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九年級教案 > 人教版九年級語文《敬業與樂業》第二課時教案(精選12篇)

人教版九年級語文《敬業與樂業》第二課時教案(精選12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4W 次

作爲一名教職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通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人教版九年級語文《敬業與樂業》第二課時教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人教版九年級語文《敬業與樂業》第二課時教案(精選12篇)

九年級語文《敬業與樂業》第二課時教案 1

教學目標

1、初步學習“舉例子”和“講道理”兩種論證方法。

2、仔細體會演講和口語特色的巧妙結合。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課,檢查背誦

"我老實告訴你一句話……真算得人類理想的生活了。"

二、繼續學習課文第三部分

(一)學生朗讀第七段。

明確:作者根據自己的親身經驗,指出"責任心"和"趣味"跟"敬業"與"樂業"的關係最爲密切:"責任心"就是"敬業"廣趣味"就是"樂業"。他認爲做事必須具備責任心和善於"從職業中領略出趣味。"一個人對待自己的職業,能夠有責任心、有趣味發揚敬業與樂業的精神,專心致志做圓滿,就是"人類合理的生活"。結束句"我望諸君和我一同受用!"用短句,用感嘆的語氣,充滿了對聽講的青年學生的殷切期望,感情強烈而真摯。

(二)學生自讀課文8-9段,並思考。

1、理清作者論證“樂業的重要性”的結構。

2、在這一部分中,作者運用了哪幾種論證方法?

3、文中說“我深信人類合理的生活總該如此”,用自己的話說說“人類合理的生活”應該是怎樣的。

1、作者先擺出司空見慣的反面的現象,進行批駁分析,指出人生在世,做任何事情都要淘神費力,與其“皺着眉頭,哭喪着臉去做”,不如尋找出樂趣;然後運用設問句“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爲什麼呢”,轉入論述爲什麼要樂業,列出了四個理由。

2、作者主要運用了事例論證和道理論證。

3、首先是有一份正當的職業,不能“飽食終日,無所用心”;對於所做的事,要生出敬意,從而全神貫注,心無旁騖,忠實地把它做好;要從專心做事中發現樂趣,達到“樂以忘憂”的境界。

三、探討文章的語言特色

[過渡]本文是一篇演講詞,語言通俗,充分體現了口語和演講的特色。

1、引用古籍名言時,用通俗的.口語進行解釋。例如對孔子的兩句話:“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羣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惠,難矣哉!”做了生動而饒有趣味的講解:“孔子……獨獨對於這兩種人便搖頭嘆氣說道:‘難!難!’”

2、語言通俗,如話家常。例如提到百丈禪師的故事時,說“這位言行相顧的老禪師,老實不客氣,那一天便絕對的不肯吃飯”。

3、結合演講時的情境,注意和聽衆現場交流。例如,“今日大熱天氣,我在這裏喊破喉嚨來講,諸君扯直耳朵來聽,有些人看着我們好苦;翻過來,倘若我們去賭錢去吃酒,還不是一樣在淘神費力?”演講最後,“盼望諸君和我一同受用!”更是對聽衆直接的心靈訴求。

四、課文小結

本文是一篇演講詞,主旨鮮明,層次清晰,語言通俗,文短意長。

課文結構層次清晰。開頭就開宗明義地提出了“敬業樂業”的主旨。接下來,分別談論了“有業”“敬業”“樂業”的重要性;最後,總結全文旨意。

本文在論證上的最大特點,就是大量引用經典、格言。

在語言上,充分體現了口語和演講的巧妙結合。

五、佈置作業

領悟作者的精神旨意,結合自己的生活、學習體驗,談談自己在學習中感受到的樂趣。寫一篇300字左右的小作文。

教後反思

《敬業與樂業》選自近代思想家梁啓超的《飲冰室彙集》,是一篇宣講人生與事業關係的演講詞。文章開宗明義提出了“敬業樂業”的主旨,接着分別談論了“有業”“敬業”和“樂業”三個問題,最後用“責任心”和“趣味”總結精神旨意。全文主旨鮮明,層次清晰,語言通俗,文短意長。從情感態度價值觀維度看,學習課文,意在引導學生感受先哲的思想風采,品味哲理,深入思考人生問題,豐富個性內涵。

九年級語文《敬業與樂業》第二課時教案 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⑴理清文章思路,初步理解文章內容。

⑵把握本文論證結構的方式。

2、過程與方法。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理解敬業與樂業。

教學重點

理解敬業與樂業,怎樣才能做到敬業和樂業。

教學難點

通俗淺顯、準確周密,生動有力的語言特色。

教學方法

教師指導學生討論。

教學過程

一、檢查生字生詞

旁騖wù

褻瀆xièdú

強聒不捨qiǎngguō

佝僂gōulóu承蜩tiáo

二、學生依資料簡述作者情況

梁啓超(1873~1929),近代思想家,著名學者。戊戌維新運動領袖之一。字卓如,號任公,別號飲冰室主人。廣東新會人。與其師康有爲一起領導了“戊戌變法”。他興趣廣泛,學識淵博,在文學、史學、哲學、佛學等諸多領域都有較深的造詣。他一生著述宏富,所遺《飲冰室合集》計148卷,1000餘萬字。

三、你知道哪些有關“敬業”、“樂業”的名言警句或歷史故事

四、學生朗讀課文回答

1、作者先後談論了哪些問題?

2、這幾個問題之間的關係。

明確:

1、“敬業與樂業”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

2、業有什麼可敬的呢?

3、爲什麼該敬?

4、怎樣才能把一種勞作做到圓滿呢?

5、怎樣做纔是樂業?

(中心論點與分論點之間的關係)

6、作者是怎樣論述這些觀點的?

7、材料和觀點之間有怎樣的關係?

小結:所選材料都是爲了證明自己觀點的正確性。

例如:論證“人人都要有正當職業,人人都要不斷勞作”時,引用孔子與百丈禪師的話;論證“要敬業”時,引用朱熹對敬業的解釋,引用佝僂丈人承蜩的故事。

8、文章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

舉例論證、道理論證、對比論證。

舉例論證。舉了孔子和百丈禪師的例子,說明有業的必要性。一是道理論證。引用儒門和佛門的話,證明“人人都要有正當職業”。

引用朱子的話解釋什麼是敬,是道理論證;舉拉黃包車和當大總統的例子;舉佝僂丈人承蜩的例子,論證忠實才能做到敬業:引用曾文正的話,孔子的話和莊子的話,都是爲了強調一個道理:“敬業主義,於人生最爲必要,又於人生最爲有利。”

9、細讀課文,進一步體會作者對“敬業與樂業”的論述:

⑴勾畫出最能引發你感受的語句加以揣摩。

⑵小組交流自己的.感受。

10、以“敬業”或“樂業”爲話題,談談你的看法。

要求:觀點鮮明,論據有力,條理清晰,語言流暢。

教師點撥:那些凡人做的瑣事,很多都忠實圓滿的完成,他們都可以稱爲“天地間第一等人”。這樣的例子在我們身邊有很多,我們中學生怎樣做纔算天地間第一等人呢?

11、學生當堂背誦第六段。瀏覽課文,回答。

從課文中找出作者引用的名人名言和所舉的例子。(書上圈劃)

使自己的觀點更具有說服力。

學生活動。

五、佈置作業

1、摘錄並積累文中的經典語句、格言。

2、完成課後練習二。

板書設計

敬業與樂業

提出論點:敬業樂業,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

舉例論證、道理論證

爲什麼要敬業?舉例論證、道理論證

樂業列舉反面現象,進行批駁

舉例論證、道理論證

爲什麼要樂業

總結全文敬業和樂業也就是責任心和樂趣。

九年級語文《敬業與樂業》第二課時教案 3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⑴ 理解、積累“徵引、旁騖、敬業樂羣、斷章取義、不二法門”等詞語。

⑵ 積累記誦文中的經典語句、格言。

⑶ 體會演講和口語特色。

2、能力目標:

⑴ 把握文章的主要觀點和思路,理解“敬業與樂業”的主旨。

⑵ 初步學習”舉例子”和”講道理”兩種論證方法。

⑶ 體會語言表達通俗淺顯、準確周密、生動有力的特點。

3、德育目標:

感受梁啓超對人生與事業關係的宣講,培養科學的學習精神和生活態度。

【教學重點】

1、把握文章的主要觀點和思路。

2、體會演講和口語特色。

【教學難點】

真切領悟”敬業與樂業”的精神旨意。

【教學方潔】

1、誦讀法:

這篇演講詞語言表達通俗淺顯.大量引用經典、格言。教學中,引導學生反覆誦讀,整體把握課文主要觀點和思路,體會口語和演講特色。

2、研討探究法:

引導學生通過研討,深層理解“敬業與樂業”的主旨,同時對文中的觀點大膽質疑問誰,辨證理解人生問題,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和批判質疑能力。

【教具準備】

多媒體 CAI 課件、攝影儀、錄音機。

【教學過程】

〖教學要點〗

誦讀,把握文章的觀點和思路。研討“敬業與樂業”精神的深層內涵。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同學們,神奇教練米盧“態度決定一切”的論斷,啓迪的不僅是奮進中的中國足球,在更大程度上引發的是人們對生活態度、處事原則的深層思考。今天,我們一起走進近代思想家梁啓超的一篇宣講人生與事業關係的演講詞──《敬業與樂業》,在感知先哲思想風采中,去觀照自己的學習精神和生活態度,領悟人生價值。

(板書文題、作者。)

二、資料助讀

1、多媒體顯示“戊戌變法”和梁啓超圖片資料:

梁啓超(1873~1929年),字卓如,號任公,別號飲冰子、哀時客、飲冰室主人、自由齋主人等,廣東新會人。中國近代著名的政治活動家、啓蒙思想家、資產階級宣傳家、教育家、史學家和文學家。十七歲中舉,後隨其師康有爲參與維新變法,事敗後流亡日本,在當地創辦《新小說》雜誌,並與孫中山等革命人士來往密切。回國後又曾組織進步黨爭取憲政。1920年後.脫離政界,先後在清華、南開任教授,並專心著述。梁啓超興趣廣泛,學識淵博,在文學、史學、哲學、佛學等諸多領域,都有較深的造詣。一生著述宏富,所遺《飲冰室合集》計148卷,1000餘萬字。爲後人留下了豐厚的學術遺產,成爲一代宗師。梁啓超是清末民初中國文壇上影響最大的一個人物,他自1899年起提倡的文學革命開闢了近代文學理論探索和文學創作的新局面。

2、演講的基本知識:

提示:演講是以口語表達的方式面對聽衆,就某一問題發表自己觀點,闡述某一事理的活動。演講不僅是宣傳和動員羣衆的手段,而且還是闡明理論觀點、發表學術見解的一種手段,又是鍛鍊和培養青年口才的一種手段。演講時應注意以下幾方面要求:

⑴ 認清對象,這裏講的是針對性。演講是直接面對聽衆交流思想和感情,所以必須瞭解聽衆對象,認清環境場合,明確演講的主旨。“到什麼山上唱什麼歌”,對於演講尤爲重要。

⑵ 思路清晰,節奏明快。

⑶ 感情充沛,例證動人。

⑷ 語言準確,形象生動。

三、誦讀,整體感知文意

1、學生默讀課文。疏解字詞,並圈點勾畫文中表現作者對敬業與樂業觀點、看法的語句。

投影:

斷章取義:意思是不顧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斷,截取。章,篇章。

不二法門:佛教用語,指直接人道、不可言傳的法門。常用來比喻最好的或獨一無二的方法。

徵引:引用。

旁騖:在正業以外有所追求,不專心。

褻瀆:輕慢,不敬。

強聒不捨:嘮嘮叨叨說個沒完。強辭,過分羅嗦。不捨,不停。

敬業樂羣:對自己的事業很盡職,和朋友相處很融洽。

2、文中表現作者觀點、看法的語句有:

⑴ “敬業樂業”四個字,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

⑵ 人類一面爲生活而勞動,一面也是爲勞動而生活。

⑶ 凡職業沒有不是神聖的。

⑷ 凡職業沒有不是可敬的。

⑸ 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勞作的。

⑹ 勞作便是功德,不勞作便是罪惡。

⑺ 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種勞作做到圓滿,便是天地間第一人。

⑻ 凡做一件事,便把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無論別的什麼好處,到底不肯犧牲我現在做的事來和他交換。

⑼ 敬業主義,於人生最爲必要,又於人生最爲有利。

⑽ 從勞苦中找出快樂來。

⑾ 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繼續做下去,趣味自然會發生。

⑿ 每一職業之成就,離不了奮鬥。

⒀ 因爲每一職業之成就,離不了奮鬥;一步一步的奮鬥前去,從刻苦中將快樂的分量加增。

⒁ 人生能從自己職業中領略出趣味,生活纔有價值。

⒂ 敬業即是責任心,樂業即是趣味。

3、對文中作者的觀點,你體會最深的是哪一點?請結合自身的學習生活,談談你的理解。

4、學生再讀全文,思考:

⑴ 演講開始,作者就開宗明義提出了“敬業樂業”的主旨,說它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接下來,文中圍繞主旨談了哪幾個問題?它們之間有着怎樣的邏輯聯繫?

⑵ 演講最後,作者言簡意賅地把“敬業與樂業”總結爲“責任心”和“趣味”。說“我深信人類合理的生活總該如此”。那麼,你認爲“人類合理的生活”應該是怎樣的`?

學生回答。教師明確:

⑴ 梁啓超引用《禮記》和《老子》中的格言,“斷章取義”歸結出“敬業樂業”的主旨去,分別談論了“有業”“敬業”和“樂業”三個問題。

“敬業樂業”的前提是“有業”,“百行業爲先,萬惡懶爲首”強調了“有業”是做人之本。“敬業”的含義就是專心致志、心無旁騖,“敬業主義,於人生最爲必要,又於人生最爲有利”。僅有“發憤忘食”的“敬業”還不夠,“樂以忘憂”的“樂業”纔是人生最高的境界和價值。

⑵ “合理的生活”,首先是有一份正當的職業(或任何一件有價值的事情),不能“飽食終日,無所用心”對於所做的事情,要生出敬意,從而全神貫注,心無旁騖,忠實地把它做好;要從專心做事中發現樂趣,不是皺着眉頭、滿腹牢騷地叫苦,而是達到“樂以忘憂”的境界。

5、學生合作研討:

⑴ 作者所論述的“敬業與樂業”中的“業”僅侷限於狹義的職業嗎”

⑵ 文中說,“勞作便是功德,不勞作便是罪惡”,你贊同這種說法嗎?聯繫現實生活說說你的理解。

⑶ 梁氏的“敬業”說,有着矯正世風、改良國民性的積極作用。請聯繫中國傳統文化的背景,談談這種說法的意義。

學生研討探究,教師相機點撥:

⑴ 文中“業”的含義並不侷限於狹義的職業。正如作者所言:“凡可以名爲一件事的,其性質都是可敬”。所以,“敬業與樂業”的意義,就不只限於正式的謀生職業,也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價值的事情,不只限於成人的工作,也可以包括學生的學習。

⑵ 作者“勞作便是功德,不勞作便是罪惡”的說法值得質疑。人類或個體的生活,並不都是隻有“勞作”,“休閒”也是人生的重要內容。而且,隨着社會的發展,休閒在生活中所佔的比例,還在不斷提高。正如“人不是爲吃飯而生活”一樣,人也不是“爲勞動而生活”。

⑶ 中國傳統文化是一種有等級色彩的文化,中國人的職業觀向來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人們的讀書目的又是“學而優則仕”“朝爲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這種官本位的文化、極度蔑視普通職業,尤其是體力勞動,人們紛紛以出人頭地、顯親揚名爲人生價值的實現。因此,課文論述的“敬業”說,有着矯正世風,改良國民性的積極作用。

6、學生有感情地誦讀全文,體會演講詞文體特色。

四、佈置作業

文中說:“事的性質,從學理上解剖起來,並沒有高下。”又說:“我信得過我當木匠的做成一張好桌子,和你們當政治家的建設成一個共和國同一價值。”而拿破崙有句名言說:“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對這兩種人生觀,你如何看待,傾向於哪一種?請從事例和道理兩方面爲你的看法搜求充足的證據。

九年級語文《敬業與樂業》第二課時教案 4

〖教學要點〗

研讀,繼續探究課文深層內涵。體會口語和演講特點,積累語言材料。

〖教學步驟〗

一、研讀,深法理解課文內涵

1、聽讀課文錄音,思考:

⑴ 文中在談到“有業之必要”時,舉了孔子和百丈禪師的兩個例子加以說明;談到“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時,列舉了四個原因加以說明。參照兩種寫法,試着爲“有業之必要”列舉幾條理由或爲“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提供幾個例子。

⑵ “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種勞作做到圓滿,便是天地問第一等人。”依照作者的這一標準來衡量,請舉出身邊這樣的“天地間第一等人”,與同學交流。

學生合作、交流.教師簡要提示:

⑴ “有業之必要”的理由,如:

① 可以謀生.使自己在經濟上獨立,人格上自尊,不需要依賴他人,仰人鼻息,受人牽制;

② 使自己的身心有所安頓,不至於無所事事、煩悶無聊;

③ 使自己的生活起居有規律,有利於健康養生;

④ 從業過程中的困難、挫折、煩惱,是對意志和品性、能力和才幹的鍛鍊;

⑤ 事業上的小小成功,都會增強自信心與成就感,給人帶來精神滿足;

⑥ 有創造性的成就,更是對生命價值的最高肯定等。

“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居里夫婦在成噸的工業廢渣中提煉“鐳”,幾年如一日,非常艱辛且枯燥,但他們懷着找到“鐳”的夢想,從沒有認爲這項工作是無聊的,從沒有抱怨叫苦而想拋棄。

⑵ 留意身邊生活,發現凡人瑣事的意義。在交流中陶冶性情,增強學習精神。

2、組織辯論賽:

教師依據學生作業完成情形,組織辯論雙方,由班級學習委員擔任本場辯論主席,教師作適當點證。辯題:想當元帥的士兵是好士兵安於職守的士兵是好士兵。

小結:課文中,作者認爲任何職業不分高下,是勸告那些“坐這山,望那山,一事無成”的人們,要腳踏實地、勤懇敬業,纔有可能把事情做好,進而體會職業的樂趣和人生的價值。從現實的個人生活幸福考慮,只有這樣,才能安身立命(儒家),獲得心靈的寧靜與平和(佛家)。

拿破崙的名言,則是爲了激勵人們樹立遠大抱負,努力挖掘自身潛能,勇於向命運發出出挑戰。另一方面,在特定的社會歷史階段,職業分工的確有“尊卑”之別,任勞任怨地‘敬業”未必能保證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與獲得尊重。這時候,還要讓職業卑賤者“敬業樂業”,不僅不太可能,而且有維護既有等級秩序之嫌。拿破崙的話也有問題:在一支部隊裏,元帥只能有一個,士卻需要千千萬,如果每一個士兵都不安心做士兵,都懷揣着元帥夢,這支部隊的戰鬥力也大爲可疑。畢竟,社會所提供的“元帥”職位是少之又少的,如果大多數“士兵”想當“元帥”又當不了士兵,人生豈不盡是一場失敗?

可見,兩種說法適用的語境有所不同,反映的人生觀也有區別。如果說,梁啓超教導人們要忠於本職、不可好高騖遠,體現了隱忍而自斂的中國人生哲學,那麼,拿破崙鼓勵士兵要爭當元帥,則是典型的西方個人本位的進取型、外向型人生觀。

二、賞析積累;體會演講特色

1、大量引用經典、格言,是課文在論證卜的最大特點。請學生學習運用:

投影:

敬業樂羣。

──《禮記》

安其居,樂其業。

──《老子》

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

──《論語》

羣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

──《論語》

主一無適便是敬。

──《論語》

雖大地之大,萬物之多,而惟吾蜩(tiáo)翼之知。

──《莊子》

用志不分,乃凝於神。

──《孟子達生》

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

──《禮記中庸》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論語》

其爲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論語述而》

2、學生誦讀全文,體會口語和演講特色。

教師提示:

課文口語和演講特色體現在:

⑴ 引用古籍名言時,用通俗的.口語進行解釋。

⑵ 語言通俗.如話家常。

⑶ 結合演講時的情境,注意和聽衆現場交流。

三、課堂小結

同學們,通過閱讀、辯論,我們對課文有了深層的理解,對人生與事業多了一些思考。希望同學們以文中所說的“敬業樂業”的精神去提升我們的學習。去實踐生命的價值。

四、佈置作業

雨後。一隻蜘蛛艱難地向牆上的織網爬去,牆壁太溼太滑,蜘蛛爬到一定高度就掉了下來。可是,蜘蛛又接着往上爬……屢爬屢掉,屢掉屢爬。

第一個人看見了,長嘆一聲,自言自語:“我這一生不正如這隻蜘蛛嗎?忙忙碌碌而無所得。”於是,他日漸消沉萎靡。第二個人看見了,若有所思地說:“這隻蜘蛛真笨,怎麼不從旁邊乾燥的地方繞過去呢?我以後可不能像蜘蛛這麼笨。”於是,他慢慢變得聰明起來。第三個人看見,立刻被蜘蛛屢敗屢戰、堅持不懈的精神所感動。於是,創業失敗、欲尋短見的他變得積極起來,很快東山再起,重創偉業。

在人生道路上,有許多事情就像上述材料中的那三個人對待蜘蛛這一舉動的看法一樣,其實,成功並不遙遠,失敗也不可怕,關鍵是看你對細微之事的感悟心態。請以“心態與成功”爲話題,寫一篇文章。

注意:

1、所寫內容必須在話題範圍之內。

2、立意自定。

3、文體自選。

4、題目自擬。

5、不少於800字。

寫作提示:這個話題實際上已涉及到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問題。當今社會競爭激烈,需要具有“健全人格”的人。事實上,由於心態不同,人們對同一事物的看法迥異,這樣的例子有許多。如對待“風“的看法,樂觀者說,風是帆的夥伴,能把你送到勝利的彼岸;悲觀者說、風是浪的幫兇,能把你埋葬在大海深處。對待“希望’的看法,悲觀行說,希望是地平線,就算看得見,也永遠走不到;樂觀者說,希望是啓明星,即使摘不到,也能告訴人們曙光就在前頭。因而,對待事物感悟的心態正確與否,將直接影響到事業的能否成功:在與作時,最好能聯繫生活實際,選取恰當的角度,儘量避免空泛的議論。

【板書設計】

敬業與樂業

梁啓超

“有業”(前提):引孔子和百丈禪師

敬業 “敬業”含義:專心致志,心無旁騖

主旨 “凡職業沒有不是可敬的”

樂業 “唯一的祕訣就是忠實”

“樂業”:列四個理由

【活動與探究】

1、梁啓超作爲近代維新派代表人物,曾與康有爲一起領導了著名的“戊戌變法”。請課外蒐集有關這次歷史運動的史料,並作出客觀的評價。

2、學習了課文《敬業與樂業》,你有哪些心得體會?請聯繫生活實際寫一篇讀後感

九年級語文《敬業與樂業》第二課時教案 5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品味與領悟“敬業與樂業”的精神。

2、摘錄並積累大量經典語句、格言。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簡介作者。

1、同學們,請在你的學習過程中,是否能做到全神貫注、心無旁騖呢?你怎樣才能把學習當一件樂事呢?爲此,梁啓超先生提出了“敬業與樂業”的生活原則。《敬業與樂業》是梁啓超七十多年前,對上海中華職業學校學生的一次講演,雖然時間已經過去七十多年了,但梁啓超先生所講的內容對我們仍然很有教育意義。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他的文章《敬業與樂業》

2、簡介作者

二、檢查預習

三、精讀

明確:課文共七段,總體結構是"總一分一總"式:開頭總起全篇;然後分別論述敬業和樂業,兩個分論點平行並列;最後總結全篇。條理清晰,綱舉目張。全文可分爲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揭示全篇論述中心。

第二部分(第2~6段):論述敬業和樂業的重要。

第三部分(第7段):總結全篇,勉勵人敬業樂業。

四、學習課文內容

(一)學習第一部分。

思考:講演詞開頭交代題目的來源其用意是什麼?哪句話揭示了全篇論述的中心?

明確:文章開頭先交代題目的來源,用意在於說明題目雖然來源於古籍《禮記》和《老子》裏的兩句話,但跟原文語句的本意不同,是"斷章取義"造出來的。這樣交代既可避免聽者把題目和《禮記》、《老子》裏面語句的原意混同了,又可顯示出論述的科學性,講演的趣味性;同時,提出題目來由,也便於揭示全篇的論述要點,使聽者對講演的綱目有一個大致的認識。

(二)學習第二部分。

1.朗讀第三、四段。課文第三、四段是論述"敬業"的重要,可作爲第二部分的第一層。

思考:

(1)作者怎樣闡述什麼叫"敬"?

(2)如何論述怎樣才能做到"敬業"?

明確:第三段作者闡述什麼叫"敬",引用了朱熹的名言"主一無適便是敬"後,緊配上自己的通俗化的解釋:"凡做一件事,便忠於一件事,將全副精力集中到這事上頭,一點不旁騖,便是敬。"然後順理成章地論述凡人類的正當的勞動、正經的事,"其性質都是可敬"的,並舉"當大總統"與"拉黃包車"這兩件事加以證明,側重點在"凡職業沒有不是可敬的","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種勞作做到圓滿,便是天地間第一等人。"

第四段論述怎樣才能做到"敬業",先引用《莊子》中的語句並作闡述,再舉木匠做成一張好桌子和當政治家的建設成一個共和國家,挑糞的把馬桶收拾得乾淨,和當軍人的打勝一支壓境的敵軍這兩組例子,並引用莊子、孔子的名言,進一步強調敬業的重要。舉例和引用的自然結合使文章的說理立於不敗之地。

2.朗讀第五、六段。這兩段論述"樂業"的重要,作爲第二部分的第二層。

思考:作者舉了怎樣的例子來論述"樂業"的重要,又是如何論述"樂業"的道理的?

明確:作者在第五段中剖析了生活中常會遇到的感嘆"做工苦"這個實例,說明要"從勞苦中找出快樂來",很自然地點到了"樂業"的."樂"。第六段,更深入一步,論述"樂業"的道理,分四點說明"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這是作者的經驗之談,令人信服。緊接着又引用孔子的兩句名言進一步證明"人生能從自己職業中領略出趣味"(即樂業),"生活纔有價值""這種生活"纔算得"人類理想的生活"。

五、小結

講演詞的第二部分內容理解的重點是闡述什麼叫做敬業,爲什麼要敬業,怎樣做纔算是敬業。

六、佈置作業

1.探究練習二。

2.選用隨堂練習。

教後反思

理解“敬業與樂業”的主旨是教讀課文的重點。在反覆誦讀中,積累經典語句、格言,體會演講和口語特點。本課的難點是對“敬業與樂業”精神的真切領悟與質疑問難。教學過程中,既要拓展學生的精神視野,又應儘量和學習生活體驗相結合,在研討探究中,大膽質疑,辯證地理解課文觀點。學習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初步理解“舉例子”和“講道理”的論證方法,開拓思路。

九年級語文《敬業與樂業》第二課時教案 6

【教學目標】

1、理解“敬業與樂業”的主旨

2、領會舉例子和講道理兩種論證方法

3、大量經典語句、格言的積累

【教學重點】

把握文章的主要觀點和思路

【教學難點】

真切領悟“敬業與樂業”的精神實質

【德育目標】

培養科學的學習精神和生活態度

【教學方法】

1、誦讀法

2、研討探究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俗話說:人各有志同學們即將初中畢業,老師很想知道大家以後想從事什麼工作……

到時,你擁有了一份屬於你自己的職業,你是否會因爲是做家政而自卑地擡不起頭或者因爲是個官員就趾高氣揚?或者當你不喜歡自己的工作時就輕易地選擇“跳槽”?我們究竟該怎樣去看待自己的職業,這裏有一篇文章《敬業與樂業》或許會給我們極大的'啓示

二、作者簡介

梁啓超是中國近代維新代表人物及學者,與康有爲一起領導了著名的“戊戌變法”這篇文章是樑先生70多年前在上海中華職業學校噗該校學生所做的職前演講

三、整體感知

1、大家大聲朗讀課文,注意讀出演講者的口吻,初步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自學難懂的句子

2、作者先後談論了哪幾個問題?

有業、敬業、樂業

3、用自己的話說說“人類合理的生活”應該是怎樣的?

首先是有一份正當的職業,(或任何一件有價值的事情),不能“飽食終日,無所用心”對於所做的事情,要生出敬意,從而全神貫注,心無旁騖,忠實地把它做好;要從專心做事中發現樂趣,不是皺着眉頭,滿腹牢騷地叫苦,而是達到“樂以忘憂”的境界

四、合作探究

1、梳理文章思路,想想作者是怎樣把問題說清楚的

一(1):引出中心論點,“敬業與樂業”

二(2~5):論述中心論點前的鋪墊,強調“有業”是敬業樂業的基礎

三(6、7):論述“要敬業”的原因以及怎樣“敬業”

四(8):論述“要樂業”以及怎樣才能“樂業”

五(9):總結全文,強調“責任心”和“趣味”的重要性

2、思考演講稿與一般議論文章的異同:

相同點:

⑴ 議論文的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

⑵ 議論文的結構:引論、本論、結論

⑶ 論據分爲:事實論據、道理論據

⑷ 論證方法:舉例論證、道理論證、對比論證、比喻論證

不同點:

⑴ 結合演講時的情境,注意和聽衆現場交流

⑵ 語言通俗,如話家常

五、佈置作業

同學們現在作爲學生,學習便是你們的職業,能否反思一下自己在學業中的種種態度和現象,來進一步解讀文中那些耐人尋味的語句?

下節課交流

九年級語文《敬業與樂業》第二課時教案 7

一、導入

上節課同學們靠自己的力量疏通了文意並理清了文章思路,還感受了演講與一般議論文的兩點不同,這堂課我們結合“學習”是我們學生的“職業”這個實際,看能否談得更真切些,精彩些!

二、研讀,領會舉例子和講道理兩種論證方法

文中在談到“有業之必要”時,舉了孔子和百丈禪師的兩個例子加以說明,談到“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時,列舉了四個原因加以說明參照兩種寫法,根據自己的理解,試爲“有業之必要”列舉幾條理由或爲“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提供幾個例子

瞭解“舉例子”和“講道理”兩種論證方法

三、拓展延伸

1、結合“學習”是我們學生的“職業”這個實際,深入解讀,談談感受

(引導學生結合自身體驗進行自省式閱讀,鼓勵“有獨特見解”“進行個性化表達”)

2、仿寫練習:

既然大家結合自己的學習實際有如此深切的'見解,不如讓我們動動筆以“樂學之必要”爲論點,運用舉例子和講道理的論證方法,寫一兩段文字

四、作業

摘抄文中經典語句、格言

五、結語

課堂學習時間終歸非常有限,所以課內學習並非終點讓我們課外再去讀一些關於“敬業與樂業”的名言或文章,讓這些思想滲透入我們的靈魂深處,在你面對現在的學業唉聲嘆氣時,在你將來面對不喜歡的職業怨天尤人時,希望這篇文章以及課外閱讀的文章都能給你帶去無窮的力量!

九年級語文《敬業與樂業》第二課時教案 8

【教學目標】

1、在閱讀課文的過程中,品味與領悟敬業與樂業的精神。

2、摘錄積累警句格言。

3、初步學習舉例子、講道理的論證方法。

【教學過程】

一、師生互動,引入新課

由本人梁姓引入作者梁啓超。學生讀頁下注。

二、一讀文章,讀通文意

要求:作者的主要觀點是什麼?文章主要談了幾個方面的問題?

三、二讀文章,讀出精彩

1、文章中哪些語句最能打動你的心靈,或者給你的啓發最大?

2、文章中引用了大量的名言警句,你最喜歡哪些?給大家5分鐘,看看誰能在最短的時間裏,背誦最多的句子。

四、三讀文章,聯繫生活

1、我的.鄰居經常對他的小孩說這樣的話:“你不好好讀書,將來掃大街去!”請同學們運用文章中作者的語言來批判這種觀點。穿插杜魯門當選總統時,記者採訪其母親時說的一些話。

2、現在有學生對學習不感興趣,經常泡網吧,打遊戲。梁啓超在文章中說,“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繼續做下去,趣味自然會發生。”並且從四個方面闡述了理由。請你也參照這種寫法,說說學習是有趣味的,勸誡這些同學。動筆寫一寫。

五、四讀文章,讀出自己

談談讀了這文章,自己有何收穫。

九年級語文《敬業與樂業》第二課時教案 9

【教學目標】

1.初步學習恰當運用事例或道理證明自己觀點的方法。

2.積累經典語句、格言,體會演講詞的特點。

3.結合生活體驗品味哲理,瞭解敬業與樂業的重要,建立快樂學習觀。

【教學重難點】

1.通過範讀、跟讀、自由讀、表演讀等方式體會演講詞的特點。

2.學習恰當運用事例或道理證明自己的觀點。

(本文教學擬設一系列緊扣文本又貼近生活的話題,在對話中推動學生閱讀、思考和探究。)

【教學流程】

一、解題導入

提出疑問:

1.你理解的“業”指的是什麼?職業、工作。

2.“敬業”是什麼意思?專心致力於工作。

3.“樂業”又是什麼意思?快樂地工作。

4.標題是否表達了作者的觀點?否。

二、 飲冰室主人——梁啓超

結合註解1瞭解梁啓超。

補充:(多媒體呈現)

梁啓超自號“飲冰”,取的是莊子內熱飲冰之意,只是數十年的“飲冰”,也未能涼了他的`熱血。

“飲冰”與《飲冰室合集》:“飲冰”,語出《莊子人間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飲冰,我其內熱與?”意思是現在我早晨接受命令而晚上飲冰,我難道內心很焦熱嗎?後人以“飲冰”形容惶恐焦灼意。

三、整體感知

要求學生反覆閱讀課文,討論:(多媒體顯示問題)

1.演講中哪句話最能體現作者的觀點?

明確:“敬業樂業”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

2.作者先後談論了哪幾個問題?

明確:作者首先論述有業之必要,因爲“敬業樂業”的前提是“有業”。接着再論述敬業之重要和樂業之重要;最後歸結全文:人類合理的生活應該是既有責任心又有趣味。

四、深入研討

設計如下話題:(多媒體呈現話題)

1.課文是如何論述有業之必要的?(可以先朗讀3、4自然段,正音。)

樑先生引用了孔子的話和百丈禪師的故事,得出“百行業爲先,萬惡懶爲首”的結論,強調“有業”是做人之本。

2.“百行業爲先,萬惡懶爲首”化用自古語“百事孝爲先,萬惡淫爲首”,談談這樣化用的好處。

準確的化用旗幟鮮明地表明瞭講演者的態度,極有感染力。

3.請結合現實談談你對“業”的看法。

示例:(多媒體呈現)

(1)一個人有了職業,好處是很多的。做出了奉獻,充實了生活,也能解決自己的生存問題,踏踏實實的。一旦一個人沒有了職業,他可能會去乞討,就失去了人的尊嚴,更惡劣一點,他可能去幹一些不利於國家、不利於人民的事情,一天到晚提心吊膽的,肯定沒有快樂。這樣就會影響到社會風氣。所以,有也是必要的。(全面地談到了有業既利於自己,也利於社會,並從反面說到了無“業”的危害。)

(2)當一個人整天無所事事,他就會像一隻離羣的大雁,找不到前進的方向,在原地不停地徘徊,會感到無比的鬱悶與孤寂,即使他想掩蓋,也不能擺脫他的形隻影單。所以,有業是必要的。(運用比喻手法,生動地描述出無業的悲哀,讓我們明白有業之必要。)

五、拓展延伸作業

聽了同學們的討論,請寫一段文字補充論證有業之必要。(討論可能會一晃而過,要求學生寫出來,有助於加深理解,而且可以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

九年級語文《敬業與樂業》第二課時教案 10

一、知識回放

聽寫詞語:斷章取義、不二法門、理至易明、飽食終日、言行相顧、心無旁騖、趨之若鶩、褻瀆、發憤忘食、老之將至、強聒不捨。

二、繼續研讀課文

1.課文是如何論述敬業之重要的?請勾劃原文句子分析作者的論證思路。

(1)首先解釋什麼是敬?

明確:“凡做一件事,便忠於一件事,將全副精力集中到這事上頭,一點不旁騖,便是敬。”

(2)接着論證“爲什麼該敬呢?”作者用了一個極具感情的詞語來說明職業是可敬的。

明確:“神聖”。

(3)作者還舉了事例來證明“職業的神聖”。

明確:“當大總統是一件事,拉黃包車是一件事……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

(4)“做一種勞作做到圓滿,便是天地間第一等人。”你覺得哪些人是“天地間第一等人”?

示例:(多媒體呈現)

①居里夫人在實驗室裏勤奮工作,提煉出了鐳,獲得了諾貝爾獎,她是天地間第一等人。

②梁啓超是天地間第一等人。梁實秋在《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中說,他演講到緊張處,就是表演。手舞足蹈,嘆息,狂笑等,樑先生至情至性的演講就如他所說,做一種勞作做到了圓滿,所以他是天地間第一等人。

③邰麗華自小失聰,但這並沒有阻擋她對舞蹈的熱愛。她始終不渝地舞蹈着,一場《千手觀音》向世界展示了靈動優美的舞姿,使世界爲之震撼。她是天下第一等人。

(5)接下來作者又講到“如何敬”的問題,體現這一思路的句子是哪句?

明確:“怎樣才能把一種勞作做到圓滿呢?”

(6)《莊子》“佝僂丈人承蜩”是什麼意思呢?請講述這個故事。

(7)接下來作者又舉了兩個例子——

“我信得過我當木匠的做成一張好桌子,和你們當政治家的建設成一個共和國同一價值;我信得過……同一價值。”

(8)你們贊同這個觀點嗎?

示例:(多媒體呈現)

①我認爲這幾件事並非有同樣的價值。比如說,一個木匠做好的桌子只能使極少數人受益,當它消失之後,給人們帶來的損失也不會太大,而一個共和國的存在與否卻關係廣大人民羣衆的切身利益。價值是不等的。

②我同意梁啓超的觀點。價值是不能有職業的高低來衡量的`,同樣是爲社會作貢獻,雖然功勞不一樣,但價值是等同的。如果人們的職業有價值高低之分,那一位清潔工辛勤工作一輩子,他的價值就不如其他人嗎?每一個敬業的人都實現了自己的價值,就是同一價值。

(這樣的討論有助於培養質疑精神。名家的觀點也不一定全面,我們應該有懷疑精神,要敢於說“我認爲”。不同的職業創造的價值也許會不同,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我們不能用價值來判定職業的高低,職業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大樹是可敬的,小草同樣裝點着春天。)

2.課文是如何論述樂業之重要的?

(1)朗讀課文,體會演講的特點。(多媒體呈現演講特點)

①語言通俗,如話家常。“做工好苦呀!”

②注意結合現場氣氛。“今日大熱天氣,我在這裏喊破喉嚨來講,諸君扯直耳朵來聽……”

結合前文,看看還有什麼特點,尤其是引用名言方面。

③引用名言,通俗註解。

(2)樂業之重要。

樑先生首先說明“苦樂全在主觀的心”,人應該“從勞苦中找出快樂來”,然後從四個方面論證“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這四個方面可概括爲:睹其變化樂、奮鬥前行樂、競爭得勝樂、杜絕遊思樂。(加點字多媒體呈現)

(3)請爲“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提供幾個例子。

教師可以自己的教育快樂觀證明職業是有趣味的:“在淺薄浮躁與急功近利的今天,語文給了我一片寧靜的天空,一顆自由的心靈,一份自在的生活,一襲自然的情感。在語文園地裏耕耘,我快樂!”

三、拓展延伸

請結同學們合自己的學習生活寫一段文字,談談如何在學習中找到快樂。

【板書設計】

(總)提出中心論點――敬業樂業是生活的不二法門

“有業”的重要性(敬業樂業的前提)

什麼是“敬”

論述“敬業” 爲什麼要敬業

舉例論證

道理論證

(分)論證中心論點

怎樣做到敬業

列舉反面現象,進行批駁

論述“樂業”

爲什麼要樂業

(總)總結全文――敬業和樂業也就是責任心和趣味(人類合理的生活)

九年級語文《敬業與樂業》第二課時教案 11

【教學目標】

1、掌握議論文的基本特點及中心論點。

2、理解“敬業”與“樂業”的含義。

3、理清作者的思路,體會作者是怎樣層層深入的論述自己的觀點。

【教學重點】

目標1、3。

【教學難點】

目標3。

【教學方法】

閱讀、揣摩、品味。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從提問學生對待自己的學習態度入手。

1、回顧作者:

關於作者梁啓超:中國近代維新派代表人物,學者。與康有爲一起領導了著名的“戊戌變法”。

2、瞭解寫作背景:

《敬業與樂業》寫於1922年,是梁啓超先生在對上海中華職業學校的依次講演中,提出了“敬業與樂業”的生活原則。

二、整體感知

1、預習提示:

⑴ 怎樣理解“業”的含義?

“業”不侷限於狹義的職業,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價值的.事情;不只限於成人的工作,也可以包括學生的學習。

⑵ 怎樣深入理解“敬業”精神?

敬業,就是要熱愛自己的事業,要幹一行,愛一行,不能蔑視普通職業,尤其體力勞動。

⑶ 論證上的最大特點:

① 引用經典、格言論證自己的觀點。如儒家的《禮記》、《論語》、《老子》、《莊子》等。

② 舉例子證明自己的觀點。如:孔子、朱熹、曾國藩。

明確:“合理的生活”指什麼?

要有一份正當的職業,對於所作的事情要生出敬意,從而認真的做好,並在做事中發現了樂趣,而不是發牢騷。

2、掌握字詞:(小黑板)

旁騖(wù) 褻(xiè)瀆(dú) 斷章取義(yì)

言行相顧(gù) 強聒(guō)不捨 佝(gōu)僂(lóu)

不二法門:比喻最好的或獨一無二的方法。

褻瀆:輕慢,不敬。

駢進:一同前進。

強聒不捨:嘮嘮叨叨說個沒完。強聒,過分羅嗦。

3、細讀課文,思考:

⑴ 掌握文章的中心論點?

⑵ 作者先後談論了哪幾個問題?“有業”“敬業”“樂業”的重要性。

⑶ 文章最後怎樣總結的?

以上提綱挈領性的給學生了提示的問題後板書即可,不必詳細。

三、探究賞析

當大總統是一件事,拉黃包車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稱,從俗人眼裏看來,有高下;事的性質,從學理上解剖起來,並沒有高下。(理解不同的職業我們應該怎樣對待?)

四、拓展延伸

1、我們應該怎樣理解梁啓超所提出的“敬業”精神?

2、作爲學生,請你聯繫自己的生活體驗,談談你對“敬業樂業”的理解

五、小結

我們是祖國的未來,我們要爲自己的使命而努力,無論我們將來幹什麼職業,我們都要做到“敬業”,並努力達到“樂業”,這樣才能活出自身的價值,實現自己的人生。

六、佈置作業

相應的資料練習。

七、板書設計

以字詞爲主,隨及板書。

九年級語文《敬業與樂業》第二課時教案 12

【教學目標】

1、理解“敬業與樂業”的課文主旨,瞭解作者的人生觀,能結合生活中的事例來證明自己的看法。

2、整理和積累文中用以論證論點的大量經典格言警句,體會演講通俗淺顯的語言風格,培養自己的演講能力。

3、理清文章論證結構,瞭解作者是如何運用材料證明觀點的,掌握講道理、舉例子兩種論證方法。

【教學重點及難點】

體會語言表達通俗淺顯、準確周密、生動有力的特點,理解文章的中心論點,瞭解“敬業與樂業”的重要性。

【教學方法】

討論、點撥、訓練。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只有能夠鼓足幹勁工作並懂得什麼是汗水和疲勞的人,纔會理解歡樂的感情”,他告訴我們工作要有一種執着的敬業精神,要以通過自己的勞動爲人類創造財富爲快樂。今天我們就學習與蘇霍姆林斯基的名字有關的文章《敬業與樂業》(板書)。

二、文題背景及解析

文章題目點明瞭演講的論題。其中“業”並不是侷限於狹義職業,正如作者所言:“凡可以名爲一件事的,其性質都是可敬的.”。因此“敬業與樂業”的意義,就不限於正式的課主職業,也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價值的事情。不只限於成人的工作,也可以包括學生的學習。

《敬業與樂業》是梁啓超八十多年前,對上海中華職業學校學生的一次講演,雖然時間以過去八十多年了,但梁啓超先生所講的內容對今天的我們仍然很有教育意義。

三、整體感知課文

1、認真讀課文(結合書下注釋理解字詞)。

2、理解課文層次:

⑴鞏固複習議論文三要素、基本結構:

板書:議論文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

議論文結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⑵概括內容:

本文分爲三個部分,總體結構是“總──分──總”:開頭總起全篇,提出中心論點,然後先論述“有業”,再論述“敬業”和“樂業”兩個分論點,最後總結全篇。

第一部分(第1段):釋題,提出中心論點。

第二部分(第2~8段):論述“敬業與樂業”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9):總結全篇,勉勵人敬業、樂業。

3、課文內容研讀:

(學生討論,教師點撥。)

⑴爲什麼作者先在文首交代論題的來源?有必要嗎?

在文首進行說明,可避免聽者把論題和古籍中的語句原意混淆,又顯示了演講的趣味性。同時提出論題來由,也便於揭示全文的論述要點,使聽者對演講的內容有大致的瞭解。

⑵講演的目的是“敬業與樂業”,爲什麼梁啓超在論證論點之前先說“有業”的問題?他是怎樣介紹“有業”的必要的?

“有業”是“敬業”、“樂業”的前提基礎,對“待業”的態度,決定能否“敬業”、“樂業”。

先引用孔子的話,再用事例證明,然後用自己的話從反面論證了“有業”的必要。

⑶如何理解文中的“業”:

對“業”的理解,不應侷限於職業成人的工作,可以指學生的學習,課外活動等,可以指自己的興趣愛好,學術研究,也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意義、有價值的事情。

四、歸納本文在寫作上的特點

1、結構條理清晰:

課文開頭提出論點,中間主體部分分兩層論述“敬業”和“樂業”的必要性,末尾總結全篇,提出希望。

2、論證方法的多樣性:

道理論證使演講富有說服力。舉例論證使演講詞具體生動,吸引聽衆。

3、語言淺顯通俗。

五、課堂訓練

1、精讀6、7段,思考下列問題:

⑴文段中引用了誰得名言?說說表達了什麼意思?文中首句有何作用?

引用朱熹的名言“主一無適便是敬”意思是專注於某一項工作就是敬業。名言有權威性。語言簡潔而深刻,指導作用大,用在文中能增強文章的說服力。

⑵文中舉了什麼事例?說明什麼問題?有什麼作用?

把當總統和拉黃包車這兩項職業進行對比,指出職業無高下貴賤之分,凡職業沒有不是可敬的。事例論據能充實議論內容,有力地證明觀點。

2、文中作者所論述的“敬業與樂業”對我們學生的學習有什麼啓示?

點撥:本題考查我們讀後的感悟,應結合文中主要觀點,討論我們應以何種態度投入到學習之中去。

【板書】

中心論點:敬業與樂業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

要敬業

敬業與樂業有業之必要

要樂業

結論:敬樂人類合理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