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二教案 > 高二下《竇娥冤》教學實錄

高二下《竇娥冤》教學實錄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3W 次

  【高二下《竇娥冤》教學實錄】

一、情境創設

高二下《竇娥冤》教學實錄

視頻循環播放王力宏《蓋世英雄》、周杰倫《霍元甲》以及《北京歡迎你》等借鑑中國傳統戲曲元素的流行歌曲的MV和中國傳統戲曲片段,讓學生直觀感知中國傳統戲曲的藝術魅力。

 二、課題導入

教師:上課前,大家已經看到,在座各位的偶像們,流行時尚的新新人類們,他們在向中國古代戲曲吸取營養。同學們,你們的偶像還有沒有類似的作品?

學生紛紛發言,列舉歌手和歌曲。

教師:這些歌手或詞曲作者,只是從中國傳統戲曲的長河中舀出了一勺,就足以使歌迷心醉神馳,這說明中國傳統戲曲在張揚着時尚與個性的今天,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和無窮魅力。

學習古代戲曲,必然提及關漢卿,學習關漢卿,必然提及《竇娥冤》。今年是關漢卿被定爲“世界文化名人”50週年、從事戲曲創作750週年。在這樣的日子裏瞭解關漢卿,學習他的《竇娥冤》實在是難得的機緣。

俗話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通過戲劇單元的學習,希望幫助大家從“看熱鬧”向“看門道”前進一小步。戲劇欣賞水平的提高,標誌大家文化修養的發展。

 三、文本探究

教師:大家在初中已經學過戲劇作品,回憶一下,戲劇,按照主題的性質可以分成哪三種類型?

學生:(教師引導,說出——喜劇,學生跟答)悲劇和正劇。

教師:通過閱讀課文,大家覺得《竇娥冤》應該屬於哪一種類型?

學生:(齊答)悲劇。

教師:悲劇,歷來被譽爲戲劇藝術的“最高階段”,它以其深沉的藝術精神震撼和感召着世人。根據自己的理解和認識。大家說說什麼是悲劇?

學生1:我覺得就是那種結局讓人傷心的。

學生2:就是把人類美好的東西撕碎了,讓我們感覺到痛心。(學生自發鼓掌)

教師:說得真好。大家的意見和魯迅先生驚人的相似,他說——

[PPT]悲劇,就是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魯迅

教師:從課文節選的部分來看,竇娥身上“有價值的東西”有哪些?

學生3:第二段中的竇娥對上天的指斥:“做得個欺軟怕硬,卻原來也這般順水推舟!”表現了竇娥具有反抗精神;小字(賓白)部分中“我怕連累婆婆,屈招了藥死公公”一句表現了竇娥的善良;第五支曲子中“念竇娥從前已往幹家緣”看出竇娥很勤勞……

教師:原文在第二句而不叫第二段,劇本中的小字應爲賓白,我們應該說“行話”。

教師板書“反抗性”、“善良”、“勤勞”。

學生4:第三首曲子【倘秀才】中“前街裏去心懷恨,后街裏去kLfc_,冤”體現了竇娥的孝順。

學生5:第六支曲子中“念竇娥伏侍婆婆這幾年”也體現了竇娥的孝順。

教師板書“孝順”。

教師:這些品質,都是中華民族長久以來形成的傳統美德。關漢卿爲什麼把這些被民族羣體認可的美德集中賦予竇娥?

學生6:讓人們對竇娥的蒙冤而死更加同情。

學生7:更能引起觀衆的憐憫和憤慨。

教師:很好,大家有沒有注意到竇娥被冤殺的`時候大概多少歲?

學生:(瀏覽課文,齊答)十九歲。

教師:這樣一個十九歲的女孩子在走上刑場時,應該有許多話要說。我們一起來誦讀一下【端正好】【滾繡球】,看竇娥對主宰世界的天地持什麼態度?

學生誦讀,討論,批註。

學生8:竇娥對天地鬼神持反抗態度。在古人眼中,天地鬼神是高高在上、遙不可及的,是一種超自然的東西,神、鬼操縱了人類的命運。竇娥在死前責問天地鬼神,控訴天地鬼神的不公平。

學生9:她對鬼神的不滿,也是對現實社會的一種憤懣。

學生10:從“唉,只落得兩淚漣漣”可以看出還有無奈。

教師板書“反抗”、“不滿”、“憤懣”、“責問”、“控訴”、“無奈”。

教師:說得真好。十九歲的弱女子此刻的憤懣還不是最強烈的,最強烈的在哪裏?

學生:三樁誓願。

教師:這三樁誓願我們可以簡潔地概括爲——

學生11:“血濺白練”、“六月飛雪”、“亢旱三年”。

教師:接受被冤殺的結局,將十九歲的頸項伸向屠刀時,竇娥許下三樁誓言的目的是什麼?

學生11:證明自己的清白,證明自己是冤枉的。

教師:在現實生活中竇娥沒有力量保衛自己,也沒有復仇的手段。她只有許下誓願。藉助老天爺的力量來反抗。從這個角度看,竇娥是強大的,官府可以殺死她,卻不能使她屈服,不能打倒她。她的抗爭之所以有力,之所以震撼人心,在於她的精神和價值取向,她是用自身的毀滅來肯定和張揚了有價值的東西。

教師:“血飛白練”和“六月飛雪”當場應驗已經可以證明竇娥的冤情,她爲什麼還要發出“亢旱三年”這個三年才能應驗的誓願?

學生12:從“如今輪到你山陽縣,這都是官吏每無心正法”可以看出,她是想懲罰貪官。

教師:她不僅希望個人的冤屈得到申張,而且希望上天能夠懲治邪惡。不僅要證明自己的冤屈,還將鬥爭的鋒芒直指貪贓枉法、草菅人命的昏官污吏。

[PPT]悲劇的實質,在於衝突,即在於人心的自然慾望……與不可克服的障礙之間的衝突。——別林斯基

教師:竇娥的三樁誓願有兩樁當場實現,第三樁三年實現,最後連冤情也得到昭雪,爲什麼我們依然覺得這是一出悲劇?

學生13:我覺得是因爲人們都認爲竇娥是冤枉的,她不應該死。雖然平反昭雪,但是她畢竟還是被冤殺了,所以它是悲劇。

學生14:在現實中,人們希望所有貪官污吏都不存在,希望政府不再腐敗。但是這種“圓滿的結局”只能出現在戲劇中,只能在藝術作品中出現,在當時的社會現實中是不可能實現的。

學生15:竇娥希望三年大旱其實也有懲罰這些官吏的意思。她的願望,代表了當時人民的願望,就是希望這些貪官污吏能夠得到應有的懲罰。但是在現實生活中。這些官吏不可能得到懲罰,這樣就形成了一個理想和現實的矛盾,越是這樣的結局越能揭示現實的黑暗和殘酷。

教師:矛盾鬥爭的性質決定了悲劇衝突是激烈的,你死我活的。主人公代表歷史的必然要求,具有堅強不屈的意志;而另一方則是強大的,強大到使這種合乎歷史必然的要求不能實現,鬥爭的結局以正面主人公的毀滅告終。竇娥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十九歲。

教師:將現實生活中實際上不可能實現的美好結局通過藝術作品來實現,是什麼創作手法?

學生:浪漫主義手法。

教師:浪漫主義手法的結局更能激起觀衆對劇中人物強烈的愛和憎,而這正是悲劇所要達到的戲劇效果。

[PPT]悲劇的戲劇性,一方面來自於性格之間的衝突,另一方面來自於性格內部的衝突。——高爾基

教師:竇娥先是指天罵地,當爲了證明她的清白時,她又依靠天地。【端正好】【滾繡球】中的指斥天地和三樁誓願最後靠天地實現,竇娥的“斥天”與“靠天”是否矛盾?

學生16:不矛盾。她“斥天”斥的應該是統治階級中的貪官污吏,而後面“靠天”靠的是清官那一部分。

學生17:“斥天”是爲了證明她的冤屈,“靠天”說明天地是t2-9-的,只是因爲現實被統治階級的黑-暗所籠罩。

學生18:竇娥性格中既有溫柔賢慧的一面,又有剛烈堅毅的一面。

教師:竇娥如果不靠天地,她可不可以藉助其他力量來平反昭雪?

學生18:她的父親後來當了官,幫她平了反。

教師:在當時的黑暗統治下,是不是隻有一個竇娥?女兒蒙冤,剛好父親來幫她平反昭雪。許許多多的像竇娥一樣的既不能保護自己又找不到復仇手段的百姓,是不是都像竇娥那樣巧合遇上自己的父親來給她平反?

(學生議論紛紛,覺得不太可能)

學生19:她懷疑和否定作爲封建制度精神支柱的天地鬼神,但是在當時的社會裏,竇娥又不能完全拋棄它。她沒有辦法。

教師:竇娥自己是矛盾的,其實,這也是關漢卿的矛盾。竇天章只有一個,多數的竇娥只能在黑暗的吏制下冤死,反抗着,又無奈着,掙扎着,又找不到出路,這是普通勞苦民衆在黑暗封建社會裏必然的悲慘結局。那麼揭示竇娥的這種矛盾的意義在哪裏?

學生20:更深的悲劇性。作爲中國封建社會中一個善良、勤勞、孝順的女性,她的價值在於她敢於去反抗。

教師:馬克思說過:“沒有對抗就沒有進步。這是文明直到今天所遵循的規律。”竇娥的悲劇不僅是一個善良者被毀滅的悲劇,更是一個抗爭者被毀滅的悲劇,這就達到了悲劇藝術中較高的悲壯境界。

四、多元延伸

PPT顯示不同劇種的《竇娥冤》劇照,關漢卿研究專著圖片。

教師:700多年來,關漢卿的優秀劇作依然活躍在世界各地的舞臺上。關漢卿的作品不只是活在紙上的戲劇作品,而是活在舞臺上的,屬於全人類的,有着永久生命力的寶貴的人類藝術遺產。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希望當大家提到戲劇時,不會再像以前一樣,脫口而出的是——

學生:莎士比亞。

教師:脫口而出的是他的代表作——

學生:《羅密歐與朱麗葉》。

教師:從今天開始我們可以自豪地說,我們有——

學生:(激動地齊答)關漢卿,有《竇娥冤》。

教師:在接下來的學習中大家還會發現,我們還有王實甫的《西廂記》,湯顯祖的《牡丹亭》,洪昇的《長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隨着教育部的部署和調整,明年大家可能就有機會去接觸這種讓全世界爲之傾倒的藝術形式——中國傳統戲曲。

PPT提示四篇文章題目及作者,國學網和中國戲曲網的網址。

教師:課文只是節選,要真正感受關漢卿的藝術成就,真正把握住竇娥的悲劇形象,我們最好能夠閱讀完整的劇本,我帶來了《竇娥冤》劇本的全本,送給大家!

學生自發鼓掌,科代表上講臺領取。

教師:我還找到七娃的《竇娥冤,還是楚州百姓冤?》和王龍的《竇娥該當何罪?》兩篇文章,他們對竇娥的第三樁誓願提出批評意見,認爲“亢旱三年”受苦的是百姓;而張燕瑾的《<竇娥冤>的悲劇價值》和趙小紅的《竇娥冤,僅僅是一己之冤?》文章則持支持意見。今天,我把這四篇文章也帶來了,送給大家。

學生紛紛舉手索取。

教師:同學們可以結合全劇繼續討論,提出自己的意見,讓我們將戲劇的欣賞和學習延續下去。希望大家在中國戲曲的園地裏,提高自己的審美能力,提升自己的品位。

教師:今天的一小步,將是明天的一大步!(學生自發鼓掌)

教師:今天的課到此結束,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