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熱門】幼兒園教案範文彙總六篇

【熱門】幼兒園教案範文彙總六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W 次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教案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熱門】幼兒園教案範文彙總六篇

幼兒園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發展身體平衡能力,培養聽信號的習慣。

2、提高幼兒對體能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平衡蛋2套、雙單元磚12個、體能棒24根;音樂。

經驗準備:有頭頂報紙等平衡走的遊戲經驗。

活動過程

一、準備部分。

1、教師帶領幼兒一起做熱身運動,活動一下脖子和腿腳。

2、教師出示遊戲材料,帶領幼兒一起佈置場地:用雙單元磚間隔排成一條直線,並將體能棒插到體能棒的兩側,設置障礙線,以激發幼兒參與遊戲的興趣。

二、遊戲部分。

1、幼兒手拿平衡蛋站在場地上等待。音樂響起,教師發出口令"頭頂平衡蛋慢走",幼兒要立刻將平衡蛋放在頭頂上,隨着音樂自由分散地慢慢走。

2、幼兒兩人一組各伸出一隻手,等待教師的口令。音樂響起,兩名幼兒手牽手,頭頂平衡蛋在場地上自由行走。

3、幼兒兩兩面對面站立,等待教師的口令,隨着音樂的響起,互握雙手,頭頂平衡蛋在場地上用側步走的方法自由行走。

4、幼兒線嘗試頭頂平衡蛋跨過爽單元磚和體能棒組合而成的障礙線。待幼兒熟悉後,可以開展單個幼兒頭頂平衡蛋或兩個幼兒同時頭頂平衡蛋跨過障礙線的比賽。

三、結束部分。

1、做脖子、腿腳的放鬆運動,遊戲自然結束。

2、稍事休息後,教師帶領或引導幼兒將材料歸放好,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幼兒的安全。

幼兒園教案 篇2

設計思路:

記得有句話說的好:培養你的孩子成材,培養我的孩子成材,培養我們的孩子成材,但是培養孩子成材不是我們唯一要做的,我們首先要做的是,讓我們的孩子每天都是快樂的。所以,今天我就選擇了適合我班幼兒年齡特點,孩子們非常喜歡的快樂手指遊戲〈點點豆豆〉,把點點豆豆這首兒歌配上一曲活潑歡快的音樂,讓孩子們在歡快的音樂遊戲中,發展他們的音樂感受力,〈點點豆豆〉是一首韻律很強的兒歌,孩子們通過各種形式一拍一點,從而發展幼兒的節奏感,通過音樂遊戲培養幼兒結伴遊戲的能力和遵守遊戲規則的能力,使孩子們獲得更多的情感體驗。本節課採用的都是一些老兒歌老遊戲,這些兒歌遊戲都是我小的時候和媽媽一起做的,她不僅加深了我們母女之間的感情,而且她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於現在還記憶尤心。我也很想讓這些兒歌把各位家長老師帶回對童年美好的回憶,讓我們再一次感受一下老兒歌老遊戲的藝術魅力。

活動目標:

1、能用自然流暢的聲音學唱歌曲。

2、通過歌唱和遊戲愉悅幼兒身心,培養幼兒活潑歡快的性格。

3、感受音樂遊戲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指偶一個。點點豆豆音樂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一首兒歌〈拉大鋸〉,小朋友仔細聽聽,歌曲裏面發生了什麼事情?(播放兒歌)

二、基礎部分

1、小指偶唱大戲〈點點豆豆〉幼兒欣賞。

師:小朋友,他們去姥姥家幹什麼了?

幼:看大戲。

師:那你們想不想也一起看看啊?

幼:想(教師用指偶在手上唱大戲《點點豆豆》)

2、學唱歌曲〈點點豆豆〉。

(1)、教師範唱兩遍,幼兒欣賞。

(2)、幼兒伸出小手當舞臺,小指偶在幼兒手指上唱歌 。

師:小指偶想到小朋友小手搭的舞臺上唱大戲。

3、幼兒學唱歌曲。

(1)、用不同的手指點豆唱歌。拇指爸爸先唱歌,食指媽媽再唱歌,最後中指哥哥也要唱歌。

(2)、幼兒邊唱邊點身體的不同部位。

師:想一想我們還能在身體哪個部位上點豆豆。

4、幼兒結伴遊戲點點豆豆。

5、和客人老師一起做點豆豆的遊戲。

師:你們想和客人老師做遊戲嗎?

三、結束部分 送指偶回家。

師:天黑了,我們把指偶送回家裏吧!下次再請他們過來玩。

另附:兒歌《拉大鋸,扯大鋸》拉大鋸,扯大鋸,姥姥家看大戲,你也去,我也去就不讓二妞去。恩……歌曲《點點豆豆》點點豆豆,開花石榴,小狗搬家,喀嚓一鎖。

幼兒園教案 篇3

幼兒園中班中國畫教案設計:彩色的房間

活動目標

1、繼續用正確的方式握筆作畫,嘗試運用中鋒畫線條、側鋒塗染。

2、學習在墨線勾勒的輪廓內以平塗法表現彩色的房間。

3、感受畫面色彩和線條的豐富,喜歡用毛筆作畫。

活動準備

國畫工具材料。

活動過程

1、設置情境導人活動,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教師對側鋒的運用。

(1)教師示範側鋒塗染,幼兒仔細觀察。

幼兒:我帶來了棒棒糖。

幼兒:我帶了巧克力糖。

教師用簡筆畫記錄各種糖果的種類。(如幼兒介紹棒棒糖時,教師就畫棒棒糖的圖標。

帶領幼兒點數全班一共帶來了多少種糖果。

教師小結:原來小朋友們帶來了這麼多種類不一樣的糖果。

2、觀察糖果的多樣性。

教師:大家帶來的糖果真多呀!請放在桌子中間的糖果盤中,看看它們一樣嗎?

幼兒:不一樣。

幼兒:我覺得有的一樣有的不一樣。

教師:到底有什麼不同呢?請你仔細看一看。

幼兒:有的是紅的,有的是綠的還有的是黃的。

幼兒:有的糖果大有的很小。

幼兒:棒棒糖有一根小棒的,其他糖沒有。

教師小結:原來這些糖果有這麼多不同。不但包裝不一樣,還 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圓,有的方,有的還帶小棒呢。

教師:請你們用手捏一捏,看看會有什麼發現?再用鼻子聞一聞,會有什麼味道呢?

幼兒:我感覺QQ糖有點軟軟的,是橘子味的。

幼兒:棒棒糖是硬硬的,是甜甜的味道。

3、品嚐並分享糖果。

教師:糖果會是什麼味道的呢?

幼兒:甜甜的。

幼兒:橘子味是酸的。

教師:請你們每人選一個喜歡的糖果。

誰願意告訴大家,怎麼纔可以吃到糖果呢?(讓個別幼兒示範撕剝糖果。)

幼兒:把糖紙剝掉。

幼兒:一撕就撕開了,然後放嘴巴里。

教師:快把糖果放到嘴裏嘗一嘗吧!(鼓勵幼兒通過自己的探索,剝開糖紙。)

教師:你吃的糖果是什麼味的?糖果在你的嘴裏有什麼變化? (引導幼兒自由表達自己的感受。)

幼兒:我的是水果味的。

幼兒:我的是葡萄味的,它在嘴巴里化掉了,甜甜的。

幼兒:我的糖變小了。

教師小結:原來不一樣的糖果有不一樣的味道,糖果會在我們的嘴巴里慢慢的融化,慢慢的變小。

4、延伸活動

觀看課件:《沒有牙齒的大老虎》。

提問:他的牙齒怎麼了?

幼兒:他的牙齒都壞了。

幼兒:他蛀牙了,牙齒都掉了。

教師:我們小朋友應該怎麼做?

幼兒:我們不要吃糖。

幼兒:我以後不吃糖了,吃糖牙齒會掉了。

教師小結:糖果很好吃,但是吃多了很容易蛀牙,所以不能多吃哦。小朋友在吃完糖果後,最好還要漱一下口或者喝點白開水。

幼兒園教案 篇6

主題目標:

1、喜歡吹泡泡,感受和小朋友一起吹泡泡的樂趣。

2、樂意觀察泡泡形狀、色彩變化等特徵,嘗試用語言進行描述。探索吹泡泡心中的祕密,感受發現的樂趣。

3、嘗試用音樂、動作、繪畫等手段表現美麗的泡泡。

主題內容:

週一:語言《吹泡泡》(一)週二:健康《大泡泡》

週三:語言《泡泡屋》(脫班)週四:美術《泡泡小精靈》

週五:區域活動

語言:吹泡泡(一)

活動目標:

1、學習完整朗誦兒歌,能將自己對泡泡的想象仿編到兒歌中,感受現象的樂趣。

2、嘗試大膽地用繪畫表現兒歌內容。

活動準備:

1、掛圖32號;《小朋友的書??讓我試一試》。

2、畫紙、油畫棒。

活動過程:

1、分享交流。

你和爸爸媽媽一起吹過泡泡嗎?用什麼器具吹泡泡?泡泡像什麼?

2、出示掛圖,欣賞兒歌,理解兒歌內容。

教師朗誦兒歌。提問:

大泡泡像什麼?小泡泡像什麼?太陽公公出來了,泡泡有什麼變化了?

教師完整朗誦兒歌。

幼兒使用《小朋友的書??讓我試一試》第2頁“吹泡泡”,練習朗誦兒歌。(注意幼兒個別字的發音準確性)

3、看掛圖,仿編兒歌。

提問,引發幼兒想象。

泡泡還像什麼?

將創編的兒歌連起來朗誦幾遍。

鼓勵幼兒用動作表演兒歌。

4、幼兒畫漂亮的泡泡,嘗試用不同色彩的油畫棒畫出大大小小的泡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