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教案彙總五篇

幼兒園教案彙總五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1W 次

作爲一名爲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教案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教案彙總五篇

幼兒園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藉助故事,引導幼兒關注蔬菜、水果的顏色;

2.讓幼兒嘗試進行防編表達“變”的過程

活動重點:

學習“餵奶牛吃xx顏色的蔬菜(水果)就會擠出xx顏色的牛奶”

活動準備:

1.PPT製作的故事繪本、去郊遊的音樂;

2.4種動物變色的相應圖片、4色水果、蔬菜的圖片、4色牛奶杯人手1個。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引發幼兒看故事的興趣)

聽音樂進入活動室,小兔以懸念的語言告訴大家它碰到了神奇奶牛還發生了好玩的事情。引起孩子興趣後大家圍弧形坐下。

二. 基本部分(看、聽、說故事)

1.指導孩子安靜、按圖片的順序來欣賞故事;

2.提問:你在圖畫中看到了什麼?(幼兒自由討論回答)

老師小結:看到這些小動物喝了這麼多顏色的牛奶,發生了一些變化,有誰爲這些神奇的牛奶取個好聽的名字。(幼兒回答,老師採納——“彩色牛奶”。

3.邊看圖畫邊說故事

——請小朋友與老師一起邊看邊說一說這個神奇的故事吧。

(1).小白兔拿的是什麼?(胡蘿蔔)什麼顏色?(黃黃的)餵了奶牛吃後擠出什麼顏色的牛奶?(黃黃的牛奶)小白兔變成了一隻?(小黃兔)

老師小結:神奇的事情就是餵給奶牛吃什麼顏色的蔬菜,就會擠出什麼顏色的牛奶,小動物喝了什麼顏色的牛奶就會變成什麼顏色。

(2)再來看一看這位動物(小黑貓)餵給奶牛吃(綠綠的青菜)就擠出了(綠綠的牛奶)小黑貓喝了變成了一隻(小綠貓)

此後三環節主要是幼兒表達爲主,老師引導幼兒說出XX色的蔬菜XX色的牛奶、XX色的動物。及對紫、紅色蔬菜(水果)的猜測(幼兒可根據情節自由回答)

故事後小結:小動物高興極了,感謝奶牛爲我們帶來了健康,帶來了快樂。

4.貼圖學習句式。

——現在請中(5)班的小朋友來說一說這寫彩色牛奶是怎麼來的:

小白兔變色請一位幼兒上來老師引導說,小白兔餵奶牛吃黃黃的胡蘿蔔,就擠出了黃黃的牛奶。(幼邊說物體邊貼圖片)

用以上方法分男孩一次,女孩一次,全班齊說句式完成小黑貓、小花鹿、灰狐狸變色的三項句式練習。

三. 結束部分:遊戲(我來喂一喂)

開火車帶幼兒到神奇的果蔬地裏,自由採摘一種水果或蔬菜,(與同伴和老師說說自己拿得是…)老師示範拿紫紫的洋蔥餵奶牛就擠出紫紫的牛奶,老師喝了就變成了紫紫的宋老師,以顏色分成四組來餵奶牛,要求幼兒完整的說句式.拿着對應顏色的杯子喝了變顏色的遊戲。

活動延伸:現在紫紫的宋老師帶着這麼多顏色的小朋友去找找還有什麼其它顏色的食物吧,出發!

幼兒園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生動地描述自己喜歡的動畫片中的動物或人物形象,培養講述能力。

2`學習用“因爲......所以......”的句式說話。

3`培養耐心傾聽同伴談話的好習慣。

核心要素

1`生動、準確和連貫地講述。

2`想象力和創造力。

活動準備

1`白雪公主、貓、老鼠、孫悟空的動畫片各一張。

2圖書,幼兒每人一本。

3·動畫片《貓和老鼠》的VCD碟片。

4·佈置好的“聖誕樹”上面綴滿了動畫片中人物,可愛的動物小飾物等卡片。

活動步驟

一·導入活動

1·教師出示動畫片中主人公的形象卡片,激發幼兒興趣。

2·提問啓發幼兒討論:他們是誰,他們分別是哪部動畫片中的.主人公。

二·閱讀圖書

1·指導幼兒閱讀圖書,說一說畫面中的形象分別是哪部動畫片中的。

2·引導幼兒從操作材料中找出動畫片的主人公,貼到相應的畫面上。

三·看圖講述。教師可以啓發幼兒從以下方面講述:

1·你最喜歡的動畫片是什麼?

2·它裏面有誰?你最喜歡誰?

3·你喜歡的他是什麼樣地?他做了些什麼?

4·你爲什麼喜歡他?

四·欣賞講述

1·播放《貓和老鼠》中的一個片段,讓幼兒欣賞。

2·請幼兒講述貓做了些什麼?老鼠做了些什麼?

3·請幼兒分別描述貓和老鼠的形象,表達對形象的喜愛之情。

4·說說自己喜歡誰,引導幼兒用句型“因爲......所以......”講述喜歡他的原因。

五·遊戲活動

1·出示綴滿各種卡片、小禮物等的聖誕樹。

2·交代遊戲規則,幼兒喜歡聖誕樹上的什麼禮物,只要用句型“因爲......所以......”說出喜歡它的原因,就可以取走禮物。

3·幼兒排隊,依次進行。

活動延伸

本週在區域活動中,教師引導幼兒將自己最喜歡的動畫片中的主人公畫出來。

活動反思

幼兒能用連貫的講述出自己喜歡的動畫片名及主人公形象,在指導幼兒運用句型“因爲·····所以......”說話時應該多引導。

幼兒園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初步懂得與人相處應謙讓的道理,初步學習遇到問題要想辦法解決問題。

2、通過故事欣賞與實踐,增強爲他人着想的意識。

3、體驗謙讓所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教本

活動過程:

  一、提出問題,引起興趣

有大小不一樣的蘋果,要請你分給哥哥、妹妹和你自己,你應該怎麼分?

  二、引出故事

對題目並進行解釋,講一遍故事。

  三、啓發提問:

1、故事題目是什麼?講了一件什麼事?

2、孔融爲什麼把最小的梨分給自己?他是怎麼想的?

3、你認爲孔融這樣做對嗎?好在哪裏?

  四、指導幼兒觀察教本

在聽一遍故事,重點幫助幼兒理解孔融“上面讓哥哥,下面讓弟弟“,並學習其中對話。

  五、引導幼兒思考、討論

孔融才四歲,就知道這樣讓梨,我們應該怎樣謙讓。

討論中幼兒很清楚地明白了什麼叫謙讓,什麼時候該謙讓,設置情景,遷移感情的討論中很多幼兒都談到自己平時都是很以自我爲中心的,但是在聽了故事以後自己要向孔融學習,學習謙讓,本次活動幼兒的發言討論都很積極。

幼兒園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教幼兒雙腳在直線兩側行進跳,培養幼兒的彈跳能力。

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

重點難點

培養幼兒雙腳直線兩側行進跳,以及彈跳能力。

  活動準備

人手一個紅蘿蔔,沙盤四個。

師,生均戴兔子頭飾。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

教師:今天老師當兔媽媽,小朋友當什麼呢?(小兔)我們一起玩遊戲吧。

小兔找朋友結伴遊戲:推小車,拉大鋸,搖小船,翻餅等。

基本部分。

全體幼兒練習雙腳在直線兩側行進跳。教師示範,講解動作要領:兩腳併攏在直線兩側想前跳,前腳掌輕輕落地。幼兒分組練習3"4遍。在幼兒聯繫時,教師注意糾正幼兒的錯誤,並注意個別教育。

遊戲“種蘿蔔”。教師交代玩法:幼兒分成4隊,每隊7"8人(種蘿蔔1人,澆水3人,施肥2人,看蘿蔔1人,拔蘿蔔1人),幼兒依次在直線兩側條過後再做種蘿蔔,澆水等動作,然後跑回來。遊戲2"3遍。

結束部分。

教師作簡單評價,表揚條得好的幼兒。

幼兒園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瞭解鐵畫工藝在造型、色彩搭配等方面的美學知識。

2、能用自己的小手和想象力通過畫、擰等動作製作一幅小型鐵畫。

3、積極動手操作,樂意嘗試製作簡單的鐵畫,並與老師同伴溝通交流,爲蕪湖鐵畫感到自豪。

4、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束後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成良好習慣。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動準備

1、鐵畫作品PPT、打鐵的小視頻。

2、記號筆和白紙每人一份。彩色細鐵絲每人2根。剪刀每人一把。

3、透明膠帶每組一個。

活動過程

(一)直接導入師:今天老師帶來一副美麗神奇的畫,小朋友們想不想看一看?

幼:想。

教師出示鐵畫作品《迎客鬆》:看,這就是老師帶來的畫!

(二)鐵畫欣賞

1、教師引導幼兒觀察鐵畫《迎客鬆》、《梅花》、《雙馬》等鐵畫。

師:小朋友,你們看這畫上畫的是什麼?

師:擦亮你們的小眼睛,看一看,這幅畫上都有哪些顏色呀?

師:請小朋友們摸一摸,它和我們平時看的畫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2、教師簡單介紹鐵畫師:"這幅迎客鬆呀,叫做鐵畫,是我們蕪湖獨有的。它是用鐵做的,跟其他的畫不一樣哦。它是工人師傅們經過捶鍊、打磨、焊接、噴漆製成的。待漆幹後再將它釘到白色的底板上,這樣一幅鐵畫纔算完成。下面我們看一看鐵畫是如何製成的!"3、師幼一起欣賞小視頻,觀看鐵畫的製作過程。

(三)教師示範製作過程

1、教師徵求幼兒意見,選擇一個製作對象例如花(或其他草、動物之類的)。

2、畫一畫:在白紙上進行簡單的繪畫創作,畫出輪廓。

3、做一做:教師示範如何按照自己的畫來擰鐵絲。(需強調安全)

4、拼一拼:將成型的鐵絲拼接在一起,製成鐵畫的基本輪廓。

5、填一填:教師示範如何添加背景圖案(徵求幼兒意見)和落款,幼兒可以用自己喜歡的圖案裝飾背景,製成自己的小鐵畫。

(四)幼兒繪畫製作,教師巡迴觀察指導。

(幼兒操作的同時,範畫不能展示,要隱藏,不被幼兒模仿,防止禁錮他們的想象)

師:下面我們請小朋友創作一幅自己的鐵畫。

根據幼兒差異提出不同要求,儘量讓每位幼兒自己創造表達。

(五)教師評價幼兒作品,師幼共同欣賞成果。

1、教師選擇操作較好的或有新意的幼兒作品,進行點評,引導幼兒一起欣賞。

2、張貼每位幼兒的作品,佈置"我們的鐵畫",讓幼兒互相參觀評價。

教學反思:

1、活動準備不充分,首先在材料準備方面,忘記給每組幼兒分發記號筆和剪刀,在幼兒操作之後,才發現彌補,是一大疏忽。其次是教學環節中,教師示範"畫一畫"環節的遺忘,從而衍生出兩種鐵畫製作方法,是又一大疏忽之處。

2、集體教學中,師幼互動相對較少,教師知識講授爲主,幼兒參與課堂交流的較少,幼兒在課堂中發揮的作用也很小很小。教師可以在選擇製作對象上,爭取幼兒的意見,等等,提高幼兒的課堂參與度。

3、鐵絲製作技法的欠缺,如折、扭等。教師只有熟練地掌握鐵絲的製作方法,和簡單易懂的語言指導,才能很好地起到示範指導幼兒的作用。

4、幼兒作品完成後,教師的評價語、鼓勵語較貧乏。教師只用了"好"、"非常好"、"棒"之類幼兒熟悉的評價語來評價幼兒的作品,顯然沒有起到激勵作用,幼兒對教師的表揚也反應不明顯。教師可以拍照鼓勵等方法具體評價幼兒的美術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