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論語》八則知識點整理

《論語》八則知識點整理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7W 次

 論語八則知識點

《論語》八則知識點整理

一: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1.意思:學習並且按一定的時間複習它,不也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從遠方來,不也很快樂嗎?

2.本句中第一個而表承接,第二個而錶轉折;說意思是愉快,高興;朋意思是志同道合的人

3.人不知而不慍=人不知我,而我不慍

二: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

1. 意思:複習舊的東西時,又領悟到新的東西,可以憑這個當老師了。

2. 本句中而表並列;可的意思是可以,以的意思是憑。

3. 可以爲師矣=可以之爲師矣。

三: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1. 意思:只讀書而不思考,就會感到迷惑而無所得;只空想而不學習,就會有料神疲倦而無所得。

2. 本句中而表並列。

3. 本句告訴我們:學習與思考相結合,方能有所得。

四:由!誨汝知之乎!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

1. 意思:子路,教給你對待知與不知的正確態度吧!那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真知啊。

2. 第二、三個之都爲音節助詞,無實義。

3. 本句告訴我們:要老實謙虛,不要不懂裝懂。

五: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1. 意思:子貢問道:‘‘孔文子的諡號爲什麼叫文呢?’’孔子說:‘‘他不僅聰敏而又愛好學習,並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爲羞恥。因此用文作他的諡號。’’

2. 本句中而表並列,意思爲又;謂是叫做的意思。

3. 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孔文子以何謂之文也

六: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1. 意思:默默地把學過的東西記在心裏,學習而感到不滿足,教導學生從不感到厭倦,哪一樣我有呢?

2. 本句中第一個而表修飾,第二個而表舒緩語氣;厭表示滿足。

3. 何有於我哉=於我有何哉

七: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 意思:幾個人一同走路,這裏面一定有可以當我老師的人。應當選擇他們的優點去學習,對他們的缺點,要注意改正。

2. 本句中的而表承接,而前後是先後關係。

3. 其不善者而改之=則其不善者而改之。4.本句告訴我們:要虛心求教、取長補短。

八:不憤不啓,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1. 意思:教導學生不到他想弄明白卻不能的時候,不去開導他。不到他想說出來卻不能的時候,不去啓發他。舉出一個方角卻不能由此類推出其他三個方角,我就不教他了。

2. 本句中的以意思是用。

總結:成語:1.溫故知新2.不恥下問3.學而不厭4.誨人不倦5.不亦樂乎6.舉一反三7.三人行,必有我師8.擇善而從

固定句式:不亦……乎;

意動用法:不恥下問:恥,把……作爲恥辱;

古今異義:①可以:古義,可以憑;今義,能夠;②厭:古義,滿足;今義,討厭,厭惡;

一詞多義:以①憑②用③因爲;而①表承接②錶轉折③表並列④表修飾;

論語中還有:①見賢思其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②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之。

本文分別:交流學習態度於個人修養、討論學習方法、討論正確的學習方法、討論正確的學習態度、討論正確的學習態度、討論正確的學習態度和方法、講述正確的學習態度、討論正確的學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