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選幼兒園小班教案範文合集6篇

精選幼兒園小班教案範文合集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7W 次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選幼兒園小班教案範文合集6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分辨酸、甜、苦、辣幾種不同的口味。

2、能運用多種感官在遊戲中感知飲料的酸甜苦辣,嘗試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對飲料的顏色、味道與食物名稱進行匹配。

3、喜歡參與科學探究活動,在遊戲中體驗探究、發現、交流食物味道的快樂。

4、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並尊重同伴的講話。

3、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重難點:

通過品嚐來分辨味道的不同。

通過品嚐正確說出酸、甜、苦、辣的不同口味。學習用好聽的詞,如酸溜溜、甜滋滋、苦澀、辛辣等形容食物酸甜苦辣的味道;通過運用多種感官在遊戲中感知飲料的酸甜苦辣,並能按食物的味道,酸甜苦辣進行簡單分類。

嘗試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對飲料的顏色、味道與食物名稱進行匹配。

活動準備:

1、味覺瓶、托盤、碗勺若干、各種酸、甜、苦、辣的不同食物,如:糖塊、苦瓜、山楂、酸角大王、葡萄乾、香蕉、橘子等。

2.知識經驗準備:幼兒熟悉生活中常見食物的味道。

3.環境準備:有多媒體的活動室。

活動過程

一、結合幼兒生活經驗,引出食物的不同味道

1、小動物手偶導入,引發幼兒興趣:今天小鴨子給我們帶來了一些食物(糖塊、山楂、藥、辣椒),幼兒依次說出食物名稱後:你喜歡吃哪一樣食物?爲什麼?

2引導幼兒說出食物的味道,並告訴幼兒苦口良藥利於病,生病時要勇敢的喝藥。

二、說出味覺瓶裏飲料的口味

1、分享飲料,品嚐它的味道:先由教師品嚐第一瓶,並做誇張表情(甜得表情)再由兩名幼兒品嚐,其餘幼兒猜測是什麼味道的。

2、引導幼兒看老師的表情,知道吃甜的時候好高興。

3、請個別幼兒先品嚐,其餘幼兒觀察不同的表情(鼓勵幼兒)

4、幼兒依次品嚐酸、苦、辣得飲料,並正確說出飲料的味道。

幼兒出現意見不同時讓幼兒一起品嚐後給予正確答案,如:剛剛我們品嚐的飲料是苦的。

三、分組品嚐食物,說出食物的味道

1、通過品嚐後幼兒說出食物的味道

2、在品嚐苦的食物時鼓勵幼兒不怕吃苦,以及苦食物的益處。

四、總結食物的正確味道

剛纔我們吃的食物有什麼味道的?它是什麼味道的?

活動反思:

在這節活動中首先充分調動了幼兒參與的積極性,並能與幼兒的生活經驗相結合,孩子們在活動中想說、敢說;其次能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通過品嚐知道食物的味道。科學活動最重要的是幼兒的親身體驗過程,所以這次活動我非常注重讓每一個孩子都感受品嚐的過程。最後在準備的材料方面進一步提高了幼兒參與的興趣,而且特別注意創設了寬鬆的環境,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嘗試,既滿足了幼兒的興趣需要,又發展了幼兒的感知能力。整個活動很有趣。

本次活動的亮點是爲了積極調動幼兒參與活動中,教師運用了一些引誘式的話語。例如,當第一位幼兒品嚐辣水之後,其他幼兒通過他的表情以爲接下來的品嚐也不好喝,都不願意參加。這時,師就用了引誘式話語通過肢體動作表示,然後說了一句:這杯好香,誰願意嚐嚐。這時活動中的氛圍就很好地帶動起來,在活動中師幼互動的有效性落實的較好,每個環節下來都給幼兒提供了充分表現自己的機會,通過品嚐,檢查提升了幼幼互動,並讓幼兒學會了簡單的記錄方法。

不足之處:

在環節中拓展幼兒的生活經驗,當師問到生活中有哪些東西是辣的,小朋友說到蔥和綠豆時師沒有更加深入,反饋給幼兒的信息是回家品嚐去感知什麼味道,還有操作時食物與照片有點對不上,不能很好地確認。

小百科:酸甜苦辣意思是指各種味道。比喻幸福、痛苦等各種境遇。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兒歌《盪鞦韆》。

2、複習已經學過的歌曲。

3、認識漢字“鞦韆”、“像”。

4、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5、能安靜地傾聽別人的發言,並積極思考,體驗文學活動的樂趣。

材料準備:

1、兒歌漢字卡:《盪鞦韆》及已經學過的部分字卡。

2、《字寶寶樂園》第二冊(人手一本),錄音機,磁帶

活動內容:

1、欣賞畫面並提出問題

觀察問題:

(1)圖中有什麼?

(2)兩個小娃娃在做什麼?

(3)小朋友們有沒有玩過鞦韆?在哪裏玩過?

收書。出示字卡:聽音樂收書。

常規要求:從後往前傳,常規同發書。

(4) 聽讀:我們一起來聽聽叔叔阿姨給我讀的這首詩歌吧。(聽錄音磁帶)

常規要求:出示字條“手指字,耳朵聽,眼睛看書不出聲”。

(二) 出示大範例,幼兒跟讀。

老師呀把小朋友書上的字寶寶變大了,把他們請到黑板上來了,請小朋友看黑板,跟叔叔阿姨一起讀吧,要讀的和錄音機裏的叔叔阿姨一樣好聽哦!

(三) 遊戲

小朋友剛纔聽了叔叔阿姨給我們讀的詩歌好聽嗎?現在字寶寶要和我們玩遊戲了。請看黑板。

遊戲一:什麼字寶寶不見了?(在熟悉詩歌的基礎上,將大範例中所學到的新字蓋住,讓小朋友猜猜看,什麼漢字不見了? )

遊戲二:什麼字寶寶變大了?(用大字卡蓋在大範例中相應的字上面)

遊戲三:我的字寶寶在哪裏? (教師出示字媽媽,即大字卡,幼兒找出字寶寶-----小字卡) 。

(四) 結束活動

寶寶還想和小朋友一起出去跳舞呢,我們出去和他們跳舞吧!(幼兒隨老師小碎步飛出活動室)。

教學反思

這節課,在圖上小朋友們愉快的盪鞦韆的'場景中展開,活動中,孩子們因爲很嚮往去盪鞦韆,故對兒歌的學習很順利,對字寶寶的認識也掌握得好。只是如果能在活動中有真的鞦韆讓孩子們玩一玩就更好了。

小百科:盪鞦韆用途遊戲用具,將長繩系在架子上,下掛蹬板,人隨蹬板來回擺動。鞦韆是中國古代北方少數民族創造的一種運動。春秋時期傳入中原地區,因其設備簡單,容易學習,故而深受人們的喜愛,很快在各地流行起來。漢代以後,鞦韆逐漸成爲清明、端午等節日進行的民間習俗活動並流傳至今。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秋天是各種水果收穫的季節,秋天的水果是多種多樣的。它們不僅有不同的名稱,還有形狀的不同,顏色的不同,味道的不同等。對於小班的幼兒,他們有時不能正確把握各種水果的特點,他們對水果認識是具體形象的,只能根據外部的特徵來區別事物。一些水果的外形,幼兒已有了一定的經驗認識,但水果中除了外部的不同,它的內部也藏有許多的教育契機,爲此我結合主題設計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能說出幾種秋天常見水果的名稱,通過各種感官感知其特徵。

2.能夠自己剝桔子和香蕉,喜歡吃多種水果。

【活動準備】

1.剝掉皮的橘子一個,用消過毒的手帕包好

2.桔子,蘋果、梨、香蕉等水果

3.籃子若干。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一樣東西,請小朋友用鼻子聞一聞,看看是什麼?(出示用手帕包好的桔子,引導幼兒用鼻子聞出桔子。)

二、引導幼兒觀察幾種常見水果的典型特徵。

1.鼓勵幼兒正確說出桔子的名稱和其典型特徵。如:這是什麼?桔子寶寶長的什麼樣?是什麼顏色的?什麼味道的?

2.共同觀察其它水果。

出示幾種水果,如:蘋果、梨、香蕉。提問:你認識它們嗎?它們叫什麼名字?吃起來是什麼味道的?

3.教師小結:蘋果、梨、桔子、香蕉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水果。水果很有營養,請小朋友們多吃水果,身體會很健康。

三、遊戲《送水果寶寶回家》。

請幼兒將蘋果、桔子、香蕉、梨等按名稱分類,並放在相應的盤子裏。

四、鼓勵幼兒練習剝香蕉皮、橘子皮,並品嚐多種美味的水果。

1.說說水果的吃法。

這些水果怎麼吃?請幼兒說出蘋果、香蕉、桔子、梨的吃法。(香蕉、桔子要剝皮才能吃,蘋果,梨要洗乾淨或洗乾淨後削皮吃。)

2.教師和幼兒一起洗手。

3.幼兒自己動手練習剝香蕉,桔子,教師將剝好的桔

子,香蕉等做成水果拼盤讓幼兒品嚐。

(4)鼓勵幼兒說一說自己品嚐了什麼水果?是什麼味道的?

五、結束部分:表演《蘋果歌》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小班幼兒喜歡動物,他們經常與身邊熟悉的小動物一起玩耍,抱抱它們,撫摸它們,跟它們說悄悄話,願意親近小動物。鑑於小班幼兒剛入園不久,我就選擇幼兒熟悉的事物——動物爲主題,讓幼兒通過看一看、摸一摸、說一說、玩一玩、做一做等系列活動,讓幼兒通過多種形式,大膽地表現自己對小動物的感受與認識。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

(1)蘿蔔、青菜、小蟲、肉骨頭、魚、等小圖片若干,實物米、油畫棒若干。

(2)動物娃娃圖片若干;天線寶寶玩具一個。

(3)觀察角展示師生共同收集的常見動物玩具、圖片若干。

(4)電視機、DVD影碟機各一臺;相關磁帶、VCD光盤各一盒。

(5)區域活動材料:表演區:各種動物頭飾、道具若干。

音樂區:提供相關音樂磁帶、打擊樂器、簡易動物節奏圖譜。

美工區:提供手工紙、橡皮泥等。

2.知識準備:幼兒已初步認識常見的小動物,瞭解小動物外形特徵、生活習性。

3.“班級動物樂園”活動環境的創設。

  活動要求:

1.願意向同伴介紹自己喜歡的小動物,逐步養成喜歡小動物的情感。

2.嘗試對小動物喜歡的食物進行簡單分類。

3.喜歡扮演各種小動物進行表演。

4.嘗試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對小動物的感受。

  活動預設:

一.讓幼兒運用多種感官,進一步瞭解小動物

1.帶幼兒參觀動物園,觀看天線寶寶介紹小動物的影碟片。剛纔天線寶寶打電話給老師,邀請小朋友去參觀動物園,讓我們一起去看看,今天天線寶寶給我們帶來了什麼?

2.讓幼兒自由參觀動物園,通過看一看、說一說、摸一摸的形式,與同伴談談:你看到了什麼動物?它們長的怎麼樣?(預設提供母雞、小鴨、小兔、小狗、小貓的圖片;觀察角提供相應的動物圖片、動物玩具;自然角:飼養金魚、小雞、小鴨、小兔等)

二、讓幼兒在操作活動中嘗試簡單的分類

1.塗色遊戲:請幼兒自選油畫棒,給小動物的食物卡片塗上相應的顏色。

2.分類活動:餵養小動物。請幼兒將小動物喜歡吃的食物送到它的家。如:小雞喜歡吃米,小鴨喜歡吃小蟲,小貓喜歡吃小魚等。

3.幼兒活動,教師以飼養員的身份配合和檢查幼兒的餵養情況

三、讓幼兒在遊戲中瞭解小動物的叫聲,喜歡錶演

1.音樂遊戲:小動物的叫聲。遊戲規則:幼兒帶上頭飾,手拉手成大圓圈蹲下,音樂響起,幼兒根據樂曲中小動物的叫聲,相應地站起來進行表演。

2.幼兒遊戲,教師提醒幼兒注意傾聽小動物的叫聲,大膽地進行表演。

3.隨機教育:小朋友要愛護小動物,不要傷害它們。在家的時候,可以和大人一起餵養小動物。

  活動延伸:

(1)親子活動:讓家長創造條件,與幼兒一起餵養小動物。

(2)表演區:提供各種動物頭飾、道具、打擊樂器、錄音帶等材料,啓發幼兒進行表演。教師通過對某一角色的扮演,參與幼兒活動,激發幼兒進行有創意的表演。

(3)語言區:提供《三隻小豬》、《森林聯歡會》等有關動物的VCD光盤、磁帶。

(4)美工區:提供手工紙、橡皮泥等各種美工材料。讓幼兒運用折、捏的形式大膽表現小動物。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會邊念兒歌邊做手指動作。

2、能大聲的朗誦兒歌,感受手指遊戲的樂趣。

3、讓幼兒知道什麼是手影。

活動準備:

1、圖片,手影DV。

2、《手指兒歌》的磁帶。

活動過程:

一、謎語導入。

“一樣東西人人有,一隻左來一隻右,吃飯穿衣全靠它,它是我的好朋友。”

師:小朋友們來猜猜,這是什麼呀?

幼:手。

二、引導幼兒數一數自己的小手有幾個手指頭?左手有幾個?右手有幾個?一共有幾個?

三、引導幼兒說說手可以做什麼。

幼兒討論。

目的是讓幼兒說出手可以變魔術。

四、讓幼兒知道手指頭會變魔術,引起幼兒學兒歌的興趣——觀看手影DV,讓幼兒感知手指頭變魔術的樂趣。

五、教師朗誦兒歌,一邊朗誦,一邊出示圖片。

提問:

1個手指頭呀,1個手指頭呀,變呀變呀,變成了什麼?

2個手指頭呀,2個手指頭呀,變呀變呀,變成了什麼?

3個手指頭呀,3個手指頭呀,變呀變呀,變成了什麼?

4個手指頭呀,4個手指頭呀,變呀變呀,變成了什麼?

5個手指頭呀,5個手指頭呀,變呀變呀,變成了什麼?

引導幼兒用兒歌的內容回答,並用動作表示。

六、幼兒學念兒歌:鼓勵幼兒大聲的朗誦,並能較正確地做手指動作。

提問:

小動物是怎麼變出來的?幾個手指頭變的?

引導幼兒在朗誦最後一句時,做大老虎嚇人的動作,體驗兒歌的樂趣。

七、讓幼兒在屏幕上表演手指魔術,體驗手指在屏幕上留下各種影子的樂趣。

延伸:鼓勵幼兒討論手還可以變什麼。

附:兒歌1個手指頭呀,1個手指頭呀,變呀變呀,變成毛毛蟲呀。

2個手指頭呀,2個手指頭呀,變呀變呀,變成小白兔呀。

3個手指頭呀,3個手指頭呀,變呀變呀,變成小花貓呀。

4個手指頭呀,4個手指頭呀,變呀變呀,變成花蝴蝶呀。

5個手指頭呀,5個手指頭呀,變呀變呀,變成大老虎呀。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學習目標:

1.通過不同感官探索鮮花和花茶,比較它們的不同。

2.瞭解沏茶的過程,品嚐並表達對花茶的感受。

活動準備:

1.玫瑰花、菊花、茉莉花。

2.玫瑰花茶、菊花茶、茉莉花茶。

3.玻璃茶壺、熱開水、杯子。

活動過程:

1. 出示玫瑰花、菊花和茉莉花,向幼兒介紹這三種花的名稱。

2. 請幼兒看一看、聞一聞和摸一摸花朵,並說說他們的發現,例如花的質感、香味、形狀和顏色等。

3. 教師告訴幼兒花朵除了可以用來做書籤,還可以做成花茶,供人飲用。

4. 出示玫瑰花茶、菊花茶和茉莉花茶,請幼兒看一看、聞一聞、摸一摸花茶,然後說說他們的發現,比較鮮花和花茶的區別。

5. 教師把花茶分別放進玻璃茶壺,然後倒入熱開水,請幼兒看看花茶的變化。

6. 花茶放涼後,請幼兒聞一聞、嘗一嘗其中一種花茶的味道,然後分享感受。

活動評價:

1.能比較鮮花和花茶的區別。

2.能通過不同感官探索花茶的特點。

3.能說出喝花茶的感受。

活動建議:

1.提醒幼兒在觀察時,要小心熱水和茶壺燙手。

2.活動前,教師宜先向家長了解幼兒對喝花茶是否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