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有關幼兒園小班教案合集8篇

有關幼兒園小班教案合集8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7W 次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着重要的地位。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8篇,歡迎大家分享。

有關幼兒園小班教案合集8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一、設計思路: 在生活中存在着各種各樣的聲音,如:日常用具、交通工具、甚至是人體內輕微的聲音,我們都可以讓幼兒通過樂器來表現,而且我們還可以根據不同故事情節中角色的情緒變化來配上相應的樂器。如:故事《老鷹捉小ji》,以“老鷹捉小ji”爲故事情節,讓幼兒通過操作擺弄樂器,來探索發現故事中的各種不同的聲音,如:小ji出殼時的聲音;小ji被老鷹捉住時的哭聲;母ji與小ji啄米聲、笑聲;老鷹飛來時的沉重情緒變化,等等都可以配上相應的樂器。

隨着幼兒擺弄操作樂器的熟練程度以及對不同樂器聲音的聽辯力的提高,我組織幼兒進行類似“樂器故事”這樣的活動。從一開始探索“天氣變化時的聲音”到現在探索“故事中的各種聲音或是角色的情緒變化”,我發現,小朋友們參與的積極性是相當高的,因爲這樣的活動“自由度”比較高,活動過程中,常常通過幼兒討論或是協商、合作等方式進行,充分體現了幼兒的主體性,同時結合活動還能發展幼兒的探索、表現、創造、想象、口語表達等多方面的能力。所以,今天再次進行這樣的活動,一方面是進一步培養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另一方面則是讓幼兒繼續探索和發現活動中存在着的更多的學問和奧祕。

二、音樂活動

(一)目標

1. 能創造性的選擇不同音色的樂器來表現“老鷹捉小ji”的故事情節。

2. 發揮幼兒的自主性,培養幼兒合作及協商、探索和創造、口語表達等多方面的能力

3. 複習歌曲《許多青蛙呱呱呱》,鞏固歌曲中出現的輪唱及合唱的指揮和演奏方法。

(二)重點與難點:

能創造性的選擇不同音色的樂器來表現“老鷹捉小ji”的故事情節。

(三)活動準備:

老鷹捉小ji的圖片6張,各種樂器若干,十五音琴若干。;

(四)流程:

複習歌曲《許多青蛙呱呱呱》---->樂器故事《老鷹捉小ji》---->遊戲《大灰狼和小白兔》

(五)過程:

(一) 複習歌曲《許多青蛙呱呱呱》

1. 幼兒集體邊唱一個音,邊拍一下手。

老師:池塘邊有許多青蛙在說悄悄話呢,我們拍拍手,唱着音寶寶把他們請出來,好嗎?

2. 幼兒演唱歌詞一遍。

要求:老青蛙和小青蛙可高興了,我們把他們高興的樣子唱出來。

不錯的3. 分角色演唱。

1)一半幼兒做老青蛙,一半幼兒做小青蛙,請兩位小朋友做指揮。

(提醒:老青蛙說悄悄話時小青蛙不唱,而要仔細地聽。小青蛙說話時老青蛙仔細地聽。一起說悄悄話時注意自己扮演角色的節奏。即:提醒幼兒輪唱、合唱時注意看好指揮的動作)

2)評價幼兒的演唱及指揮的指揮動作後,換角色,換指揮繼續演唱。

4. 演奏:

1) 幼兒選擇喜歡的角色,在十五音琴上演奏旋律。

2) 評價幼兒演奏的情況,特別針對幼兒輪奏及合奏進行評價。

(二) 樂器故事《老鷹捉小ji》

1.引起興趣,引出主題:

出示圖片,上次我們看過了老鷹捉小ji的圖片,小朋友們還看着圖片編了好聽的故事,今天我們再來講講這個好聽的故事,好嗎?

2. 找聲音:

1)今天老師想請你們找找故事中可能會出現哪些聲音,可以用什麼樂器來表示?

2)你爲什麼要用這個樂器來表示?(引導幼兒根據不同樂器的音色來選擇)

3.幼兒分組討論操作

1)幼兒分成五組,自由討論、協商,明確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及選擇的樂器。

2)教師巡迴指導,適時參與幼兒的討論,對幼兒樂器與角色的選擇的瞭解和幫助。

4.表演:

請一到兩組幼兒上前進行表演,其他幼兒評價。對於評價中發現的問題,引導幼兒討論自己解決。

(三)遊戲《大灰狼和小白兔》

幼兒跟着老師鋼琴上彈的旋律的變化或是老師邊彈琴邊講述的內容,來創造不同的動作進行表現。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認識野草的繁殖方式。

增進同儕間的情誼。

活動準備

搭配小種籽「黏黏鬼針草」、野草的種子圖片、毛巾、魔鬼氈、球、棉絮、吃時需吐子的水果。

活動過程

1老師事先找尋鬼針草,並將鬼針草的刺狀種子黏附在褲管上。

2老師進入教室後,拉起褲管驚訝的說:我的褲管怎麼會有這種東西?

3將鬼針草的種子拿下來讓幼兒仔細觀察,引導幼兒發現種子上的鉤狀物,並且摸一摸種子,再請幼兒想想看鬼針草是如何將種子傳到遠處。

4在白板上黏貼一條毛巾,接著拿出黏有魔鬼氈的球,將球丟向毛巾,使得球黏附在毛巾上,以此方式解說鬼針草、蒺藜草繁殖的方式。

5展示幾種野草的種子圖片〔參見課程計畫光碟〕,請幼兒看看圖片,然後依照種子的長相想想看它們靠什麼傳播(靠風吹、動物食用後吐出或排泄出來)?

6介紹這些野草繁殖的方式,如:拿出棉絮並拔取出一小團,接著用嘴將這些棉絮吹起來,以此方式解說蒲公英、兔兒菜繁殖的方式;拿出水果

一邊吃一邊將子往旁邊吐,以此方式解說龍葵繁殖的方式。

7請幼兒想像自己是鬼針草,進行「黏黏鬼針草」遊戲:

(1)請幾位幼兒扮演動物,其他的人則扮演鬼針草雙手舉高並聚集在一起。

(2)扮演動物的幼兒模仿動物移動的方式,輪流從鬼針草旁邊經過,而當鬼針草的幼兒只要碰到動物的身體,就要黏附在他身上,一起跟他移動

(只有靠近動物的鬼針草纔可以黏在他身上)。

評量

能說出野草繁殖的方式。

能與他人熱切的互動。

活動結束

引導幼兒模仿蒲公英隨風飛的樣子。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讓幼兒通過摸,看,聞的方法總結出蘋果的特徵。

2、訓練幼兒的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豐富幼兒的想象力。

3、培養幼兒從小講究衛生的好習慣。

4、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5、知道人體需要各種不同的營養。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觀察掛圖讓幼兒自己洗手,洗蘋果。

活動準備

黑色袋子一個,蘋果若干,掛圖。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一個裝有蘋果的黑色袋子,請幼兒猜一猜裏面會是什麼?引起幼兒的好奇心。

2、請幾個幼兒把手伸進袋子裏面摸一摸感受一下,並說出他們摸到的東西會是什麼,豐富幼兒的想象力。

3、以變魔術的形式變出蘋果,激發幼兒的興趣。

4、引導幼兒觀察蘋果的形狀,顏色並聞一聞它的.味道,總結出蘋果的特徵。

5、讓幼兒找一找教室裏什麼東西是圓的,什麼東西的顏色是紅色的。

6、教師變出另一個蘋果讓幼兒比較它們有什麼不同?(一個大,一個小)

7、誇獎幼兒,決定把蘋果分他們當獎勵,這時提問:“小朋友們在吃蘋果之前要做什麼?爲什麼呢?”

8、出示掛圖讓幼兒觀察圖中的小朋友們在幹什麼?

提問:(1)蘋果讓手髒的小朋友碰它了嗎?

(2)哪些小朋友得到了蘋果?他們怎麼做纔得到的蘋果?

(3)如果不洗蘋果就吃了它會有怎樣的後果?

(4)平日裏我們在飯前便後應該怎麼做?

9、教讀兒歌〈我是一個大蘋果〉。加強幼兒要養成講究衛生的好習慣。

10、帶領幼兒洗手,洗蘋果。

11、幼兒吃蘋果結束活動。

活動延伸:

教師帶領幼兒做遊戲《我是一個大蘋果》

附兒歌:

《我是一個大蘋果》

我是一個大蘋果,

小朋友們都愛我。

如果想要吃掉我,

請你先去洗洗手,

要是手髒別碰我。

教學反思

在最後一個環節可以讓幼兒 把洗好的蘋果拿到大中班去,請大哥哥大姐姐嘗一嘗,並告訴他們是已經洗乾淨的。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練習語言節奏;

2、熟悉幼兒名字。

【活動準備】火車頭頭飾。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引導學生開火車遊戲。

師:今天老師要給小朋友們看一樣東西(手拿頭飾給小朋友們看)。咦,這個是什麼呀?

幼:小火車……

師:恩,對。小朋友們真聰明,這個是一個小火車頭,等一會我們要玩一個遊戲就要用到這個火車頭,這個遊戲的名字叫《開火車》,小朋友們想不想玩呀?

幼:想……

師:恩,那現在聽老師說說這個遊戲是怎麼玩的!

二、基本部分:告訴幼兒遊戲規則。

遊戲規則:一名小朋友戴上頭飾當火車司機,邊用手拍節奏邊說:“嗨、嗨、嗨,我的火車就要開”。那其餘的小朋友就要問:“往哪裏開?”小司機回答:“往××那裏開!”被點到名的幼兒做司機,遊戲反覆進行。

(教師先做示範帶領幼兒遊戲,幼兒遊戲時教師要在旁邊指導並提示,以便更好的完成遊戲。)

三、結束部分:讓幼兒再次熟悉小朋友的名字。

師:剛剛我們玩了開小火車遊戲,有好幾個小朋友都做了小司機呢,有×××小朋友做了小司機,還有×××小朋友也做了小司機……(主要是讓幼兒更加的熟悉小朋友們的名字)。好了,現在我們的小火車要開出教室了(×××小朋友說:“嗨、嗨、嗨,我的火車就要開”。其餘的小朋友問:“往哪裏開?”小司機回答:“往花園那裏開!”)

(開出教室出去活動,遊戲結束!)

  【活動延伸】

(音樂領域)教小朋友唱一首關於小火車的兒歌。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在玩一玩、看一看中,對物體下落現象產生興趣和探索慾望。

2、樂於身體動作表現物體下落的樣子,並嘗試進行語言描述

3、初步嘗試用“畫畫”的方法記錄。

4、通過實際操作,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5、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教學重難點:

在培養幼兒對常見的物體掉下來的方式感興趣,以及培養孩子初步的探究慾望。從而讓幼兒體驗到創造的樂趣,在相互學習中提高了表達和交流的能力。

通過遊戲,讓幼兒自由嘗試觀察、探索,用身體動作把所觀察到的現象表現出來,再將動作轉化成語言,並初步嘗試用“畫畫”的方法記錄

教學準備:

1、羽毛、沙包、紙條、積木、綵帶等各種落體

2、紅、綠魔術盒各一個,籮筐若干

3、大記錄表一份,幼兒記錄表若干

4、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出示準備好的材料,引起幼兒興趣。

(一)介紹材料,引出問題。

1、請幼兒在魔術盒裏摸一摸、猜一猜

今天老師帶了兩神祕的箱子,裏面藏着一些不同的、有趣的東西請你們上來摸一摸。

先請一個孩子來紅箱子裏摸一摸(羽毛、紙條?樹葉)

拿在手上感覺怎麼樣?(引導:重的還是輕的)

再請一個孩子上來到綠箱子裏摸一摸(積木、蓋子、小夾子)

拿在手上感覺怎麼樣?

現在陳老師把手舉得高高的,然後一鬆,他們就會怎麼樣啊?(掉下來) 那你們猜猜**掉下來和**掉下來的樣子會一樣嗎?(幼兒猜測)(**具體東西要看幼兒從箱子裏摸出什麼)

二、擺弄落體進行自由感性探索。

(一)第一次自由探索。

1、 幼兒自由選擇材料玩一玩,觀察它們下落的情景。

那到底**和**掉下來的樣子是不是一樣的,請小朋友自己去找答案。

老師在後面放了**、**還有其他好多好玩的東西,請你們都去玩一玩。你可以一樣一樣地玩,也可以兩樣一起玩,看看他們落下來的樣子是怎樣的。

2、 進行討論。

(“小客人都玩累了,咱們先把它們送回家休息吧?記住,可別把小客人丟了呀!”)

剛纔你玩的是什麼呢?那請你來用動作模仿一下,他是怎麼樣掉下來的。(鼓勵幼兒用動作表現)

能不能把它掉下來的樣子說出來呢?(引導幼兒進行語言描述)

3、小結:

師:羽毛、樹葉、紙條都是搖搖晃晃、飄呀飄、飛呀飛……地掉下來的(具體描述語言看上課情況定)。那積木呢?積木是怎麼樣掉下來的?(幼兒操作後發現積木是直直的快快的掉下來的),還有我們剛纔玩的還有哪些東西是和積木掉下來的樣子是一樣的呢?

4、師幼共同嘗試用“畫”的方法記錄。

羽毛、花瓣、紙條、……掉下來的樣子,我們會說,也會做,真能幹。咱們來做一回小小記錄員,把他們掉下來的樣子,一起和老師用學過線條把它們畫出來吧。(引導的語言把物體下落的過程和相應的線條結合起來,例:小積木是直直地落下來,我說:“噢,小積木是直直地落下來的,那它象我們學過的哪個線條呀?”當孩子們說出直線後,我們又一起用手在空中畫出了這個線條,教師並在大記錄表上做好記錄)

(二)第二次自由探索

1、 請幼兒玩玩桌上其他東西(綵帶、沙包、餐巾紙、拼圖碎片等)看看東西是怎樣掉下來的,可以與同伴交流、觀察東西掉下來的情景並嘗試自己用畫畫的方法把他記錄下來。(幼兒操作記錄表只有兩種需要記錄的材料)

2、評析幼兒作品,請個別幼兒說說自己記錄的是什麼的,是怎麼樣掉下來的並再次用動作表示。

三、活動延伸

遊戲:變變變

師:我做魔術師,變變變,變出什麼,你們就說一說,做一做。

在我們的教室裏,我們的幼兒園裏,還有許許多多的東西,它們掉下來的樣子也非常有趣,我們一起去找一找,玩一玩吧!

反思:

在這節課上花了很多時間修改教案,自以爲已經很瞭解全部內容,可是哪知沒有完全的吃透。在引導幼兒在描述什麼物體掉下來的樣子過於侷限,限制了孩子的發散性思維,而且在擺放材料的時候沒有考慮幼兒興奮的情緒,造成擁擠。而且在前期導入部分時間有點長,自身語言不夠精煉,有點拖沓。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本課通過學生親歷活動,指導學生探究空氣是否是流動的,空氣流動的常見原因,熱空氣比冷空氣輕,空氣流動的路徑,並瞭解風的成因,以達到課程標準中制定的以下目標:重證據研究科學,意識到科學技術給人類與社會發展帶來的好處;能運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對所觀察的現象作出假設性解釋,能用簡單器材做簡單的觀察實驗,並做實驗記錄,能做控制變量的簡單探究性實驗。在學習這課以前,學生已經對科學探究活動的途徑有了初步的實際操作經驗,在對空氣佔據空間的認識中,對空氣的其他問題也產生好奇,有了進一步探究的慾望,就爲繼續研究“空氣會流動”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基礎。

根據學生的經驗我是這樣處理教材的: 第一環節,從前一課空氣佔據空間的問題引入本課學習的活動,讓學生分組設計實驗證明空氣是否會流動,讓學生伴隨着教師的引導,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玩玩學學,潛移默化地發展認知、培養技能、陶冶情感;第二環節,注重經歷、體驗和發現,探究熱空氣上升的原因,讓學生在活動中,多看、多想、多問,教師儘可能地爲學生提供活動的機會,放手讓孩子們去做和學;第三環節,進一步合作探究空氣流動的路徑和風的形成,充分利用多媒體手段,體現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活動中的優勢,再現國外和中國古代空氣研究的成果,讓學生從多種渠道獲取信息。

本課的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 能有理由地對空氣具有流動性做出假設,並能自行設計實驗進行驗證,會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現象;

● 能借助煙霧觀察空氣的流動,並能描述。

知識與技能

● 知道空氣是流動的及流動的常見原因;

● 知道熱空氣比冷空氣輕,會上升;

● 瞭解風的成因;

● 瞭解人類對熱空氣的利用。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 體會科學給人類帶來的好處,認識人類認識自然利用自然的悠久歷史。

教學過程設計

一、 導入

1 談話: 上節課我們一起認識了空氣要佔據空間,大家是不是都對研究關於空氣的問題感興趣?今天這節課我們進一步來研究空氣。先請小朋友觀察,我握着氣球的手一鬆,氣球發生了什麼變化?

2 學生觀察後發言。

3 提問: 氣球爲什麼癟了?剛纔氣球裏面的空氣到哪裏去了?

4 學生思考後解釋,空氣流到別的地方去了。

5 所有的空氣都會流動嗎?

【評析】探究強調動手做(hands on),但更強調動腦筋(minds on)。畢竟,真正的學習並非發生在學生的手上,而是發生在他們的腦袋裏。這包括強調學生在觀察中的思考,對探究結果的猜測(假設),爲後續探究制定計劃,考慮變量的選擇和控制,對獲得的數據進行整理、分析等處理,在與同伴的對話和交流中相互質疑和評價,反思自己的預設,考慮可能的其他解釋,最終得出結論和報告,並向其他人展示或陳述,等等。這一切,都是不僅要動手,更要動腦才能完成的。尤其是隨着年級的不斷提高,對動腦的強調會越來越多。

二、 探究空氣是否會流動

1 請小朋友利用我們桌上的材料設計一些實驗,來證明空氣是會流動的。

2 學生分組討論實驗方案,選取需要的材料。

3 分組實驗驗證。

4 教師巡視,並對需要幫助的小組進行必要的指導。提醒學生做熱風車實驗時,可使用材料袋裏的鋁片做風車,如果用普通紙張要注意離火苗遠一點,以免烤焦或點燃。用手感受熱空氣時也要注意距離,以免灼傷手,還應在燭火周圍不同位置獲取感受。

5 小組彙報討論: 做了怎樣的實驗?怎麼做的?實驗中發生了什麼現象?空氣流動的原因通常是什麼?在熱風車的實驗中,把手放在燭火周圍的不同位置,會有什麼感覺?它還能告訴我們什麼?

6 把我們剛纔討論的結果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下來。

【評析】教師在巡視過程中通過面部表情、手勢身姿、語言語調,尤其是說話的具體內容來強化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激發思想的火花、創新的靈感。例如:“這點子真妙!”“你幹得好極了!”“試試看,也許我們能成功!”等等。積極暗示有利於促進師生思想、感情的交流,有利於增進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信心,有利於強化學生原有的學習行爲並引出新的學習目標。

三、 引導學生探究熱空氣上升的原因

1 播放課件,觀看熱氣球表演和孔明燈。

2 想一想: 熱氣球和孔明燈爲什麼能上升?它們之間有什麼共同的地方嗎?

3 小組討論。

4 談話: 能否利用老師給你的材料來設計實驗證實你們的想法呢?那我們就來親自試試,好嗎?

5 打開課本做第6頁上的實驗。

6 彙報交流實驗情況,並做好實驗記錄。

四、 空氣流動的路徑和風的形成

1 想像: 我們周圍的空氣是怎樣流動的?教室裏和倒扣在水槽裏的杯子中的空氣是怎樣流動的?空氣看不見,怎樣才能知道它流動的路徑呢?

2 出示實驗器材,組織學生討論實驗方法。

3 分組實驗,同時提出觀察記錄要求。

4 分析討論現象,明確是冷熱的不同形成了空氣的這種流動。

5 小結: 通過以上研究,我們知道些什麼?

6 討論: 風是怎麼形成的?

【評析】以探究爲中心的學習指導策略不太強調知識的系統性,而是關注學生是否通過一次次學習過程逐步地掌握了探究的方法,形成了探究的能力,這些探究的方法能否在新的時空條件下推陳出新,這些探究的能力是否能夠遷移到對新問題的解決之中去。因此,應用探究爲中心的學習指導策略的教師,往往給學生創設一些情境,鼓勵學生自己發現問題,作出預測或假設,然後想方設法蒐集證據,得出探究結論,而且還要把各自的探究結論用文字、圖表、實物模型等各種形式公諸於衆,一方面接受檢驗和質疑,一方面推進新一輪的探究。

教學片斷賞析

研究熱空氣爲什麼上升的教學環節

師: 預測一下,當我點燃紙袋下面的蠟燭,紙袋可能會發生什麼現象?

生: 紙袋可能會大一點。

生: 時間長了紙袋或許要變焦。

生: 紙袋裏面的空氣會變熱,另一隻紙袋裏的空氣是冷的。

師: 那麼,原來平衡的木條可能會變化嗎?

生: 可能會不平衡了。

師: 什麼理由?

生: 蠟燭在下面加熱,那個紙袋裏的空氣就熱了,熱氣會把紙袋頂上去的。

生: 可能不會變化。

師: 就是說紙袋裏的空氣變熱後可能引起紙袋的不平衡了,是嗎?

師: 如果不平衡,原因有幾個?

生: 只有空氣的冷熱引起的,因爲其他條件都沒有改變。

【片斷評析】許多研究證實,兒童自發的探究中存在許多錯誤的推理過程和概念。爲了讓學生的探究更有時效,我們不能放任。必須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實際需要給予恰到好處的扶持與點撥。即使在討論時也應該體現出來。所以,教師在組織學生討論時,要提醒同學,幫助他們抓住事物變化的特點和內在聯繫,找出引起變化的關鍵。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1、進一步學習撕、貼技能。2、訓練手指的靈活性。3、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習有序整理用具。

活動準備:1、幼兒活動材料《紙工》第13頁。2、漿糊每組一盒。3、範例一個。

活動過程:

一、漂亮的小魚。

1、出示範例作品:小朋友你們見過小魚嗎?今天楊老師也帶來了一條漂亮的小魚,你們想看看嗎?

2、你們覺得這條小魚漂亮在哪裏呢?

3、這麼漂亮的小魚,你們想不想也來做一條呀?

二、引導幼兒學習製作小魚的方法。

1、出示操作材料:今天楊老師就來教小朋友來做小魚,小朋友可要看仔細哦!

2、教師示範講解《小魚》的製作方法。

(1)教師一邊示範製作一邊講解:

1、將小魚的沿外輪廓取下。

2、再把彩色紙撕下來。

3、再把彩色紙撕貼在小魚的身上。

三、交待要求,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1、提出要求:要求幼兒先想想應該怎麼做,再動手製作;桌子地面都要理乾淨;碰到問題可以問老師也可以問小朋友。

2、幼兒操作,教師對能力較弱的孩子進行指導,請能力強的孩子幫助別的孩子(語言及動作),提醒保持乾淨。

3、教師提醒幼兒注意漿糊不能塗的太多,要不然作品會不整潔、美觀。在製作的時候每一步我們都要慢一點,幫助能力弱的幼兒完成作品。

四、結束活動。

1、小結幼兒製作情況,引導幼兒相互欣賞作品。

2、表揚做的好的幼兒。效果分析:

中班泥工活動設計:蝸牛兄弟

中班手工活動案例《水果》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能手口一致地點數5以內的物體。

2、比較物體的大小,按大小差異排列5以內的物體。

3、感受在情景遊戲中學習數學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磁性教具。(從小到大的3個書包、4個蘋果、5個麪包)2、紙剪花瓶人手一份(花瓶上貼着圓點,圓點排列包含顏色和大小兩個維度的排列規律,供幼兒按圓點的排列規律貼花),每人大小不一的粉紅色桃花3朵、黃色的迎春花4朵、紅色的鬱金香5朵(供幼兒在花瓶上粘貼)3、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1、引題 (跟着音樂做開小汽車動作帶領幼兒到位置上)小朋友,老師帶你們去春遊好嗎?

老師給你們準備了很多東西,我們先來整理一下吧。

2、逐一出示去春遊的物品,比較物體的大小,學習按物體的大小差異排列。

(1)教師在黑板上出示書包的圖片,請幼兒說說一共有幾個書包?這些書包有什麼不同(不一樣)?(大小不同)哪隻最大,哪隻最小?並把書包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排隊(請個別幼兒在黑板上操作)。提醒幼兒把最小的放在最前面,然後慢慢大起來。

(2)書包整理好了,你們看老師還爲你們準備了什麼?(教師在黑板上出示4個蘋果)數數有幾個蘋果?並請幼兒給蘋果按照從大到小的順序排排隊。看看哪個蘋果最大,把最大的蘋果放在最前面,然後慢慢小起來。

(3)教師出示大小不同的5只麪包,蘋果整理好了,我們看看還有什麼呢?數數有多少?有什麼不一樣?並按從小到大排列。再次提醒幼兒把最小的放在最前面,然後慢慢大起來。

3、幼兒操作。

第一次操作:

(1)春遊去的物品整理好了,那我們出發嘍!幼兒跟着音樂做開汽車狀,公園到了,我們下車吧。看看公園裏開了許多美麗的花。(出示粉紅色的桃花、黃色的迎春花、紅色的鬱金香)說說這是什麼花?是什麼顏色的?數一數有幾多桃花、幾朵迎春花、幾朵鬱金香?

(2)讓幼兒把一種花按從小到大或從大到小排列。老師送給每個小朋友一種顏色的花,請你幫它排一排,可以從大到小,也可以從小到大。

(3)檢查幼兒排序情況。

第二次操作:

花兒真漂亮,我們把它們插到花瓶裏吧。

(1)教師出示花瓶,引導幼兒觀察,花瓶上貼的是什麼顏色的圓點?圓點的是怎樣排列的?請幼兒根據花瓶上的排列圖示貼上相應的花。

(2)幼兒貼花,教師巡迴指導。

(3)評價幼兒貼花情況。把幼兒的貼好的花瓶展示出來,幼兒和老師一起檢查,找出錯誤,並糾正。

4、結束。

時間不早了,我們開着小汽車回幼兒園嘍!音樂聲中帶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