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小班科學幼兒園教案

小班科學幼兒園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9W 次

作爲一名爲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小班科學幼兒園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班科學幼兒園教案

小班科學幼兒園教案1

設計意圖:

"搭橋"這一小班集體活動取材簡單,只需若干把大小一樣的小椅子,既便於準備,也使活動充滿趣味、貼近生活。

活動開始,教師可出示小椅子並引出話題。接着,引導幼兒用小椅子搭出小橋。在活動的主體部分,可讓幼兒在觀察與比較中找出最長和最短的"橋",並嘗試進行排序。在最後環節,可將一座"橋"的外形稍作改變,引導幼兒比較長短。

在活動中,教師可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引導幼兒使用直接比較、兩兩比較的方法,併爲幼兒梳理比較的方法。另外,還可融合點數的內容,用椅子數量的多與少來幫助幼兒判定比較的結果。

在活動中,教師可抓住"量的比較"的核心經驗,儘可能爲幼兒提供比較的機會。例如,在第一環節中比比幼兒的椅子和教師的椅子,在第二環節中比比靠近的兩座"橋",在第三環節中比比彎曲的"橋"和筆直的"橋",讓幼兒在遊戲情境中始終用比較的方法解決問題。另外,教師還可關注幼兒在表達長短時的動作和語言,支持並引導他們運用多種感官進行表達,比如用手比劃等。

爲了便於幼兒觀察和比較,也爲了體現活動的科學陛,在幼兒首次搭橋後,教師需利用遊戲情境引導幼兒將小椅子靠在一起,爲之後的活動環節做好準備。考慮到幼兒的點數能力,椅子的總量宜控制在20把左右(不超過30把)。

目標

1、在操作中比較物體的長短,感知長短的變化。

2、感受生活中數數的作用,體驗遊戲的樂趣。

準備:

1、材料準備:椅子若干把,1~10的數字卡片。

2、經驗準備:理解"長"與"短"的含義,能表述對應的現象

過程:

一、引出話題,並簡單比較大小

1、出示一把小椅子並引出話題。

提問:這是什麼?(椅子。)活動室裏還有這樣的椅子嗎?你能用手指一指嗎?

2、讓幼兒比比椅子的大小。

提問:除了你們坐的小椅子,活動室裏還有什麼樣的椅子呢?和你們的小椅子相比,老師的椅子個兒怎麼樣?

小結:活動室裏有很多椅子。這些是小朋友的椅子,個兒小,這把是老師的椅子,個兒大。

二、開展搭橋遊戲,嘗試比較長短

(一)幼兒嘗試搭橋

1、引出搭橋的遊戲。

提問:你們見過橋嗎?是什麼樣的?椅子能搭橋嗎?怎麼搭呢?

小結:把小椅子一把一把連起來,就像一座小橋。

2、引導幼兒說說搭橋的方法。

教師請個別幼兒嘗試用小椅子搭座橋,請其他幼兒看看搭的這座橋是否牢固。(可請個別幼兒上"橋"走走。)

提問:誰願意來"橋"上走一走?這座"橋"牢固嗎?怎樣把它變得更牢固?

小結:每一把椅子就像一塊木板,靠得越近,小"橋"就搭得越牢。

3、介紹遊戲的方法,並鼓勵幼兒搭一座牢固的"橋"。

教師請幼兒用活動室裏的小椅子在空的地方搭一座橋,椅子用完爲止。讓幼兒注意把小橋造得牢固些。

4、讓幼兒進行搭橋的遊戲。

在幼兒搭"橋"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協助幼兒將椅子靠近。在幼兒搭好"橋"後,教師可以鼓勵幼兒上"橋"走走,感覺一下是否牢固。

(二)觀察並比較"橋"的長短

1、讓幼兒比比、說說小"橋"的長短。

教師引導幼兒觀察,說說小"橋"的長短。(教師可根據幼兒搭橋的結果選擇最明顯的一種情形進行提問。)

提問:你覺得哪座小"橋"最長?你怎麼知道的?

提問:哪座"橋"是最短的?你怎麼知道的?

小結:我們的眼睛本領很大,能一下子看出這座"橋"最長,那座"橋"最短。

2、讓幼兒比比相鄰的"橋"。

提問:還有哪座"橋"也是長長的?這兩座"橋"中到底哪座更長?能比一比嗎?有什麼好方法?爲什麼要數椅子?如果椅子多,表示"橋"怎麼樣?

小結:用大小一樣的椅子搭橋,椅子用得越多,"橋"就越長。

3、讓幼兒根據長短將"橋"排序。

提問:我們一共搭了幾座"橋"?如果請你給這些"橋"排排隊,你覺得哪座"橋"最長,哪座"橋"可以排在第二呢?(教師請個別幼兒點數椅子,讓其他幼兒進行唱數。教師用數字卡片表示椅子的數量,並貼在第一張椅子上。)

提問:這兩座"橋"中哪座長一點?

小結:原來我們用數數的方法也能出出長短。

提問:還有其他比較方法嗎?

小結:將兩座"橋"靠近,橋頭對齊,就能看出誰更長、誰更短。

三、嘗試將短橋變成長橋,感知長短的變化

1、讓幼兒嘗試將兩座短"橋"變成一座長"橋"。

教師指着短的兩座"橋",提問:這兩座"橋"和別的比,都是短短的,有什麼辦法可以把它們變長呢?(將兩座短"橋"合併。)

在幼兒搬椅子合併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幼兒觀察椅子數量的變化,提問:搭這座橋的椅子和剛纔比,是多了還是少了?那長短有什麼變化呢?

小結:把原來長的拿掉一點,就會變短。給原來短的再添上一些,就會變長。

2、請幼兒搭更長的"橋"。

提問:還想不想再搭一次"橋"?想搭更長的"橋"還是更短的"橋"?你覺得可以用什麼辦法把"橋"變得彳艮長?

(幼兒開始操作,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將椅子全部連接起來,成爲一座"橋"。)

3、讓幼兒感知新"橋"有多長。

請幼兒觀察新"橋",提問:你覺得這座"橋"看起來怎麼樣?它是最長的"橋"嗎?這座"橋"用了幾把椅子呢?(教師用數字卡片表示椅子的數量,並貼在第一把椅子上。)

小結:我們把所有小椅子都連了起來,搭了一座最長的"橋"。

提問:我們的這座"橋"是什麼樣子的(是直直的,還是彎彎的)?

提問:如果我把這座"橋"變個樣子,它會怎麼樣呢?是變長了、變短了還是一樣長呢?(教師可視當時情況改變"橋"的形狀,如直的改成彎的,彎的改成直的。)

提問:你覺得這座"橋"現在怎麼樣了?和剛纔的"橋"一樣長嗎?爲什麼?

4、請幼兒有序地在"橋"上行走、遊戲。

想不想走走這座長長的新"橋"?讓我們從這裏出發,一個接着一個過"橋"吧

小班科學幼兒園教案2

目標:

瞭解螞蟻的生活習性。

 準備:

1、餅乾屑、糖、調味品、飯粒等

2、記錄用的紙、筆、

3、螞蟻的課件、黑紙、瓶

過程:

一、投放各種物品,吸引螞蟻。

到屋外投放各種物品,吸引螞蟻。

二、觀察螞蟻的動態並記錄

1、觀察什麼地方螞蟻最多?螞蟻在幹什麼?

2、記錄各自的發現。

三、交流各自的發現。

1、交流各自發現螞蟻的情形。

2、討論螞蟻各自有沒有家,他們會把找到的食物怎樣搬運?他們怎樣通知朋友?

三、觀看課件後瞭解,瞭解螞蟻的生活習性。

四、延伸活動:小實驗“螞蟻造家”。

將幾隻螞蟻放在裝土的瓶子中,先觀察瓶中的土是怎樣的?然後用黑紙將瓶包住,數天後觀察土裏的變化?

小班科學幼兒園教案3

一、活動目標

1、認識南瓜並觀察南瓜的構成。

2、運用南瓜子進行美工創作。

3、嘗試集體共同創作大畫。

二、活動準備

1、兒歌:《南瓜黃》。

2、南瓜、剝子器、南瓜子、小元宵、糖、白膠、深色圖畫紙。

三、活動過程

1、教唱兒歌《南瓜黃》。

2、問幼兒誰吃過南瓜。

3、出示從市場買的南瓜。切開南瓜,讓幼兒看看南瓜是什麼樣子的,並觀察南瓜裏面有什麼。(瓜瓤、瓜子)。

4、將南瓜洗乾淨,讓幼兒看看生南瓜子與熟南瓜子有什麼不同;吃吃看,味道有什麼不同。

5、教師與幼兒共同運用南瓜子在深色的紙上粘貼作畫。

四、延伸活動

1、將南瓜切成小塊、加糖、加小元宵,做成南瓜元宵湯作爲幼兒的點心。

2、給幼兒講述與南瓜有關的故事,如《灰姑娘》。

五、日常活動

六、區角活動

七、資源鏈接

兒歌:南瓜黃

花樹花,

花樹底下結南瓜。

南瓜黃,

好像滿地小太陽。

小班科學幼兒園教案4

活動目標

1、探究發現不同顏色的材料擋在手電筒前面可以透出不同顏色的光。

2、願意用語言表達自己的發現,體驗發現的樂趣。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已瞭解手電筒的功能,懂得手電筒開關的方法。

物質準備:手電筒每人1支,紅、黃、藍、綠色膠片紙,彩色塑料盒、彩色水瓶若干,音樂1首。

活動重難點

發現不同顏色的材料放在手電筒前面可以透出不同顏色的光。

活動過程

1、遊戲導入,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

(1)教師以談話的方式尋求小朋友的幫助

教師:今天小愛老師給小朋友們表演一個節目,想請小朋友們來幫忙,做小小燈光師,在老師白色的裙子上打出亮亮的光,你們願意幫助我嗎?

(2)幼兒討論:什麼可以發出亮亮的光

教師:你們知道什麼可以發出亮亮的光嗎?

幼兒:太陽。

幼兒:燈。

幼兒:手電筒。

幼兒:星星、月亮。

教師小結:你們知道的真多,這麼多的東西都能發出亮亮的光。今天小愛老師就請來了一位會發光的朋友和我們做遊戲,它的名字叫手電筒。

(3)和手電筒朋友做遊戲

介紹手電筒的開關位置及應注意的安全問題。

教師:這個手電筒前面有一個大眼睛,後面有一個圓圓的按鈕,使勁一按,大眼睛就能發出亮亮的光了。但是,手電筒打開後要注意安全,不要用手電筒照到自己和別人的眼睛。小手電藏在小朋友的椅子下面,請小朋友拿出來試一試吧。

幼兒自由嘗試。

教師小結:小朋友的小手真能幹,小手電的大眼睛都發出亮亮的光了。

(4)師幼互動表演《小星星》

幼兒初步嘗試用手電筒的燈光和老師做遊戲。

教師:請小朋友帶着你的小手電朋友,走到老師的身邊,可以自由地站成一個大圓圈,在老師的白裙子上照一照,看看有沒有亮亮的光。還可以讓你的燈光在老師的白裙子上跳起舞,往上跳一跳,往下跳一跳,還可以轉一轉,跳個圓圈舞。一會兒老師就要給小朋友們跳舞,屋子裏的燈會關掉,可能會有點黑,小朋友們不要害怕。讓我們自己來做小小燈光師,好嗎?

師幼互動表演遊戲:《小星星》。(關閉室內的燈光,使屋子變暗)

教師聽音樂跳舞,幼兒用手電筒的燈光自由照在老師的裙子上,可以隨音樂自由擺動。音樂結束後,請小朋友回座位,引導幼兒把小手電筒的大眼睛(光)關掉,放在腿上,用手給它蓋個被子休息一下。

教師小結:手電筒的光在老師的裙子上真亮,而且小朋友都能保護自己和別人,沒有照到眼睛裏,你們真棒,謝謝你們。

2、幼兒自主探究讓手電筒發出不同顏色的光

(1)介紹投放材料和方法

教師:想一想,小手電能不能發出彩色的光呢?今天小愛老師爲小朋友們準備了很多帶顏色的寶貝,它們放在桌子上,請你選一個顏色寶貝放在手電筒的大眼睛前面試試看,看看你有什麼新發現。

(2)幼兒自主嘗試,教師指導

教師觀察幼兒的探究過程,結合幼兒的發現進行指導。

教師:你發現什麼顏色的光了?

幼兒:我發現紅色的光了。

幼兒:我發現藍色的光了。

教師小結:你們都發現漂亮的彩色光了,真漂亮啊。請小朋友帶着一個你喜歡的顏色寶貝,回到座位。

(3)交流分享自己的發現,幫助幼兒梳理新經驗

教師:誰願意跟大家說一說你發現什麼了?

幼兒:我發現綠色的光了。

教師:你用什麼顏色寶貝,發出綠色的光了?

幼兒:我用綠色的寶貝發出的。

教師:哦,用綠色的寶貝放在大眼睛上就發出了綠色的光,真漂亮。

幼兒依次帶着自己的顏色寶貝分享自己的發現。

教師小結:原來,用什麼顏色的寶貝擋在手電筒的大眼睛前面,就能照出什麼顏色的光,真神奇!

(4)幼兒再次自主嘗試

教師:請小朋友們再次嘗試和其他的顏色寶貝玩一玩,驗證其中的祕密。

鼓勵幼兒多嘗試幾種顏色。

教師小結:我看到了紅色的光、綠色的光、還有藍色的光,好多好多有顏色的光,漂亮極了。

3、師幼互動表演《小星星》

請小朋友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寶貝,再次爲老師的表演照出彩色的光。

活動延伸

回家後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玩手電筒的遊戲,找一找在我們生活中還有哪些有顏色的物品,試試看,透過它們,手電筒能不能照出彩色的光。

小班科學幼兒園教案5

活動目標:

1、感受襪子的不同用途和特徵,逐步形成“雙”的概念。

2、大膽表達自己生活中的經驗,常試自己整理襪子。

3、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4、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在活動中大膽創造並分享與同伴合作成功的體驗。

活動準備:

各色襪子若干、小箱子數個。

活動過程:

1、出示盒子,猜測,導入課題。裏面有什麼?爲什麼?

2、觀察、觸摸、聽聲,感知襪子的外部特徵。

3、感受襪子的不同用途。

4、通過對比,逐步形成“雙”的概念,並且知道襪子要大小匹配。

5、以情境引導幼兒整理襪子。

6、延伸活動:洗襪子。

活動反思:

襪子是我們小朋友最親近的“好朋友”,幼兒對它非常熟悉。襪子是孩子很熟悉的生活物品,充滿了豐富的藝術美感,又易於孩子觀察、體驗、創作和欣賞,所以非常適合小班幼兒。

小班科學幼兒園教案6

  活動目標:

運用各種感官知“1”和“許多”,體驗“許多”可以分成一個一個,一個一個合起來是許多。

  活動準備: 水果籃裏有很多的蘋果、桃子等各種夏天的水果,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感知“1”和“許多”。

幼兒每人從水果籃子裏拿一個水果。

——“你們手裏有幾個水果?”

請幼兒把水果放到各個小籃裏。

——“現在小籃子裏有幾個水果?”

2、根據要求裝水果:

在已經裝了“1”個水果的籃子裏,在選擇“許多”不一樣的水果。

在已經裝了“許多”個水果的籃子裏,在選擇“1”不一樣的水果。

在空籃子裏裝上一種“1”個和另一種“許多”的水果。

3、“賣水果”遊戲:

教師設水果攤,幼兒做顧客。

幼兒遊戲若干次。

小班科學幼兒園教案7

目標:

1、對觀察冰塊有興趣。

2、樂於將自己的發現告訴大家。

準備:

有太陽的冬天,一處有冰塊的地方、粉筆

過程:

一、觀察冰塊

1、冰是什麼顏色的?

2、鼓勵幼兒用手摸摸冰塊,說說有什麼感覺。

3、怎樣纔能有冰塊?

4、小結:冰是冷冷的、滑滑的。很冷的天,水會結成冰的。

二、尋找有冰的地方

1、請幼兒將有冰的地方告訴大家。

2、請幼兒運冰塊。每人拿一塊冰塊在陽光的空地上。

3、請幼兒觀察陽光下的冰塊,冰變成了什麼?

三、欣賞冰畫

1、請幼兒看看場地上的冰塊化成了什麼?

2、有粉筆將冰融化的地方勾出輪廓,請幼兒說說像什麼?

小班科學幼兒園教案8

活動目標

1.通過遊戲,瞭解哪些動物是冬眠的。

2.嘗試在遊戲中說說英語,體驗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幻燈片-冬眠的動物

2.趣味練習:給冬眠的動物寫封信

趣味練習

趣味練習

活動過程

一、說說冬眠的小動物

請幼兒說說,知道有哪些小動物是冬眠的。

二、觀看幻燈片,師生討論。

討論幻燈片中的小動物是否冬眠。

(其中有爭議的地方可讓幼兒在“小問號”內記錄。)

三、遊戲:Wake up!冬眠的動物醒來啦!

1.玩法

幼兒對紙袋裏的小動物說些有關春天的話,然後把冬眠的小動物拉出來。

2.玩法

幼兒做冬眠的小動物,教師做叫醒小動物的人。

聽到“冬天來了,許多小動物開始冬眠啦!”幼兒做睡覺狀。

聽到“春天來了,冬眠的動物醒來了。

小青蛙,Wake up!Wake up!”小青蛙就做醒過來的樣子。

然後再去把其它冬眠的動物叫醒。直至所有的小動物都醒過來。

規則:冬眠的動物聽到“wake up!wake up!”纔可醒來。

叫醒小動物的人要說一些有關春天的話。

四、給冬眠的動物寫封信

冬眠的小動物醒來了,小朋友想對它們說些什麼話呢,寫下來吧。

小班科學幼兒園教案9

[設計意圖]

春夏季是易發病的季節,也是容易感染細菌的季節。針對這種情況,如何因勢利導讓幼兒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是十分必要的。特別是今年,出現了手足口疾病,而且情況非常嚴重,如何對幼兒進行愛清潔,講衛生,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對防範疾病,加強自我保護意識,就顯得十分重要。針對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們開展了一系列愛清潔的活動,如:有趣的肥皂、洗手、漱口等活動。《有趣的肥皂》這節活動是通過讓幼兒玩一玩、摸一摸、做一做等方法,讓幼兒瞭解肥皂的外形特徵及它的用途,並瞭解洗手的重要性和正確洗手的方法。在活動中培養了幼兒的觀察力、語言表達力及實際操作能力,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建立良好的的衛生保健常識,促進幼兒身心和諧健康的發展。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用肥皂洗手的良好衛生習慣。

2、通過幼兒的自主探索活動,使幼兒知道肥皂的外形特徵及用途。

[活動準備]

各式各樣的肥皂及肥皂盒若干;各種舊玩具、舊手絹等;吹泡泡玩具瓶(與幼兒人數相等);“我愛洗澡”音樂及磁帶、錄音機;盛玩具的小筐若干;乾淨毛巾(與幼兒人數相等)、盛水的大水盆六個,小方布一塊,剪好的小紅星若干。

[活動過程]

1、《我愛洗澡》音樂,老師與幼兒做動作進入活動室。

(1)老師吹泡泡引起幼兒興趣。

(2)出示肥皂並請幼兒描述。(請幼兒自由發言)

(3)出示多種多樣的肥皂,讓幼兒觀摩。老師引導幼兒觀察肥皂形狀、顏色、氣味,並用手摸摸,說出感覺。(幼兒分別發表自己的意見)

2、幼兒自由玩肥皂、髒玩具等,老師引導幼兒尋找肥皂的小祕密。(幼兒在玩中發現肥皂的小祕密:用手搓能產生泡沫,能溶在水裏、能使髒東西變乾淨……)。引導幼兒大膽講述自己的發現,老師適時獎勵。

3、引導幼兒正確用肥皂洗手,教育幼兒講衛生。

老師:孩子們,誰來告訴我你平時是怎麼樣洗手的?幼兒講述自己洗手的方法。老師:“想想怎麼樣才能把我們的小手洗的更乾淨?”(與幼兒邊念兒歌邊洗手)

4、幼兒自由吹泡泡,結束活動。

[活動延伸]

把各種玩具用清水沖洗乾淨

[活動點評]

此次活動幼兒對“玩肥皂”極感興趣,通過自主的探索,發現了肥皂好多小祕密,能溶在水裏,有的有香味,有的有藥味,搓在手上會起很多的小泡沫,能除菌……玩玩樂樂中瞭解了肥皂的用途,並學會了如何正確地用肥皂洗手。活動過程中發現:(1)個別幼兒只顧玩玩具而忽視了探索肥皂的小祕密,對此,教老師應適時引導;(2)用肥皂洗塑料玩具不太合適。其次,活動中,要引導幼兒儘量不要把水弄到衣服上,灑到地面上,培養其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

附兒歌:洗手歌

小朋友,來洗手,

捲起袖,淋溼手,

抹上肥皂搓呀搓,

清清水裏洗呀洗,

再用毛巾擦一擦,

我的小手真乾淨。

幼兒園小班科學活動教案――有趣的紙船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有趣的紙船

活動目標

1、喜歡操作,體驗操作的快樂。

2、初步瞭解不同的紙產生的吸水速度不同。

3、樂意用語言表達自己的發現。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

(1)已認識皺紙、蠟光紙等多種紙。

(2)已學會折雙體船。

2、材料準備:

(1)各種質地的紙已摺好的紙船。

(2)盆、抹布。

活動過程

1、引出課題,激發興趣。

(1)出示兩隻紙船,引導幼兒觀察紙船分別是用什麼紙折的。

(2)預測兩隻紙船同時放在水面上,會怎麼樣?

2、幼兒第一次實驗,並表達實驗中綠色皺紙折的船先沉。

3、尋找原因:爲什麼皺紙折的船先沉?

通過兩張紙寶寶示意圖,瞭解紙的間隙大,吸水就快,反之,則慢。

4、幼兒再次操作,發現報紙、蠟光紙、餐巾紙等不同紙產生的吸水速度不同。

5、遊戲結束。

小班科學幼兒園教案10

活動目標:

1、對探究物體軟硬產生好奇心和探究慾望,體驗運用各種感官感知物體軟硬的樂趣。

2、通過感官感知物體的軟硬,掌握感知物體軟硬的方法,並且能把自己的感受正確的表達出來。

3、初步掌握軟硬的概念,並且能按物體的軟硬分類。

二、活動重難點:

1、活動重點:掌握感知的方法。

2、活動難點:能按物體的軟硬進行分類。

三、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

(1)兩個神祕袋、一個大筐兩個小筐;

(2)軟的物品:棉花糖、麪包、娃娃、枕頭、毛衣、毛巾、衣服、泡沫板、氣球、面巾紙、洗碗布若干;

(3)硬的物品:硬糖、鐵片、木頭、硬紙盒、茶杯、勺子、積木、石頭、玻璃瓶等。

2、經驗準備:能說出軟硬物體的

四、活動過程:

(一)摸一摸,猜一猜,感知物體的軟硬

1、教師出示神祕袋(一個裝軟軟的物品,一個裝硬硬的物品),先請一名幼兒到前面摸一摸,捏一捏,說一說感覺怎麼樣?猜一猜裏面是什麼?

(教師把東西從神祕袋裏拿出來)

2、所有的小朋友都摸一摸,捏一捏該物品,驗證這名幼兒說的感覺,讓所有幼兒都感受到物體的軟硬,並且能說出"感覺軟軟的/硬硬的"。

(二)分一分,用不同的感官感知各種材料並試着進行分類。

1、把軟硬材料混在一起,分成若干份。

2、要求:摸一摸,捏一捏,壓一壓,嘗一嘗,敲一敲,摔一摔。

3、幼兒分組實驗,把軟軟的和硬硬的物品分成兩組,教師做適當指導。

4、操作完成後,交換分組進行檢驗。

5、教師引導幼兒互相討論實際操作和檢驗別人操作成果的感受,交流感知的方法,進一步加深對物體軟硬特性的認識。

小結:通過手,牙齒,皮膚,耳朵等感官摸一摸,捏一捏,咬一咬,敲一敲都可以感知物體軟硬。

(三)鞏固:遊戲"送玩具寶寶回家",學習按物體的軟硬分類。

遊戲規則:天黑了,軟寶寶玩具,硬寶寶玩具都要回家了,我們一起把軟寶寶和硬寶寶送回家吧。

(教師將幼兒剛剛分組操作的物品再次混合在一起,幼兒和教師一起分類,幼兒說感知方法,教師演示)。

五、活動延伸:

讓幼兒尋找並感知身邊的物體哪些是軟的哪些是硬的,讓幼兒進一步感知分類物體的

反思:

幼兒科學教育的目標首先是讓幼兒對周圍的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慾,教案設計中先用神祕袋,引起幼兒的興趣,繼而引入主題。

活動過程中,以分組實驗D檢驗D交流討論爲主線。

首先讓幼兒分組實驗,科學教育的目標包括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分組實驗可以讓幼兒自己探究各種感知方法,這樣對探究結果印象更深刻;然後讓幼兒交換分組,檢驗其他組的操作是否正確,幼兒在檢驗過程中,在發現別人存在的問題的同時也會反思自己在操作過程中的錯誤,產生好奇;最後,教師引導幼兒互相討論實際操作和檢驗別人操作成果的感受,交流感知的方法,進一步加深對物體軟硬特性的認識。《綱要》中明確要求,在科學教學活動目標中,幼兒能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

教學鞏固階段採用遊戲的形式,讓幼兒再次分類,明確物體軟硬的特性並且用多種感知方法進行分類。

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繫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爲科學探索的對象,因此在活動延伸中,讓幼兒尋找並感知身邊的物體哪些是軟的哪些是硬的,讓幼兒進一步感知分類物體的軟硬並運用到生活中。

<小馬過河》 彭文席

馬棚裏住着一匹老馬和一匹小馬。有一天,老馬對小馬說:"你已經長大了,能幫媽媽做點事嗎?"

小馬連蹦帶跳地說:"怎麼不能?我很願意幫您做事。"老馬高興地說:"那好啊,你把這半袋麥子馱到磨坊去吧。"

小馬馱起口袋,飛快地往磨坊跑去。跑着跑着,一條小河擋住了去路,河水嘩嘩地流着。小馬爲難了,

心想:我能不能過去呢?

如果媽媽在身邊,問問她該怎麼辦,那多好啊!可是離家很遠了。他向四周望望,看見一頭老牛在河邊吃草,

小馬嗒嗒嗒嗒跑過去,問道:"牛伯伯,請您告訴我,這條河,我能過去嗎?"老牛說:"水很淺,剛沒小腿,能過去。"

小馬聽了老牛的話,立刻跑到河邊,準備過去。突然從樹上跳下一隻松鼠,攔住他大叫:"小馬!別過河,別過河,

河水會淹死你的!"小馬吃驚地問:"水很深嗎?"松鼠認真地說:"當然啦!昨天,我的一個夥伴就掉在這條河裏淹死的!"

小馬連忙收住腳步,不知道怎麼辦好。他嘆了口氣說:"唉!還是回家問問媽媽吧!"

小馬甩甩尾巴,跑回家去。媽媽問:"怎麼回來啦?"小馬難爲情地說:"有一條河擋住了去路,過……過不去。"

小班科學幼兒園教案11

活動名稱:夏天真熱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瞭解夏季自然變化的特點,以及人們活動的情況。

2、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和講述能力。

活動準備:

投影設備、圖片。

活動過程:

1、室外觀察夏日景色,且稍活動,讓幼兒感覺夏天天氣的特點,自由討論:小朋友,剛纔在室外活動感覺怎樣?摸摸自己的頭上、身上有什麼東西出來了?

2、幼兒學習講述夏季的天氣特點。

3、指導幼兒觀察圖片,提出要求。

師:夏天天氣炎熱,樹上的知了會怎樣呢?小狗會怎樣讓自己涼快呢?水牛有什麼涼快的好辦法?

4、指導幼兒講述人們在夏天的活動。

師:夏天天氣炎熱,人們穿什麼衣服?人們喜歡吃什麼東西?到哪兒去玩?

5、小結夏季特徵,教育幼兒在夏季要注意休息,保持身體健康。

教學後記:

夏天真熱,幼兒如何而知?相信孩子自有自己的感受和認識。活動之前,我利用晨間時段鼓勵幼兒觀察夏季的景色、人們的穿着、氣候的特徵,當幼兒有了充分的感受,他們在活動中就有話可說。活動中我引導幼兒大膽講述自己的發現,讓幼兒在與同伴的語言交流中相互學習,相互提高!

小班科學幼兒園教案12

活動意圖:

小班幼兒平時生活中的經驗積累很少,對小草的熟悉度也是知之甚少,大自然中小草那新綠、嫩綠、鮮綠、翠綠,的各種開展此次活動。綠色,溫柔着幼兒的視線。運用各種感官仔細觀察草的特徵。瞭解小草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係。

活動目標:

1.觀察小草特點,表達自己觀點。

2.認識小草的種類。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4.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培養探索自然的興趣。

 活動準備:

戶外草地、小兔手偶、音樂《找朋友》

 活動過程:

一、戶外拔草

小兔子要去小羊家做客,請小朋友幫忙,每人拔三種不同的草送給小羊,去戶外找找。

二、遊戲:播放音樂,找不同

1.找一個好朋友,把自己的小草和好朋友的比一比,有什麼不一樣,說說不同。

2.第二次遊戲:拿出另一種草,找朋友,比較,交流。

3.第三次遊戲:拿出第三種草,找朋友,比較,交流。

三、再次觀察,交流結果

1.拿一棵小草看一看,說一說小草葉子是什麼形狀?

2.看一看,你的小草根長什麼樣?

3.聞一聞,小草有氣味嗎?像什麼一樣的氣味?

4.摸一摸小草,你有什麼感覺?

四、結束部分

師幼一起回教室。

活動反思:

幼兒能夠自己去尋找發現不同種類的草,爲比較小草的不同特點做鋪墊。引導幼兒發現草的根部生長與土壤土質的關係。遊戲進行三次,每次幼兒拿出的草都不同,爲此幼兒在進行比較時,每次的發現都不同,找的朋友也不同,充滿了興趣和發現探究慾望。比較環節幼兒很認真的從草的葉子、莖部、根部去觀察比較,能夠大膽的表達出自己的發現。活動充滿趣味性。

不足之處:

遊戲的時間太短,沒有更加透徹的比較三種草的特點。

小班科學幼兒園教案13

主要涉及領域:科學

設計意圖:

每天幼兒在幼兒園都會吃水果,有一次吃西瓜,甜甜小朋友將吃到的西瓜子放在手心裏,用手心攥了一會之後將西瓜子裝進了自己的口袋裏。因爲上面很髒有西瓜汁,我急忙走過去問她爲什麼要放進口袋裏啊?她笑眯眯的說:“我家西瓜裏也有這個,好像長的一樣,我拿回家給媽媽看看。”原來她對西瓜的種子很感興趣。我覺得幼兒的這一發現很有價值,於是抓住幼兒的興趣點,將它提升爲一節有趣而又具有探究意義的活動。

活動目標:

1、對探索水果的種子感興趣,感受發現種子的快樂。

2、觀察瞭解不同水果的種子在形狀、顏色、大小、等方面存在着不同之處。

3、願意把自己的發現用簡單完整的語言和同伴分享。

活動準備:

葡萄、桂圓、香蕉、橘子、貼好水果圖案的小盤子四個、紙巾、輕音樂。

活動過程:

1、通過遊戲激發興趣

(1)以水果媽媽肚子裏面的寶貝要和小朋友玩捉迷藏遊戲,激發幼兒邊吃邊找到水果種子的興趣。

(2)將自己找到的小種子放在相應水果圖案的盤子裏面。

2、觀察瞭解種子的特點

幼兒仔細看一看,自己吃的是什麼水果,它的種子是什麼樣子的?

3、比較發現不同種子的不同之處

(1)看一看其他的種子,嘗試說出它們的名字。

(2)引導幼兒從形狀、顏色、大小等方面表述種子的特徵。

4、指導幼兒用紙巾將嘴和手擦乾淨

5、隨音樂做動作

引導幼兒想一想種子是怎麼長成果實的?並隨音樂把自己當成小種子,體驗發芽、長大、開花、結果的過程。

推薦科學故事:《種子旅行記》

有一天,葡萄種子從泥土裏鑽了出來,彎了彎腰說:“我要去旅行了,我得趕快準備好,明兒一早,我就出發。”葡萄種子一邊說着,一邊開始收拾好了東西,第二天早晨,葡萄種子就開始了新的美好生活。

第二天的旅行終於開始了!,葡萄種子在旅行的路上高興地走着,突然,一隻小鳥飛了過來,看到了葡萄種子,饞得直流口水,便看準了位置,像箭一般撲向葡萄種子,葡萄種子還不知道怎麼回事就被小鳥給吃掉了。葡萄種子的果肉給小鳥吃的一乾二淨,由於葡萄種子非常硬,雖然小鳥把葡萄種子吃掉了,但是還是從小鳥的糞便裏排了出來,幸好落到了一片果樹旁邊,葡萄種子知道了這就是自己的新家,所以就在這永遠地住了下來,再也不去旅行了。

它想:到來年我還要交更多的好夥伴。

家園共育:

爸爸媽媽與幼兒一起準備小種子並種植,幫助幼兒觀察並記錄種子的成長過程。

相關科學小知識:

種子發芽所需條件:種子發芽除了本身發育完全的內在條件外,尚需要有適當的環境條件配合才能進行。所謂環境條件主要包括水分、溫度、空氣和光線等。

小班科學幼兒園教案14

活動目標:

1.能根據聲音辨別樂器,並能找到相應的擺放位置。

2.能仔細聆聽聲音,按規則操作。

活動準備:

1.鈴鼓、三角鐵等樂器

2.活動材料第6頁

活動過程:

  一、什麼樂器在唱歌。

1.教師一次介紹樂器的名稱並演奏,幼兒根據不同樂器發出的聲音指認“__(樂器名)在哪裏”。

2.請幼兒閉上眼睛聽樂器發出的聲音,辨別是什麼樂器在唱歌。

3.請個別幼兒蒙上眼睛,聽聽什麼樂器在哪個位置唱歌。

  二、樂器在哪裏

1.出示格子底板,將鈴鼓、三角鐵、圓舞板、雙向筒、鼓的圖片貼在相應的格子裏。

2.請幼兒閉上眼睛,教師(或幼兒)一次演奏五種樂器。幼兒睜開眼睛,根據聽覺辯論“十字格”中相應的樂器。

  三、樂器位置在哪裏

1.翻到幼兒操作材料第6頁

2.請幼兒先用手指做連線動作,確定之後再把樂器和十字格中相應位置的“▲“連上線。

3.巡迴觀察,給需要幫助的幼兒提供指導。

四、活動延伸:,可以將樂器投放到區域角進一步加以鞏固,使幼兒知道樂器的名字。

小班科學幼兒園教案15

會變魔術的水

【活動目標】

1、運用多種感官初步感知白糖、鹽、果真溶解在水裏後水會變味。

2、通過操作感受物質在水中溶解的現象,鼓勵孩子將自己的發現大膽地表達出來。

3、幼兒從實驗中體會到操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水壺,透明一次性杯子若干。

2、白糖、果珍每組一份。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主題。

1、看情景觀察,討論

一小朋友表演,口渴了喝水。

提問:你們知道他在喝什麼嗎?

對了,他和的是開水,你們都喝過開水吧,你們覺得開水是什麼味道?

小結:白開水淡淡的,沒有味道。我們每天都要喝適量的白開水,身體纔會健康。

2、感知水的奇妙。

教師變魔術:請小朋友閉上眼睛後將白糖和水混合,然後讓小朋友猜猜水會變成什麼味道。

我是魔術師,我來變魔術:變呦變呦,變變變!

請個別小朋友嘗一嘗,提問:請你告訴大家你喝了這水有什麼感覺,它是什麼味道的,你覺得好喝嗎?

3、交流談話:淡淡的水怎麼會變成甜甜的水?

教師示範操作,讓幼兒直觀糖溶解到水裏的過程。

4、小結:糖碰到水,就被水溶解了,眼睛看不見它了,可是用嘴巴一嘗就能嚐到它的甜味。

二、幼兒探索:變甜甜的水。

1、交代要求幼兒操作:請小朋友每人拿一隻杯子,用白糖把淡淡的水變出甜甜的水。

2、交流:你剛纔是怎麼變的?先拿什麼?然後做什麼?加什麼?用標記圖表示出幼兒操作的過程。

3、小結:真奇妙,淡淡的水中加入糖就變成了甜甜的糖水。

三、再次探索:變不同味道的水。

1、談話:你還喝過什麼味道的水?是怎麼變成的?

2、出示果珍,這是什麼顏色的?什麼東西?讓幼兒聞一聞、猜一猜。

師介紹:這是飲料粉,可以做飲料。淡淡的水中加入它們會變成什麼味道呢?

3、幼兒再次操作,交流自己的發現。淡淡的水中加入它們會變成什麼味道。

4、小結:淡淡的水中加入橘子味的果珍,水就變成橘子味道了,酸酸的,甜甜的。淡淡的水中加入檸檬味的果珍,就變成檸檬的味道了,酸酸的,甜甜的。

四、比較糖和鹽。

教師出示鹽,讓幼兒觀察,比較鹽和糖有什麼區別?

小朋友你們知道老師手上這個是什麼東西嗎?把它溶解到水裏會是什麼味道呢?你們想不想試一試。

幼兒操作,通過嘗試比較得出結論,糖和鹽外表相似,但味道不同,一個是甜的一個是鹹的。

五、活動總結

淡淡的水中加入糖、果真、鹽,就會變成不同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