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三年級教案 > 《剪枝的學問》評課四篇

《剪枝的學問》評課四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6W 次

  《剪枝的學問》評課1

《剪枝的學問》評課四篇

徐老師在教學《剪枝的學問》這一課,我認爲抓好兩點,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學習,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咬住課眼,引導學生細讀課文

設計課堂教學必須有一個着眼點,這個“點”我們姑且稱爲“課眼”。這一課的行文是以“我”的情感變化爲線索的,課文中用了這樣四個詞語“滿懷好奇——一臉疑惑——將信將疑——又驚又喜”。教學時,先把這四個詞語板書出來,然後一個一個地引導學生讀文理解,內化感悟,在隨着“我”的情感變化起伏中,共鳴共振,使之懂得學問學問,一學二問的道理,在學文中加厚生活的積累,增強了解生活的情趣。

二、點撥文眼,引導學生精讀課文

課文結尾寫道:我又驚又喜,不禁想起王大伯去年剪枝時說的那番話。還真是這麼個道理!”這句話中,是什麼道理?要引導學生理解減少是爲了增加,這便是課文的文眼,它在課文中常常起着點明題旨、深化主題的作用。爲了加深對這句話的頓悟,我們可以讓孩子回讀課文的開頭和結尾,討論這樣四個問題:

1.課文中哪些語句描寫王大伯家桃園的?

2.王大伯家桃子長得好嗎?你從哪些地方知道的?

3.人們爲什麼稱王大伯是“遠近聞名”的種桃能手?

4.假如不剪掉那些閒枝,王大伯家桃子還會長得好嗎?要求學生反覆咀嚼從中悟出“只有去除閒枝廢葉,才能留住精華;只有卸去沉重的負擔,才能快捷行走”的內涵。

  《剪枝的學問》評課2

一、抓主線,釋疑解惑。

《剪枝的學問》從標題中看出本文寫的是關於“剪枝”方面的學問,但作爲小語教材,課文並非純粹介紹所謂“學問”,而是伴着生動有趣的故事,滲入科學知識,讓兒童樂學易懂。課文是以“我”的情感變化爲線索的,課文中用了這樣四個詞語:滿懷好奇→一臉疑惑→將信將疑→又驚又喜。抓好情感主線,逐層深入探究。教學時,吳老師緊緊抓住這條線索,引領整堂課的教學。如先讓同學們找出描寫“我”心理活動的語句,學生讀詞句,在我第一次進桃園時出示關鍵句:去年冬季的一天,我滿懷好奇地走進桃園,只見王大伯和幾位叔叔正忙着剪枝。引導學生入情入境體會滿懷好奇的原因,進而轉入課文第一自然段的學習。遵循文脈,吳老師又進一步啓發引導王大伯的桃園裏有什麼“祕密”呀?滿懷好奇的“我”進入桃園後,怎麼又“一臉疑惑”呢?在感受夏季的桃園時,吳老師巧妙設問小作者的願望實現了嗎?他“驚”的是什麼?“喜”的又是什麼?在隨“我”的情感變化起伏中,學生“入境始親”,層層深入,與文本自然對話,內化感悟,共鳴共振。

二、品詞句,真情妙悟。

俗話說:牽一髮而動全身。教學中,吳老師引導學生通過對關鍵詞、句的朗讀、品析、咀嚼和回味,加深了學生對人物形象的理解和體驗,激勵學生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找準文本的切入點,激發了學生的興奮點,捕抓住知識的生成點。如出示“我”的問話:“王大伯,……幹嗎要把這些好好的枝條剪掉呢?”對這位種桃能手,“我”有什麼想法?引導學生抓住“揮舞”“一根根”等詞句體會王大伯慧眼識枝;抓住“我”的問句中“怎麼啦?”“幹嗎”“好好的枝條剪掉”來理解“我”的焦急和對王大伯剪枝做法的疑惑不解。在指導學生朗讀時,吳老師先指名讀,然後親切地評價:“你讀得不緊不慢的,不像在着急嘛!同學們會心地笑了起來;再找人讀,吳老師說有點急了;再讀,同學們在老師的引導下,讀得越來越好,着急的語氣自然流露出來,這樣環環相扣,層層推進,取得了較好的效果。而王大伯回答的那段話,讓學生反覆讀後討論:什麼叫“瘋長”?“瘋長”了會產生什麼後果?這裏教者巧用課文插圖,有效突破難點,培養學生仔細觀察,發現王大伯手握的是一根粗壯的枝條,圖文結合,相得益彰。在媒體課件廣泛運用的今天,課文插圖似乎被冷落了,吳老師的課件源於課本,有返樸歸真之感。這些粗壯的枝條該不該剪?扣準了“瘋長”這個詞,學生對“剪枝的學問”就有了初步的瞭解。在一詞一句中,在吳老師的提示引導下,同學們不斷領會和感悟剪枝的學問到底在哪兒。“誰有興趣來扮演經驗豐富的王大伯,讀一讀他的話”指名讀,評價:“來年就靠它們結桃子囉”這句話說得真有信心!誰再來充滿信心地讀一讀。追問:王大伯怎麼這麼有信心的呢?因爲他有豐富的.經驗。注意他說話的動作了嗎?示範動作,大家從“撫摸”這個詞體會出什麼?在吳老師關於品讀作者心情的語句中,讓學生身臨其境地去感受,“瘋長”的後果是什麼,爲什麼要剪枝,剪枝又是爲了什麼等,讓學生在品讀中、在對關鍵詞句的理解中,順其自然的感悟和領會小作者的心情。

  《剪枝的學問》評課3

聽了何老師執教的《剪枝的學問》這課,感受頗深。這是一篇記敘文,記敘了“我”在桃園看剪枝並瞭解剪枝的原因,啓示我們“減少”是爲了“增加”;生活處處有學問,我們要做有心人。 抓住作者的心理變化,何老師從複習導入,到引領“滿懷好奇——一臉疑惑——半信半疑——又驚又喜”的變化線索,由淺入深理解王大伯的話,從而明白減少是爲了增加的道理,各環節銜接上的設計顯得很自然緊密,講課流暢。 在賞析課文過程中重視基礎知識的訓練,同義詞的換詞,舉例子深化,想象性描寫,做表情動作,進行感情的體會,朗讀的訓練……都能做到紮實有效。朗讀形式也豐富多樣,充實了課堂朗讀的氛圍,提供了學生不斷鍛鍊的機會。教學中特別重視重點詞語的理解,能抓住細節進行細緻分析,訓練比較到位,有時候還通過老師的表現和學生實際生活的聯繫,奠定了理解課文的基礎,做法不錯。在訓練的點上,何老師能抓住關鍵詞,關鍵句,關鍵意的感悟,適當滲透了學習習慣的薰陶。但在引導學生從文中悟出“減少”是爲了“增加”的道理時,花費的時間太多,引導不當,學生交流的內容有失偏頗,缺少了引導學生從文中明白生活處處有學問,我們要做有心人的道理這一環節。如果課堂上老師能將道理的懂得與實際生活中環境問題巧妙的結合,促進了方法的遷移,達到了知識點的進一步延伸的要求,就會加深了學生對課文中蘊涵道理的深刻理解,對學生明白生活中蘊涵的道理有很大幫助。

  《剪枝的學問》評課4

是一位年輕的老師,能夠從容的面對衆多聽課老師,順暢地上完一節閱讀課是不容易的,課上老師態度和藹,語言親切,教態自然,在板書、多媒體和學生之間有條不紊地進行教學的切換操作和指導。整個環節的設計可以看出教師是花了心思,認真備課,對教材有進行認真的研究的。鄭教師在這堂課中比較注重朗讀的訓練,學生思維的訓練,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多媒體課件也做得比較豐富多彩,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同時,在這堂課中也體現出幾方面不成熟的地方,教師忽視了的一些不可忽視的東西。各個環節的教學目標達成不夠理想,過程性的引導做得不有效和深入,呈現出學生是被動隨着老師鸚鵡學舌,而不是真正的領悟體會到,也就沒有看到學生獨特的體驗的朗讀和語言表達。

1、朗讀訓練的過程性引導缺乏方法,教師有把朗讀指導的教學過程分階段呈現出來,教師意在引導學生層層深入理解文句、步步深入體會情感,進而越來越好的朗讀片段,但是由於教師的前置導讀平淡,渲染情感的過程不明顯,所以針對同一句話進行的連續三次的訓練卻是未收到如期的效果,學生的三次朗讀幾乎是在同一個水平線上。

2、“笑”你體會到什麼?學生不知道,老師也難以在課堂聽出來,所以在這個環節教師頗費時間和心思,就是爲了引導學生理解這個“笑”的內涵。爲什麼?問題在教學方法的運用上,有好的方法學生很快就能體會到了。

3、整節課學生沒有動過筆。語文的任務是什麼?不管是過去提的語文具有工具性,還是現在新課標提到的實踐性,總之聽說讀寫的寫是必不可少的。語文閱讀不能光是老師講,學生讀,不多學生的課堂發言組合起來,“所謂不動筆墨不讀書”是千古佳訓,我們語文課堂一定要注意做好。

課上完了,後續的反思和總結,是提升我們教學能力的關鍵,要把從中獲得的啓發用於下一步的教學工作,如此循序漸進,教學能力的提高就很快了。

從這節課堂,我們可以進行思考改進的。

1、語文課堂教學需要教師提高朗讀的基本功,把自己的基本功練紮實了,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另一方面教師如何巧妙迴避自己的弱勢,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巧妙利用資源、整合資源來達成教學目標也是需要我們教師思考的,課上有的孩子的朗讀聲情並茂,甚至勝過了老師,是不是可以藉助優秀學生的領讀來得以解決,還可以藉助多媒體, 現在多媒體的音像資料很多,只要我們花些時間去收索就會有收穫。

2、教師一定要注意把學生與文本的距離拉近。如何拉近?我覺得比較容易達成的一個做法就是喚起學生自己的的生活情感體驗,這就是要求我們教師在備課的時候,除了備課文,備教材,還要“備”學生,只有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生活和生活體驗才能在課堂上充分自如地進行調去和利用。許多文章都談到這一點了,但是我們的老師具體怎麼做,要如何在課堂上做好,卻是一直成問題的事。

3、語文教師在語文課堂要關注全體學生的學習,而不是少數學生的表現。怎麼讓全班學生互動起來,讓大多數學生跟上來?需要我們教師積極思考、探索更好的教學方法。

寫到這裏我想到,在貧舊的中國社會裏教師地位不高,人稱“教書匠”。我們十分反對這種說法,但是教書匠也好,剃頭匠也罷,賣油翁的技能總是我們要學習的。上完一節課進行教學反思,在教學實踐中不斷進步,慢慢的時間久了,累積就多,也就熟能生巧的,就能在平時的常規課堂上獲得較好的效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