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初一第一學期語文散步的教案大綱

初一第一學期語文散步的教案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6W 次

篇一:

初一第一學期語文散步的教案

秋高氣爽、瓜果飄香,在這個收穫的季節,我們又迎來了一個充滿希望的新學期。因此,編輯老師爲各位老師準備了這篇初一第一學期語文一單元教案,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積累“分歧、信服、霎時、委曲、嫩芽、拆散、水波粼粼、各得其所”等詞語,掌握它們的讀音及詞義。

2、整體感知課文,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背誦課文中具有對稱美的句子及含義豐富的語句。

〖能力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去品味文中畫面的優美和細節的動人。

2、指導學生在閱讀中圈點勾畫,隨時批註閱讀的心得、體會,讓他們成爲閱讀的主體,逐步提高閱讀能力特別是品評鑑賞能力。

3、學習本文獨特的寫法,並在寫作中借鑑,選取一角度,學寫反映家庭生活的短文。

〖德育目標

感知文中蘊含的家人之間深沉的愛和歡樂純真的情,培養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

【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在朗讀中整體感知文意,體味三代人互相體諒、互相摯愛的樸實純真的親情。

2、指導學生把握本文獨特的寫法,學習運用選取描寫親情的獨到角度。

【教學難點】

1、揣摩文中一些關鍵詞、句的深層含義,學會聯繫語境,在動態的語境中理解詞句。

2、指導學生在閱讀中如何發現美、品評美,把閱讀的過程當作是美點大追尋的過程,逐步提高賞讀美文的能力。

【教學方法】

1、朗讀教學法。文章寫得很美,感情也很動人,要通過朗讀去仔細品味、感受本文樸素自然而又醇香悠遠的意蘊。

2、討論法與點撥法相結合。文章主要寫“我”這個成年人的感受,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領悟必然會遇到困難障礙,因此必要的講解點撥顯得尤爲重要。

3、品讀法。課文是美的載體,學習的過程就是探尋美的過程。放手讓學生自主發現,自己品評,教師只作必要的引導點撥即可。

【教學準備】

錄音機、示範朗讀磁帶、歌帶、多媒體CAI課件、打印好的閱讀材料。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要點

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意,明確課文主旨;品讀課文,美點尋蹤,包括對一些或用詞生動、或句式精美、或辭格豐富、或描寫細膩、或情感豐厚、或意蘊深刻的句段的品析;悟讀課文,學習說話,表現自己生活中對親情的感悟。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播放《白髮親孃》歌曲,學生邊聽歌,邊欣賞畫面。聽畢,教師深情吟詠:媽媽,是這個世界上最美的稱呼;媽媽,是我們每個人情感世界的主角。我們愛媽媽!寒冷的時候,媽媽是棉被;飢餓的時候,媽媽是美食;困難中,媽媽是手杖;黑暗中,媽媽是燭光;幸福中,媽媽是微笑。當我們長大成人時,媽媽衰老了,我們該如何回報媽媽呢?今天,我們一起學習莫懷戚先生的《散步》,去感受成熟生命對衰老生命的呵護。(板書文題)

二、指導學生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意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勾畫出新字、新詞,利用工具書,掌握音、義。

教師出示投影,檢查學生詞語積累情況

⑴根據拼音寫漢字或給加粗的漢字注音:

fēnqí()xìnfú()chāisàn()

霎()時水波粼粼()嫩()芽

熬()過

⑵解釋下列詞語的意思:

各得其所:

不知所措:

委屈:

教師選兩位同學回答。

明確:

⑴分歧信服拆散shàlínnènáo

⑵各得其所:每一個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適的安頓。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麼辦纔好,形容受窘或發急。

委屈:受到不應有的指責或待遇,心裏難過。

2、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要求讀出語氣、語調、重音,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選一個同學示範讀課文,其他同學點評,教師在此基礎上適當指導。

如:我們/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親,我的///妻子和兒子。

母親/本不願出來的。她/老了,身體/不好,去遠一點,就覺得/很累。我說,正因爲如此,才應該多走走。母親/信服地//點點頭,便去拿/外套。她/現在很聽//我的話,就像/我小時候很聽//她的話一樣。

(注:“/”表示大停頓,“//”表示小的停頓,“///”表示更小的停頓。加粗表示重讀)

3、播放示範朗讀磁帶,學生循聲低和,體味文中蘊含的濃濃親情。

三、請同學按照自己的理解概括介紹課文內容

1、先請幾位同學依自己的理解介紹文中的人物:

允許有不同的表述,可能有如下一些表述方式:

⑴我,我的母親,我的妻子和兒子;

⑵祖孫三代人;

⑶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後面也是媽媽和兒子;

⑷老年人、中年人、少年;

⑸慈祥的奶奶,孝順的兒子、賢惠的兒媳、天真可愛的孫子。

教師在同學表述的基礎上,板書:成熟的生命、幼小的生命、衰老的生命。

2、師生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表述概括介紹課文的內容

可能有如下一些表述:

⑴三代人之間深沉的愛;

⑵愛是橋樑,愛是紐帶;

⑶親情、真情、責任感、使命感;

⑷一曲尊老愛幼的頌歌;

⑸沉重的責任,自需揹負;

⑹互相愛護、尊重、體貼的一家人;

⑺幸福家庭;等等。

四、學生自由品讀課文

找出課文中自己認爲寫得最恰切最生動最形象,給人強烈的`美感或強大的震撼力或思想教益等方面的內容,集體交流閱讀心得,教師酌情給予必要的指導點撥。

1、教師指導學生可從用詞生動、句式精美、辭格豐富、描寫細膩、情感豐厚、意蘊深刻、角度獨特、手法別緻等方面去思考,去探尋。學會圈點、摘錄及批註。

2、學生自由閱讀,對課文進行“美”點追尋。教師巡視,掌握大概情況。

如:有的集中在對文章語言的賞析方面;有的聚焦於文章的選材的角度、情節的安排、細節的刻畫;有的着眼於文章寫景的兩個段落的分析等等。

3、教師在學生自主活動的基礎上,組織全班同學集體交流,力求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教師給予必要的指導點撥。如果有些問題,學生沒有提出,教師可以以提問的方式引起他們注意,激發他們深入探究。

篇二:

教學目標

1、學習《散步》一文,感受這篇散文在語言、構思與立意等方面的好處;培養學生學生善於發現(挖掘)生活中的可供寫作的素材;

2、學習“以小見大”的寫作方法;

3、提高散文的閱讀能力和對寫作的興趣,進一步堅定寫好作文的信心。

教學重點

品味細節,感受課文的人性美;

教學難點

在學習中理解(而不作理性地講解)“小”“大”其實是一體的東西,“大”(思想、情感、立意、主旨)是蘊含在“小”(故事、細節、情節)裏面的東西,二者是不可分離的。

教學過程設計

一、課前談話:發現家庭生活中的寫作素材

教師儘可能不着痕跡地同學生交談,以引出今天的學習內容——家庭題材作文的寫作。在談話中,教師可以從以下等方面設問:

你們一家住在一起的有幾個人?都喜歡些什麼?有沒有你們都喜歡的事?

看電視——幾臺電視機?不爭不搶嗎?服從誰?意見真的統一嗎?哪一部片子給你們的印象較深?大家對劇中的人物評價完全一致嗎?

飯後散步——一般都誰去?喜歡去什麼地方?意見一致嗎?記憶中爭執最激烈的一次是怎樣有]的?結果呢?

【設計理念:閱讀爲寫作服務。既然是寫作指導課,那麼這堂課的重點與中心就不應該是《散步》一文,因爲課文無非是用以指導寫作的“例子”而已,課堂的重點與中心就應該是“寫作”的指導,而“寫什麼”,生活中有哪些東西是最好的寫作素材?就成了一堂課的第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所以,教師先“隱藏”意圖,與學生“聊天”,既減輕學生對作文的恐懼,又有意無意間讓學生髮現許多自己身上身邊的寫作題材。因爲關於選題,我學到的最好的一點是設法讓每個學生都發現他自己身上的有意義的話題。前幾年,當我說“你們來寫什麼”時,我並沒有意識到我已經向學生傳遞了錯誤的信息,現在我知道應該說:“我們的生活中有些什麼?有那些值得細細品味的小事呢?”所有的學生都有好的話題,我們可以幫助學生去發掘這些話題。而家庭生活是寫作最重要的一個話題庫,因爲所有的學生都帶各自豐富的家庭故事來到學校。因此這一步的目的是:爲了幫助學生認識到探索到家庭故事的豐富性。】

二、轉入範文的學習:導入範文《散步》

教師作轉語:一家人有分歧,到底怎樣解決?有一位莫老師也遇到這類似的事,而且他還拿出了一篇文章,下面我們來欣賞一下,看看他是如何解決的?我們又能得到什麼樣的啓示?[板書課題]

三、整體感知範文——朗讀指導

1.要學好一篇散文,最重要的是有感情地朗讀,這既是一種對好文章的品嚐,也是一種理解得對不對的證明。而要朗讀好一篇文章首先要確定它的感情基調:是歡愉還是悲哀,是輕快還是沉重等等。這篇課文感情基調是怎樣的?

生:(歡愉而深沉)

2.“我”的語氣、語調該怎樣把握?提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考慮。

①“我”是個中年男子。③在這個家庭中,“我”是核心人物。③散步中,處處表現“我”孝敬母親,又疼愛妻子、兒子的感情。

【設計理念:閱讀感知是最必要的一步,能體現學生的個體對文章的理解。這種理解本來就沒有一定的客觀標準,如果能讀到“其言若出吾之口,其意若出吾之心”,教學目的也就基本達到了。“文章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以讀代講或多讀精講的效果絕不應低估,“熟讀成誦”“背熟記牢”應該大力提倡。

如果說真有什麼最優化的語文教學法,那就是直接地熟練地閱讀文本,達到心與言謀,神與文通。所以,拿到課文的第一步,是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