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華】幼兒園小班教案範文10篇

【精華】幼兒園小班教案範文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W 次

作爲一位傑出的教職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華】幼兒園小班教案範文10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感知禮物的顏色,對顏色感興趣。

2、體驗過新年的快樂。

活動準備:

禮物盒(紅、黃、藍、綠)若干、毽子(紅、黃、藍、綠)若干、新年帽若干、音樂磁帶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

(師生每人戴一頂新年帽進教室)(教室地毯上放有好多大大小小,各種顏色的禮物盒)師:寶寶,過新年!看,新年老爺爺給我們寶寶送來了許多許多禮物,真高興呀!

二、觀察交流:

1、(圍坐)師:寶寶們,我們一起來看看,你最喜歡新年老爺爺帶來的哪個禮物?(引導幼兒說出禮物的顏色特徵)(幼兒可集體自由說說:也可請個別幼兒說一說、認一認)

2、師:寶寶猜一猜,這些盒子裏會有什麼禮物呢?——幼兒自由猜想,老師肯定每一個幼兒的想法。

三、遊戲分享:

1、每個寶寶選一個小盒子,拆開看看小盒子裏是什麼禮物?——幼兒拆禮物。 觀察寶寶拆盒的過程,適時地進行引導

2、師:盒子拆開了,裏面藏的是什麼呀?(毽子)這些毽子是什麼顏色的呀?(老師引導幼兒觀察毽子的顏色,並講出毽子的顏色)

3、幼兒玩毽子師:寶寶,我們一起和毽子做遊戲吧!(可採用多種方法分別玩各種顏色的毽子,如:拋毽子、頂毽子、踢毽子等)如:我們先找一個紅顏色的毽子,“紅毽子,紅毽子,拋起來。”)

4、寶寶們,新年老爺爺送的禮物真好玩,過新年真好!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名稱:語言(小班)

內容:故事:米皮皮的敲敲長

目標:

1、熟悉理解故事,練習“長”的正確發音,學習詞語“長大”;

2、體驗與同伴遊戲的快樂。

準備:FLASH故事動畫片、小棍、頭飾

過程:

(一)、引出課題

出示“敲敲長”,小朋友,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根小棍,它的名字叫“敲敲長”,它有個奇妙的本領是什麼呢?聽完故事就知道了。

(二)、欣賞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1、 放動畫片,熟悉故事內容;

2、 提問:⒈米皮皮的寶貝叫什麼?

⒉爲什麼叫它敲敲長?

小結:米皮皮的寶貝叫“敲敲長”,它敲一敲就能夠讓東西長大。

過渡語:“敲敲長”是讓哪些東西長大的?是怎樣長大的?米皮皮一邊敲一邊說了什麼?請小朋友們再看看動畫片。

(三)、再次欣賞動畫片,學習故事中對話

1、 看動畫片

2、 提問:⒈米皮皮的“敲敲長”讓哪些東西長大?

⒉米皮皮想讓小豆苗長大是怎麼做的?小豆苗就怎麼樣了?(長大)

⒊米皮皮想讓胡蘿蔔長大,他是怎麼做的?胡蘿蔔怎麼樣?(長大)

⒋米皮皮想讓小蘑菇長大,他是怎麼做的?小蘑菇怎麼樣?(長大)

小結:米皮皮想要小豆苗、胡蘿蔔、小蘑菇長大,他就用“敲敲長”輕輕敲一下,一邊敲一邊說:“長長長~”,它們就長大了。

(四)、玩遊戲

1、 教師:下面老師扮演“米皮皮”,小朋友分別扮演小豆苗、胡蘿蔔和小蘑菇。我敲到哪個,哪個就邊說我長大了,邊做動作。

2、 玩遊戲(再次)。

(五)、遷移個人經驗,發展幼兒發散性思維

1、今天我們知道了“敲敲長”有個奇妙的本領,能讓東西長大。如果我有“敲敲長”,那麼我想讓生日蛋糕長大,這樣天底下所有的小朋友都能吃到它。

2、 提問:如果你有“敲敲長”,你想讓哪些東西長大?爲什麼?

(六)、今天我們聽了一個故事《米皮皮的敲敲長》,下節課請小朋友來扮演“米皮皮”表演故事。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知道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有品嚐元宵的習俗。

通過做、煮、品嚐元宵,享受制作食物的樂趣。

能用簡短的語言講述元宵的味道以及自己品嚐元宵時的心情。

活動準備:

麪粉、點心盤、圍裙、電飯煲、糖、小碗、小勺等。

活動過程:

激發做元宵的興趣和願望。

指導語:

①今天是什麼節?元宵節有一種特別的食品,是什麼?

②元宵是什麼樣子的?小朋友們想不想自己做元宵?

觀察製作材料,瞭解做元宵的方法。

觀察並知道做元宵需要的材料。

瞭解做元宵的方法和要求。

指導語:

①我們怎樣才能做出圓圓的元宵?

②老師煮元宵時,小朋友們應該注意些什麼?

做元宵、煮元宵

提醒幼兒穿好圍裙並洗手。

幼兒嘗試用搓、團圓、在盤中滾一滾等方法做元宵。(提醒幼兒注意不把麪粉團弄碎,不要將麪粉撒在盤外。)

教師煮元宵。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學習按數量的多少排序。

2。爲實物匹配相應的點卡,說出幾個什麼可以用幾點表示。

3。讓幼兒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4。發展目測力、判斷力。

活動準備:

教具:實物卡片5張,點卡5張(塑封)。

學具:每人一套實物排序卡和點卡(塑封),用回形針別好,放在桌子中間的小籮筐裏。

活動過程:

一、集體活動。

1。點數5 以內數量。

師:今天我帶來了許多小圖片,請大家一起來看一看吧。

(1)、師(出示獅子卡片)問:圖片上有什麼呀?

幼(1):有獅子。

師:有幾隻獅子呀?

幼(2):有兩隻獅子。

(2)、 師(出示小魚卡片)問:這張圖片上又有什麼呢?他們有

多少呢?

幼(3):有四條魚。

師:真的有四條魚嗎?大家一起來用手數一數。

幼兒手口一致地數數1條、2條、3條、4條。

(3)、以同樣的方法出示青蛙卡片、小鳥卡片、蜻蜓卡片。

師:這些動物卡片想和你們一起做遊戲,大家願意嗎?

幼:願意。

2、按量排序。

師(出示標記圖)這是一張標記圖,圖上有小旗,還有格子。你們知道小旗和格子是用來幹什麼的嗎?

幼:排隊。

師:小朋友真聰明。那從哪裏開始排呢??

幼:從小旗開始排。

師:現在我們要來給這些動物卡片排排隊了,記住哦,得從小旗開始,按卡片上的動物數量從少到多排一排。那麼哪張卡片排在最前面呢?哪位小朋友願意到前面來排一排?

幼;蜻蜓排在最偍面。

師:爲什麼呀?

幼:蜻蜓最少,只有一隻。

師: 哪張卡片排在蜻蜓的後面呢?(指名幼兒上前操作,強調邊排邊說什麼排在蜻蜓的後面)

師:你們看他排得對嗎?

幼:對,兩隻獅子排在一隻蜻蜓的後面,1的後面是2。

師:接下來該怎麼排了呢?指名幼兒前來操作。

幼兒依次給卡片排隊。

師:我們爲動物卡片排好隊了,現在請小朋友一起說一說它們是

怎麼排隊的?

3。送圓點。

師:接下來我們要給動物送圓點朋友,一隻動物送幾個圓點呀?幼:1個。

師:我們要邊送邊說:一隻蜻蜓,我送你1 的點卡。那兩隻獅子呢?三隻青蛙呢——?

請幼兒前來送點卡,邊送邊說。

師:現在讓我們一起來說一說幾隻什麼我送你幾的點卡行嗎?

二、操作活動。

1。提出要求。

師:今天,老師也給你們準備了許多材料,有的小朋友是水果卡片,有的小朋友是動物卡片(分別出示一下卡片), 請你們先給水果卡片或動物卡片排好隊,再給它們送上點卡,記住了,要邊排邊說,邊送邊說,聽明白了嗎? 那就一起去操作吧。

2。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幼兒的表現:大多數孩子能按要求去操作,也有個別孩子先送了點卡。師:寶貝,你在給誰送點卡?(此時,教師的及時指導可以引導孩子去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

3。活動評價。

師:誰願意到前面來向大家說說自己是怎麼操作的,行嗎?

幼兒(甲):一個西瓜排在最前面,兩個菠蘿排在一個西瓜的後面…… 一個西瓜送你一個圓點,兩個菠蘿送你兩個圓點……

三、活動結束。

今天,小朋友們都很棒,不僅給動物卡片和水果卡片排好了隊,還給它們送上了圓點朋友。

教學反思:

蒙臺梭利早已揭示:“兒童對活動的需要幾乎比對事物的需要更強烈。對兒童而言,動作就是思維。”孩子們在遊戲活動中表現得很積極,很愉快。活動中,教師始終以幼兒爲主體,爲幼兒提供了感性材料,幼兒通過動手、動腦、動口,在探索中獲得經驗,充分享受活動帶來的樂趣。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 知道輪胎是圓的。

2. 將車輪添畫成別的東西。

3.在創作時體驗色彩和圖案對稱帶來的均衡美感。

4. 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活動準備:

1. 課件《輪胎添畫》。

2. 輪子圖案打印紙、繪畫工具若干。

活動過程:

一、說一說

引發幼兒對輪胎的經驗。

1、展示課件【圖片欣賞一】

在什麼地方可以看到輪胎,輪胎是什麼樣?

2、輪胎像什麼?

3、展示課件【圖片欣賞二】

看看輪胎像哪些東西。

小結:圓圓輪胎,它像花朵、像太陽、像鬧鐘,像蘋果、像帽子,因爲他們都是圓圓的。

二、畫一畫

把輪胎添畫成自己喜歡的東西。

1、播放課件(輪胎添畫)

邊看邊說輪胎變成了什麼?怎麼變的?

2、你想把輪胎變成什麼東西?

3、在印有輪胎白紙上添畫。

4、鼓勵幼兒大膽想象,畫出與衆不同的畫。

5、獨立思考,作畫,不影響他人。

6、適當指導作畫時肯定。

三、看一看

介紹自己添畫的作品並分享

展示作品:

說說添畫成的是什麼東西。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每個環節圍繞目標環環相扣,積極引導孩子觀察思考,激發了孩子的探索慾望,從整個活動情況來看,本次活動並不成功,似乎對於多數幼兒來說偏難,沒有達成體現整體美的目標。小班的`孩子動手操作訓練還有待加強。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活動準備

《狼媽媽的善良》課件。

紅太郎玩具。

活動目標

讓孩子通過這個故事知道狼也有善良的。

在學習小動物睡覺的模樣發現不同。

活動過程

一、紅太郎玩具

1、這個玩具是誰啊?

——紅太郎。

2、那誰知道紅太郎的是誰的媽媽啊?

——小灰灰。

3、紅太郎對小灰灰很好,我們去看還有位很好的狼媽媽。

二、放《狼媽媽的善良》課件

1、狼媽媽是一個從不吃小動物,狼寶寶要吃只好去抓小動物去了。

2、狼媽媽去抓兔寶寶……

3、狼媽媽去抓小鹿寶寶……

4、狼媽媽去抓小豬……

5、狼媽媽後來就回家……

三、《狼媽媽的善良》理解內容

1、狼寶寶吵着狼媽媽要吃肉,狼媽媽纔去抓小動物的。

2、狼媽媽被兔寶寶的一聲媽媽感動了,就去抓鹿寶寶了。

3、鹿寶寶的一聲媽媽感動了狼媽媽,又去抓小豬了。

4、小豬的一聲媽媽又感動了狼媽媽,狼媽媽就回家了。

5、狼媽媽那個小動物都沒抓,就回家抱着狼寶寶睡覺了。

四、結束

1、學一學,小動物睡覺的模樣,有什麼不同?

2、這個故事告訴狼媽媽的善良纔沒有抓小動物回家吃,我們也要學狼媽媽有顆善良的心。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學習兒歌,有表情地會朗誦兒歌。

2、通過觀察圖片、手指等遊戲瞭解兒歌。

3、感受同伴之間的遊戲樂趣。

4、領會故事兒歌的寓意和哲理。

5、通過視聽講結合的互動方式,發展連貫表述的能力。

活動準備:

1、手指畫一張。

2、幼兒用書一套。

3、磁帶。

活動過程:

通過講述故事的形式來引導幼兒的趣味性,然後提問幼兒故事中所包含的幾個問題。

如:故事中講述的手指媽媽有幾個寶寶,寶寶的名字叫什麼。

展示幼兒圖書,手指畫面提問有關手指的問題。

如:第一幅小孩指的哪個手指,手指叫什麼名字。

通過簡筆畫,加深幼兒對手指的認識。

如:畫個手指畫,提問幼兒手指的名字。

通過場景、變換等魔術等形式來引導幼兒玩遊戲、念兒歌,反覆練習。

放磁帶讓幼兒伴讀,之後一邊伴讀一邊作動作。

幼兒與幼兒之間分角色表演,爲鞏固幼兒對手指的認識,以至於達到會說會唱兒歌的最終目的。

仿編兒歌。

如:小手指一起伸,看看手上幾個寶。

1、2、3、4、5。

寶寶寶寶真可愛,媽媽緊緊把手摟。

大拇哥最懂事,二拇弟、四小弟都聽話。

小妞妞最淘氣,認爲自己是老小。

總是欺負大拇哥、二拇弟、四小弟。

媽媽就是中三娘,每天摟着寶寶唱兒歌去看戲。

手心手背心肝寶貝。

教學反思:

一節課上下來孩子們基本已掌握了兒歌的內容,並能邊念兒歌邊用動作表示。從這一活動中我覺得,對於小班的孩子,可在教育中使用一些擬人的手法,多利用一些教具,多采用一些遊戲的形式。因爲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符合小班幼兒的認知特點及方式,讓孩子們喜歡、接受,學起來也更加的輕鬆。體現一個在學中玩,玩中學的樂趣。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認識蝸牛,初步瞭解蝸牛的外形特徵及生活習性。

2、萌發對事物的探究興趣。

活動準備:

1、圖片-蝸牛

2、放大鏡等

活動過程: 一、認識蝸牛

1、瞭解蝸牛的外形特徵。

(1)蝸牛的身體是什麼樣的?

引導幼兒討論。

教師:蝸牛的背上有殼,像小房子,它的殼是一圈一圈的。

(2)蝸牛的頭上有什麼?

讓幼兒知道,蝸牛的頭上有兩根細細的腳,叫觸角。

(3)蝸牛的眼睛長在哪裏呢?

告訴幼兒蝸牛的眼睛就長在觸角上。

(4)蝸牛是怎樣走路的呢?它有腳嗎?

2、讓幼兒自由討論:蝸牛有沒有腳

教師講解,蝸牛有腳的,你知道爲什麼看不到蝸牛的腳嗎?

二、觀察蝸牛的腳

教師:蝸牛到底有沒有腳,讓我們一起去找找,仔細地看一下。

通過觀察,幼兒發現蝸牛真的有腳,而且是一隻腳,就像鞋底一樣。

三、瞭解蝸牛的生活習性

1、蝸牛爬行。

你們知道蝸牛走過的地方會留下什麼?

教師:你們看,小蝸牛在爬的時候身體在蠕動,它的腹部就會分泌出這種白色的沾液,

看上去就像白線一樣。

原來蝸牛是靠身體蠕動來爬行的,它分泌這種白色的沾液,是爲了讓身體更潤滑,

這樣在爬行的時候就不會擦傷皮膚了,而且前進的更快。

2、交流蝸牛的生活習性

(1)在什麼季節我們可以看到蝸牛?

(2)最近你看到過蝸牛嗎?爲什麼?

交流後讓幼兒知道,蝸牛不但要冬眠,還要夏眠。

四、探索知識

螺螄,跟蝸牛相比,有什麼相同或不同的地方?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9

活動

幼兒在入園有一段時間後,彼此已經熟悉了,因此老師和小朋友間以及小朋友和小朋友相互間,都經常會出現身體上的,諸如拉拉手、抱一抱等接觸性的親熱動作,說明孩子有這方面的需要。在此基礎上我設計了音樂遊戲“碰一碰”。本次活動我以幼兒熟悉的小豬音樂爲背景,用即將到來的豬年爲切入點,以幼兒熟悉的小豬爲遊戲角色,增加了活動的遊戲性、情節性、趣味性。

活動目標:

1、喜歡參與音樂活動,在活動中感到快樂和滿足。

2、學唱歌曲,初步理解其內容。

3、啓發幼兒能隨着音樂創編相互觸摸的不同動作,並初步體驗自我表現及與他人合作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豬媽媽頭飾一個,小豬頭飾若干。

2、活動前教師和幼兒分別先戴好豬媽媽和小豬的頭飾,準備幼兒較熟悉的小豬樂曲,用ABA的表現方法,幫助幼兒熟悉遊戲。

活動過程:

1、“新年要到了,我們的新年是豬年。今天我們就是小豬寶寶,我是誰呀?(豬媽媽)今天陽光特別好,媽媽帶你們到外面去鍛鍊一下身體,好不好?”

2、放小豬遊戲樂曲:A段,幼兒自由在活動室中間走動;B段,幼兒邊聽音樂邊做伸腰、甩臂以及蹦跳等動作;A段,幼兒身體暖和了,特別舒服,高興地玩耍着,曲終幼兒回到座位處。

3、摸摸你們的小手,暖和了沒有?(暖和了)我們來玩個好玩的遊戲,名字叫“碰一碰”。

4、欣賞一遍歌曲,幼兒熟悉內容。

5“先看媽媽做一遍,請你們給媽媽打節奏,媽媽找到誰,誰就站起來和媽媽一起做,好不好?”(教師邊清唱邊找一幼兒做碰手,幼兒小聲跟唱。)

5、“媽媽和××寶寶一起再來找朋友,碰一碰,你們繼續給我們拍手,跟媽媽唱這首歌。”

6、“你們是不是都想找朋友碰一碰呀?好!我們一起來做這個遊戲吧。”(全體幼兒隨意找朋友做。可2人,也可3人。)

7、“我的小豬寶寶真能幹。我想問問你們,除了碰手,還可以碰哪裏呀?”(啓發幼兒創編出不同的動作,如頭、鼻子、臉蛋、膝蓋、小屁股等。)

8、幼兒說一個動作,就請他找一個好朋友上來示範一次。

9、“我的寶寶可真棒,想出了這麼多不一樣的動作,現在我們把大家想出來的動作,做一遍好嗎?”(全體幼兒站入場地,把剛纔創編的動作做一遍。由幼兒問“碰哪裏”,教師回答,如:膝蓋碰膝蓋,集體做相應的動作。)最後,豬媽媽說:“屁股碰屁股”,小豬寶寶們立刻四散站開。

10、幼兒在《小司機》音樂聲中,模仿小司機愉快地走出活動室,結束活動。

延伸:

1、可根據年份的不同或幼兒的需要及時變化動物“媽媽”與“寶寶”的名稱,如鼠媽媽與鼠寶寶、鴨媽媽與鴨寶寶等。

2、遊戲範圍可進一步拓展,如:請家長們也參與到活動中,與自己的孩子玩“碰一碰”的遊戲;同年齡班小朋友之間、與哥哥和姐姐們一起等共同活動,使遊戲增加了挑戰性,同時也使幼兒在遊戲中增強了的交往能力。

建議:

1、本班幼兒人數如果偏多,可請幼兒自願分成兩組,先後進行。

2、、此音樂遊戲也可作爲幼兒一日生活中運動量不大的過渡環節使用,如餐前、戶外活動前入廁飲水等。

3、關注幼兒的個體差異,如不善於或不敢主動和他人交往的幼兒,教師就要積極地先去找他們“碰一碰”。

自我反思:

由於活動是根據小班幼兒歌曲改編的音樂遊戲,符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而且由於採取邊唱邊和幼兒一起跳的形式,因此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就學會了歌曲和動作。在啓發幼兒創編動作時,由於教師的提問與提示均具有很強的開放性,因而,幼兒表現得更開心;因爲沒有了老師的限制,他們儘可能地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想象力,隨心所欲的去創編想做的動作,特別投入,有些動作是成人也不易想到的,如耳朵碰耳朵、小肚皮碰小肚皮等,樣子特別天真可愛。這使目標中“啓發幼兒能隨着音樂創編相互觸摸的不同動作,並初步體驗自我表現及與他人合作遊戲的快樂”得到充分體現,並證明了目標的合理性,符合幼兒的需要。在活動中,“豬寶寶”都特別希望能找到“豬媽媽”去碰一碰,這一點從幼兒的表情中的幸福與滿足就可以看出。其間,教師既是組織者,又是參加者,能夠真正做到師幼的有效互動。活動在高潮中結束,孩子們仍然沉浸在遊戲的歡樂中。最重要的是,在活動過程中幼兒自始至終都十分投入,特別快樂。

附歌曲:《碰一碰》 李芹 詞曲

1=C 2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啓發幼兒在碗裏畫面條。鼓勵幼兒把紙撕得細細長長的,粘貼在碗裏。

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準備

實物,作業紙、彩色筆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引起興趣。出示實物並提問:這是什麼?有什麼用?麪條是怎麼樣的?

2.教師出示範畫,進行講解示範。

3.幼兒練習。指導幼兒按要求作畫,啓發幼兒在碗裏畫面條。

4.教師給予幼兒適當的幫助,鼓勵幼兒把紙撕得細細長長的,粘貼在碗裏。

5.展示幼兒作品,引導幼兒相互交流和評價,教師適當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