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四年級教案 > 人教版《飛向藍天的恐龍》教學設計

人教版《飛向藍天的恐龍》教學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7W 次

教學目的:

人教版《飛向藍天的恐龍》教學設計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弄明白課文的主要內容.

2、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

3、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教學重點:

弄懂課文內容,領悟想象在文中的作用。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性,領悟想象在文中的作用。

教學過程

一、交流資料,激趣導入。

同學們,你們知道恐龍這種動物嗎?喜歡它們嗎?課前同學們已查閱了許多方面的資料。現在我們來交流一下好嗎?

聽了同學們的交流,我們都知道了恐龍是一種龐然大物,現在已經滅絕了,然而有誰回想到這種龐然大物會與靈活的鳥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呢?這節課就來解開這個謎團。

二、整體感知,反饋預習。

1、讀全文(指讀,想:課文寫了什麼,你對哪部分內容感興趣。)

2、查生字掌握情況(隨文)

3、指名說說課文寫了什麼?

三、精讀重點,領悟寫法。

1、閱讀了解恐龍飛向藍天的演化過程是怎樣的。

方法(1)先自己讀。(2)再討論。(3)彙報。

(1)第一種大約出現在……和狗一般大小……

(2)數千萬年後,它的後代……家族……

(3)其中,一些……長得……像鳥類……

(4)它們學會了滑翔……飛向藍天的鳥類。

2、閱讀感悟寫法上的特點

(用詞準確,生動的特點)如:(1)地上第一種恐龍大約出現在兩億年。(2)它的後代繁衍成一個形態各異的龐大家族……

3、用自己的話說說恐龍飛向藍天的演化過程。

4、有感情地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

四、談談本節課的收穫。

教學後記:一、說明文的情感“朗讀”

科學性說明文雖然不像其他文本那樣可以深入地體會文本蘊藏的情感,但是同樣有不少感情因素在裏面。如《飛向藍天的恐龍》這一課的第一自然,以生動形象的語言將笨重、遲鈍的恐龍與輕巧靈活的鳥類──這兩種在人們印象中似乎毫不相干的動物展現在讀者面前,我在教學中抓住重點詞:笨重、遲鈍、敏捷引導學生進行對比,激發了學生對科學的好奇心,並在朗讀中充分體現了學生的這一情感體驗,把科學性的`說明文也引出了學生的情感。

二、說明文中的語文訓練

語文學科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在科普說明文教學中,對於說明方法講得滴水不漏,面面俱到,而如何活用這些方法則很少涉及。這就好比一個游泳教練只講游泳的知識而不讓學泳者下水一樣,學生是很難從中學到真正的說明本領的。我在教學中,先出現兩組詞:“說到……往往”、“談起……自然”,在讓學生朗讀句子的基礎上,讓學生進行充分的說話訓練,打開學生運用詞語的思路,學到運用的方法,使語文的工具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也讓科學性說明文的閱讀教學走出了只說不練、脫離語文工具性與人文性統一的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