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三年級教案 > 人教版《灰雀》教材理解

人教版《灰雀》教材理解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7W 次

  一、教材說明

人教版《灰雀》教材理解

這篇課文講述的是列寧、灰雀和一個孩子之間的故事。列寧在公園裏尋找三隻惹人喜愛的灰雀當中的一隻時,遇到了將灰雀捉走的男孩,經過交談,受到感動的男孩將灰雀放了回來。這個故事體現了列寧善解人意,對男孩的尊重、愛護以及男孩的誠實和天真。

通過語言和行動來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展現事件的發展進程,是本篇課文在表達上的主要特點。男孩的語言和行爲已經告訴列寧,灰雀的消失與他有關;如何使孩子認識到將灰雀捉走是錯誤的從而自願將小鳥放回來,需要循循善誘。列寧沒有問孩子是否將灰雀捉走,也未進行任何說教,而是藉助一句“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飛不回來了”的感嘆,使孩子內心受到震動,從而認識和改正自己的錯誤。在整個事件中,處處可以發現列寧善於觀察對方的言語、行動,既不傷害對方的自尊心,又能使對方認識到錯誤的巧妙的教育方法,同時,也可以體會到列寧對兒童人格的尊重和愛護。

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要學生認識到列寧對兒童的愛護;二是要通過對人物語言和神態的描寫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同時,學生還可以受到愛護鳥類等動物的教育。

本文的重點內容是列寧發現灰雀消失之後,通過耐心、得體的交談使孩子放回了灰雀的經過。如何使學生透過他們的言語和神態來領會人物的心理活動是學習本文的難點。

  二、學習目標

1.會認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郊外、散步、胸脯、仰望、歡快、麪包渣、或者、嚴寒、自言自語、可惜、肯定、果然、歡蹦亂跳、誠實”等詞語,摘抄描寫灰雀的句子。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3.通過人物的對話描寫,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4.體會列寧善解人意、循循善誘和對兒童的保護,懂得做錯事情應該改正的道理,同時受到保護鳥類等動物的教育。

  三、教學建議

1.閱讀、瞭解有關列寧的故事。

2.本課要求會認的字有5個,讀音難點主要有“渣”(翹舌音)、“胸”(後鼻音)。可以引導學生複習鞏固前幾冊教材學過的識字方法,自主識記生字。如,可以聯繫已經學過的生字,通過加減或者替換偏旁的辦法學習生字“樺、婉、渣”,或者聯繫生活經驗,結合身體部位學習“胸、脯”。

可以把要求會寫的生字集中在一起,引導學生觀察發現其結構上的特點,如:“胸、脯、渣、惜、低、誠”都屬於“左窄右寬”的左右結構,然後把重點放在部件比例的大小上,指導臨寫。有個別字的筆畫需要特別說明:指導“渣、者、惜”時,要注意三者之間的聯繫,它們都有“日”,但其具體形狀不盡一致;學習“散”時,還應聯繫“胸、脯”,指導學生髮現同樣的“月”字,在不同的位置,寫法也不一樣。在學習結構特徵不是非常典型的“或”“者”時,要注意具體筆畫、筆形的特點,落實到位。

3.本文通過列寧、孩子與一隻灰雀的故事,表達了列寧對灰雀的喜愛和對孩子的尊重、愛護之情,教師可以圍繞列寧的這兩種情感展開教學。

在學生初讀課文的基礎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找出相關的語句,體會列寧對灰雀的喜愛之情。首先是灰雀“惹人喜愛”,“兩隻胸脯是粉紅的,一隻胸脯是深紅的……婉轉地歌唱”,這是灰雀讓人喜愛之處。其次是列寧的言語和行動表現了對灰雀的喜愛。他欣賞灰雀的歌唱,給它們帶來食物。特別要提醒學生注意“每次”“都要”“經常”這幾個關鍵詞語,它們體現了列寧對灰雀喜愛的程度。當灰雀消失之後,列寧“在周圍的樹林中找遍了”,這表明他對灰雀的着急和擔心。在列寧和小男孩的對話中,如“一定是飛走了或者是凍死了。天氣嚴寒,它怕冷”“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飛不回來了”,“它怕冷”和“可惜”這兩個詞語,可以體會到列寧對灰雀的喜愛和關心。學生在朗讀相關的詞句時,一定要將這種感情讀出來。

列寧和孩子的對話,耐心而又得體,表現了列寧對孩子的尊重和愛護。當列寧詢問孩子是否見到灰雀時,孩子回答“沒……我沒看見”,從這種吞吞吐吐中,可以猜測到灰雀的消失與孩子有關。但是列寧沒有去批評、斥責孩子,而是通過表達對惹人喜愛的灰雀的擔心,使孩子內心受到震動、感染,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列寧與孩子的對話和神態體現出了人物的心理活動,這正是本課教學的難點。在教學過程當中,可以結合具體的句子、段落,以及文中的提示,引導學生透過語言、神態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1)列寧問孩子有沒有見到灰雀時,男孩說:“沒……我沒看見。”可以引導學生思考,男孩說話時爲什麼要停頓一下呢?他心裏會想到什麼?孩子可能擔心列寧知道是他捉走灰雀、想說又不敢說,還可以進一步提示學生“沒……我沒看見”應該如何讀才能恰當地反映男孩的心理。

(2)列寧的兩句話:“一定是飛走了或者是凍死了。天氣嚴寒,它怕冷”“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飛不回來了”,進一步體現了列寧的擔心和惋惜。這種擔心和惋惜使男孩受到了震動,於是說出了“一定會飛回來的。它還活着”的話。男孩說這句話時,他“看看”列寧,這個“看看”表明他下定決心鼓起勇氣的心理變化過程。列寧已經知道灰雀的消失與男孩有關,但是他沒有一句批評的話,而是通過自己對灰雀的擔心來感染男孩,引導他認識了錯誤。

(3)當列寧問“會飛回來?”表明了他喜出望外的心情,要引導學生讀好。列寧的喜出望外進一步感染了男孩,“肯定地說”“一定會飛回來”說明男孩決心改正錯誤的心理。

(4)當列寧微笑着說“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兒去了”時,他爲什麼不問男孩,而是去問一個不會說話也不懂得人話的鳥兒呢?列寧在想些什麼呢?這一方面表明了列寧見到灰雀之後的驚喜,另一個方面則表現了列寧對孩子的愛護。

教師不必侷限於上述的幾個方面,還可以就列寧與孩子的動作、神態,啓發學生進一步思考人物當時的心理活動。如:“列寧自言自語地說”“那個男孩站在白樺樹旁,低着頭”“列寧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說”,這些神態動作反映了人物怎樣的心理活動。

本課課後要求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在這一基礎上,可以進行合作、探究學習,引導他們討論:爲什麼說“男孩是誠實的”?爲什麼列寧不直接要求男孩將灰雀放回來?使學生聯繫上下文,明確下面幾個問題:

(1)男孩聽了列寧說的話,見到他着急、擔心、惋惜的樣子,內心受到了感染,認識到自己所犯的錯誤。

(2)男孩肯定地說灰雀“一定會飛回來”,第二天,灰雀果然飛回來了。表明男孩及時改正自己的錯誤,是個明辨是非、誠實守信的好孩子。

(3)送回灰雀以後,“那個男孩站在白樺樹旁,低着頭”,表明他仍在爲自己的錯誤感到慚愧。

(4)從列寧和男孩的全部對話中可以看出,列寧沒有一點責怪男孩的話語,這體現了他耐心、巧妙的教育方法和尊重、愛護男孩的崇高品質

4.可以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或者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不要將詞語的註釋直接提供給學生。如,對於“婉轉”的瞭解,通過上下文,可以知道“婉轉”指的是歌唱,又“惹人喜愛”,可見是用來形容好聽的`聲音的,可以結合孩子聽到的鳥叫,聯繫生活實際進行引導。再如“仰望”,可結合“公園裏有一棵高大的白樺樹”,灰雀是在“高大”的白樺樹上,所以應該擡頭看,“仰望”的意思就清楚了。

5.在朗讀指導過程中,要把朗讀和理解結合起來,在正確領會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通過朗讀表達出作者的感情,通過朗讀,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6.課後的第二題,要求學生在領會課文內容基礎上,談談自己的發現。可以結合課文句段,可以通過語言、動作體會人物心理活動。除此之外,課後還引導學生進行詞句的積累。教師對此不宜做固定的要求,允許學生積累自己喜歡的詞句,但要有檢查,看看學生抄寫情況

課後還有兩個學習夥伴的對話,引導學生蒐集有關列寧和其他名人的故事。教師在處理這部分內容時,要爲學生提供合適的途徑和方式,使這項擴展活動落實,爲“語文園地”中的“口語交際”做好準備工作。

有條件的學校,可以在班上組織愛鳥周活動,活動結束時舉辦一次報告會,談談自己對愛鳥的認識,或者舉辦一期有關鳥類的資料展。

  四、參考資料

灰雀:小型鳴禽,體形如雀,羽色多樣,鳴聲悅耳,可以籠養觀賞。羣棲在河谷、溪流、樹林中。食物爲樺樹、榆樹、柳樹的嫩葉和種子。本文中說的灰雀是紅腹灰雀。在我國東北小興安嶺、烏蘇里江一帶和遼寧、河北等部分地區都能見到。

列寧:(1870—1924)弗拉基米爾·伊里奇·列寧,全世界無產階級的革命導師和領袖,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俄國共產黨和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的主要創建人。1887年,弗拉基米爾中學畢業後,進喀山大學法律系學習。不久他就因爲參加學生運動而被學校開除,遭到逮捕和流放。流放結束後的1892年,他又開始籌建馬克思主義小組。1895年,列寧在彼得堡創立了彼得堡工人解放協會。這年年底,他再次被捕入獄,14個月的獄中生活後,又被流放到西伯利亞。1900年2月,列寧在西伯利亞的流放結束,出國創辦《火星報》。1903年7月30日,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在布魯塞爾召開代表大會,會上形成了以列寧爲核心的布爾什維克,布爾什維克的意思是多數派。1905年回到彼得堡直接領導革命鬥爭。12月,莫斯科武裝起義失敗,列寧又開始了長達十多年的第二次流亡生活。1917年,俄國二月革命後,列寧立即返回彼得堡組織和領導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積極準備發動武裝起義。在1917年11月7日(俄歷10月25日),列寧領導了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革命勝利後,列寧當選爲第一屆蘇維埃政府主席,他領導人民粉碎了帝國主義的三次武裝進攻和國內的叛亂,使蘇俄的經濟建設逐步走上了正軌。

1924年1月21日,列寧因腦溢血去世,終年54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