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合集6篇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合集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4W 次

作爲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6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合集6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通過數格子的方法,比較面積大小,初步體驗面積的守恆。

2、在操作過程中能積極嘗試,主動學習。

教學準備:

小長方形、三角形若干

教學過程:

一、課題引入手指遊戲《看看誰的小手反應快》

二、進入課題今天老師要小朋友來比一比,看看哪一個的面積大呢?

三、過程

1、提出疑問師:小朋友,老師這裏有兩張紙,你們認爲它們是一樣大的嗎?爲什麼?你們有什麼好的辦法來驗證哪一張大哪一張小嗎?

師:那如果老師給小朋友一些小長方形,你們能利用這些小長方形比較出大和小嗎?

2、利用小長方形,形成初步的面積守恆概念

1)師:誰來用小長方形試一下?這張紙你用幾個小長方形鋪滿的?然後在試一下另外一張紙,需要多少個小長方形呢?

2)小結:如果兩張紙都用了相同的數量的小長方形,說明它們是一樣大的。

3、幼兒操作,鞏固概念。

1)請兩位位小朋友拿5塊小長方形,拼出一個圖案,老師把圖案出示在黑板上。

2)師:請小朋友一起來看一看這兩位小朋友拼出來的圖案,他們都是用了幾塊小長方形呢?(5塊)那說明它們的面積是一樣大的嗎?(一樣)

四、遊戲《數格子》

教師出示事先準備畫好的格子,格子上面畫有不同形狀的圖案,請幼兒來觀察,看看哪一個圖案佔用的面積最大。

五、課堂小結

六、課後延伸請幼兒完成生活數學p16-17頁的內容。

七、活動結束

八、活動評價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完整欣賞故事,理解故事內容,學說故事中的短語。

2、能用較完整的語句表述自己對作品的理解。

3、能用肢體動作表演故事內容,喜歡聽故事。

4、培養幼兒大膽發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5、能簡單複述故事。

教學準備

教學準備是實現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的必要條件。我爲幼兒提供了前期的經驗準備和物質準備兩方面。爲了更好的開展此活動,在活動前,我請家長陪同孩子一起感受太陽光照射在身上的感覺。在活動中,我爲幼兒提供了多媒體課件和胸飾,通過繪聲繪色的多媒體課件,幫助幼兒創設寬鬆的語言環境,讓每個幼兒佩戴胸飾,幫助幼兒創設說的機會。

教學流程

每個教學過程都是很重要的環節,也是教師對教材的理解和活動設計的很重要的體現和實現的過程,根據教學內容和幼兒的教授能力,我將教學過程分四部分來完成。

創設情景,導入課題——完整欣賞,集中交流——分段欣賞,體驗愉悅——角色表演,拓展延伸

現在我來具體講講我的實施過程:

1、創設情景,導入課題

太陽寶寶今天來我班做客,你看看,它的表情是怎麼樣的?

這一環節,我採用了幼兒感興趣的情景活動導入,能調動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導入話語簡短,目的性強,爲幼兒進入下一環節做好了鋪墊。

2、完整欣賞,集中交流

讓我們一起去看看爲什麼太陽寶寶看上去有點調皮呢?配合音樂,結合多媒體課件,教師自己完整講述故事一遍。

這一環節教師用自己抑揚頓挫的語言感染幼兒,讓幼兒感受故事的有趣,通過多媒體課件的演示,聲形並貌,從而培養幼兒的傾聽習慣。

3、分段欣賞,體驗愉悅

逐一播放每一個畫面,提問:調皮的太陽到那裏了?它做了什麼?

這一環節,通過會說會動的多媒體課件畫面,牢牢吸引幼兒的注意力,逐一出示圖片是爲了幫助幼兒更好的理解故事內容,只有在理解的基礎上幼兒纔敢說,會說,想說,爲幼兒創設的寬鬆的語言環境,問題的設置有層次,兼顧個體差異,體現以人爲本的教學理念。

4、角色表演,拓展延伸

故事聽完了,那請你跟着故事一起來表演表演好嗎?

這一環節是在欣賞故事的基礎上用動作來表現,是鼓勵每一個孩子都動起來,也是幫助幼兒進一步鞏固對故事的理解。

活動特色

1、來源於熟悉的生活環境。

2、創設了良好的語言氛圍。

3、爲幼兒提供“支架”。

教學反思:

這一話題,孩子們比較感興趣,都願意積極參與到活動中去,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在本次活動中也存在着不足:孩子的語言表達不夠成熟,缺乏連貫性;孩子們安靜傾聽同伴發言的習慣仍需加強等等。總之在以後的活動中我們會注意這些方面的引導與教育,爭取做得更好。

小百科: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天體,佔有太陽系總體質量的99.86%。太陽系中的八大行星、小行星、流星、彗星、外海王星天體以及星際塵埃等,都圍繞着太陽公轉,而太陽則圍繞着銀河系的中心公轉。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有趣的娃娃

壽光市化龍鎮辛店幼兒園 朱玉萍

活動目標

1、 培養幼兒思維的流暢性、變通性、獨特性。

2、 讓幼兒用已學過的不同物體形象,自由地表現人物的五官及面部表情,畫出有趣的臉譜。

3、 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培養幼兒學習美術的興趣。

活動準備

1、 畫好娃娃頭的輪廓併發給每個幼兒一張。

2、 範樣兩個、泡沫板、小黑板、剪子、小筐子、各種拼貼物體、粉筆。

3、 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一、 引導幼兒觀察、想象。組織幼兒圍坐在老師周圍。

1、 提問:“小朋友都轉過身來,互相看看,仔細瞧瞧,你們的小夥伴長的什麼樣?臉上有什麼?”

2、 “小朋友看看、說說你們的小夥伴,眼睛、眉毛、嘴、鼻子、頭髮都像什麼?”(讓幼兒充分說)

3、 “你們互相逗一逗,看看你的小夥伴笑起來是什麼樣子?”

4、 請小夥伴學一學哭、着急等表情,他們又像什麼?老師把幼兒說的部分內容畫下來,如:眼睛像毛毛蟲,嘴像香蕉。

二、 啓發引導幼兒構思出有趣的娃娃。

1、 出示範樣提問:“這個有趣的娃娃多可愛呀!它的頭髮、眉毛、眼睛、鼻子、嘴巴都是什麼?”

2、 這兩個娃娃是老師按照小朋友想的,再加上老師自己想的畫成的。小朋友你們想畫什麼樣的?(讓幼兒自由討論、商量,請幼兒把商量的結果告訴老師。)

三、 提出繪畫要求:(1)想好了再畫物體的形象,一定要像、有趣。(2)要求幼兒大膽作畫並畫的與別人畫的不一樣。(3)畫好後順着輪廓剪下來。

四、 幼兒作畫,老師巡迴指導。放音樂,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作畫。

1、 老師請小朋友坐在椅子上作畫。

2、 個別能力差的幼兒在另一桌上,可自己拼畫。

3、 提醒幼兒在畫時注意搭配顏色、塗色仔細。

4、 提醒幼兒畫的時候注意五官的位置。

5、 提醒幼兒把剪下來的碎紙放在筐子中。

五、 展示幼兒作品。

1、 老師將畫完、剪好的作品釘在泡沫板上,並讓已完成作品的幼兒去看正在畫、剪的幼兒。

2、 老師引導幼兒評價作品。請幼兒說一說哪幅作品最好,爲什麼?

活動延伸

1、“小朋友看到這些娃娃覺得怎麼樣?”(奇怪、有趣、可愛、好玩等)

2、帶領幼兒根據畫好的作品說兒歌。

奇怪奇怪真奇怪,

我的娃娃真可愛。

頭髮是x x,

眉毛是x x,

嘴巴是x x,

你說奇怪不奇怪,

你說可愛不可愛。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本活動是以歌曲《小青蛙回家》爲基礎材料而設計的。《小青蛙回家》這首歌曲具有明顯的`節奏型和角色,易學易演。利用從各個不同角度:角色培訓、故事情境等的突破,從而達到享受這一內在的教育潛力。幼兒通過聽聽、想想、學學、演演,不僅對歌詞、曲調有掌握,同時也會提高自身的表演技能,促進其各方面素質的發展。

  活動目標:

1、體會創編的愉快和用心交往的快樂。

2、能根據歌曲的旋律及結構特點大膽地創遍歌詞。

活動準備:青蛙紙偶一個,圖譜一張,電子琴。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引出主題。

出示青蛙,師問“這是誰?”“對,天黑了,小青蛙要回家了。小朋友們聽一聽它是怎麼回家的?”

  二、新教歌曲

1、教師清唱歌曲一遍。

2、重點練習基本節奏:XX|XX|XX|XX|XXX|XXX

(1) 師問:“剛纔小青蛙是怎麼回家的?你能學一學嗎?”請小朋友做蹦蹦、呱呱的動作併發出聲音。(出示圖譜)“瞧,我想了個好辦法把它邊蹦邊唱的情景畫下來了。”

(2) 師唱一遍節奏後問“圖譜中的符號表示什麼意思。”“我們一起來學當小青蛙吧!”

A、練習兩遍;B、師幼輪唱;C、“蹦蹦”或“呱呱”處默唱;

3、完整演唱兩遍。

師“我們都是青蛙的朋友,讓我們一起唱着歌送小青蛙回家好嗎?”跟琴齊唱表演兩遍。

  三、通過不同情境的創設,表演不同的情緒情感。

1、師“其實小青蛙今天一隻害蟲都沒有捉到,心裏十分難過。怎麼唱才能表達出難過的心情呢?”(慢,難過的表情)

2、師“咦!青蛙媽媽一個勁地給小青蛙打傳呼,不知道家裏除了什麼急事,小青蛙急着往家趕,該怎麼唱?誰來表演一下。”(快,着急的表情)幼兒跟琴齊唱並表演。

3、師“你們猜猜看,小青蛙在回家的路上會不會發生什麼事情呢?(引導幼兒討論,發言)小青蛙經過草地的時候發現遇到蛇了,它可想不被蛇現發,要不然蛇會吃了它的,該怎麼辦?”(輕輕蹦,不發出叫聲)

4、師“小青蛙躲過了蛇,氣喘吁吁地趕到了家,來原青蛙媽媽在等它吃飯呢!

  四、創編活動

1、師“很多正在回家的小動物們聽到了小青蛙的歌聲,它們覺得妙極了,也都唱起來了。它們會是誰呢?它們會不會遇到誰,會發生什麼事情呢,並根據所創編的故事情境進行歌表演)

結束部分。師“小動物們一個個都唱着歌回到了家,我們也要準備回去了,今天開不開心?開心就笑一笑,看起來大家心情都不錯哦!來,表達以下我們的好心情。”教師引導幼兒邊走邊說“走走,哈哈,走走,哈哈,走走走,哈哈哈!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傳話遊戲,培養幼兒良好的傾聽和表述能力。

2、通過競賽方式,引導幼兒養成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

3、藉助圖文並茂,以圖爲主的形式,培養孩子仔細閱讀的習慣,激發閱讀興趣。

4、通過多種閱讀手段理解圖畫書內容,瞭解故事,感受故事詼諧幽默的情節。

活動準備:

1、材料:一些需要幼兒傳的短語或句子。

2、環境:老師與幼兒圍成一個弧形,老師坐第一個。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發興趣。

師:今天,老師有一些悄悄話想告訴大家,你們想不想聽啊?

師:恩!可是悄悄話只能悄悄地講給我旁邊的一個小朋友聽,可是後面的小朋友聽不見了,這可怎麼辦呢? (小朋友討論)師:小朋友們想了那麼多好辦法,老師這裏也有一個好辦法。我們來玩一個遊戲好不好?

(二)交代規則,明確玩法師:老師先把悄悄話說給我旁邊的×××聽,請他悄悄地告訴他旁邊的⊙⊙聽,⊙⊙再悄悄告訴∨∨,這樣一個接一個地傳給後面的小朋友聽。這樣老師的悄悄話是不是能讓後面的小朋友都聽到了啊?

師:不過我有一個小小的要求,請我們的小朋友們傳話的時候啊,仔細聽,說清楚,不要把老師的話傳錯了!大家能不能做到啊?

師:最後我們讓離老師最遠的小朋友來說說,他聽到了什麼!看看他說的和你們聽到的是不是一樣,好不好?

(三)教師參與,全班遊戲師:請你(最後一個小朋友)來說說,你聽到的是什麼?

(四)分組競賽師:好,下面我們來比一比,賽一賽,看看哪些小朋友說得最清楚,聽得最仔細。

將幼兒分成四組,一縱隊排開,告訴每排第一個幼兒相同的一句話,一個接一個傳話,哪組完成得最快,且傳話正確,哪組就獲勝)

(五)活動延伸

師:今天我們玩了"悄悄話"的遊戲,老師告訴了小朋友好多悄悄話,小朋友們在遊戲中表現得都很棒!大家開不開心啊?今天回家,老師請每個小朋友回去都跟你們的爸爸媽媽說一句悄悄話,也請你們的爸爸媽媽跟你們說一句悄悄話,好不好?

注意:若說對了,給予表揚; 若說錯了,給予鼓勵。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的】

1、通過幼兒動手操作,瞭解總數與部分數的概念以及它你之間的關係。

2、在學習了10以內加減法的基礎上,幼兒能書面練習10以內數的加減法式子中的填空題。

【活動準備】

教具:裝好皮球的簍子(大皮球4個、小皮球2個);裝好水果的簍子(蘋果7個、梨子3個)學具:每人一個“小動物卡片”袋(兩個品種,多少不一,總數不越過10);每人一盒橡皮泥;每人一支鉛筆和一個數學練習本。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裝好皮球的小簍子,讓幼兒說說簍子裏有什麼、有多少、有什麼異同。

導幼兒說出總數,然後讓幼兒把水果分類,並說出:“一部分是大皮球,有4個;一部分是小皮球,有2個。”讓幼兒初步理解總體與部分的概念,並列出加減法算式:如 4+2=6 2+4=6 6-4=2 6-2=4

二、教師出示裝好水果的小簍子,讓幼兒說說簍子裏有什麼、有多少、有什麼異同。

幼兒說出總數,然後讓幼兒把水果分類,並說出:“一部分是蘋果,有7個;一部分是梨子,有3個。”進一步讓幼兒理解總體與部分的概念,並列出加減法式子。

如: 7+3=10 3+7=10 10-7=3 10-3=7

三、引導幼兒做“對應口頭練習”如:

① 7 + 3 = 10蘋果是7個 梨了是3個 總體是10個這是部分數 也是部分數 這是總數同理:3+7=10 4+2= 2+4=6 引導幼兒說出哪是部分數?哪是總數?部分數有幾個?總數有幾個?

② 10 -3 = 7水果有10個 蘋果有3個 梨子有7個這是總數 這是部分數 也是部分數同理:10-7=3 64=2 6-2=4 引導幼兒說出哪是總數?哪是部分數?部分數有幾個?總數有幾個?

四、引導幼兒說出關鍵句。如:

①在加法式子裏,總數在最後,其它是部分數;在減法式子裏,總數在最前,其它的是部分數。

得出結論:加法總數在最後,減法總數在最前。

②部分數與部分數合起來是總數,總數去掉(減去)部分數,剩下的還是部分數。

得出結論:要求總數,用部分數相加;要求部分數,用總數減去另一個部分數。

五、幼兒玩卡片。

幼兒取出卡片,倒出小動物卡片,說說有些什麼,總數有多少,進行分類,並做好記錄。把自己分類記錄的結果說給同伴聽。

六、幼兒玩橡皮泥。規則是每人做2種物品,多少不限。

10分鐘後,讓幼兒說出捏了多少物品,一部分是什麼,有多少,另一部分又是什麼,又是多少。做記錄,並說說記錄下來的哪是總數,哪是部分數。

七、幼兒認識括號“( )”;書面練習;教師巡迴指導。

3+( )=4 5+( )=7 ( )+2=5 ( )+6=107-( )=3 ( )-2=8 5-( )=1 ( ) -3=6八、教師總結,檢查幼兒練習結果。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課,我試了三次,不斷反思自己在與幼兒活動時,出現哪些紕漏,並逐步加以改善。

第一次試教,活動效果不是很好,我發現幼兒對“總數”好理解,對“部分數”就有點難度,幼兒始終不能把“部分物體”與“部分數”聯繫起來。

第二次試教,我改變了指導方法,讓幼兒集體操作活動時,個別指導啓發幼兒說出自己記錄中的總數在哪裏,是幾?部分數在哪裏,又是幾和幾?在這次活動中又發現有一部分幼兒離開實物,又找不到“總數”和“部分數”。因此我在上一次的基礎上做了一些微調,讓幼兒把直觀的學具和抽象的理論結合起來,這樣以後,活動效果很不錯。

第三次試教,效果顯着。

總結三次的數學教育活動,得到的啓示是:

①在教學活動中不斷找到新的切入點。

②尋找數學中規律,以點代面,一通百通。

③與其他活動一樣,以遊戲爲主,化抽象爲具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