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二教案 > 柳永詩詞《望海潮》公開課優秀教案

柳永詩詞《望海潮》公開課優秀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4W 次

教案是教師爲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根據課程標準,教學大綱和教科書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以課時或課題爲單位,對教學內容、教學步驟、教學方法等進行的具體設計和安排的一種實用性教學文書。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柳永詩詞《望海潮》公開課優秀教案,希望有所幫助!

柳永詩詞《望海潮》公開課優秀教案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瞭解作者,掌握詩詞的誦讀技巧。

2、品味詩詞富有表現力的語言,體會詞中壯闊優美的意境。

3、學習詩詞中鋪陳、點染的手法

(二)過程與方法

反覆吟詠,感受詞的音律美;感悟詞的意境美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讓學生感受詞的魅力,感受宋初杭州物阜民豐的盛景,培養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品味詩詞富有表現力的語言,體會詞中壯闊優美的意境。

  教學難點

領悟作者對杭州西湖的熱愛之情;感受詞的意境、情韻;學習詩中鋪陳、點染的手法。

  學習方法

反覆誦讀,感悟體會。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我給大家講個故事:金國大將金兀朮(音wù zhú)(完顏宗弼)喜歡讀書,尤其是有關中原文化的更是喜歡。有一次,當他讀到宋朝詞人柳永的《望海潮》時,首先被開頭的“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所吸引,接着讀到“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雲樹繞堤沙”時,已經情不自禁地詠出聲了,當讀到“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時,忍不住擲下了書,大聲說:“如此勝地,不去枉爲人間一遭也。”遂下定決心要兵取錢塘。

又據說金主完顏亮聽到柳永《望海潮》“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之句時,不禁對杭州的美景產生了神往之情。遂起南侵之意。

課文註釋②也說這首詞寫於1003年秋,是贈予當時兩浙轉運使孫何的。孫何當時駐節杭州,門禁甚嚴,柳永想謁見面而不能,就作此詞央求名妓“楚楚”歌孫席前。孫問知是柳永所作,第二天孫何就親自前往見面。

柳永的《望海潮》究竟有什麼魅力會勾起金兀朮、完顏亮入侵大宋的.野心呢?孫何爲什麼聽了《望海潮》就親自前往見柳永呢?

二、關於知識詞

1、詞興於隋唐,成熟於五代,盛行於宋,並在宋代發展到高峯。

2、詞是詩的一種,是可以和樂歌唱的詩體,所以也叫“歌詞”,又稱“長短句”、“詩餘”、“曲子詞”、“歌詞”等。

3、詞牌:是與韻律相配合的樂調形式。(標題所涉及的是內容。)

4、詞的分類

按長短

小令:58字以內

中調:59-90字

長調:90字以上

段落

單調、雙調、三疊、四疊

按風格

豪放派

婉約派

5、風格比較

豪放派:題材廣泛,內容豐富,氣象宏大意境雄渾,抒發豪情壯志。

須關西大漢,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

婉約派:題材狹窄,多抒情,婉約纏綿細膩,語言含蓄,多寫個人遭遇或者男女戀情。

只合十七八女郎,執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

三、關於作者和寫作背景

1、作者介紹

白衣卿相柳永(約987年—約1053年),福建崇安人。北宋詞人,婉約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原名柳三變,字景莊。後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稱柳七。

其爲人放蕩不羈,年輕時又屢試不第。仕途坎坷、生活潦倒,他由追求功名轉而厭倦官場,耽溺於旖旎繁華的都市生活,在“偎紅依翠”、“淺斟低唱”中尋找寄託。

他“縱遊娼館酒樓間”的浪漫情事,逐步流傳到仁宗耳裏。應制爲“醉蓬萊”曲作詞,某些字句觸犯仁宗忌諱,被“擲之於地”。加之柳永落第時所寫的《鶴沖天》中有“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以及“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等語句,更使仁宗不悅。當柳永通過考試,“臨軒發榜,特落之,曰:‘且去淺斟低唱,何要浮名!’”後雖“有薦其才者,上曰:‘得非填詞柳三變乎?’曰:‘然。’上曰:‘且去填詞。’由是不得志”。於是柳永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成爲北宋第一個專力作詞的人。科舉功名上的多次失意,使他更加沉湎於歌酒,從追求利祿的文士,逐步變爲縱情風月的風流浪子。

宋仁宗景佑元年(1034年)47歲(一說生於980此時爲54歲)的柳永,迫於各方面的壓力,終於考取了進士,從而結束了專業詞人的生活。官屯田員外郎。終身潦倒。死時靠妓女捐錢安葬。

鶴沖天

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明代暫遺賢,如何向。未遂風雲便,爭不恣狂蕩。何須論得喪。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

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尋訪。且恁偎紅依翠,風流事、平生暢。青春都一餉。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2、柳永的貢獻及作品

作爲北宋第一個專力作詞的詞人,柳永深諳音律,能自度曲,(《望海潮》就是柳永首創)不僅開拓了詞的題材內容,而且製作了大量的慢詞,發展了鋪敘手法,促進了詞的通俗化、口語化,尤長於抒寫羈旅行役之情,在詞史上產生了具大的影響,在詞史上是一位里程碑的人物。其詞多描繪城市風光和歌妓生活,詞作流傳極廣,素有“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的說法。

詞集有《樂章集》,詞作《雨霖鈴》《八聲甘州》《望海潮》等頗有名。紀昀於《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中倍加推崇:“詩當學杜詩,詞當學柳詞。”

3、背景介紹

宋真宗鹹平末年,柳永從家鄉前往京城開封應試,途經錢塘江(今浙江杭州)。柳永與孫何是布衣之交,此時孫何正好任兩浙轉運使,柳永想拜訪他,但當時官府之家門禁極嚴,柳永一個平民是很難到孫何家去拜訪的,柳永就寫下了這首詞,並使其在青樓被廣泛歌唱以使孫何知道,第二天孫何就親自前往見面。

4、寫作目的

這是一首投贈詞,目的是得到地方長官的召見和賞識。

四、學習課文

1、聽讀課文,多媒體展示詩歌的節奏和韻腳: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

2、再讀課文

掃清字詞障礙感知大意(交流以什麼樣的語調帶着什麼樣的情感來讀)

朗讀指導:

在注意節奏的同時,要特別注意青年時期的柳永對生活飽含熱忱,對前途充滿幻想,他將這些情感傾注到《望海潮》裏。朗讀時要:

①感情飽滿,適度誇張,語勢要激越。

②上片首句朗讀在“繁華”處升調且頓爲下文蓄勢,寫錢塘江潮的壯觀,詞句短小、如“怒濤”、“霜雪”、“天塹”這類色彩濃烈的而有氣勢的詞語,音調急促,彷彿大潮劈面奔涌而來,有雷霆萬鈞、不可阻擋之勢。

③下片寫西湖清幽的美景,文字優美,詞曲變長,節奏要平和、舒緩,讀出心曠神怡之感。結尾祝願之辭要讀得懇切。

3、一齊朗誦《望海潮》,邊讀邊思考這樣個問題:詞中的哪些內容可能會勾起完顏亮入侵南宋,直指杭州的野心?課文如何鋪陳、點染?

善於鋪敘、點染的特色

這首詞選取最典型、最具表現力的景物,從最有特色的角度,鋪敘,一句一景,寫景富有層次感對杭州的繁華景象進行了淋漓盡致的描繪。特別是對錢塘潮和西湖的描寫,非常充分,既具有高度的概括性——“點”的寫法。又非常具體形象。極力鋪排,從不同的角度表現杭州的繁榮、美麗、富饒——“染”的寫法。

鋪陳例子:

(樂府民歌《陌上桑》:“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專城居”;《木蘭辭》中:“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爺孃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

(一)上片:描寫杭州的自然風光和都市的繁華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

“東南形勝”,從地理位置上看

杭州地處東南,地理位置很重要,風景很優美,故曰:“形勝”。

“三吳都會”,是從社會條件着筆寫它是三吳地區的重要都市,那裏人衆薈萃,財貨聚集,故曰:“都會”。

“錢塘自古繁華”,從歷史傳統上看——都市繁華之美

總結:這一句總起全文——“點”的寫法。下面就對“形勝”、“都會”和“自古繁華”進行鋪敘——“染”的寫法。①“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是對“三吳都會”的展開描寫。

②“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是對“東南形勝”的展開描寫。

這裏選擇了錢塘江岸和江潮兩種景物來寫,從自然景觀上看——自然風光之美

③“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是對“錢塘自古繁華”的展開描寫。描寫了兩個方面:一是商業貿易情況——“市列珠璣”,只用市場上的珍寶,代表了商業的豐富、商業的繁榮;二是衣着情況——“戶盈羅綺”,家家披羅着錦。“競豪奢”,又總括杭州的種種繁華景象。從市井面貌上看、從百姓生活上看。

詩人筆下錢塘繁華得不得了。

(二)下片:寫西湖美景和人民和平安靜的生活景象

“重湖疊巘清嘉”,——“點”的寫法,寫杭州西湖的湖山之美。這既是進一步描寫“東南形勝”,同時又是杭州人遊樂的背景。“重湖”,寫湖本身,西湖有裏湖和外湖;“疊巘”,寫湖岸,山峯重疊。西湖水碧山青,秀美異常,所以說“清嘉”。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染”的寫法。

①“三秋桂子”照應“疊巘”二字,寫山中桂花。

②“十里荷花”照應“重湖”寫水裏荷花。紅花綠葉,蓮子清香,也是很能體現西湖特點的景物。

南宋楊萬里說:“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三秋”,從時間着眼,點出桂子飄香的季節。“十里”,從空間着眼,渲染荷花的種植之廣。這一句牽動諸多意象:湖、山、秋月、桂花、荷花,這些意象撲面而來讀了令人心曠神怡,“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工整的一聯描寫的不同季節的美景寫得高度凝練,把西湖以至整個杭州的最美的景緻概括出來,具有震撼人心的藝術力量。

景美人更美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從百姓生活上看——民生安樂之美。

①“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兩句爲互文——羌管弄晴、泛夜,菱歌泛夜、弄晴。——意謂笛聲歌聲晝夜不停,在晴空中飄揚,在月夜下盪漾。“羌管弄晴”寫的是白天人們悠揚的笛聲,“菱歌泛夜”寫的是人們晚上快樂歡快的歌聲。

②“嬉嬉釣叟蓮娃”是對前面兩句的總括,所以這一句寫的是杭州人民的遊樂。

“千騎擁高牙,乘醉聽蕭鼓,吟賞煙霞”——官員的與民遊樂。

分兩方面寫的,一是“乘醉聽蕭鼓”宴酣之樂,二是“吟賞煙”山水之樂。結束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是對官員的美好祝願。“好景”,表層意思是指錢塘的美好景觀,實際代指其政績成就。

寫作動機與目的:讚美、祝願、應酬之意不着痕跡。

五、問題探究:

1、這首詞描繪了一種怎樣的都市生活景象?(太平、富庶、安定、祥和的都市生活圖景)

2、試說說作者是從哪些方面描寫杭州的繁華與美麗的?(地理位置、歷史傳統、自然景觀、市井面貌、百姓生活)

3、這首詞包含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對杭州風物的驚歎、讚美、豔羨。對兩浙轉運使孫何的奉承)

善於鋪敘,是此詞的特色之一。

六、拓展延伸:請學生回憶描寫杭州、西湖的詩句。

七、再讀課文:

人說美景如畫,然而這般美景恐怕用盡天下丹青描繪不盡,讓我們再一次走進《望海潮》,走進杭州,去體驗那湖光山色,去遊覽那充滿魅力的人間天堂。

八、佈置作業(任選其一)

1、用散文句描述你所喜歡的詞句。

2、試着以詩詞形式描寫自己熟悉的勝地勝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