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小班《過河》教案8篇

幼兒園小班《過河》教案8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1W 次

作爲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小班《過河》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小班《過河》教案8篇

幼兒園小班《過河》教案1

課題名稱:過河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爲小兔想各種辦法過河,體驗多向思維的樂趣。

2、培養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

3、懂得助人爲樂、團結合作。

活動準備:

準備各種玩具和飲料瓶等。

活動流程:

(一)導入過程:故事——看外婆。小兔要和媽媽去看外婆,途中遇到了困難,它們希望小朋友能幫助他們。

(二)擴散思維活動

(1)看課件,它們遇到了一條河,可是河上沒有橋,如何幫助他們過河呢?(幼兒相互討論、個別說)

(2)模仿活動:幼兒想辦法可讓幼兒模仿,如請烏龜幫忙,讓幼兒模仿烏龜爬等等。

(三)根據具體材料由一點向多點發散思維

小兔覺得你們的辦法很好,可河邊就有這麼多的材料,想請你們用河邊的物品來幫它們過河,看課件。

(河邊的物品可單獨使用也可以幾種物品組合起來一起使用)引導幼兒由近及遠的觀察。

(四)創新想象和操作實踐活動(放輕音樂)外婆送給小兔許多的禮物,請小朋友幫它送回家。看誰想出的辦法多。鼓勵幼兒可合作。

(五)結束活動

肯定幼兒的表現,提出表揚,替小兔感謝小朋友的幫忙。指出在生活中會遇到許多的困難,只要肯動腦筋,認真觀察,就一定會想出解決的辦法。

活動反思:

1、本活動根據小班幼兒的身心發展水平來設計的,通過課件的形式,形象直觀,能夠圍繞目標展開教學活動。幼兒容易接受,效果很好。

2、在發散思維活動中,藉助生動形象的課件演示,以觀察性、開放性的提問爲中介,引導幼兒大膽想象、自主表達,激發了幼兒創新思維的興趣。

3、運用動靜結合的方式,通過想想、說說、做做等形式圍繞過河展開創新思維想象活動,培養了初步的創新思維意識,提高了創新思維能力。

4、引導幼兒互相合作,通過幫助小兔過河,培養幼兒樂於助人的良好品質。養成樂於助人的好習慣。

課後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幼兒能積極主動地參與思維活動,通過想想,說說和動手實踐,培養幼兒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幼兒能夠大膽主動的參與活動,體驗發散思維的樂趣。幼兒的經驗很少,表達能力不強,對問題缺乏理解,注意語言的引導,以利於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

幼兒園小班《過河》教案2

【活動目標】

鍛鍊幼兒的平衡能力,培養其機智勇敢的精神。

【活動準備】

沙包(與幼兒人數相等)、平衡木四組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在音樂伴奏下,老師組織孩子們進入活動場地,進行隊形隊列練習,大圈——小圈——圓點——四隊體操隊形結束。

2、聽音樂一起做熱身運動。

二、基本部分:

1、每人一個沙包:

1)、幼兒自由玩沙包,老師注意觀察幼兒的各種玩法。

2)、根據剛纔孩子們的沙包玩法,集體練習。

2、介紹沙包的另一種玩法:小馬過河小馬過河玩法:平衡木四組,幼兒每人一個沙包,聽到口令後,幼兒將沙包放於頭頂上,兩手平舉,等上小橋——平衡木,平衡到達另一端,幼兒自由活動,也可以分組比賽活動。

規則:若沙包掉下或幼兒從平衡木掉下即爲失誤。

3、教師示範做動作。

4、幼兒在活動場地上自由練習頭頂沙包兩手平舉的動作,老師及時糾正不正確的動作。

5、幼兒練習在平衡木上的動作,注意安全。

6、分組比賽:小馬過河7、幼兒自我評價。

三、活動延伸:

一起探討沙包的多種玩法。

四、結束部分:

1、聽音樂跟隨老師做放鬆運動。

2、整理活動場地。

活動反思:

這一次的優質課活動進行完了,上過去之後才知道自己的課存在着這樣大的漏洞,因此做一總結,也算是對自己的深刻反思,僅以此爲誡,好的繼續發揚,不好的加以改正。活動中有95%的幼兒掌握了故事內容,有80%的'幼兒懂得了故事裏的道理,現將優點與缺點一併分析如下:

一、將難點提到前面進行突破

故事語言淺顯易懂,情節生動有趣,故事又蘊含深刻的道理,存在着深與淺的相對性,這一點幼兒難於理解,因此我將這一難點提到前面進行突破,出示三種小動物的圖片,讓幼兒進行比較,在高矮上加以引導,使幼兒理解高和矮的相對性。

二、將故事中各人物的語言提出來,讓幼兒進行理解

故事中老牛、小松鼠所說的話,其實都是很有道理的,但是應該站在不同的角度上來理解,所以在活動中我引導幼兒從這些動物的身體特徵出發,深入理解他們所說的話,並用故事中的原話來回答。

三、課件不能很好的服務於教學

我是用Flash做的課件,在做時只考慮到把主要故事情節展示給孩子就可以了,也許是自己的縱容,抑或是自己水平有限,課件的演示與故事情節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在時間上不能一致,這屬於兒童觀的不正確,沒有考慮到兒童的接受能力。

四、在活動過程中沒有對幼兒進行常規上的培養

活動過程中有些孩子的坐姿不正確,而有些孩子雖然理解了故事,也能講出故事所講的道理,但是回答問題時的站姿不對,回答時有些口吃(或者說是有些口頭語),但是我都沒有注意到,沒有加以糾正。這也暴露了我的調控能力欠缺,對活動的控制能力太差,不能很好的控制活動的進展,從而使這一活動遜色了很多。

總之這一活動使我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明確了以後應該努力的方向,也象同事們學到了很多優秀的做法,我想在以後我會更加努力,使活動的組織形成自己的風格。

五、通過這堂課,我感覺到教師在備課時,不僅要備教材,還要備學生。在課堂上,隨時有可能發生教師意想不到的事情,教師必須有隨機應變的能力。

幼兒園小班《過河》教案3

教學目的:1.在聽聽、看看的過程中,引導幼兒大膽想象和講述中的情節和語言。

2.激發幼兒互相幫助的美好情感。

教學準備:1.背景圖

2.活動圖片:小鳥、烏龜、刺蝟、小鴨和木橋各一

3.頭飾:蝴蝶6個、青蛙6個、小兔6個、小鴨6個

4.立體小房子一座、貓阿姨圖片

教學過程:

一、引題:

今天,老師又要給小朋友講小動物的了,喜歡嗎?看看,裏有哪些動物呀?(逐一出示小動物圖片)

二、分段講述,啓發幼兒大膽想象情節的發展。

1、“、、、、、、雨越下越大,貓阿姨熱情地留他們吃了晚飯,但是,雨還在嘩嘩地下。貓阿姨說:‘今晚你們就睡在我家,等到明天再回家吧!’”

提問:(1)你們覺得小動物們會留下來嗎,爲什麼?

(2)寶寶沒回家,媽媽肯定會擔心,會着急,想什麼辦法讓媽媽知道呢?

師:你們想了那麼多的好辦法,貓阿姨說:“我家正好有電話,那你們就打個電話回家吧!”

(3)小刺蝟首先給媽媽打了電話,他會在電話裏怎麼說呢?誰願意學做小刺蝟給媽媽打電話。

(小烏龜、小鳥依次。幼兒按自己的意思請示媽媽)

2、師繼續講述至“刺蝟刺蝟彆着急,請到我的背上來。”

提問:你覺得小動物需要小鴨幫忙嗎?爲什麼?(啓發幼兒討論,幫助幼兒分析)

過渡:(講到這裏停住,留下懸念)讓我們來聽聽裏的小動物到底是怎麼過河的?

三、演示圖片教具,啓發幼兒大膽想象小動物的對話,並講講演演。

在中提問:

1.小鴨對小鳥說:“小鳥小鳥彆着急,請到我的背上來。”小鳥會怎麼回答?(集體練習對話)

2.小鴨看到烏龜會怎麼說?烏龜會對小鴨怎麼說呢?

3.小鴨會對刺蝟說什麼,刺蝟又會對小鴨說什麼呢?

四、師操作立體教具,幼兒完整欣賞。

師:你們喜歡這些可愛的小動物嗎?我把它們請出來跟你們見見面好嗎?大家歡迎!(師從圖片上請下小動物,貼在小積木上,變成立體桌面教具。)

五、延伸活動:

1.提問:你們喜歡小鴨子嗎?爲什麼?

2.師:森林裏還有許多小動物要過河(出示蝴蝶、青蛙、小兔的頭飾)讓我們成立一個小鴨船隊來幫助他們,好嗎?

(幼兒表演,根據角色不同的本領,創造性地表述對話)

幼兒園小班《過河》教案4

活動目標:

1、瞭解故事《小雞過河》,學習禮貌用語以及詞組:寬寬的、窄窄的。

2、引導幼兒做一個懂禮貌、聰明能幹的孩子。

3、願意積極表現自己,體驗成功的快樂。

4、根據已有經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5、讓幼兒嘗試敘述故事,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

活動重點:

發展幼兒語言,教育幼兒有禮貌、愛動腦。

活動準備:

1、電腦課件:小雞過河。

2、圖片:小雞兩個、長頸鹿、烏龜各一個。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幼兒看課件,欣賞小雞的歌:嘰嘰嘰、嘰嘰嘰,我們小手拉小手,一同去郊遊。

2、幼兒唱小雞的歌。

二、進行部分:

1、分析理解故事

(1)第一條河:小雞能過河嗎?爲什麼?長頸鹿怎樣幫助小雞過河的?小雞說了什麼?長頸鹿怎麼說?(學習禮貌用語)

(2)第二條河:小雞能過河嗎?爲什麼?烏龜有什麼本領?怎樣幫助小雞過河的?小雞說了什麼?烏龜怎麼說?(再次學習禮貌用語)

(3)第三條河:小雞能過河嗎?爲什麼?小雞要自己想辦法過河,有什麼好辦法呢?(幼兒回答)

2、幼兒完整欣賞故事。

(1)瞭解故事的名字,提問:你喜歡誰?爲什麼?

(2)幼兒說一說自己的.本領。

三、結束部分:

幼兒和小動物做朋友,出去玩。

《小雞過河》反思:

本次活動是一次集體閱讀,主要在集體活動中,激發幼兒閱讀興趣,培養幼兒學會仔細觀察閱讀的習慣,讓幼兒學習如何看圖說話,啓發幼兒開展討論,鼓勵幼兒相互合作進行角色對話、情景模擬、動作模仿等。

幫助幼兒學會抓住圖中的重要元素,如:人物、景物等的變化,並請幼兒學會思考圖與圖之間的聯繫,鍛鍊幼兒看圖說話中對故事情節和寓意的理解,通過孩子主體學習的過程,發展幼兒自身能力,達到教育效果。

幼兒園小班《過河》教案5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大膽嘗試運用多種方法搭盒子,練習跳的技能

2、發展與同伴的合作能力,體驗活動帶來的成功和快樂

3、提高幼兒身體的協調能力,體驗玩遊戲的樂趣。

4、鍛鍊幼兒的團結協作能力。

活動準備:每人一個廢舊紙盒(分大、中、小三類)、青蛙頭飾及荷葉

活動過程:

一、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1、扮演青蛙媽媽,幼兒扮演小青蛙,聽音樂入場

2、律動--青蛙舞

二、小青蛙學本領

1、自由練習跳盒子(幼兒自由跳、教師觀察,並示範方法)

2、雙人練習跳盒子

A、用兩個盒子搭一搭、跳一跳

B、幼兒分散練習

C、教師:你們是怎樣搭的?跳的過嗎?試一下

三、遊戲--小青蛙跳過河

1、用盒子搭一條小河、一條中河、一條大河

2、幼兒自由練習小河、中河、大河

3、你跳什麼河?怎麼跳的?感覺怎麼樣?

四、聽音樂,集體一起跳過河

五、舒展活動,盒子舞。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我採用了談話導入,激發幼兒對今日活動的興趣。根據“兔子舞”的節奏,讓幼兒和家長在熱身運動中大致瞭解今日所學內容,接着示範活動方法以及注意事項並且挑選個別親子組做示範,讓幼兒充分理解活動內容和方式。在活動最後以比賽形式加強訓練,鍛鍊幼兒的榮譽感,讓幼兒充分體驗本節課的樂趣。在教學過程中我自己感覺有些單一,遊戲的這段時間是較長的,有些幼兒學得很快所以後期似乎沒那麼感興趣了,下次可以設計使活動更豐富一些,也能激發幼兒的興趣。這在今後的活動中可以讓幼兒嘗試一下不同角度、形式的跳躍。

幼兒園小班《過河》教案6

《綱要》中指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繫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想象作爲科學探索的對象。教師抓住幼兒園喜歡玩水的特性,創設遊戲情境,讓幼兒通過觀察、探索,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幫助幼兒初步瞭解物體的沉浮現象。下面快隨應屆畢業生網小編來看看“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小螞蟻過河》”。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小螞蟻過河》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物體沉浮,激發幼兒探索、發現的樂趣。

2、體驗玩水的樂趣,對操作活動感興趣。

3、學習把沉、浮物體作簡單分類和記錄。

活動準備:

1、木塊、石頭、泡沫、點心盤、鑰匙、玩具(幼兒操作材料)。

2、記錄紙人手一份,螞蟻過河圖片。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今天天氣真好,小動物們出來玩了,瞧,這是誰呀?(螞蟻)

師:小螞蟻爬着爬着餓了,發現遠處有棵蘋果樹,就爬過去,可是面前出現了一條小河,請小朋友幫螞蟻想辦法怎麼才能過河?

二、認識沉與浮現象

1.師做實驗,先放石頭。

師:“瞧,這些材料誰能幫螞蟻過河呀?我們先拿石頭來試一試”

問:你發現了什麼?石頭怎麼啦?

師小結:由於石頭比較重,放在水中會掉下去,這種現象我們叫“沉”,會沉下去的材料,能當螞蟻的小船嗎?

2.師第二次做實驗,放泡沫

問:你發現了什麼?

師小結:由於泡沫比較輕,放在水中會飄在表面上,不會掉下去,這種現象我們叫“浮”。現在我們把小螞蟻放到上面,你們看它過河了嗎?

3.鞏固幼兒對沉浮現象的認識

剛纔我們看了,放在水中,比較重的東西會掉下去的,我們叫它“沉”,不會掉下去的,我們叫它“浮”。

(活動反思:從這個環節上看,孩子對沉與浮的現象,能具體地表述出來,也對此活動很感興趣。但在讓幼兒對比石頭與木頭的環節上,由於所取的材料不合理,石頭太小了,而木頭卻較大,在視覺上,給孩子造成干擾,因此有的孩子認爲木頭比較重,導致無法讓孩子準確的判斷:石頭與木頭哪個比較重,哪個纔會沉下去。如果選擇與木頭一樣大的石頭,幼兒便可以一眼看出,石頭比較重的原理。因而也不會在此環節上浪費太多的時間。)

三、幼兒操作,並記錄操作結果。

1.幼兒認識材料

師:現在請小朋友來幫螞蟻想辦法,看,老師爲你們準備了很多的材料,看看有什麼?請小朋友把各種材料都拿來試一試,看看哪些東西會浮起來,可以當螞蟻的小船。

2.提操作要求和記錄方法

師:在玩的時候,老師也爲小朋友準備了記錄單,如果這個材料會會浮起來,請把手上的貼貼紙貼在水面上,如果會沉下去,請把手上的貼貼紙貼在水底。

3.幼兒操作,教師指導記錄

四、教師評價

1.小朋友都做好了,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2.教師驗證

(活動反思:從記錄的結果上看,大部分孩子能準確記錄出沉浮的現象,其中盤子這一材料的實驗出現分歧,有的孩子記錄是沉,有的孩子記錄是浮,藉此機會,我進行隨機教育,讓不同結果的兩名幼兒現場操作,爲什麼你認爲是沉?而你卻是浮呢?兩個小朋友用同一種材料,爲什麼結果是不同的呢?通過現場實驗,孩子知道由於放的方式不一樣,結果也是不同的,很好地利用教育契機,給孩子正確的引導。但在幼兒使用記錄卡的方面上看,由於記錄卡設計不太合理,有的幼兒把整張記錄卡都貼滿了,完全看不出是沉還是浮;如果老師在水盆中間畫條中介線,在中線以上表示沉,中線以下表示浮,就能很輕鬆地解決結果不分明的問題。)

幼兒園小班《過河》教案7

活動目標:

1.在手膝着地爬的遊戲中,平穩地控制自己的身體。

2.喜歡參加體育活動,感受體育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 經驗準備:有幼兒手膝着地爬的經驗。

2.物質準備:寬窄不同的爬墊、大小不同的沙包若干。

場地佈置圖:

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以遊戲的口吻引發幼兒遊戲的興趣。教師扮演螞蟻媽媽帶領"螞蟻寶寶"(幼兒)爬到螞蟻洞裏做睡覺狀,然後說:"螞蟻寶寶們,天亮了,我們爬出來做遊戲吧!"(幼兒依次爬出"螞蟻洞")請幼兒說一說螞蟻是什麼樣子的。(爬來爬去、搬東西)引導幼兒學一學小螞蟻的動作。

2.基本部分(1)利用情景進行遊戲。

"螞蟻媽媽"說:"孩子們,我們一起去散步吧。瞧,這裏有一條又寬又深的河。咦?對岸是什麼啊?聞起來可真香啊!小螞蟻想不想把豆子運回家啊?""可是這條河又寬又深,我們怎麼過河呢?"請幼兒自己想辦法,說出自己的想法。"這裏有一座小橋(爬墊)可以幫你們過河。請你們每次搬一顆豆子,看看誰能又快又安全地回到媽媽身邊。"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路徑。教師隨機指導幼兒動作完成情況

(2)分享交流教師說:"小螞蟻真聰明,你們是怎麼掌握平衡,讓自己不掉到河裏的?""有的小螞蟻搬回來的豆子又大又香,可是有豆子大,小螞蟻不小心把大豆子掉到河裏去了,怎麼才能不讓大豆子掉到河裏呢?""你剛纔是怎樣搬豆子的?你覺得哪種辦法最好?"(3)再次遊戲請幼兒再次遊戲,驗證自己的好方法,同時充分感受遊戲帶來的快樂。能力強的幼兒可以運多次。

3.結束部分:幼兒放鬆練習:

師:"我們搬回了這麼多豆子,真高興,我們一起來慶祝一下吧。"幼兒跟着老師做各種簡單動作。

(三)自由活動:

活動材料:小車、皮球、沙包、動物搖椅等重點指導:引導幼兒在固定的區域玩不同的運動器材,鼓勵幼兒對玩具有不同的玩法。

幼兒園小班《過河》教案8

活動目標

1、鍛鍊幼兒的平衡能力,培養其機智勇敢的精神。

2、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3、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遊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遊戲。

4、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5、通過活動幼兒學會遊戲,感受遊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沙包(與幼兒人數相等)、平衡木四組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在音樂伴奏下,老師組織孩子們進入活動場地,進行隊形隊列練習,大圈——小圈——圓點——四隊體操隊形結束。

2、聽音樂一起做熱身運動。

二、基本部分:

1、每人一個沙包:

1)、幼兒自由玩沙包,老師注意觀察幼兒的各種玩法。

2)、根據剛纔孩子們的沙包玩法,集體練習。

2、介紹沙包的另一種玩法:小馬過河小馬過河玩法:平衡木四組,幼兒每人一個沙包,聽到口令後,幼兒將沙包放於頭頂上,兩手平舉,等上小橋——平衡木,平衡到達另一端,幼兒自由活動,也可以分組比賽活動。

規則:若沙包掉下或幼兒從平衡木掉下即爲失誤。

3、教師示範做動作。

4、幼兒在活動場地上自由練習頭頂沙包兩手平舉的動作,老師及時糾正不正確的動作。

5、幼兒練習在平衡木上的動作,注意安全。

6、分組比賽:小馬過河。

7、幼兒自我評價。

三、活動延伸:

一起探討沙包的多種玩法。

四、結束部分:

聽音樂跟隨老師做放鬆運。

教學反思

1、營造故事意境激發學習慾望

本節課,我以童話“小馬過河”爲背景,組織教學。課一開始我簡單的給幼兒講述小馬接受任務去磨房,途中遇河,松鼠與老牛的話讓它不敢過河,只好回家問媽媽的故事。在隨後的教學中,緊緊圍繞“小馬過河”這個故事展開教學,從小馬練本領、小馬接受任務遇到大河、小馬想方法過河、到歡慶過河都是在這個情境中進行的,使學生作爲故事的主人公參與學習過程,充分調動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使教師、幼兒、教學內容融爲一個整體。

2、挖掘生命內涵放飛學生心靈

兒童的靈性也就是學生的天性,兒童的世界是一個充滿靈性的世界。兒童天生具有創造力,就看你教師有沒有給他機會。給幼兒提供更多發展的空間,是我設計本節課的一個重要砝碼。在教學過程中,我在抓住主教材的同時,忽略了次教材,以留給幼兒更多的創造空間。我想,幼兒的創造力是無窮的,幼兒一定會非常喜歡,因爲這是他們的自己的方法,這是他們合作的成果,這是他們創造的結晶。

3、巧設學習障礙練就生活本領

平淡無奇固然可使學幼兒的輕鬆,但往往也會使幼兒感到乏味。本課根據幼兒特點,巧妙設置了學習的障礙,使幼兒在新需要與舊水平之間產生衝突,從而更好地學習。因此,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如果你是那匹小馬,你能過河嗎?”這個問題一定會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啓迪他們的思維,他們會利用以有的生活經驗去思考,去實踐,甚至會將問題放到現實生活中去解決。這樣將課堂與生活有機的結合起來,讓幼兒在解決問題的同時,練就生活的本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