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魯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第10課教學設計

魯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第10課教學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4W 次

  【教學目標

魯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第10課教學設計

1、體會描寫的作用,感受語言風格。

2、感悟愛的博大,關愛生活中的不幸者,陶冶美的情操。

3、通過獨立閱讀,形成自己獨特而有創造性的見解。

  【教學重點】

全面把握課文,感受語言特點。

  【教學難點】

領會從文章語言及人物刻畫中滲透出的愛的博大。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人心與人心就好比是一坐山與你一樣,當你對着高山喊──我愛你!高山的迴音也是“我愛你”:決不可能你對着高山喊──“我恨你”,而高山的迴音是“我愛你”。俗話說:“尊人者,人尊之。”所以,人與人之間都要講求團結友愛、互相關心,誠摯待人。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楊降的散文《老王》,看看我們會從作者與老王之間的關係中會得到什麼樣的啓示?

二、作者簡介

教師播放媒體資源中的“作者簡介”,以圖片和文字的形式向學生介紹作者楊絳。

三、整體感知

教師播放媒體資源中的課文朗讀,學生聽讀,並思考一下問題:

1、“不幸者”指誰?文章哪些地方體現了不幸?

2、“幸運者”指誰?哪些地方體現了幸運?

3、“愧怍”是什麼意思?爲什麼會愧怍?

四、粗讀感受

1、學生粗讀,教師“巡視”。

2、交流討論:

“不幸”在文章的體現之處:

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輛破舊的三輪車,先是單幹戶,後來連這個都沒法保證……

老,沒什麼親人,無依靠。

只有一隻眼,另一隻眼是瞎的;以及人們對他瞎的眼的惡意猜測。

居住的條件差。荒僻,小衚衕,破破落落,大院,塌敗,小屋。

明確:老王生活的不幸。(謀生的手段、生理缺陷、居住條件等。)

五、精讀體悟

1、直觀瞭解人物生活的時代。

師:老王是不幸的、苦難的人,那大家注意到沒有,他身處於一個怎樣的年代?讓我們走進那個年代去。

解放初期。

。突出當時年代的瘋狂、人性的扭曲。

2、精讀文本,體會交往的可貴。

⑴對,就在那樣的年代裏,楊絳錢鍾書夫婦也難逃災難,被劃爲了“反動學術權威”,遊街、下放……連親女兒錢媛要見父母都要先在院外貼批鬥劃清界線的大字報,然後匆匆見一面又得匆匆離開。

⑵而老王和作者有怎樣的交往?課文中寫了哪幾件事?誰來回答一下?

明確:

老王爲作者送冰,車費減半;

送錢先生看病,不要錢,拿了錢還不大放心;

去世前給我送香油、雞蛋表示感謝。

⑶從這些事中,可以看出老王是怎麼樣一個人?你從哪些句子體會出來的?

明確:

①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價相等。(老實……)

②他堅決不肯拿錢。他說:“我送錢先生看病,不要錢。”我一定要給前,他啞着嗓子悄悄問我:“你還有錢嗎?”我笑說有錢,他拿了錢卻還不大放心。(善良、淳樸……)

③他“恩”了一聲,直着腳往裏走,對我伸出兩手。他一手提着個瓶子,一手提着一包東西。(創設情境)

④我強笑說:“老王,這麼新鮮的大雞蛋,都給我們吃?”他只說:“我不吃。”

我謝了他的好香油,謝了他的大雞蛋,然後轉身進屋去。他趕忙止住我說:“我不是要錢。”

我也趕忙解釋:“我知道,我知道──不過你既然來了,就免得託人捎了。”

他也許覺得我這話有理,站着等我。(關心、有情義)

⑷其實象老王這樣的人在那樣的時代,我們還可以舉出好多,比如收留保存不堪屈辱的傅雷夫婦骨灰的不願留名姓的人……這些在底層的人們,雖然是不幸的,在靈魂上依然善良樸實有情義。

3、討論思考“愧怍”:

我們從文章中體會到了老王是怎樣一個人,以及楊絳先生和他的交往經歷。現在讓我們再深入地思考下,在那樣的年代,楊絳先生是絕對意義上的幸運者嗎?她爲什麼覺得“愧怍”呢?

明確:

⑴愧怍,指慚愧。愧怍是覺得自己是幸運的,爲不幸者做的還不夠。一個社會總有幸運者和不幸者,幸運者有責任關愛不幸者,關注他們的命運,讓他們也過上好日子,幫助改善他們的處境。

⑵幹校裏,我沒能拿工資,要接受勞動改造,被批鬥,被定爲“特務”“反動權威”,甚至作者自己說“人人可以起來欺凌戲侮”,這樣的處境應該是十分艱難的。

⑶老王是病死的,非壽終正寢,是一個人辛酸的結局,在作者那裏,人是生而平等的,各人境遇不同,甚至差別很大,不過是幸運與不幸造成的差別。所謂幸與不幸,包括天賦條件、成長條件、生理條件,幸運者只有關愛不幸者的責任,沒有歧視不幸者的理由。有平等意識,纔會有平等對話,纔會感覺人家上門來“沒請他坐坐喝口茶水”是很抱歉的。

再是人道主義精神。這種精神要求社會關心個人,同情個人,尊重個人對社會做出的貢獻,尊重人格,維護社會成員的基本權利,並促進全體勞動者的全面發展。作者一家對老王是懷有這種精神的。知道老王有夜盲症,就送了大瓶魚肝油。他們總是照顧老王生意,坐他的車,讓他掙點錢。老王收錢常常客氣,他們總是照原價付。平板三輪不敢坐了,還是關心老王是否能維持生活。總之,對不幸者懷有一顆愛心,才能這麼關心人,愛護人。

老王在生命最後的日子裏,身子僵直,樣子非常怕人,作者心裏只有同情和悲酸。老王死了好幾年了,作者每每想起來還感覺有愧於這個不幸者,總覺得在他生前,對他關愛不夠。

在作者的思想中,她真的是平等地對待老王,把他當做一個心地善良、人格高尚的人去對待──無關乎職業,無關乎收入!可是,她還是覺得自己做得不夠,這表現了知識分子勇於反省的良知。而“我”身處不幸,還能關心別人,體察別人,儘量幫助別人,這是一種人道主義精神。平等觀念、人道主義精神的核心是愛,愛使蒼涼的人生有了溫暖、光明的慰藉。

六、拓展思維

在我們這個時代裏,你關注我們周圍的人嗎?面對他們,你想到了什麼?

(學生自由發言。)

總結:以善良體察善良、回報善良;送人玫瑰,手有餘香;只要人人都奉獻一點愛,世界就會變更美好。

七、佈置作業:

回憶一件你與和你社會地位不同的人之間交往的事情,你們之間有沒有感人的記憶?將其寫成一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