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必備】幼兒園教案錦集8篇

【必備】幼兒園教案錦集8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8W 次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教案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必備】幼兒園教案錦集8篇

幼兒園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瞭解馬鈴薯的生長過程,激發探究植物奧祕的慾望。

2、知道到馬鈴薯的食用方法,喜歡吃馬鈴薯。

活動準備

1、圖片:食用馬鈴薯的圖片 , 生長的馬鈴薯,發芽的馬鈴薯。

教學過程

一、出示薯片,引起幼兒的興趣

教師:這是什麼?你們吃過嗎?這是用什麼做成的?

幼兒討論

教師:這就是我們平時說的“土豆”,它還有一個名字叫“馬鈴薯”。今天我們來認識馬鈴薯。

二、認識馬鈴薯及其生長過程

1、出示圖片:馬鈴薯

教師:這是什麼?它還有一個名字呢,知道叫什麼嗎?

2、出示發芽的馬鈴薯圖片。

請小朋友看看這個馬鈴薯有什麼不同?

教師:仔細觀察,看看馬鈴薯哪裏最容易長出小芽?

猜猜把長芽的埋到土裏會不會長出葉子,會結出新的馬鈴薯嗎?

3、瞭解馬鈴薯的生長過程

(1)讓幼兒討論:發了芽的馬鈴薯切成幾塊,切口朝下埋在土裏會發生什麼事情?

(2)教師:馬鈴薯的根和芽一天天長出來。

馬鈴薯的根是從有芽的地方長出來的,你知道芽朝哪裏長嗎?

往地裏長還是往有陽光的地方長?

幼兒討論後知道,芽朝着有陽關的地方長。

(3)教師:什麼時候長出葉子了,看到露出地面長出嫩嫩的葉子,

你就會知道在這個地方有一棵馬鈴薯了。

(4)教師:葉子越長越多,地底下發生什麼事呢?

(幼兒自由討論。)

(5)教師:馬鈴薯寶寶要長出來了,知道寶寶長在哪裏嗎?

原來是長在根的最前端。寶寶在地下長,地上面開出漂亮的花了!

(6)提問:我們什麼時間才能把馬鈴薯從土裏挖出來?

(7)出示圖片,觀察地裏成熟後的馬鈴薯。

教師:花謝了,葉子也枯萎了,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挖出長大的馬鈴薯了。

4、教師小結馬鈴薯生長的過程:

把發芽的馬鈴薯切成塊,切面朝下埋在土裏,有充足的陽光和水分,在土裏發芽長根,

露出地面時長出嫩嫩的葉子,長了許多葉子以後開出漂亮的花,馬鈴薯寶寶在土裏慢慢長大,

等到花和葉子枯萎了,馬鈴薯就長大了,我們就可以吃了。

三、馬鈴薯的食用

1、提問:是不是所有的馬鈴薯都可以吃?長芽的,已經變綠了的可以吃嗎?

教師:長芽的,已經變綠的馬鈴薯有毒素是不可以可以吃的。

2、提問:馬鈴薯可以怎麼吃呢?

幼兒討論

3、出示馬鈴薯製成的食物圖片

教師和幼兒一起歸納做法:可以炸,炒,煮,烤。切成塊,絲,整個,土豆泥等。

教師:想不想吃馬鈴薯啊?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做美味的馬鈴薯食品吧!

活動總結

幼兒園教案 篇2

目標:1、練習擰、拔、摳、蓋等動作,發展寶寶手指的靈活性和雙手協調配合的能力。

2、說出常見玩具的名稱,以豐富名詞。

準備:1、裝有玩具的瓶子、牙膏盒、小禮物盒、膠捲盒、大的食品包裝盒(如:餅乾盒、月餅盒等)。

2、常見玩具(如:小汽車、小青蛙、乒乓球、彈球、小飛機等)。

過程:一、出示已準備的裝有小盒的大盒,搖一搖,引起幼兒興趣。

1、 教師到小朋友中間搖一搖裝有小盒子的大盒,使之發出聲音,“小朋友,聽一聽,什麼聲音呀?”……引起幼兒的好奇心。

2、 教師:“這個寶盒搖起來怎麼會發出聲音呢?你們想知道這個寶褐裏是什麼東西在響嗎?”

二、看一看,想一想。

1、 教師:“那我們怎麼才能知道這個寶盒裏究竟是什麼東西在響呢?”(幼兒思考,回答)

2、 教師:“怎麼才能打開呢?”教師示範打開大的寶盒,先取出裏面的小鈴鐺,“哦,原來有一隻小鈴鐺在裏面響。”小鈴鐺可以用來敲出很好聽的聲音。“教師敲打小鈴鐺。

3、 教師出示大盒內的小盒,“這裏還有一個小寶盒呢!”搖一搖,“也有聲音,我們再想辦法打開這個小寶盒,看看這裏面又有什麼東西呢?”教師打開小寶盒,取出小寶盒的玩具:“這是什麼?”(小狗)“小狗是怎麼叫的?”(汪汪汪)“小狗最愛吃什麼?”(幼兒自由回答)

三、做一做,說一說。

1、 教師:“小朋友,你們想不想自己動手打開這些神祕的寶盒呢?”

2、 教師:“現在你們來動動手、動動腦把這些寶盒裏的東西拿出來。”鼓勵幼兒自己動手打開寶盒。

3、 教師:“從寶盒裏取出東西后,請你說一說,你取出的是什麼,可以用來幹什麼。”引導幼兒說一說:“我拿的是X X,可以用來X X。”

四、延伸

幼兒玩一玩自己從寶盒裏找到的玩具。

音樂遊戲:許多小魚游來了(託班)

活動目標:

1. 在聽聽、看看、玩玩中感受歌曲。

2. 願意跟着老師開心的做模仿動作。

活動準備:

1. 事先拍好的小金魚錄象

2. 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聽一聽

1. 今天我請來了一位小客人,你們想不想知道它是誰?我先不告訴你們,請你們聽一段音樂猜猜它是誰。

2. 引導幼兒欣賞樂曲。

引導他們傾聽流水的聲音,小動物甩水的聲音。激發他們的想象。鼓勵他 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誰會在水裏遊的呀?”“誰游來游去要甩尾巴呀?”

二、看一看

讓幼兒看錄象,知道小客人是小金魚。

根據錄象裏的內容,

教師提問:小金魚在幹什麼?

孩子們說到什麼教師就照着孩子的話做相應的動作。

三、做一做

1.“小金魚本領真大,又會吐泡泡,又會搖尾巴,你們喜歡嗎?那我們也來做一條小金魚好嗎?

2.當孩子們準備好時,教師提問:“你們想學小金魚什麼本領?”小朋友說什麼,就讓孩子學這個動作,同時放音樂。

教師提問:小金魚在幹什麼?

孩子們說到什麼教師就照着孩子的話做相應的動作。

三、做一做

1.“小金魚本領真大,又會吐泡泡,又會搖尾巴,你們喜歡嗎?那我們也來做一條小金魚好嗎?

2.當孩子們準備好時,教師提問:“你們想學小金魚什麼本領?”小朋友說什麼,就讓孩子學這個動作,同時放音樂。

幼兒園教案 篇3

  科學意圖:

科學探究應從身邊的事物開始。發現其中的有趣和奇妙,激發他們的探究熱情,使他們從小善於觀察和發現。自己實驗,自己觀察,自己發現。讓孩子感到科學並不遙遠,科學就在身邊。

  適合班級:

小、中、大班

  材料準備:

塑料瓶、彩色圖釘、硬吸管(或筷子)、橡皮筋。

  製作方法與步驟:

(1)在塑料瓶體上剪出一個方形或圓形。

(2)在塑料瓶的底部和瓶蓋的上面分別釘上3個彩色圖釘。

(3)將硬吸管切割爲合適的長度,粘貼在瓶子上部,使橡皮筋不會緊靠瓶子。

(4)把橡皮筋纏繞在圖釘上,調整成不同的鬆緊程度,以形成不同的音高。(見“皮筋吉他圖1”)

  實驗操作:

幼兒用手撥動皮筋,會聽到不同音高的聲音。

  教師指導建議:

● 引導幼兒仔細傾聽,橡皮筋發出的聲音是否一樣。

● 引導幼兒再加上一根硬吸管,使橡皮筋分成長度不同的兩部分,分別撥動橡皮筋的兩部分,傾聽聲音的變化。(見“皮筋吉他圖2”)

  拓展與替代;

◆ 用紙盒、鐵盒、木盒等製作皮筋吉他自由演奏。

◆ 有條件的幼兒園請吉他手爲幼兒演奏,感知吉他的發聲原理。

小知識

吉他是靠琴絃的振動發音,可以用手按和絃來控制琴絃的長度。琴絃的長度不同聲音也就不同。當我們演奏橡皮筋吉他時會感知到:橡皮筋繃得越緊,橡皮筋越短,振動的頻率越高,發出的音調也越高;反之,橡皮筋繃得越鬆,橡皮筋越長,振動的頻率越低,發出的音調也越低。

  活動反思:

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發展水平,注重幼兒的探索方法和情感態度。在教學活動中,一步一步激發幼兒嘗試探索的慾望,體驗了成功的快樂。在這次活動中,讓幼兒參加探究活動,親身經歷真實的研究過程,讓幼兒真正地作科學。

幼兒園教案 篇4

活動背景: 在一次戶外活動時,小朋友看到蝴蝶在花叢中飛來飛去忙着採蜜,他們對蝴蝶充滿了好奇,你一句我一句的在說:蝴蝶是從哪裏來?它怎麼會飛?它的衣服怎麼這麼漂亮等等?爲幫助幼兒能更好的瞭解蝴蝶,結合《美麗的春天》這一主題,我設計了這個語言活動,使他們對蝴蝶的生長過程有一個全面瞭解。

活動目的: 1、能理解故事的內容,瞭解毛毛蟲變成蝴蝶的基本過程。

2、學習量詞:個、根、顆、塊、片;學說短語:我吃了……

活動準備 圖片教具:毛毛蟲一條,一個蘋果、兩根香蕉、三顆葡萄、四塊巧克力、五片樹葉;

活動過程: 1、創設情景。教師頭戴毛毛蟲頭飾,告訴幼兒,老師今天變成了毛毛蟲媽媽,做毛毛蟲可好玩了,你們想不想做毛毛蟲,一起來跟着媽媽爬一爬。

2、分段講述故事,運用圖片幫助幼兒理解故事。

毛毛蟲爬啊爬,爬地很累了,肚子餓了,就要吃東西了,我們聽聽毛毛蟲吃了什麼?分段欣賞故事,邊講故事邊放多媒體。

毛毛蟲的肚子餓了,吃了什麼?

根據幼兒回答出示圖片,重點指出吃的是什麼顏色的什麼水果,複習顏色,數數,學習量詞:個,根,棵,塊,片。

第一天,毛毛蟲吃了什麼?吃了幾個?是什麼顏色的?

第二天,毛毛蟲吃了什麼?吃了幾根?是什麼顏色的?

第三天,毛毛蟲吃了什麼?吃了幾顆?是什麼顏色的?

第四天,毛毛蟲吃了什麼?吃了幾塊?是什麼顏色的?

第五天,毛毛蟲吃了什麼?吃了幾片?是什麼顏色的?

根據幼兒回答重點學習量詞。

3、完整欣賞故事,理解毛毛蟲與蝴蝶之間的關係。(放多媒體)毛毛蟲吃了那麼多的東西,吃飽後它會做什麼呢?我們再來聽一遍故事。

毛毛蟲吃飽了,肚子怎樣了?(不再咕嚕咕嚕叫了)它做了個什麼動作(結個蛹把自己包起來好好地睡一覺)老師做動作,幼兒模仿。醒來後它發現了什麼?(長出了一對美麗的翅膀)毛毛蟲就變成了什麼?(美麗的蝴蝶)小結:毛毛蟲吃飽後長大了,結了蛹,睡一覺後變成了一隻美麗的蝴蝶。

4、情景遊戲,複習故事內容。

1)毛毛蟲跟着媽媽一起出發。

2)第一天我吃了什麼?引導幼兒學說“我吃了…”,然後邊爬邊找相應的實物卡片,模仿毛毛蟲吃東西,第二天——第五天遊戲相同。

3)毛毛蟲吃飽了,做了什麼動作?跟着老師一起模仿毛毛蟲團緊身體結蛹然後變蝴蝶的過程。

5、活動結束:

我們都變成了美麗的蝴蝶了,來,我們一起飛一飛,天氣真好,我們到草地上去飛一飛吧。”帶領小朋友去場地上做“蝴蝶飛”的遊戲。

活動反思: 相對小班的孩子來說,他們對事物的認識往往都是停留在表面上,思維特點是由直覺行動思維向具體形象思維發展,看到美麗的蝴蝶,想到的也是自己所看到的表面上的、比較直觀的外表現象。本次活動,讓幼兒通過自己扮演毛毛蟲,在具體的情景中、在有趣的故事中讓幼兒知道毛毛蟲是吃了東西、睡了一覺才變成美麗的蝴蝶。活動中,運用遊戲法讓幼兒對毛毛蟲五天吃的東西有了一個量的認識,在爬爬玩玩中學說短語,既符合幼兒好奇的天性,提高了口語能力,又達到活動的目標。

幼兒園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昆蟲,培養幼兒的探索興趣。

2、初步瞭解昆蟲的基本形態,激發幼兒喜愛和關心昆蟲的情感。

[活動準備]

1、蒐集昆蟲的資料、圖片、圖書。

2、活動前教師帶幼兒捕捉昆蟲。

3、小動物的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1、師:小朋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好多好朋友,小朋友們想不想知道它們是誰呀?

2、教師出示昆蟲,教師和幼兒一起觀察昆蟲,說一說你見過那些昆蟲,叫什麼名字。

3、教師提問:

(1)請小朋友們說一說這些昆蟲的基本特徵。

(2)、請小朋友們說一說這些昆蟲的生活習性。

4、幼兒自由查閱資料、分組討論,十分鐘之後,請幼兒說一說你查到的答案,教師做記錄。

5、教師出示昆蟲和小動物的圖片,讓幼兒找出哪些是昆蟲。

6、教師和幼兒一起討論那些昆蟲是益蟲,哪些是害蟲。我們應該怎樣保護益蟲。

7、教師和幼兒一起將益蟲放回到大自然中。

活動延伸:

幼兒回家後和爸爸媽媽一起製作昆蟲標本。

幼兒園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對椅子的一物多玩,發展跳躍、平衡能力,提高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敏性。

2.能勇敢的克服困難,培養與同伴合作的意識和能力。

3.積極參與身體鍛鍊,增強體質。

活動準備:

小椅子若干把(同幼兒人數);音樂磁帶;一塊較寬敞、柔軟的場地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師:小朋友,今天我們都是一名小士兵,要來學習解放軍叔叔騎馬、打敵人的本領,這就是我們的馬。好!請士兵們趕快上馬吧,我們的隊伍就要出發了!

(伴隨音樂)小士兵們一起騎馬進入場地,排成圓形。

二、熱身運動

師:我們馬兒騎得有點累了,在草地上休息一會兒,活動活動身體。師生共同做運動。

三、馬術表演。

(1)師:剛纔我們的馬騎得真棒,我們現在還要來學習一些馬術。那你們知道什麼是馬術嗎?(幼兒回答後,教師小結)馬術就是騎在馬上表演各種動作。今天我們就要來學習馬術,這樣就能幫助我們更加靈活地來追逐消滅敵人。

(2)幼兒嘗試,教師鼓勵幼兒模仿馬術做各種動作,如站在椅子上往後跳下、站在椅子上分腳越過椅背跳下、單腳站在椅子上跳下、把椅子翻倒後跳過去等等。

(3)集體練習:請個別幼兒說說你是怎樣表演馬術的,如果好的幼兒就集體練習。

(4)師:我還有一種方法,可以把幾匹馬並排連在一起,然後從馬背上走過去。教師示範後,請幼兒自由找幾個朋友試試。

四、遊戲:打敵人

1、師:“士兵們快上馬,教官發現前面有敵人出現,你們想去殺敵人嗎?但是狡猾的敵人給我們設下了障礙”。教官講述遊戲玩法。

2、講解示範:(1)過馬背:雙腳併攏跳過馬。(2)踏上椅面——跨過椅背——踏上另一椅面一一跨過所有的馬背後跳下。(3)扔沙包後跑回來,第二名小士兵出發。

3、小士兵分成三隊開始遊戲,以小士兵打敵人要過兩個障礙物,然後扔手榴彈後回來,鍛鍊幼兒各種跳法及膽量,發展幼兒的跳躍能力及平衡能力,體現競技及趣味性。

結束部分

聽音樂帶領小士兵騎馬或是牽着馬回去。

幼兒園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使幼兒掌握泥工最基本的技能,團圓、搓條、壓扁等方法。

2、通過幼兒探索與嘗試,改變泥塊原有的特性,捏出自己喜歡的物品形象,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

3、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4、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5、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重點難點

1、使幼兒掌握泥工最基本的技能,團圓、搓條、壓扁等方法。

2、通過幼兒探索與嘗試,改變泥塊原有的特性,捏出自己喜歡的物品形象,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

3、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活動準備

生泥、竹籤、泥塑盤等、火柴棒若干、葉子等裝飾材料。

  活動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師生共唱《餅乾歌》。

2、出示泥工作品,激發幼兒的創作興趣。

3、提醒幼兒在玩時應注意什麼?

二、動手操作

(幼兒自由選擇泥塊玩泥。)

1、鼓勵幼兒嘗試泥的玩法,引導他們團圓、搓條、壓扁。

2、引導幼兒捏出自己喜歡的造型。(根據老師提供的模型試着去捏。)

三、成果展示,分享快樂

1、請幼兒展示自己的作品,說說自己捏的是什麼?怎樣捏的?向全班小朋友介紹自己的經驗。

2、幼兒相互欣賞作品,體驗成功的快樂。

四、活動延伸

是幼佈置小小的`泥塑展,組織幼兒欣賞。

  教學反思

從事幼教工作後,我在工作中不斷髮現,親近自然的確是孩子的一種本性。孩子對於沙子、泥土之類的東西更是情有獨衷,作爲幼教工作者,真的應該像《幼兒園指導綱要》中所說:引導幼兒對身邊常見事物和現象的特點、變化規律產生興趣和探究的慾望,從而使孩子更親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資源,做一個生活的熱愛者。作爲幼兒教師的我更應該注重激勵、呼喚、鼓舞幼兒去動手、去操作、去探索、去發現。

本節活動,根據農村孩子的特點,我選擇農村自然材料——泥巴,通過孩子動手操作,自我展示,進一步培養了他們動手操作能力,語言的表達能力以及幼兒的創作思維能力。讓孩子們在活動過程中盡情的玩,盡情的做,體會成功的樂趣。

  設計背景

在一次戶外遊戲時,我發現孩子們對泥非常感興趣。針對農村孩子的特點,我選擇了這次玩泥巴活動。

小百科:泥巴是與生俱來的大自然的產物,也是人類最原始、樸素、自然、溫馨的建築材料。泥,也叫泥巴,即土和水的混合物。稀泥。亦指乾結的泥塊。杜鵬程《保衛延安》第二章:“他滿身泥巴,帽檐滴水,皮帶上彆着扳起機頭的駁殼槍。”周而復《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七:“啪,右邊牆上的一塊泥巴掉了下來。”【瓷器原料】

幼兒園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知道水源自於地下水和天上的雨水,經過工廠的加工、過濾等程序,才能飲用。

2、瞭解水中有許多我們眼睛看不見的微生物,知道不能喝生水。

3、樂意觀察生活,觀察各種儀器,感受觀察帶來的快樂。

4、初步瞭解飲水的小常識。

5、願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錶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顯微鏡若干臺。

2、帶領幼兒參觀自來水廠,瞭解水加工、處理的過程

  活動過程

1、組織幼兒進行談話活動:水從哪裏來

我們喝的水是從哪裏來的?(幼兒經過談論後,得知水可以從天上的雨水那裏來,也可以從江、河、湖裏得來)

江河裏的水、天上的水可以直接飲用嗎?爲什麼?要經過怎樣的處理才能飲用?(引導幼兒結合經驗水加工、處理的過程)

2、教師小結:

我們飲用的水是江河裏的水,自來水廠的叔叔阿姨用一些特殊的設備把這些江河裏的水經過加工、過濾使水邊得乾淨、再傳輸到地下水管中,水龍頭和這些水管連接着,通過水龍頭我們就能用到這些乾淨的水了。

3、瞭解水中的物質成分

教師:雖然這些水變乾淨了,但是是否可以直接飲用了呢?爲什麼?

分組請幼兒在顯微鏡下觀察水,知道水中有許多我們眼睛看不見的微生物,有些微生物對我們人體有益處,而有些微生物對我們身體是不利的。

我們要怎樣處理才能飲用這些水呢?

4、教師小結:

自來水雖然經過了加工處理,但裏面有些微生物對我們身體是有害的因此要將自來水再進行高溫消毒殺死一些微生物,這樣的水飲用起來就很安全了。

  教學反思:

在本課中,首先通過不喝生水和注意科學飲水來解決問題,出示問題:你有哪些喝水的慣?再通過健康小博士來告知喝水的學問,還通過健康小貼士進行小調查,調查孩子們最喜歡喝和最不喜歡喝的水。並告知小朋友要少喝飲料,多喝白開水,通過白開水的自述,來讓孩子們瞭解白開水的喝好處。然後通過健康小行動來評一評教材插圖中哪位小朋友的做法是對的,來鞏固教學內容。最後通過健康小鏈接來進行補充,清晨起牀後要喝水,並且這杯水最好是白開水。意圖讓學生明白“爲什麼要喝水,喝什麼水,如何喝水”等喝水常識,養成科學喝水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