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五年級教案 > 蘇教版第九冊《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教學反思

蘇教版第九冊《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W 次

  《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教學反思之一

《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是一首清新明快的詩歌。作者以敏銳的目光捕捉了大自然的奇趣妙景,以細膩的筆觸展現了大自然的絢麗多姿,召喚少年兒童熱愛自然,勇於探索,從大自然這“綠色的課本”中汲取豐富的營養。

蘇教版第九冊《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教學反思

詩歌和散文相比,更有音韻美,更適合朗讀,對於發展學生的想象力也更有益處。所以教學中我抓住這個有利的教學資源,引導學生多種形式朗讀課文,引導學生根據詩歌內容充分發揮想象。

一、引導學生多種形式朗讀課文。上課伊始,老師範讀課文後,就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然後指生分節朗讀課文。研讀過程中朗讀課文的形式更是多樣:男生或女生齊讀,自由練讀,同桌互讀,小組讀……在讀中理解內容,感受美,欣賞美。

二、以課本爲載體,發展學生的想象力。比如教學第二節時,我提出了這樣的要求:邊讀邊想,這一節描繪了大自然哪些動人的畫面?學生很快就從文中找到了答案:挺拔的翠竹、蒼勁的松柏、豐收的果園、耕耘的沃野。然後我進一步引導:能用自己的話具體說說其中的一個畫面嗎?學生思考片刻後,慢慢地小手舉起來了。“我來說說豐收的果園吧……”一個學生描繪了一幅果園豐收圖,其他學生爭着補充發言。這樣在鍛鍊學生想象力的同時還訓練了學生的開頭表達能力。

三、賞析詩歌,學習寫作。研讀完全詩後,我讓學生再讀全詩,思考:1、這首詩中哪些地方把物當做人來寫?畫出來讀讀,說說這樣寫有什麼作用。2、第一小節和第六小節相同,這樣寫有什麼好處?學生在交流討論的過程中,學到了寫作方法。

  《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教學反思之二

《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是蘇教版課標實驗教材五年級上冊的一首清新明快的現代詩,文題蘊含豐富,以“綠色的課本”喻“大自然”,形象貼切且引人遐思。作者孫友田在描繪大自然絢麗多姿的景色的同時,抒發了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召喚少年兒童熱愛自然,勇於探索,從大自然這“綠色的課本”中汲取豐富的營養。整首詩語言流暢而又飽含激情,給人留下想象的空間。

在教學這首現代詩時,我緊抓課題中的關鍵詞明確教學重點。首先我在黑板上板書課題“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然後讓學生齊讀課題,再讓學生自由地讀讀課題,引導學生讀時試着把重音落在不同的詞語上,然後想想從課題中你產生了怎樣的疑問。學生在讀後相繼提出“爲什麼把大自然比作課本?”“爲什麼說大自然是綠色的課本?”“怎樣去打開大自然這綠色的課本?”接下來我讓學生自由地讀一讀詩歌,然後針對剛纔同學們提出的這幾個關鍵問題好好地研讀,小組同學也可以相互合作,然後組織學生彙報交流。

問題一的設計:學生理解起來相對容易些,因爲在三年級時學生曾學過一篇課文叫《石頭書》,通過這篇課文的學習學生已知道大自然是神奇的,它包蘊着無窮無盡的知識,除了“石頭書”外,還有“樹木書”、“貝殼書”等各種各樣的書。不僅如此,大自然更向我們展現了一幅幅充滿魅力的山水畫、鳥獸圖,可以說大自然是一本厚厚的書,是我們永遠也學不完的課本。至此他們自然能明白作者把大自然比作課本是因爲大自然就像課本一樣蘊藏着豐富的知識和無窮的奧祕,等待我們去學習、去探索。同學們還等什麼呢?趕快去打開大自然這本課本吧!學生興趣盎然投入到文本中去,誦讀詩歌。

問題二的設計:我在課堂上這麼引導學生理解“綠色”,同學們作者把大自然比作了“綠色的課本”,如果是你,你會把大自然比作什麼色的課本呢?學生的思維一下被激活了,有的說是黃色的,因爲成熟的莊稼是黃色的;有的說是白色的,因爲秋天潔白的棉花遍佈田野,冬天冰雪覆蓋大地,到處都是白色的;有的說是五顏六色的,因爲春天各種花兒競相開放,我們看到的大自然就是五顏六色的……那麼作者說是綠色的他的理由又是什麼呢?這時學生各抒己見,有的說:“剛發芽的小草。”有的說:“枝葉茂盛的'樹木。”還有的說:“一片綠油油的稻田。”最後我總結說:“你們的想象力真豐富。是呀,綠色象徵着大自然的生命和活力,那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去呼吸山水間芬芳的空氣,去打開大自然這綠色的課本吧!”學生通過交流探究出了一個五彩繽紛的大自然,“唱出”了自己心中的色彩,獲得了心靈的遠航與飛揚。既自然地揭示出本文課題蘊含的寓意,又昇華了主題,學生們在不知不覺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絢麗多彩,激發了學生熱愛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興趣。

問題三的設計:“怎樣打開”這問題學生一開始理解起來相對困難,於是我引導學生分小組合作研讀詩歌2-5小節,然後看看這幾小節分別給我們展示了怎樣的畫面,又是從什麼角度來寫的?學生不難總結出分別是從親眼所見、親身參與、親耳聆聽、用心感受這幾方面來寫的,也就是要仔細觀察,要熱愛大自然,要做一個生活的有心人等等。

原來一直感覺詩歌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難點,學生課堂上無話可說。今年我是第三次教學這首詩歌,一開始打開課文的時候這種感覺依然存在,覺得這樣的一首詩除了讓學生多讀,然後還是多讀,並無過多內容可講。但是在我深入地去研讀之後我發現只要合理地設計問題,引導學生真正地走進文本相信孩子們是有話可說的,事實證明我的想法是正確的,至此我真正地體會到教者研讀文本的重要,只有教師自己真正地走進了文本才能引領孩子們跟進,才能引起孩子們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