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大班教案彙總7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彙總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W 次

作爲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那麼什麼樣的教案纔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7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大班教案彙總7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感知廢舊物的妙用,知道要節約資源、充分利用資源

鞏固對長方體、正方體的認識

會拼、拆紙盒,初步建立形與體的雙向聯想

重點難點

重點:感知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的關係

難點:由平面紙張製作立體紙盒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已經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基本掌握它們的特徵

物質準備:各種廢舊紙盒(長方體、正方體);製作紙盒的各種材料:廢舊紙盒和舊掛曆紙、筆、剪刀、回形針、雙面膠、漿糊、抹布等

活動過程

一、激發幼兒活動興趣

以“紙盒廠需要一批紙盒急用,請小朋友幫忙製作”引出課題。

二、感知立方體

請幼兒觀察自己帶來的舊紙盒,提問:

1.你帶來的紙盒是長方體還是正方體

2.長方體有幾個面這幾個面有什麼特點

3.正方體有幾個面每個面都是怎麼樣的

幼兒邊觀察,邊自由交流。建議幼兒每數一個面標上一個數字(從“1”開始按順序標數字),標上數字後,觀察有幾個面,每個面是怎樣的。

三、初步感知立體與平面之間的關係

1.拆紙盒

師:“請小朋友把紙盒拆開來,看看紙盒子會變成什麼樣子”

幼兒拆紙盒,互相交流紙盒拆後的樣子。

2.紙盒還原

請幼兒把紙盒還原,並討論平面與立體圖形之間的關係。

師:“你能把紙盒變回原來的樣子嗎”請個別幼兒演示,大家反覆練習。

討論:“平面的紙是怎樣變成紙盒的”

3.瞭解粘合面的作用

師:“大家找一找,剛纔寫的數字都在哪裏,除了有數字的面以外,還有其他面嗎這些沒有標數字的面剛纔躲在哪裏有什麼用”(重合、粘貼、封口)

四、嘗試做紙盒

1.教師示範用舊掛曆紙做紙盒。

2.幼兒製作,教師巡迴指導,幫助幼兒在製作過程中進一步感知立體與平面的關係。

3.請幼兒把做好的紙盒送到“紙盒廠”。

延伸活動

把有關材料投放到數學區,讓幼兒在自選活動中繼續操作。

活動評析

一、設計意圖

本次活動無論從目標的制定、教學具的選擇還是過程的組織都體現了“來源於生活,服務於生活”的環境教育特點。首先,廢舊紙盒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也是較多的廢棄品,幼兒平常只是看或用紙盒子而沒有去動手做過紙盒子。讓幼兒拼拆舊紙盒,既能讓幼兒較直觀形象地感知正方體、長方體的特徵,而且能讓幼兒在玩中體會到生活中有許多廢品可以用、可以玩、可以爲我們服務。因此,用紙盒子進行教學能取得一舉兩得的作用。其次,用舊掛曆做紙盒子,既美觀、不易破碎,又節約了紙張。

二、效果分析

本次活動所用的舊紙盒、舊掛曆都是幼兒從家裏收集來的,這些本來都是扔在垃圾堆裏的廢棄物,現在發揮了這麼大的用處,因而活動中孩子們玩得很專注。整個活動提供給幼兒充分的自主活動時間,滿足了大班幼兒喜歡交流的特點,在拆的過程中既滿足了幼兒的好奇心又鞏固了知識,做紙盒再一次滿足了幼兒的動手慾望,將本次活動推向高潮。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感知、發現水有溶解的作用。

2、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觀察及判斷能力。

3、讓幼兒喜歡自己動手做實驗,感覺探索科學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玻璃瓶、口杯、攪拌棒。

2、糖、鹽、油、沙子、澱粉、石塊、洗潔精、洗衣粉。

3、記錄卡、記號筆。

4、輕音樂。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小朋友們好,今天我們又進入了科學探究的領域,老師今天爲你們準備了2杯水,你能看出它們有什麼不一樣嗎?

2、誰想來嘗一嘗?

3、它們一樣嗎?有什麼不一樣?

二、討論、演示

1、水爲什麼是甜的?你在水中看見糖了嗎?糖哪去了呢?

2、在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在水中可以化掉?

3、水很歷害,它讓有些東西在水裏化掉。在水中可以化掉的東西南北,在科學上我們叫它“溶解”,今天就讓我們一起探索《有趣的溶解》

4、你們想不想看看糖是怎樣溶解在水中的?(師操作)

5、糖能溶解在水中嗎?

6、在黑板上老師有張大的記錄卡,卡上有兩個杯子,杯子裏沒有東西的說明能溶解,有東西的說明不能溶解,把你們實驗結果畫在記錄卡上,能溶解的畫“V”,不能溶解的畫“X”。

7、糖能溶解在水中所以就在能溶解的杯子下面打“V”

三、實驗

1、今天,老師在每一組的桌子上給你們準備了鹽、沙子、石塊、油、澱粉,五種不同的材料,那你們猜一下誰會溶解?誰不會溶解在水中呢?好,現在我選出每組的操作員。其他小朋友讓我們來仔細觀察,你們每個人都是小小記錄員,一定要把你們的記錄結果填到記錄卡上,看看和你們猜想的是不是一樣?(請小朋友在操作過程中,不要爭搶,注意協調合作)。

2、幼兒隨音樂自選材料進行操作,教師進行指導。

3、小朋友做完後一看記錄卡的結果。

4、看看有實驗結果和老師不一樣的嗎?哪個不一樣?一起來操作一下。(教師把不一樣的實驗再進行示範操作,幼兒共同觀察得出結果。

5、有些材料放入水中就會不見了,就會溶解到水中了,這就是小溶解的作用。今天我們一起探討了有趣的溶解,那麼利用溶解的原理我們就可以區分一些物品了。

6、教師出示分別裝有鹽和油的兩個杯子,讓幼兒區分哪個是油,哪個是鹽,爲什麼呢?(鹽能溶解在水中,油不能溶解在水中)。

四、應用

1、現在人們很聰明,利用溶解的原理還製作了許多東西,如:小朋友常見的“吹泡泡水”就是用洗衣粉、洗潔精溶解在水中製成的。

2、幼兒分組製作“泡泡水”。

3、泡泡水製作好了,老師帶領小朋友一起吹泡泡。

活動延伸:帶幼兒到戶外吹泡咆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在有趣的遊戲中培養幼兒觀察事物的興趣。

2、在操作中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及觀察的細緻性和敏感性。

二、活動準備:

1、幼兒操作板、橡皮筋、水彩筆若干。

2、各類遊戲操作紙若干。

三、活動過程:

1、教師簡單的向幼兒介紹各組遊戲,激發孩子玩遊戲的興趣。

2、幼兒自選小組遊戲。

(1)找圖形--找出相同部分的圖形卡或缺了的那一塊。

(2)連線--把相同的圖用線連起來或把部分點用線連成和範例一樣的圖案。

(3)數數--認真觀察,數數圖中物體的個數或自由擺小方塊數。

(4)走迷宮--提供各種迷宮圖,通過觀察讓幼兒獨自或結伴玩。

(5)塗色--讓幼兒仔細觀察後,用塗色的方法呈現動物形象。

(6)大尋找。

(7)自由拉橡皮筋。

3、幼兒自由選擇遊戲,教師參與到遊戲中或與幼兒共同遊戲。

4、遊戲結束時可讓孩子自己展示作品互相欣賞。

大班科學活動:小小橋樑設計師

綜合活動:小小橋樑設計師

教學目標:

1、通過幼兒自己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培養幼兒有順序、有耐性的良好觀察習慣和敏銳的觀察能力。

2、培養幼兒認識、探索生活中常見事物蘊含的科學原理的興趣。

3、通過幼兒自己操作,培養幼兒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

小神童電腦軟件、橋樑展示圖、紙、筆

教學過程:

一、以故事形式引起幼兒興趣:

小熊家門前有一條小水溝,它正在那發愁不知怎麼辦才能過對岸,小朋友你們能幫助小熊想個辦法嗎?小熊的好朋友機靈猴也幫它想了個法子,我們一起聽聽是什麼法子?和我們想的一樣嗎?

二、邊看小神童軟件邊提問:

1、機靈猴和小熊來到了什麼地方?看到一座什麼橋?在古代人們用什麼來建造橋樑的?小熊喜歡嗎?爲什麼?

2、機靈猴和小熊又來到了哪一座橋?趙州橋是用什麼來建造的`?它的外形怎樣?趙州橋和竹橋有什麼區別?

3、它們來到了現代看見了什麼橋?鋼筋吊橋的用什麼來建造的?鋼筋吊橋在結構上有什麼特別之處?鋼筋吊橋起到什麼作用呢?你們現在見過哪些鋼筋吊橋?

4、看完了鋼筋吊橋,它們又看了什麼橋?現代立交橋建立在什麼地方?它是用什麼來建造的?它對交通起到什麼作用?你們在哪些地方看到現代立交橋?

5、除了機靈猴介紹我們認識的古代竹橋、趙州橋和現代的鋼筋吊橋、立交橋外,你們還見過哪些橋呢?

6、我們一起進入電腦看看一些用不同材料建造的、有不同用途的橋樑。

三、我們看了這麼多橋樑,你們最喜歡哪一座橋?爲什麼?

四、小熊現在想到了要建造一座橋,我想請小朋友做一名小小橋樑設計師幫助小熊設計一座橋,好嗎?

五、幼兒設計橋樑。

六、請個別幼兒向大家介紹他的設計作品,最後一起送給小熊。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知道大海中有豐富的動物和植物,能說出幾種常見的動物和植物的名稱、生活習慣。

2、能根據自己確定的標準對海洋世界的動物、植物進行分類。

3、瞭解海洋動物與人之間的關係,初步具有保護海洋的意識。

 活動準備:

1、活動前幼兒做有關海洋世界的調查。

1、師幼共同收集有關海洋動植物的圖片。

3、動畫片《海底總動員》的片段,《水族館》音樂磁帶、錄音機4、教學掛圖:《海洋世界》。

  活動過程:

1、通過觀看動畫片《海底總動員》引發幼兒興趣。

教師播放動畫片。

2、引導幼兒利用調查表,進一步認識各種海洋動植物。

教師:除了動畫片離得這些動植物,大海里還有什麼?它們是什麼樣的?生活在什麼地方?有什麼本領?

教師引導幼兒分組交流,提醒幼兒輪流介紹,並安靜傾聽同伴的講述。

引導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述,教師在黑板上出示教學掛圖和相應的動植物圖片。教師:誰願意告訴大家你知道的海洋動植物?你最喜歡哪一種動植物?他叫上你名字?有什麼本領?

3、引導幼兒確立標準進行分類。

教師:我們一共收集了多少種動植物的資料。

教師:把它們拜訪在一起時,怎樣讓別人看得更清楚呢?(引導幼兒進行動植物分類。)動物有這麼多種,還可以怎樣區分呢?

4、教師引導幼兒樹立保護海洋環境的意識。

教師:假如這裏是大海,你想做大海里的什麼動物或植物?

教師:你希望大海是什麼樣子的?我們應該怎樣保護大海呢?

教師:讓我們跟着音樂《水族館》學一學你想做的動植物的樣子,好嗎?

教師播放音樂,引導幼兒用身體動作表現自己喜歡的海洋動植物。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感受音樂幽默滑稽的風格,伴隨音樂學習小丑得意、走、看和選菜的動作。

2、在瞭解4/4X X XX XO/這個節奏的基礎上,伴隨音樂創編出與該節奏相匹配的切菜動作。

3、驗當廚師進行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已經用該音樂玩過找朋友的遊戲。

活動過程

一、瞭解故事情節

模仿學習情節所匹配的動作。(幼兒圍圈坐)

1、在教師動作、語言的引導下初步學習基本動作。

師完整講述故事

師:看看我是誰?(教師戴上小丑的紅鼻頭)

肚子好餓呀,我要去廚房做一頓香噴噴大餐,(做得意的動作),進了廚房,我走走走走走 /左看看右看看/(3遍)。哇,發現了我最喜歡的菜(做指菜動作),我,拿呀拿呀拿呀拿。準備切,切切切切切0/……看看我切的菜。

配樂,教師完整示範動作兩遍。

幼兒完整模仿學習兩遍

2、幼兒在教師引導下初步有節奏的隨音樂做動作。

重點練習有節奏的切的動作

連續完整遊戲(兩遍)

第一遍遊戲:教師重點用語言提示切菜的節奏

第二遍遊戲:教師重點關注能力較弱的幼兒在做切的動作時候的節奏

二、用4/4X X XX XO/節奏創編不同的切菜方法

1、在教師引導下,學習用替換的方法創編片和拍的動作

重點練習有節奏的片魚的動作,幼兒在圈上按順時針的方向移動,完整玩片魚片的遊戲(關注幼兒在移動時候的節奏和空間距離的調整,教師重點用語言提示走走,走走走,的節奏,以及片魚片的節奏。)

重點練習有節奏的拍姜的動作,完整玩拍姜的遊戲

2、幼兒自由創編切菜的動作

幼兒創編不同菜的切法

教師引入魔法菜板,進一步激發孩子創編的興趣

配樂完整遊戲三遍

3、結束

師:現在,端上我們切好的菜吧,跟着老師走,咱們炒菜去吧。(幼兒假裝端菜狀,離開)

活動延伸

1、魔法菜板放置位置的不同變化:高、低、左、右、前、後

2、可增加魔法菜板的數量。

作品分析

這是一首嘻哈音樂,該曲有鮮明、強烈的節奏,歌曲裏幽默又特別的唱腔吸引了幼兒,孩子們都覺得音樂裏“有着一個搞笑的人’。同時,作爲嘻哈音樂,是幼兒很少接觸的新事物,對他們來說是新奇的有興趣的,同時也能豐富幼兒對音樂作品的認識,有利於開闊幼兒的音樂視野。

小丑,這一特殊的角色,正好體現了幽默、搞笑、滑稽的特點,於是我選擇了訃醜的角色,藉助小丑這個角色充分去感受音樂幽默風趣的特點。而整個活動以‘‘小丑當大廚”的情境爲背景,以“切菜”的脈絡貫穿其中,讓孩子們在遊戲中感受音樂幽默滑稽的風格,並能創造出多種切菜方法。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一、設計意圖

在這次優質課評比中,我抽到的題目是《物體的轉動》,因爲這個課中班已上過,再加上自己的教學水平的限制,對中大班幼兒的發展水平不是瞭解得很透徹,自從上次家長半日活動後發覺中班幼兒對科學領域很感興趣,因此我降低了難度,在制訂活動目標時淺些,選擇了中班進行教學。轉動這個現象在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也給我們生活帶來了很大的便利,《綱要》中指出要積極引導幼兒對身邊常見事物和現象的特點變化規律產生興趣和探究慾望。幼兒是學習的主體,作爲教師要儘量爲幼兒的探究活動創造寬鬆的環境,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嘗試從而培養幼兒對科學的興趣,激發他們的探究慾望,並培養幼兒一種運用科學的態度、方法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活動目標、重難點

1、在操作活動中,讓幼兒獲得物體轉動的感性經驗,培養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2、培養幼兒對“轉動”這一科學現象的興趣,並在操作、引導幼兒獲得物體轉動的相關經驗。

3、體驗物體轉動的樂趣,初步感受現代科技給人們帶來的方便。

這是一堂科學課,主要培養幼兒對科學活動感興趣,其中提供了日常常見的物體讓幼兒進行探索,設計了課件讓幼兒能直觀的欣賞,這樣可以加深

幼兒的印象,因此整堂課重點就在於讓幼兒對物體的轉動有初步的瞭解並獲得物體轉動的相關經驗,而作爲難點,是讓幼兒自己去動手發現物體是怎樣在轉動的原理。

三、活動準備:

製作多媒體課件、傘、鍾、自行車、電動玩具、風車等

四、教法和學法

針對這次教學活動的教學目標、教學設計和幼兒的實際情況,在整個教學活動過程中以幼兒嘗試教學法爲主,同時在各個不同的教學環節中還穿插運用講述法、操作法、啓發聯想法等教學方法。在科學教育活動中,他們是主動的探索者,研究者和發明者,而教師是幼兒的探究活動的支持者和引導者。在幼兒探索的過程中,要放手讓他們通過親生經歷並帶着問題去進行實際操作,這樣他們才能真正體驗到成功的樂趣。

五、活動過程:

一、我首先設計情節來引出轉動並揭示課題:

1、老師想喝水了,誰能幫我把瓶蓋打開剛纔你是怎樣把蓋子打開的

2、教師再次演示幾樣能轉動的物體,(傘、鍾、按摩器)讓幼兒找找他們的共同點,在讓幼兒找的同時引出“轉動”。

二.設計第二個環節,是讓幼兒通過操作法,直接感性地獲得經驗。但是在操作前我提了幾個要求,讓幼兒帶着問題去操作,培養幼兒邊操作邊思考問題的習慣。我設計的題問是(1)哪些東西能夠轉動(2)它們又是怎樣轉動的

1、在給幼兒分組探索、操作時,教師適時介入,觀察引導。

2、等幼兒操作完後進行交流,請部分

幼兒上來說說你是怎麼在玩的,把幼兒的玩法呈現出來,初步讓幼兒瞭解轉動原理。

3、最後教師進行小結:這些物體的轉動都是圍着一個轉動軸作圓周運動。但考慮到小班幼兒對轉動軸不是很理解,於是我再次演示傘的轉動,讓幼兒找找轉動軸在哪裏,以加深印象。

三、討論轉動帶給我們的好處,首先我先對幼兒進行提問,讓他們找找生活中有哪些轉動的現象。引導幼兒說出電風扇、鍾、自行車、門等。然後我製作了課件,讓幼兒從圖片中更直觀地得到啓發。

四、運用轉動的原理,享受現代科技帶給我們的好處。我出示榨汁機,並進行演示,讓幼兒品嚐果汁。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能用完整的語言正確表達對花的認識。

2、嘗試與同伴一起協商運用不同手段製作花,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

3、激發幼兒熱愛生活,有"變廢爲寶"的低碳意識。

教學準備:

剪刀、油畫棒、橡皮泥、紙盤、紙杯、各種紙、筆、糨糊等、幼兒收集的花的作品,《美麗的花兒》PPT,多媒體演示儀、網絡教室、椅子擺成馬蹄形、桌子在後面教學過程:

一 、演示《美麗的花兒》PPT前半段,提問:猜一猜畫面上出現的是什麼花?(激發幼兒的興趣)

1、 出示幼兒收集的花的作品,引導觀察。

2、提問:你們最喜歡的是什麼花?爲什麼?

重點:能從形狀、顏色、季節認識花。

二、 觀察欣賞不同表現形式的花的作品。演示《美麗的花兒》PPT,幼兒欣賞,老師收集的花的作品。

1.你們喜歡這些作品嗎?爲什麼?

2.你猜猜它們是用什麼材料製作的?

小結:原來可以用身邊的廢舊材料製作喜歡的花。

三、幼兒分組討論製作方法。

1、出示小組製作表格:

重點:與同伴合作協商討論製作的方法。

2、如果你們做,還可以用什麼廢舊材料來做。

四、幼兒自主分工收集材料並製作。

1、幼兒自由選擇自己喜歡材料的進行製作。

2、教師仔細觀察,給需要幫助的小朋友輔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