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一教案 > 語文版必修五《神遊物外》教案

語文版必修五《神遊物外》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7W 次

 [教學目標]

語文版必修五《神遊物外》教案

一、在反覆誦讀中理解文章大意,把握文言實詞虛詞的意義與用法。

二、在深入閱讀中理解課文內容,體味莊子的哲學思想。

三、在理解、把握原文的基礎上,對莊子的哲學思想進行辯證分析。

 [教學重點、難點]

一、文章中文言詞虛詞的理解與把握。

二、文章中語句含義的理解與把握。

三、文章中表現的哲學思想的理解與揚棄。

  [教學設想]

第一課時:梳理語言現象,讀懂文章,把握大意。

第二課時:理解文章,把握文中語句含義,思考莊子的哲學思想及表現形式。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請同學們說出你所知道的出自於《莊子》的成語或是寓言故事是。

(遊刃有餘、坎井之蛙、目無全牛、涸轍之鮒、薪盡火傳等等)

2簡單介紹莊子及著作。

莊子(約前369—前286年),名周,戰國蒙(一說是今河南省商丘縣東北,另一說是今安徽蒙城縣)人,是繼老子之後,戰國時期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同時他也是一位優秀的文學家、哲學家。他以其代表作《莊子》(又被稱爲《南華經》)闡發了道家思想的精髓,發展了道家學說,使之成爲對後世產生深遠影響的哲學流派。

我們今天就來一起讀三段莊子的文章,分別出自於《逍遙遊》《養生主》《秋水》,三段文章都是節選。

 二、學習過程

1自讀課文。

(1)不認識的字查字典讀準字音。

(2)把不明白意思的詞圈畫下來。

(3)把文章和註解都認真閱讀一遍。

2朗讀課文。

(1)讀出文句的語氣。

(2)讀中揣摩文章大意。

3梳理三段文章的重點實詞、虛詞。

第一段《逍遙遊》節選:

其大本臃腫而不中繩墨:大本,樹幹粗大;臃腫,這裏形容樹幹彎曲、疙裏疙瘩;中(zhòng),符合;繩墨,木工用以求直的墨線。

立之塗:通“途”,道路。

衆所同去也:拒絕、排斥。

以候敖者:候,窺伺;敖,通“遨”,遨遊。

不闢高下:通“避”。

中於機辟:落入。

今子有大樹,患其無用,何不樹之於無何有之鄉:第一個“樹”,樹木;第二個“樹”,種植。

安所困苦哉:哪裏。

第二段《養生主》節選:

庖丁爲文惠君解牛:宰。

乃中經首之會:節奏。

善哉!技蓋至此乎:通“盍”,怎麼。

所見無非全牛者:沒有不是。

以神遇而不以目視:用精神接觸。

因其固然:本來的樣子。

技經肯綮之未嘗:沒有,嘗試。

良庖歲更刀,割地;族庖月更刀,折也:良庖,好廚師;族庖,一般的廚師。

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餘地矣:恢恢乎,寬闊的樣子;其,它;於,對。

雖然,每至於族:雖然,即使這樣;族:聚集的樣子。

神爲止,行爲遲:視爲(之)止,行爲(之)遲;爲,因爲。

第三段《秋水》節選:

儵魚出遊從容:悠閒自在。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本來。

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已經。

4自己梳理本課中的以下語言現象。

(1)通假現象。

(2)詞類活用現象。

(3)一詞多義現象。

5概述文章的大意。

第一段《逍遙遊》節選:

對於樗樹是否有爲的問題,莊子與惠子展開一番有趣的對話,以狸狌與牛斄爲例,闡明瞭自己對有爲與無爲的選擇與判斷標準。

第二段《養生主》選段:

作者借庖丁之口“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以解牛爲例說明對客觀事物要“依乎天理”“因其固然”,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第三段《秋水》節選:

記敘了莊子與惠施的一段對話,展示了莊子談論的機趣,以“耍賴”的方式,擋住了對方的“窮追不捨”。

第二課時

一、閱讀文章,簡介文章的文化背景。

1《逍遙遊》節選:

“逍遙”,意思是優遊自得的樣子;“逍遙遊”就是沒有任何束縛地、自由自在地活動。

本篇是《莊子》的代表篇目之一,充滿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寓說理於寓言和生動的比喻中,形成獨特的風格。“逍遙遊”也是莊子哲學思想的一個重要方面。全篇一再闡述無所依憑的主張,追求精神世界的絕對自由。

2《養生主》選段:

這是一篇談養生之道的文章。“養生主”,意思就是養生的要領。莊子認爲,養生之道重在順應自然。

全文以廚工解牛比喻人之養生,說明對待客觀事物要“因其固然”“依乎天理”,要“以無厚入有間”,就能“遊刃有餘”,就能“技經肯綮之未嘗”,避開是非和矛盾的糾纏。莊子的哲學思想,體現在本文的字裏行間,表面上看雖是在談論養生,實際上是在體現作者的哲學思想和價值追求。

3《秋水》節選:

《秋水》是《莊子》中的又一長篇,用篇首的兩個字作爲篇名。

全篇由兩大部分組成。前一部分寫海神若跟河伯的談話,“望洋興嘆”就出自於此。後一部分分別寫了六個寓言故事,每個寓言故事自成一體,各不關聯,跟前一部分海神與河神的對話也沒有任何結構關係上的聯繫,對全篇主題的表達幫助也不甚大,似有遊離之嫌。

課文節選部分記錄的是莊子與惠子的一段意趣盎然的哲學對話。

如何認識這個問題?《在科學精神上,莊子不如惠子》一文的作者是這樣認識的:遙想當年,莊子與惠子漫步在濠河的攔河壩上(今日安徽鳳陽縣北),莊子看着濠河裏的白儵魚感慨道:“魚兒多快樂啊。”惠子立刻指出:“你不是魚,怎麼會知道魚樂不樂呢?”莊子反問道:“按照你的邏輯,你不是我,怎麼知道我不知道魚樂不樂呢!”惠子反駁道:“我不是你,我不知道你的感受;你不是魚,當然也就不知道魚的感受了,還有什麼可辯說的嗎?”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雲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爭論到這裏,莊子偷換了一個概念,他把信息如何在人與魚之間傳遞的問題,轉變成了人在什麼地方得到魚的信息的問題。惜乎,悲夫!一個符號信息傳輸學的重大科學命題,就這樣化解掉了。

(展示不同認識,爲讓學生多角度的理解文章內容。)

、閱讀、翻譯下面的語句,並思考其含義。

1《逍遙遊》節選:

(1)子獨不見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東西跳梁,不闢高下;中於機辟,死於罔罟。

(2)子有大樹,患其無用,何不樹之於無何有之鄉,廣莫之野,彷徨乎無爲其側,逍遙乎寢臥其下。

2《養生主》節選:

(1)庖丁爲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然,莫不中音。合於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

(2)庖丁釋刀對曰:“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

(3)彼節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餘地矣。

(4)雖然,每至於族,吾見其難爲,怵然爲戒,視爲止,行爲遲,動刀甚微,然己解,如土委地。

3《秋水》節選:

(1)儵魚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

(2)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3)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

(4)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

(5)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雲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

 四、梳理文脈,把握主旨。

1《逍遙遊》節選:

惠子:樗——大本、不中繩墨、立之塗,匠者不顧

子之言:大而無用、衆所同去

莊子:狸狌——卑身而伏,以候敖者;東西跳梁,

不闢高下;中於機辟,死於罔罟。

(看似有用,自身不保)

牛——若垂天之雲,而不能執鼠

(看似有用,但也無用)

大樹——廣莫之野,彷徨乎其側,逍遙其下

不夭斤斧,物無害者

無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看似無用,還是有用)無用爲用

2《養生主》選段:

解牛境界:

↓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姿勢協調

砉然響然,奏刀然,莫不中音——動作節奏

合於《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解牛效果

解牛追求:

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道比技重要

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全牛者——過去

三年之後,未嘗見全牛也——後來

方今之時,臣以神遇,官止神行——現在識道過程

依乎天理,批大郤,導大窾,因其固然——原因

技經肯綮之未嘗,而況大乎——結果

↓臣之刀十九年,所解數千牛,刀刃若新發於硎——結果

彼節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

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餘地矣原因

吾見其難爲,視爲止,行爲遲,動刀甚微——謹慎

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

追求“道”——依乎天理,因其固然

3《秋水》節選:

莊子曰:“儵魚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

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惠詰莊

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莊反詰惠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惠子的推理

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雲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莊子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