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選幼兒園教案模板錦集十篇

精選幼兒園教案模板錦集十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83W 次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着重要的地位。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教案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選幼兒園教案模板錦集十篇

幼兒園教案 篇1

中班繪本教案:《是誰嗯嗯在我的頭上》

活動目標

1、瞭解到動物的“嗯嗯”是不一樣的,學會用語言來表達。

2、感受故事的有趣好玩,體驗閱讀和想象所帶來的樂趣。

3、理解文明習慣,不能隨地嗯嗯,嗯嗯時要顧及要別人。 活動準備: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閱讀書名,引起閱讀興趣。

你看到了什麼?書的題目《是誰嗯嗯在我的頭上》。誰知道嗯嗯是什麼東西?我們一起來看,小鼴鼠的頭上爲什麼會有嗯嗯?

二、師幼共同閱讀圖畫書,瞭解不同的嗯嗯是不一樣的。

1、如果你是小鼴鼠,嗯嗯在你的頭上,你會怎麼想?

2、小朋友都來當小偵探,幫助小鼴鼠查一查到底是誰幹的。

3、根據小鼴鼠提供的線索(馬、兔子、鴿子、狗)進行偵探,你覺得誰最有可能,爲什麼?

4、瞭解不同動物的嗯嗯是不一樣的,學會用語言來表達。

我們一起來問問鴿子,引導幼兒觀察鴿子的嗯嗯是怎樣的,像什麼?(依次類推馬、兔、鴿子、狗)

總結:鴿子的嗯嗯是白色的,馬的嗯嗯是像馬鈴薯一樣大大的,圓圓的,兔子的恩恩是像豆子一樣的,啊呀,沒有一個跟小鼴鼠頭上的嗯嗯是一樣的,小鼴鼠都有點泄氣了。

5、平常誰喜歡在嗯嗯上面飛來飛去?蒼蠅呀,可以請蒼蠅來幫忙。

6、總算找到是誰幹的了,這個時候如果你是小鼴鼠,你會怎麼去做?如果你是小狗,你又會怎麼做呢?

三、聯繫生活,經驗延伸

1、想一想有什麼辦法能讓我們身邊的小動物不到處嗯嗯?

2、這本書真有趣,它讓我們知道了這些動物的嗯嗯是什麼樣的,還讓我們知道嗯嗯要去廁所,小朋友對動物嗯嗯的問題很感興趣,我們可以查圖書,收集資料,詢問爸爸媽媽,然後我們再來討論這個問題好嗎?

中班語言活動《是誰嗯嗯在我的頭上》

活動目標:

1、感受故事的有趣好玩,體驗集體閱讀和想象所帶來的樂趣。

2、通過閱讀,初步理解故事內容,並在與小鼴鼠一起尋找“肇事者”的過程中,初步瞭解不同動物的嗯嗯是不一樣的,感受故事的詼諧、幽默。

活動準備:

《是誰嗯嗯在我的頭上》ppt、動物圖片、動物便便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閱讀封面,引起閱讀興趣。

1、指認封面、書名、作者、譯者、出版社、封底。

幼兒瞭解故事的名字:這個故事有個很奇怪的名字叫《是誰嗯嗯在我的頭上》,小朋友你們知道嗯嗯是什麼意思嗎?

2、觀察封面:你在封面上找到嗯嗯了嗎?在什麼地方?

二、集體閱讀故事

1、第一頁:小鼴鼠的家在什麼地方呢?有一天他從地下鑽出來,心情

是怎麼樣子的?突然發生了什麼事?你覺得小鼴鼠會怎麼樣?

2、第二頁:小鼴鼠的心情是怎麼樣的?你們猜他在說些什麼?大家一

起來學一學小鼴鼠的動作。你覺得這是誰的嗯嗯?(於是小鼴鼠去找“肇事者”去了)

3、第三、四頁:小鼴鼠去找誰了?小鼴鼠對鴿子說:“喂!是不是你

嗯嗯在我頭上?”,“不是我,我的嗯嗯是這樣子的。”請小朋友說說鴿子的嗯嗯是怎麼樣的?(請幼兒分角色來學一學他們的對話)

4、第五、六頁:小鼴鼠又去找誰了?這次他又跟馬先生說了什麼?那馬先生又是怎麼樣跟他說的?請小朋友說說馬先生的嗯嗯是怎麼樣的?(數一數)

5、第七、八頁:小鼴鼠又去找誰了?這次他又跟野兔說了什麼?那野兔又是怎麼樣跟他說的?請小朋友說說野兔的嗯嗯是怎麼樣的?(數一數)

6、第九、十頁:小鼴鼠又去找誰了?這次他又跟山羊說了什麼?那山羊又是怎麼樣跟他說的?請小朋友說說山羊的嗯嗯是怎麼樣的?(數一數)

7、第十一、十二頁:小鼴鼠又去找誰了?這次他又跟奶牛說了

什麼?那奶牛又是怎麼樣跟他說的?請小朋友說說奶牛的嗯嗯是怎麼樣的?

8、第十三、十四頁:小鼴鼠又去找誰了?這次他又跟豬先生說了什麼?那豬先生又是怎麼樣跟他說的?請小朋友說說豬先生的嗯嗯是怎麼樣的?

9、第十五、十六頁:小鼴鼠爲什麼問了一半就不問了?小鼴鼠爲什麼知道蒼蠅能夠幫助它?蒼蠅是怎麼做的?知道這是誰的嗯嗯。這到底是誰的嗯嗯?

10、小鼴鼠和大狗之間會說些什麼?小鼴鼠的嗯嗯是怎麼樣的?

11、小鼴鼠爲什麼鑽到地底下去了?

三、出示動物和動物嗯嗯的圖片,請幼兒將動物與它的嗯嗯對號入座。鞏固各種動物的嗯嗯是什麼樣的。

四、教師完整講述故事,加深幼兒對故事內容的理解,並請幼兒分角色跟讀。

五、結束部分:小動物都有自己的嗯嗯,小朋友有嗯嗯嗎?,你們的嗯嗯是怎麼樣的?(引導討論)

活動目標:

1、感受故事的有趣好玩,體驗集體閱讀和想象所帶來的樂趣。

2、通過閱讀,初步理解故事內容,並在與小鼴鼠一起尋找“肇事者”

的過程中,初步瞭解不同動物的嗯嗯是不一樣的,並一起來學習他

們的對話。

活動準備:

圖書內容的幻燈片、動物和各動物的嗯嗯圖片。

活動過程:

一、閱讀封面,引起閱讀興趣。

1、幼兒瞭解故事的名字:這個故事有個很奇怪的名字叫《是誰嗯 我頭上》,小朋友你們知道嗯嗯是什麼意思嗎?

2、觀察封面:你在封面上找到嗯嗯了嗎?在什麼地方?

二、集體閱讀故事1――6頁

1、第一頁:小鼴鼠的家在什麼地方呢?有一天他從地下鑽出來,心情

是怎麼樣子的?

突然發生了什麼事?你覺得小鼴鼠會怎麼樣?

2、第二頁:小鼴鼠的心情是怎麼樣的?你們猜他在說些什麼?大家一起來學一學小鼴鼠的動作。你覺得這是誰的嗯嗯?(於是小鼴鼠去

幼兒園教案 篇2

Ⅰ活動目標(TeachingAim)

1(a)能聽懂、會說apple,banana,pear.

(b)當看到卡片時幼兒能認讀單詞apple,banana,pear.

2教學難點:apple,banana,pear的正確發音。

Ⅱ活動準備(TeachingAids)

1教具準備:ards,教師自制教具。

2經驗準備: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對水果有所瞭解。

Ⅲ活動過程

Step1Greetings(問候)

教師和孩子相互問候。

T:Hello,Kids.S:Hello,Nancy.

T:Ho:

pear,pear,pearpear,pear,pearanana,banana.

1教師根據《TwoTigers》的調把單詞編成歌

2教師先邊唱邊做動作

3教幼兒唱這首歌

4一起唱

Step7Goodbye(再見)

1師生相互告別

T:Goodbye,Kids.

S:Goodbye,Nancy.

幼兒園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帶孩子們一起感受賞雪、玩雪的快樂。

2、通過觀察,讓幼兒瞭解雪花的特徵。

3、通過折、剪,促進幼兒小肌肉羣的協調發展。

教學重點:

讓幼兒掌握三等分對摺的方法。

教學難點:

幼兒能夠按照所畫圖形剪掉陰影部分。

教學準備

1、情境準備:選擇冬天下雪的天氣。

2、材料準備:放大鏡黑紙片《雪花》圖片白紙若干。

3、經驗準備:有在戶外玩雪的經驗。

教學過程:

一、帶孩子到戶外玩雪感受賞雪、玩雪的快樂。

1、孩子們,現在我們出去玩雪,你們看一看,雪花是什麼顏色的?它一片一片落下來像什麼?

2、雪花落到了什麼地方?是什麼樣子的?(引導幼兒觀察,豐富幼兒詞彙,如:雪花落到了樹枝上,樹枝上掛滿了……,雪花落到了屋頂上、大地上厚厚的像……)

二、觀察雪花。

接一片雪花,讓幼兒感知雪的特徵,觀察雪在手心融化的過程。

1、雪花落在你的手上是什麼感覺?咦,雪怎麼不見了?

2、請用黑紙片接住小雪花,用放大鏡看一看,雪花是什麼樣子的?

幼兒觀察並得出結論。(小雪花有六個花瓣毛絨絨的)

基本部分

三、學剪小雪花。

1、教師出示《雪花》圖片,展示雪花的各種形態。

2、出示白色正方形的紙和剪刀,引起幼兒注意。

3、教師示範剪《雪花》,幼兒認真觀察學習。

交代剪雪花的步驟,折的過程中重點讓幼兒掌握對摺後三等分對摺的方法,摺好後讓幼兒畫上圖後再剪。

4、幼兒剪雪花,教師巡迴指導。

(一)看步驟進行正確的摺疊方法。

(二)幼兒用剪子按圖將虛線部分剪掉。

結束部分:

幼兒將剪好的窗花貼到窗戶上。

幼兒園教案 篇4

尋找父母

要準備一些矇眼睛的布和不同的物品,還有椅子;

讓家長跟孩子拿着一樣的東西,然後蒙着眼睛坐成一個大圓圈,聽着音樂然後繞着圈子行走,如果音樂停下來家長就倒孩子面前讓孩子摸物體,假如摸到的是一樣的,就說明是勝利咯。

兩人三足

準備好一些綁腿的帶子;

爸爸媽媽跟幼兒在一條起跑線上,然後爸爸媽媽將自己跟孩子靠攏的腿用繩子綁在一起,然後一起挪步往目的地走。

大小西瓜

爸爸媽媽跟孩子面對面站好,幼兒老師嘴裏說大西瓜,然後孩子就做出大西瓜的手勢,但是爸爸媽媽這個時候要做出相反的動作,如果做錯了就要淘汰。

喂豆豆

將豆子分成8份,然後每份大概20顆左右,在聽到口令之後,孩子就把豆豆駕到爸爸媽媽的嘴巴里,大概一分鐘的時間,誰夾的豆子多誰就獲勝。

注意的是,孩子必須是使用筷子夾哦,不能夠用手來代替。

這些親子游戲看似簡單,實質上對孩子的幫助是非常大的。在平時,爸爸媽媽不要總是以工作忙爲由,耽誤了陪伴孩子的時間。

幼兒園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在日常的生活中,當孩子們看到“毛毛蟲”的時候總是會表現出好奇、害怕等等各種各樣的反應。然而,絕大多數幼兒並不知道毛毛蟲最終會變成美麗的蝴蝶。於是我們根據活動主題設計了一系列的活動,語言活動《毛毛蟲的故事》就是活動之一。我們試圖通過一個生動的小故事,幫助小班幼兒感知毛毛蟲蛻變成蝴蝶的過程,同時學習正確地使用量詞,使幼兒在一邊遊戲一邊講述的過程中,充分理解故事,體驗參與文學活動的快樂。

活動目標:

1、通過生動有趣的遊戲活動,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2、引導幼兒學說量詞:個、支、片;學說短句:第一天找到了一個紅蘋果、第二天找到了二支黃香蕉、第三天找到了三片綠樹葉。

3、初步培養幼兒對文學活動的興趣,樂於參加文學活動,並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幼兒操作材料人手一份:蘋果一個、香蕉二支、樹葉三片(佈置成蘋果園、香蕉園、小樹林的場景),紗巾一條。

2、幼兒已看過毛毛蟲和蝴蝶的圖片,瞭解一些簡單的知識。

3、錄音機、音樂磁帶。

4、自制故事圖書。

活動過程:

一、律動“毛毛蟲熱身操”,激發興趣。

師:“毛毛蟲們,跟着姐姐到草地上去玩好嗎?”,“讓毛毛蟲們和姐姐一起來跳個舞吧”。

(師、幼隨音樂一起做“毛毛蟲熱身操”。)

二、遊戲“毛毛蟲的故事”,幫助理解。

師:“毛毛蟲的肚子餓了,讓我們一起去找吃的東西吧。”

(教師引導幼兒根據情境進行遊戲,邊活動邊講述,提示幼兒正確使用量詞:個、

支、片)。

不錯的1、第一天,毛毛蟲們和姐姐一起來到蘋果園裏,每條毛毛蟲吃一個蘋果。

(幼兒隨老師一起爬到“蘋果園”,將一個蘋果摘下貼在自己的肚子上,一邊做一邊

說:“我找到了一個紅蘋果,啊唔啊唔吃掉了。”)

2、第二天,毛毛蟲們和姐姐一起來到香蕉園裏,每條毛毛蟲吃兩支香蕉。

(幼兒隨老師一起爬到“香蕉園”,將二支香蕉摘下貼在自己的肚子上,一邊做一邊

說:“我找到了二支黃香蕉,啊唔啊唔吃掉了。”)

3、第三天,毛毛蟲們和姐姐一起來到小樹林裏,每條毛毛吃三片小樹葉。

(幼兒隨老師一起爬到“小樹林”,將三片摘下貼在自己的肚子上,一邊做一邊

說:“我找到了三片綠樹葉,啊唔啊唔吃掉了。”)

三、結合遊戲經驗,大膽講述故事。

1、師:“毛毛蟲們你們吃飽了嗎?能告訴大家這三天你吃了些什麼嗎?”

(引導幼兒自由地進行交流。請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進行講述。)

2、(出示自制的圖書)師:“姐姐編了一個故事,名字就叫《毛毛蟲的故事》,寶寶

們想不想聽呀?”

(引導幼兒邊看圖書畫面邊完整地聽故事,在故事的結尾部分之前插進提問:毛毛

蟲們你們吃飽了會怎麼樣呢?將來會變成什麼呀?)

3、師、幼一起完整地講述故事。

四、模仿毛毛蟲變蝴蝶,增添情趣。

1、師:“毛毛蟲們,你們累嗎?讓我們休息吧!”

(幼兒自己將絲巾披在身上變成蛹,然後聽音樂慢慢變成蝴蝶飛起來。)

2、師:“蝴蝶們讓我們一起到外面去做遊戲吧!”

(師生聽音樂做蝴蝶飛出活動室。)

幼兒園教案 篇6

一、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知道運動能讓自己暖和。

2、做個不怕冷、勇敢的孩子。

二、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故事磁帶。

2、音樂"兔子舞"。

三、活動過程:

(一)設置懸念。

1、師:"現在是什麼季節?"

2、師:"冬天天氣怎麼樣啊?"

3、師:"冬季是一年裏最冷的季節,呼呼的北風吹着,河裏結冰了,還會下大雪呢!那這麼冷的天氣,你有什麼辦法讓自己不冷呢?"(引導幼兒說出各種取暖方法)

4、師:"小朋友有這麼多的好辦法,真不錯。可是小白兔呢?它怕冷嗎?但是我聽說她姥姥家有件不怕冷的大衣,穿在身上可暖和了,還冒汗呢?小朋友你們猜猜這不怕冷的大衣是什麼樣的大衣呢?(幼兒回答)你們想得都很棒,讓我們來聽聽故事裏怎麼說的,和你們想的一樣嗎?

(二)理解故事。

1、出示掛圖,師分段講述故事。

2、提問,理解故事。

(1)小白兔爲什麼不肯起牀?

(2)媽媽說姥姥有什麼東西要送給小白兔?

(3)小白兔去姥姥家時穿得什麼衣服?

(3)小白兔是怎麼去姥姥家的?

(4)小白兔怎麼會這麼熱的呀?

(5)小白兔拿到不怕冷的大衣嗎?

(6)不怕冷的大衣是什麼?

3、小結:原來運動會使身體暖和,在冬天,我們要多做運動,這樣就不怕冷了。我們小朋友平時要做個不怕冷,勇敢地好孩子,對吧!再冷的天我們也不要怕,早早起牀,多做運動,這樣我們也會有一件不怕冷的大衣哦!

4、再次完整地欣賞故事。

(三)結束部分。

師:你們知道嗎?故事裏的小兔來到了我們中二班了,出示小兔布偶:小朋友們好!我以前特別怕冷,喜歡睡懶覺,現在我可愛運動了,每天都能早早起牀鍛鍊身體,你們平時愛運動嗎?(幼兒回答)。小兔:你們都很棒,和我一樣是個不怕冷.愛運動的好孩子!那我們一起出去做運動吧!(播放"兔子舞"音樂)幼兒隨音樂出活動室。

活動反思:

冬天來了,天氣越來越冷了,孩子們總喜歡粘在暖暖的被窩裏遲遲的不肯起牀,寧願呆在室內而不願去室外活動。本活動目的在於通過故事,瞭解運動能讓人暖和,從而產生不怕冷的意念,瞭解不怕冷的方法,鍛鍊和培養不怕冷的意志,努力爭取做一個勇敢的好孩子。我先是設置了懸念,讓幼兒帶着好奇心去聽故事,加上我利用了豐富的肢體語言,孩子們聽得很認真。對於我提出的問題,他們基本上都能輕而易舉地回答出來,但當我問到"什麼是不怕冷的大衣啊?"孩子的回答是"棉襖",一連問了幾個,答案都差不多。這時我意識到了,也許對於中班的孩子這個問題確實有點深奧,孩子可能理解不過來。於是我適時地進行了啓發,通過做出各種動作舉出了孩子們平時喜歡的活動,並讓他們一起做,談談感受(身體變暖了)。然後總結出這些活動都可以稱爲運動,所以讓他們理解"不怕冷的大衣"其實就是運動已經很容易了。尤其結尾處小兔布偶出現時更將整個活動推向了高潮,隨着"兔子舞"的音樂,孩子們跳得可高興啦!總的.來說,這節活動實施效果還是不錯的。通過這次活動,孩子們變得愛運動了,而且早晨也沒有小朋友遲到了!

活動目標:

1、能仔細傾聽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節。

2、知道故事中不怕冷的祕密是多運動。

3、能積極主動地說出自己對冬季防寒的見解。

活動準備:

1、故事《不怕冷的大衣》的掛圖,磁帶。

2、《兔子舞》音樂,小兔頭飾一個。

活動過程:

一、用問題導入課題。

教師提問:"現在是什麼季節?天氣怎麼樣?在這麼冷的季節裏,你有什麼方法讓自己不冷呢?

請幼兒回答自己知道的方法。

教師:"今天我給大家講一個故事,請大家聽聽故事裏的小白兔是怎樣的呢。"

二、教師出示掛圖講故事,幼兒認真傾聽。

三、提問故事的名字叫什麼?小白兔爲什麼不起牀?兔媽媽說姥姥有個什麼東西要送給小白兔?小白兔聽了這麼做的?它是怎麼去姥姥家的?到姥姥家後小白兔拿到了不怕冷的大衣了嗎?不怕冷的大衣是什麼?小白兔來到姥姥家後還需要不怕冷的大衣嗎?爲什麼?

四、讓幼兒帶着問題再次完整地傾聽故事,鼓勵幼兒積極回答問題。

五、小結:原來運動會使身體暖和,在冬天,我們要多做運動,這樣就不怕冷了。我們小朋友在再冷的天氣也要早早起牀,多做運動,這樣我們也會有一件不怕冷的大衣哦!

六、活動延伸:讓幼兒在戶外活動中體會"不怕冷的大衣"。

師:"小朋友們,故事中的小兔今天來到我們班了(請一個幼兒戴小兔頭飾出場)。""小朋友們好!我以前喜歡睡懶覺,在冬天特別怕冷,現在我可喜歡運動了,我每天都能早早起牀鍛鍊身體了,小朋友們,你們平時愛運動嗎?"(幼兒回答)。

小兔:"你們都很棒,都是愛運動的好孩子,現在我們一起出去運動,好嗎?"播放《兔子舞》音樂,幼兒隨小兔去戶外活動。

教學反思:

在《不怕冷的大衣》這一活動中,我先啓發幼兒自己想想冬季取暖的方法,再通過講故事讓幼兒瞭解故事內容,從故事中知道運動能讓自己身體暖和起來,讓幼兒在寒冷的冬季要經常去戶外運動,不怕寒冷。本節活動的延伸我是通過讓一個幼兒扮演故事中的小白兔來到我班帶孩子們一起去戶外活動的情境表演,讓孩子切身體會到運動能使自己的身體暖和起來,對於那些站在那裏冷得縮手縮腳的孩子,在我的鼓勵和引導後,也能慢慢地參與到活動中去,讓他們體驗到運動的好處與樂趣,知道了只要有毅力,運動就能戰勝寒冷,自己常運動也會有一件"不怕冷的大衣"。

這一活動效果很好。唯一遺憾的是天沒下雪,要是能在雪天裏讓幼兒體驗"不怕冷的大衣"那就更好了。

小百科:約1730年,歐洲上層社會出現男式大衣。其款式一般在腰部橫向剪接,腰圍合體,當時稱禮服大衣或長大衣。19世紀20年代,大衣成爲日常生活服裝,衣長至膝蓋略下,大翻領,收腰式,襟式有單排紐、雙排紐。約1860年,大衣長度又變爲齊膝,腰部無接縫,翻領縮小,衣領綴以絲絨或毛皮,以貼袋爲主,多用粗呢面料製作。女式大衣約於19世紀末出現,是在女式羊毛長外衣的基礎上發展而成,衣身較長,大翻領,收腰式,大多以天鵝絨作面料。西式大衣約在19世紀中期與西裝同時傳入中國。

幼兒園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關注自然現象,培養好奇心和探索欲。

2、積極參與談話交流,能語句完整的表述意見。

3、理解雨的形成過程,知道安全的避雨方式。

活動準備

1、音樂:小雨小雨別下了

2、避雨的圖片。

3、動畫摺紙:彩色的雨滴

活動過程

一、聲音引入主題

1.教師:小朋友,你們聽,這是什麼聲音?(下雨)是下的大雨還是小雨?分別播放大雨、小雨的聲音。

2.欣賞歌曲《小雨小雨別下了》

二、瞭解雨的形成好作用

1、演示課件,雨水怎樣形成的。

(1)你知道雨水是怎樣形成的嗎?

(集體討論)

小結:空氣中含有水蒸氣,水蒸氣不斷受熱升到空中,聚集在雲朵裏,水蒸氣越積越多,水滴就會降下來,也就是下雨了。

2、談話:雨水的作用。

(1)雨水對動物有什麼好處?

(2)雨水對植物有什麼好處?

(3)雨水對人類有什麼好處? (集體討論)

小結:雨水可以使種子發芽、促進植物生長。雨水可以匯成小河和湖泊使動物們喝上水。雨水可以淨化空氣,給人們帶來舒適的環境,地球上所有有生命的物種都離不開它。

3、學習安全的避雨方法。

(1)下雨後,應該怎樣採取正確的方法避雨呢?

(幼兒互說)

(2)小結:在春夏秋三個季節下雨的時候會電閃雷鳴,人們不能站在大樹下避雨,因爲樹被雨水淋溼後會傳電,會引來雷電,很危險。下雨的時候不能站在戶外打手機,因爲這樣會引雷電擊身,很危險。最好的方法在商場內避雨。

三、摺紙:彩色的雨滴

引導幼兒觀看動畫學習摺紙“雨滴”,鞏固所學知識。

幼兒園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通過多感官參與,幫助幼兒理解喜怒哀樂時,眉、眼、鼻嘴的特徵變化,初步掌握人物面部表情變化規律。

2.學習運用線條、色彩和形狀,初步繪畫出人物生動而豐富的表情。

3.鼓勵幼兒細緻觀察,激發其對人物畫的繪畫興趣。

4.能理解底色,會注意底色和紋樣之間的冷暖對比。

5.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束後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成良好習慣。

教學準備:

1.幼兒用具準備:繪畫紙、彩筆、五官操作教具、小鏡子。

2.教師教具準備:音樂、展臺。

教學過程:

1. 師生共同演唱歌曲《表情歌》,在遊戲情景中體驗高興、害怕、生氣等情緒。

2. 出示表情拼圖,請幼兒根據需求,自由選擇不同大小、顏色、形狀的臉型和五官造型來進行拼擺。

3. 交流小結:你拼擺出的"臉兒"是什麼樣的表情,照着小鏡子學一下。

4. 提問:這樣的表情說明他心裏怎麼樣,到底發生什麼事情了?幼兒回答:皺眉的表情說明他不開心,他一定是找不到自己的玩具了;哈哈大笑的表情說明他非常開心……

5. 教師小結:我們的心裏藏着一間小房子,當你不開心時,小房子裏就會黑黑的,塞滿了東西,感覺悶悶的堵堵的。如果這樣下去時間一長,人就會生病。所以,我們一定要想辦法,像出去走一走、聽聽音樂、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和好朋友在一起等,讓小房子打開窗,投進陽光,真正讓自己快樂起來。

6. 提供繪畫材料,請幼兒自由繪畫有趣的臉。(教師提出繪畫要求:幼兒邊照鏡子邊做出各種表情,啓發其認真觀察眉、眼、鼻、嘴的特徵變化,並主動嘗試繪畫創作。)

7. 幼兒間講述自己的美術作品,遊戲:學一學(模仿好朋友畫紙上的面部表情)。

8. 自然下課。

活動延伸:

1. 親子繪畫活動:微笑的媽媽,打呼嚕的老爸。

2. 幼兒園季節課程:小樹葉的表情。

3. 結合日常生活,啓發幼兒善於觀察,會簡單的自我排解煩惱和幫助好朋友疏通不良情緒。

4. 在區角遊戲區投放操作材料,提供繼續深入、持久地探究人物面部表情變化的規律。

5. 名畫欣賞:達芬奇《蒙娜麗莎》,畢加索《夢》,蒙克《吶喊》等。

幼兒園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喜歡聽故事,感受故事的幽默,知道故事名稱。

2、願意用普通話說出自己聽到的故事內容。

活動準備:

掛圖、一隻手套

活動過程:

1、 教師出示一隻手套。

“今天,我給小朋友帶了一件小禮物,你們想不想看啊?”

“哦,這是什麼?(手套)手套應該戴在哪兒?(手上)”

“可是森林裏有兩個小動物卻不知道手套是怎麼戴的。你們想不想聽有聽他們的故事?”

2、教師結合掛圖講述故事《一隻手套》。(大灰狼撿到了……這到底是什麼?)

提問:(1)故事的名字叫什麼?

(2)故事裏聽到了誰、看到了誰?

(3)他們撿到了什麼東西?

大灰狼和小花狗把手套當成了什麼、戴在什麼地方呢。我們再聽一邊。

3、體態、神情再次講述故事(大灰狼撿到了……這到底是什麼?)

提問:

(1)“大灰狼把手套當成了什麼?”請幼兒學一學大灰狼腳上穿手套走路的樣子。(活動中問一問托兒“這樣走路方便嗎?”會說“這樣走路太不方便了”)

(2)“小花狗把手套當成了什麼?”請幼兒學一學小花狗頭

上戴上手套的樣子。(活動中會說“手套直往下掉”)

4、教師:“真有意思,手套是戴在哪兒的?(手套是戴在手上的)書上的寶寶是怎麼告訴大灰狼、小花狗的呀,我們學寶寶那樣大家一起大聲地告訴大灰狼和小花狗‘大灰狼、小花狗手套是戴在手上的’。”

5、今天,大灰狼和小花狗真要謝謝託班的寶寶了,你們讓他們知道手套是戴在手上的,這樣大灰狼和小花狗就可以戴着手套暖和和的過冬了。

幼兒園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在欣賞活動中,引導幼兒感受臉譜藝術的美,激發創作興趣。

2、嘗試用線條、色彩對稱的方法誇大表現臉譜特徵。

活動準備:

幼兒人手一張畫好臉部輪廓的紙,彩色筆,教學掛圖。

活動過程:

(一)觀察討論導入:你們知道以前的臉譜可以分幾種?(4種)哪4種?(黑臉、白臉、紅臉、藍臉)臉譜是一種神奇的化妝,你們知道臉譜是什麼時候化的妝?(唱京劇的時候)

討論:

1、臉譜非常的漂亮,一些大畫家把它做成藝術品掛在家裏,所以現在的臉譜有非常多的顏色。今天老師也帶來了一些,你們根據它的顏色給臉譜取個名字。

2、師逐一出示紅臉、藍臉、綠臉、黃臉。臉譜是一種化在臉上的妝,我們來找一找臉譜與臉哪些地方是一樣的。(左右對稱,都有眼睛、嘴巴、鼻子、眉毛)哪些地方不一樣(顏色不一樣,臉分成幾個塊面,五官有了變化)。幼兒討論顏色如何變,五官有些什麼變化,臉上的塊面是如何分的,爲什麼要這樣分?)

(二)聯想創作

今天我們一起來當藝術家,設計一張漂亮的臉譜。

提示:

1、心裏先想好,今天你要畫一張什麼顏色的臉。

2、化妝的時候要仔仔細細,千萬不要把臉畫得兩邊兩樣。

3、臉譜上還有許多彎彎的線,什麼地方要塗眼影,什麼地方要塗胭脂要告訴大家。

4、你的五官變了沒有,變成了什麼?(相互欣賞幼兒作品,促進生生互動)

5、顏色要有深有淺,找一找誰是大藝術家。

(三)引導、講評

將每個幼兒的作品貼於黑板上大家一起欣賞。教師隨機抽取幼兒作品,請幼兒介紹你畫的是什麼臉,請其他幼兒說說同不同意,爲什麼同意,爲什麼不同意?(從主要顏色上進行講評)

活動延伸:回家與爸爸媽媽找找生活中對稱的物品並做好記錄帶來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