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三年級教案 > 小學語文三年級《花瓣飄香》教案大綱

小學語文三年級《花瓣飄香》教案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1W 次

對生字的教學我是這樣看的。

小學語文三年級《花瓣飄香》教案

漢字的學習有好多種形態,比較常見的是音形義三縷鬍子一把抓,讀讀音,辨辨形,書書空,強調一下筆順,完了再理解下意思,組幾個詞,或者造兩個句子。這是約定俗成的,大家這樣做已經好久了,從沒人質疑一下是否符合漢字的識寫規律。以上這種約定俗成的法子就是大家思維形成定式的結果。其實,把眼界看得再寬些,漢字的識寫無時不在進行中。在朗讀初期,漢字的音形義已經在學生的記憶裏留下痕跡,這時,音是最深刻的,形次之,義再次之。隨着閱讀活動的.深入(數量的增加),漢字一遍又一遍在眼前出現,音由於掌握較易,形的記憶便逐漸成爲主角,對於義,也由於閱讀時對語言環境的熟悉而約略知道個大概。可以說,在反覆閱讀多遍後,許多的學生已然可以無師自通的識了不少生字。這種時候再來組織生字教學,怎麼可能使大部分學生都感興趣呢?並且,學生在這堂課掌握這些生字,看似默寫出來了,實際上是一種“假相”不多久就會忘記。真正的漢字識寫是在應用之中!漢字在學習之後如不加以反覆應用,長久不見,它還會變成生字的。爲什麼冷僻字難寫難記,那是因爲你老是見不到它。爲什麼大家只要正常學習都會掌握3000左右常用字,那是因爲你學習之後總在用它,看書,遇到它,讀報,遇到它,走大街上看廣告,也遇到它,就是看個電影字幕,也遇到它,這樣久而久之,多難的字記不住啊?所以,漢字的真正掌握在你反覆的運用,並不在於你課堂上如何費心機施巧法,而在於你如何引導學生進行語言實踐,多讀,多看,多用,自然就記住了。

漢字的識寫形態既然是多樣的,那麼小語課堂非要第一課時學習生字也就大可不必。讀書時不是識字嗎?一篇課文在各種問題牽引下,學生要在嘴裏眼裏過多少遍呢?這難道不是識字?非要正正規規的先音後形再來義才叫生字教學嗎?一些結構較簡單明晰,音節單一的字我看不必費力,大膽放給他們自學便是,抓住難寫易錯易混的字進行點明強化一下足夠。我們真該在生字教學上學學古人。舉個例子也許沒有普識價值,但可以說明漢字識寫的特點。《浮生六記》裏的芸娘小時侯舅父口授《琵琶行》,她楞是憑記憶給記住了。後來她見到一本書中有此篇,就按照聲音挨個認字,居然也識了字。後來漸漸學會吟詩填詞,有“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這樣的佳句。要知道,那個時代可是不允許女子習文斷字的啊。

學習漢字不應該“斷章取義”,不能離開文本的大背景,集中音形義識寫固然效率高,但如不加以反覆的語言實踐活動,其效果不會好的。因此說,只要時機允許,隨時隨地就是漢字識寫的時間。沒必要限定在第一還是第幾課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