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八年級教案 > 八年級語文《挑戰者號追思》教案

八年級語文《挑戰者號追思》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8W 次

知識目標

八年級語文《挑戰者號追思》教案

⑴瞭解評論的文體特徵。

⑵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從事例中引出觀點、層層深入說理的特點

能力目標:

⑴繼續培養學生蒐集、篩選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⑵培養學生閱讀評論的能力。

情意目標:

瞭解人類探索精神的可貴之處,培養學生"勇於探索、敢於創新"的精神。

教學建議

課文主題

文章通過對"挑戰者"號航天飛機升空後爆炸事件的追思,回顧了人類敢於探索的精神,闡明瞭自己的觀點:一切科學事業都需要探索精神,"挑戰者"號爆炸了,人類的探索精神是不滅的。

課文思路

全文共4個自然段。圍繞着人類的探索精神展開。

第1段:由美國"挑戰者"號航天飛機爆炸入筆,寫到因此而罹難的麥考利夫以自己探索太空的勇氣,爲全世界上了驚心動魄的一課。

第2段:由航天飛機,聯想到早期的飛機,說明從早期的飛機到今天的航天飛機都是人類探索精神的物化。"挑戰者"號雖已化爲碎片,但人類的探索精神卻得到了發揚。

第3段:由航天事業推及到一切科學事業,說明探索精神不可缺少。

第4段:由自然科學論及社會科學,說明社會科學同樣需要探索精神,並由"挑戰者"號爆炸了,美國的宇航局並沒有因此關門,航天飛機仍會在萬里蒼穹中穿行,得出結論:人類的探索精神是不滅的。

寫作特點

1、擺事實、講道理。

文章在第1、2段中先後列舉克里斯塔·麥考利夫爲實現上兩次"太空課"的願望,冒險登上航天飛機最後遇難;以及人類歷史上第一架飛機的發明者萊特兄弟和早期飛機的乘坐者的事例,證明探索精神在航天事業中的重要性。作者把"挑戰者"號化爲碎片,看作是"人類的探索精神"得到了發揚。

在第3段文字中,又列舉了達爾文、諾貝爾、利赫曼和羅蒙諾索夫等科學家的事例,說明一部科學史證明一條定理:爲了開拓,必須冒險。生動的事例,使人信服,具有極強的說服力。

2、層層推進、深入說理。

本文追思"挑戰者"號的目的在於讚揚人類生生不息的探索精神。作者認爲:從早期的飛機到今天的航天飛機都是人類探索精神的物化。航天事業需要探索精神,一切科學事業也不例外,自然科學如此,社會科學同樣如此,這樣層層推進,由點到面,有力地證明了人類探索精神存在的可貴之處和普遍意義。

文章由事及理,事理結合,血肉飽滿,富於活力。

教學重點切入方法建議

本文是一篇針對"挑戰者"號升空後爆炸一事發表看法的評論,旗幟鮮明、舉例典型、說理透徹。如何針對當前發生的重大事件表明觀點和態度,擺出事實從不同角度論證觀點、層層說理,這是學習的重點,也是難點。學習本文可以從這樣一些角度切入:

一是從題目的解析入手:"追思"是追憶和思考的意思,表明本文是對"挑戰者"號升空後爆炸一事發表看法的,閱讀時,要思考作者對此闡述了怎樣的觀點。

二是從介紹評論特點人手:評論被稱爲報紙的"旗幟"、"靈魂",是新聞宣傳的"第一提琴手",評論有社論、短評、述評、編者按等不同形式。本文屬短評,具有針對性和啓發性,平易靈活。

三是從比較閱讀人手:與新聞《美"挑戰者"號航天飛機升空後爆炸》相比較,在內容、寫法、表達方式等方面有何區別、聯繫,注意本文是從哪些方面或通過怎樣的方式闡述自己的觀點和態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