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初一語文《白鵝》教學反思?範文

初一語文《白鵝》教學反思?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W 次

  篇一:初一語文《白鵝》教學反思

豐子愷筆下的《白鵝》幽默風趣,活靈活現,語言生動,全文讀起來給人一種喜愛之情。

初一語文《白鵝》教學反思?範文

在教這課時,我引導學生通過初讀課文,瞭解作者採用先總寫後分寫的方法來向我們描述了一隻高傲的白鵝的。然後讓學生抓住鵝的“高傲”這一特點,圍繞第二自然段“鵝的高傲,更表現在它的叫聲、步態和吃相中。”這一過度段,來進行課文學習,這樣使學生做到心中有數,知道從哪些方面展開學習。 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我放手讓學生自學自悟。並且讓學生抓住文中的重點語句來進行動作表演幫助學生理解文章內容,這樣學生學習興趣濃厚,學習效果也好。

1、抓住重點詞句理解,體會語言的幽默風趣。

例如:對文中所說的“厲聲呵斥、厲聲叫囂、引吭大叫”幾個詞語的理解,我讓學生先比較這三個詞的不同點,啓發他們聯繫生活中聽見過的一些叫聲,回想一下,從聲音的大小、距離的遠近比較一下,看看有什麼變化?”聰明的孩子一思索就出來了:呵斥距離最近,聲音相對來說要稍微輕些;叫囂樣子更兇,聲音更大;大叫由於距離遠,聲音就更響了。這樣學生對“厲聲呵斥”、“厲聲叫囂”“引吭大叫”。理解就很清楚了。然後我問學生 :“你們覺得作者把這幾個詞語用在這裏,是對白鵝的喜歡還是對它的討厭呢?”學生通過自己的朗讀和理解後,說是作者對白鵝的喜歡之情,這說明學生已經讀懂了作者筆下的白鵝的可愛了。接着我順勢引導學生想象說說白鵝此時會怎樣想? 有的說:“小偷,你別想進來,有我在呢!。”有的說:“主人快出來看看哪,有人來了!”“快滾出去,誰讓你進來了?我的主人不在,不許你靠近一步……”還繪聲繪色的表演了起來。是呀,就是因爲這樣,鵝的主人告訴我養鵝等於養狗,果真沒錯。

再往下學,我就引導學生邊學文表加自己的動作表演體會作者筆下的白鵝。例如:在理解“鴨的步調急速,有侷促不安之相”與鵝“步調從容,大模大樣的,頗像京劇裏的淨角出場”時,我讓一位同學扮演鴨,另一位同學扮演鵝,其他學生朗讀這段文字,兩個同時上臺表演,模仿得很不錯。看的學生也能在笑聲中很好地把握鵝步態的突出特點。還有,學生在表演鵝吃飯的情節時,能把鵝吃飯時“三眼一板”、“一絲不苟”“架子十足”、“從容不迫”等表現得惟妙惟肖。一個個“鵝老爺”的形象出現在大家面前。學生能在理解語句的同時,運用自己的肢體語言表現出來,這能很好地利用學生好動的性格特點,充分展示學生的個性,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學生思維的火花一旦點燃,將碰撞出智慧與耀眼的光芒。所以說教師在課堂上要善於撥動學生的心絃,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運用教材之外的教學資源,進行再開發再創造、再利用,會取得更加理想的教學效果。

通過讀書和表演理解課文後,學生會從鵝的步態、吃相上領會到鵝的做事能力一定是胸有成竹,不慌不忙,不爲周圍事物、環境所改變的一絲不苟的辦事作風等。

2、仿寫,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在學生熟讀課文後,我引導學生從作者描寫最精彩的語句中體會本課的寫作方法。爲下一課學習做好鋪墊,也爲學生的習作打基礎。

我告訴學生,作者是抓住白鵝的高傲這一特點,從叫聲、步態和吃相三個方面分別來寫白鵝的特點的,那麼你們能不能仿照作者的寫作順序,寫一寫自己看到過的小動物,你們也採用總寫分寫的方式,也抓住動物的叫聲、步態和吃相來寫,這樣學生 就知道該從哪幾個方面入手去寫了。從他們交來的習作看,有些學生也把自己看到的動物描寫的活靈活現,趣味十足。頗有點風趣的味道。

在語文課的教學中,教師只要善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變換不同的教學方式展開教學,學生學習起來既輕鬆效果也好。

  篇二:初一語文《白鵝》教學反思

聽完陳老師《白鵝》這一課,我有許多感觸。教師對教學目標把握得很準確、很到位,教學流程清晰,環環相扣,過度簡單自然。在語言訓練時緊扣文本,緊扣“鵝老爺”的高傲不放,且紮實有效。陳老師摒棄了一切繁瑣的講解,從讀重點詞語,糾正讀音,從中心入手“好一個高傲的白鵝”,並理清課文基本思路:從鵝的姿態、步態、叫聲和吃相幾個方面來展開全文。老師全身心的指導學生,讓他們在一次又一次的讀書聲中,品詞析句,咬文嚼字,把鵝老爺的高傲所含着的內容都讀了出來。

理解詞語和句子是每個處級語文學習一個重要的目標,陳老師注重了引導學生運用低年級段所習得的一些理解詞語和句子的方法,加強學習的遷移和運用,如:課前讓學生選擇一兩個詞語所說白鵝,看似簡單,意在指導學生規範表達,準確地運用語言,而且還概括了課文的主要內容。陳老師對這篇課文的詞句處理,還善於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理解關鍵的詞句,一定程度上也達到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比如:陳老師在引導學生理解什麼叫“三眼一板”的片段,是一個精彩的着力點,即“白鵝先幹什麼,後幹什麼,再幹什麼”,這是白鵝吃飯時的一個規定,任何時候都不變的規定,叫“三眼一板”,經過老師的反覆推敲、打磨,學生理解非常深刻。當然,老師還可以捎帶一下“三眼一板”原來指音樂或樂曲中的節拍,是固定不變的,也可以說明鵝吃飯死板。

在解讀環節上來看這章課,有詳有略,有所側重,陳老師把本節課目標定位於通過“三眼一板”“一絲不苟”的吃相和“鵝狗爭食”的有趣場景上來品味、感悟“鵝”的高傲經以及作者對它的喜歡。根據四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生活經驗,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緊緊抓住“鵝”老爺一詞,作爲切入點,讓學生去讀課文,到文本中去尋找鵝的那種老爺架勢、去感受鵝的高傲。你說,他說,我說,說說自己是從哪些詞句覺得這是一位高傲的鵝老爺,反覆品讀,珍視學生的閱讀感受,讓學生充分地表達自己閱讀後的獨特理解。所謂“一切感受盡在琅琅書聲之中。”

在這節課中,陳老師還創設了寬鬆的教學和閱讀環境,鼓勵學生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這主要體現在朗讀上,“你想通過怎樣朗讀來表現鵝的老爺相呢?”通過朗讀指導,師生評價,提升朗讀的層次。正是在學生一步步感受理解的'基礎上反覆朗讀,你讀,我讀,兇讀,讀出鵝老爺的派頭,鵝的高傲。學生理解後繪聲繪色地美讀,使語言文字變得鮮活起來,使學生真正走進了文本,與文本進行了對話。從而也在深化、美化的朗讀過程中學生也進一步領略作者了幽默、風趣的語言風格。原先我們還擔心學生,這是一篇較難的課文,畢竟對於四年級孩子來說類似文言文的半白話文的那種語言上的距離較難跨越。如文言詞彙:三板一眼……專業名詞如:淨角。學生理解是有難度的,但老師還是通過巧妙的設計,隨着課堂的深入,學生也能感受到語言所表達的含義。尤其對於“淨角”一詞的理解,老師通過圖片視頻的手段加以輔助理解,很形象很生動。這樣,看似難理解的詞在孩子們讀文、悟文的過程中巧妙地進行了化解。着力點之二,陳老師引領孩子們從語態、語速上、精神上進行指導去感受的狗“躲在籬邊窺伺敏捷地跑過來,努力地吃它的飯”甜立刻往籬邊,蹲着靜候等如小偷相,在感受狗的想偷吃又滿心恐懼的同時感受鵝的高傲的老爺派頭。豐子愷先生的語言風格以及學生喜愛鵝老爺的情感也在此再一次得到深化和強化,給大家呈現了一幅生動的鵝狗爭食的畫面,這個環節的濃墨重彩也爲後來創作“雞鵝爭食”埋下了伏筆,水到渠成。當然如果時間充裕一些效果肯定會更好。

  篇三:初一語文《白鵝》教學反思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了解課文是怎樣寫出白鵝高傲的特點的,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因此我在教學設計時抓住“白鵝的高傲體現在哪”這一線索貫穿教學。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兒童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教學中我採用研究性學習方法,鼓勵學生讀書、思考、感悟相結合,在積極主動的閱讀活動中,理解和感悟白鵝的高傲,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二、本課教學思路清晰,注重讓學生整體閱讀、體驗文本,感受白鵝的高傲。導入新課後,首先讓學生初讀課文,學習本課詞語。字詞是構建語文學習的基礎,識字教學在中年級閱讀教學中也是很重要的,這樣有助於讀好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在初讀課文的基礎上,學生也對白鵝形象有了整體感知,爲後面學習課文、體驗情感做了鋪

三、品讀課文,感受“高傲”

四、通過初讀,學生初步感知了鵝的高傲,我便用“這隻白鵝給作者留下了什麼印象?”將學生帶入文本。在體會作者如何感受到鵝的高傲時,我抓住“伸長了頭頸”、“左顧右盼”,讓學生做做動作,學生學習興趣得到激發,並在動作中理解了詞語“左顧右盼”,初步感受到白鵝的高傲。接着我要求學生仔細讀課文,圍繞“白鵝的高傲還體現在哪”,把感受深的句子劃下來,在旁邊做批註。這不僅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感悟文本,也培養了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學習習慣。在這一環節中,學生能夠認真讀文體會,並寫下感受,達到了預設目標。

五、在對文本有所感悟的基礎上,我開始組織學生圍繞“白鵝的高傲還體現在哪”進行閱讀感受交流。交流過程中,引導學生抓重點詞句瞭解白鵝叫聲、步態和吃相的特點。如抓住“厲聲叫囂”、“引吭大叫”,讓學生想象白鵝的動作、說的話,激發學生與文本的對話,把自己獨特的體驗進行交流,體會鵝叫聲高傲。通過讓學生將鴨與鵝的步態進行對比讀,播放淨角出場的畫面,給學生直接的感官刺激,並讓學生自己走一走,感受鵝步態的大模大樣。從鵝見到人非但不怕,反而咬一口的句子中,學生體會出鵝的高傲。經過讀文──看畫面──演一演──再讀文的過程,學生充分感受到鵝步態的高傲。在體會鵝吃相的高傲時,我引導學生感受鵝吃飯時的“三眼一板”、“一絲不苟”,以及鵝吃飯時非要有一個人侍侯不可的“老爺”派頭,體會鵝吃飯時的架子十足。在整個感悟文本的過程中,我還將詞語積累貫穿其中,達到積累詞語的教學目標。

六、整體迴歸,體驗情感學完課文以後,我出示了一組鵝的圖片,並將課文進行串聯,讓學生整體回顧課文,學生對文本有了感受,讀得就有效果。在看圖片、回顧課文後,學生對鵝的形象有更深刻的印象,體會到作者對鵝的喜愛之情,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也對作者所說的“好一個高傲的動物”有了更深的體會。課後我給學生布置了兩項作業,一是把課文有趣的地方讀一讀,把喜歡的部分背下來。二是觀察自己喜愛的動物,爲口語交際和習作活動做準備。作業設計達到積累語言和課外延伸的教學目標。從整節課來看,教學思路清晰,課堂氣氛輕鬆活躍,學生學得輕鬆,主體地位得到充分體現,實踐了以讀爲本、讀思結合的設計理念。雖然做了很多設計和準備,但在實際教學中也出現了很多問題,如在重點詞句的理解這一環節,處理得不夠到位。教師對課堂上的生成沒有及時有效地引導和處理,在以後的教學中,還有待學習提高。通過這堂課,我也體會到,教學的過程不是教師備好教案,然後按圖索驥的過程,而應是教者、學者和文本間的開放多元、動態生成的過程。教師要把學生的學情作爲自己教學新的生成點,尊重學生的個體感受,並根據課堂生成,因學定教,靈活駕馭。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真正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