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四年級教案 > 語文人教版四年級下冊《永生的眼睛》的教學實錄

語文人教版四年級下冊《永生的眼睛》的教學實錄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8W 次

師:爲了上這節課,你們課前準備了什麼?

語文人教版四年級下冊《永生的眼睛》的教學實錄

生:預習。

師:怎麼個預習法?現在要請另一位同學發言了。

生:就是寫出不同的讀後感。反覆地讀,讀熟了,就可以寫出自己的感想。

師:預習,就是要反覆地讀。讀熟了。有沒有把感想寫出來?

生:有。

師:都寫了吧。

生:寫了。

師:還有呢?

生:可以提出問題,談自己對自己對某段的理解。

師:還有嗎?

生:比如你贊同這句,爲什麼?或者反對哪句,爲什麼?

師:哦,就是這些都可以針對整個文章發表自己的感想。

生:還有就是可以給人物作評價。

師:其實這些都是我們課前要做的基本功。我在外面聽你們上的第一課時的時候,也在想不知道大家預習的情況怎麼樣。比如說,振聾發饋這個詞語,你們理解了沒有?

生:理解了。

師:誰來說一下。

生:我來說。振聾發饋就是用語言文字來喚醒糊塗的人。

師:就是有些人對某些問題認識還很模糊,像一個聾子,象一個思想處於昏睡狀態的人,聽了一席話以後,眼睛明亮了,耳朵也聽得很清晰了。這個詞就說明一席話對你的影響是多麼的深。上一節課,你們覺得所有的問題都解決了嗎?

生:沒有。

師:沒有。哇,聲音這麼響亮。你說,什麼問題沒有解決?

生:課文第12自然段:在這一刻我領悟到,父親他所遺留的角膜仍會映在我女兒的眼睛裏,這是怎樣的一種驕傲?爲什麼要用怎樣的一種驕傲?直接說驕傲不就行嗎?

師:你看,我要是這樣讀的話,這是一種驕傲,這是一種怎樣的驕傲,感覺會一樣嗎?

生:不一樣。

師:這裏面至少感情色彩是不一樣的。句式的表達上一樣嗎?這是一種驕傲,這是一種怎樣的驕傲,句式表達上也不一樣。你說。

生:讓我們思想也跟着課文去,因爲他加了怎樣嘛,就是讓我們去想,她是怎樣的驕傲。

師:這裏面也留給我們一個想象的空間,到底是怎樣的驕傲,我們可以再把文章理解一下,可以把文章中特別重要的,就象上一節黃老師反覆強調的某些段落、某些情感、某些問題,重新來理解一下可能我們就能明白這是怎樣的一種驕傲。還有什麼問題?

生:文章題目能不能改成愛心捐贈?

師:哦,而不是永生的眼睛,是愛心捐贈。可以這樣改嗎?

生:可以。

師:你說一下,愛心捐贈跟永生的眼睛一樣嗎?這裏的永生是什麼意思?

生:永遠存在。

師:人的眼睛可能永遠存在嗎?

生:不可能!

師:人的眼睛能一代一代傳下去嗎?

生:不可以。

師:其實人的眼睛都只有一個,(生:期限)對,就像人的生命一樣,都有期限,都有個生命長度的限制。比如說,到我們老的時候,眼睛會得白內障;眼睛老了的時候,有一個詞語叫老眼昏花。老了以後,有的還會視力失明,生命都有一個衰老的過程,那眼睛也是有生命的,但是這裏爲什麼會說永生的眼睛呢?

生:它不僅僅指眼睛,還指教育、啓智。

師:它這裏還講了,其實是一種精神,一個人對其他人一種奉獻、責任;一個人對另外一個人的關愛,這樣的一種精神,可以永遠地流傳下去。這裏的永生可能就有更多的一種意味。它作爲一種精神可以一代一代的傳承。按這樣來理解的話,用愛心捐贈,你覺得哪個題目好呀?

生:永生的眼睛。

師:好,我相信你們的判斷是對的。還有問題嗎?

師:剛纔我們讀課文的時候,作者談到第一次知道這個捐贈角膜是幾歲?

生:14歲。

師:她女兒知道捐贈角膜也是14歲。然後說她們之間的反應是什麼?

生:天壤之別。

師:爲什麼是天壤之別?剛纔上課解決這個問題了嗎?

生:解決了。

師:爲什麼?再幫我複述一下爲什麼。爲什麼兩代人之間對同一件事情反應有天壤之別呢?

生:因爲琳達情緒很激動,就在這時候,又要解肢她的媽媽,而溫蒂的外公並沒有死去,因爲情況不一樣。

師:哦,情況不一樣,剛纔她有個詞讀得有些差錯,是什麼?

生:肢解。

師:但是,我要問的是:在琳達和溫蒂同樣是14歲,同樣知道捐贈角膜,在這個之前,發生的事情一樣嗎?琳達在知道這個消息之前,她知道捐贈角膜這件事嗎?課文裏有沒交代?

生:沒有。

師:看一下。我驚呆了,那些醫生居然想要肢解媽媽,說明她知道不知道有捐贈角膜這件事?

生:不知道。

師:那溫蒂知道嗎?

生:知道。

師:從哪裏看出溫蒂知道。

生:我把父親的心願告訴了溫蒂。

師:我把父親的心願告訴了溫蒂,但是比這個更重要的事情是,這個家庭經常討論一個什麼問題?

生:生與死。

師:有多長時間一直討論這個問題?

生:六年。

師:六年時間經常討論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問題。同時我們可以相信,這個琳達是不是把她母親去世當時的情況也拿出來討論了?

生:應該吧。

師:對,因爲涉及生死這麼一個大事。你們平時在家裏父母有沒跟你談過生死這樣的事情?

生:沒有。

師:有沒有哪位同學家裏有?

生:是我跟我父母談的。我問他們人生最重要的什麼,我們現在要珍惜什麼,死後要去做什麼。

師:已經開始對人生的問題有了疑問。我們怕不怕死呢?

生:怕。

師:幾乎所有的人都怕死。那人會不會死啊?

生:會。

師:人都會死。生老病死,是人生的一個大事,就是,人再長壽都不可能活到二百歲,有沒聽說活到二百歲的。

生:沒有。

師:更不可能看到有誰活到二百歲。人要真的活到二百歲可怕嗎?

生:可怕。

師:爲什麼可怕?

生1:要是老了話,不能走,天天躺在牀上多無聊啊。

生2:人如果一直不死的話,世界會擠爆掉。

師:還有一個問題,人如果不死,我們現在來學習有意義嗎?

生:沒有。

師:爲什麼沒意義?

生:以後再學也行。

師:哦,什麼時候來學都行,是吧。

生:對。

師:就是說,雖然死亡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但是死亡也使得我們今天的學習,我們今天的生活變得更有意義了。也使得我們今天的身體變得更有價值。用你的話說,就是變得極其珍貴。我覺得有必要,你們什麼時候回去也可以跟父母來談一談生死這樣的問題。看你們父母是怎麼跟你們說的。也可以把這個故事《永生的眼睛》說給父母聽一聽,然後跟他們來談一談生死問題,你覺得怎麼樣?可以試一試嗎?

生:可以。

師:但是你如果回家跟父母談《永生的眼睛》,當然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把課文拿給他看,但是媽媽可能在做飯,正忙着,她說:沒空,沒空!,那怎麼辦?

生:讀給她聽。

師:對,讀給她聽。

生:在媽媽煮飯時,可以跟她談這件事情。

師:我希望你們把這個故事說給她聽。

生:先把主要內容整理一下,然後縮成一句話,然後再講。這樣容易一些。

師:但我有一個想法。其實我們還可以講故事的方式,把這個故事繪聲繪色地告訴一個人。這跟用一句簡單的話,說琳達的媽媽去世了,她的父親就把眼睛捐獻給醫院了,這樣的效果一樣嗎?

生:不一樣。

師:好。那我們就來試一下。你們把課文自己獨立地、仔細地再看一遍。等會,我需要有一些挑戰者站出來,把故事說給別人聽,就當作說給你媽媽聽。好嗎?我有幾個要求,第一個要求就是要把故事最基本的情節能夠準確地傳達出來,這裏面的人物、事件、結果要傳達出來,同時這個文章,是一個相對而言比較簡單的文章,還需要你加上自己的情感,加上自己的動作,加上自己的想象,用自己的方式把他表達出來,好不好?

生:好。

師:試試看。

(生自由默讀課文並思考,並和同學進行交流。)

師:剛纔這位同學提出了一個很好的建議,就是作爲小組來合作,大家討論完的結果,最後由一個同學來表達,好嗎?

生:好。

(生以四人小組進行討論,老師巡視並參與交流。)

師:好。我有幾個要求,一個要請大家到這裏來講,第二個無論上來的同學講得怎麼樣,我們都要很親切地、很和善地、鼓勵地看着他,好嗎?現在,哪個小組先來?好,鼓勵一下(鼓掌),最勇敢的小組先來。

生:《永生的眼睛》我是這樣理解的,作者他的父親和母親都被疾病奪去了生命,可是他們死後卻捐給別人一雙永生的眼睛,讓盲童重見光明,這也告訴我們,我們要用愛心去溫暖別人。

師:他講到哪一點了?他講到捐贈眼睛這件事,其他情節有沒交代?

生:沒有。

師:還不夠充分,但是很勇敢。來,你這一組。你把故事說給大家聽聽,好!掌聲鼓勵。

(生鼓掌)

生:琳達的母親被一場突如其來的疾病奪去了生命,父親遵從她的遺願把眼角膜獻給了醫院,這時候14歲的琳達不理解父親的所作所爲。過了十幾年以後,琳達有了自己的家庭,也有了自己的女兒,這時候,她的父親患了嚴重的肺氣腫,也想像自己的妻子一樣捐獻身體上完好的器官,還有眼角膜,這時候琳達把父親的心願告訴了自己的女兒溫蒂,然後溫蒂爲她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驕傲。

師:好。(鼓掌)。第二位同學比第一位同學(生:好得多),好在哪裏?

生:就是把剛纔同學說的那些不充分的說具體了。

師:哦,說具體了,而且這故事也交代地比較清楚、完整了。好,現在第三位同學登臺亮相了。哪位?

師:剛纔我們都討論過了嗎,也有比較大的決心了嘛,你來。大家自己舉手不用推薦,我相信有勇敢的人。

生:1965年母親死去了。

師:要用複述的方式,不要用看書的方式。獨立地用自己的話把故事講出來。我相信你行!

生:1965年母親死去了,取用母親的主動脈辮膜和角膜留給醫院,徵求父親的意見,父親點了點頭。

師:還不夠熟悉,再請一位同學接着好嗎。哪位?好。

生:也就是說1965年,琳達的母親死了,醫院要取她的主動脈辮膜和角膜給別人,徵詢父親的意願,父親卻答應了,琳達無法忍受這一切,對着父親哭喊,她父親平靜地說:給別人最珍貴的.禮物就是你自身的一部分。過了十幾年,琳達有了自己的家,也有了自己的女兒了,這時候父親得了嚴重的肺氣腫,然後父親也想像他妻子一樣捐獻自己完好的器官。父親死後,琳達把父親的器官捐獻給了別人,她的女兒溫蒂對她說:媽媽,我真爲你做的一切感到驕傲。(生邊想邊說,有些斷斷續續,師耐心地點頭給予鼓勵。)

師:好。

(鼓掌)

師:剛纔請了四位同學上來,上來有沒感到緊張啊?

生:肯定有。

師:會感到緊張,其實緊張也是很自然的一件事情,還有我們在座的同學在他們上來說得不流暢的時候,我們是不是也替他感到很着急啊?

生:是。

師:這就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情感。其實複述故事還真的是一件挺難的事情。這裏面有時間,有具體的事件,有具體的人物,有人物之間的對話,有故事發展的過程,最後又有故事的結果,這是挺困難的。但是我們以後讀書要養成一種習慣我們讀下來,把這些特別是敘事性的故事,把這些要素給抓住了,那麼你再來理解這篇文章,可能就更容易一些,同時能夠整體地、完整地理解一篇課文的主要情節。有時候我們可以複述給別人聽。剛纔我們還說到一個問題,就是當我們有些同學上來,我也注意到你們這組一個細節,這位同學上來了,大家緊張嗎?他也着急,你也着急,是吧。你也想提醒他吧,怕他有些情節漏了,忘了什麼的。這裏面其實體現出我們不僅爲自己感到驕傲,有時候也會爲(生:爲別人感到驕傲),有時候不僅爲自己感到着急(生:也會爲別人感到着急)。其實人都有一種情感,我對另外一個人也是要承擔責任的,是吧?那平時在生活中,我們有沒有爲別人承擔過責任?別人爲我們承擔過責任嗎?有嗎?誰來說說看,你來。

生:我媽媽爲我學習而感到着急。

師:爲學習感到着急。媽媽是對你每日的生活,一言一行,各種問題最揪心的人,是吧?媽媽爲你承擔責任。

生:我覺得也是媽媽對我們最關愛。我爸爸、媽媽都是在外面打工賺錢,要爲我們上學,買文具呀什麼的,什麼事都先想到我們。

師:有時候可能只有一份食品,首先想到的是孩子,是吧,媽媽很了不起。剛纔兩個說得都是媽媽,那有沒有家庭之外的人也爲我們着急?

生:老師爲我們學習着急。

師:對,包括剛纔要上課了,你們朝蔚老師還急急忙忙地進來,雖然今天是張老師來上課,但是她們也爲你們課堂狀態感到着急,你們表現好的地方,她也很興奮。這是老師,最親的兩個人,媽媽,老師。還有呢。

生:不僅有媽媽,老師,還有朋友。

師:朋友爲你做什麼事,你說。

生:就是有的時候做錯了,有節課你生病了沒有來,然後老師又沒有空教你,有的同學就會幫助你。

師:哦,有些同學也會爲你着急,他覺得對你的學習他也有責任,是吧?

生:我覺得警察也有爲我們擔心過。像出現一些劫持人質的情況,警察都會把歹徒抓住,救出人質。

師:他如果只想到自己的安全,他這裏面既有一個職業的責任感,又有表現出人類的一個很高尚的品德,把他人的生死也看作是自己的一個重要的職責。

生:我也覺得老師會爲我們着急過,在學習階段,有的同學肯定會有的課程趕不上,老師就會放學以後讓那位同學留下來,有時候會教我們一些課文,然後作業做不清楚的,也會幫我們輔導。

師:剛纔講的老師啊,媽媽啊,警察啊,都有一種責任,我相信還有。這都是我們熟悉的人,有沒有陌生人,跟你完全不熟悉的人,他也不一定要承擔責任,卻爲你承擔責任了,有沒這樣的人?

生:我想國家可能也對我們有責任。比如說,有個人到境外去旅遊,然後被劫持了,國家會派出人去解救你,不會看你不是什麼官,死了算了。就是說無論出多少錢,都會來救你。

師:國家有時候也會表現出一種責任、道義,對自己所有公民的一種保護意識。我們再說一些小的事情。

生:我們買東西的時候,廠家也要爲我們負責任,比如說買了一個過期的產品,廠家一定要幫你調換。

師:這個廠家還是講誠信,講責任的。

生:比如街上有老奶奶,東西拿不動,掉到地上了,就會有好心人幫她撿東西。

師:其實我們生活中還是能看到這種溫馨的情景,對他人對陌生人的一種責任感。我現在還想問你們,你們有沒有對陌生人、毫不相識的人承擔過責任。想一想。

生:有一次我在院子裏玩,外面有一個人是撿垃圾的人,有一個箱子,他夠不着,我幫他從欄杆的縫隙中塞出去。

師:我們對收廢品人的一種責任。

生:上次,我在路上走,前面有一個人突然掉了五毛錢在地上,他也沒發現,我本來可以佔爲己有,後來想想看,還是還給他。我說:叔叔,你掉了五毛錢。

生:我在街上走,有一個路不熟悉的人問我,我告訴了他,他笑眯眯地跟我說:謝謝。

師:我也說一個啊,我感觸最深的。我是你們熟悉的張格嫣予的爸爸,張格嫣予也不是一下子就長到14歲,也是跟你一樣,很小很小的時候,經常要坐車,坐公交車,但是,我發現福州有一點非常好,你一上公交車,你抱着孩子,馬上就有人給你讓坐,老爺爺老奶奶一上車馬上就有人給他們讓座。後來,我也就養成這個習慣了,只要看到老爺爺老奶奶、抱着孩子的馬上就給他們讓座,其實這裏面就表現出人與人之間彼此都有一種關愛,一種責任。這種責任不是說我只爲自己承擔,我同時也要爲他人承擔。其實琳達、溫蒂、琳達的父親、母親是不是都表現出人類這樣的一種情感來?

生:對。

師:人類他是一個一體。有一個偉大的作家說,當大陸的一角被海水沖毀的時候,你不要以爲跟你沒關係,因爲大陸這一角就再也回不來了。當一個島嶼被海水淹沒的時候,你也不要以爲,這跟你沒關係,因爲這島嶼永遠的消失了。當一個人死亡的時候,你也不要去問,這喪鐘是爲誰敲的?它很可能是爲每一個人敲的,它講的就是人類與人類之間的這樣一種情感。那麼從琳達、溫蒂,包括琳達的父母身上所體現出來的,其實也就是這樣的一種精神。我們不僅要承擔對自己的責任,承擔對自己最親、最愛的人的責任,還要承擔對他人的責任。因爲正是這些他人,也在爲我們承擔着責任。我想,今天這節課,對我來說,我最想告訴大家的,也就是這樣的一種人類的理念。這時候,我相信,同學們對永生的眼睛的含義就會有更深的理解。好,今天的課就上到這。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