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一教案 > 高一語文《牲畜林》教案分析

高一語文《牲畜林》教案分析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5W 次

導讀:我們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年代,沒有親歷過戰爭,但我們從新聞報道、電影電視以及文學作品裏或多或少感受過戰爭。我們學過的《一個人的遭遇》、《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橋邊的老人》,《在橋邊》,這些作品,讓你對戰爭有怎樣的感受?下面是小編分享的精彩教案,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高一語文《牲畜林》教案分析

 一、教學目標

1、領會作品的內容和題旨。

2、體會平實又隱含幽默的語言。

3、認識與理解小說層層遞進的結構。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1、瞭解小說結構的“延遲法”特點。

2、瞭解作者是如何減少小說主題的沉重性的。

  三、教學時間: 1課時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

1、我們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年代,沒有親歷過戰爭,但我們從新聞報道、電影電視以及文學作品裏或多或少感受過戰爭。我們學過的《一個人的遭遇》、《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橋邊的老人》,《在橋邊》,這些作品,讓你對戰爭有怎樣的感受?(沉重、憤怒、悲傷、無奈……)那麼,在讀了卡爾維諾的《牲畜林》之後,又有什麼感受呢?(輕鬆、搞笑、詫異……)

2、簡介作者:

卡爾維諾(1923—1985)出生於古巴,在意大利長大,十幾歲就拿起筆開始寫寓言、詩歌和戲劇。舞臺和電影院是他最初的家園。有一天,他給朋友斯卡法裏的信中說:“我轉而寫小說了。"從那天開始,他一發不可收地寫下了《蜂巢小徑》《樹上的男爵》《困難的愛》《阿當,一個下午》《馬科爾瓦多》《寒冬夜行人》《隱形的城市》《帕洛馬先生》《守門人和其他》等,成爲意大利當代最富特色的作家,其每一部作品都呈現不同面貌,尤其是幻想小說和神話寓言,想象力極豐富,令人驚訝。1988年英國韋伯列德文學獎得主羅什第說:“當意大利爆炸,當英國焚燒,當世界末日來臨,我想不出有比卡爾維諾更好的作家在身邊。”這是對卡爾維諾至高無上的讚譽。

伊塔洛·卡爾維諾是意大利當代最有世界影響的作家。他在四十年的創作實踐中,不斷探索和創新,力求以最貼切的方法和形式表現當今的社會和現代人的精神,以及他對人生的感悟和信念。他的作品風格多樣,每一部都達到極高的水準,表現了時代,更超越了時代。他於一九八五年猝然逝世,而與當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失之交臂,但他在國際文壇上的影響與日俱增,他的創作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

60年代法國興起解構主義浪潮,要求打破陳舊滯後的秩序,包括社會道德秩序、婚姻秩序、倫理道德規範、思維習慣以及集體無意識,從而建立新的更爲合理的秩序。卡爾維諾在《未來千年文學備忘錄》中寫道:“文學是一種存在的功能,追求輕鬆是對生活沉重感的反應。”追求“輕逸”是對生活沉重的解構,是對戰爭的淨化。以這樣的方式反思戰爭,比純粹表現戰爭的沉重與殘酷顯得更有力量。因此,這是一種包含着深思熟慮的輕,並且,作爲一種文學創作原則能夠在許多優秀作品裏得到驗證。

 (二)閱讀過作品後,你能用文中的語句告訴我這個故事發生的背景嗎?

“在那掃蕩的日子裏”“逃難的時候” “德國鬼子”“最偉大的游擊隊員”,這些都暗示了小說的背景:意大利人民反抗德國入侵。

(三)如此沉重的主題,作者是如何運用文學的手段使之輕鬆化的?

1、我們一般都是怎樣看待英雄的?朱阿和傳統的英雄形象有什麼區別?

以崇敬的目光仰視英雄:橫槊賦詩的曹操、刺秦未遂的荊軻、自刎烏江的項羽都以凜然之姿立於歷史長河之中。

這顯然是一個馬戲團小丑,高大的英雄形象被徹底解構了,甚至我們可以說,這根本不是一個英雄!

2、小說裏還有另一個關鍵人物——“農民模樣的德國兵”。將文中比較集中描寫這一形象的語句找出來。

德國軍服帶有濃重的歐洲古典風格,加上德國人高大的身材,該是很威武的。然而,卡爾維諾卻顛覆了這一形象。

3、英雄和敵人都成了小丑,樹林成了集市——拍着翅膀的成羣的鴨子、不給讓路的山羊、性情溫順而固執的“花大姐”、漂亮的粉紅色小豬、又老又瘦的母雞……戰爭的嚴肅與殘酷全都消解在嬉笑之中。我們說,戰爭是沉重與殘酷的,那麼,卡爾維諾爲什麼要這麼處理呢?

英雄和敵人都成了小丑,戰爭的嚴肅與殘酷全都消解在嬉笑之中。同時正是由於朱阿拙劣的射擊技術,使得他不得不隨德國兵進入牲畜林,這樣林中的牲畜得以一一輪番上場,以及看到德國兵在牲畜林中的表演,朱阿推動小說情節的發展,也延遲了小說的進展。

4、除了通過文學形象“減少沉重”之外,作者還運用語言化解戰爭的沉重。語言的輕鬆幽默也減少了生活中戰爭的殘酷。

朱阿是個劣等射手,可是雞比德國兵小多了,雞都打到了,爲什麼一槍都沒有打中德國兵?

這應該說是小說情節的高潮部分。朱阿終於開槍了,但是他的子彈一顆也沒有打到德國兵身上,而是全部交給了那隻衰老的母雞。這裏的描寫極富戲劇性,將德國兵的愚蠢醜態表現無遺。(魯迅:悲劇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喜劇將那無價值的撕破給人看。)作家把最後的任務交給了一直兇惡的野貓,它不是牲畜, 反而算得上是牲畜的敵人。讓它和德國兵在廝打中一起掉下石崖。讓邪惡與邪惡同歸於盡,善良的人連手都不要弄髒。

5、也許,米蘭·昆德拉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裏所揭示的關於生活的態度能讓我們理解卡爾維諾的這種“減少沉重”的努力:輕,是對生活中無法躲避的沉重表現出來的一種苦澀的認可。

  (四)《牲畜林》的結構

1、朱阿每次舉起槍準備射擊時,總有人跳出來阻攔,瀏覽全文,數數總共有幾次?這些童話式的情節連綴起來在結構上呈現出什麼特點?

總共6次“延遲”。明確:這樣的“延遲”使得原本緊張激烈的情節節奏舒緩下來,牲畜林裏的各種動物可以自由地登臺表演,戰爭的陰影被更有生命力的和諧自然擠到一邊。

2、爲什麼讓林子裏出現那麼多動物?

延遲法的反覆使用, 使得各種牲畜( 只有最後的野貓不是家畜) 接連出場, 成爲故事的真正主角。牲畜們可不管你是德國兵還是什麼, 它們只管在林子中間跑啊、跳啊,彷彿這是一場盛大的狂歡節。正是這種歡樂的景象所蘊涵的精神, 把嚴酷的戰爭這一“歷史真實”融化到自然和諧的“文學真實”中來。其次, 戰爭的嚴酷性也仍然從中顯露出來。朱阿一想到他在世上惟一的財產花大姐要被帶走, 便不寒而慄, 同樣, 那頭粉紅色的小豬是那兩個小孩的惟一財產, 那隻“光禿禿沒剩幾根毛的母雞”也是老太婆吉魯米娜的惟一財產, 本來就已十分窮困, 一旦失去這點財產, 生活將更加悲慘。

3、多次的“延遲”使小說產生重複遞進的局部結構,可我們在閱讀這些重複的情節的時候爲什麼沒有重複之感?

1、筆法的多變;2、詳略得當;3、細節的生動。

第一次是用較多筆墨直接描寫;

第二次是比喻( 借喻) ;

第三次則使用誇張的修辭。朱阿當然不可能不知道扳機在何處, 但誇張的手法則把他的尷尬 ( 他也想瞄準, 但是心有餘力不足) 寫得更鮮活;

第四次把獵槍這樣兇惡的意象比做生活味極濃的烤肉的鐵叉, 這也是作家想像力豐富、聯想、無拘無束的表現, 而這種自由聯想, 也暗示了自由精神對戰爭陰陰霾的反抗;

第五次出場的是一隻兔子, 它圓鼓鼓的, 比野兔肥實, 聽到響聲不但不跑, 反而趴在地上不動, 被抓住之後吱吱亂叫、左右扭動( 與小豬的拼命掙扎又不間, 一詞之異, 體現出作家用詞的準確性) , 使德國兵不得不高舉手臂, 跳來跳去。並且, 這一段只寫了朱阿被懇求, 至於懇求之後的情節則省略了。這大概也是爲了避免重複的考慮。

第六次朱阿終於要射擊了, 這次是躲在他臨時堆砌的掩體後面。現在他可以毫無顧忌地開槍了, 就算把那沒毛的母雞打死, 也沒什麼關係。這句話暴露出朱阿更深層的心理活動:前面不開槍, 不僅是因爲怕誤傷那些牲畜, 而且也是怕沒有打中德國兵, 反被對方開槍還擊。這一點心理很隱蔽, 作者的寫法也很隱蔽, 但卻是情節推進的一個小小扳機(這樣安排的妙處)。

 (五)總結

1、小說到底想表達什麼呢?表現戰爭主題可寫的東西很多,作者爲什麼選擇牲畜林這個特殊的地方呢?

一是和林子外的村子被掃蕩後的狼藉形成對比,林子內外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林子就像諾亞方舟,林子內寧靜安詳,生機勃勃,沒有血腥,沒有恐懼,是戰爭的避難所。在殘酷的戰爭面前,牲畜林還是一個世外桃源,這裏充滿生命力,是受苦難的百姓逃難的地方。作者這樣寫主要表現出對勝利的樂觀思想。

《聖經》裏有這麼一則故事:上帝看到人類的種種罪惡,深悔自己的創世之舉,決定用洪水淹沒大地,唯一倖免的是善良的諾亞一家。上帝吩咐他們建造一艘巨大的方舟,把所有的動物,無論貴賤,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或爬的,都雌雄配對,帶上方舟。

《牲畜林》的主要情節集中在“像集市一般熱鬧非凡”的樹林裏。灌木叢和樹林中有“膘肥體壯的公牛和大腹便便的母牛”,有山羊、大鵝、家兔、母雞、鴨子、小豬等等,當然還有它們善良樸素的主人。這也是否可以理解成逃避戰爭洪水的“諾亞方舟”呢?小說結尾德國兵和那隻兇惡的野貓在廝打中一起滾下了石崖——“諾亞方舟”拒絕任何罪惡,它承載着善良與正義,等待洪水退去,迎接上帝賜予的淨土。

二是多岔路多荊棘迷宮般的森林爲朱阿和鬼子的較量(情節的展開)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舞臺。

2、思考小說中的動物形象

這些動物未嘗不是意大利人民的象徵,動物的活蹦亂跳寫出了意大利人民對待戰爭的樂觀精神。

主題:小說中的“牲畜林”是一個特殊的所在,彷彿與戰爭隔絕,樹林和牲畜們仍然生機勃勃,而這正是最自然的生命力,給人以生活的希望。

  六、課外拓展

文藝評論家和部長

(波蘭)格羅津斯卡

“你看斯普羅塔新創作的小說怎麼樣?”部長問道。

評論家回答說:“部長,我認爲他創作的小說是好的。”

部長搖了搖頭。

“我是說,從某種意義上講是好的。”評論家趕忙更正。

部長搖頭。

“我說的‘從某種意義上講’,是針對咖啡館裏那些爲數很少的庸俗的知識分子。”

部長搖頭。

“確切地說,就是針對那些沒有鑑別力的人。剛纔我沒表達清楚。”

部長搖頭。

“總的來說,部長先生,這是一部壞小說。”

部長又搖頭。

“當然,也不能全部否定。”

部長搖搖頭說:

“這衣領真彆扭。”

問題:這篇小說延遲了幾次?作用是什麼?

五次。讓評論家得以充分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