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關於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集合9篇

關於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集合9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3W 次

作爲一名老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集合9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1、瞭解故事的寓意,知道遇事多動腦筋。

2、通過故事及小實驗,深入理解故事情節。

3、和同伴玩水中成像的遊戲,激發其探索科學的興趣。

二、活動準備:

1、配樂故事《猴子撈月亮》。

2、每桌一盆水,一隻手電筒。

三、活動流程:

1、以猜迷語的方式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有時掛在山腰,有時掛在樹梢,有時像個圓盤,有時像把鐮刀。(月亮)

2、教師講述故事《猴子撈月亮》。

當講到“老猴子說:“快想辦法把月亮撈上來”時,停止講述並讓幼兒討論:

(1)猜猜他們是怎樣撈月亮的?

(2)月亮撈上來了嗎?爲什麼撈不上來?

3、接着欣賞故事,教師進行提問:

(1)故事的名字叫什麼?

(2)小猴子在井裏發現了什麼?它怎麼叫的?

(3)大猴子跑來一看什麼反應?老猴子呢?

(4)它們用什麼方法撈月亮?撈到了沒有?爲什麼撈不到?

(5)最後老猴子一擡頭,看見了什麼?它對小猴子說了什麼?

(6)聽了這個故事,你懂得了什麼道理?

4、分小組進行小實驗《水中成像》。

用手電筒當月亮,水盆當井,並讓幼兒觀察:“水中‘月亮’的影子是什麼樣的?用手去撈,‘月亮’變得怎麼樣了?”使幼兒感知水面很平時,“月亮”是圓圓的,用手一抓,水面有了波紋,影子就碎了。

5、教師小結:我們在生活中遇事應該多動腦筋、認真思考。

6、完整欣賞配樂故事《猴子撈月亮》。

四、活動延伸:

讓幼兒閱讀用書,進一步加深對故事的理解。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目標:

1、瞭解五官的作用,愛護自己的五官。

2、學習歌曲,並且動作表現歌曲內容。

3、讓幼兒感受歌曲歡快的節奏。

4、嘗試仿編歌詞,樂意說說歌曲意思。

過程:

1、 練聲《小動物的叫聲》

2、 談話引出課題:請幼兒說一說人的五官長在那裏?應怎樣保護好自己的五官?

3、 學習歌曲《五官歌》。

(1) 欣賞《五官歌》2~3遍,提出要求:認真傾聽,歌曲唱的五官是什麼?

(2) 告訴幼兒這首歌的名稱。

(3) 教幼兒念一遍歌詞。

(4) 教師完整地教幼兒唱歌曲《五官歌》1~2遍。

(5) 教師與幼兒一起聽音樂唱歌,並邊唱邊做動作正確的指出五官。

4複習歌曲《辦家家》。

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大部分幼兒已經能基本用漢語流利說出五官,少數幼兒還需加強練習。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在遊戲活動中主動合作活動的意識不強,我就設計了有趣的《小火車鑽山洞》遊戲活動,讓一組幼兒手拉手搭山洞,另一組幼兒做成小火車鑽山洞,以此培養他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在遊戲過程中培養幼兒的團結協作意識,體驗合作的快樂。

活動目標:

1、 培養幼兒動作的靈活性和合作精神。

2、 進一步聯繫正面鑽過70釐米高的障礙物

活動重點:學會如何搭建山洞,在穿過時一個跟一個走。

活動難點:學會輪流鑽山洞,在穿山洞時幼兒不推不擠。

活動準備:拱門、《火車開來了》的音樂

活動過程:

1、 熱身活動:跟着《健康歌》音樂有節奏的活動全身。

2、 創設談話情景引入活動,幼兒初步瞭解火車的結構和山洞的特徵。

3、組織幼兒玩遊戲“開火車”

(1)用拱形門做山洞,教師扮火車頭帶領幼兒開火車,

遊戲開始,教師說“開火車了,嗚——”幼兒兩臂屈肘前後擺動,模仿火車車輪的轉動,一個跟着一個走,邊走變念兒歌:“一列火車長又長,咔嚓咔嚓向前方,鑽山洞,過大橋,運糧運煤忙又忙。嗚—咔嚓咔嚓。”幼兒齊發“哧—”的聲音,蹲下,遊戲重新開始。

(2)增加遊戲難度:讓一組幼兒搭山洞,另一組第一個幼兒坐火車頭,其他幼兒都做車廂後面幼兒拉着前面幼兒的衣服往前走,待聽到“火車到站了”的口令後,即可自由走動。火車繼續開始,每人要迅速找到自己的位置,繼續往前走。鑽山洞時要一個跟着一個走,不推不擠。

(3)幼兒跟着《火車開來了》的音樂用呼啦圈首尾相連做小火車鑽山洞遊戲

4、放鬆活動:幼兒拍拍自己的小腿、小胳膊等等做放鬆活動。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的集體協作能力。

2、引導幼兒認識自制大鼓、手鈴、響筒。能感知對比鮮明的聲音強弱與快慢的變化

3、根據故事情節集體來演奏。

4、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5、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並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活動準備:

1、故事掛圖

2、大鼓一個、手鈴若干、響筒若干。

活動重難點:

引導幼兒認識自制大鼓、手鈴、響筒。能感知對比鮮明的聲音強弱與快慢的變化。

根據故事情節集體來演奏。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認識大鼓、手鈴、響筒. (以聽辨三種不同樂器的聲音,併爲後面的活動做鋪墊。)

1、玩遊戲“小鼓會唱歌”,感受聲音的輕與重和快與慢。

師:小朋友們,聽誰在給我們唱歌?你們認識它嗎?——小鼓。”(直接出示小鼓)

師:“下面小鼓要唱兩首歌,大家要仔細聽一聽,第一首歌和第二首歌唱得是不是一個樣?”

幼:不一樣。第一首快,聲音輕;第二首重,聲音慢。

2、聽聲音,感受樂器的音色,認識新樂器——響筒。

師:接下來又是誰呢?請小朋友聽一聽這種聲音。老師告訴小朋友:這件樂器叫響筒。(並讓幼兒再次欣賞響筒的聲音,並仔細地觀察其外形)。

3、師:“小朋友看一看,老師拿的是什麼?手鈴要講故事了,請你們仔細聽一聽,手鈴在故事裏變成了什麼?小鼓和響筒在故事裏又變成了什麼?”

二、基本部分

故事《大象和蚊子》。

1、教師結合樂器響筒、手鈴、小鼓講述故事。(伴隨樂器講故事,不僅能夠吸引幼兒,而且能夠讓幼兒瞭解到樂器的使用方法。)

提出問題,鞏固故事。

師:“故事裏面講的是誰和誰的事情?”(是大象和小蚊子)

2、以樂器在故事中發出的聲響爲線索,引導幼兒回憶故事的主要情節。

師:“咚——咚——咚——的小鼓聲是誰發出的聲音?它在做什麼?”(是大象在走路,它在散步)

師:“呱——呱——呱——的呱呱筒聲在故事裏是什麼聲?是誰在做什麼?爲什麼要那樣做?”(是大象在甩尾巴,它要趕走蚊子,不讓蚊子叮自己)

師:“在故事裏,小鼓最後爲什麼發出了‘咚!咚!’兩下重重的聲音?”(大象生氣了,使勁跺腳呢)

師:“大象跺腳後,發生了什麼?是什麼樣子?”

(幼兒回答並表演蚊子暈倒的樣子)

3、老師和幼兒一同表演演奏。

師:小朋友想自己來演奏嗎?那麼老師扮演大象,需要用小鼓和響筒;小朋友扮演小蚊子需要什麼呢?(手鈴)。

4、老師講故事,幼兒集體演奏。

三、結束部分

今天,小朋友們演奏的都非常好,現在這些樂器要回家休息了,咱們一起把他們送回去吧。(播放音樂)

活動延伸:

在表演區投放樂器,鼓勵幼兒在表演區進行表演。

活動反思:

《大象和小蚊子》是一個打擊樂的教學活動,其形象幼兒比較熟悉,並且可以在幼兒已知經驗的基礎上提升現實水平。整個的活動設計是由各種打擊樂引出的故事情節,充分讓幼兒感知打擊樂與故事的融合,然後讓幼兒親身體驗演奏的樂趣,大大激發幼兒對打擊樂的興趣。

幼兒反應:

每個孩子都喜歡敲敲打打,在剛開始瞭解各種打擊樂的時候,孩子們就表現的很認真,因爲他們對聲音有天生的敏感性,然後故事的演示更加激起了孩子的興趣,想自己能試試。第一遍老師講故事個別幼兒配樂演奏時,孩子們能夠積極配合,慢慢進入角色。等第二次表演時有的幼兒已經能夠自己邊說故事情節邊配樂,可以說孩子們都樂在其中,積極參入,體現了幼兒的主體性。

不足和改進:

首先我們的打擊樂都是自制的,所以在感官上不是很理想,而且數量較少,這是需要克服的問題。

在讓個別幼兒表演之前應該先集體進行空手練習,等孩子們完全瞭解故事情節再演奏,爲後面的集體演奏打下基礎。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進一步瞭解各手指的名稱和排序,會用問答遊戲的方式進行歌唱與交流。

2、在教師的動作、語言指導下,參與問答遊戲。

  活動準備

1、幼兒初步瞭解自己的手指名稱。

2、教師在自己的每個手指肚上畫各種不同的快樂面孔。

  活動過程

1、用手指遊戲導入主題師:今天老師請幾位手指娃娃來跟大家做一個遊戲。

教師伸出自己的大拇指師:小朋友們你知道我是誰嗎?不知道了嗎?那我來自我介紹一下,我叫大拇指。

2、學習歌曲

(1)用兒歌的形式熟悉歌詞師:手指娃娃們要和大家一起來學一首好玩的兒歌。現在我先把我的大拇指藏起來。嗯,小朋友們,大拇指藏起來了,我們一起把它給喊出來好不好?(好)師:大指哥,大指哥,你在哪裏?

教師一一出示躲在身後的大拇指。

師:我在這裏,我在這裏,你好不好?

師:嗯,大拇指回答說,“好!”

(2)隨着音樂教師演唱歌曲師:嗯,小朋友們真棒,現在老師要把這首有趣的兒歌唱給小朋友們聽。

彈起前奏,教師指手指藏在背後。唱問句師:大指哥,大指哥,你在哪裏?

教師先後抻出左右手的大拇指,左右大拇指面對面唱答句師:我在這裏,我在這裏,你好不好?

教師回答:好!

(3)把其餘手指的名稱向幼兒介紹。

a.師:你們知道大拇指旁邊的是誰?長的最高的是誰?長的最小的是誰?在最高和最小中間的是誰?(大拇指旁邊是食指,最高的是中指,最小的是小指,在中指和小指中間的是無名指。)b.師幼共同練習兒歌,因而記住歌詞。

(4)師(伸出大拇指):大拇指兄弟說,要小朋友 和 老師一起把剛纔的手指歌給唱出來。師幼一起練習演唱歌曲。

(5)分角色演唱歌曲a.師:現在,老師要和小朋友們一起來演唱這首歌曲,你們先把大拇指給藏起來,老師把你們的手指給喊出來好嗎?

教師隨着琴聲演唱問句師:大拇指,大拇指,你在哪裏?

邀請全體幼兒演唱答句幼:我在這裏,我在這裏,你好不好?

最後大家一起唱“好!”

b.師幼互換:小朋友唱,教師藏大拇指。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瞭解小兔西西在媽媽住院前後的變化,初步理解故事內容,豐富詞彙及短句:最好、野外、用力挖呀挖呀。

2、能簡單講述故事,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

3、激發幼兒愛勞動和關心他人的情感。

4、培養幼兒大膽發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5、能簡單複述故事。

教學重難點:

初步理解故事內容,豐富詞彙及短句。

幼兒能進行簡單的講述。

教學準備:

1小貓、猴、雞、兔媽媽圖片

2小兔西西手偶、故事錄音

3動畫課件

板書設計:

最好的禮物

小貓圖片 小魚圖片

小猴圖片 桃子圖片 兔媽媽圖片

小雞圖片 蟲子圖片

教學流程:

1、 導入:

小朋友,今天,老師給小朋友請來一位客人,看,它來了!

設計理念:通過請來小客人,貼近幼兒生活,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2、 新授:

通過與小兔西西的接觸,使幼兒置身故事情節中,理解故事內容,達到教學目的。

(1)、手偶小兔西西出場:小朋友們好!我是小兔西西,大家都誇我長得可愛,你們說呢?(轉轉身,語氣一轉)可是每次媽媽一口一口餵我吃飯或給我穿衣服時,她總是說,說我這是不愛勞動的壞習慣。小朋友,你們說,媽媽說的對嗎?

師:是呀,小兔西西這樣做是不愛勞動的壞習慣嗎?

幼兒討論:小兔西西這樣做對嗎?

設計理念:藉助手偶吸引幼兒注意力,同時調動幼兒積極性增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手偶代替教師提出問題更好地完成教育目的,引導幼兒積極討論,明辨是非。

小結:是嗎,這樣做多不好呀,得快點兒改掉不愛勞動的缺點,要不,會把媽媽累壞的。(給幼兒一個肯定的回答)

(2)、西西:是呀,媽媽真的病了,住進了醫院,小夥伴都帶了好吃的東西來看兔媽媽。

師:都有誰來看兔媽媽了?(貼上兔媽媽的圖片)

西西:有小貓,小猴還有小雞,(在西西說小動物的時候教師把相對應的圖片貼列黑板上)

師:它們都帶來了什麼禮物給兔媽媽?

西西:小貓帶來了小魚給兔媽媽(貼上小魚的圖片),小猴帶來了桃子給兔媽媽(貼上桃子的圖片),小雞帶來了蟲子給兔媽媽(貼上蟲子的圖片)。

師:兔媽媽病了,小貓送來了自己最愛吃的小魚,小猴送來了自己最愛吃的桃子,小雞帶來自己最愛吃的蟲子。(同時教師用手指圖片,幫助幼兒記憶和理解)可是這裏爲什麼沒有西西送的禮物呀?(貼上小兔圖片)

西西哭了:嗚……..我什麼也不會,給媽媽送什麼呀?

師:瞧,西西哭得多傷心呀?小朋友快幫西西想一想,要是你的媽媽病了,你會送什麼禮物給媽媽啊?(幼兒討論)

設計理念:藉助幼兒幫西西選禮物,發展幼兒想象力,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同時滲透關心幫助別人媽媽愛勞動的思想。

(3)、師:哎呀,小朋友真聰明,想了這麼多的好辦法!媽媽知道了一定很高興,病一下子就會全好了!有一隻小猴子,他也出了一個好主意,什麼主意呢?讓西西跟小朋友說吧。

西西:小猴把我帶到了野外,指着一塊地說:“自己挖吧,禮物就在下面。”我就用力挖呀挖呀,挖出一個大蘿蔔(高興地說)!我帶來了蘿蔔給兔媽媽,兔媽媽高興地說:“這是最好的禮物。”

(4)、師:小猴真聰明,幫西西給媽媽送了一個最好的禮物。

(提問)小猴把小兔西西帶到了哪兒?(豐富詞彙:野外)

小兔西西怎樣做才挖出了大蘿蔔?(豐富短句:用力挖呀挖呀)小兔帶來了什麼給兔媽媽?(幼兒回答同時貼上蘿蔔圖片)

師:哎呀,這可是送給兔媽媽的最好的禮物了。(鼓掌)(幼兒一起鼓掌)真是太棒了!

(5)、師:媽媽收到蘿蔔說了什麼?

幼兒齊:這是最好的禮物!(書寫標題:最好的禮物)

設計理念:通過提問達到豐富詞彙及短句的目的,也達到突出主題的目的。

3、 鞏固練習:

放故事錄音,帶領幼兒完整欣賞故事,爲下課時講述及表演做準備。

師:西西給媽媽一個這麼好的禮物,老師也給小朋友一個禮物,聽!(放故事錄音)

4、 結束:

《最好的禮物》講的是誰呀?(小兔西西)

小兔西西棒不棒?走,我們一起跟西西看望兔媽媽去吧!

教學反饋:

幼兒非常積極參與活動,積極討論,要做一個愛勞動關心他人的好孩子。教師利用手偶進行教學,講起課來十分輕鬆,很容易抓住幼兒注意力,完成教育目標。

小百科:禮物是在社會交往中,爲了表達祝福和心意或以示友好,人與人之間互贈的物品。禮物是送禮者向受禮者傳遞信息,情感,意願的一種載體。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7

設計意圖:

我一直都想嘗試在小班上節成功的音樂欣賞課。偶然間,我在給孩子們上舞蹈課時,不經意地放了《梁祝》,讓他們練功,孩子們說:“真好聽!”有的孩子還跟着曲子翩翩起舞,於是,我便設計了此節音樂欣賞課。旨在讓孩子去感受美、發現美、理解美、表現美。

活動目標:

1、初步感受音樂的旋律,讓孩子在玩中感受音樂的美。

2、鼓勵孩子用肢體動作來表現對音樂的感覺。

活動準備:

1、佈置花園場景、各種各樣的花。

2、自制蝴蝶、絲巾、花帶、蝴蝶頭飾、蝴蝶翅膀。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初步感知音樂。

1、孩子們,告訴你們個好消息,今天呀,我們帶上我們的好朋友蝴蝶一起到花園裏玩。

2、幼兒隨音樂手持蝴蝶遊玩。

3、我們累了,小蝴蝶也累了,那該怎麼辦呢?(孩子想辦法),那好,就讓我們的小蝴蝶在客人老師那裏休息一會兒。

二、欣賞音樂,感受音樂的美。

1、欣賞第一遍音樂。

孩子們,來,我們坐下靜的聽音樂吧!

提問:聽完這段音樂,你心裏感覺怎麼樣。

2、欣賞第二遍音樂。

聽完提問:你好像看見了誰?它在幹什麼?(蝴蝶)

你們好象看見蝴蝶在幹什麼?

3、欣賞第三遍音樂

聽完提問:你們好象看到蝴蝶在什麼地方?它在幹什麼?請你學學。

三、自選道具,扮演蝴蝶,表現樂曲。

1、我們都來扮演蝴蝶,東西都在旁邊放着,看看誰把自己打扮的最漂亮。(孩子自選道具)

2、教師強調:如果誰需要幫忙,就去找客人老師,對她說一句好聽的話。

3、你們真漂亮,讓我們跟着音樂跳起來吧!

4、和客人老師一起跳起來吧!

活動評析:

此活動設計合理,在活動過程中,孩子們自然的融合了表情、語言、身體動作,表達了自身的感受。環境佈置得很美,孩子們在美中不知不覺的感受樂曲、表現樂曲。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瞭解幾種常見的髮型,願意用語言來表達自己對髮型的認識。

2、學習用卷、粘貼等技能來製作捲髮。

3、體驗自制髮套的快樂。

活動準備:

髮型圖(短髮、長直髮、短捲髮、長卷發)課件,音樂(恰恰),浴帽人手一個,彩紙,膠棒

活動過程:

一、 遊戲“找五官”,引出髮型。

師:小朋友,伸出你的手,我說什麼,你做什麼?眼睛、耳朵、鼻子、嘴巴、頭髮

師:你的頭髮是怎樣的.?我的頭髮呢?

小結:對呀,每個人的頭髮都不一樣,有的長,有的短,還有的人扎辮子。老師這兒還有幾種髮型圖,看看,這些頭髮是怎樣的?

二、 欣賞四種髮型(課件媽媽的髮型)。

1、短髮

師:這是誰的媽媽?她的頭髮是怎樣的?——短短的,短髮。

還有誰的媽媽也是短髮?請幼兒說說:我的媽媽也是短髮。

2、長直髮

師:這是誰的媽媽?她的頭髮是怎樣的?——長長的、直直的、順順的,長長的直髮。

還有誰的媽媽也是長長的直髮?請幼兒說說:我的媽媽也是長長的直髮。

3、短捲髮、長卷發

師:這兩位媽媽的髮型有什麼不一樣?——一個頭髮長,一個頭發短

它們的頭髮都是怎樣的?——捲起來的、彎彎曲曲的、捲髮

請幼兒說說:我的媽媽也是長長的捲髮或短短的捲髮。

4、你最喜歡哪個媽媽的髮型,爲什麼?

三、 學習製作捲髮。

1、出示自制捲髮,漂亮嗎?教師戴在頭上讓幼兒欣賞,引起幼兒的興趣。

2、看看這頂漂亮的捲髮是用什麼材料做的?——浴帽和彩條

3、教師示範製作的方法。

綵帶如何變成彎彎的捲髮?學習卷的技能

怎樣做成短捲髮和長卷發?彩條全部捲起來成短捲髮,彩條卷一半成長卷發。

4、你想製作一頂漂亮的捲髮送給媽媽嗎?

5、幼兒製作媽媽的捲髮。

四、 展示評價體驗快樂。

1、播放音樂幼兒頭戴自制的捲髮展示。

2、說一說:你最喜歡哪頂捲髮,爲什麼?

3、把製作的漂亮的捲髮回家送給媽媽,並對媽媽說句甜甜的話。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認識紅,黃,藍色,並根據色彩標記匹配相應的瓶子。

2、感知兩種顏色混合後變出新顏色的現象,體驗發現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裝有小半瓶水的透明瓶子人手一個,在瓶蓋裏面分別塗有紅黃藍顏料。

2、紅黃藍顏色標記分別固定在塑料筐上,PPT活動過程:

一、導入遊戲

1、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樣東西,我們數一、二、三,把它請出來!

哇,是什麼呀?我們來看看,瓶子裏有什麼?這個水有沒有顏色?

師小結:水是沒有顏色的,是透明的,而不是白色的。

2、看好了,水寶寶是透明的。水寶寶要和我們玩變變變的遊戲,我們一起念“水寶寶,水寶寶變變變,水寶寶水寶寶,變變變!”

(教師搖動瓶身,讓水接觸瓶蓋裏的顏料)師:哇,水寶寶怎樣了?會變色呢!好玩嗎?你們想玩嗎?

二、探索激趣師

老師準備了好多瓶子,聽好,每個寶寶拿一個瓶子,我們一起學老師搖瓶子,要說:“水寶寶水寶寶,變變變哦”。

1、請幼兒自行取一個瓶子,用力搖,使其變色。(老師鼓勵孩子用點力,再加加油)師:“你們變出來了嗎?變出什麼顏色了?”

2、顏色對應師:水寶寶要休息了,請給它找個家(與框子對應放)

三、解讀祕密師:我們的瓶子怎麼能變顏色呢?

請一幼兒上來嘗試搖動沒有顏料的瓶子,再換上有顏料的瓶子再次試驗師:這個怎麼都變不出來,那個卻變得出?好奇怪哦!

師小結:哈哈,其實老師把一個祕密放在了瓶蓋裏。這個蓋子裏有什麼?蓋子裏有顏料,水寶寶就可以變出顏色了。

四、交換瓶蓋感知兩種顏色混在一起的變化。

1.老師手裏有一瓶*顏色的水,現在我要請另一個顏色和它做好朋友,兩種顏色加在一起會怎麼樣呢?你們想知道嗎?我們一起來仔細觀察。

2.幼兒交換瓶蓋,嘗試將兩種不同的顏色混合在一起,觀察色彩的變化。

(1)引導幼兒觀察瓶子的顏色,再取不同顏色的蓋子,換上。

(2)幼兒換好瓶蓋後,搖晃瓶子。

(3)教師:瓶子裏的水有變化嗎?變成什麼顏色了?哇,顏色可真有趣,不同的顏色混在一起還會變成另一種新的顏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