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華】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彙總9篇

【精華】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彙總9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2W 次

作爲一名教學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華】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彙總9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在逛超市活動中學習6以內的加減運算。

2、鼓勵幼兒積極參加“逛書店”的遊戲活動,理解“付錢”和“找錢”的關係。

3、能將自己的活動過程清楚正確地填寫在表格中,初步感知用表格的好處。

4、體會數學的生活化,體驗數學遊戲的樂趣。

5、瞭解多與少的相對性。

活動準備:

1、各種各樣的書,上面標有價格。

2、若干二元幣、一元幣。

活動過程:

一、引入:小朋友們你們看我們的“寶貝書店”已經開張了,裏面有許多好看的書,你們想去買嗎?(想)那你們知道買書需要什麼嗎?(錢)

1、介紹銀行

師:我們應該到哪取錢?(銀行)在銀行設置有兩個窗口,一個是一元錢的窗口,一個是兩元錢的窗口。

2、分配角色

師:小朋友去買書時,想一想我們怎樣去買?(可以是一家有爸爸、媽媽、孩子,或跟好朋友一起去買書。)

要求:不管幾個人合作去買書,最多隻能取6元錢。

3、理財單

教師示範講解表單。

二、逛超市

在孩子們相互協商找到合作伙伴並在表單上填上要取的錢數後就可以陸續進入書店選購書刊了。

1、教師在書店內觀察幼兒怎樣選書。

2、在收銀臺觀察幼兒交錢和找錢的過程。

3、選好書交錢回“家”後,要在表單上記錄今天你都買了幾元錢的書,還剩了幾元?

三、幼兒對照表單講述取錢、用錢的過程。

活動反思:

數學課堂相對於其他學科而言,比較枯燥。在教學《買書》這堂課時,我們創設買書這個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在在情境中操作,在操作中探索發現,從而找到適合自己的計算方法,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情趣。

新課標指出:“在創造的情境中,數學的學習不能靠機械的模仿和簡單的記憶,動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應成爲學生學習的組要形式。”在買書這節課中,我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思維方式,創設買書這樣的生活情境,讓學生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然後大膽放手,通過操作交流讓學生自己去解決自己提出的問題,體會小數的多種計算方法,最後通過師生的共同學習,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計算方法,達到教學的最優化。

本節課雖然是一堂計算課,但不是單純的計算課,在一步步的問題解決中,慢慢學會學習,學會提問,使學生的綜合能力也得到了發展。

當然,這堂課的教學還有很多遺憾,比如在課堂練習上,照本宣科,沒體現一定的練習層次,對於中下學生還要更加的關注。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歌詞大意:

兩隻小小眼睛睜開又閉上。兩隻小耳朵,一隻小鼻子,兩邊小面頰一隻小下巴,兩片小嘴脣把牙齒關在裏面。

  教學提示:

老師有節奏地拍手讀一遍歌詞,後給小朋友講解歌詞大意.小朋友們跟着老師有節奏地拍手讀歌詞。老師帶領小朋友學新歌.小朋友們學會後,邊唱邊用手指出唱詞和臉上對應的部位,如:眼睛、耳朵、鼻子等。

  課堂遊戲:

敲敲打打

  活動目的:

1.在熟悉音樂曲式和性質及初步學會舞蹈的基礎上,啓發小朋友嘗試用鈴鼓的不同敲法來表現,動作節奏。

2.激發小朋友探索慾望,發揮其想象力、創造力。

3.在邊敲邊跳的過程中體驗集體舞的歡快情感。

  活動準備:

學舞蹈,掌握基本舞步.

  活動過程:

1.感受音樂,學習舞蹈

a.聽前奏回憶歌曲,感受節奏。

b.學習舞蹈(進退步、踱步、踏步、小碎步)。

老師:“我們來用好看的舞蹈把這首樂曲的活潑歡快表現出來。”

2.嘗試用鈴鼓的不同敲法來表現舞蹈。

a.出示鈴鼓:可以怎麼敲?可以怎麼搖?

b.出示圖譜:哪裏可以敲,哪裏可以搖?

c.小朋友嘗試用鈴鼓跳舞。

老師:“我來跳舞,你們拿着鈴鼓和我一起跳;試想想做什麼動作時敲鈴鼓,怎麼敲?又做什麼動作時搖鈴鼓,怎麼搖?”第一遍集體嘗試邊跳邊敲,第二遍老師按舞蹈順序提問,個別小朋友做出,老師重複後,再集體練習。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初步選擇和使用材料與工具,在探索中積極思考,從而掌握正確的測量方法。

2、喜歡動手操作,萌發探索周圍事物的興趣。

3、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和探索能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體驗數學集體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教師用具:記錄紙、水彩筆。幼兒用品:幼兒人手一份材料:記錄紙、水彩筆、吸管、小木棒、毛線、積木、圖形片、曲別針、礦泉水瓶、軟尺、紙條。

2、環境創設:將教室佈置成‘寶寶學園’的環境。

活動過程:

一、教師以“幫助小動物測量‘寶寶學園’用具”引題。

結合自由探索活動,引導幼兒交流、學習正確的測量方法。

1、導入:

師:“小動物們想在森林裏建造自己的‘動物學園’,可是‘動物學園’裏的東西要怎麼來設計和建造呢?熊貓校長認爲我們教室的用具和玩具都很適合它們,可是它們不知道這些東西的尺寸。所以想請我們幫助它們來量一量、記一記,然後把這些測量的結果告訴它們,好讓它們照着這些樣子來建造自己的‘動物學園’。”

2、教師讓小朋友們探索學習用吸管測量自己坐的椅子的高度,教師引導幼兒自由嘗試測量及記錄的方法。

(1)師:“我們教室裏的小椅子高度正好很適合小動物們。所以,我爲每個人都準備了一根吸管和一張記錄表,請大家用吸管來量一量、記一記,看誰能更準確地測量和記錄自己椅子的高度。”

(2)教師提問:“你是怎麼量的?量了幾次?”

(3)請有不同結果的兩位幼兒示範用吸管測量椅子的高度,師生共同尋找正確的測量方法。師:“他們的方法都不同,那麼誰的方法測量起來更準確呢?”

(4)教師示範講解正確的測量方法及記錄方法。

師: “我們測量東西的時候,爲了能測量和記錄的更準確,測量的工具要和測量的東西一端對齊;量一次後用自己的方法做個記號;第二次量的時候,要和前一個記號對齊了再量;量一次記一次,爲了不讓自己忘記量了幾次,可以用點、豎線來幫助自己來記,也可以心裏記住次數。最後在記錄表上畫上用的.工具和量的物體,記上量的次數。”

二、教師指導幼兒在探索活動中繼續學習多種自然測量的方法。

引導幼兒在活動中發現不同的測量對象適合用不同的測量用具。

1、教師指導幼兒在探索活動中繼續學習多種自然測量的方法。

①教師介紹自由探索活動的材料及活動要求

師:“剛纔我們已經學會了正確的測量方法,現在教室裏有許多物品都需要小朋友們來測量和記錄?”

“我爲每個小朋友都準備了一個小方籃,大家可以自由選擇自己籃子裏的東西作爲測量工具,你想測量什麼就測量什麼,你們可以選2-3種工具測量,一邊測一邊想用哪種東西作測量工具測量起來比較快。”

②根據幼兒的測量情況引導幼兒發現不同的測量對象可以用不同的測量工具。

師:“你量了什麼?你用了幾種工具來量?還可以用哪些工具?”

2、引導幼兒通過再次的探索,瞭解不同的測量對象適合用不同的測量工具,並發現和掌握多種自然測量的方法。

①猜測及討論。

師:“剛纔我們已經用正確的方法來量了一條直線的長度。現在,小動物們想知道我們桌椅的圓邊——也就是那圈圈(曲線)到底有多長?請小朋友們動腦筋來想一想,用什麼工具更合適?”

②引導幼兒與同伴合作,共同探索。

師:“大家的想法都不錯!那麼,我們教室裏還有哪些東西是有圓邊的,它們到底有多長呢?現在就請小朋友們找一個好夥伴一起合作,選出合適的工具,互相幫忙,完成測量的任務。你們能做到嗎?”

“如果你們在活動中碰到了什麼困難,又沒辦法解決。那麼,沒關係,呆會兒可以和大家一起來討論”

③瞭解不同的測量對象適合用不同的測量工具,並發現和掌握多種自然測量的方法。

師:“你和誰一起合作?量了什麼東西的圓邊?用什麼工具量的?爲什麼你們會選擇用這種工具?你們又是怎麼合作的?”

④幼兒演示,教師小結。

三、結束語:

教師:“今天大家學會了怎樣來測量物品;又幫助小動物們測量了教室裏的這麼多東西;還知道了不同的東西應該用不同的測量工具來測量,這樣才能更方便、更快捷、更準確。”

延伸活動:

想一想、記一記:如果沒有工具來測量,那該怎麼辦?(如:用腳步量操場的距離;用帽子測量頭的大小等)

師:“現在又有一個難題了:如果小動物想測量我們的大操場,但又沒有工具來測量,那該怎麼辦呢?”

“呆會兒小朋友們可以用你的辦法去試一試,然後告訴小動物們,幫助它們建造一個和我們幼兒園一樣美麗又好玩的‘動物學園’。好嗎?”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目標

1 學習用刻度尺連續測量並記錄蠶豆的生長過程,對測量活動感興趣。

2 對植物生長過程有探究願望。

活動準備

種植區——蠶豆小火車;各種自然測量工具(火柴棍、回形針、積木、油畫棒……);可供製作刻度尺的卡紙;記錄本等。

活動過程

1 量一量豆苗有多高。

(1)師:小朋友們種的蠶豆苗都發芽了。現在,我們要來比一比誰種的豆苗長得高。你們有什麼辦法?(幼兒根據已有的經驗,說出測量的多種方法:疊拳頭、虎口碼、木棍量……)

(2)幼兒自由測量,記錄測量結果。(幼兒選擇喜歡的測量工具測量自己的豆苗)

(3)展示、交流測量結果:你選用了什麼測量工具,你的豆苗有多高?(用手指頭量,有一個手指節高;用拳頭量,比一個拳頭矮一點;用積木疊,有四塊積木高……)

2 比一比誰的豆苗高。

(1)師:你們都量出了自己的豆苗有多高,現在你能說出誰的豆苗最高?爲什麼?(如“親親的豆苗高,因爲有四塊積木高,果果的豆苗矮,只有一個拳頭高,四當然比一大了”。“不對,雖然四比一大,可是,積木很小的,四個疊在一起還是很矮”……)

(2)師:到底誰的豆苗高?用你們的方法能比出來嗎?(引導幼兒將不同的測量工具進行演示比對)

3 討論測量豆苗的最好方法。

(1)師:用什麼樣的方法可以很方便地測量並比較豆苗的高度?(引導幼兒說出“用同一種方法進行測量”。)

(2)介紹刻度尺。

(3)爲每棵蠶豆苗製作一把刻度尺(指導幼兒裁剪卡紙條。用統一的方形積木塊作刻度),佈置測量環境:火車新幹線。

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每日進行觀察,每一個星期將觀察結果在刻度尺上作一次標記,並記錄時間。引發幼兒觀察思考:第幾天的時候誰種的蠶豆苗長得超過了誰種的?同樣是蠶豆,爲什麼有的長得快?有的長得慢?

活動二:時間測量——有趣的滴漏

活動目標

1 發現物體的滴漏速度與滴孔大小、裝量多少及物體的材質有關。

2 對滴漏計時方法在生活中的巧妙運用感興趣。

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大小(容積、小孔)相同的水漏、油漏、沙漏計時器各一個;標記條;親子製作的各種滴漏瓶若干。(漏孔、容積、時間的設定按教學需要確定1

經驗準備:對古代計時工具有初步認識;已認識過時鐘。

活動過程

1 夾珠比賽導入。

(1)出示水漏:今天我們要進行一次夾珠比賽,用水漏來計時,當水漏裏的水全部漏完,小朋友們就停止夾珠。

(2)交流:小朋友數一數夾了多少顆珠子?(提醒幼兒簡單記錄)

(3)出示沙漏、油漏:現在我們再來進行一次夾珠比賽,這一次用同樣大小的沙漏和油漏同時計時。當其中一個滴漏裏的東西全部漏完,小朋友們就停止夾珠。

(4)交流:哪個滴漏先滴完?這一次,你夾了多少顆珠子?跟第一次比多了還是少了?

2 討論發現不同材質的物體流動速度不一樣。

(1)師:你發現沙、水、油在大小一樣、漏孔一樣的滴漏瓶裏流動的速度一樣嗎?誰最快?誰最慢?你是怎麼得出這個結論的?(啓發幼兒通過比較夾珠的數量發現:第一次夾珠少,說明水流得最快;第二次夾珠多,說明沙流得慢,油流得最慢。)

總結:珠子夾得越多,說明瓶子裏的東西流動越慢;珠子夾得越少,說明瓶子裏的東西流動越快。

3 玩一玩,進一步發現滴漏計時的有趣現象

(1)師:請兩個小朋友一組,分別選擇時間一樣、材料不一樣和滴孔大小不一樣、裝量一樣的計時器玩一玩,看一看,這一次又是什麼東西流動快?什麼東西流動慢?

(2)請你們將自己的新發現告訴其他小朋友。

4 活動拓展。

這些有趣的計時器在生活中用得到嗎?你想用在什麼地方?

活動延伸

選擇一個“30分鐘”滴漏瓶,爲幼兒午餐計時。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使幼兒理解吸菸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2、認識禁菸標誌,懂得其含義。

3、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

4、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5、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動準備:

1、根據故事製作投影片或圖片。

2、禁菸標誌,圖、紙、水彩筆若干。

3、棉花、試管、香菸等試驗用品。

活動過程:

1、觀看或講故事《菸斗爺爺》。

教師提問:三隻小狗聞到了什麼味道?爲什麼小狗說:”又辣又嗆,好臭好臭”?味道是從哪裏來的?如果你聞到了會有什麼感覺?吸菸有什麼害處?

2、教師做實驗,使幼兒理解吸菸對人體健康的危害。(用香菸薰一團白色的棉花,發現棉花變色。)

3、教師出示禁菸標誌圖,讓幼兒仔細觀察。引導幼兒認識禁菸標誌。

提問:上面畫的是什麼?表示什麼意思?你在什麼地方見過這個標誌?

4、師生共同討論:怎樣才能讓狗熊爺爺知道這個地方不能抽菸?

5、製作禁菸標誌圖。張貼禁菸標誌圖,說明爲什麼要貼在那些地方。

延伸提示:

請幼兒觀察吸菸人的牙齒、手指和不吸菸人的區別,將觀察結果告訴老師,並向成人宣傳戒菸的好處。

故事:菸斗爺爺

小黃狗、小花狗和小黑狗,是鼻子最靈的三個好朋友。這時一股味道飄過來,小黃狗一聞,說:”糖炒栗子,真香真香!”又一股味道飄過來,小花狗一聞,說:”美味炸魚,真香真香!”輪到小黑狗了,它四下裏一聞,說:”哈,我聞到了紅燒排骨的味道,想流口水。”這時一股濃濃的黑煙飄過來了,三隻小狗一齊皺眉頭,齊聲說:”又辣又嗆,好臭好臭!”狗熊爺爺叼着菸斗,看到小朋友們捂鼻子,狗熊爺爺害羞了,要把菸斗扔進小河。小松鼠說:”別扔別扔。”它蓋房子正好缺煙筒,肯定好用!森林裏空氣又潔淨了。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爲了引導幼兒從小關愛環境,珍惜資源,我設計了該活動,主要讓幼兒從收集一支已被更換掉的舊牙膏做起,引導幼兒在集體活動中使用多種方法發現被丟棄的牙膏殼中還有許多沒有用完的牙膏,並嘗試再利用,逐漸理解節約的意義,建立節約的概念,樹立節約的意識,並養成節約的習慣。

目標:

1、使用敲、甩、推、擠等多種方法發現廢棄的牙膏殼裏還有一些沒有用完的牙膏,並嘗試再利用,初步理解節約的意義。

2、學習簡單實用的節約小妙招,初步樹立節約意識,逐漸養成節約的習慣。

準備:

1、經驗準備:

幼兒向家長了解牙膏在生活中的應用,關注家中使用的太陽能熱水器(我鎮幾乎家家戶戶使用)。

2、操作準備:

(1)屋頂裝有太陽能熱水器的照片。

(2)師幼收集已被更換掉的舊牙膏和擦洗污漬用的小紗布。

(3)拍攝三段錄像:A。洗手時把水龍頭打開——手溼後關上水龍頭、打肥皂——沖洗時再打開水龍頭;B。把淘米水留下,用來洗碗或澆花;C。自備購物袋上超市。

(4)錄製一段關於阿姨爲什麼用淘米水洗碗和澆花的採訪錄音。

過程:

一、經驗交流:爲什麼要安裝太陽能熱水器

(教師出示照片,引導幼兒觀察並提問。)

1、這個裝在屋頂上的東西是什麼?

2、誰的家裏也有太陽能熱水器?

3、你們家用太陽能熱水器做什麼呢?

4、你們家爲什麼要在屋頂安裝太陽能熱水器?

5、教師小結。

二、在操作活動中感受節約的意義

1、遊戲情境中萌發操作的興趣。

師:在我們的身邊有許多東西正在被我們浪費。你們看!(出示廢舊牙膏。)

“我是一支被主人丟棄的牙膏。主人說我已經用完了,可是我扁扁的身體裏還留着許多牙膏。誰能幫幫我,幫我擠出來?”

2、嘗試使用多種方法擠出剩餘牙膏,教師觀察指導幼兒。

如,教師指導能力強的幼兒嘗試使用小工具,引導能力中等的幼兒使用推、卷等多種方法擠出剩餘的牙膏,鼓勵能力弱的幼兒向同伴學習,並教育所有幼兒耐心工作。

3、交流操作方法,教師重點引導幼兒介紹使用小工具的方法。

4、拓展思路。

師:原來被扔掉的牙膏裏還有這麼多牙膏,要是浪費,多可惜呀。我們可以用它來幹什麼呢?除了刷牙,你平時還看到媽媽用牙膏幹什麼了?

5、嘗試用牙膏擦洗自己的皮鞋和髒玩具。

三、觀看錄像,學習簡單實用的節約小妙招,培養節約意識和習慣

1、觀看錄像A。

(1)師:你看懂了什麼?小朋友爲什麼要這樣做?

(2)教師組織幼兒學一學。

2、觀看錄像B。

(1)師:阿姨做了什麼?

(2)鼓勵幼兒向阿姨提問。

(3)組織幼兒聽採訪錄音。

3、觀看錄像C。

(1)師:人們去幹什麼?手裏拿着什麼?爲什麼自己拿購物袋?

(2)師:你去買東西時會怎麼做?

4、小結,結束活動。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數圖形的方法,比較面積的大小。

2、理解形狀不同、面積可以相等的面積守恆概念。

活動準備:

小豬、小狗、小猴和小羊圖片和花園(四種不同造型的正方形組合),小正方形紙片若干,畫筆。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引出課題。

師:小朋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好聽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小動物的花園》。從前有四種小動物,分別是小豬、小狗、小猴和小羊。(出示圖片)他們很友好、團結,有困難也會互相幫助。從來不吵架,就像我們小朋友一樣,每天都很開心。可是,有一天,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小豬、小狗、小猴和小羊建造了四個不一樣的花園,(出示花園)它們四種小動物正在吵架,小豬說:"我的花園大。"小狗說:"我的花園大。"小猴說:"不對,不對,我的花園纔是大的。"小羊不服氣的說:"呵呵,你們的都不大,只有我的最大。"不信,我們就來比一比?誰的花園大?現在它們想請小朋友來幫幫忙,看看到底是誰的花園大?你們願意嗎?

二、讓幼兒動手操作,理解形狀不同、面積可以相等的面積守恆概念。

1、先看小豬建的花園?我們有什麼辦法知道它的花園有多大呢?引導幼兒用點數正方形數量。我們用什麼方法點數不容易出錯,(做標記,標數字)以此類推,依次點數小狗、小猴和小羊的正方形數量,比一比,誰的花園大?(一樣大)2、師:原來他們的花園雖然形狀不一樣,可是他們的大小都一樣。

  三、發書給幼兒找找誰的花園大師:

"現在書本上也有一些花園請我們小朋友幫忙找找誰的花園大。爲什麼?教師指導幼兒看書找出答案。

  四、讓幼兒集體拼各種形狀不一的花園,感受不同形狀的花園

1、師:小朋友,小動物的手真巧,他們搭建了自己的花園,那你們想不想像他們一樣,自己也動手建一個花園啊,(教師發小正方形紙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⒈觀察畫面,根據圖片線索預測並講述故事。

⒉根據畫面內容進行經驗遷移,大膽想象並表達自己的夢想。

⒊感受故事的詼諧幽默,體會有夢想的快樂。

  活動準備:

⒈經驗準備:活動前與孩子談談自己和家人的夢想;瞭解故事中小動物的基本特徵。

⒉物質準備:《美麗的夢想》PPT、配合繪本的音樂、假髮套。

  活動過程:

⒈談話討論,分析故事中角色的主要特徵。

今天老師帶來了幾位動物朋友,他們是誰?(兔子、小豬、小羊、蝸牛)這是一隻什麼樣的兔子?

這是一隻什麼樣的小豬?

這是一隻什麼樣的小羊?

這是一隻什麼樣的蝸牛?

提問:膽小的兔子、髒兮兮的小豬、溫柔可愛的小羊、慢吞吞的蝸牛,這些小動物都有自己的夢想。那什麼是夢想呢?(其實夢想是我們渴望得到的,是我們追求的)小結:我們現在就一起看看關於他們的故事--美麗的夢想。

⒉觀察圖片,預測、理解並講述故事。

(1)兔子猜測:這是一隻膽小的兔子,他的夢想會是什麼呢?

如果是隻勇敢的兔子,當看到有人爭吵,他會怎麼辦?

讀圖:這隻兔子是怎麼做的?

小結:小兔子說:"我真想變成一個勇敢的大漢。如果有誰再沒完沒了地的爭吵不休,我就會跳到他們之間,大吼一聲:"嘿,別吵了,打住!"瞧……雙方和解的親吻。"(2)小豬猜測:膽小的兔子有了勇敢的夢想,那髒兮兮的小豬會有什麼夢想呢?

讀圖:一起看看小豬在幹什麼?

小結:小豬說:"我真想變得整潔又高貴。只要我晃一晃小尾巴,僕人馬上就會拿着刷子跑來,非常非常輕柔地給我……擦背。"小豬的夢想是變得高貴,從畫面哪裏能看出小豬很高貴?

(3)小羊猜測:小羊也有夢想--小羊說:"我真想變成一隻瘋狂地小羊。"如果你是瘋狂地小羊,你會做什麼瘋狂地事情?

讀圖:看--這隻瘋狂地小羊在做什麼?你從哪裏能看出他很瘋狂。

小結:我真想變成一隻瘋狂的小羊,(戴上頭套)彎彎的毛毛激情四射,(做動作)吉他響得震耳欲聾。瞧--有誰還能認得出我來呢?

動作模仿:我們一起來學學瘋狂的小羊。

(4)蝸牛讀圖:這是一隻慢吞吞的蝸牛,他不是一般的慢,是特別的慢。從這幅圖中哪些地方看出來它真的很慢很慢。

猜測:它的夢想會是什麼?象什麼一樣快?

小結:蝸牛說: "我真想變成一隻閃電蝸牛,開着紅色的賽車,風馳電掣的駛過每個角落,無論什麼樣的路都是我的--跑道。

總結:膽小的兔子想變勇敢,夢想能阻止朋友的爭吵。

髒兮兮的小豬想變乾淨,夢想能想整潔高貴的公主一樣。

慢吞吞的蝸牛想變快,夢想成爲賽車手那樣。

小羊想變得激情,夢想成爲激情四射的搖滾歌手。

原來小動物們的夢想都是他們所缺少的,是他們渴望得到的。

⒊完整欣賞故事指導語:這本書裏還有很多小動物有美麗的夢想,我們一起來完整的欣賞一遍。

⒋經驗遷移:暢談夢想。

我們都讀懂了動物們的夢想。

那你呢?你的夢想是什麼呢?(幼兒討論)

結束語:小動物都有夢想,人也會有各種各樣美麗的夢想,夢想不一定都能實現,但是有夢想就會很快樂!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9

1、跳格子

利用資源:彩色地磚

參加對象: 10個大班家庭

目標:

1)練習跳躍動作。

2)培養幼兒動作的敏捷性。

3)鞏固10以內的加法。

準備:在彩色地磚上寫上10以內的數字

玩法:

一、活動身體

二、自由跳格子:

家長和孩子探索用不同的方法跳格子。(教師記錄)

三、聽口令跳格子:

1、家長喊口令,孩子跳。

2、孩子喊口令,家長跳。

3、教師喊口令,家長和孩子一起跳。

口令:

1、找數字。

2、說算式讓幼兒或家長跳在答案上。

3、找顏色。

4、說答案,家長和幼兒的數字加或減等於答案。

建議:家長可以根據幼兒年齡,變換口令。如:在地磚上貼上數字,中班幼兒可結合認數,小班幼兒認識顏色等。

2、小小縴夫

資源利用:草地、山坡

參加對象:10個大班家長

目標:練習走跑、跳躍、拖位和推滾動作,提高幼兒的耐力。

準備:輪胎、繩子。

玩法:

一、活動身體。

二、玩輪胎:家長和孩子共同探索輪胎的玩法。(教師記錄)

三、共同練習不同的玩法。

四、遊戲:小小縴夫。每位家長從指定的地方把輪胎滾到山坡下,家長和孩子一起把繩子系在輪胎上,有孩子把輪胎拉到山坡頂,以先到者爲勝。

3、好玩的繩子

利用資源:水泥地

參加對象:10個大班家庭

目標:

1、通過創造性玩繩,培養小朋友對繩類體育活動的興趣。

2、練習跳繩、鑽、跨跳等到動作技能,培養動作的協調性。

3、培養幼兒合作精神。

準備:短繩每人一根、長繩一根

玩法:

一、活動身體。

二、家長和孩子共同探索繩子的玩法。(教師記錄)

三、共同練習不同的玩法。

四、家長跳繩比賽;孩子數數。

五、孩子跳繩比賽:家長數數。

六、家長表演長繩合作跳繩。

4、玩球

資源利用;水泥地

參加對象;10個大班家庭

目標:練習多種玩球方法,提高幼兒的玩球技能,發展動作的協調能力。

準備:10個皮球

玩法:

一、活動身體。

二、家長和孩子共同探索繩子的玩法。(教師記錄)

三、共同練習不同的玩法。

四、遊戲"傳球"。10個家庭站在統一條起跑線上,比賽哪一個家庭先到終點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