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中華文明的起源》七年級語文教案大綱

《中華文明的起源》七年級語文教案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7W 次

一、教學目標

《中華文明的起源》七年級語文教案

1.知識與能力

引導學生了解炎帝、黃帝是傳說中華夏族的祖先,瞭解堯舜的“禪讓”和“大禹治水”的故事。

引導學生對古史傳說和史實作出初步的比較,並作出概括、判斷和解釋。

2.過程與方法

指導學生收集相關資料,組織學生講故事,談體會,瞭解這些傳說中的故事,哪些具有歷史事實成分,哪些是虛的,反映了傳說時代怎樣的文明曙光,從而培養學生探究式的學習方法。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在學習的過程中,引導學生理解“我們都是炎黃子孫”的含義,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和民族認同感。在“堯舜禪讓”的學習中,培養以人爲本,任人唯賢的美德。通過對“大禹治水”的學習,培養堅強的意志和奉獻精神,以及環境保護意識。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使學生認識到炎帝黃帝是中華民族的共同祖先,培養其民族認同感和愛國情感。

難點:區別史實和傳說。

三、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師】:前一段時間特別流行穿綢緞做的唐裝,知道綢緞是什麼織成的嗎?

【生】:絲。

【師】:又有誰知道絲是怎麼來的?

【生】:蠶繭。

【師】:有同學見過養蠶嗎?知道養蠶抽絲技術是誰發明的嗎?在傳說中是黃帝的妻子嫘祖發明了養蠶抽絲技術,真的是這樣嗎?讓我們帶着這個問題來看一下第3課:傳說時代的文明曙光。(板書)

講授新課:

【師】:知道什麼是傳說時代嗎?

【生】:(看書回答)

文字出現以前,歷史主要是通過人們口耳相傳的神話和傳說保存和流傳下來的。神話與傳說有區別嗎?神話傳說和史實(歷史真實)又到底是一種什麼關係呢?(教師一邊講一邊板書)我們先把問題放在這裏,待會兒再來解決。

【師】:關於中國遠古居民的神話故事同學們知道哪些呢?

【生】:(思考回答)

學生講三個神話故事:盤古開天闢地、女媧造人補天、精衛填海、夸父追日、后羿射日。(後三個任選其一講一下)

【師】:天地真是盤古開闢的嗎?人真是女媧造的嗎?宇宙、地球、人類的起源到底如何呢?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千百年來,科學家一直在探尋宇宙是什麼時候、如何形成的。直到今天,科學家才確信,宇宙是由大約150億年前發生的一次大爆炸形成的。大爆炸使物質四散出擊,宇宙空間不斷膨脹,溫度也相應下降,當溫度下降到幾千度時,宇宙間主要是氣態物質,氣體逐漸凝聚成氣雲,再進一步形成各種各樣的恆星體系。地球就是由星雲凝結成的。人類是由猿進化而來的。

【師】:這些神話難道完全是憑空產生的嗎?能不能反映遠古居民的生產生活狀況和他們的某種願望和精神呢?

學生討論回答,教師總結:盤古用他的鑿和斧劈開了天地,這說明我們的祖先很早就相信人的力量是偉大的,相信勞動可以創造世界。女媧的故事反映了人類歷史發展的一個階段,即母系氏族公社階段,女性在生產、生活中佔據了主導地位。精衛填海、夸父追日、后羿射日的故事反映了古代人民征服自然的願望。通過這些神話故事我們可以想象,當時人們的艱難生活,正是由於人們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程度很低,所以只能藉助想象來征服自然,支配自然。

剛剛我們分析了幾個神話故事,接下來我們看一下炎帝、黃帝的傳說。(板書)

【師】:傳說中,炎帝發明了什麼?黃帝又發明了什麼?

【生】:(看書回答)

請同學們看書上的“神農教稼圖”,炎帝又號稱神農氏,傳說他生下來時是牛首人身,他剛做首領的時候,人們主要靠狩獵爲生,打到獵物大家就飽餐一頓,否則只能忍飢挨餓。想到人們今後的生活,炎帝愁得整日寢食難安。後來經過仔細觀察,他發現自然界的植物有一定的生長規律,於是他想,如果能分辨出哪些果實能吃,哪些果實不能吃,將那些能吃的果實採集起來,春天把它們埋入地下,秋天就會結出果實。這樣一來,人類的生存問題不是解決了嗎?於是他不辭辛勞,翻山越嶺,嚐遍百草。據說,他在嘗百草、定五穀的過程中,有時一天就中毒達七十多次,最後終於知道了哪些東西可以吃。傳說中炎帝首先教人選擇土地的燥溼、肥饒、高低,教人觀察氣候,選擇五穀的類別,並製作耕稼的工具。所以後世把炎帝稱爲是中華原始農業的創始人。

【師】:農業真是炎帝發明的嗎?那麼這個傳說有沒有真實成分呢?同學們結合我們前面講的“原始農業的出現”思考一下。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農業的發明確實經歷了傳說中的這樣一個過程,原始農業的確是由採集發展而來的'。正是由於人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發現了某些植物的生長規律,在住處附近栽培這些植物,纔出現了原始的農業。遠古時候的任何一件發明或改進,都是積無數人之力,經歷漫長歲月摸索的結果,決非一人短時之功勞。但是因爲確切情況不可考,後人在追述他們歷史的時候,總愛將一些發明創造集中附會在他們之間的傑出代表身上。比如黃帝,他在成爲著名的聖君帝王之後,一切制器故事均圍繞其展開,各種器物的發明權均歸之於他及他的臣下。

現在我們回到剛纔的問題上去,神話與傳說,神話傳說與史實有什麼區別呢?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神話是遠古居民根據自己的想象對自然事物(包括人類自身起源)的虛構。但必須指出,神話的內容決不是先民純意識的心理活動,而是客觀現實和生存實踐在他們頭腦中的反映,而傳說大都以真實的歷史作爲素材,並非完全虛構。平時我們把神話傳說聯在一起,不是區分得那麼清楚。神話傳說與史實不是截然分立的,而是有一定聯繫的。一方面,喜歡誇大事物是人類的天性,後世之人在敘述先世之事時,總是不自覺的加以增飾與誇大,神話傳說經過人民耳聞口傳,時間越久越容易失真。另一方面,神話傳說中有含有真實的歷史,考古的成果爲這些傳說的真實性提供了證據。(學生看書上13頁小字部分)我們在利用神話傳說的時候,必須進行分析,做到去僞存真。

我們常說自己是“炎黃子孫”,說這句話時都覺得非常驕傲和自豪。那麼大家知道這個稱呼是怎麼來的嗎?爲什麼炎黃二帝會被尊奉爲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學生思考回答)

炎黃二帝由鬥爭走向聯合,這就告訴我們:中華民族的形成過程是一種動態的過程,是通過長期的殺伐爭奪而最終趨向聯合的。

【師】:平時我們除了說自己是“炎黃子孫”外,還常說“我們是龍的傳人”。有人寫了一首歌,歌名就叫《龍的傳人》,風靡全國。同學們知道龍的形象是怎麼形成的?

(看“貝殼堆塑的龍虎圖”和一段投影材料“聞一多先生在論及中華民族龍的圖形時說過的一段話”:龍究竟是個什麼東西呢?我們的答案是:它是一種圖騰,並且是隻存在於圖騰中而不存在於生物界中的一種虛擬的生物,因爲它是有許多不同的圖騰糅合而成的一種綜合體。)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龍是衆多部落圖騰的融合體,這也反映了華夏族形成的歷程:不同部落之間從戰爭走向聯合,進而構成了華夏族的主體。

通過炎帝、黃帝的傳說,我們可以瞭解,在炎黃時代,中華民族的雛形已經形成。(板書)

接下來我們

看一下堯舜“禪讓”的傳說。(板書)請同學們看歷史短劇:堯舜禪讓。(學生課前編排,一學生扮演“堯”,一學生扮演“舜”,還有三位學生扮演各部落首領。)

【師】:請一邊看一邊思考:舜爲什麼能當上部落聯盟的首領?舜是怎樣取得部落聯盟首領的位置的?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堯之前,部落聯盟首領的位置是通過長期的殺伐戰爭來獲取的。但從堯開始,取得首領位置的方式很是溫和,是通過部落聯盟會議民主推選產生的。這種通過推舉產生部落聯盟首領的辦法,後人稱之爲“禪讓”,這是一鍾任人唯賢的制度。舜和禹都是“禪讓”制下產生的部落聯盟首領。

從堯舜“禪讓”的傳說,我們可以看出,當時已出現國家的萌芽。(板書)

【師】:禹爲什麼能被推舉爲部落聯盟的首領呢?

【生】:因爲他治水獲得了成功。(板書)(學生講大禹治水的故事,教師適當補充。)

【師】:“大禹治水”是造福炎黃子孫的偉大功業,對中華民族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從“大禹治水”中你能受到什麼啓發嗎?

學生分組展開討論,教師啓發學生從以下幾個角度思考:

(1)禹的父親採取什麼方法治水?(堵塞)結果怎樣?(“九年而不利”)禹採用什麼方法治水?(疏導)結果怎樣?(獲得成功)由此你能得到什麼啓發?

(2)禹在外治水13年,三過家門而不入,最終才獲得成功。如果他半途而廢,治水能成功嗎?由此你能得到什麼啓發嗎?

(3)當時洪澇災害非常嚴重,災害產生的原因是什麼呢?從這個角度思考,你能得到什麼啓發?

禹是“禪讓”制下的最後一位部落聯盟首領。他是站在文明門檻上的一位偉人,他建立了我國曆史上第一個國家——夏朝,標誌着我國古代社會進入文明時代。

總結:這節課我們講了很多神話傳說,通過分析我們知道了神話傳說和史實不是截然分立的,而是有一定聯繫的。

從炎帝黃帝的傳說,我們可以看出,當時中華民族的雛形已經形成。從堯舜“禪讓”的傳說,可以看出當時已出現國家的萌芽。最後,大禹因治水成功,威望大增,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國家,國家產生了。人類的歷史進程在不斷前進,“文明曙光”已從傳說中透露出來了。

四、板書設計:

第三課 傳說時代的文明曙光

正板書:

傳說 炎帝與黃帝 堯舜“禪讓” 大禹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