄下來。

幼兒園語言活動課教案5

活動目的:

提升小朋友配合能力,提高小朋友語言能力。

活動過程:

事先,老師問小朋友們,你們最喜歡哪個童話故事,你們會講這個童話故事嗎?

然後如果有非常熟知這個童話故事的小朋友,則老師請小朋友給其他的小朋友講一下這個故事。老師要不斷地給講故事的小朋友鼓勵和讚揚。並且在故事中,儘量讓其他小朋友保持安靜。

等小朋友講完故事,老師就開始問其他的小朋友,是不是已經記住這個故事了。小朋友們如果說記住了,就可以開始下面的環節了。

然後老師就讓小朋友們一人一句開始講這個童話故事。如果有小朋友講錯了,老師可以給予糾正。

活動獎勵:

老師要結合小朋友在講故事中語言的表達能力,紀律的維持能力,以及與其他小朋友的配合等多方面綜合考慮後,給表現好的孩子們獎勵小紅花等等。

活動總結

孩子語言能力發展還不夠,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能刺激孩子有更充分的表達能力和表達慾望,更多的是讓孩子們理解,講故事是一件非常有意義和開心的事情。

幼兒園語言活動課教案6

  一、設計意圖:

這是一篇非常感人的童話,寫了五顆豌豆從豌豆莢裏滾了出來,被一個小男孩用玩具槍一顆一顆打了出去。有一粒豌豆滾到了一位生病的小姑娘家的窗前。當小姑娘看到小豌豆發芽、開花時,她很高興,最後病慢慢好了起來。

這個經典童話所蘊涵的意義,對幼兒來說比較難理解,因此,我在教學設計中運用多媒體手段的特點,即畫面有動感、伴有背景音樂,力求創設生動形象的多媒體教學情境,努力挖掘童話故事中蘊涵的語言美、意境美,使幼兒通過欣賞故事,感受到豌豆帶給小女孩的希望和快樂。同時,在活動中啓發幼兒大膽想象,提供幼兒講述的機會,讓幼兒在看看、說說中得到發展並有所感悟。

  二、活動目標:

1、認真傾聽並理解故事,願意發表自己的見解。

2、積極思考,大膽想象,連貫講述。

3、能從故事情節和畫面中感受到豌豆帶給小女孩的希望和快樂。

  三、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

  四、活動過程:

(一)利用多媒體引出主題,並激發幼兒的興趣。

1、出示未打開的“豌豆莢”畫面

提問:這是什麼?裏面有誰?是多少?

2、出示打開的“豌豆莢”畫面,引出故事題目

(出示故事題目“五粒豌豆”)師:這“五粒豌豆”一溜排地坐在豆莢裏,就象小朋友一溜排地坐着。

(二)教師邊演示多媒體課件邊講述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1、教師邊播放多媒體課件邊講述故事第一段,瞭解豌豆的變化。

師:一天一天地過去了,豌豆怎麼樣了呢?(播放多媒體課件)

師:小豌豆在豆莢裏有什麼變化?它們覺得世界是什麼樣的?爲什麼?

教師小結:小豌豆生活在狹小的豆莢裏,它們看到的是青綠色、金黃色,所以它們覺得世界也是青綠色、金黃色。

2、教師邊播放多媒體課件邊講述故事第二段,引導幼兒想象並講述豌豆的去向。

師:小豌豆慢慢地成熟了,當它們長得飽滿硬朗的時候,被摘了下來,放進一個口袋裏。最小的豌豆說:“我們當中誰能跑得最遠呢?”。最大的豌豆說:“唉,聽天由命吧!”隨後,它們落進了誰的手中?

(1)播放多媒體課件出示畫面一(小男孩)。

師:小男孩會用小豌豆做什麼?

(2)教師播放多媒體課件畫面二(男孩射豌豆).

師:很快,小豌豆被裝進了槍膛,“啪”豆子射了出去。這五顆豌豆射到哪裏?結果怎麼樣?(幼兒相互交流,然後請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交流)

3、教師邊播放多媒體課件邊講述故事第三段,理解最後一粒豌豆的經歷。

師:請你們來聽一聽最後一粒豌豆到了哪裏?結果又是如何?(播放課件)

師:最後一粒豌豆落到了哪裏?發生了什麼變化?看到豌豆慢慢地長大,小女孩是怎麼想的?做了什麼?小女孩的身體爲什麼會好起來?

教師小結:這一粒不起眼的小豌豆,因爲有了它的出現,才使得生病的小女孩點燃了心中希望的火苗,有了戰勝疾病的信心和勇氣,收穫了屬於她的美麗、快樂和健康!

4、完整欣賞故事。

(1)教師:其餘四粒豌豆到了哪裏?結果會怎麼樣?我們來完整地欣賞一遍這個美麗、動聽的故事。

(2)幼兒邊看課件邊完整欣賞故事。

(三)結束

1、師:其餘的四粒豌豆到了哪裏?

2、師:它們落在不同的地方,肯定也發生了各種各樣的故事,我們一起到教室裏去說一說吧。

(幼兒離開活動室)

幼兒園語言活動課教案7

教學目標

1、區別比較動物的輕重,理解動物之間的重量關係。

2、能用語言完整表述結果,初步會推出相互比較的結果。

教學準備

1、課件。

2、《幼兒畫冊》、筆

教學過程

一、引出課題。

1、出示四種動物的圖片,提出問題:有一天,小貓、小狗和胖豬他們碰到了一起,他們想玩蹺蹺板的遊戲,可是怎麼也蹺不起來,小朋友,你們想想看,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2、教師小結:原來他們的重量不一樣,所以會蹺不起來呢。看課件,觀察、思考蹺蹺板瞧不起來的原因。通過觀察圖片,提出問題引發幼兒的思考,把重點引到動物的重量上來。

二、情景展現:

比較輕重

1、小貓和小狗放在第一幅蹺蹺板圖上:小貓和小狗比,你們覺得誰輕誰重呢?

2、豬和狗放在第二幅蹺蹺板圖上:胖豬和狗比,你們覺得誰輕誰重呢?

3、師:如果貓和胖豬蹺蹺板,蹺蹺板會怎麼樣呢?

4、幼兒認真觀察老師擺的圖片,比較三種動物的數量關係。幼兒學說:貓比狗輕,狗比貓重。胖豬比狗重,狗比胖豬輕。

5、幼兒擺放貓和豬,並用語言表示:貓比狗輕,狗比豬輕,所以貓比豬輕。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圖片,思考判斷動物的輕重。

三、作業與輔導:

教師用圖片擺出三種動物重量的關係:

1、師:如果1頭豬=2只狗的重量,1只狗=2只貓的重量,那麼1頭豬=幾隻貓呢?

2、讓幼兒做相關的練習。

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1、幼兒觀察老師三種動物重量的關係。

2、幼兒翻開《幼兒畫冊》,根據要求,把每組中重的物體用筆圈出來。

3、根據兩種動物間的重量關係,推理出讓蹺蹺板平衡的方法。幼兒已經能夠辨別兩種小動物的輕重關係之後,引導幼兒感受三種小動物之間的數量關係。

四、小結:

評價幼兒作業。相互檢查、交流。培養幼兒認真完成作業的態度。

教學反思

活動中我利用課件讓幼兒比較輕與重,孩子們看到具象的東西就能馬上反應出誰輕誰重。但是問他們爲什麼時,有很多小朋友回答說因爲XX比YY大所以XX比YY重。我緊接着就舉了一個氣球(體積大)和一把鑰匙(體積小)的例子來反駁他們的想法,大部分孩子馬上理解了,知道自己原先的想法是不正確的。我再提問時就沒有以體積大小來判斷的情況了,而且能用較完整的語言表述出:貓比狗輕,狗比貓重;胖豬比狗重,狗比胖豬輕,從而得出結論:貓比狗輕,狗比豬輕,所以貓比豬輕。

但是在幼兒自己操作的過程中,有很多幼兒不能獨立完成,需要教師在旁指導才能寫出正確答案,對於三種事物之間的關係容易混淆。在以後的活動中需加強這方面的練習。

幼兒園語言活動課教案8

活動目的

1,瞭解種子傳播的方法。

2,學習詩歌,嘗試仿照詩歌的句式續編詩歌,體驗創作的樂趣。

活動過程

1,出示掛圖《植物媽媽有辦法》,提問:植物媽媽是怎麼傳播種子的?

2,請幼兒聽詩歌《植物媽媽有辦法》。提問:

(1)詩歌裏講了哪幾種植物?它們各有什麼樣的特點?

(2)媽媽是用什麼辦法傳播種子的??

3,引導幼兒按詩歌的結構續編是詩歌,

提問:椰子(蓮子,石榴,葡萄)媽媽有什麼辦法傳播種子?能模仿着把它們編成詩歌嗎?

詩歌:植物媽媽有辦法

蒲公英媽媽有辦法,孩子個個像傘兵。

微風帶它去旅行,落地發芽又生根。

蒼耳媽媽有辦法,寶寶身上長滿刺。

動物帶它到處走,掉到土裏把根生。

豆莢媽媽有辦法,太陽一曬咧嘴笑。

“啪”,孩子離開媽,落土長大又開花。

植物媽媽有辦法,種籽成熟遍地撒。

方法巧妙多變化,它們的孩子遍天下。

續編參考

椰樹媽媽有辦法,葉子落水會游泳。

大海里面四處漂,來到岸邊把戶落。

石榴媽媽有辦法,寶寶長得美又甜。

小鳥肚裏睡一覺,田野庭院來安家。

幼兒園語言活動課教案9

【活動目標】

1、喜歡聽故事,感受故事中“半個蛋殼”的不同用途

2、能聯繫生活經驗,根據蛋殼的外形進行想象,學習句子“蛋殼可以當成x”。

3、樂意在集體面前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觀察半個蛋殼,並運用生活經驗大膽想象。

師: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麼?(蛋殼)對,是半個蛋殼。這半個蛋殼象什麼呀?(勺子,帽子等等)。

二、幼兒通過大膽猜測,感受故事。

師:看看,誰來了?呀,原來是小老鼠皮皮,小老鼠皮皮要一個人去旅行了,看看小老鼠皮皮遇到了什麼?(出示小老鼠卡片)

1、出示圖一提問:

(1)小老鼠皮皮它要去旅行,它來到了什麼地方?看到了什麼?(幼兒回答)

(2)小老鼠皮皮把蛋殼頂在頭上當成什麼?(皮皮把蛋殼頂在頭上,哈哈,可以拿來當蛋殼帽子。)

3、出示圖二提問

(1)走着走着,前面一條小河擋住了去路,沒有橋沒有船,皮皮會想什麼辦法呢?皮皮會把蛋殼當成什麼呢?(小老鼠聰明,它一下子就想到頭上的蛋殼,拿下來放到河裏,蛋殼輕飄飄,一艘小船開動了!小船劃呀劃,一會劃到河對岸。)

4、出示圖三提問

前面有座小山坡,小老鼠皮皮爬呀,爬呀,上山好累啊?下山怎麼辦?它會把蛋殼當成什麼呢?(提示:要是有輛小車多好呀?)

5、出示圖四提問

皮皮坐上蛋殼車,劃下高山坡,皮皮心裏真快活。皮皮回到家,走了這麼遠的路,皮皮的腳都酸了,它會把蛋殼當成什麼?(椅子)你們看蛋殼怎麼了?爲什麼會碎的?(皮皮摔了一跤,蛋殼碎了)

三、完整欣賞故事。

1、師:哇,皮皮的旅行可真有趣呢,陳老師把它編成了一個好聽的故事叫《半個蛋殼》,現在,陳老師再把這個《半個蛋殼》的故事講一遍,小朋友可要認真聽了。

四、師同幼兒共同討論,學習小老鼠皮皮的良好情緒體驗

1、師:故事講完了,你喜歡小老鼠皮皮嗎?爲什麼喜歡?

(小老鼠皮皮很聰明,喜歡動腦筋,遇到困難不退縮)

2、師:如果你是小老鼠皮皮,你還會把半個蛋殼當作是什麼?(可以請幼兒回家同爸爸媽媽說一說)

幼兒園語言活動課教案10

活動目標

1、在聽聽、說說、猜猜中瞭解藍狐狸長長名字的由來,感受故事的有趣。

2、藉助作品知道名字都有含義,並對名字的由來有進一步探索的興趣。

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PPT課件、動物的名字符號卡片。

經驗準備:幼兒已初步瞭解自己名字的由來。

活動過程

一、由藍狐狸引出故事

1)師:瞧!這是誰?這隻狐狸長得很特別哦!

2)小結:長着一身藍藍的毛就是這隻狐狸特別的地方,所以狐狸媽媽給他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藍狐狸”。

二、分段欣賞理解故事

1、教師講故事——藍狐狸遇見波波蛙和紅葉鼠。

1)教師邊講故事邊在操作板上出現符號“波波+藍狐狸”、“紅葉+波波+藍狐狸”。

2)師:現在藍狐狸的名字叫什麼?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

2、教師繼續講故事——藍狐狸遇見綠草蛇。

1)師:瞧,這次藍狐狸來到了什麼地方遇到了誰?猜一猜,小蛇會有什麼好聽的名字呢?(幼兒回答,並聽小蛇說話的錄音)

2)現在藍狐狸的名字長了嗎?

3、幼兒爲藍狐狸添名字。

1)師:藍狐狸後來還碰到了許多動物,瞧!它先遇到了誰,再遇到誰,最後遇到誰?

2)師:這些動物也都有好聽的名字,我們來猜一猜。

3)幼兒商量,幫藍狐狸添名字。

4、教師繼續講故事——結尾。幼兒幫藍狐狸還名字。

三、介紹自己名字的含義

評價:

1、教師注重教學環節中的情景性——始終在有趣而連貫的情景中穿行,使得活動一氣呵成,前後呼應。讓孩子們和聽課老師在自然的情景中學有所得。

2、教師注重教學內容的生活性——來自於生活的活動是幼兒所喜歡的。“我的名字”基本生活元素運用到活動中去。

評價

1、活動能從幼兒喜歡的圖書着手,選擇的內容是每個幼兒都有經驗的,能充分引起幼兒的共鳴。

2、能利用各種途徑引導幼兒瞭解名字的由來,尤其是圖文夾字,更是符合大班幼兒的學習特點。

3、教學中有效的提問與良好的師生互動使得每個幼兒能大膽想象,敢於表現,也充分體現了教師對每個幼兒的關注。

幼兒園語言活動課教案11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故事的三要素:時間、地點、人物。

2.能根據圖片有關三要素的提示創編故事。

3.能大膽、自信地在集體前講述故事。

活動準備:

葫蘆一個,紙葫蘆圖片若干,葫蘆藤若干。

活動過程:

一、出示葫蘆,引起幼兒興趣。

1.師:看,這是什麼?(葫蘆)這可不是一個普通的葫蘆,它的肚子裏藏了一個好聽的故事呢。葫蘆,葫蘆,變變變!(出示圖片)故事在哪兒呢?噢!故事就在葫蘆寶寶的肚子上呢!

2.教師有感情地講解故事。(手指圖片)

二、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引出故事的三要素。

1.師:小朋友,這個故事發生在什麼時候呢?你是從哪個葫蘆寶寶身上看出來的?(指葫蘆上的圖片)噢,黃色的葫蘆寶寶身上有個時間地標記,表示故事發生的時間。

2.師:這個故事發生在什麼地方呢? 你是從哪個葫蘆寶寶上看出來的?

紅葫蘆上有故事發生的地點,看,(指葫蘆上的圖片)這個故事就發生在……

3.師:哦,黃葫蘆和紅葫蘆告訴了我們故事發生的時間和地點,那藍葫蘆又告訴我們什麼?對,藍葫蘆告訴我們故事裏有哪些人物。

4.小結:原來,有了時間、地點和人物,我們就可以編出好聽的故事了。

三、看圖片,引導幼兒嘗試創編故事。

1.師:現在,這隻寶葫蘆有要變了,小朋友先把眼睛閉起來。葫蘆、葫蘆,變變變!

2.(將三個葫蘆翻轉過來)這次的葫蘆寶寶有什麼不同?(引導幼兒觀察圖片的變化,幼兒回答時,注意總結)

3.引導幼兒嘗試創編故事。

師:這個故事發生在什麼時間呢?故事發生在什麼地方呢?故事裏都有哪些人物呢?現在有了時間、地點、人物,你能不能把它們編成一個好聽的故事呢?

4.總結評價。

師:“x小朋友的故事怎麼樣呀?剛纔x小朋友看着葫蘆上的時間、地點和人物編出一個這麼好聽的故事,你們會不會呀?”

三、幼兒自由選擇紙葫蘆,創編故事。

1.提出要求。

師:“看,葫蘆藤上結出了許多許多的葫蘆,等會兒阿,小朋友去摘一個黃葫蘆,一個紅葫蘆,一個藍葫蘆,一共是……!想一想,你能編出什麼好聽的故事來!”

2.幼兒自由創編。

3.幼兒講故事。

師:請把你的葫蘆寶寶帶上來,先給大家看看你的葫蘆寶寶,再把故事講給大家聽。準備好了嗎?開始吧。

師:還有誰願意來講的?這麼多呀!這樣吧,等會小朋友把故事講給客人老師聽,如果你講完後還想編故事,就和別的小朋友交換一下葫蘆。

四、結束活動。

師:小朋友,今天,我們學會了一個本領,根據時間、地點、人物編故事。今後,小朋友在編故事的時候,也要先想好故事發生在什麼時間、什麼地點和故事裏有哪些人物,然後就能編出好聽的故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