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二年級教案 > 人教版語文二年級上冊《一株紫丁香》教學反思彙編3篇

人教版語文二年級上冊《一株紫丁香》教學反思彙編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1W 次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師,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那麼問題來了,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人教版語文二年級上冊《一株紫丁香》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人教版語文二年級上冊《一株紫丁香》教學反思彙編3篇

人教版語文二年級上冊《一株紫丁香》教學反思1

《一株紫丁香》這篇課文是一首活潑、清新的小詩,詩中一株紫丁香是孩子們的一片心意,是對老師的問候與感激。這株紫丁香不僅僅是孩子們送給老師的一份珍貴的禮物,表達了孩子們對老師的熱愛和尊敬,更是一首師生情誼的頌歌。

這首小詩恬靜、深情,讀起來琅琅上口,回味悠長,這便決定了教學的重點──讓學生在朗讀中體會、感悟。在閱讀課文時,讓孩子選擇喜歡的一段爲大家讀一讀,然後說一說他喜歡的理由,在說的過程中,通過引導,聯繫生活實際,展開豐富的想象,有時讓孩子們把自己當成枝葉,有時讓孩子成爲課文中的小朋友,走入課文,有時又讓他們走出課文,說說他們自己對老師想說的話。

這既符合低年級學生的思維特徵,又能調動學生認知的積極性,觸發學生的情感,激發學生閱讀的內在動力,也有助於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和語言發展能力。在各種方式的朗讀中通過師生評價,生生評價使朗讀有聲有色,使理解與感悟也頗具特色。

詩貴在品讀,用“以讀代講,以讀代問,以讀代答”的教學形式很適合詩歌的教學。

但是在引導學生的深情朗讀中,我覺得還是有所欠缺。學生的情感始終激發不起,老師的深情朗讀帶動不了學生的激情,因此在朗讀教學這一環節中,整個課堂氛圍不是很好,學生不夠投入,顯得有點乏味。如何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調動起來,將是我今後教學中要加以探索的問題,我將爲之而努力。

人教版語文二年級上冊《一株紫丁香》教學反思2

《一株紫丁香》是一首活潑清新的小詩,字裏行間吐露出小朋友們對老師的濃濃問候與感激。在第一課時的教學中,我引領着同學一起去感受了那份師生間的深切情誼,因此在第二課時的教學中,我以鞏固複習的形式教學本篇文章的生字和朗讀。

在生字教學中,我設計了這樣幾個環節:集中識字,以和漢字娃娃交朋友的形式將文中的生字集中出現出來,開展自讀,糾正;指名讀,糾正;小組讀,開火車讀,齊讀等方式,鞏固生字的準確認讀;接着以教師說謎語,同學猜字的形式識記生字的模樣,同時也讓同學自身想方法識記,同學方法多多,識記得興致高漲;而後我出示了一首兒歌讓同學認讀:踮起腳尖,走進小院,放下書包,給樹除草。牽牽小手,唱唱兒歌,笑聲甜甜,不覺疲倦。本首兒歌中涵蓋了本課所要認識的6個生字。在有趣的朗讀中,生字也得到了再次的復現與鞏固,同學學得不亦樂乎。最後,讓同學將生字放回到課文中再次朗讀。整個生字教學過程,節奏緊湊,而且同學的熱情始終處於高漲狀態。

《新課程規範》提出:要在語境中識字,加強生字的再現與刺激。在本課教學中,那首兒歌的出示,很好的體現了這一點。一個生字在課文中同學能準確認讀,放到另一語境中同學照樣能準確認讀,我想,這應該就是生字教學的勝利之處吧。將生字放到不同的語境中進行認讀,不只可以鞏固漢字,同時還可以鍛鍊同學的閱讀能力,何樂而不爲呢?

但是在引導同學的深情朗讀中,我覺得還是有所欠缺。同學的情感始終激發不起,老師的深情朗讀帶動不了同學的激情,因此在朗讀教學這一環節中,整個課堂氛圍不是很好,同學不夠投入,顯得有點乏味。到底該如何去引導同學的朗讀呢?開展形式多樣的朗讀競賽?還是……我曾經做過很多嘗試,可效果都不是很好,能響應你的永遠是那幾個朗讀基礎好的同學。

人教版語文二年級上冊《一株紫丁香》教學反思3

讓新課程走進我和學生中間

在教學中,我時刻注意將自己的情感根據課文的內容變得更豐富,並以此激發學生的情感,在這種“潤物細無聲”的教育中,不斷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和人文素養。我覺得特別注重以下幾點:

一、教師自身的感悟是激發學生濃烈情感的誘因

作爲教師要讓學生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那自身首先應該是一個富有情感的人。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誰要是自己還沒有發展培養自己的情感,他就不能發展和培養好別人的情感。”盧梭也指出:“在敢於擔當培養一個人的任務之前,自己就必須造就成一個人,自己就必須是一個值得推崇的模範。”然而,朗讀是表達情感的重要途徑,教師要用自己豐富的情感來激發學生的情感,使他們能夠將體會到的情感通過朗讀的形式表現出來,使之受到薰陶和感染。

如《一株紫丁香》是一首活潑清新的小詩,本詩情感豐富、意境優美,是一首值得老師久久吟誦的師生情意的頌歌。當我第一次讀到它的時候,便深深地喜歡上了,因爲它讓我想起了我的恩師,想起了老師所爲我們付出的一切,於是在備課時,我就飽含深情地吟詠着,在課堂上,我將備課時體驗到的情感熔鑄於教學之中,用熱情、激情、真情去撞擊學生的心靈,掀動了學生情感的漣漪,使他們置身於充滿濃烈氣氛的情境中,受到感染。

二、深入課文,挖掘豐富的情感因素,化生硬的技巧指導爲情感薰陶

竇桂梅老師曾經說過:“語文課文的朗讀,應是讀人家的書,把人家的情感變爲自己的。”也就是說,朗讀重在讀出感情,讀出味道。

如在教學《一株紫丁香》一課時,我懷着對恩師的無比尊敬和愛戴之情朗讀的詩歌,深深地感染了孩子們,所以,不需要對他們進行停頓、重音、快慢、升降以及聲音的虛實等的技巧指導,孩子們便把那種發自內心地對老師濃濃的愛,通過朗讀表現了出來。又如,在教學《假如》一課時,課文中四次出現了“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神筆”一句,應重點指導學生讀出不同的語氣,但在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聯繫課文的內容,啓發學生想象小樹和小鳥以及西西會想些什麼?會說些什麼?從而使學生感受神筆的重要,這樣,學生在朗讀時,語速時而舒緩,時而急促,聲音時高時低,時重時輕,讀出了不同的效果,每個學生根據不同的理解,也讀出了自己獨特的感受。

三、與學生同朗讀,共感悟,用不同手段激發學生的情感點

如果只是讓學生呆板機械地死記硬背、生吞活剝地接受吸納,是很少有效果的。只有打動他們的.內心世界,才能做到刻骨銘心。具體方法有以下幾種:

1、通過朗讀來激發學生的情感點:

身爲老師的我,也曾經是一個讓老師操心的學生,心中也燃燒着對恩師濃濃的情。教學《一株紫丁香》一課時,我沒有抑制這份情感,而是盡情宣泄,並讓他們受到感染同時,也拉進了我和學生之間的距離。在學生心中樹立着老師曾經和我一樣是學生,現在也跟我們一樣愛老師,所以,在優美的樂曲聲中,我飽含深情的朗讀,讓學生對於老師的情感進一步濃厚,朗讀的積極性也就更高,學生的情感因素被調動了起來,朗讀趨近完美。

2、通過擴展式談話來激發學生的情感點:

也是在教學《一株紫丁香》一課時,當學生說到喜歡第二小節時,我問他們“你們覺得老師疲倦嗎?”一個簡單的的擴展式談話,讓學生把他們眼中老師的辛苦淋漓盡致地表達了出來,他們有的說:“老師每天早晨都要提前來打掃教室,很辛苦。”有的說:“老師每天中午都要爲我們盛飯,自己都不能坐下來好好吃飯。”有的說:老師每天還要爲我們批改作業,很晚才能回家。”還有的說:“老師每天都爲我們操心,我們犯錯誤惹老師生氣,可是您還得忍着氣,給我們講道理。”……

在這個過程中,老師與學生之間進行的是心與心的溝通,是情與情的交融,一句句,一聲聲,都觸動着每一個人的心靈,從而使大家尊敬老師的情感達成共鳴,便有了那發自肺腑的“老師愛你們!”“我們愛老師!”的深情!

總之,這一次次心靈的碰撞,這一次次情感的交融,都讓我深深地感動,感動於新課程改革給語文教學帶來的勃勃生機,感動於新課程改革給老師和學生帶來的情感光環。我和我的學生們將在這種積極的情感中,努力上好每一節語文課,以新課程改革爲契機,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