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一教案 > 書憤高一下冊語文優秀教案

書憤高一下冊語文優秀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1W 次

作爲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書憤高一下冊語文優秀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書憤高一下冊語文優秀教案

《書憤》教案

教學目的:

1、理解南宋陸游等愛國志士壯志難酬、年華空老、有心報國、無路請纓的悲憤情懷;

2、以《書憤》這首詩觀照整個南宋時代相類主題的詩詞;

3、學習知人論世、相互聯繫的詩歌鑑賞方法。

教學重點:

1、《書憤》主旨的理解及表現手法的運用;

2、知人論世、相互聯繫的詩歌鑑賞方法指導。

教學時數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陸游簡介

陸游,字務觀,號放翁,南宋傑出的愛國詩人。因受家庭薰陶,自幼讀書學劍,發憤報國。終生以抗金報國爲志,表現了高度的愛國熱情。詩詞散文都有創作,其中詩歌成就最高。現存詩作9300多首,是存詩最多的古代詩人。

二、導入課文

引導學生回憶學過的陸游詩詞,其中詞作《釵頭鳳》和詩作《示兒》最能反映陸游一生的際遇。陸游一生有兩個始終沒有解開的情結。其一就是《釵頭鳳》所書寫的他與表妹唐婉的愛情悲劇。兩人傾心相愛,卻被其母生生拆散,這成爲陸游一生刻骨銘心揮之不去的痛楚,直到七十五歲高齡、唐婉離開人世四十多年以後,他重遊沈園,依然寫下了“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的深情詩句。其二就是《示兒》所書寫的“北定中原”這件讓他終生魂牽夢繞以至死不瞑目的大事。終其一生,壯志不能實現其萬一,心中情懷,《書憤》就是最好的見證。

三、朗讀課文

1、學生試讀,教師指導朗讀。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的“那”讀上聲調,“那知”重讀。“中原北望氣如山”中“山”讀升調,讀出高山巍巍聳立之勢。“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語速稍快,語調激昂,顯其豪壯。“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句中“空”要重讀,“已先斑”處讀降調,整句語調低沉,顯其沉鬱。“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中“真名世”“誰堪”重讀,結句降調。

老師範讀,學生再讀,朗讀是體味詩歌情味的重要一環,不可忽視。

《書憤》說課稿

一、說教材

陸游的七言律詩《書憤》選編在高中語文第三冊第二單元第三課,這個單元收錄的都是唐宋詩詞,第三課選了六首唐宋詩,其中《書憤》是最後一首。學生在小學學過陸游的《示兒》,初中學過《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訴衷情》,對陸游已經瞭解,本課前五首詩中有王維的《山居秋暝》、杜甫的《登高》《蜀相》、李商隱的《錦瑟》,學生對律詩的特點也已經瞭解了。所以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定爲全面深入地瞭解陸游的生平經歷,學習陸游的愛國詩詞,以《書憤》這首詩觀照整個南宋時代相類主題的詩詞,理解陸游等南宋愛國志士壯志難酬、年華空老、有心報國、無路請纓的悲憤情懷。詩歌鑑賞和默寫也是高考中的一個大板塊,所以再設計兩個高考練習題。

古代詩詞是古代詩人心靈的透視,生活的縮影,字裏行間流溢着詩人的激情。可以說,每一個詞都經過歷練,每一句詩都經過生活的淘洗。即使平仄聲調,也如珠落玉盤。因此,學習古詩詞首先要學會吟誦,,在反覆的吟誦中,感知詩詞的聲韻美,在吟誦中激起想象,體味詩人的豐富情感。

根據上面的考慮,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及重點難點爲:

1、知識目標:(1)瞭解陸游的生平,知人論世,披文入情,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通過對南宋朝代背景的瞭解,掌握南宋愛國詩人的思想感情。(2)當堂背誦並默寫全詩。

2、能力目標:能初步鑑賞詩歌的語言、表現技巧。

3、情感目標:學習陸游的愛國精神和高尚人格。

4、重點:誦讀,通過反覆的誦讀體會詩人蹉跎歲月、壯志未酬而又重新立誓報國的雙重情感。

5、難點:典故的運用。

二、說教法

1、誦讀法:作爲高二學生從字面上理解《書憤》,應該說難度不大,而且詩歌篇幅短小,那麼教學中怎麼來教這一課?我採取了以誦讀爲抓手,在教學方式上採取“五讀”的板塊式教學方法,這種方法既是教法,也是指導學法;既充分調動學生情感,又加強課堂容量,由詩人的一首詩到他的很多同一主題的詩,由這一個詩人作品到很多詩人的作品,以“愛國情”這樣一個主題統率整個課堂和教學材料,由《書憤》說開去,提煉出“千秋英雄愛國情”的宏大主題。教師應對誦讀有具體指導。

2、探究式學習(1)教師提出問題,大家共同探討,深入瞭解課文。(2)學生提出疑惑,教師點撥。

三、說學法:(1)學生在瞭解作者生平及寫作背景的基礎上,從誦讀入手,大聲朗讀,帶着感情朗讀,在反覆的朗讀中體會詩人的豐富情感。然後將古詩改寫爲現代詩,在改寫中瞭解詩歌的內容。做到當堂背誦默寫。(2)針對教師的提問學生積極思考討論回答,更深入地理解課文。培養學生的詩歌鑑賞能力。(3)學生提出自己學習中遇到的問題,由其他同學或者教師解答,多方面理解課文。

四、說課堂教學程序

(一)導入新課:請兩個學生分別背誦陸游的《示兒》和《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讓學生明確陸游詩歌的愛國主題。

(二)介紹陸游的生平經歷及南宋的歷史背景(用投影打出)

(三)誦讀

1、吟讀:體會情味,入文入境階段

方式:教師範讀,學生自由吟讀,聽朗讀錄音,個別吟讀,學生老師評點,齊吟。

教師在學生讀的基礎上明確提出吟讀要求,然後進行細緻的指導。通過教師範讀、學生試讀、聽朗讀錄音、教師點評,強化吟讀的要求,在學生訓練的基礎上進行點撥,學生掌握吟讀的要領。

2、譯讀:理解內容,披文入情階段

這個環節接通了古典詩與現代詩,不僅讓學生入情,並且覺得有趣味有挑戰性,可以玩味;學生分組活動,全班交流,老師評價,突破難點。(學生改寫完後用投影打出,供學生參考)

輕時就立志北伐中原,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艱難。

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熱血沸騰啊豪氣如山。

曾記得瓜州渡痛擊金兵,雪夜裏飛奔着樓船戰艦。

秋風中跨戰馬縱橫馳騁,收復了大散關捷報頻傳。

想當初我自比萬里長城,立壯志爲祖國掃除邊患。

到如今垂垂老鬢髮如霜,盼北伐盼恢復都成空談。

不由人緬懷那諸葛孔明,《出師表》真可謂名不虛傳。

有誰能像孔明鞠躬盡瘁,率三軍復漢室北定中原!

3、背讀:積累語言階段

爲了便於找到背誦的規律,先思考討論一個問題:這首詩被稱爲是陸游“一生感情(愛國)經歷的藝術概括”,請找出詩歌中陸游的情感經歷。(板書內容要點、作者感情線索)

然後,自由背讀,齊背。

4、說讀:思考探究階段

教師提問(1)詩題爲《書憤》,就全詩來看作者因何事而“憤”,作者“憤”的根源又是什麼?

(2)關於對“氣如山”的理解:資料註釋認爲“中原北望氣如山”的“氣如山”是“北望被金兵佔領的大好河山,心中的鬱憤堆積如山”之意。你同意“氣憤堆積如山”這一說法嗎?

(3)本詩主要表現手法是什麼,請具體說說。(對比、用典。)

學生自由提問,教師或者其他同學解答。

5、聯讀

《書憤》所反應的陸游“壯志難酬,年華空老”的人生際遇,無疑是一種悲劇,但是這種悲劇是他個人的悲劇,還是整個南宋時代所有抗金愛國志士共同的悲劇?聯繫同時代其他詩人作品回答。

引導學生從學過的詩詞中找出類似的詩句。(用投影打出)

1、陸游的《訴衷情》: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身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州。

2、辛棄疾《破陣子》: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3、岳飛《小重山》:白首爲功名,舊山松竹老,阻歸程。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絃斷有誰聽?

這三位詩(詞)人,他們的志向都是一致的,“天下事”也好,“功名”也好,指的都是收復中原的大計。而他們的`遭遇也驚人的相似,陸游是“已先斑”“鬢先秋”、辛棄疾是“可憐白髮生”、岳飛是“白首”。可見悲劇並不是陸游一個人的,報國無門、請纓無路、壯志難酬、年華空老是南宋所有有志抗金救國、收復中原的志士們共同的悲劇,甚至直到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以身殉國。他們的悲劇是時代的悲劇,他們的悲愴是英雄們共同的悲愴,陸游終生沒有解開的情結不是他個人的情結,而是所有南宋愛國志士們共同的情結。

(四)高考仿真練習

1、陸游詩作的突出特點是“多豪麗語,言征伐恢復事”。本詩哪兩句最能體現這個特點,試加以分析。

2.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A.全詩共分兩層,前四句是回顧往事,表現青壯年時期的抗敵豪情和戰鬥經歷,後四句寫不被重用的悲憤和壯心不已的感情。

B.第二聯寫自己親臨抗金前線值得紀念的往事,字句裏充滿了戰鬥的豪情,又含有激憤和辛酸。

C.“千載誰堪伯仲間”,既讚揚諸葛亮無人可及,又表現了渴望效法諸葛亮幹一番“北定中原”的大業的願望。

D.全詩感情沉鬱,氣韻雄厚,與李白詩風相近。

(五)知識積累:陸游的名句(用投影打出)

1、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遊山西村》)

2、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冬夜讀書示子聿》)

3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臨安春雨初霽》)

(六)背誦默寫檢查:叫三位同學上黑板默寫全詩,其他同學在下面默寫。注意幾個容易寫錯的字:“那”“洲”“渡”“斑”。

(七)課外寫作:我心目中的陸游(不少於600字)

《書憤》教學反思

設計教學簡述:

這是一堂縣公開課,準備的時間很充裕,備課也很精心,前後共上了三次,感覺各有千秋。

第一次試上,班級是本校高一(6)班。老實說,選這個班級有些冒險,對高一的學生而言,比較閱讀這樣的兩首詩畢竟有些難度,然而我又想,這是一個在文科上比較強勢的班級,理解能力應該不弱,抱着試試看的心理,我忐忑不安地走上了講臺。

40分鐘下來了,感覺很糟糕,同組老師給予如下評價。

1、必修課和選修課沒有明顯的區分,設計思路按照選修課來設計的,可是課堂操作卻更多的表現爲必修課的模式。

2、知人論世的方法指導不夠妥當,不及時。

3、名爲比較閱讀,但是比較的重點還是不突出,或者說比較的點還不夠明確。學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思維不夠活躍。

4、關於不同表現手法的比較,不必單獨作爲一個比較點,畢竟“表現手法”在詩歌鑑賞上是一個難點,是學生最模糊的一個概念。如果他連這個概念都不明確,那麼比較其不同從何而談。

5、課堂應該大膽放開,精簡環節。

基於以上建議,我修改了教學設計的某些環節。

1、導入時讓學生比較兩個題目的異同,並猜測詩文的大致內容。

2、刪去了原設計中共同點的比較這一環節。

3、賞析的主問題也由原來的“聯繫社會背景和作者身世,比較這兩首詩,探究它們在歌頌諸葛亮功績、抒發個人情感、表現手法等方面的不同之處”換成“聯繫社會背景和作者身世,比較這兩首詩,探究它們在抒發個人情感上的不同之處”。

這樣改除了剛纔提到的“表現手法”是詩歌賞析的難點之外,我還考慮到,詩歌所有的技法其最終的指向都是情感。那麼從情感出發再來把握手法等方面的問題,應該是一個比較好的突破口。

修改之後第二次試上,感覺良好,同組老師給予很高的評價,無論是教學設計還是課堂呈現,聽課的老師一致認爲沒有太大的問題,如果在詩句的揣摩上再細緻些,就更好了。

第三次的上課,就是在第二次的教學設計上操作的。然而,課堂的呈現卻出乎意料之外,最根本的原因仍然是知人論世的方法指導沒有落實到位,我雖然在預習資料裏詳細地介紹了詩人的生平以及詩作的背景,但是沒有將資料充分的利用起來,在課堂上也沒有用PPT呈現出來,這就導致學生對兩首詩的“不同情感”的理解不到位。同時,“表現手法”沒有單獨設比較點,可是在這個班上課的時候,有很多學生能夠理解兩種表現手法的不同,可見,備課時對學情的分析還是不夠到位。

我的幾點感悟:

一、教學設計一定要有教材意識,要考慮文本在教材中的位置,以及整個教材的編寫意圖。

首先,《蜀相》《書憤》同處於《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的“詩歌之部”,所處的單元賞析要求是“以意逆志,知人論世”,於是我擬定的教學目標是運用“知人論世”等方法探究詩歌的主旨,體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層意蘊。第二,這是一本選修教材,是在高一、高二古詩文教學基礎之上的提升教學,那麼,課堂的呈現應該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於是,我設計將兩首詩放在一起比較賞析,目的也是爲了提高學生比較賞析的能力。單單從教學設計上而言,這堂課的設計是體現了課程意識,教材意識的。

二、備課時還應該有學情意識,應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水平。

課堂的呈現是老師和學生雙向活動的過程,如果僅有優秀的設計,卻沒有恰當的表達渠道,那麼再精美的設計也只是空中樓閣,夢中烏托邦。

第一次試上就沒有考慮到學生的認知水平,造成了課堂上老師的“一言堂”現象,聽課老師覺得索然無味,學生也覺得收穫甚微。

面對這個接受層次的學生,如果我將設計調整爲重點欣賞《蜀相》,在深入分析《蜀相》的基礎上,自學《書憤》,比較兩首詩在歌頌諸葛亮功績上有何不同,爲什麼會有不同,也許課堂呈現更緊湊,學生也會有根深的體會。

第三次課堂呈現,仍然沒有考慮到學情。第三次上課的班級,學生的總體水平是比較高的,那麼我最初的主問題“聯繫社會背景和作者身世,比較這兩首詩,探究它們在歌頌諸葛亮功績、抒發個人情感、表現手法等方面的不同之處”的設置,就不會造成理解上的困難,如果組織學生圍繞這三個方面去探討,課堂也許會更有序,環節也會更緊湊些,學生對兩首詩的解讀也會更全面,更深刻。

第二次上課因爲做了充分的預習準備,也兼顧了學生的實際情況,故而呈現效果比較好。

三、教師一定要有良好的課堂機智,來應對課堂的突發事件。

課堂機智包含兩方面內容:既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臨堂發揮的靈感教學,即教師能以其敏捷的思維能力與應變能力隨機調整與課堂教學進展不一致的內容或節奏或教學方法,又是指教師能從容面對課堂上的突發事件,以巧妙的手段予以引導、轉化、淡化等恰當處理,將教學引向深入。

我這堂課的呈現之所以不理想,和我愚鈍的反應大有關聯。上課伊始,解讀《書憤》一題,一學生回答“看見書就很憤怒”,這是一個出乎意料的回答,也是一個展現教師教學機智的良好契機,但是我卻直接將“書憤”的含義展示在了PPT上。這裏如果靈機一動,將“書”的意義的演變大略地解釋一下,學生就理解詩題的含義了。教學手段不夠婉轉,牽引的痕跡太過明顯,這一點在課堂很多地方都表現出來。那種“雁過無聲,風過無痕”的教藝境界仍然是我努力的方向。

我預想中學生會先提到兩首詩的最後一聯,然後我再引導學生體會這兩句的不同情感,進而探究詩人不同情感的根源,這裏就要引導學生學會知人論世。可是學生的回答直接就從表現手法入手了,和我預想的教學進度不一致,於是,我有點慌亂,課堂上有意無意地想要把學生引到預設的軌道上去,然而課堂是不可逆轉,不可複製的。於是在慌亂的思維下,結束了慌亂的課堂。

“路漫漫其修遠兮”,我的“求索”之途遙且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