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華】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彙編7篇

【精華】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彙編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W 次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7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華】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彙編7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感受不同的旋律所代表的不同的音樂形象並能用動作表現。

體驗魚同伴做遊戲的快樂。

讓幼兒自己動手製作頭飾。

活動準備:

鯊魚的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1、欣賞音樂:

(1)兒完整欣賞音樂,教師提問:

——“音樂聽上去感覺怎樣?”(抒情的、流動的)

“音樂中好像告訴我們是什麼動物在做遊戲?”(各種各樣的魚在做遊戲)

(2)再次欣賞音樂後,幼兒隨音樂自由做魚兒遊等動作。

2、理解音樂內容:

(1)引導幼兒發現不同的音樂旋律代表着不同的音樂形象:

——“仔細聽一聽,音樂裏有幾種魚在做遊戲?”

(2)告訴幼兒音樂遊戲名稱叫《小魚和鯊魚》。

(3)討論用什麼動作表現小魚和鯊魚:

——小魚的動作輕柔、稍快、幅度大;鯊魚的動作沉穩、緩慢、幅度小。

3、學做音樂遊戲:

(1)欣賞最後一段音樂,教師提問:

——“這段音樂聽上去感覺怎樣的?”(很急促的)

“好像發生了一件什麼事情?”

(2)幼兒自由用動作表現。

4、遊戲玩法:

(1)2~4名幼兒扮演鯊魚,其餘幼兒扮演小魚。

(2)第一段是小魚的音樂,小魚聽音樂四散遊動。第二段音樂鯊魚出場,小魚繼續遊動,躲避鯊魚。

(3)當聽到急促的音樂時,小魚開始逃,鯊魚開始追,被捉住的“小魚”暫停遊戲。

(4)教師戴頭飾扮演鯊魚,幼兒扮演小魚,學做音樂遊戲。

(5)2~4名幼兒扮演鯊魚,其餘幼兒扮演小魚做遊戲。

5、製作遊戲頭飾:

幼兒自己動手製作小魚的頭飾。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樂於參加科學探究活動,瞭解光和影子的關係。

2、對身體的影子及其變化感興趣,體驗遊戲的快樂。

3、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現現象,並能以實證研究科學現象。

4、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培養幼兒對科學現象進行探索的興趣。

活動重點難點:

重點:喜歡參加科學探究活動,體驗遊戲快樂。

難點:瞭解光和影子的關係。

活動準備:

投影儀、音樂《雨中旋律》、幼兒具備"影子"相關經驗(事先準備好的尋找影子視頻)、人站在太陽下影子圖片一張、教師幼兒具備做各種手影的經驗、畫有每位幼兒影子造型的長軸紙卷一個、蠟筆。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音樂律動)小朋友們,今天張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個謎語,請大家認真聽,比比是誰第一個猜出謎底。我的謎面是:有個好朋友,天天跟我走,有時走在前,有時走在後,我和他說話,就是不開口。(是一種現象,有陽光的時候就會出現)(影子)

基本部分:嗯,小朋友們很棒,都猜對啦!我們的影子這麼的神奇,那它到底是怎樣產生的呢?我這有一段小朋友們尋找影子的視頻,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好不好?那我們要帶着幾個任務去看,第一個:你找到了那些影子?(在什麼情況下找到的)第二個:我們去了什麼地方影子就突然消失了,爲什麼?(幼兒觀看視頻資料)(引導幼兒思考回答之前提出的問題)小朋友們回答得真棒,我們表揚下自己。接下來,我們再通過一張圖片更進一步的瞭解光與影子的關係(出示圖片)(引導幼兒懂得在有光的情況下才會有影子,當光線被物體擋住後,物體後面光線照不到的地方就變黑了,這就是影子)(發現光和影子的關係)好,下面張老師就帶着你們一起來玩影子游戲好不好?第一個遊戲:手影遊戲(老師先做出幾個造型示範,幼兒猜並模仿,再請7--8名幼兒分別在投影儀前做不同造型的手影,邊做造型邊學小動物叫聲,其他小朋友來猜並模仿)第二個遊戲:給影子塗色(教師將每位幼兒做的影子造型提前畫在長軸紙上,請每位幼兒找到自己影子造型給影子穿上漂亮的衣服塗上自己喜歡的顏色圖案)

結束部分:教師與幼兒一起分享欣賞影子作品並和自己影子拍照留念。

活動反思:

《影子》是一首以生活現象爲題材的兒歌,運用擬人和比喻的手法,充滿童真童趣,寫出了影子與人形影不離的特點,表達了作者對影子的喜愛之情。

一、生活體驗,感受樂趣

語文課程標準把“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作爲低年級閱讀教學目標的第一條。在教學《影子》這一課時,課前讓學生到操場上去玩“踩影子”的遊戲,我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玩,邊玩邊觀察,看誰對“影子”的發現多。這個遊戲,是我們小時候經常玩的遊戲,現在的孩子基本不玩,今天玩這個遊戲孩子們都非常喜歡,玩的不亦可乎。通過“踩影子”這個遊戲,引發學生主動參與到課文中來,激發她們喜歡影子的情感。

二、趣味識字,激發興趣

識字教學是低年級課堂教學的重點,然而識字過程又是十分枯燥的,尤其是低年級的孩子注意力容易分散。

在教學時,學生自讀課文後,要學習生字,出示生字,便說:“誰能讀準它們?”孩子們一聽,學習生字的熱情高漲,大家紛紛舉手,要認讀生字。鞏固生字,去掉拼音開火車讀時,我又說:“小火車在哪裏?”學生接:“在這裏。”在創設的這種情境下,識字不再是枯燥無味的,而是一個生動有趣的過程。孩子們興趣盎然,學得愉快,學得有趣。在識字形式上設計了讓學生自己找識字的規律:如換偏旁記字法、加一加、減一減、反義詞記字法、給熟字加偏旁識字法等。小老師帶讀,老師帶讀,開火車讀生字等多種形式,讓學生與生字反覆見面,加深印象,提高學生的注意力,達到高效識字。

三、拓展訓練,辨別方位

當學習內容和學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貼近,學生自覺接納知識的程度就越高,就越能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爲了分清方位“前後左右”,我提問:“請同學們看看你的前後左右都是誰?然後同桌說一說:“我的前面是xx,我的後面是xx,我的左面是xx,我的右面是xx,他們都是我的好朋友。”學生們很興奮,馬上左看看,右瞧瞧後,同桌就互相進行說話訓練,然後指名說。學生說的都不想停下來,每個人都想說,在玩中,學生分清了方位詞語,以此激發學生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也爲課文的背誦奠定了基礎。

四、不足之處

1.在朗讀方面要下功夫,激發學生朗讀的熱情,達到抑揚頓挫。

2.自己在課堂評價語方面還需要加強,評價語還需要更豐富,更有特色,更讓貼近學生。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知道小貓小狗會傷人,學習自我保護的方法。

2、通過事例瞭解同小動物相處的危害性,知道不能隨便逗小動物。

3、培養幼兒大膽發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4、能夠將自己好的行爲習慣傳遞給身邊的人。

活動準備

1、錄像:一些被小動物傷害的事例

2、小貓小狗兇狠的和可愛的圖片

活動過程

1 、教師念謎面,幼兒猜謎活動。

組織幼兒討論:你們喜歡小貓小狗嗎?爲什麼?

2、組織幼兒看錄像,瞭解小貓小狗的另一面,知道它們會傷害人。

(1)你們知道嗎?小貓小狗也會發脾氣的。(2)你有沒有聽過或見過小貓小狗發脾氣?(3)它們發脾氣的樣子還可愛嗎?(4)它們發脾氣時,會傷害人嗎?

3、教師結合有關事例,讓幼兒瞭解小貓小狗也會傷害人。

4、教師小結:小貓小狗在不發脾氣的時候非常可愛,還會幫助我們做事情,是我們的好朋友。但是小朋友會因爲好玩常去逗它們,去拉拉它們的尾巴,用棍子去趕它們,這些都會讓它們生氣。有的人還會抱着它們,離它們很近,在它們突然發脾氣的時候躲不開,人就會受傷,因此我們不應該去逗它們,要離動物遠一點,這樣就比較安全。

5、組織幼兒討論:如果我們被小貓小狗咬傷了,應該怎麼辦呢?

讓幼兒瞭解簡單救治的方法:送醫院請醫生治病,還要注射狂犬疫苗等。

活動結束

1、評價

2、總結

活動反思

本節活動課接近幼兒生活,幼兒有一定的生活經驗,對小動物有興趣,在猜謎語時幼兒都很積極、認真的思考,當老師拿出小貓、小狗動物玩偶時幼兒都很興奮,都想和小動物打招呼,在這裏我請他們用自己的方式來跟小動物打招呼,這爲了後面的環節做上鋪墊,在觀看小動物兇狠的圖片時幼兒都很認真,幼兒們也能說出自己害怕的感受,在講動物傷人時出示的圖片將幼兒吸引,圖片中都是些被動物傷害後受傷的圖片,幼兒對這些有些感觸,看着圖片就能感覺到動物兇狠的一面。

我認爲本節活動課如果能用視頻觀看動物傷害人的一幕就更好了,可以更直觀的加深幼兒對動物兇狠的一面,也可以讓幼兒記住小動物也會傷害人,所以不能去逗它,更不能離它太近了。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讓幼兒觀察、操作、探索,瞭解種子的內部特徵。

2、激發幼兒的科學探索。

活動準備:

各種種子、放大鏡、紙、記號筆、錄象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師出示各種各樣的種子,進行提問:

1、“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什麼?”

2、“爲什麼叫種子呢?”

(二)、操作探索

1、師提問:“請你們猜猜種子裏面有什麼?”

(幼兒將自己的答案以繪畫的形式記錄在紙上)

2、幼兒介紹自己猜測的答案

3、師再次提問:“種子裏面到底有什麼?種子有哪些部分組成?”

(幼兒解剖各類種子,用放大鏡進行觀察,再次將自己的答案以繪畫的形式記錄在紙上)

4、幼兒介紹自己觀察的結果

(三)、觀賞結束

1、幼兒觀賞錄象,驗證自己的答案

2、師結束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遊戲玩法建議

1、先通過兒歌配合音樂做動作。

(1)樂句,雙手叉腰,出左腳做點地動作兩次。

(2)樂句,雙手叉腰,雙腳做後踢步動作跳過花繩。樂句後半(2_2靼皇)的地方身體向後轉。

(3)樂句,繼續重複雙手叉腰,出左腳做點地動作兩次。

(4)樂句,雙手叉腰,雙腳做後踢步動作跳過花繩。樂句後半(111)的地方身體向後轉。最後樂句的小結尾幼兒自由擺造型。

2、在熟悉了動作的基礎上,進行完整的音遊。

玩法:每四個幼兒爲一組,每組的花繩爲一種顏色,當教師舉起與花繩相同顏色的牌子,那組幼兒就要跟着音樂做上述的動作。

二、教學活動建議

【活動目標】

1、感受活潑,節奏分明的音樂旋律,掌握樂曲中特有的節奏型。

2、通過遊戲,理解和掌握跳花繩的動作要領,並且學會和同伴相互配合按音樂節奏進行音遊活動。

3、會看本組顏色牌的示意聽音樂跳花繩,能在別組顏色牌出現時觀摩他人表演,體驗民間遊戲的魅力和快樂。

【活動過程】

1、跟隨音樂節奏律動和老師互動打招呼,初步感受活潑,節奏分明的音樂旋律。

2、欣賞音樂,感受樂曲的旋律和樂曲中特有的節奏型。

3、初步感受“跳花繩”中跳的基本動作。

4、利用“小腳板玩遊戲”演示腳進繩時和出繩時的基本動作。

5、幼兒利用“小腳遊戲”理解和掌握“跳花繩”中跳的動作要領。

6、教師示範“跳花繩”的遊戲。

7、出示一條大花繩,幼兒集體練習“跳花繩”的遊戲。

8、幼兒分組玩“跳花繩”遊戲,體驗和同伴相互配合音遊活動的樂趣。

9、幼兒分組比賽“跳花繩”遊戲,體驗民間音樂遊戲的情趣。

10、活動延伸:鼓勵幼兒嘗試用新的方法進行“跳花繩”遊戲。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設計思路

《幼兒園教育綱要》(試行)指出:科學應從生活遊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係,幼兒園的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繫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作爲探索的對象。根據這一原則,以帽子爲操作材料確定了數學分類活動的主題,這是基於下列考慮:第一,帽子是幼兒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幼兒對帽子有一定的生活經驗,有利於減少分類活動的難度;第二,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帽子的花色品種越來越豐富,有利於開展分類活動;第三,這一活動在分類的同時還有助於幼兒感受軀體和部分的關係,同時訓練他們的思維能力,培養他們觀察思考的習慣。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激發幼兒探究身邊常見事物的興趣,學習從不同角度觀察帽子的特徵。

2.學習將活動過程用簡便的方式記錄下來,並和同伴進行交流。

活動準備

1.不同款式、顏色、質地、用途的帽子若干頂。

2.4張桌子,4張蓋布,4塊黑板,筆、紙若干。

活動過程

1.學習分類記錄的方法

(1)以遊戲的方式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

(2)請4個具有不同特徵的小朋友上臺,並請幼兒說說他們之間的不同之處。“這裏有幾位小朋友?”“他們什麼地方不一樣?”

(3)教師引導幼兒記錄分類結果。“我們要把這裏有4個小朋友的事記下來,可以怎麼記呢?”(教師引導幼兒用數字“4”表示人數,用娃娃頭表示小朋友)“誰能把有相同之處的小朋友排在一起?”“他們是怎麼排的,他們哪裏一樣?”(這兩個是男孩,這兩個是女孩)“這又該怎麼記呢?”(教師引導幼兒用數字和簡單的標記來記錄)“除了這種排隊的方法,還有沒有其他方法?”(教師在幼兒分類的基礎上再次引導他們用簡單的標記來記錄)

2.學習從不同的角度對帽子進行分類

(1)引導幼兒觀察帽子的不同之處。

(2)啓發幼兒說出帽子的各種用途。

(3)提出分類的要求。“原來帽子的用處這麼大,我們大家都需要它。今天我們這裏有這麼多帽子,那我們就來開一個帽子商店吧。想一想開商店我們要先做什麼準備工作呢?”(引導幼兒先從整理帽子開始)“我們可不能把帽子放得亂七八糟的,你們說可以怎麼擺放呢?”(引導幼兒說出將帽子按同一特徵擺放)

3.小組活動

(1)提出記錄的方法。“今天,我們請4組小朋友來整理一個櫃檯。首先,請上來的小朋友數數櫃檯上有幾頂帽子,用數字和標記把它們記下來;然後,看看它們有什麼不同,把有相同特徵的帽子擺在一起並數數每種有幾頂;最後,小組成員一起商量看看該怎麼記錄。如果你們還有別的分法,就再分一次,分好後再數數每種有幾頂,想一想該怎麼記錄。記住每分一次,就記錄一次。”

(2)幼兒操作,教師引導幼兒在分類時要按同一標準全部分完後,才能按別的.標準再次進行分類。

(3)引導幼兒多角度地思考分類的標準。

(4)觀察幼兒的不同記錄方法。

活動講評

1.展示這4組幼兒的記錄單,引導幼兒對他們的記錄方法進行觀察、比較。“這些記錄單上記的都是小朋友分帽子的事情,大家相互看一看,有沒有看不懂的地方?”(幼兒之間相互提問、相互回答)“每組分帽子的方法和記錄的方法有什麼不同?”“你最喜歡哪一組的記錄單,爲什麼?”

2.教師對幼兒的操作給予肯定。“今天小朋友們想出了各種擺帽子的方法,有的按大小擺,有的按款式擺,有的按顏色擺,還會把這些事用數字和標記記了下來,而且每組記錄的方法都不一樣,你們真了不起。下次,我們玩帽子商店遊戲的時候就可以有許多不同擺帽子的方法了。”

活動延伸

課後教師可以將一組帽子和這組分帽子的記錄單放在區角中,供幼兒進行分類活動,要求幼兒分的方法和記錄單上的不一樣,分好後並記錄。充分挖掘分類的多種途徑,促進幼兒思維能力的發展。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欣賞散文詩,理解散文詩所展現的四季景觀特徵, 萌發初步的愛大自然情感。

2、積極參與選太陽、畫太陽的創作活動,發展想象力和創造力。

3、嘗試仿編散文詩,用詩化的語言表述個人經驗和想象內容。

教學準備:

多媒體科件製作,每組操作用四季景觀圖一套,紅色、綠色、

黃色太陽各一個,空白太陽輪廓人手一個,水彩筆。

教學過程:

(一) 多媒體課件展示,引出課題,激發興趣。

(二) 幼兒操作-爲四個季節選太陽。

1、太陽是怎麼樣的?引導幼兒討論

2、假如太陽不僅有紅的,還有綠的、黃的(結合多媒體演示),你會爲什麼季節選什麼顏色的太陽?引導幼兒思考,並請個別幼兒談談看法。

3、幼兒分組活動,教師指導,重點引導幼兒學習按照季節特徵或人們的需要選太陽。

4、幼兒集中展示,並說明理由,教師及時肯定幼兒的想法。

(三) 欣賞散文詩《四個太陽》

教師根據幼兒的討論結果重新安排散文詩,第一遍結合幼兒作品朗誦,第二遍結合多媒體演示配樂朗誦,幫助幼兒理解散文詩的意境。

(四) 幼兒操作-畫太陽,並根據所畫內容按照散文詩的格式進行仿編。

1、 幼兒畫太陽,教師引導幼兒大膽想象。

2、 幼兒仿編,要求幼兒用“我畫了一個什麼顏色的太陽送給什麼季節,大地會變得怎麼樣?”的格式進行仿編。

3、 個別仿編,教師把幼兒仿編的內容與散文詩的內容連起來讓幼兒再次欣賞,激發幼兒初步的愛大自然的情感

《四個太陽》反思:

一、聯繫生活,引發好奇

在課的開始,我出示太陽圖片,讓學生說說太陽,認識它的作用。告訴學生書上的小主人畫了四個太陽,讓孩子們說說讀了課題想知道什麼。這樣,在課的開始學生就有了強烈的好奇心,有的學生已經迫不及待地問了:“怎麼會有四個太陽呢?”緊接着又有同學問:“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由此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使他們產生了參與學習的慾望。

二、營造環境,朗讀感悟

記得張田若先生說,閱讀教學第一是讀,第二是讀,第三還是讀。於是,在內容學習的過程中我就設計不同要求、不同層次、多種形式的讀,以讀爲主,以讀代講,讓學生在讀中感知,讀中體會,讀中思考。

如在教學“金黃的太陽”一段時,我先請喜歡這一段課文的學生讀完此段後,讓學生說說“到了秋天,小畫家爲什麼把太陽畫成了金黃色?然後用課件演示了“秋日果園碩果累累,落葉飄飄”的景象。在邀請說話的情境中指導朗讀,促進學生更好地體會到了“金黃的太陽”給人的喜悅、歡樂。又如在教學冬天“紅紅的太陽”時,我在充分讓學生感受冬天冰天雪地、寒風刺骨的情景後,藉助課件的演示對學生進行朗讀的指導。

三、藉助文本,再造想象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在發展語言的同時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激發想象力和創造潛能。所以在設計本課教學時,我試圖在活動化的教學時空裏,讓學生學習教材,又不拘於教材,融化教材,又能超越教材,給師生營造開放的課堂環境,提供激發想象、即興創造的空間,讓學生在自己的想象王國裏馳騁。

如在教學“彩色的太陽”這一段時讓學生說說“春天,太陽是彩色的,它照到哪裏,什麼變成了什麼顏色。”有的說:“春天,太陽是彩色的,它照到柳樹上,柳枝綠了。”有的說:“春天,太陽是彩色的,它照到桃樹上,桃花紅了。”有的說:“春天,太陽是彩色的,它照到油菜花上,油菜花黃了。”

這一設計使學生從書本世界迴歸於生活世界,當學生感悟到了“春天的色彩”後,課件演示“春景”圖片,鼓勵學生用學過的四字詞組來描繪春天的景色,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體會到春天是一個多彩的季節,感悟到小畫家想象之美。這樣既有新舊知識的聯繫,又有再造想象的昇華。

四、發散思維,創造想象

創造想象是指不依據現成的描述,在頭腦中獨立創造想象的過程。我們的教學對象是七八歲的孩子,是一株株的幼苗,讓他們在想象中創造,在想象中積累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在學完課文後,我讓學生利用準備的材料,畫一個自己喜歡的太陽,並想一想你要把它送給誰?爲什麼要這麼畫?接着播放音樂“種太陽”。學生邊聽邊畫太陽,最後展示作品,發表想法和意見。

此時,配樂畫面,表達交流,把美術、音樂和語文學科有機地結合起來,學生的想象力無疑插上了翅膀,學生們的眼亮了,語言也閃光了。有的說:“我畫了個藍色的太陽送給大海,讓大海藍得像寶石。”有的說:“我畫了個心形太陽送給災區兒童,讓災區兒童感受溫暖的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