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二教案 > 納蘭性德《長相思》教案

納蘭性德《長相思》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3W 次

作爲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着重要的地位。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納蘭性德《長相思》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納蘭性德《長相思》教案

納蘭性德《長相思》教案 篇1

學習目標

1、結合詞意,用貼切的情感朗讀課文

2、通過細讀詞句,正確理解詞的字面、全詞的意思。

3、理解關於詞的初淺的常識。

課前準備:

1、查字典,掌握“畔、帳、更、聒”四個字在這首詞中的正確讀音和意思。

2、聯繫地圖,大概知道:作者從何處出發?此時身在何處?前往何處?聯繫資料,瞭解:作者此行的目的。

3、閱讀關於這首詞的背景資料和兩種不同理解的賞析,初步形成自己對這首詞的理解。

4、反覆朗讀課文,思考:用怎樣的語氣來貼切地讀好每一句詩。

教學過程

一、初讀

1、初讀課文,讀準字音與停頓。

2、揣摩朗讀,同學互演,有不同意見的小組提出來。

二、細讀

1、理解上闋(què)詞意,用貼切的感情朗讀上闋。

(1)理解:“山一程,水一程”的正確解釋。

交流預習過程中你對這句詞的意思的理解;

介紹“互文見義”,這是古詩文寫作中的一種方法,意思爲:

越過了一程又一程的山和河。

試着用一個詞語表達“山一程,水一程”的意思。

(2)辨析“身從何處、在何處、向何處”。

讀詩句——看地圖——明去向。

(3)辨析“夜深千帳燈”,並理解其含義。

介紹辛棄疾的《破陣子》;

將辛棄疾的沙場英雄氣概與納蘭性德從心底流露出的對自然生活的渴望與欣然作比較,感受納蘭性德深深的愛與痛。

用貼切的情感朗讀上闋。

2、理解下闋詞意。

(1)理解“風一更,雪一更”的正確意思。(互文見義)

讀“風一更,雪一更”想到了一個什麼詞語?

交流你對“風一更,雪一更”的理解。

(2)理解“聒”,“夢不成”,“無此聲”。

“聒”,嘈雜的是什麼聲音?

因爲什麼而“夢不成”?

“此聲”指什麼聲音?家鄉真的“無此聲 ” 嗎?

(3)用貼切的情感朗讀下闋?

3、朗讀全詞。用下闋中的一個詞概括全詞的主題。

4、理解真正的“故園”“鄉心” 。

(1)真正的“故園” 指什麼?

字面意思:故鄉;

含着意思:自然、自由的生活。

(2)真正的“鄉心”指什麼?

“故鄉”在何方?

納蘭性德真正思念的是什麼?

5、這首詞有令你感動的東西嗎?你爲何感動?

6、完成作業本作業。

納蘭性德《長相思》教案 篇2

設計理念

納蘭性德的《長相思》是一首描寫邊塞軍旅途中思鄉寄情的佳作。寫了南方將士在出塞的路上,因北方的風聲雪聲而思念家鄉,輾轉反側,夜不能寐。

教學中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由淺入深,由境入情。讀中感悟,讀議結合,讀寫結合,讓學生自主探究,充分想象,充分表達。主要抓住“故園無此聲”來反問和追問,在反問中展現了行軍艱難之境,感受行程之中“身”的累,在追問中大膽設想了故園溫馨之境,詞中短短的五個字“故園無此聲”,並未直接寫故園卻勝過千言萬語,正是作者的巧妙之處。兩種情境的碰撞自然會出現強烈的反差,在巨大的反差對比中便自然悟出了詞情,真是難眠之時心好苦。而開課的寫作背景又很好回答了要忍受這種思鄉之苦的原因,只有——長相思。最後在學生的深情朗誦中結束。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學會生字詞。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詞,並背誦。能感知詞的大意,用自己的話講述。學習作者表達感情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通過朗讀,看註釋、插圖,查閱資料,想象,對比等方法進入詞境,感悟詞情。

情感與態度:體會作者思念家鄉的美好情感。

教學重難點

進入詞境,感悟詞情,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教具準備

兩首背景音樂,一首傷感,一首輕快。自制演示文稿。

教學流程

一、介紹寫作背景,引入文本。

納蘭性德被譽爲“清代第一詞人”,在他擔任侍衛期間,曾多次跟隨康熙出巡,寵遇非常。康熙二十一年早春,納蘭性德隨御駕東巡,去往山海關外盛京(瀋陽)途中,寫下了《長相思》這首詞,成爲了描寫邊塞軍旅途中思鄉寄情的佳作。

二、初讀《長相思》,感知大意。

1、讀準讀通。(抽生讀,相機指導)

2、結合註釋、插圖瞭解詞的大意。(討論交流)

3、把自己的體會融入其中,爭取讀出詞的韻味。(各種形式展示)

三、反問“故園無此聲”,品行軍之艱難。

出示:“故園無此聲”一句

1、“故園”指什麼?

2、“此聲”指什麼聲音?

3、“故園無此聲”,反問(  ?  )有此聲(讀詞的`上闋找答案)

(1)山水之間有此聲

①看插圖結合想象,說說可能是怎樣的山,怎樣的水?

②“山一程,水一程”是翻過一座山,涉過一條河的意思嗎?你還感受到什麼?

③帶着感受朗讀。

(2)榆關那畔有此聲

①行軍的目的地是哪裏呢?是榆關嗎?從哪裏可以看出來?

②想象關外會是怎樣的情景呢?還會有哪些困難?

(3)千帳之外有此聲

①看插圖結合想象,描繪“夜深千帳燈”的情景。

②交流感受。

③帶着感受朗讀。

小結

師:一路爬山涉水,鞍馬勞頓。生:山一程,水一程。師:耳畔唯有?生:風一更,雪一更。

師:清寒的時節,蒼涼的去處,目的地還在榆關那邊。生:身向榆關那畔行。師:耳畔更是?生:風一更,雪一更。

師:那萬丈穹廬下安扎的營帳,望去好似繁星落地。生:夜深千帳燈。師:不絕於耳的仍是?生:風一更,雪一更。

師:急風飛雪的出塞路上,是多麼的艱難啊!

四、追問“故園無此聲”,憶故園之溫馨。

“故園無此聲”,故園有(  ?  ),(輕快的音樂漸起)任由學生髮揮想象。

師:在夏日納涼的庭院裏……在全家團圓的中秋之夜……攜妻兒到野外遊玩……邀友人閒聊暢飲……

生交流想到的畫面和感受。

五、兩相對比,悟心碎之情。

1、師:故園沒有這樣的風雪交加,故園不會有這樣的臥不成眠,故園不會這樣的寒冷孤寂……故園有的是寧靜詳和,故園有的是親友關愛,故園有的是溫暖舒適……難怪在這樣一個寒風呼嘯,大雪紛飛的夜晚會:(生讀)“聒碎鄉心夢不成”

問:這顆被聒碎的心是怎樣的心?

2、創設情景寫話,體驗思鄉之切。(傷感的音樂夾雜着寒風朔雪之聲)

萬丈穹廬下安扎着營帳,帳內燈光點點,入夜,又是颳風,又是下雪,一更接一更,在這樣惡劣的氣候條件下,連做一個思鄉夢都做不囫圇,做不安逸,將士們從睡夢中醒來,再也睡不着了,我們走進一個個軍帳去看看吧:兩個小戰士索性嘀咕起來……一個老兵在帳內輾轉反側……站崗的哨兵眺望着故鄉的方向……一位將軍在油燈下寫起了家書……納蘭性德……

把自己想到的畫面用幾句話描繪一下。生交流。

3、問:納蘭性德如此思念故鄉,他爲何要離開故鄉?爲何不趕快回到親人身邊去呢?

生交流後,回到開課的寫作背景齊讀。

結束語:身在旅途,軍營帳篷中,作爲貼身侍衛,侍君保皇,是義不容辭的天職。但這並不妨礙作者的思鄉之情呀!特別是在這樣一個風雪之聲聒碎鄉心的難眠之夜,真是“身在軍營心繫故園”啊,只有——長相思!(生感情朗誦全詞)

板書設計:

行軍之艱難

長相思

故園之溫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