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學之蒙學 > 國學常識 > 憂患意識是中國文化的根基

憂患意識是中國文化的根基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2W 次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中國有憂患意識,說起來有三千年了,記載最早的,可以上溯到周代。

憂患意識是中國文化的根基

今天,人們不斷能聽到“憂患意識”這個詞。說起來,中國人具有這種意識,至少有三千年了。這種意識明確地見之於歷史記載,當在周代。

周人傳說自己的先祖是“棄”。《史記·周本紀》記載:周后稷,名棄。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姜原出野,見巨人跡,心忻然說,欲踐之,踐之而身動如孕者。居期而生子,以爲不祥,棄之……因名曰棄。

上述神話也能說明,周人族羣相信,人生有風險,但命運也是可以把握的。比如“棄”本來是棄兒,但他不怨天尤人,取得了人生的成功:小時候做遊戲就“好種樹麻、菽,麻、菽美。及爲成人,遂好耕農,相地之宜,宜谷者稼穡焉,民皆法則之”。這一才能引起堯的關注,“帝堯聞之,舉棄爲農師,天下得其利,有功”,是爲后稷,所謂農業之王——“社稷”一詞中的“稷”就是指他。

但是,周人還有更大的不幸,后稷的兒子就被驅逐,逃亡到“豳”或“邠”,不得不在戎狄包圍中討生活。這樣的'生存狀態是艱辛的,周人特有的精神氣質也正是在這種艱苦環境中磨鍊出來的。周人對明天、對未來,不敢有確定的把握,上天隨時可能降下災禍,但他們沒有通過對神的崇拜來緩解命運無常的焦慮、緊張,而是回到自己身上,尋找解決之道。

這是一種相當徹底的人文主義、理性主義的心智。周人以此應對不確定的命運,形成了一種意識,那就是“憂患意識”,由此而形成一種生活態度,那就是“敬”。正如徐復觀先生所說:“尤其是一個敬字,實貫穿於周初人的一切生活之中,這是直承憂患意識的警惕性而來的精神斂抑、集中,和對事的謹慎、認真的心理狀態。”周人面對一件事情,總是保持一種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態度,嚴肅地對待它,審慎地處理它,對於未來可能的風險則儘可能地做好應對的準備。

上述理性精神、憂患意識、刻苦節制的性格,隨着周人替代殷人成爲天下共主,而逐漸成爲華夏文明的主流,並被儒家予以理論化,構成中國文化的基底。歷史變革的最終動因,是人的精神狀態,精神墮落者遲早會被精神健全者所取代,不論是一個羣體內部還是不同羣體之間。