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八年級教案 > 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杜甫詩三首》教案

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杜甫詩三首》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4W 次

【教學目標

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杜甫詩三首》教案

〖知識目標〗

1、瞭解有關古體詩、近體詩的一些常識。

2、瞭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及詩歌的創作背景。

3、瞭解三首詩的思想內容及藝術特色,準確流暢地背誦這三首詩。

4、初步瞭解杜甫的詩歌創作風格。

〖能力目標〗

1、掌握一些古詩朗誦的常識,讀出節奏,讀出韻律,逐步提高詩歌朗讀水平。

2、加強朗讀教學,在反覆朗讀中體會詩歌的意境,品味詩中的美點。

3、把握重點詞語,分析景物意象,體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層意蘊。

〖德育目標〗

1、學習《望嶽》,感受詩人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學習他不怕困難,敢於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

2、學習《春望》《石壕吏》,深切感受詩人熱愛國家、關心民衆、眷念親人的美好情操。

【教學重點】

1、瞭解每首詩創作的時代背景,理解每首詩的思想感情。

2、初步鑑賞品味詩歌的美點。

3、把握詩的景與情、事與情,感受品味詩歌的意境。

【教學難點】

1、透過字面意思,把握含蓄蘊藉的詩意。

2、初步掌握一些詩歌常見的表現手法,並體悟其表達效果。

【教學方法】

1、朗讀教學法。反覆朗讀、吟誦,感知詩歌的聲韻美,通過想像與聯想,把握詩的景與情。

2、討論法與點撥法相結合。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讓學生真正成爲鑑賞的主體。教師儘量少講,以讀代講,以講促讀。

3、古詩五步教學法。《望嶽》採用這種教法,從知詩起,經歷說詩、想詩、悟詩、品詩等四個階段,引導學生知內容,想意境,悟情感,品特色。

4、詩歌境界教學法。教讀《春望》,打算採用這種教法,引導學生想像形象、把握物境;體驗情感、把握情境;品味意蘊,把握意境。

【教具準備】

多媒體、錄音機、示範朗讀磁帶。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師生互動,學習研討《望嶽》《春望》。指導學生朗讀,感知詩歌的聲韻美;整體感知詩意,理解詩歌的思想情感,品味詩的意境;結合讀詩的切身體驗,賞析詩歌的美點。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設計(一):

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源遠流長的`中國古代詩歌到了唐代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繁榮,迎來了她的第一個高峯,佳作浩如煙海,名家燦若繁星。今天,讓我們走近被後人稱爲“詩聖”的杜甫,聆聽他筆下流淌出來的歌聲。

設計(二):

多媒體顯示:

民間疾苦,筆底波瀾;世上瘡痍,詩中聖哲。

滿眼河山,大地早非唐李有;一腔君國,草堂猶是杜陵春。

草堂留後世,詩聖著千秋。

同學們,這些對聯中寓指的人物是誰呢?對,是杜甫,今天我們學習他的二首詩《望嶽》《春望》。

二、杜甫簡介

多媒體顯示“杜甫畫像”,分發文字資料,資料內容如下:

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爲我們留下了1400多首詩歌。這些詩篇像一面鏡子,廣泛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亂”前後唐代社會由盛而衰的真實歷史面貌。自唐以來,他的詩歌即被公認爲“詩史”,詩人本人也被看作一代詩宗,被尊爲“詩聖”。

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詩中自稱少陵野老,後人稱他杜少陵。杜甫出生於一個“奉儒守官”的家庭裏。祖父杜審言是唐初著名詩人,父親杜閒曾做過奉天縣令。這樣一個家庭給了他一定的文化薰陶。杜甫的創作歷程,可分爲四個時期。

1、讀書和壯遊時期。杜甫七歲即能作詩文,十五歲時便在文壇上初露頭角。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爲人性癖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正是他刻苦學習的自述。二十歲後,他開始了漫遊生活。他南遊吳越,北越齊趙,飽覽了祖國壯麗的河山,開闊了他的視野和心胸,並在洛陽與李白等同時代的著名詩人結爲肝膽相照的朋友。這個時期的生活和創作,具有濃厚的浪漫色彩和情調。如《望嶽》一詩表現了他青年時代的氣概和抱負,是他早期的代表作品。

2、長安十年時期。公元746年杜甫懷着經世濟用的政治理想到長安試求官。可是由於奸相李林甫玩弄了“野無遺賢”的騙術,使參加考試的人全部落榜。杜甫也遭其害,困居長安達10年之久,過着辛酸屈辱的流浪生活。不幸的遭遇使他進一步認識到統治者的腐朽,創作出了像《兵車行》《麗人行》《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等傑出的現實主義詩篇。詩的風格情調,也由早期的熱情奔放、樂觀坦蕩變得悲壯淒涼,形成“沉鬱頓挫”的詩風。

3、戰亂流離時期。這是其現實主義詩歌發展時期。在短短兩三年中,由於安史之亂,他攜家和人民一道受凍捱餓,避難流亡,捲進了生活的底層。在淪陷區,山河破碎之感甚深。脫賊後,又屢遭肅宗貶斥。災難的時代,震撼着詩人的心靈,使他寫出了《春望》《北征》和“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等一系列具有高度人民性和愛國思想的不朽詩篇,並達到了現實主義的高峯。

4、漂泊西南時期。介紹略,留待以後介紹。

三、師生共同研討《望嶽》

多媒體顯示:

這首詩是杜甫的早期作品。唐玄宗開元二十四年(736),年輕的詩人離開了長安,到兗州去省親──其父杜閒當時任兗州司馬。此後大約三四年內,他一直在山東、河北一帶漫遊,結交了不少朋友,這首詩就是這期間寫的。

這是一首古體詩。古體詩,又稱古詩、古風,多數通篇是五言句或七言句,也有以五言或七言句爲主而雜有長短句的;平仄沒有嚴格的限定,體現自由的抑揚韻律;用韻比較自由,可以一韻到底,也可以換韻。從句式方面看,古詩一般四字爲二、二式,五字爲二、二、一式或二、一、二式,七字爲二、二、二、一式,有時因表意需要而有特殊情況。《望嶽》是一首五言古詩,句式有“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

1、⑴配樂詩朗誦《望嶽》,學生聽讀,要求聽準字音,把握五言古詩的誦讀節奏。

⑵全體學生配樂齊讀。

⑶指名學生朗讀,其餘同學點評。

⑷教師範讀,學生輕吟。

2、學生參照註釋,藉助工具書,疏通詩句,理解詩意。

教師要求學生從文字到內容基本理解和把握詩歌,可設置思考題啓發和幫助學生理解,小到一個詞的詞義,大到這首詩的整體內容。就這些問題,小組展開討論,學生將自己對詩歌的理解表達出來,學生之間互相切磋交流,有助於充分地理解詩意。

3、再次播放配樂詩朗誦,要求學生邊聽邊想,想像詩歌描繪的畫面和意境,體會詩的詩情畫意。

教師提問:詩題爲《望嶽》,但全詩沒有一個“望”字,而句句寫向嶽而望,而且角度有別,試對此作具體分析。

教師提供必要的背景常識:這裏說的是泰山山脈,它在山東省中部,從東平湖東岸一直延伸到淄博市南,長約二百公里。

學生展開想像,設想詩人當時望嶽的情景。

明確:首句“岱宗夫如何?”寫乍一望見泰山時,那種欣喜驚歎仰慕的情形,非常傳神。“齊魯青未了”語出驚人,別出心裁地寫出自己的欣賞體驗──在古代齊魯兩大國的國境外還能望見遠遠橫亙在那裏的泰山,以距離之遠烘托泰山之高。這兩句是遠望泰山的景象。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寫出了泰山的神奇秀麗和巍峨高大的形象。這是近望泰山所見的景象。

“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寫泰山中天門以上時有云團浮現,或高或低;鳥亦時常出沒于山谷間,須睜大眼仔細看才能看見。這是凝望泰山時所見的景象。

“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寫由望嶽而產生的登嶽的意願,詩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卻能“一覽”,這顯然是詩人神遊玉皇頂之所見。

4、進一步感悟作者通過內容表達的思想感情,使學生對詩的理解逐漸向較高的理性層次靠近。

提問:詩言志,詩歌創作無不是爲了傳情達意。這首詩流露出了詩人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教師提示學生,可以聯繫寫作背景,聯繫詩人的人生經歷。

明確:這是杜甫的早期作品,青年時期的杜甫過着一種“裘馬輕狂”的漫遊生活,字裏行間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種蓬勃的朝氣。詩人熱情讚美了泰山的神奇秀麗,流露了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直抒胸臆,表現了詩人不怕困難敢於攀登頂峯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以及卓然獨立,兼濟天下的豪情壯志。

5、感受詩人高超的寫作藝術,提高學生的審美素養。

要求學生說出自己最喜歡的詩句,並闡述理由。或者“這首詩什麼地方最吸引你,指出來並說明原因”,或者“這首詩歷來被譽爲歌詠泰山的絕唱,你認爲這其中的原因是什麼?”

學生各抒己見,教師應當以鼓勵爲主,不要動輒評判,更不要輕易否定。

比如:“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鍾”將大自然人格化、擬人化,把大自然寫得有情有義。“割”字錘鍊得極好,從山的北面看,那照臨下土的陽光就像被一把碩大無朋的刀切割斷了一樣,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含蓄蘊藉,意在言外,詩人凝望泰山“層雲”“歸鳥”,不覺時間已久,連眼睛都酸困了,這不正流露了詩人對泰山情有獨鍾,熱愛有加嗎?

“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意蘊豐厚,有一種哲理美。它不止是詩人要攀登泰山極頂的誓言,也是詩人要攀登人生頂峯的誓言,它激勵着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永往直前。

虛實相生的寫法使本詩顯得搖曳多姿,言有盡而意無窮。1、2句虛寫,3、4句實寫,5、6句實寫,7、8句虛句,虛實交錯,意韻悠長。

……

6、學生齊背《望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